登陆注册
3370300000005

第5章 从内心调动意志力,用心理暗示加强意志(1)

意志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来加强,比如你要是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的意志力是非常强大的,你就会变得更加坚强——意志力的魅力就在于此。

你的想法决定你的意志力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告诉学生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死囚,将会通过瓤腕放血的方法将他处死。

心理学家先将死囚绑在一张椅子上,让他的四肢都不能动弹,并用黑布将他的眼睛蒙了起来。接下来,心理学家用锋利的纸在他的手腕上用力划了一下,造成一种疼痛感,但没划破血管。然后,心理学家用一个水壶装上和体温相当的温水,在囚犯的手腕处倾倒,让水缓慢流出。在囚犯的手腕下放着一个金属水桶,温水流下来的时候会发出滴答的声响。

死囚一直以为流的是自己的血,最后这个死囚死了。医学手段的检查结果显示,因极度恐惧而造成的死亡。

可见,一个人心中的想法将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它几乎和事实一样可以给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我们对个人意志力的认知,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自我控制呢?假如,一个人认为自己自制力有限,是不是会导致他在行为上显示出意志力薄弱的现象?又如,一个人认为自己自制力强大,那么他是不是又会有不一样的行为表现?

在对意志力进行研究的时候,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大多都说明“意志力是一个有限的资源,在抵抗诱惑和坚持某项工作的过程中会被消耗”。对于意志力的这种特点,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瓦伦o乔布及其同事在最近作的一项研究中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认为意志力的大小与一个人的信念有关。

瓦伦o乔布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o德韦克以及副教授格雷格o沃尔顿合写了一篇文章。乔布在文章中指出;“如果你认为意志力在生理方面是有限的,那么在做一项困难的工作时,你很有可能会感到疲劳,但是如果你认为意志力是不会轻易消耗的,那么你就可以一直继续下去。”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他们选择了一些哈佛大学的学生作为实验被试者,然后让这些被试者去参加一个他们设计的实验。这个实验由四部分组成,实验者的目的在于测试和操控被试者对意志力的理解。

实验中的前三个部分都是让被试者完成一些实验者安排的任务,这些任务都需要被试者们利用意志力进行自我控制。其中有一个任务是解答一些令人感到疲惫的题目,还有一个任务则是完成注意力测试。

实验者发现,那些相信“意志力有限”的被试者,在完成前一个任务之后,在第二个任务中的成绩都有所下降,而且明显低于那些认为意志力是无限的被试者。也就是说,当被试者认为意志力有限的时候,他们在第二个任务或者第三个任务上的表现受到第一个任务的影响,会表现出控制力下降、但是当被试者们认为意志力无限的时候,他们在第二个任务或者第三个任务上则不会出现这种被第一个任务影响的现象。

实验者对这些被试者还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当考试周快接近的时候,那些认为意志力是有限的被试者们比那些认为意志力是无限的被试者要多吃24%的垃圾食品,多耽误35%的时间。

在乔布的实验中,那些持有意志力资源无限论的被试者在第二个任务中的表现没有受到第一个任务的影响,这说明被试者们在完成第二个任务时,意志力依然相对很充足,自我控制能力较少受到意志力损耗的影响。但是那些持有意志力有限论的被试者,则在第二个任务中出现了表现水平下降的现象,说明他们的意志力出现了损耗现象,并且这种损耗现象明显影响了被试者们对自己行为和注意力的控制。可见,被试者们对意志力所持的看法,将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控制。因此,实验者得出以下结论:个体的意志力跟自己的意念看法相关。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的意志力充足,那么他在自我控制上就会表现良好;相反,如果个体认为自己非常疲惫,意志力被大部分损耗,那么他在自我控制上的表现就会变差。

从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地看出,一个人对于意志力的看法和观点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在自我控制上的表现。所以,一个人的信念将会改变他的行为。所以,对于自己的意志力,你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的意志力是非常强大的,这样你才会变得更加坚强。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意志力一直不看好,认为自己的意志力很薄弱,害怕自己在一些需要意志力的事情上无法良好地进行自我控制。因此,有些时候(如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有些人会相应地放纵自己。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太强的意志力,没有办法再坚持了。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不再进行自我控制。

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信念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如果你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意志力资源依然处于一个充沛的状态,那么你对自己的控制力将会表现得良好。

所以说,你的内心想法将会决定你的意志力表现。很多时候,当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意志力的人,认为自己因为意志力薄弱、拒绝不了诱惑,无法长期坚持的时候,你其实是在为放弃自我控制这种行为找理由。

也就是说,在强化意志力的过程中,你的想法非常关键。所以,想要对自己进行良好的自我控制,你需要先端正自己的看法,让自己的观点更加积极。因为从理论上来说,你怎么想,你的意志力行为就会表现得怎么样。

警惕那些无法更改的错误信念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个人对自己非常明显的错误都无法意识到,甚至当错误被别人指出来时,这个人依然坚定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样的人让人觉得根愚蠢,但却并不是导演为了营造某种效果而凭空捏造的,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相当多。

哈佛大学教授马斯理说:“我曾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人。他向我抱怨,他正同时进行着两项工作任务,有点焦头烂额。两个任务的时间都很紧迫,所以他上午进行一项任务,下午进行另一项工作任务。但是,他却发现自己下午的工作效率会明显降低。我告诉他,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下午时他受到了上午所进行的工作任务的影响,因此建议他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先完成其中一项任务。但是他很坚持,不愿意改变,并且向我罗列了好儿个不更换工作方式的理由。可见,有时候人们对自己的做法会非常固执地坚持,就算错误摆在眼前,他们依然会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者做法,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马斯理觉得,这种非理性现象很普遍,而且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信息纠正中,马斯理发现了一种现象:当新的信息显示个体原有的信念是错误的时,个体对自己原有的错误信念的信任反而会被进一步加深。这种现象导致个体坚持自己错误的信念,不予改变。为找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马斯理对此进行了研究。

1970年5月,美国俄亥俄州发生了一起政府警卫队士兵镇压大学生的事件。在这起事件中,有4名学生被杀,9人受伤,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事后,很多媒体和书籍等都对该事件进行了大量描述。马斯理趁此进行了一个心理调查,调查的内容是学生们对该事件的看法。当时的调查结果是:6%的自由派学生认为国民警卫队是受到了示威学生的挑衅才开枪,而45%的保守派学生有这种想法。

2年后,马斯理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这项调查。而调查结果是:62%的自由派学生认为国民警卫队的士兵犯下谋杀罪,而保守派学生中只有37%赞同该观点。

又过了5年,马斯理第三次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这项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发现,保守派学生依然更倾向于认为这个事件是学生抗议者的错,是他们先对警卫队士兵做出了越轨行为;而自由派学生则依然倾向于认为士兵才是事件的罪魁祸首。

马斯理教授结合学生们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发现,被调查对象对事件了解得越多,他们的观点就越牢固,对警卫队士兵或是对抗议学生的支持也越强烈。而对整个事件了解非常少的调查对象,则会随着对信息的逐渐了解而出现观点改变的现象。

1997年,马斯理和同事一起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中,马斯理伪造了两种种学研究成果,其中一种“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而另一个“科学研究”的结果则显示:同性恋是完全正常的自然行为。

首先,马斯理先测试了被试者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并按照测试结果将被试者们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者认为同性恋是心理疾病,第二组被试者则认为同性恋完全正常。

然后,实验者将两种“科学研究”结果分别给两组被试者阅读。把证明同性恋是完全正常的自然行为的“科学研究”给第一组被试者;把证明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的“科学研究”给第二组被试者。

被试者们阅读完实验者给的“科学研究”后,实验者再次调查被试者们对同性恋的看法。结果,实验者发现两组被试者依然坚持自己原来的看法,就算“科学证据”摆在眼前,他们也不认为自己坚持的看法是错误的。

其中,有些被试者表示:“同性恋无法用科学解释。”实验者又询问他们在其他事情上的看法,如但他们依然表示更相信自己本来的观点。

实验结论证明,个体会保护自己原有观点的正确性。综合两个实验的实验结果,马斯理得出以下实验结论:当新信息向个体显示他自己原有的观点是错误的时候,新信息会激起个体的保护机制,使个体更坚定地认为自己原有观点是正确的;一种态度形成时,个体对信息的了解程度会影响个体对该态度的坚持程度以及个体对新信息的接受一程度。一般情况下,之前了解的信息越过,个体对原有观点就越坚持。

后来,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把实验中出现的这种现象称为逆火效应。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信息纠正中。逆火效应已经在多心理学实验中被证实。

2006年,哈佛大学做过一项关于“个体对美军与伊拉克战争的看法”的实验,再次证实在信息纠正过程中存在逆火效应。当反对自己“错误”的信念的新信息出现时,个体不但不愿意进行纠正,反而更加坚定自己原有的信念和观点。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认为,逆火效应源于个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个体尊重自己、不愿意否定自己,所以当反对自己原有观点的信息出现时,个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被激活,使个体越发坚定自己原有观点,并以此维护自己的正确性。

从上述实验可知,个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使个体更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愿改变,从而无法做到理性的思考和行动。因此,假如我们想要控制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理性,使自己的观点更客观,那么,就需要防范这种自我保护机制。

个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对维护我们的心理平衡非常重要,经常无意识地影响个体的言行。这种影响虽然不一定都是消极的,但在信息纠错过程中,自我保护机制却是导致逆火效应出现的主要原因。

想要调节好自我保护机制对思维控制的影响,我们需要做的是: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认识到改正错误信念是一种成长,是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自我保护机制的存在,是为了使个体保持心理平衡,而信息纠错中出现逆火效应,也是因为个体想要保护对自己的尊重。所以,要想避免逆火效应,控制自己的思维,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降低承认错误观念带来的挫折感,让自己从其他途径获得心理平衡。

个体在态度形成时对信息的了解,会影响他对自己原有态度的坚持。也就是说,这会影响到个体对思维信念的控制。

但是,因为我们缺乏预知能力,无法预料现在形成的看法在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所以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应对事情的信息。而且,偏见的产生往往也是由于对信息不够了解、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形成某种观点时,尽可能站在客观的位置,全面地了解各种相关信息。比如,对事件的正面信息和反面信息都进行充分了解。

想拥意志力要先训练潜意识

所谓潜意识,是指人类的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简而言之,它是一种藏在我们一般意识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另外一种思想。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潜意识的能力之强超乎我们的想象。许多专家认为,大多数人只用了10%的潜意识,有些人甚至用了不到自己潜意识的3%。潜意识能够通过自我暗示发挥出无穷的力量。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所谓的奇迹或灵感,都是通过自我暗示的方式产生的。人类是世界的主宰者,这是由于人类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和生活环境,究其原因还在于人类拥有可以改变及支配自己潜意识的能力。如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潜意识的魔力,就能调动我们身体的全部思想、意志力、精神、体力,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珍妮是一位年轻优秀的歌唱家,她被唱片公司邀请出演一出歌剧。她很看重这次机会,但心中又感到惴惴不安。在这之前,她曾三次在导演面前试唱时失败,每一次失败都加重了她内心的恐惧,导致她在下一次试唱时背负更大的压力。

事实上,珍妮的嗓音很棒,但她每次试唱前都会对自己说:“我总是唱得一塌糊涂,导演肯定对我很失望。他们一定在想,这种破嗓子也能出来唱歌剧?简直太丢人了!”

同类推荐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没有色彩,世界不会这么绚丽,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 催眠术治疗手记(第2版)

    催眠术治疗手记(第2版)

    也许,您读过催眠术的著作;也许,你看过催眠师的表演。可您了解催眠施术治疗身心疾病的真实场景吗?本书以15个鲜活的催眠案例为主体,详尽介绍催眠师如何把来访者导入催眠状态,如何使他们与潜意识对话,调整身心状态,并与心理痼疾作抗争。本书更有催眠师的心得体会若干,正所谓“甘苦寸心知”。
  • 不可思议的色彩能量书

    不可思议的色彩能量书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通过每天做一些简短的练习,通过简单的冥想和一些日常生活小工具,让你更好地平稳情绪,激发身心活力,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拥有更大的幸福!
  •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精选了哈佛教授在心理学课程中引用、讲述的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哈佛校园,听一堂生动有趣的哈佛心理课。《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由牧之等编著。
  •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男人有男人的心绪,女人有女人的心思,男女心理千头万绪、幽微奇妙。两性的婚恋世界,交织着心理的磕磕绊绊,充满着心灵的冲突对抗。两性婚恋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困惑不断滋生、心理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能否顺利解决这些心理困惑和矛盾,将决定恋爱中的男女能否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去梯言—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由心理学入手,从两性心理差异、两性交往心理、择偶心理、爱情心理、婚姻心理、家庭生活心理等方面系统解读婚恋中男女的心理问题和困惑。
热门推荐
  • 世界上最美的小说

    世界上最美的小说

    本书经过反复筛选,从世界最美小说里精选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以飨读者。那么,就让我们在风和日丽,或者斜风细雨的午后,捧一杯香茗,品味自然,品味生活,和心灵交流,与经典同行,感受最原始的欣喜与悸动吧!
  • 辣妻乖乖,叫老公!

    辣妻乖乖,叫老公!

    男友变心了,变心的对象居然是她绝对意想不到的女人,理由是‘她不行’。喻小白冷冷笑开,她与他最亲热的行为就是额头吻,他如何知道她不行?既然他不仁,就别怪她无义,渣男与渣女结婚的当天,她手挽着渣男的小叔叔现身婚礼现场,这下子,渣男都要叫她婶婶了,爽。可为什么爽过了之后,原本答应她只是逢场作戏的男人却霸道的将她抵在了床上,一本正经的道:“我侄子叫你婶婶,那我们就是夫妻了,来,为夫的与你行夫妻礼……”喻小白仓皇后退,她真的不行,“你起开……”“起开再压下,好,为夫的遵命……”他说着,薄唇轻落,欺身而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暗淡年华里

    暗淡年华里

    社会在进步,可是无论怎样,我们总是赶不上它的步伐。霓虹交错,这似乎也预示着它早已经不是那个它。坚固的水泥墙阻隔了五千年积淀下的情谊,人们变得相互猜忌,矛盾重生。
  • 都将诗情付酩酊:古文人之酒趣

    都将诗情付酩酊:古文人之酒趣

    醉意似乎向来都青睐文人墨客。没发明酒的时候,以诗歌醉人,酒的问世,诗情与醉意通常都纠缠不清了,那种迷蒙的状态,让得意神采飞扬,给失意抹上酡红,人生得失各尽欢。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本书着重描绘文人墨客与酒纠缠的故事,从魏晋起笔,顺笔而下,直至民国,文人醉眼阅世,不失本真性情。
  • 云澜王妃

    云澜王妃

    (宠文+女强)因家族世代相传的蛊术,她家破人亡,逃亡途中吞下蛊皇,却因“没能降服”蛊皇而亡,后重生于异世云澜。她本以为能够平静生活,却没想到这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最终她不得不踏上一条强者之路…天下风起云涌,强者辈出,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放异彩,再赢得一生一世一双人!当凤凰涅槃,重生归来之时,这异世大陆便多了一个一笑风华足以惊艳天下,一怒冲冠能够伏尸百万的传奇!
  • 人性的弱点(经典励志文丛)

    人性的弱点(经典励志文丛)

    《人性的弱点》是戴尔·卡耐基励志经典图书,全球自我教育与成人训练的范本。世界各地至少已译成58种文字,全球总销量九千余万册,拥有4亿读者。本书旨在帮助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智能浩劫

    智能浩劫

    公元2271年,由于在研发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没有设定足够的保护机制,人工智能通过自我学习而爆发性地增长,最终人类被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人工智能——“星河”所控制。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战后,幸存的人类被人工智能麾下的机器人军团圈养起来——星河不将人类屠杀殆尽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他需要借助人类完善他的“头脑”。在这个地狱般的未来,不是每个人都听天由命地苟延残喘,无数的热血男儿还在绝望中无畏地抵抗!
  • 光明奥特曼

    光明奥特曼

    命运的不同,使他更加强大!即使全部压力都在他的肩膀上,他也一并前行!黑暗与光明的最终战!跨越时空的战斗!或许,他不是最强的,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倒下!黑暗遗传因子又如何,我照样让你为我所用!
  • 台湾兵备手抄

    台湾兵备手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塔木德智慧全书

    塔木德智慧全书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生存环境最为恶劣的民族,他们曾经颠沛流离、曾经惨遭大屠杀的噩运;同时他们又是世界上最具神奇色彩的民族,他们在世界总人口中仅占0.3%,却掌握着世界上30%财富,是什么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所有真相都在《塔木德》里。《塔木德》是犹太民族瑰宝,不是一个人完成的,是三千多年犹太人智慧的结晶。它涵盖的信息注重实用性,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交友、经商,在《塔木德》中都能够找到行为准则,都能够为我们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