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2000000007

第7章 与其处处凑合,不如放手拼命一搏(3)

我们不得不佩服王小强的勇气和胆识,工厂陷入困境时,他本可以关闭工厂,遣散工人,这样做他还可以保住自己的存款,虽然失去了工厂,但一辈子还是可以衣食无忧。但他却不顾家人的反对,彻底断了自己的后路,跟员工一道为工厂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其实把自己推向绝路并不代表必死无疑,不给自己留下退路,就没有了多余的顾虑,必将勇敢前行。人在面临危险、绝望之际,往往会爆发一股无穷大的威力,因此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爱惜生命、物品和金钱是人类的天性,但如果面临危险或困难时,还受这种想法的局限,那就会惨遭失败。“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有时只有破釜沉舟,才能有柳暗花明的结果。

横下一条心,结果会大不相同

有一位作家说过:“世界上最可怜又最可恨的人,莫过于那些总是瞻前顾后、不知取舍的人,莫过于那些不敢承担风险、彷徨犹豫的人,莫过于那些无法忍受压力、优柔寡断的人,莫过于那些容易受他人影响、没有自己主见的人,莫过于那些拈轻怕重、不思进取的人,莫过于那些从未感受到自身内在力量的人,他们总是背信弃义、左右摇摆,自己毁掉了自己的名声,最终一事无成。”

一天,有一个恋爱中的年轻人很想到他的恋人家中去,找他的恋人出来一起玩一个下午。但是,他又犹豫不决,不知道他究竟应该不应该去,恐怕去了之后,或者显得太冒昧,或者他的恋人太忙,拒绝他的邀请。于是他左右为难了老半天,最后,他勉强下决心去了。

但是,当车一开进他恋人住的巷子时,他就开始后悔起来,既怕这次来了不受欢迎,又怕被恋人拒绝,他甚至希望司机把他现在就拉回去。

车子终于停在他恋人家的门前了,他虽然后悔来,但既来了,只得伸手去按门铃。现在他好希望来开门的人告诉他说:“小姐不在家。”他按了第一下门铃,等了3分钟,没有人答应。他勉强自己再按第二下,又等了2分钟,仍然没有人答应。于是他如释重负地想:“全家都出去了。”

于是他带着一半轻松一半失望回去了,心里想:这样也好。但事实上,他很难过,因为这一个下午没法安排了。

你能猜到他的恋人当时在哪里吗?他的恋人就在家里,她从早晨就盼望这位先生会突然来找她,带她出去消磨一个下午。她不知道他曾经来过,因为她家的电铃坏了。那位先生如果不是那么瞻前顾后,如果他像别人有事来访一样,按电铃没人应声,就用手拍门试试看的话,他们就会有一个快乐的下午了。但是他并没有下定决心,所以他只好徒劳而返,让他的恋人失望。

瞻前顾后的行动习惯使人丧失许多机会。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如果能横下一条心去做,事情的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有个人听说某公司招考一个职员,这公司的待遇优厚,远景也好,他很想去试试。但是他怕自己能力不够,又怕万一考不取丢脸。于是他犹豫着,没有下决心。直到最后,他发现另外一个比他条件差得远的人居然考取了,他才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许多事是应该用勇气和决心去争取的。有一位公司经理,他有着不允许别人有机会扰乱他意志的优点。当别人还在他旁边啰啰嗦嗦地叙述事情的困难的时候,他已经把他的办法拿出来了,干净利落,决不拖泥带水。

他那种明快果决的本领,十分令人折服。而我们一般人,却常常做不到这样。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通常并不是对问题本身不能理解,而是我们往往被枝节的问题所困扰,因为我们太容易被周围人的闲言碎语所动摇,太容易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以至于给外来的力量一种可以左右我们的机会。谁都可以在我们摇晃不定的天平上放下一颗砝码,随时都有人可以使我们变卦,结果弄得别人都是对的,自己却没有主意。这真是成功途中的一个大障碍。

要想扫除这种障碍,首先得训练自己对真理的判断能力。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训练自己在判断之后,坚定、勇敢、自信地去把这个判断付诸行动。

坚决朝向自己的目标走着的人,别人一定会为他让路;踟蹰不前、走走停停的人,别人一定抢到他前面去,决不会让路给他。

其次,经验证明以下方法卓有成效,不妨去试一下:做事时,要有“今天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的“荒诞”意识。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这是美国畅销书《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奥格·曼狄诺警示人生的一句话。真的,无论是谁,无论想干一件什么事,如果优柔寡断的话,就会一事无成。而这种意识,恰恰是一把利刃,可立即斩断你的忧思愁缕;也像一口警钟,督促你当机立断,刻不容缓。

再次,你还要甩下包袱不顾一切,要有一种豁出去的心态。“大不了就是做错了”,“大不了就是被人笑话”,而这些又能对你怎样呢?一旦你有了这样一种意识,肯定就会敢做敢当,优柔寡断的现象肯定会在你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要小看了优柔寡断的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副作用,许多足以改变命运的契机,都因为我们的优柔寡断而与我们失之交臂,永不再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时刻想到,时刻去做,不要想得太多。

沉醉于过去的辉煌,未来只会死亡

站在充满鲜花和掌声的领奖台上,那是值得你骄傲的。但是对于现在来说,那已经成为永远的过去了,别人不会永远记住你过去的风光,你也不要把那一次成功当成永远的成功和永远骄傲的资本,躺在那温暖的赞扬声里长睡不醒!

因事业取得了一定成功而骄傲,把一时的成功当成永久的成功,这样的人就会从此固步自封,止步不前,甚至前功尽弃。

我们常说,“好汉不提当年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很多人常常不能走出曾经的辉煌记忆,沉浸于虚无的胜利幻想中。他们因为过去的一次成功就自我满足,眼前显现的永远是早已逝去的鲜花与掌声。所以,他们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更有甚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所谓面子和虚荣心,非但自己不思进取,还伺机嘲讽别人的努力,最终导致了心理的扭曲。

有新闻报道,某大学一名男生自杀了!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校园、整座城市,乃至全省。谁能相信他会自杀呢?四年前,他可是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这所大学的。如此一个优秀的学生怎么会轻生呢?

熟悉他的同学、老师和老乡,都为他的轻率而倍感痛心。这所大学虽是重点,却一直鲜有省状元考进来。他进校后,学校领导、老师都非常重视。仅对他个人的宣传就搞了半学期,他成了全校的热点人物,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老师的宠爱、同学的羡慕以及一些人的吹捧,让他有了飘飘然的感觉。从此,他变了,从那个勤奋上进、谦虚好学的少年变得极其高傲,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最棒的。所以,他不像其他同学一样刻苦用心,他经常因为觉得老师讲得不好而不去上课,也从不参加集体活动,而是时常沉浸于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世界里混沌度日。

老师为他的滑坡而担忧,经常劝导他要戒骄戒躁。可是他总是把老师的话当成耳边风,他认为,自己这么聪明,对付那些考试是小菜一碟。就这样,虽然他从未在期末考试中挂“红灯”,但成绩平平。转眼到了大四,保研名单上自然没有他。于是,他终于不甘心起来,向全班同学宣称他要考上全国最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硕士研究生。

从此,他开始起早贪黑地学习了。无奈,由于大学期间专业功底太差,最终他的成绩没有过线。这对于骄傲惯了的他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整个人彻底崩溃了,在成绩公布榜前默默伫立了很久。

当然晚上,宿舍的同学发现他没回来休息,也没太在意,以为他心情不好,去哪里散心了。可是,第二天一大早,人们在教学楼前发现了他的尸体。他的口袋里装着一份浸透了鲜血的成绩通知单和一份遗书。他说:

“因为我知道自己再也骄傲不起来了,所以我选择了死亡。对我而言,没有了骄傲就如同剥夺了我的生命。”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去了。正是因为他一贯沉醉于自己曾经的辉煌,一旦幻梦变得支离破碎,他那颗习惯了被赞扬和追捧的心,便难以负荷以至于精神崩溃。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若种植信心,他就会收获品德。而一个人若种下骄傲的种子,他必将收获众叛亲离的果子,甚至是不可预知的危险。”这位轻生的男同学自满自得,不懂戒骄戒躁,脚步一味地停留在原地,而虚荣心却日益膨胀,最终由于心理压力承受不住,使年轻的、本来该有所作为的生命走向了终结。可悲的是,直至死前他也未能明白自己失败的原由,他不知道,是骄傲害了他,是虚荣心害了他!

4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小小年纪就出名,长大后先被提拔做了侍御史,后来又改任北海相,他以为自己既有才又有名望,所以待人傲慢,甚至多次戏弄辱骂曹操。他同其他官吏合不来,以致上怒下怨,被人诬陷想图谋造反,不但自己遭受杀身之祸,而且殃及两个儿子。

拿破仑是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一个只愿躺在过去的辉煌里不愿醒来的人。他率领的军队曾出奇制胜,所向无敌。可是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战绩使他骄傲自大,使他目空一切,武断专横。他过高地估计自己,丧失了客观分析敌情的能力,终于导致了滑铁卢战役的失败,由战争之神沦为阶下囚。

大文豪王尔德曾说:“人们把自己想得太伟大时,正足以显示本身的渺小。”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谁也不是常胜将军。让曾经的胜利、曾经的辉煌留在心底,闲来无事,偶尔拿出来玩味一下,实无不可。

万不可把它当成永远的荣耀,从此止步不前。一个真正的智者,是不愿靠吃老本生存的,更不会原地踏步,而是力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沉醉于自满自得,这是愚蠢的表现。过分的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是一种无知,它虽能满足一时的虚荣心,也常使人产生优越感和自我幸福感,但实际上是自欺欺人,最终只会导致心理变态和精神崩溃。

同类推荐
  • 从故事中学会诚实守信(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诚实守信(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许由隐居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青少年应该具有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企业培训全书(经典篇)

    企业培训全书(经典篇)

    本书从职业培训的需要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职业培训工作中会用到的资料以及相关工具,旨在为企业培训员工、专业培训师提供一本实用、系统的培训全书,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培训师设计培训课程提供一个好的参照。
  • 有些黑夜,只能独自穿越

    有些黑夜,只能独自穿越

    本书给所有钻牛角尖、走死胡同的人一条出路。谁没在青春的路口彷徨过?谁没在人生的路途走岔过?人这一生,受过的疼痛也罢,都是来考验我们的。既然我们已经落下了血泪,就让我们在这血泪中变得更好。这是一本让你改变、成长、成熟的实用书。看着别人的故事,却找到自己的影子,你的观念、心态、命运,或许就从此改变。
  •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好的记忆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端正记忆的态度,树立信心。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不断的应用各种精彩的记忆方法到记忆中去,才能真正的提高你的记忆力。再次就是创新的精神和习惯。
热门推荐
  • 明孝宗宝训

    明孝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晁补之、晁端礼、陈人杰、陈与义、戴复古、范仲淹等。
  • 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本书以敬业、爱岗、奉献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是个人学习榜样、规划职业生涯的范本,也是企业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弘扬企业文化的权威而精彩的读本。
  • 龙血

    龙血

    双眼所能捕捉到的只有重浊的黑暗,身之所处仿佛是洪荒的最初,世界的尽头。有什么东西滴落在地上,发出清悦的声响。那是无数人回忆的汇聚,宛如世上的第一滴玄溟水,渗进地面后迅速而无声地蔓延开来,延展成一线光阴。微光随之从地底泛起,一绺婉转而明澈的光芒朝阳初生一般漫漫然渗透黑暗,映照在征岚的眼底,使男子冰冷而坚毅的轮廓多了一丝暖意。他长身立在黑暗之中,注视着半幕光明——生命中总有那么些人是为了打乱命盘而出现的,一旦遇上了,一生跌宕起伏、千回百转,从头到尾都被改写。
  • 魔法师

    魔法师

    本书被认为是纳博科夫著名作品《洛丽塔》的前篇,作者本人也说“魔法师”这个名字预示了《洛丽塔》的“着魔的猎人”的主旨。这里,“魔法师”是一位好色的中年男子,他向一位寡妇求爱,为的是要接近她的女儿。但是,魔法师用他的魔法把欲望变成了童话般的梦,从而创造了和《洛丽塔》截然不同的结局。
  • 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

    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

    把历史的时钟拨回16世纪至18世纪,西欧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实力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说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一故事的神话色彩在历代学者卷帙浩繁的研究中愈发浓重,而这本小书只强调一条简单的线索,即西方突飞猛进的发展源于一种偶然因素:美洲金银。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巨量金银被开采、掠夺并贩运回西欧,迅速和剧烈地引发了财富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的重新分配,获利最多的资产阶级得以壮大到与世袭贵族阶层分庭抗礼并跃升为统治集团的组成部分,从而为打破制度的均衡状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本书中,斯宾格勒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伊斯兰文化、墨西哥文化和西方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其毁灭的过程。
  • 替身宠妃

    替身宠妃

    她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却不是皇家的血脉。虽然经常毛毛燥燥,可她是大家的开心果,皇宫里除了他,每一个人都喜欢她。但是,就因为这一个他,让她所有的开心和快乐都没有了意义,所以为了他,她决定改变自己。只是,她终究没能改变自己,不过她有一个好姐妹帮助她,所以她不担心。互换身份,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原本以为这样他就会喜欢她。可是,她怎么觉得,他好像也不喜欢这样改变的她。原来,一切都是他错了,他喜欢的是原来那个她。
  • 民间歌手

    民间歌手

    刚刚从乡上开会回来的村支书说,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乡上要举办一次“劳动者之歌”歌王演唱大赛,全乡干部群众都可以报名参加。不仅如此,为了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群众共享文化盛宴,乡上还明文规定,每个村至少要选派一名以上代表参加这次歌王大赛,这项工作要和村“两委”的年终考核挂钩,作为本年度的一个政绩工程来考评。据村支书在村民小组长会议上的说法,这次“劳动者之歌”歌王大赛,乡上的领导非常重视,目的是为了通过劳动者的歌声来体现全乡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
  • 治意经

    治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