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8400000002

第2章 犯罪概述(1)

一、什么是犯罪?犯罪行为具有哪些特征?怎样区分、判断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和标准?

【宣讲要点】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知道人人都应当做一个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公民,自觉将自己的行为约束于法律的框架之内,按照法律的要求行使各项权利,履行各项义务。这样我们所处的环境将会是国家安定、社会安全、经济运行有序、人民安居乐业。但是,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存在,由于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由于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多元化,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什么是犯罪?什么样的行为属于刑法打击的对象?了解犯罪的概念,对于我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法条给出的犯罪定义比较概括和原则,用简明的语言来归纳一下,可以将犯罪总结出以下三个特征:

(一)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行为不同于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一般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尚未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以列举的方式揭示了犯罪社会危害性各个方面的表现。概括而言,体现在:1、危害社会主义的国体、政体和国家安全;2、危害社会公共安全;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4、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5、侵犯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私人财产;6、破坏社会秩序;7、危害国防利益、军事利益;8、危害国家行政、司法秩序及公务活动的廉洁性。上述内容反映了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基本内容。危害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侵犯,都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或者公民的生命健康以及民主权利、财产权利。

(二)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这是犯罪的法律特征,即犯罪行为是刑法所明令禁止的行为。这也就意味着,某一行为即便有社会危害性,但如果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的话,该行为不构成犯罪。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该种行为处以什么样的刑罚,事先必须有刑法明文的规定;法律事先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任何时候都不得作为犯罪而受到处罚。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三)犯罪具有刑罚处罚性。危害社会的行为不仅要达到触犯刑事法律规范的严重程度,而且必须是应当给予刑罚处罚、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在法律的制裁体系中,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方法,它不仅可以剥夺人的财产、自由,甚至可以剥夺人的生命。因而只有严重危害社会和违反刑法规范的行为,才纳入刑法的制裁范围。这里需要注意刑法第十三条“但书”的规定,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是犯罪概念的除外规定,即符合这一规定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如何认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目前尚无立法解释或者司法解释的明文规定,需要结合实践中发生案件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认定。

上述三个基本特征,共同构成犯罪概念,明确规定了犯罪的内涵与外延,揭示了犯罪的实质特征和法律特征,是我们认定犯罪、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基本依据。

知道了什么是犯罪的概念,可以让我们了解犯罪的标准和特征,但是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还需要进一步了解犯罪构成的概念和内涵。犯罪构成是由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并达到成立该种犯罪所必须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解决犯罪的构成及法定条件问题,也就是说犯罪概念的各个基本属性是通过犯罪构成来具体体现的。犯罪概念是从总体上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而犯罪构成则是分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具体标准。犯罪构成在犯罪认定问题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重要特征:

(一)犯罪构成是由刑事实体法加以规定的。即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各个要件,是由我国刑事实体法即刑法进行明确规定的,刑法条文包括总则和分则的具体规定,明确了某一犯罪构成的要件。日常生活中,人们讲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就是因为它触犯了我国刑法的规定,具备了刑法所规定和包含的构成要件。

(二)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由一系列要件组成。从性质上看,这些要件可划分为两大类,即反映行为人主观方面特征的主观要件和反映行为人客观方面特征的客观要件;从数量上看,犯罪构成并不是由单个主观要件或客观要件构成的,而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结合;从组成上看,犯罪构成也不是犯罪主观与客观要件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成立犯罪规格与标准的有机整体。我国刑法有四百多种具体罪名,每一种具体犯罪都有自己的犯罪构成,而每一种具体犯罪的构成,都是一系列要件的有机统一。

(三)犯罪构成是由说明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要素组合而成的。在社会生活中,与犯罪有关的事实特征形形色色、千差万别。这些事实特征都从不同的侧面及意义上说明、证实着犯罪。比如犯罪的对象、时间、地点、方法、痕迹、行为人的相貌、衣着、体态、身高、年龄、口音、习惯动作、以及犯罪者身份、人数等,它们对于侦破、证实和认定犯罪,都有不同的作用。但是众多的犯罪事实特征,并非都是犯罪构成所必需的要件。犯罪构成是由成立犯罪所必须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实要件组成的,这些事实要件决定了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也决定了该行为的犯罪属性。

按照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构成要件分别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将在本书以后的章节中分别详细阐述。

(一)犯罪主体是用以说明犯罪行为人主体属性基本特征的要件,主要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的自然人。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由特殊主体,即具备某种职务或身份的人实施。此外,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少数犯罪的主体由单位构成,即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也可成为犯罪主体。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用以说明行为人是在怎样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要件,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有罪过。有些犯罪还要求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

(三)犯罪客体是用以说明犯罪社会危害性的要件,它是犯罪本质特征在犯罪构成中最集中的反映,是指我国刑法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也可称为法益。

(四)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用以说明行为人在怎样的情况下、通过怎样的行为方式侵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以及侵害的后果。这是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些犯罪的犯罪构成还要求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者使用特定的方法。

【典型案例】被告人许某盗窃案

案情简介:2006年4月21日晚21时许,被告人许某到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平云路163号的广州市商业银行自动柜员机(ATM)取款,同行的郭某某在附近等候。许某持自己不具备透支功能、余额为176.97元的银行卡准备取款100元。当晚21时56分,许某在自动柜员机上无意中输入取款1000元的指令,柜员机随即出钞1000元。许某经查询,发现其银行卡中仍有170余元,意识到银行自动柜员机出现异常,能够超出帐户余额取款且不能如实扣帐。许某于是在当日21时57分至22时19分、23时13分至19分、次日零时26分至1时06分三个时间段内,持银行卡在该自动柜员机指令取款170次,共计取款174000元。许某告知郭某某该台自动柜员机出现异常后,郭某某亦采用同样手段取款19000元。同月24日下午,许某携款逃匿。

广州市商业银行发现被告人许某帐户交易异常后,经多方联系许某及其亲属,要求退还款项未果,于2006年4月30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案后,将许某列为犯罪嫌疑人上网追逃。2007年5月22日,许某在陕西省宝鸡市被抓获归案。案发后,许某及其亲属曾多次与银行及公安机关联系,表示愿意退赔银行损失,但同时要求不追究许某的刑事责任。到法庭审理时许某未退还赃款。法院经庭审另查明:2006年4月21日17时许,运营商广州某公司对涉案的自动柜员机进行系统升级。4月22日、23日是双休日。4月24日(星期一)上午,广州市商业银行对全行离行式自动柜机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该机出现异常,即通知运营商一起到现场开机查验。经核查,发现该自动柜员机在系统升级后出现异常,1000元以下(不含1000元)取款交易正常;1000元以上的取款交易,每取款1000元按1元形成交易报文向银行主机报送,即持卡人输入取款1000元的指令,自动柜员机出钞1000元,但持卡人帐户实际扣款1元。

该案经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被告人许某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以盗窃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许某提出上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发回重审。该案经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认定被告人许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窃取银行经营资金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同时,认定许某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依法本应适用“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的刑罚。鉴于许某是在发现银行自动柜员机出现异常后产生犯意,采用持卡窃取金融机构经营资金的手段,其行为与有预谋或者采取破坏手段盗窃金融机构的犯罪有所不同;从案发具有一定偶然性看,许某犯罪的主观恶性尚不是很大。根据本案具体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对许某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2008年3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认定被告人许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二万元。许某提出上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5月二审维持原判,并依法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08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本案一审、二审判决。

【专家评析】

该案是当年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案件之一。关于许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以及如何定罪量刑在法律界和实务界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该案经过发回重审后进行了一审、二审程序,之后又经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予以核准,许某行为的定性及量刑适用已经明确。许某恶意取款的行为已经不是民事侵权行为,其主观恶性及违法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民事违法的范畴,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一)关于许某行为的定性

1、许某第一次在柜员机取款并多占有银行999元的利益,可以认为属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不是盗窃行为。此时许某第一次取款,系无意中误输入1000元的取款指令而导致多占有银行999元,许某既不是故意要超余额取款,也不可能预见到银行柜员机出错会出现取1000元只从帐上扣款1元的情况,故其主观上既没有非法占有银行财产的故意,也没有过失,其行为性质不是侵权行为,更不是犯罪行为。许某多占有银行999元的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属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应当由民事法律来调整。但是,许某通过第一次无意的多取款项并查询余额后,在明知银行自动柜员机出现了异常并能够多占有银行资金的前提下,连续取款170次,取款金额达174000元,非法占有银行财产173826元,尔后又携款潜逃,至审判时未能退赃。许某的上述行为已经属于一种严重侵权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还危害了国家金融机构正常的金融秩序,损害了金融安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许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银行财产的故意。许某在明知柜员机出现上述异常后,竟然在3个多小时内连续170次恶意取款,其行为相对第一次无意多取款项的行为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从没有犯罪意图到临时产生了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故意。许某在第一次取款并通过查询银行卡余额后,已经明知柜员机出现了异常,能够超出余额取款且不能如实扣帐,每次取款都能非法占有银行资金;许某利用柜员机的异常,主动多次实施取款行为,积极追求非法占有银行财产的目的;许某在取款后为逃避法律责任,又携款潜逃,最终实现非法占有银行财产的目的。上述事实充分说明了许某主观上具有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的故意,其取款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非法占有银行财产。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有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立法的同志撰写,逐条对证券法的立法背景、立法旨意、发条内涵、实务中怎样适用均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广大读者更设刻的理解立法原意,在法条解释后将全国人大的立法文件特浮起后,同时还附上了近年来相关的重要的司法解释。 本书的体例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释义及实用指南;第二部分:法律文本及立法文件;第三部分:相关司法解释。
  • 劳动关系管理焦点实务百问百答

    劳动关系管理焦点实务百问百答

    本书根据作者的亲身实践,以及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的案例,从中提取了100个相对独立的问题,来阐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很有代表性,重点突出,可谓针对性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联系很紧密,可谓实用性强;涵盖了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内容比较系统,可谓整体性强。
  •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聪明女人一定要知道的66个法律常识

    聪明女人一定要知道的66个法律常识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最新法律法规为您解答生活中应该了解的法律知识。恋爱中的花销属于债务吗?感情不和分居两年可判离婚吗?离婚时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可随母亲吗?怀孕或刚分娩后男方可以提出离婚吗?为公婆欠的钱,离婚时也要偿还吗?为什么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超过6个月违法吗?企业不签合同可获双倍赔偿吗?业主被盗物业要赔偿损失吗?景点逛少了,旅行社要赔钱吗?产品质量诉讼时效是多久?不给发票可以不埋单吗?网上证据公证保全才有效吗?婚纱照丢失,可获精神损失赔偿吗?实物与说明书不符可获赔双倍吗?赠品有问题也能获赔吗?
  • 台湾地区权利保障司法案例选编

    台湾地区权利保障司法案例选编

    本书以1990年台湾地区“宪政改革”后之“大法官解释”为对象,对台湾地区法律制度进行介绍和分析,所涉案例均与台湾地区人民的基本权利息息相关。全书共分两个部分:基本权利保障的总论和基本权利保障的分论,可以作为涉台理论和实务界、法学界研究、教学的参考资料,以及关心台湾问题人士的兴趣读物。
热门推荐
  • 狙击荣耀

    狙击荣耀

    狙击手的最高荣耀,为国出征,一击必杀。战场上的死神,敌人的终结者,这是每一名狙击手的最高追求,最终荣耀。
  • 骗翻天(七)

    骗翻天(七)

    黄之白说:“宜早不宜迟,这就去。只是现在能见着吗?”尹大通假作皱一下眉,说:“你信不过你老哥?”说了也就笑了,又说,“只有一点,这个任市长最贪不过,可还最爱虚名,你要送他一份重礼,还要不露痕迹。想来你也有准备吧?”黄之白说了他的礼物,尹大通高兴得向黄之白竖起大拇指,黄之白也向尹大通竖起大拇指,两人哈哈大笑。黄之白由来人带着,路上又买了一副上好的网球拍,驱车就到俪园去了。
  • 千年殇尽雪色倾

    千年殇尽雪色倾

    她是一抹飘荡了千载岁月的幽魂,洗尽诸多爱恨嗔痴,超然,潇洒,自在,随性他是个BT,凤眸妖娆,勾唇浅笑,摄人心魄他杀人无数,冷漠寡言,却又如此可靠他是风流公子,江湖名人,他的爱,潇洒又执着,让她心痛他野心勃勃,终以帝王之姿一统天下,却得不到最想要的女人他的温柔让人沉醉,他的魔魅叫人恐惧,独独,对她没有办法他是世外谪仙,之所以留在人间,只为她他姿容绝美,清冷孤傲,她是他心底,唯一一抹明亮一个淡到了极致的灵慧女子,几个奇奇怪怪却魅惑异常的俊美男子,一段倾尽天下的传奇故事初雪落尽,江湖飘零,边塞飞烟,京华凋影千年殇尽,雪色倾相信,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_^
  • 文艺生活

    文艺生活

    生活有两大误区:一是生活给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要想不踏入误区,就要活出真实的自己。这是一个文艺青年在平行世界撒欢奔跑的故事。
  • 随自意三昧

    随自意三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零娇妻有点甜

    七零娇妻有点甜

    前世唐小点过的惨不忍睹,甚至搭上唯一的弟弟,直到刹车失灵导致车毁人亡时,她才感觉到,这一辈子活得非常窝囊......万万没想到,她重生了,这辈子她势要和窝囊不沾边!一脸严肃的某人:娇妻,当然要从小守护啦!P了个S:老时间,六点以后发文,节日推荐加更,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 使徒的地下城

    使徒的地下城

    使徒的故事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十二神的根源造就了使徒,同时也将使徒带入了命运的齿轮,泰拉在十二神的先是中灭亡,魔界也必将在使徒的灭亡中复生!好吧,关于这本书的主题其实就是设计技能树和地下城副本,作者是半个设定党。
  • 绝爱三部曲:夜船卷

    绝爱三部曲:夜船卷

    这门婚事,本来只是作为政治筹码的权宜之计,背负国仇家恨的封雪崖,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来挽救摇摇欲坠的太子军,那么他也付出了一生婚约的代价来获得它——他是言而有信的人,雪崖皇子妃的荣耀将永远罩在这个海盗之女颜白的身上。《沧月绝爱三部曲:夜船卷》通过乱世的背景,突出了作品中主人翁纯洁美好,不被污染,立志平息战乱,追求天下和平的崇高愿望,爱情的美好和珍贵,也在此中被渲染得分外动人。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重生之王妃真给力

    重生之王妃真给力

    第一面,他在她面前病倒,为救人她为他人工呼吸,谁知他清醒得知后,竟说对她一见钟情,非要娶她为妻,她本意拒绝,他却突然病倒,被强行带到他身边时,虽有些懵乱,可心里还是存了些担心,当看到床榻上他的病容时,还是留下照顾了他一夜,自此后,好像一切都开始有了变化,只是这淬不及防到来的不知是幸运还是灾难,答案只能让时间来告诉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