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9000000008

第8章 诗性智慧(3)

有位老教授一直苦恼:他说自己原计划在80岁时要出齐几本书,但现在这个邀请那个会议,眼看计划就实现不了了。他跟我说:真想找一个深山老林,躲到一座庙里去。他的这种困境可能代表了现代社会相当一部分学人的困境:一方面,舍不得各种机会,或者身不由己,整天忙忙碌碌;另一方面,却无法聚精会神地把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思考深入下去。这或许能部分解释我的一个困惑:为什么现代人拥有了电脑、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工作效率比古代人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却反而出不了孔子、老子那样有深度的思想家?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人各个器官被塞得太满了,无法像孔子、老子那样“用内心的宁静所发现来填充空虚”。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自己在联合国“默思室”驻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感受:那时,我刚旁听完联合国会场里的一场辩论出来,看到那些行色匆匆的外交官和前追后赶的记者,我似乎觉得整个人类都太忙了。也许我们大家都需要静一静,把自己满的状态放空一下,说不定那样我们会过得更幸福呢。

(原载《检察日报》副刊“每月名家”,2012年1月6日。)

牛津的晚餐

国学大师吴宓先生在1930年访学牛津时曾有诗云:“半载匆匆往,终身系梦魂。”虽然我在牛津待的时间连“半载”都不到,却也有同感。本文要说的是牛津的晚餐。

牛津是以学院为基础的。以我所在的牛津大学犯罪学研究中心为例,其正式成员都分属不同的学院,中心主任罗吉尔·胡德院士是众灵学院的教授,他在那里有专门的办公室,可以免费用餐。一天晚上,他约我去众灵学院吃晚餐,并提醒我要穿西装、系领带。

按照事先约好,我傍晚6点到众灵学院的门口,先在他的带领下参观了众灵学院“嶙峋玉笋”、“悠悠尖塔”的庭院,那高高的门楼、漂亮的草地、宁静的教堂给人一种难以言传的美感。由于这个学院是牛津唯一一个不招收学生、专事研究的学院(但教授们要受学校的安排,担任大学的一些讲课任务),因此,平时很少向公众开放,游人只能在门口或其他适当的地方来“窥探”里面的动静,并拍摄里面的景象。这不奇怪,因为众灵学院的建筑、布局和内部陈设在整个牛津均属上乘,而且人们知道,能在这里谋上一份差事的人,可以说是最令人羡慕的了。你看看那长长的走廊上刻满的一个个著名“院友”的名单,就知道从这里边走出过多少诺贝尔奖得主、大法官和包括印度前总统在内的政治家。

6点半,古老的钟声悠悠响起,提醒楼里那些专注于研究的人:晚餐的时间快到了,准备换衣服吧。于是,刚才寂静的两座办公楼里开始有了说话的声音,门洞里陆续走出一些身着黑袍的人。罗吉尔也回到自己的房间换上黑袍,并告诉我,如果我是周末去吃晚餐,那还得给我租袍呢。

晚餐的餐厅很是气派,三三两两的人群正在各自聊天。有人在议论一幅刚挂上去的油画,好像是某位晋升为大法官的“院友”。罗吉尔将我介绍给一位年轻人,对方是从事中亚和外交研究的。小伙子告诉我,他就住在学院里边,早餐也可以来餐厅吃,但要交一点点钱;中餐和晚餐是免费的,但必须上午十点前预订,一旦预订了你不来,就要罚款。此外,晚餐的酒钱要自己掏。

7点整,晚餐开始。由于今晚院长没有来进餐,参加晚餐的人中属罗吉尔资历最老,因而由他来主持。他站到头椅的位置,轻咳一声,大家便各自找位置站好,罗吉尔让我站他的旁边。只听他口中念念有词(事后得知那是拉丁语,基本意思是“感谢上帝赐给我们精美的食粮、幸福与爱”),举座皆毕恭毕敬。一会儿仪式结束,大家纷纷落座,这时我注意到每个人的旁边都有几种供选用的酒水,还有一个精致的菜单,以及不同种类的面包。第一道菜端上来,是鸭肝、青菜和一片硬邦邦的类似什么饼的东西。第二道菜是鱼。第三道菜是甜食。其间两个服务生端着盘子来回给你添加,一个服务生是我认识的门口传达室的,他是阿富汗难民。罗吉尔一会儿劝我尝尝这种白酒,说是法国名酒,已经多少多少年了,一会儿而又建议我尝尝另一种葡萄酒,说是如何如何的好喝。当他听说我对当晚的那种甜食吃不习惯时,很是遗憾,他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对我说:我以为你会喜欢的。原来,今晚的菜单是他给安排的,因为谁坐头椅,谁就有权利决定当晚吃什么、喝什么。

吃完甜食,大家又随罗吉尔站起来,听他念叨那几句感谢上帝之类的话。仪式完毕,罗吉尔叮嘱我拿着餐巾继续跟大家去另一个厅。这个厅比刚才的小,而且也不如刚才那个厅灯火通明,原来是点着蜡烛的,只见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水果。罗吉尔招呼一位老者与他平坐(此时上席是两个座位),又招呼我坐他旁边。原来那位老者是一位已退休的著名教授,他虽已退休,但仍担任学院的名誉教授,因此还可以享受免费晚餐的待遇。他每周三开车从郊区来参加一次这样的晚餐,与大家说说话、见见面。此时,我发现那些着黑袍的人都已经脱下并将其挂在了外面的衣帽钩上,不像刚才那样,凭衣服就能判断桌上谁是主人、谁是客人了。

水果有葡萄(青、紫两色)、梨、桃、草莓、香蕉,还有蜜饯、核桃仁等。吃水果前大家先吃点饼干,用英、法等国出产的奶酪抹着吃。酒水依然有,且酒还不止一种类型,不过这一阶段没有服务生的专门服务了,依照惯例,当晚最年轻的那个人应当坐在门口,一旦发现酒水没有了,就要去通知服务生换上来。今晚坐门口的就是我刚进来时罗吉尔介绍的那个小伙子,还记得其间他与人聊天忘了换酒水,当明白过来时,一脸的尴尬。

觉得尴尬的不止是他,我还有更大的尴尬呢。一个小盒子在桌上轮流传送,我看到有人拿它放到自己的鼻孔前轻轻地闻两下,似乎感觉很好。待传到我的手上,我也学着去闻闻,结果喷嚏不止,原来那是专门供吸烟的人用的。由于餐厅里面不准吸烟,如果有的人烟瘾犯了,就可闻闻那小盒子里面的味道。

进行得差不多时,罗吉尔悄悄地对我说:对不起,他要先走一步,到隔壁的咖啡厅去,让我跟着旁边的一位女士随后再走,因为如果他不走,即使其他的人想走,也是不能走的。于是,罗吉尔的位置空出来,一会儿另一位与他平坐的老者也与我打招呼先走,其他的人继续若无其事地聊天。当我就晚餐中的一些习惯向旁边的那位女士探其究竟时,她却告诉我:虽然她是数学和哲学教授,但四年前刚从意大利应聘过来,因此对这些她也云里雾里。她另一边的一位女士也是她今晚邀请来进餐的客人,和我一样充满了好奇。

几分钟后,大家亦起身去咖啡厅。这时就更自由了,吸烟的可以去专门的吸烟区,看报的可以去摆有报纸的茶几,愿意聊天的还可以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继续聊天。厅外有一个精致的小花园,有的人端着咖啡到外面聊天去了……

后来,我又随犯罪学研究中心的其他成员到他们各自的学院里去进过晚餐,但风格不一,如有的学院是分高低桌,老师坐台上的高桌,学生坐台下的低桌;有的学院是学生先用餐,老师后用餐,老师吃的比学生要好些;有的学院要求学生每次晚餐都要和老师一样穿黑袍,有的学院则只要求学生一个月穿一次;最后一次我参加一个神学院的晚餐时,不仅师生同桌,而且伙食也要简单许多,不过祈祷的程序好像又复杂起来,他们还发给我一个祈祷的小本本,让我跟着他们一起念。

正如罗吉尔的夫人对我所言,牛津的晚餐是它的文化的一部分。即使她工作再忙,每年也要以“特别客人”的身份,跟自己的丈夫去参加几次这样的晚餐活动。我甚至觉得,牛津浓厚的人文底蕴、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可能都与这种用餐方式有一定的联系。

(原载《人民日报》国际副刊,2004年11月26日。)

难忘弗莱堡

小城,是德国文化的基因。位于德国西南边陲、靠近法国和瑞士的弗莱堡,人口不到二十万,却是德国最古老也是最具旅游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弗莱堡人有句话,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住在弗莱堡的人,另一种是想住在弗莱堡的人。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弗莱堡人的自豪与自信。

位于两座城门之内的市中心,仍然是早期城市的结构,古色古香。鹅卵石铺成的人行道色彩斑斓,上面的各种图案华美而实用,如面包圈后面是面包店,剪子后面则是裁缝店。弗莱堡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立交桥和地下通道,但几乎所有的建筑,无论办公场所还是住家,阳台上都摆着鲜花。慢悠悠的有轨电车反衬出这个城市的悠闲舒缓,行人偶尔从它的前面穿过,它并不懊恼,只是铃儿叮当地提醒你。作为弗莱堡的标志性建筑,明斯特大教堂被誉为“天主教会里最美丽的塔楼”,是游人必访之处,那浑厚悠扬、一下接着一下地从教堂塔顶的镂空花砖里飘散出来的钟声,使人的心情平静。

弗莱堡的一个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方在于其遍布街巷的水渠,一年四季流水潺潺。请注意,它可不是什么废水,而是从附近黑森林里流出来的泉水!这种沟渠早在中世纪就有了,据说那时是为了防火,同时让牛羊止渴。如今这些溪流的用途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一方面充当天然空调,另一方面也成为弗莱堡这本漂亮画册的装帧,为这座小城增添了灵气。关于水渠,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凡是去弗莱堡的单身汉,如果有谁不小心踩进水里,他将很快有好运,与一个弗莱堡的美人喜结良缘。当然,故意不算。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游客忍不住要将自己的皮鞋往水里点一点。

弗莱堡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它举世闻名的黑森林。黑森林,其实是一片南北长160千米,东西宽20千米至60千米的山区,因为这里森林密布,远远望去一片黑压压的,因而得名。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暖温带气候使它成为德国著名的天然氧吧和度假胜地,培育了城市周围漫山遍野的葡萄园和与之相伴的酿酒业。弗莱堡是公认的德国环境之都和太阳能之都,是世界环境科学和太阳能研究中心之一。

从市内的城堡山坐电梯或徒步往上,可登上一个大的平台,那里是俯瞰市容的最佳点。然后,顺着不同方向的道路,通往林区,途中不时有冒出的泉水可供饮用。在黑森林中漫游散步、跑步和骑自行车,是弗莱堡人最钟情的休闲项目。

黑森林地区有许多湖泊,蒂蒂湖是其中之一。从弗莱堡坐火车,只要45分钟就能抵达,它海拔850米,湖水最深处达40米,清澈见底。在蒂蒂湖周围,有许多小巧玲珑的商店,令游客流连忘返,在众多的黑森林工艺品中,“布谷鸟钟”不可不买。

除了爬山,我在弗莱堡的另一项最喜欢的运动是沿着“德哈以萨姆河”步行或骑自行车。河的这边是人行道,对岸是自行车道,沿途有李子、苹果、核桃等,刚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不能采摘的,但后来当地人告诉我,这是公共的,你喜欢就尽管采好了。一次,两位国内的女同胞正好也来访学,我带她们去河边采苹果,虽然苹果有点酸,但她们还是一口气吃下两个。据她们自己说,要是从超市买回来的,恐怕一个都吃不了呢。另一次,一位国内友人访问弗莱堡,我们漫步河边良久,见绿油油的草地上,不少男女在裸晒着享受阳光,他有点好奇地问我:这河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我告诉他:自己曾不止一次地骑自行车想沿上游或下游去看个究竟,但直到精疲力竭也看不到头和尾,只好返回,不过我知道,这河是流入莱茵河的。

自然景观如此美妙,人文景观亦毫不逊色。小小的弗莱堡,大学有著名的弗莱堡大学,科研机构有著名的马普研究所。关于后者,我准备下次专文介绍,这里只说说弗莱堡大学。这个刚刚度过550周岁生日的著名学府,群星灿烂,十多位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得主和马克斯·韦伯、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耶克等一大批社会科学家,是其杰出代表。“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在弗莱堡大学教学楼的铭文下,荷马和亚里士多德的塑像昭示着自由大学精神的本质。弗莱堡学人,对得起弗莱堡这个名字——“自由之堡”(“弗莱堡”的德文含义)。

小城是干净的,报纸上暧昧的色情广告和赤裸裸的红灯区表演,其落脚点都在大城市,生活在弗莱堡,不会有因与诱惑斗争而累的感觉。

然而,人又是文化的产物,作为一个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人,弗莱堡虽好,却不可久留。此刻的我,已踏上归程。

再见,弗莱堡,愿我在梦中再次回到你的怀抱,回到这青山绿水之中。

(原载《检察日报》副刊“每月名家”,2007年11月2日。)

阿灵顿的变迁

美国的阿灵顿国家公墓是首都华盛顿旁边的一处著名旅游胜地,与华盛顿市内的林肯纪念堂隔波托马克河相望。我曾先后两次参访过阿灵顿国家公墓,印象最深的是山顶上的“李将军纪念馆”。

李将军何许人也?他就是美国南北内战中的南军统帅罗伯特·李。为何在一个荣誉归葬地的最显眼处,却是一个叛军首领的纪念馆呢?翻开历史的尘埃,原来这里面有着一个关于阿灵顿变迁的曲折故事。

同类推荐
  • 合同管理与合同风险规避

    合同管理与合同风险规避

    企业的法律风险大多随着企业规模和交易规模的扩大而被不断放大,必须通过事先安排或主动干预,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去最大限度地降低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失或其他消极影响。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有效的合同管理,必须是合同内容管理与合同行为管理相结合,以全面实现交易目的、降低法律风险。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本书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为坚持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和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 合同履行与违约责任

    合同履行与违约责任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对我国合同法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规定的合同履行、解除与违约制度,以及相关的合同法分则条文、其他法律、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宣讲和普及。
  • 工伤保险与劳动争议

    工伤保险与劳动争议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世子大人是个妻奴

    重生之世子大人是个妻奴

    被人利用后玉石俱焚,这对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惜结果对有的人并不理想。一朝重生到了一切尚未发生的时候她重新遇见了自己命里渡不过去的那一劫只是这位世子大人是不是有些太傲娇了?【重生+打脸+夫妻合伙虐渣+甜宠】
  • 不死狂神

    不死狂神

    天帝之子,不死不灭,炼至造化,唯我独尊。魏枫,一个不被世人所认同的天才少年。偶然的机遇,他修得九元造化功,从此开始了逆天之路。天要灭我,我便逆天;人要杀我,我便屠戮无边。
  • 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 醉枕江山:弃女风华

    醉枕江山:弃女风华

    前世,本就身心俱疲的她,因为爱人的死万念俱灰,彻底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没想到却意外重生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还遇到了一个铁血霸道却对她温柔至极的男人。还有一个名满天下的天才少年,他穿越千年而来,只为寻找历史长河中那最悲情的女子。他们都好,都很优秀,可他们都不是他,不是那个她用命来爱的人。意外得知自己爱的人也来了这个世界,她舍弃一切,远赴中州,只为与他相遇。再次相遇,他却将一封大红色熨金的请帖亲手递到她手里……—————————————————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穿越者横行,朝代动荡,江湖纷乱。初遇云楚,他浑身是伤倒在她院中,她一时恻隐救他性命,从此结下解不开的缘。边境战乱,跟着他一起去了边境,居然遇到了传说中的成昌国师,他手持利剑,鲜血滴淌,却神色悲悯,一语:外来者必须驱除。她亦冷了脸:何为外来者?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何为驱逐?杀之。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即使你什么也没做,即使你根本不是自愿来的这里,却终究敌不过一柄封喉利剑,了却残生。
  • 绝代神魔:狂傲天下

    绝代神魔:狂傲天下

    她生于现代21世纪,是隐世家族族长,坐拥整个家族,精通医术和武器,为了历练自己,她也做过佣兵队长,甚至精通暗杀。奈何世事难料,最后她竟死在家族三长老手里。或许她命不该绝,一朝穿越到了另一个位面;他的身份神秘,她穿越过来时,他就缠上了她。某男:作为风华绝代的男主,我的任务就是一辈子缠着你某女:那你就要有一种觉悟某男:啥?......某男:娘子,我错了
  • 洞庭之上

    洞庭之上

    这个数以万计的候鸟家族们,从西伯利亚、从日本等地迁徙而来。冬季的洞庭湖裸露出来的湿地,无疑成了它们度假的乐园。它们热爱这个冬天里的春天,才从遥远的国度翩翩飞来,年复一年。途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它们用飞翔的姿势写诗,发表在天空的纸张上,所到之处,留下不止一路的鸟语声,还有人类惊喜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抬起来,去翻译和阅读大自然如此美妙的诗篇!人类为俗世所累的心情,刹那间得到释放。这些年来,我时常迷恋洞庭湖的这块湿地,放牧被世俗压抑的心灵,把自己还原成自然人。我喜欢像牛羊一样欢喜这里,像鸟儿一样沉湎这里。
  • 你貌美如花,我仗剑天涯

    你貌美如花,我仗剑天涯

    月黑风高,新婚之夜……他望着我一脸惊恐地说:“妖女,你到底对我做了什么?”我忍不住从心里翻了一个大白眼:哎哟喂呀,你才妖女呢……嘤嘤嘤嘤……如此高冷,简直丧心病狂!到底是你抢亲,还是我抢亲啊,大哥!总之,这是一个八卦,萌蠢,因祸得夫的故事。也是一个执子之手,将子拖走的故事。
  • 宁娱之乐

    宁娱之乐

    一觉醒来,物是人非,只能随意而安,凭着那些记忆一步步在这异世奋斗而起.
  • 重生之时代霸主

    重生之时代霸主

    业绩糟糕的互联网天使投资人李枫,穿越回到了2001年。21世纪之初,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大时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大时代。回到此时的李枫,将注定开启不平凡的人生道路,成就一番辉煌霸业……书友群:289744424
  • 钗魂记

    钗魂记

    杏花春雨,谓之江南。有情有义,叹之愁肠。--我是箜音谷小霸王方庭春!--我是孙家堡小祖宗孙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