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9600000012

第12章 天艺(2)

“如果不是这样,我以后还可以帮助你。”李大明说完,用眼睛打量着王敏力,想看清他的想法,看出一个究竟来。李大明并没有察看出王敏力的城府有多深,王敏力却听出李大明的意思,知道自己以后一定要小心慎重。但是,王敏力马上又转变了想法,他还是想和曾虹要好,也还想与李大明在同一个女人身上暗地里再较一较劲。王敏力眼光不浅,知道自己会有优势的。他甚至想到,李大明肯定会要放弃曾虹,他一定不愿意在女人身上栽跟头,他会深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个道理的。不过,王敏力也没料到,李大明并不怕熊海一和他下女人这着棋。

李大明,一个单身男人怕什么,谁还不允许他恋爱不成?对于曾虹,因为她疏远自己,李大明唯一想到的,是王敏力乘虚而入,“照顾”她。

果然,王敏力在李大明走了之后,竟敢于大胆地向曾虹做出爱的表白了。

“王敏力,你或许又搞错了,现在我是大师傅了。毛主席曾经说过:‘大师傅可不是好惹的’呀!”曾虹说,她开怀地笑了。

“我是认真的。”王敏力想,大师傅我倒不怕,怕的是去了北京的那位“裁缝师傅”!

王敏力不好再说别的,勉强地陪着曾虹笑了。

“一入师门,终生不忘。”曾达群对曾虹这样说,这是饮食业一句行话。

现在,曾达群既是曾虹的堂叔,又是她师父。曾虹在招工进厂前,给达叔做过一年帮手,没有拜师。现在,她正式拜师学艺。

“我记住了,师父!”曾虹说,态度十分郑重。

“不是终生不忘师父,而是不忘事业!”曾达群带徒弟,入门教育便是这句话。

“我已经下了决心,热爱这项事业!”曾虹此前对干饮食业这一行思索过了。

曾达群事先问过曾虹:“女的干厨师,丢人现眼,你不会有顾虑吧?”

曾虹笑了笑:“厨房本来就是女人待的地方,女人干厨师是本行。”

这话把达叔都逗笑了,他很赞赏曾虹有一股子闯劲。曾虹也决心在这一行闯荡一番,她热爱这项事业,很自然地想起了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她遵奉的一句格言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她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干这一行,精这一行。

她明白:民以食为天。在这座城市,发展商业是产业结构改革的一个关键。

而饮食业的深层次改革,又是发展商业的重要一环。“价廉食美,健康身心”,是顾客对饮食业的基本要求,也是饮食业改革的目标。她既然下决心投身饮食业的发展,也就和事业共命运了。

曾达群向好望角美食城王东升经理报告,没说明徒弟的身份。待到好望角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让他的徒弟去报到时,公司才发现,曾达群师傅竟收了一名时装名模做徒弟。这事一经传开,就成为爆炸性新闻。这便有了南州日报记者丛鸣的那篇特写报道:《名师收名徒》。这事,也让华地集团公司熊洋一总经理知道了。熊洋一是华地集团公司总经理,自称为“洋爷”,兼任华地、好望角两家股份公司总经理。这两家号称股份公司的大企业,实际上只隶属于一家独资集团公司。熊洋一当然将这事报告了董事长,他的胞兄熊海一。

熊海一哈哈大笑,世界上有这种巧事,曾虹轻而易举地落入他的手掌心。“自己找上门来了,天作之合。”

公司下属美食城收一名学徒,用不着惊动熊洋一,但这名学徒太特殊,新闻传媒的爆炒也太厉害,好望角一时比华地更为扬名。于是,熊洋一很有必要见见曾虹。曾虹被叫到总经理办公室,她猛吃一惊,这人长相面熟,在哪儿见过?想不起来,连忙克制住情绪。

“总经理,您找我?”她要早知道这是熊海一的地盘,可能得考虑来不来好望角了。好望角的董事长是谁,连曾达群也不过问的,他只做他的名厨,管他董事长是谁!更何况,这位董事长身居幕后。

“不找你不行,报上大张扬,我总不能怠慢你,你是我们公司的荣耀!”

“谢谢老总夸奖,我只是一名学徒。”曾虹躲开熊洋一的目光,也算回避他的夸赞。

“你是一名特别学徒,公司因你的来临,给你特别关照:第一,别的学徒只管饭,不开工资,你每月开八百元工资——比营业员待遇要高;第二,让你尽早地挂牌亮菜,挂牌亮菜之日,便是你的出师之日,公司将以最优厚的待遇聘任你为厨师,你就努力吧!”

“谢谢公司关照!”曾虹没想到会是这样。她还真以为这是一家外资企业呢,外资企业可真是不一样呀。这样的规定好,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前程自己看得见。只要自己努力,有达叔亲手把教,进步会是很快的。她欣喜自己得到了好的机遇。

“公司不只是关照你,也关照自己。想想看,名模变名厨,挂牌亮菜,会招徕多少顾客呀?顾客就为了一睹你的手艺和风采,也不白来好望角一趟啊!这就叫发挥‘名人效应’啊。”熊洋一说的实话,没掩饰内心那份窃喜。

“我会好好干的。”尽管曾虹对他说的所谓“名人效应”不感兴趣,那里面有太多的炒作成分。但在她眼前已充满憧憬,希望的光环能照耀现实,亮化现实。看来,这一步迈得好。

“珍惜吧!”熊洋一目送她出了办公室。

曾虹给达叔当学徒,做得很投入。她从第一道工序做起,先学做原料的检验和选择,再学做原料的初步加工。削洗处理、半制成品加工她都一一做去。有些事,原来给达叔当帮手时做过,当了一年帮手差不多就做这些。因此,她等于已经做过一年学徒了。

像活的动物宰杀处理,达叔曾手把手教过她。像破鱼去鳞,不能顺刮要倒刮,鱼鳃一般用手挖出,也可以刀挑,需要技巧。鳜鱼、黄鱼等鱼,背鳍锐利,刮鳞前先得把鳍斩去。这些,她早就得过达叔指点了。

有些活很有难度,如动物肠、肚的洗涤用茶油搓抟,猪大肠和羊肉的血污腥气较重,要放入冷水锅中加热处理,使水沸滚,氽一下即刻取出。

鳝鱼的出肉加工,蟹的出肉加工,以及鸡、鸭、鱼整料出骨,技术都比较复杂,这些都得达叔做出示范,曾虹先在一旁用心看,然后再一一操作,及至熟练。

还有干原料加工,墨鱼、鱿鱼用碱水发料尚属容易。海参、鱼翅的涨发方法,就有较大的难度了。曾虹感慨地说:“吃起来味美,做起来好累。”

曾虹一面在操作实践中向达叔求教,一面利用业余时间研读烹饪理论,向书本求教。一天工作下来,已经很累很倦,她还要坚持在睡前读上两个小时的书。达叔给她一件“传家宝”,她祖父手抄传下来的一部《湘菜大谱》,这是她祖父总结前人和自己烹饪经验的一部理论著作,既有基础理论知识,也有具体操作方法,还记载一些失传了的名菜。

曾虹得到这部书如获至宝,反复认真地阅读,且倍感亲切。曾虹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操作实践时就有条不紊,不必什么都要问达叔。她在操作实践中碰到什么难题,能随时向达叔请教的就请教,一时无法请教的,也都记下来到《湘菜大谱》中去找答案。她用这部理论著作指导操作实践,在操作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这就缩短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质量。

一个月下来,她熟练地掌握了原料的初步加工。两个月下来,她学会了刀工的基本技法和菜肴的配料。从第三个月起,她在熟练并掌握烹饪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始上灶操作。

达叔手把手教她烹调的基本操作姿势:临灶,翻锅。她的腕力尚好,但执锅、扬锅,都得有腕力。几个月来,她天天早晨的晨练,就是练腕力。

翻锅,是烹饪操作中最要紧的动作。大翻叫翻,小翻叫颠。颠锅是将锅向上颠动,使锅内菜肴松动移位,颠动时又不使食物超出锅口。大翻是将锅向上翻,使锅内菜肴抛起来,全部大翻身。曾虹做大翻,也像她师父达叔一样,习惯用顺翻式:先将锅略向身边拉,然后一送一扬,在扬锅的同时,锅的前沿略向里勾拉。她手执锅柄,大拇指起着勾拉作用,其余四指起着推拉作用,手腕用力向上一扬,把锅内食物抛到锅的上空,在空中大翻身再落入锅内。

丛鸣记者来参观她临灶,见她临灶时动作敏捷快当,忙而不乱,心静手稳,给她拍了一张艺术照,刊登在《南州日报》文艺副刊上,标题是:

《颠扬翻飞》。照片突出了两点:眼尖,手快。

同类推荐
  • 红矿帽

    红矿帽

    我是搭乘一辆为井队供应给养的客货两用车进沙漠的。坐在拥挤的驾驶室里,听着完全陌生的西北方言,眼望浩如烟海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我不停地在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是为了某种责任、猎奇,还是爱情?我无力地倚靠在车的一角,仿佛随时都有被大漠吞没的可能。为坐上这辆车,我费了不少劲,上午临发车时,井队调度室的安检员拦住我,要看我的介绍信,问我进井区干嘛?我说去1148井队找人。结果人家说什么也不让我上车,说近两个月沙漠里事故频发,伤亡率很高,现在讲以人为本,公司啥都不怕就怕死人等等。
  • 影子照相馆

    影子照相馆

    机器的创造服务于人类的发展。但是人类是否能真正地驾驭这些机器?二十年前,一台能复制人的相机被修相机的田师傅捡到。他的学徒出于好奇,用这台相机造出了一个个活人。复制出来的活人因为和本体一模一样,就如同本体的影子一般,因而得名。一场血案的发生打破了本体和影子和谐共处的局面。人性的猜疑和自私在人类自身地位受到威胁之时被无限放大,从而酿出了一系列杀戮。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血腥之中。二十年后,一个失忆的年轻人走进了一座群山包围的宁静小镇。他在寻找自己的身世,然而他在这里发现了那台相机。相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面对这台相机造成的新一轮杀戮,他该如何制止?被一台机器搅乱了秩序的人类社会,还能恢复正常吗?
  • 不可替代的宝贝

    不可替代的宝贝

    广中肇是市政府的户籍员。说是市政府,其实不过是沿私营铁路的新兴住宅小区内的一处派出机构——办事处。广中肇的工作量十分有限。每天早晨,他带着妻子做好的盒饭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机械地干着自己的那份工作,倒也轻松惬意。办事处的周围还残留着田园风光。从窗户外吹进的风和从远处传来的直升机的声音成了他在午饭后的催眠曲。而实际上他也常常在昏昏欲睡中把手中的铅笔掉在地上,但这也不妨碍他完成工作。
  • 挽歌行

    挽歌行

    抱琴很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她六岁,由老仆宁妈妈带着,去江南拜师学艺。那一天,江南下了特有的霏霏细雨。抱琴倚在乌篷船舱里,任蚕丝般柔嫩的雨屑轻盈无声地从她的双颊滑落。透过舱壁不规则的窗口,抱琴第一次看见了江南的景致:水泽中一洼又一洼细而连绵的涟漪;高傲地伫于屋甍瓦尖的短腿鸟雀;掩映于斑斓油纸伞下,隐隐行走的红袖……真如画师飘逸且又凝重的一笔,怎一个心醉了得?过了浑圆的半月形石拱桥,一橹至岸。到了,到了。抱琴踩着湿腻腻的船板,仰头凝视牌匾上三个大字——游雪斋。“真是好名字呀!”抱琴喃喃道。
  • 秘色

    秘色

    凌晨两点25分虽然标间的冷气已经开到了15度,但汗水还是从我的额头和脊背上一颗颗滑落,我捧着那件釉色黄绿的四瓣海棠花口碗的双手在不住地打着颤。我斜眼看了看坐在落地台灯下的,那个看起来只有二十七八岁的男人。明明长了一副比女人还秀气的脸蛋,却面无表情,冷得像座冰山,一块块结实的肌肉在灯光下泛着古铜色的光泽。不过我现在真的没心情去欣赏,因为我手上正捧着个要命的东西。我小心地把碗放在床上,一把拉过正在抽烟的老四,低声说:“你疯了吧!这什么人啊!说,东西是不是来路不干净!”
热门推荐
  • 神圣与凡俗: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遭遇

    神圣与凡俗: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遭遇

    天主教在全球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的文化移植的过程,而这种文化移植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本土文化。天主教要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必须找准中国本土习俗文化的发展脉络,适应民间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国民间信仰源远流长,已经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应对中国的民间信仰,是天主教在华传播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本书对明末至鸦片战争之前天主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之间的遭遇进行了客观描述。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 会魔术的魔法师

    会魔术的魔法师

    求评论,求推荐,求收藏,新书《关于我努力学习是为了修仙这件事》。不要开玩笑,那只是在变魔术。没人会魔法,但有人会高超的骗术。别来烦我,我只是个魔术师。一一一一选自《威尔经典语录》。
  • 网游之重生剑神

    网游之重生剑神

    自从重生之后,丁强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要怎么才算活的精彩呢?财富?美女?地位?抑或是其他?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直到很久以后,蓦然回首,丁强才发现,原来这些东西,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尽在手中。在那一刻,他才突然明白,原来,他就好像黑暗中的萤火虫那样……那样鲜明、那样出众,那风骚的走位,那淫荡的技术,那神乎其技的操作,让他想不强大都难!
  • 娘子不乖:王爷耍无赖

    娘子不乖:王爷耍无赖

    他,披着一身阳光而来,给我心里留下无限美好。他,从来不顾自己,为了我的安危竭尽全力。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我师,解我忧。他,黑夜里来去无踪,却在关键时刻救我于生死之间。我从没有想过一步踏进宫廷,会引来如此纠葛的谜团。最深的爱,最深的痛,他们都对我宠爱有加,究竟谁会最后给我披上嫁衣?
  • 虐杀修行

    虐杀修行

    “说实话,我不想称王争霸,也不想成圣,我只是想飞而已。现在搞得你们大家这么惨,不能怪我啊,我也是被逼的啊!谁叫你们老是欺负我呢,我虽然是个好人,但不是个怂人啊!”小野看着身前一堆惊恐无助地抱在一起瑟瑟发抖的人很无奈的说道。公子:你,你,你,你卑鄙无耻!皇帝:哼,成王败寇,何必说如此风凉话!圣人:小圣人好不要脸呐!这是一个疲懒少年在修行世界里被逼无奈举起柴刀上怼天,下怼地,中间怼人间的故事!(前面那个介绍好像太过火了,所以还是改了吧,我也很绝望啊。)
  • 网游之洪荒大蝙蝠

    网游之洪荒大蝙蝠

    王海作为一名铸造世家的继承人,却无法拥有最重要的内力,无法铸造出拥有内力的武器。失望之下,一款洪荒游戏给了王海新的希望。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一书以人际关系为出发点,主要介绍了处理和经营人际关系的十个要领,并与伦理道德完美融合,帮助人们营造健康、优质的人际关系。
  • 不唠叨让孩子听话的诀窍: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不唠叨让孩子听话的诀窍: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不唠叨让孩子听话的诀窍: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编著者于薇。在您面前的这本书,正是从沟通的细节和孩子说话入手,帮您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独特原因——家长不会说,并且介绍了怎样更好地和孩子说话的技巧,以及与孩子沟通的非语言的技巧,如微笑、拥抱、写博客等等。还提出了针对不同年龄时期的孩子,家长怎样说,孩子才会听。通过这些分析和方法,让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