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1200000003

第3章 再版序言

雷原教授的《〈论语〉——中国人的圣经》,修订版马上出版,我真为他高兴。他的修订版,仍然沿用原来体系,即十篇:人性、礼法、仁爱、中庸、君子、学而、识人、为官、为政与人生。这十篇的划分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的总结,这样既有利于读者正确把握《论语》的要领,也有利于结合当下的实际与读者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以致用。本次在修订中,继续沿用原来的体系,也说明这个体系还是成功的,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本次修订虽然加了一些内容也修改了一些文字,总体而言改动的地方不多,但是修订得很到位,高屋建瓴,较上一版放眼更远,关注更广,探求更深。具体而言,修订前的《论语》与商业社会结合紧密,倾向于商业文化,修改后则明确提出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并且未来人类的主流文化仍然在农村、在农耕文化,而商业文化须在农耕文化核心价值即天人合一、心物一体、中庸等的指导下进行改造,只有将义与利结合起来,将个人本位与利他主义结合起来,将唯物与唯心结合起来,将农业与商业结合起来,将天下主义与国家主义结合起来,从而在尊重天下大局、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农业为本的前提下,有节制地发展才有存在的价值。

在礼法篇中也明确提出了礼法合制的思想;在仁爱篇中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出于“仁爱”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中国文化永远在向上进取,虽然需要物质财富的支撑,但志向一直在道德、在于修齐治平方面,而不像西方商业文化,将人的立足点放在物质层面,倾于向下;在学而篇中,明确了教育重在以学生为本,言下之意就是教育在于学生自性之发扬光大而不在外在的知识等的灌输,并进一步提出了教育自由精神在中国由来已久,有很深的历史传统,并且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道统高于政统,学术一直在指引政治,因此,认为教育自由精神在当今中国推行起来并不难,并进一步指出,如果不能在教育自由方面有所突破,将无法与西方教育相抗衡;在为政篇中,叙述了中国政治的基本原则与传统,诸如:允执其中与无为而治,天下大同与天下归心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中央整合资源的能力,使中央永远保持身能驱使四肢的形势。

总之,修订后的《〈论语〉——中国人的圣经》有极强的针对性与文化本根性,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类危机以及中国危机的紧迫性,诸如:生态危机、核竞赛危机、恐怖与霸权主义一触即发的危机、道德危机、知识危机、金融危机、人的异化危机和中国社会面临的中央集权弱化危机、教育危机、腐败危机以及农村危机等,这些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商业文化在当今世界所占的地位及影响。中国社会也自1840年以来由于自救、他救以及西方文化渗透的原因而不断背离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神;从生产与生活方式角度而言中国一直在趋于走商业文化的道路;从政治领域看,中国政治一直在趋于西方化的党派政治、民主政治、法治政治等,这种状况在中国已经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七十多年里,西方文化从渐进渗透到由政府大肆宣扬与推进,从而使西方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的发展,虽然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确实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精神生活却未见于一日胜于一日;人与自然的矛盾方面也在日益激化,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受到威胁。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中国之前景将不堪设想。在我看来,未来全世界离不开孔子思想,《论语》作为中国人的“圣经”还不够,也不符合孔子的理想,孔子的理想在于使全天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不局限在一国一域,从这个意义上讲,《论语》应该是人类的“圣经”。

汤一介

2012年7月

同类推荐
  •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讲述儒家思想以其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刻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1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1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力图以评论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于评论中见时代之思想,睿智之对话,生动之现实,为本刊理想与追求。为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您的见证,还有您的参与,进而使改变现状成为可能。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妖娆千金之逆袭

    妖娆千金之逆袭

    十年辛苦筹谋,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拼尽全力所爱之人,竟然一直当她是眼中钉,肉中刺,真心真意疼爱的妹妹,却在她面前和丈夫缠绵,心爱的弟弟也因为她锒铛入狱,一招清醒却是以丧子,丧弟作为代价,……她死前立下重誓:若转世投胎,她定要步步为营,定要让害她伤他之人生不如死,血债血偿,她定要护爱她、疼她之人周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世妖娆:神秘魔帝宠上瘾

    倾世妖娆:神秘魔帝宠上瘾

    她,是21世界隐世的杀手,死于天外横祸,一朝重生于相府嫡女之身,再次睁眼。弃女?废物?呵呵...且看她如何化茧成蝶,成为世人闻风丧胆,医毒双绝,虐渣之人。他,高冷,腹黑,嗜血,身份神秘,一次意外坑了某人,怎么也甩不掉!某女:“那个,大兄弟,有话好好说,别动手,男男授受不亲。”某男,浑身散发着危险气息,咬牙切齿:“还逃吗?”某女,嘴上说着不,身体却很诚实,又再一次逃走。从此就开始上演追逐大戏,在这场追逐大戏中,又如何揭开无数人的秘密。原以为这是一次意外重生,却不知,这是等待已久的宿命。
  • 重订乾坤

    重订乾坤

    修仙世家陆家家主的三公子陆晨自幼在修炼上无天赋,但却精通经商,一次在外出时遇到袭击,陆家大公子陆羽为救陆晨而身亡,陆晨被指蓄意害死陆羽并被逐出陆家。本想去天城找父亲以求查明真相的陆晨,却在离开陆家后遭到了追杀,被逼到死林中的陆晨摆脱了追杀,并误食仙果改善了体制,却又遭到了元婴的夺舍。
  • 绝世灵刀

    绝世灵刀

    这是一个只属于刀客的世界,灵刀与生俱来,初解,始解,万解!能力匪夷所思。这是一场持续千年的战争,有人厌恶归隐,有人挑拨离间,也有人致力于结束这一切。鸿羽能否用手里的灵刀,终结这千年的战争?一味地杀人是不行的,因为那样只能带来更多的仇恨,带来更大规模的战争!
  • 公道大王

    公道大王

    民国初年,豫陕交界的山区,啼饥号寒的客家人中,突然树起一面“樊”字大旗。一支农民武装,如烈火冲天,照亮了班鸠城一带,给军阀、土匪以沉重打击。这支武装队伍的带头人是个农民,他被孙中山封为“建国豫军”总司令,人称“公道大王”。他的传奇经历,至今被人们视为一个神奇的梦,一个历史的谜……一九一三年在河南金斗——陕西洛川一带,“客户”们忍着恐慌与饥饿,怀着侥幸与担忧,从冰窟跳到冷窟,依然啼饥号寒,受冤蒙辱,在这冰冷与黑暗的世界里抖索,挣扎……
  • 金钱与人生

    金钱与人生

    斯迈尔斯对西方近现代的道德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最容易识别的表现,就是其作品畅销全球100多年而不衰,成为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年轻人的人生教科书,甚至有人称其作品为“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人格修炼的《圣经》”。
  • 别让我杀你

    别让我杀你

    洛塔收拾完一切后才稍得时间将行李放回房间。拉开衣柜满是随意揉进去的衣裤,每件都像泡菜坛子里拿出来的陈年酸菜,她腾出一个柜子,将那些挂着吊牌的旧衣服扔进垃圾桶,然后将行李箱中的衣服折叠整齐,放人柜子里。她还没来得及收拾客厅茶几上各种吃剩的薯片包装袋,电话在不会响起时响起。打开翻盖手机的动作是她最中意的姿势,号码显示电话那头是一个陌生人。“你好!”是一个男孩的声音,兴奋中蕴含着不安,他明显还酝酿了一番事前练习过几百次的话,却没敢说出来,只等着对方反应。
  • 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邹燃主编的《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系统地介绍了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此外,该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 朕不想称帝

    朕不想称帝

    永昌三年,先皇驾崩,权倾朝野的摄政王竟然扶持了毫无背景的小透明六皇子登基称帝,震惊了朝野。起初摄政王因为旧人所托,好好的照顾六皇子,为六皇子谋一个好前程。摄政王想了想,没什么能够比做皇帝的前程还要好,就助六皇子称了帝!可是深接触之后才发现,这六皇子似乎比传说中的还要软弱好欺负.......无奈强忍着自己的暴脾气,扶持着小皇帝一点一滴的长大,成为一代明君。多年后,君瑜问起摄政王为何选自己做皇帝。摄政王淡淡的回复了一句——本王眼睛瞎。
  • 绝对理念的绝对显现:文天祥

    绝对理念的绝对显现:文天祥

    从总体上看,南宋王朝是个衰弱的王朝,但也是个英雄辈出的王朝,总有些优秀人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竭尽全力捍卫国家的尊严,如岳飞、陆游、辛弃疾、陈亮等等,在这一系列优秀人物中,最优秀者当是文天祥,他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大宋王朝可以亡,但中国不会亡!公元1236年6月6日(南宋理宗端平三年五月初二),文天祥诞生于江西吉州庐陵县的富川镇(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他父亲文仪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乡儒,由此推测,他的家境应是个中等地主,所以有财力供他们父子专心读书。庐陵县是产生过“名人”的地方,欧阳修、杨邦义、胡铨,都是庐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