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9000000004

第4章

下片劈空而来,似波涛汹涌,将全篇推向了高潮。“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离愁本是虚体,看不见、摸不着,词人却将它形象化,表达得贴切、自然,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这“离愁”即使有千头万缕亦未必剪不断,不可理。“剪不断,理还乱”是极言离愁之纷乱、繁杂。何况,对“三千里地山河”、“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故国的离愁,又怎忍心剪断呢?这几句,深刻、细腻地刻画出词人的矛盾心理和无法排遣的苦衷。结尾:“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言这离愁别恨的滋味没人体验过,只有词人自己领略到了。李煜以南唐天子,沦为宋朝幽囚,身世的浮沉,自然不是常人所能体验到的。是什么滋味呢?是悔?是恨?词人没有交代,真是无言以状。词人的痛苦、悲伤达到了极点,欲罢不能,欲哭无泪,这种无言之悲哀,更胜于痛哭流涕之悲泣。感人至深,读者为之泪下。

李煜这首词自然直率,无一丝雕琢痕迹,艺术造诣极高,感人极深,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称:“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也。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李煜的这首《望江南》小词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描绘出江南寒凄的秋天景色,表现了词人囚居生活的孤寂和难堪的心境。

起句“闲梦远”点明词意是对梦境的描写,“闲”字在句中,可理解为“空虚”或“虚幻”,“远”字作动词用,到达很远的地方。全句的意思是:我随着虚幻的梦境来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言外之意,由于身为囚徒不得自由,欲想回归故国只能在梦中实现。作者以托梦言事的方法,抒写出难以直言的忍痛,语意极为酸楚。

次句“南国正清秋”点明了梦中所见景物的时间和地点:正值凄清的秋季,在南唐故国。这是概述部分。后三句则具体描绘了故国凄清的秋景。“千里江山寒色远”,写江山之辽阔,而秋色正浓、秋意正深。写南唐故国之全景,着笔极为有力,意境极为阔大。“芦花深处泊孤舟”,芦花茂密之处停泊着一只孤舟,是一特写镜头,情景兼备,既有南国特色芦苇荡之景,又有孤舟中行客悲愁之情,体现出了南国的风土特色。“笛在月明楼”写月景下的笛声。在清寂的月夜里,悠扬的笛声从楼中徐徐传出,也是一特写镜头。情景兼备,既写清秋月夜之景,又写居家之人的悲秋之情,凄切感人。词的清秋这一意境,是靠景物安排来体现的。词人采取了一个全景,两个特写镜头,如同三幅画一样悬挂在一起构成了一组南国清秋图。将山寒、芦深、月明、孤舟、笛声、南国清秋凄寒之景及行客、居家悲秋之情形象地体现出来,从而抒写出作者囚居生活的孤寂难堪之感。

词人将体会最深的事物加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围绕着清秋这一中心,选取最典型的景物,再现生活的真实,体现词的意境,表现词人的思想,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是这首小词的艺术特色。

捣练子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这首词是写寒夜闻砧声的,这类题材在唐诗词中是常见的,甚至唐琴曲中也有这类的作品。捣帛在唐代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家庭生活内容,将生丝织成的绢,用木杵在石上捣软成为熟绢以便裁制衣服。有的为戍边的征人捣帑,有的为客居他乡的游子捣帛,因之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这首词就是反映这种情感的。

起二句“深院静,小庭空”,写人所处的环境。院在深处寂静无声,庭又小巧空而无物,前句写静、后句写空的原因。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了庭院的寂静,而且也把人物寂寞而无侣的心境衬托出来,并为砧声的传来铺叙了环境。接前写风送砧声“断续寒砧断续风”,阵阵寒风送来阵阵砧声。“寒”字既表明天气初寒是裁制衣服之时,又以此状砧声,有砧声使人心寒之意。听到砧声怎能使人不联想到征人在外而愁思缠绵心情哀伤呢!两用“断续”既将砧声之远,需借风力才能送至这深宅小院之中准确地表述出来,又将人物随砧声的断续而心潮起伏,愁思难平的情态描绘出来。最后两句“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以景写情,景物凄凉,离情难堪。“无奈”言不堪其苦,以下逐层交代出所以不堪其苦:“夜长”愁也长;“人不寐”愁难排遣;“数声”砧声不止,愁思难平;“月到帘栊”月色朦胧人更凄苦。情和景高度和谐统一。

通篇无点题之笔,但处处写离情,情包含在景中,从景中透露出感情,极为含蓄,意境清新,是李词中内容上较健康的词作。

踏莎行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漾漾,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此词,描写一位女性思念别离中的远在外地的心上人。

上片,主要写室内的寂寞;下片,着重写楼头远望黯然怀人的情思。本来就“春色恼人眠不得”,更何况是“春色将阑(将尽),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的暮春时节呢!而且“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画堂里,静悄悄的,没有第二个人,当然更没有他!画着山水的屏风,半掩着画堂的正门。外面(楼外)正下着漾漾春雨。潮湿的空气中,香炉里烧残了的檀香味儿,有如轻烟袅娜。

此时此地,此景此情,孤独无伴的郁郁情怀,如何排遣!?

还是去到楼头去看看吧,当年,他许下的密约(“多来信、早归来”),都久已沉沉寂寂无声无影了。我已经多时懒得照镜子(“菱花”)了,无心梳妆打扮了。此时,倚楼无语,几乎将要(“欲”)销魂了。

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诚然,人当伤感极深时,就好像魂魄都将离体了!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春草年年绿,王孙(游子)归不归?”依然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正似“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真是“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流泪)”!可见,寇准这首《踏莎行》,巧妙地将一位女性思念久别未归的心上人的心情,写得逼真感人。笔触细腻有致,沉郁多情。是一首成功的作品。

阳关引

寇准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微。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这是一首春天在渭水桥上折柳条饯别故人的好诗,流传之后,就被音乐家、歌唱家,谱成乐曲,广为传唱,且成为送别琴曲之歌词。因此,改称为《阳关曲》及《渭城曲》。(在长短句的词诞生之前,唐朝人惯用七绝作歌词。)唐人刘禹锡诗云:“故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诗云:“高涮管色吹银字,悛拽歌声唱渭城。”渭城,皆非指地名,而是指渭城曲。

歌唱时,为了加浓感情、增强气氛,不单“慢拽歌声”,而且往往把重要字句,重叠一遍乃至数遍。王维这首绝句,后两句是动人的点睛句,于是唱起来常被重复几遍,因而被称为《阳关曲》之外,又被称为《阳关三叠》。

至于如何三叠,可以随人随情而异。因此“三叠”的解释,古来有数种,不必强求一致。白居易诗还说:“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阳关引》的“引”,有序奏之意,如文章中之序文。词曲体裁有四种,即:令、引、近、慢。

寇准此首《阳关引》,把王维的《阳关曲》融化运用得自然巧妙。是一首惜别的好词,令人百读不厌。

春天到了,无边无际的塞草,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塞上呈现出广阔的烟光(即烟景、春光),碧绿的草色。这本来是悦目赏心的美丽春景;然而,当“又送王孙(游子)去”时,就不免“萋萋满别情”了!所以渭桥下面的渭水波声,听来也好像在伤别呜咽。“咽”,音“夜”,是韵脚。汉乐府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幽咽。”春天的朝雨晴了,轻尘也不想飞舞了。天气虽好,然而,离筵近处,却有征鞍待发!“发”字,古音与咽歇折押韵。

征人(好友)终于要出发了。“黯然销魂者,唯别(离)而已矣!”虽说后会有期,谁能知道要等到什么时节?

且慢动身(启程)吧。且莫推辞醉,更尽一杯酒吧,更听一阕歌吧。

终于《阳关曲》又唱完了。“微”,完结。押韵。征人出发向塞外去了。唉!人生真是最难欢会易离别啊!故人此去,一别千里,精神联系,只能凭明月了!

忆余杭

潘阆

长忆吴山,山上森森吴相庙。庙前江水怒为涛,千古恨犹高。寒鸦日暮鸣还聚,时有阴云笼殿宇。别来有负谒灵祠,遥奠酒盈卮。

这首为作者凭吊吴相国伍子胥之作,要理解这首词,先得了解一点史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伍子胥传》:

太宰豁……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乃自刭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伍子胥忠于吴国,到头来却被谗自刎,且被吴王夫差以牛皮袋子装了尸体扔到江里去。作者对伍员的忠心表示崇敬,对其遭遇表示同情,作者正以这种感情写此词,故读来不觉引起共鸣。

首句“长忆”两字,是潘阆十首《忆余杭》的共同开端,可称之为“定式”。首两句是说想起吴山上的伍子胥庙,其中“森森”两字含意很深。“森森”形容树木的茂盛。在古木参天的丛林中建立吴相庙,显示了伍子胥的高大形象,也表明了祠庙并不荒凉,田为千古以来,吴地人民一直对这位忠臣敬仰不已,故使庙中香火不绝。第三、四句揭露了吴王夫差的残暴,他把伍子胥的尸体扔到江中,使得江水也表示愤慨而激起汹涌的怒涛,即使经历了千百年,至今仍然保持着对夫差无比的憎恨。这两句用了“移情”的创作手法,把吴地人民的感情移给江水,让江水替他们表达,这样,词意就显得含蓄委婉,如果直接说“吴人愤慨如怒涛”,就真味同嚼蜡了。下片第一二句是与上片的“忆”字相呼应。作者回忆起当年来吴山凭吊时的情景。在暮色苍茫之际,云雾笼罩着殿字,聚在树上的乌鸦噪叫着,其气氛是悲凉的,也好像乌鸦在为吴相国鸣不平,云雾亦为之而悲伤。其实乌鸦与阴云,都是没有理智之物,这种“鸣不平”、“悲伤”皆由人的感情在支配,则此二句并非单纯的写景,而是寓情于景。结合第三句看,作者认为寒鸦和阴云能经常在祠庙周围“聚”“笼”,尚且知道安慰伍子胥的忠魂——这正是下句“灵”字的伏笔,而自己则自从凭吊过后再也没有重来拜谒,心里感到内疚(有负),这种在崇敬中带有一点抱歉的心情,在末句中予以畅快地宣泄,他说:“只有在这离相国遥远的地方,敬上满满的一杯酒”(遥奠酒盈卮),以表达景仰之心。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这首词以《长相思》作词牌,大约来自李白的《长相思》一诗:“长相思在长安”。词写的是送别,以别后相思为主题。

在春秋战国时代,浙江省是吴国的一部分和越国的所在地。以钱塘江为界,大抵北岸多属吴国,南岸则属越国。因此,所谓“吴山”就是钱塘江北岸的山;所谓“越山”则是钱塘江南岸的山。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是为了表明从古以来钱塘江两岸的青山绿水就是迎送亲友的地方。多少人过江爬过吴山?多少人过江爬过越山?钱塘江两岸的青山万古长青,但是被它们迎送的人们,多是生离死别,难免黯然销魂。有的未老先衰,有的饮恨而死。有谁真正理解离情别绪的痛苦呢?

词的下片,主要是对上片结尾的回答。“谁知离别情”呢?由上片的泛泛而谈,落实到具体的人物形象。一般说来,凡被两岸青山迎送过的男女老少都知道“离别情”。但比较起来,最知道离别情的还是那些在爱情生活上遭受阻碍或破坏的少男少女。所谓“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就是说一位青年女子(“妾”)在钱塘江边送别自己热恋着的未婚男子(“君”)。他们两人情投意合,却平地风波,横遭封建势力或其他暴力的阻挠而不得不被迫忍痛分离。所谓“罗带同心结未成”,是对爱情受到破坏而不能结婚的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古代习俗,女子往往用丝绸腰带(“罗带”)打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送给男方作为信物(纪念品),表示永不分离。这首词里的青年女子到江边送别爱人,还来不及用罗带打成同心结,钱塘江已经涨潮,潮水同堤岸相平,男方乘坐的帆船就要开船了。在这里,“江头潮已平”语意双关:江头涨潮,既是推进帆船的动力,也暗喻破坏婚姻的暴力,平地起风波。

整首词用第一人称口气,是一个婚姻不幸的女子的含泪自白。她想到自古以来钱塘江两岸的青山迎亲送故,但是真正理解离别的痛苦的,只有她一人,到了下片,就直接写她和她的爱人相对含泪、不得不分离的悲惨情景。

上片主要写景,借风景抒发感情:下片主要写情,以感情衬托景物。上片写山,山边有水(钱塘江);下片写水,水上有山。山山水水,无不感染离情别绪。林逋虽然是一个独身的隐士,却是一位富有感情的诗人。他隐居钱塘江边二十多年,经常看见少男少女难舍难分,洒泪惜别,不能不反映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上来。

同类推荐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青春的日子,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默默关注,偷偷喜欢,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批评论

    批评论

    《批评论》是蒲柏第一部重要的作品,是用英雄双韵体写成长诗。诗歌对于文学批评和创作给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代表了蒲柏的文学理念,对现在的文学爱好者依然有所助益。《批评论》带有作者一贯的机敏风趣,其中众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习惯用语。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还根据内容适当加入了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记事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无线的昨天与今天,各时代领军人物,从周梁淑怡到今日之陈志云;无线四十年剧集盘点;隐藏各处的轶事,等读者挖掘。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热门推荐
  • 红楼之水恋黛心

    红楼之水恋黛心

    在看透所谓的亲人贪婪的嘴脸后,黛玉心伤,离开了贾府天地之大,绝美的黛玉生活的更加精彩一次偶遇,北静王水溶遇到了仙子,从此一见倾心无奈落花有意,而流水并不知落花之意从来没有感情经历的水溶能否得到仙子芳心世外仙姝在面对感情时,又会如何选择
  • 打造火影世界

    打造火影世界

    佐助开须佐斗地主,小樱沉迷外星人,九尾变成死肥宅,三代常备止痛片,蛇叔手捧漫画高呼科学,纲手夜夜宿醉,自来也夜宿大筒木平康坊,感觉这忍界好像有问题的鸣人只好忍受家人的白眼在月亮上孤独地种地【希望大家多发书评本章说,热闹一些】群5-3-9-2-5-1-4-8-6
  • 台阳见闻录

    台阳见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带着府邸混日子

    带着府邸混日子

    游戏里美的惨绝人寰的游戏副本,变成了真实的随身空间,带着姚幺灵游历在各个世界,她爱惨了这许多瑰丽的世界!本文无cp,无男主!本文外挂无敌,女主懒散,最爱看戏。…………………………………………………………看书属于休闲娱乐活动,气大伤身,不喜勿喷。新书《快穿之金手指商城》and新书《快穿之攻略都去死》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 神医大小姐:兽王,你悠着点!

    神医大小姐:兽王,你悠着点!

    纵你万般气盛欺人,自有万兽任我驱使。一代神医附身举世闻名的废材身上,可废材读作废材,写作天才!面对欺上门的各路渣渣,一个一巴掌扇飞至天边。炼药师稀少?炼器师难求?她闭着眼直接扔草药便是一炉一品极品!她随手一炼便是一堆神器!左有戏精好友嘤嘤嘤,右有万兽之王保驾护航。断月一箭来一个射一个,来两个射一双!“你以前叫我什么?”“祖宗。”1v1爽文,女主扮猪吃虎,男主双人格。虐的话作者选择死亡。
  • 读心女王

    读心女王

    丑小鸭女孩刘梦菲一直不受异性喜爱,总是被男生们冷落在一边。大学毕业旅行的一场车祸中,她的异能觉醒了,她发现自己拥有了读心能力。刘梦菲利用这种神奇的能力征服了男生们,出了一口数年来被他们当成丑小鸭的恶气。接下来,她决定用异能扭转整个世界对自己的看法!她进入职场,开始打拼!那些帅哥、贵公子、傻大个、警察……通通变成本女王的粉丝吧!刘梦菲恶狠狠地问道:“蓝洋,你有何居心?干嘛给我买这么贵的东西?”蓝洋眼神一阵乱飘,根本不敢看她的眼睛:“我是……这个……那个……哦,我想到了,这次你帮了公司很大的忙,所以……我买些东西酬谢你!”刘梦菲心中大怒:骗子,你心里在说:“我爱你!”
  • 恋琳风故事剪辑

    恋琳风故事剪辑

    这是个故事合集,剧情略略虐一虐,大概未知个故事。
  • 恋君生

    恋君生

    一个女子,不管之前还是之后,都被同一个男人所牵绊。这就是命啊!!!田甜甜悲催了,魂穿了,好日子还没过够,就被通知要嫁人了。听说是个有钱人,是个独生子,是一个帅哥,是“她”自己定下来的夫婿。靠,要不要这么狗血,且等她再试一试说。-------可是小姐你这样主动真的好吗?一个女子怎能拉起袖口,大口喝酒,还势要把未来姑爷喝趴下。你懂毛?酒后吐真言。看着小姐脱衣服的时候,呜呜呜,错了原来小姐才是被坑的那一坨。且看一个现代小女子是怎样在陌生的朝代打倒一片花痴,闯出属于自己一片天地,把幸福握在自己的手里面。男主略腹黑,女主偶尔短线,但是个睿智型的。本文1vs1,双处,甜蜜不虐。
  • 七里香

    七里香

    一个阴云密布的日子。高天堡古城战事告急:大西门、光华门、水西门、安定门已被日军突破!贴膏药旗的日军飞机超低空飞行狂轰滥炸,安定酒巷五里香酒楼已经被炸开几个口子,长长的牌匾掉落在地砸成几段。街道上,惊恐的居民蜂拥而过。五里香酒楼掌柜五爷将女儿春英和贴心帮手山仔推出屋外,硬往山仔手上塞了一个包裹,说:“这个店看来开不下去了,你俩先走,去天台山葫芦关投靠四爷!”春英拉着五爷的手,说:“阿爹,要去你和阿妈也一起去!”山仔也说:“是啊,五爷,你和我婶留在这里太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