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9100000025

第25章 白朴(6)

〔呆骨朵〕寡人待有心盖一座杨妃庙,争奈无权柄谢位辞朝。则俺这孤辰限难熬,更打着离恨天最高。在生时同衾枕,不能勾死后也同棺椁。谁承望马嵬坡尘土中,可惜把一朵海棠花零落了。

〔白鹤子〕那身离殿宇,信步下亭皋。见杨柳袅翠蓝丝,芙蓉拆胭脂萼。

〔幺〕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依旧的两般儿点缀上阳宫,他管一灵儿潇洒长安道。

〔幺〕常记得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箸手中敲;他笑整缕金衣,舞按霓裳乐。

〔幺〕到如今翠盘中荒草满,芳树下暗香消;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

〔倘秀才〕本待闲散心追欢取乐,倒惹的感旧恨天荒地老。快快归来凤帏悄,甚法儿捱今宵,懊恼!

〔芙蓉花〕淡氤氲串烟袅,昏惨刺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却不道口是心苗,不住的频频叫。

〔伴读书〕一会家心焦躁,四壁厢秋虫闹;忽见掀帘西风恶,遥观满地阴云罩。俺这里披衣闷把帏屏靠,双眼难交。

〔笑和尚〕原来是滴溜溜绕闲阶败叶飘,疏刺剌刷落叶被西风扫,忽鲁鲁风闪得银灯爆,厮琅琅鸣殿铎,扑簌簌动朱箔,吉丁当玉马儿向檐间闹。

〔倘秀才〕闷打颏和衣卧倒,软兀剌方才睡着。忽见青衣走来报,道太真妃将寡人邀、要乐。

〔双鸳鸯〕斜觯翠鸾翘,浑一似出浴的旧风标,映着云屏一半儿娇。好梦将成还惊觉,半襟情泪湿鲛绡。

〔蛮姑儿〕懊恼,窨约。惊我来的又不是楼头过雁,砌下寒蛩,檐前玉马,架上金鸡;是兀那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一声声洒残叶,一点点滴寒梢,会把愁人定虐。

〔滚绣球〕这雨呵,又不是救旱苗,润枯草,洒开花萼;谁望道秋雨如膏。向青翠条,碧玉梢,碎声儿剥,增百十倍歇和芭蕉。子管里珠连玉散飘千颗,平白地渥瓮翻盆下一宵,惹的人心焦。

〔叨叨令〕一会价紧呵,似玉盘中万颗珍珠落;一会价响呵,似玳筵前几簇笙歌闹;一会价清呵,似翠岩头一派寒泉瀑;一会价猛呵,似绣旗下数面征鼙操。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则被他诸般儿雨声相聒噪。

〔倘秀才〕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银床紧围绕,只好把泼枝叶做柴烧,锯倒。

〔滚绣球〕长生殿那一宵,转回廊说誓约,不合对梧桐并肩斜靠,尽言词絮絮叨叨。沉香亭那一朝,按霓裳,舞六幺,红牙箸击成腔调,乱宫商闹闹吵吵。是兀那当时欢会栽排下,今日凄凉厮辏着,暗地量度。

〔三煞〕润蒙蒙杨柳雨,凄凄院宇侵帘幕;细丝丝梅子雨,妆点江干满楼阁;杏花雨红湿阑干,梨花雨玉容寂寞;荷花雨翠盖翩翻,豆花雨绿叶萧条:都不似你惊魂破梦,助恨添愁,彻夜连宵。莫不是水仙弄娇。蘸杨柳洒风飘。

〔二煞〕似喷泉瑞兽临双沼,刷刷似食叶春蚕散满箔。乱洒琼阶,水传宫漏;飞上雕檐,洒滴新槽。直下的更残漏断,枕冷衾寒,烛灭香消。可知道夏天不觉,把高凤麦来漂。

〔黄钟煞〕顺西风低把纱窗哨,送寒气频将绣户敲。莫不是天故将人愁闷搅!度铃声响栈道,似花奴羯鼓调,如伯牙水仙操。洗黄花,润篱落;渍苍苔,倒墙角;渲湖山,漱石窍;浸枯荷,溢池沼。沾残蝶粉渐消,洒流萤焰不着。绿窗前促织叫,声相近雁影高。催邻砧处处捣,助新凉分外早。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

唐明皇避乱西逃,行至马嵬坡,六军不行,杀死杨国忠,缢死杨贵妃。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回到长安,退居西宫养老。他既失掉了爱情,也失去了权柄;他既未能以权势保护住他们的爱情,也没有因为牺牲爱情而保住他的权力。在爱情权力两失的情况下,他忧心如焚,每日里空对杨贵妃的画像,痛苦不堪。这一折二十三支曲子就是抒写唐明皇思念杨贵妃的凄楚情怀。

〔端正好〕至〔杲骨朵〕五曲写唐玄宗面对杨贵妃真容引起的怀念与感伤。这里有还京兆半年来孤辰难熬的叙述,也有白发新添瘦骨嶙峋的肖像描绘;有画轴高挑放声高叫的思念,也有叫而不应雨泪嚎咷的忧伤;有对往昔笙歌筵舞赏心乐事的怀念,也有对生死爱情半路夭折的痛悼;有对神明鉴察之下誓约终未履行的愧悔,也有对无权柄谢位辞朝无可奈何的哀叹,真可谓百感交集,声泪俱下,充分展现了唐玄宗复杂的心理状态。

唐明皇回到寝殿,时间已由白昼转入夜晚。景物更加衰败,色调更加昏暗,人物心境也更加忧伤。〔芙蓉花〕至〔黄钟煞〕十三首曲文抒写唐明皇的寝殿惊梦,作者以具体形象为喻,极写唐玄宗内心的哀伤。

前三曲写唐明皇入梦前的孤寂和焦躁。作品渲染一种独特的氛围来烘托主人公的心境。暗淡的串烟,昏惨的银灯,喧闹的秋虫,满地的阴云,狂恶的西风,飘落的败叶,琅琅的檐铃,簌簌的朱帘,叮当的铁马,造成凄凉、阴惨、焦灼的气氛,有力地衬托了唐明皇孤寂、忧郁、烦躁的心绪。作者运用滴溜溜、疏剌剌、忽鲁鲁、厮琅琅、扑簌簌、吉丁当等象声词和状形词摹写景物的声响和形态,更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倘秀才〕〔双鸳鸯〕二曲直接写梦会。唐明皇刚刚入睡,就梦见杨贵妃请他长生殿赴宴,杨贵妃生前的娇态和往日的荣华富贵又浮现在眼前。可是转瞬间睡梦又被惊醒,一切皆成虚幻。“好梦将成还惊觉,半襟情泪湿鲛绡(神话传说中鲛人织的绡,泛指薄纱)。”惊梦之后,内心更加感伤。

在大量描摹梧桐雨的过程中,作者又把梧桐树作为联想的条件,中间穿插〔滚绣球〕一曲,写唐明皇的情悔:“是兀那欢会栽排下,今日凄凉厮辏着。”今天的凄凉是由往日的欢会所栽排,昔日的骄奢淫逸造成如今的死别生离。盛极而衰,乐极哀来,唐明皇自己吞食自己种植的苦果。这句点睛之笔,是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人生底蕴的深刻揭示,具有很强的讽喻性。

《梧桐雨》第四折写唐明皇对旧日和盛境的怀恋,熔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剧中一曲曲哀婉的悲歌,犹如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抒情诗。白朴是由金入元的作家,亲身经历了金元政权的峙立和嬗变,“自幼经丧乱,仓皇失母,便有山川满目之叹。逮亡国恒郁郁不乐……”(王博文《天籁集序》)。这一折戏,实际上也是白朴借境抒怀,用他人之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以间接隐晦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这同他在《天籁集》词中所表现的“满目山围故国”(〔夺锦标〕)、“兴废古今同”(〔水调歌头〕《初至金陵》)、“莫唱后庭曲,声在泪痕中”(〔水调歌头〕《诸公见赓前韵》)的感情是一致的。这一折艺术构思异常奇特巧妙。元杂剧的惯例是“先离后合,始困终亨”,第四折多是以大团圆结尾。本折则不同。它既没有众多的出场人物,也没有起伏跌宕的情节,又没有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登场人物除宦官高力士外,只有唐明皇自己,实际上是一折独角戏。全部曲词都是表现唐明皇的内心活动。如果说第三折马嵬兵变是情节演进的逻辑高潮,而这一折则是剧情发展的情感高潮。全折都是从《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演化而来,并以之名剧。白朴以他独特的艺术构思,为唐明皇思念杨贵妃布置了一个典型环境,时间是深秋的夜晚,地点是萧索冷落的深宫。这里曾经是唐明皇和杨贵妃七夕盟誓宴乐歌舞的地方,如今人去楼空,面对的只有一幅画轴,唐明皇怎能不倍感忧伤。作者把画像作为主人公抒发感情的对象,以梦会写情思。叫画不应,转而盼梦里来到;好梦将成,又被梧桐雨惊党。梧桐雨不仅是唐明皇忧伤的陪衬,而且又成为他发泄感情的对象,使唐明皇的内心积怨如喷泉般倾泻而出,从而使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水乳交融和谐一致,造成一种浓郁的悲剧氛围,堪称绝唱。《梧桐雨》第四折与《汉宫秋》第四折有异曲同工之妙。孟称舜《新镌古今名剧·酹江集》评《梧桐雨》云:“此剧与《孤雁汉宫秋》格套既同,而词华亦足相敌。一悲而豪,一悲而艳;一如秋空唳鹤,一如春月啼鹃。使读者一愤一痛,淫淫乎不知泪之所以,固是填词家巨手也。”王国维《录曲余谈》也说《汉宫秋》“雄劲”,《梧桐雨》“悲壮”,可并称“千古绝品”。他们都是把《梧桐雨》和《汉宫秋》并誉的。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使《梧桐雨》被列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

《梧桐雨》第四折语言华美绮丽,绚烂多彩,敷演“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抒写唐玄宗的一缕哀思,缠绵悱恻,万转千回,极尽铺排之能事,俨然是一首秋雨赋,又如一篇抒情长诗。词藻清丽,对句工整,音律和谐,曲折尽致,而又浑朴自然,不事雕琢。既当行,又富有文采,开启了元杂剧文采派的先河。王国维也认为:“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可见其在元曲中的突出地位。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白朴

第一折

〔仙吕·点绛唇〕万物乘春,落花成阵。莺声嫩,垂柳黄匀,越引起心间闷。

〔混江龙〕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清和天气,淑景良辰。紫陌游人嫌日短,青闺素女怕黄昏。寻芳俊士,拾翠佳人;千红万紫,花柳分春。对韶光半晌不开言,一天愁都结做心间恨,憔悴了玉肌金粉,瘦损了窈窕精神。

〔油葫芦〕杏朵桃枝似绛唇,柳絮纷,春光偏闪断肠人。微风细雨催花信,闲愁万种心间印。罗帏绣被寒孤,欲断魂,掩重门尽日无人问,情不遂越伤神。

〔天下乐〕我只见杨柳横墙易得春,欢欣,可意人,一见了心下如何忍。送秋波眼角情,近东墙住左邻,觑了可憎才有就因。

〔那吒令〕一见了那人,不由我断魂;思量起这人,有韩文柳文;他是个俏人,读齐论鲁论。想的咱不下怀,几时得成秦晋,甚何年一处温存?

〔鹊踏枝〕好教我闷昏昏,泪纷纷,都只为美貌潘安,仁者能仁。一会家心中自忖,谁与俺通个殷勤。

〔寄生草〕怕的是黄昏后,入罗帏愁越狠。孤眠独枕教人闷,愁潘病沈教人恨,行迟力顿教人困。似这等含情掩卧象牙床,几时得阳台上遇着多才俊。

〔幺〕汉相如坐寒窗下,卓氏女配做婚。都只为我情你意相投顺,姻缘自把佳期问,郎才女貌皆相趁。你道是阻东墙难会碧纱厨,似俺这干荷叶那讨灵犀润。

白朴的杂剧现存仅《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有论者提出《东墙记》非白朴所作,但元代钟嗣成《录鬼簿》白朴名下有此剧著录。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著录亦作白朴作。看来,疑《东墙记》非白朴之作理由尚不充分。问题是今存《孤本元明杂剧》收录的传本,是否即白朴的原作抑或经过改动,这尚待作进一步的考证。至于传说白朴作此剧是为了与王实甫《西厢记》争胜,则更无从稽考了。

全剧凡五折,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提要》云:“唯北曲一套,例由一人唱,而此本则不然。元杂剧一本俱四折,此本五折,皆为元曲之变例。”〔点绛唇〕、〔混江龙〕和〔油葫芦〕三支曲词,描写董秀英面对花园中春光明媚的景象而勾引起内心的愁闷。一开始,作者以即物起兴的手法,写春来万物复苏,百花烂漫。“落花成阵”,化用贺铸〔木兰花〕“纷纷花雨红成阵”。初生的乳莺鸣叫着,下一“嫩”字,显示声音的圆润宛转,是所闻。下垂的柳枝,呈现黄匀的色彩,是所见。真是鸟语花香,但这惹人喜爱的春色,却“越引起心间闷”,是所感。一个“越”字表达了春意缭乱而触动了春情的难遣愁闷。

同类推荐
  • 拆得比画得还快

    拆得比画得还快

    刘画家去看了那个院子,这一看非同小可。画了一辈子水粉画的他,自认为从未见过这样古朴而又结构严谨的院子。其中有一幅北宋欧阳修写的《荣乡亭记》还刻在墙上,墙体灰黄有些蛛网,但字迹斑驳掩不住楷体内容。本县的《印月井两千年》文史志书里就收有这篇文章,刘画家前些年读过,是批评本县世风的,自己已耳熟能详。天井,前后小花园虽已颓废,但格局还在。那些木屏、雕窗、画栋虽古旧,因有土漆护着,减慢了岁月的毁损步履。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

    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

    《道德经》所讲述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生存智慧与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将《道德经》当作解决新世纪人类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睿智之书,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语言简洁,条理分明,分别从做人、做事、快乐、修身、管理、养生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道德经》内的相关内容,能够帮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 我愿与你不期而遇

    我愿与你不期而遇

    平凡的生活或多或少磨灭了我们最初的心意,愿你转身遇见最真的自己,纵然平凡琐碎,也不曾辜负初心。不被别人所左右,也不会勉强自己,无论何时都保持清醒,用一颗充满正能量的心拥抱世界。也许某一刻,你就会和幸福不期而遇。
  •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这是一本青春成长读物,城市追梦指南。许多人都希望找到喜欢的生活状态,使自己过得自由、充实、快乐和满足,但一些人在找寻的途中放弃了。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在为寻找这种状态而努力。他们也会在跋涉的途中遇到荆棘和泥泞,也曾遭受跌倒和伤痛,但并没有人轻易地选择放弃。因为他们觉得,既然选择了远方,哪怕前路横着刀山火海,也要尽力奔赴。因为这是一场艰苦的抵达,是关于脱胎换骨的修行。21个故事,21种不同的生活和经历。每个故事都像一束光,点亮人生中某段黯淡的低谷。我们不必赢得世俗的认可,但一定要获得内心的笃定,这才是对自己的不辜负。
热门推荐
  • 那一年我们的悲伤

    那一年我们的悲伤

    这部小说描写了“我”与姝婷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中详尽真切地展示了“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将“我”个人恋爱的辛苦放在社会背景中,对当下消费娱乐主义至上、拜金拜物主义风靡一时,以及小市民的守旧和自私观念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评,热情地宣扬了感情自由和个性解放,尤其是通过主人公“我”努力挣脱社会给予的窒息和压抑,表现出摒弃恶俗和抨击陋习的叛逆精神,因而具有积极进步的跨时代意义。
  • 农女福妃别太甜

    农女福妃别太甜

    杏花村出了个福娃娃,家人疼,村人夸,福气无边乐哈哈。强势偏心奶:我就是偏心囡囡,你们不满那也得忍着!炫孙狂魔爷:你问这是什么?我家囡囡给我泡的人参灵芝茶!温柔溺宠娘:女娃儿要娇养,囡囡别动,这活让你哥哥做!实力争宠爹:囡囡,爹带你玩飞飞,骑马马,快到爹爹这来!柳玉笙在家人身后笑得像朵花。一支金针医天下,空间灵泉百病消,陪伴家人红红火火,可是有个男人总往她闺房钻。“笙笙,今天还没给我治病。”“……那个王爷,虽然我是神医,可是我真的不懂治精神病。”“我不是精神病。”“你是。”“我不是。”“……”他是权势滔天的南陵王,世人都说南陵王风光霁月君子谦谦,如天上明月圣洁。可是当他有了柳玉笙,他就变成了疯子。为她,不疯魔不成活。(男女双洁,护短,绝宠,治愈!甜甜甜!一路甜到底,全程无虐,欢迎入坑!)
  •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本卷是弗洛伊德有关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宗教学、历史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共包含两部作品。《图腾与禁忌》1913年出版,通过蒙昧人与强迫神经症患者的比较,推断了图腾崇拜的本原意义。《摩西与一神教》1939年出版,是弗洛伊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一神教的本质和起源。这些论著基本上属于弗洛伊德心理哲学的范畴。
  • 龙武狂帝

    龙武狂帝

    上古龙纪,诸天龙道,可挥动星河,逆转轮回!如今不过昙花一现,武道称尊!……万年前,狂帝历锋于宴席之上,遭受红颜兄弟毒杀。于万年后,边陲小城重生,势要再度破竹,狂歌猛进,踏上巅峰!接受龙典传承,背负振兴龙道使命,成为那通天彻地的龙道武者。“吾辈,甘愿血染青天!龙武搅风云!”这里有最强势的主角,最恢弘的场景,最感人的柔情……傲娇、腹黑、红颜、兄弟一样也不会少。
  • 铁肩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演讲稿和新闻作品选编

    铁肩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优秀演讲稿和新闻作品选编

    2014年8月,中宣部、全国“三教办”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这一活动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弘扬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省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以东北新闻网记者李理、大连广播电视台记者卢建伟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深情讲述了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好故事,充分展示了他们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和良好形象。
  • 独宠魔妻:最强炼药师

    独宠魔妻:最强炼药师

    她冷漠孤傲,身负血海深仇,在孤寂痛苦中蛰伏八年,只为报仇那灭族的血海深仇。他淡漠腹黑,傲洌似冰,却为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不论是谁,只要有人动你一分,我便千万倍还之”他站在她面前宠溺的看着她,用伟岸的身躯,替她挡住了所有的刀光剑雨。小奶包抬头看着自己英武的父亲问:“外面的人都说娘亲傲慢冷漠又毒舌,沾必死,可爹爹为什么你天天和娘亲在一起,也没死?”某男:“因为你爹也有毒,英俊又倜傥的毒!”于是某男抱着小奶包开始编述自己曾经被多少女人和男人追崇的倜傥往事。刚刚出关的某女看着这一幕,嘴角抽了抽,她闭关前某人还是孤傲又腹黑,怎么突然变成这副鬼德行了?
  • 欢喜农家:捡个夫君好种田

    欢喜农家:捡个夫君好种田

    研究脑域记忆的女科学家意外车祸穿越,三十大龄女转眼变成美女小萝莉,老黄瓜刷绿漆,绝对是件喜事!无奈家贫,温饱急待解决,好在家人团结又温暖。对种田一无所知的小萝莉只能开动脑筋发家致富!可惜致富路艰难,不过上趟山就捡回个古怪小子,好吧,做个朋友也不错。可是,他那个人妖姨丈和冰块师傅是什么鬼?娘亲救命,我要回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艰难的复兴

    艰难的复兴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前途虽然光明,道路亦曲折和艰难。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能把握好这样一个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顺利在本世纪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吗?《艰难的复兴》将针对相关重大问题,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国际关系、增强中国的外部竞争力、中国贸易货币和自身经济安全战略、21世纪中美关系及其地缘政治战略、中华文明的和平复兴等五大维度进行客观、翔实的分析和回答。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晋演义(上)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晋演义(上)

    《两晋演义》起自司马炎代魏,终至刘裕代晋,共一百回,真实再现了中原汉政权衰亡时五胡十六国混战下的分裂局面和各少数民族间的交流融合。本书讲述从“第一回祀南郊司马开基 立东宫庸雏伏祸”到“第五十回选将得人凉州破敌 筑宫渔色石氏宣淫”的历史。西晋内政失修、祸乱侵寻、终致覆亡。夫内政失修,则内讧必起,内讧起,则外侮即乘之而入。木朽虫生,墙罅蚁入,看似与外患相始终,究竟自成鹬蚌,才有渔翁……
  • 木马

    木马

    石岩回过头,先是看到了女人眼里的惊喜,然后看见了木马的微笑,那张向来缺乏表情的脸,就像一朵含苞已久的花,突然间就那样灿烂地盛开了。这种无邪的笑容,让石岩觉得莫名欣慰,他鼻子一酸,突然间眼眶就湿润了。他叫我?石岩问。他不敢相信,一个几个月没有出过声的孩子会开口说话。但的的确确,木马说话了。女人抱着他走过来时,石岩看到,这个孩子的嘴巴在不停地翕动。尽管他的发音十分生涩,并且含混不清,但石岩还是听清楚了,从木马嘴里叫出来的是两个字: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