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3000000004

第4章 写作的思路要创新

许多人在拿起笔来的时候,总觉得无从下手,纵使冥思苦想,还是写不出来。于是,他们总是怪自己读书不多,文学的功夫不好。其实,看看那些作家、记者,甚至是有名的作家、记者,起初的文字功夫也不见得好。

再看看自己,天天在讲话、在使用语言,能说语言不行吗?即使是文字的修养不好,那也是写得好不好的问题,写与不写得出来没有多大的关系。

关键在哪里?在思路的贫乏。不仅读书不多的人是这样,文化修养较高的人,甚至是专家教授,都常常有“不知怎么写好”、“没啥好写”、“写不出来”的情况。这些,全都是思路贫乏的问题。如果硬要他们写,不是平铺直叙,乱扣帽子,就是无血少肉,缺乏感情。特别是青年学生,更是公式化了:早上起床吃早餐,时间一到便上路。近处野花芳香,远处流水潺潺,天上的小鸟在歌唱,路边蝴蝶在飞翔。不知不觉间,目的地到了。啊,太漂亮了!我们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回去的时间到了,再见吧,下次再来。

不管写哪里,写什么,都往上一套,似乎文章就完成了。因为其中有叙述,有议论,有描写,有抒情,准能行。但这种“文章”谁看都烦,有的作者还真不敢拿出来。没有事,没有物;干干巴巴,缺趣少味,谁人想看?

而许多善写文章的人,待到构思成熟,已是思绪纷涌,要写的东西不仅是中国的、现在的,就是古代的、外国的、天上的、地下的都纷至沓来,争着涌到笔下。写议论性的文章,可以由此及彼,涉及家事、国事、天下事。

说明性的文章可以拟人借物、深入浅出。公务性的文章则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记叙性的文章已经是各色各样的人物跃然纸上,他们在悲伤,在歌唱,在怒骂,都照样使人动情。至于散文家们,则更是四周放射,无所不及了。这就是他们思路创新的结果。

思路创新指的是思维的丰富和活跃,依据意图的需要,把思绪尽量撒开,产生文思如潮的效果。作者可以从中得到灵感,受到启发,有所领悟。读书多、见识广在这里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四海的云水、五洲的风雷就是从书本里、见识中涌现出来的。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思路创新的方法:

时序颠倒

时序颠倒,就是颠倒客观时间,按心理时间组织材料。

我们在读一些现代小说时,总觉得它的情节、事件颠三倒四,杂乱无章,支离破碎。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之一是我们读惯了传统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时序上,多采用客观时间,即按前天、昨天、今天、明天次序排列的自然时间,即写作学上的顺叙。自然时间,符合客观实际有利于使作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但是也易于使叙述变得单调乏味,于是便有倒叙、插叙、逆叙、分叙、平叙等。叙述方式多样化了,但总的说来,仍然是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余波、结局一一道来,脉络明晰,一目了然,仍然是客观时间。

原因之二是这些现代作品,在时序上放弃了客观时间而采用了心理时间。什么叫心理时间?举一个例子:

我们在大街上偶然遇见了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那么,关于这个朋友的过去的种种印象就会争先恐后地在我们记忆中复活,而这种复活的次序往往不是客观时间,它将过去和现在、遥远的过去和昨天,互相重叠,互相渗透,互相搅拌,一齐投向我们的记忆屏幕。这些记忆复活中的时间,就叫心理时间。

一些现代作品运用心理时间组织生活,把客观时间打乱,重新排列,重新组合,出现了一种时序颠倒的新的格局。这类作品,有利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有利于反映现代生活的高速度、快节奏。有的小说,采用心理时间,利用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记忆,通过打乱时序的办法,把漫长而丰富的生活表现在瞬间,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里西斯》,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

等。

时序颠倒容易引起读者的感觉紊乱,认为这类作品杂乱无章,其实,它还是有“章”可寻的。这就是:

1.人物在某个“台面”(即“现在”)上,展开自由联想,忽而追思过去,忽而遥想将来,让过去、现在、将来交织在一起。《春之声》中的岳之峰,在黑咕隆咚的闷罐车里,展开联想的翅膀,他联想到下冰雹、黄土高原乡下人的打铁,联想到流行歌曲《泉水丁冬响》、美国抽象派音乐、基辛格听杨子荣咏叹调……联想把现在、过去、未来,把南方北方、中国外国交织在一起,互相切入,满天开花,组成一部混声大合唱。

2.用内在的情感或联想的线索维系全篇,使看起来颠倒了的时序,仍然有脉络可寻。《春之声》中岳之峰的联想线索是有迹可寻的,它从火车碰击铁轨的声音开始联想,时而向前伸延,时而又回到联想的起点,把不同时空的生活组织成篇。

3.在颠倒了时序的事件与生活场景间,设置“环扣”,进行巧妙的勾连。如谌容的《人到中年》,由“眼睛,眼睛;傅家杰的眼睛”联想到陆文婷最初审视傅家杰的眼睛,到两人吟诵裴多菲的抒情小诗。这就把病中的陆文婷拉到了逝去的初恋生活中,而“眼睛”便是勾连两组生活的“环扣”。

旧中出新

1.脱胎换骨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诗人因为“向晚意不适”,才“驱车登古原”。他登上古原,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无限好的“夕阳”,那一片金灿灿的夕阳,令人乐而忘返,可以驱散诗人心头的不快;但是可惜离“黄昏”不远了,在美好的夕阳里,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惆怅心情。

朱自清先生写过这样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显然,朱先生的诗句是从李商隐诗句中脱胎换骨改造而来的,表现了作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诗人朱自清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一生清白,临死前还对夫人陈竹隐说:“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我们民族的骨气,这两句诗,正是朱自清晚节的具体体现。

清代大学士纪昀,极有才华。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命他写折扇,他写了唐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乾隆看后面有愠色说:“写漏了一个字。”为皇帝写字如此粗心大意,这可了得!纪昀接过扇子镇定地回答:“没掉字,这是一首词,不是诗。”皇帝感到吃惊,叫他读一遍。《凉州词》原诗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纪昀却读作:

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纪昀漏了一个“间”字,实际上他重新构思了一首词,说得皇帝哈哈大笑,连连赞他:“聪明得很,狡辩得好!”

2.反其意而创新

如李白的“人道澄江好,依道澄江恶”、“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均自出于机杼,跟普遍的看法针锋相对,收到了震人耳目的效果。从反面立意,必定十分新颖,因此,在接下来的篇幅中要步步跟上,言之成理,自然成文。否则,会有牵强附会、故作惊人之语之嫌。

怎样创新

1.培养胆识

古人云:“文以识为主。……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清·刘熙载《艺概·文概》)清人袁枚将学比作弓弩,才如箭镞,识则是导引射箭的方向。这里的“学”是指学问知识,“才”讲的是才气技艺,“识”也许就是见识胆略了。胆识在写作中表现为有开拓思路的胆略,有开掘创新的精神。敢于把思维伸入到意图涉及的方方面面,发人所未发,道人所未道。

青年学生就缺乏这种胆识。写教室,他们所看到的只是几个门、几个窗、几张台、几张椅。思路不敢偏离“教室”二字,怕离题,当然就没啥好写了。他们看不到教室里还有几十个面目不同、性格各异的人,更无法把思路撒向这些人带来的故事,包括家乡的水光山色、风土人情、穷乡巨变。写西樵山的水,思路也只停留在“水”

之上。其实,孙中山、康有为、粱启超喝过这里的水他们也知道,这里的水哺育着珠江三角洲的人们,是珠江三角洲历史的见证等等也不是不知,就是不敢放开思路。

水到哪里写到那里,水与什么地方有关便写到什么地方,这是永远写不完的。

从西樵山的水写到珠江三角洲的迷人风光,笔触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体制改革,当然要以见识为基础。没有见识,胡思乱想不行;光有见识,没有开拓思路的胆识也不行。这种胆识,能引起写作的冲动,产生写作的激情。

2.培养灵感

一位服装设计师这样说过:只要有好的模特儿,我把布匹张开,在她们身上比来比去,灵感便如泉涌,设计草图便出现了。写作的灵感也就是写作者在构思过程中受到某种因素的感悟,引起高度兴奋,突然产生豁然开朗、文思奔涌的一种心理理解。这种现象不仅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有,写一般文章的作者照样有。前些年全国统一高考有过“给光明日报的一封信”这样的作文题。

讲的是某中学旁边新建起了一家前进化工厂,把校门前面的小河给污染了,校园里充满呛人的浓烟,操场上流着工厂排出的污水。要求考生给光明日报写一封信,发出保护环境的呼吁。思路打不开的考生只是乱喊乱骂,说不出几句便草草收场。而不少考生一想到那滚滚的浓烟遮天盖日,满是污水的操场使运动者难以插足,便思绪如潮,走笔如飞。

看起来,写作者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丰富的阅历,还要在写作时培养起一股感情,引起一种灵感。为什么文学作品比起其他文章更容易感染人?为什么一些慷慨激昂的理论性文章能激励、能唤起人们的感情?这是因为作者在写作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并把它灌注于文章之中。这种感情使作者沉浸在要写作的一种境界里,使要写的东西都随着感情的升华而纷纷涌现,这样灵感也就容易出现了。

灵感是内心感情长期积累的升华。

3.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是开拓思路、克服文思枯竭的基本方法。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更多事物,使其彼此联系的思维活动。在一般记叙性、议论性的文章中,借叙、烘托、夸张、比喻、类比、举例等等表达技巧都常常运用联想的思维方法。在写到改革过程中的困难、挫折时,也许你会想到春秋时期管仲辅助齐桓公的改革,一样遭受过许多非难和艰辛。但改革终于使齐国一跃成为群雄之首。这时,你会涌出改革一登上历史舞台便旗开得胜、威震四方的想法。你可能还会想到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虽然遭车裂之祸,但变法为后来秦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时,你可能就会得到改革则昌、改革则强的深刻印象。这种由一件事物的感知,回忆起同它在性质上接近或相似事物的思维方法叫类似联想。

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类似是多种多样的,如形状、颜色、声音、味道、习性、姿态、神情、遭遇、精神、本质等。如余秋雨的《都江堰》:“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这种类似联想的思维方法也叫比喻联想,是写作中最有价值的一种联想方式。其他如对比联想、关系联想等等同样都会使思绪奔涌,产生丰富文思的效果。

想象则是对原有的印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确立新的形象的认识过程。这些新的形象或许未曾经历过,或许现实中并不存在。比如读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脑中必然会浮现出一幅战场上硝烟密布的景象,战时医院的草地和病房,会想到美丽温柔的卡瑟琳小姐坐在酒店里吃火腿蛋的情形。这是一种再造想象,搜集材料和使用材料都离不开这种再造想象。作者通过阅读、调查得来的材料,要活跃在文章之中就必须展开想象,重新造出新的形象来。

有时,想象可以超越现实,把没有生命的写活了,把有生命的写动了,许多描写、抒情的运用都依靠想象的思维方法。有的事或许是自己经历过的,但过去多时了,写作的时候,这些形象又会浮现出来,需要通过想象,才能把它们写得具体生动,栩栩如生。

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不同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把一定事物的形象和个人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挖掘它们内在的关系。只有这样,写作过程才可以将各种能想到的观念和事物,无论是天上的、地下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组合起来,然后有机地表现出来。古今中外的文坛上,许许多多才华横溢的巨匠,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成功不过是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罢了。

同类推荐
  • 方与圆全集

    方与圆全集

    方是刚,圆是柔。方是原则,圆是机变。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方外有圆,圆内有方。能方能圆,亦方亦圆。方圆合一,无往不胜。方是为人之本,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成功之道,是处世的锦囊。本书从人际交往、生活态度、人情世故、职场法则等角度出发,结合古今中外的大量经典事例,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为人做事的方圆之道,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并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窍门,赢得良好的人脉,营造一个和谐的交往和生存环境,从而享受惬意快乐的人生,成就一番功名和大业。
  •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下)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下)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100余篇中外最美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职高气扬:出人头地的35个升迁决窍

    职高气扬:出人头地的35个升迁决窍

    本书阐述了35个关于职位升迁的诀窍。包括“信念——我一定坐上那把金椅子”、“谋划——万事俱备待东风”、“关系——有人气就有官运”等6部分内容。
  •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办事其实是一套很大的学问,其间包括做人处世、口才、心理战术、社交等各方面的知识,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好人,因为把人做好就会处处获得别人的帮助,使自己左右逢源,避免四处碰壁。本书的目的是教人应付人生最难办的事,让关键的那些事情都办成功。同时本书引用了大量成功人士的实例,精心编著了68个办事技巧,帮助读者了解他们在关键时刻是如何把事情办得圆满。如果读者朋友能够认真通读全书,一定能找到办事时的最佳心态和方法,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也希望本书能为各位读者朋友们解决办事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
  • 伊索寓言与人生智慧(人生智慧书系)

    伊索寓言与人生智慧(人生智慧书系)

    本书收录370余篇寓言故事,以图文双解的形式,将深刻的人生道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中,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您在轻松之余增长知识。
热门推荐
  • 噬血盟:撒娇没有用哦

    噬血盟:撒娇没有用哦

    阶级孕出魔鬼魔鬼打破平衡如果你是我会如何报复这个世界?——将离
  • 总有那么一刻,你放不下一个人

    总有那么一刻,你放不下一个人

    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个人,在落泪之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身影。许多事情,总是在经历过后才懂得。一如感情,痛过了才懂得如何适时地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
  • 诡案罪4

    诡案罪4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女老板买凶杀人案”“猴子杀人案”“错乱的凶杀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蓝拳大将

    蓝拳大将

    黄猿:永恩的拳速快如闪电,即使是我也自愧不如。赤犬:黄猿说的没错,我之前跟永恩对练的时候,我眼前一黑,就感觉身体各处瞬间被攻击了无数次。卡普:论拳头我根本比不过那小子。凯多:你手上的蓝光,究竟是什么?永恩看着非常警惕的凯多,淡然的说道,你试试不就知道了?读者群959349616,欢迎各位的加入。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瑾衣世子妃

    瑾衣世子妃

    她是武林世家归云山庄的废物嫡出大小姐,身怀绝技却无人发现。他是武林后起之秀,拥有神秘面纱的少年,冷峻狠辣,聪明睿智。神医门的白神医替她揭了皇榜,无故卷入京都凶杀案,多次接近真相,却被他搅乱。因此她主导一场刺杀案,却把自己送上他的床榻。忽有一日,朝堂传出长公主招亲的喜讯,全国上下青年才俊前仆后继,为赢公主芳心。他不顾后果,不顾礼法,手持青云剑,傲立宫门口,他说:“慕瑾瑜,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卧榻之侧和武林之颠,本世子唯要你一人而已,我以命起誓,以身为聘,生生世世只娶你一人。”凤辇之上,她素颜冷咧,似笑非笑,说不出的风华绝代:“世子殿下,本宫依你便是……”
  • 带我去天堂

    带我去天堂

    哈姆出生那天,从他母亲子宫里先出来的不是他的头部,而是他的一条腿。接生婆惊慌失措。对接生婆来说,最怕遇到的就是这种事。她脸色铁青,和同样脸色发青的哈姆的父亲,站在院子里嘀咕了好一阵子。在大人和孩子之间,他们选择了保孩子。哈姆一出生就克死了母亲。村里每个人都这么说,哈姆是个不吉利的人。哈姆的父亲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每个人的生死都是天注定的。哪怕是他自己作出的决定,那也是顺应了天意。每次去墓地看望哈姆的母亲,他都会蹲在墓地旁边自言自语:请你保佑我们的哈姆平安长大,你再耐耐心,在天堂里等我几年,等我把哈姆带大了,我就去那边找你。
  • 当你努力的时候,有没有感觉被世界遗弃的孤独

    当你努力的时候,有没有感觉被世界遗弃的孤独

    18-28岁,你的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而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作者精选10位朋友的采访手记,只想告诉你,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 异虚篇

    异虚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智商乐园(智商总动员)

    智商乐园(智商总动员)

    智商总动员系列丛书让你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本系列丛书是一片快乐的阅读天地,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它能让你开心一刻,思考一回。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翻开《智商总动员》——轻轻松松让你踏上寓学于乐的智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