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2000000002

第2章 霍尔和卡里内奇(1)

只要是从波尔霍夫县来到日兹德拉县的人,对于奥廖尔省人和卡卢加省人的性质的明显差异,似乎都会惊讶的。奥廖尔省的农人身材不高,有点儿驼背,神气阴郁,皱着眉头看人,住在白杨木造的蹩脚的农舍里,劳役期间,他们不做买卖,吃得也不好,穿着草鞋。可是卡卢加省的代役租农民就不是这样,他们住的是松木造的宽敞的农舍,身强体壮,眼神勇敢而愉快,面孔清爽而白皙;他们贩卖牛酪和柏油,每到节日总穿长统靴。奥廖尔省的村庄(我们现在指的是奥廖尔省的东部)大多数位于耕地的中央,草地变成污泥池的溪谷的四周。除了随时备用的几株爆竹柳和两三株瘦弱的白桦树之外,视野所及之处连小树也看不见一棵;屋子紧紧相连;屋顶上盖着腐烂的麦秆……卡卢加省的村庄就不是这样,大部分围绕着树林;屋子的位置较为合协而整齐,屋顶上盖着木板;大门紧闭,后院的篱笆整齐排列,也不向外倾倒,不会让过路的猪进来蹧踏……在猎人看来,卡卢加省较好。奥廖尔省5年之后,最后的树林和灌木丛林也将消失,沼地也会不见;卡卢加省就和它相反,林地绵延数百俄里,沼地有几十俄里,珍贵的松鸡尚未灭绝,温良的山鹬也还寄居着,忙碌的鹧鸪猛然飞起,使得猎人和狗异常兴奋。

我有一次到日兹德拉县去打猎,在野外相识了卡卢加省的一个小地主波鲁德金。他非常喜爱打猎,是一个出色的人。他当然也有一些弱点。比如,他曾经向省里所有的豪富女郎求爱,被人拒绝了,不准进门,便哀伤地向所有的朋友和熟悉的人诉苦,同时也照旧把自己果园里的酸桃子连同其他未成熟的果子当作礼物送给女郎的父母;他不厌其烦地讲述同一个笑话,这笑话虽然波鲁德金先生自己认为很有意思,却从来没有使任何人发笑过;他赞扬阿基姆·那希莫夫的文章和小说《宾那》;他说话时口吃,他把他的狗叫作天文学家;他把“但是”说成“但系”;他家里使用法国式烹调,这种烹调的秘诀,据他厨子的理解,就是使每种食物的天然滋味彻底改变,肉经过他的烹调便带有鱼味,鱼带有蘑菇味,通心粉带有火药味,而且汤里面放的胡萝卜,必须是菱形的或梯形的。当然除了这些为数不多而又无关紧要的毛病之外,波鲁德金先生,如上所说,是一个出色的人。

我同波鲁德金先生认识的第一天,他就请我到他家里去过夜。

“这离我家大约有5俄里,”他说,“步行有些远了,我们还是先到霍尔家去吧。”(读者肯定会允许我不照样传达他的口吃。)“谁是霍尔?”

“是我的佃农……他家就在附近。”我们走到霍尔家去。一座孤立的庄园坐落在树林中央整理过并耕作过的空地上。这庄园是几间松木盖成的屋子,用围墙联结起来,正屋的前面是一个用细柱子支撑着的敞棚。一个20岁左右的、身长英俊的青年小伙子站在那。

“啊,菲嘉!霍尔呢?”波鲁德金先生问他。“不在家,他进城去了,”这青年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微笑着回答,“要准备马车吗?”“是的,阿弟,要马车,再给我们拿点克瓦斯来。”我们走到屋里。圆木造成的清洁的壁上,并没有贴苏兹达尔的图画;在屋角里,在装着银质衣饰的沉重的圣像前面,点着一盏神灯;一张菩提树木的桌子;圆木条中夹和窗子的侧框上,没有不巧的茶婆虫钻来钻去,也没有讨厌的蟑螂隐藏着。那青年小伙子很快就拿来一只装满出色的克瓦斯的白色大杯子、一大块小麦面包和装着一些腌黄瓜的木钵子。他把这些食物全部摆在桌子上,身子依在门上,然后微笑着不时地向我们看。我们还没有吃完小菜,马车已经到了阶前。我们走出去,一个大约15岁、双颊粉红的卷发男孩子坐在车上当马夫,很吃力地勒住一匹肥胖带有斑纹的公马。马车的旁边,站着模样很像菲嘉的6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都是霍尔的孩子!”波鲁德金说。“都是小霍尔。”菲嘉补充说,他跟在我们身后,到了台阶上,“还没有都来呢,波塔泼在林子里,西多尔陪老霍尔进城去了……小心啊,华西亚。”他对马车夫说:“要跑得快啊,上面可是老爷呢!不过,到土堆的时候要当心,走得慢些;要不然,会弄坏了车子,震坏了老爷的肚子!”别的小霍尔听到了菲嘉的玩笑话都微微一笑。“把天文学家抱上去!”波鲁德金先生神气地命令着。菲嘉高兴地把那勉强含笑的狗抱起放在车子里了。华西亚松弛了马缰绳。我们的马车开动了。“这是我的事务所,”波鲁德金先生指着一所矮小的房子,突然开口说,“想去看看吗?”“好吧。”“这事务所现在已经撤销了,”说完,他爬下车来,“可还是值得进去看看。”这事务所有两个空房间。看守人是一个独眼的老头儿,从后院子里跑出来。“好啊,米涅伊奇,”波鲁德金先生对他说,“有水么?”独眼老头儿走了进去,很快拿着一瓶水和两只杯子回来了。“喝口尝一尝,”波鲁德金对我说,“我这水是很棒的泉水。”我们两人各喝了一杯,然后老头儿向我们深深地鞠一个躬。“唔,现在我们回去吧,”我的新朋友说,“在这事务所里我把4俄亩林地卖给商人阿利鲁叶夫,好好赚上了一笔钱呢。”我们坐上马车,过了半个钟头,已经来到领主邸宅的院子里了。

“请问,”晚饭时我问波鲁德金,“为什么您的霍尔跟您其他的佃农不住在一起呢?”

“他是一个聪明的佃农。大概25年前,他的屋子被火烧了,他就跑来对我先父说:‘尼古拉·库齐米奇,请您准许我住到您林子里的沼地上去吧。我会给你高价的代役租。’‘你为什么要搬到沼地上呢?’‘我想这样;只是您哪,尼古拉·库齐米奇老爷,请您不要让我做任何工作,至于多少代役租,由您算好了。’‘每年50卢布!’‘可以。’‘我可是不准欠租的!’‘当然,肯定不欠租……’这样,他就迁居到沼地上了。从那时起,人家就给他取个外号叫霍尔。”

“那么,他现在很有钱吗?”我问。

“当然。他现在付给我100卢布的代役租,我大概还要涨价呢。我总是对他说:‘赎了身吧,霍尔,喂,赎了身吧!……’可是他这只老狐狸,咬定没辙,说是没有钱……其实未必是真的呢!……”

第二天,我们喝过了茶,立刻就出发去打猎。路过村里的时候,波鲁德金先生让马车夫在一所低低的农舍旁边停了车,大声地喊:“卡里内奇!”“马上来了,老爷,马上就来,”从院子里传来声音,“我在绑草鞋呢。”我们的车子就继续开了;开出村子以后,一个身材瘦长、小小的头向后仰起的中年人赶上了我们。他就是卡里内奇。他那温和的、黝黑的、有几处麻斑的脸,使我立刻就喜欢上他。卡里内奇(我后来才知道)每天跟随主人去打猎,为他背猎袋,有时还背枪,观察鸟在哪里,取水、采草莓、搭棚、跟着马车跑;要是没有了他,波鲁德金先生寸步难行。卡里内奇是一个性情最愉快、最温顺的人,嘴里一直在低声唱歌,欢快地向四处观望,说话略带鼻音,微笑的时候总是眯起淡蓝色的眼睛,又时常用手去摸他那稀薄的尖胡子。他速度不快,但是步子很大,稳稳地拄着一根细长的拐杖。这一天我们俩谈了好几次话,服侍我的时候毫无卑屈的态度;只是他像照顾小孩一样看护着主人。当正午的爆裂的炎热逼得我们不得不找寻阴凉处的时候,他就带着我们到树林深处他的养蜂房那里去。卡里内奇帮我们打开了一间挂着一串串干燥的香草的小屋,让我们躺在新鲜的干草上,自己则戴了一只有网眼的像袋一样的头盔,拿了刀子、罐子和燃着的木片,到养蜂房里去为我们割蜜。我们加入泉水,喝着透明而温暖的蜜汁,就在蜜蜂翅膀的嗡嗡声和树叶叨叨的絮语声中睡了过去。——我被一阵微风吹醒……睁开眼睛,看见卡里内奇坐在半开的门的门槛上,正在用刀子刻一个瓢。我对他令人愉快的脸欣赏了好一会儿。波鲁德金先生也醒了过来。我们并不马上起身。在长久的步行和甜蜜的睡眠之后一动不动地躺在干草上,觉得很惬意,浑身舒服而慵懒,脸上发散出轻微的热气,甘美的倦怠使人不想睁开眼睛。最后我们起身了,又去散步,直到傍晚。晚餐的时候,我又说到霍尔,还谈到卡里内奇。“卡里内奇是一个善良的庄稼汉,”波鲁德金先生对我说,“一个勤劳朴实的庄稼汉。但是他不能够踏实地务农,因为我老是喊走他。他每天陪我去打猎……怎么去务农呢,您想。”我同意了他的话,很快我们就睡觉了。

第三天,波鲁德金先生因为和邻人比朱可夫打官司,必须进城去。邻人比朱可夫耕了他的地,并且在这耕地上鞭打了他的一个农妇。我独自出去打猎,傍晚以前去霍尔家转转,看见门口一个秃头的矮小却身体强壮的老头儿——他是霍尔本人。我好奇地看这个霍尔。他的相貌与苏格拉底很像。高高的有疙瘩的前额,小眼,翻孔的鼻子,都同苏格拉底一样。我们一起走进屋子里。菲嘉拿来牛奶和黑面包给我吃。霍尔坐在长凳上,很慢地抚摩着他的卷曲的胡须,同我谈起话来。他似乎感觉到自己身份的优越,说话和行动都慢吞吞,有时会在长长的口髭底下露出微笑。

我们俩谈到播种,谈到收获,谈到农家的生活……他对于我的话似乎一直表示同意;只是后来我却不好意思起来,我觉得我说的话不合适……我们的谈话好像有些异样了。霍尔说话有时很模糊,大约是小心的缘故……下面就是我们谈话的一例:

“那么,霍尔,”我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跟你的主人赎身呢?”

“为什么我要赎身?现在我和我的主人相处愉快,我的代役租也能按时付……我们的主人很好。”

“可是那不自由。”我说。霍尔斜瞥我一眼。“那是自然。”他说。“所以,你为什么不赎身呢?”霍尔摇了摇头。“老爷,你让我拿什么来赎身呢?”“唉,算了吧,老头儿……”

“霍尔要是做了自由人,”他小声地继续说,似乎是自言自语,“只要是没有胡子的人,就都可以管霍尔了。”

“那么,你就把胡子剃掉。”“胡子算得了什么?胡子是草啊,随时可以割掉。”“那还有什么呢?”

“也许霍尔还是干脆做了商人;商人生活好,而且也留胡子。”

“可是,你不是已经在那里做生意了吗?”我问他。“那不过是贩卖些牛酪和柏油……怎么样,老爷,要准备马车吗?”“你这人说话好仔细,心里很狡猾呢。”我这样想。“不,”我说,“我不用马车,明天我想在你这庄园四周走走,如果你同意的话,我想在你的干草屋里住宿呢。”

“很欢迎,不过你住在干草屋里会不舒服吧?让我吩咐娘儿们替你安排好。喂,娘儿们!”他站起身来,喊道,“娘儿们,过来!……菲嘉,你和她们一起去吧。娘儿们都是蠢货。”

同类推荐
  • 病友哈马阿蒂

    病友哈马阿蒂

    两个月前,王四屁股沟里莫名地长了一个红疙瘩,黄豆般大小,开始不痒不痛,只是觉得长在那里有点怪怪的。这样的事多了,不同的是,以前更多的时候是长在脸上,或者身上,那些可以堂而皇之亮出来而不觉得害羞的地方。公然长在脸上的,再早,说是青春痘,不青春后,就叫它痤疮。长在身上的,好发于手臂、胸前或肚皮上,星星点点的,有点红,有点痒,就不叫青春痘而叫它湿疹。用中医的说法,是内里湿热重了,发散出来的疹子。这些事,每个人都会有,随便弄点消炎的药搽搽,几天过后也就平复了。实在顽劣的,弄点鱼石脂敷上,就像如今给半生的水果施点催熟与膨大的药剂。
  • 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从捕鲸船上一路走来

    本书是著名学者孙康宜的学术人文随笔集。分为“学术生涯”“师友交游”“生活记趣”“社情洞见”几部分,在书中,作者以学人特有的教养气度,将她与文化耆宿张充和,著名作家沈从文、施蛰存,知名学者叶嘉莹、夏志清的交往娓娓道来;对《冷山》《钢琴课》《廊桥遗梦》等经典影视作品的人文阐释,孙教授以跨文化研究的眼光观照,高屋建瓴,别有新见。
  • 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

    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

    作者的自传体随笔,这部文集是作者刘晓航对他人生的一个总结。《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主要分四个部分,讲述了作者在上山下乡插队过程中,如何不自甘沉沦,努力学习,最终高考得中,改变命运的曲折故事,以及作者在人生旅途中所结识的知已、至交、爱人、知名人士等,作者并对当前知青文化研究现状,阐发了自己的一些主张。
  •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巴什卡小铺(一)

    巴什卡小铺(一)

    1980年10月的一天,我上班来到办公室,按照多年的习惯,坐在写字台后的椅子上,马上打开了收发员早已摆放在案头的报纸,这是一份当天的《哈尔滨日报》。当时的报纸,不像现在有几十版,平日只有四版。人们看报,也不像现在,只浏览一下大标题,而是从头到尾,几乎每一篇文字都会仔细看。那天,四版报面很快看完了,工作还没开始,我就开始看中缝里登的广告。忽然,一则公证处的公告引起了我的注意:兹公告,无国籍俄罗斯人巴什卡?伊万诺芙娜,因病在外侨养老院去世,享年90岁,遗有沙曼街37号房产一处。
热门推荐
  • 消逝的弥足珍贵

    消逝的弥足珍贵

    这是一段关于青春的校园故事,这是一首关于校园的青春歌曲。一段回忆总是会不断地牵扯我们的思绪,青葱岁月,或是人生最放肆的季节。故事里的这群孩子在这里生,在这里死,他们在这里邂逅了爱情,也埋葬了青春。每一个人在这个故事中都领悟到了成长的真谛,疼爱自己的父母、重情重义的朋友,以及年少时为爱的冲动都成为了记忆里永不磨灭的印迹。
  • 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被郭沫若称颂为“小说的近代史”。本书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本书以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七年时间为经,以四川省会成都及其近郊构成的川西坝为纬,描绘了清朝末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及挣扎的苦难历程。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对备受压制的人们——特别是下层妇女的同情。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当时的民俗风情、起居服饰等,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的地方色彩。
  • 快穿之不当炮灰

    快穿之不当炮灰

    穿越不同的世界,完成不同许愿者的愿望,获得永生的生命,同时在现实世界,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成长型女主,女主开始会的东西少,弱小,后期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会越来越强。
  • 翼之影Ⅰ:前奏

    翼之影Ⅰ:前奏

    拥有惊人天赋的波尔德在进入弗戈森诺空军学院的第二年,于一次考试中意外入选了S-AF空军基地的僚机飞行队。在这里他结识了传说中的飞行员与一群战友,从此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快速地蜕变……阴谋,战争,死亡。梦想,希望,重生。属于成年人的残忍哲学与少年胸中的飞翔热望,在这片本不该驱走和平的辽阔世界中融汇激荡!如果在你心底存在一份对草莽精神的渴盼,一份对自由无畏的狂热,一份对爱与时光的执念,那么欢迎进入White Phantom的世界,成为我们的同伴!
  • What Did the Baby Boomers Ever Do For Us?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雷达,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
  • 美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美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这次神奇男孩莱恩和卡奇、米娜兄妹的冒险之旅发生在美国。他们结识美丽女孩露西却陷入了一场危险的纷争,自此他们就勇闯鬼屋救米娜、玩转好莱坞、身陷绑匪之手、向爱斯基摩人学习建造冰屋、雪山行中遭遇雪崩,在重重危险中见识了美国的种族歧视,经过一系列的冒险后,他们终于战胜了美国的黑手党……
  • 你好周秋

    你好周秋

    不知道,随便写的,没写好别骂我!谢谢,拜拜!再见
  • 洪水防范与自救

    洪水防范与自救

    从洪涝灾害的基本知识、洪涝灾害的预防、洪涝灾害时的自救互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记录了读者最需要、也最应该知道的技巧,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将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到最低。
  •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