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2000000006

第6章 莓泉(1)

8月初,天气通常炎热得很。在这时候,从中午到3点钟,最果断而热情的人也不能出猎,最忠诚的狗也开始“舐猎人的马刺”了,也就是,痛苦地眯着眼睛,夸张地伸长舌头,慢慢地跟在主人后面。主人训斥它,它只是可怜地摇着尾巴,脸上露出狼狈的神情,但是绝对不肯走在前面。有一次,我正是在这样的天气出去打猎。我很想到一处阴凉的地方去休息一下,哪怕就一会儿也好,然而一直忍耐着。我的不知疲倦的狗依然狂在灌木丛中跑来跑去侦察着,虽然它自己也知道这种狂热的行动不会有什么效果。窒息的炎热终于让我考虑到保存我们最后的体力和实力。我终于来到了我的仁慈的读者已经熟悉的伊斯塔河边,走下峭壁,踩着潮湿的黄沙,朝着以“莓泉”闻名的附近一处的泉水走去。这泉水自河岸上那条逐渐缩小而深邃的溪谷的裂缝中流出,不远处,带着愉快的不绝的潺潺声流入河中。溪谷的斜坡上,是茂密的橡树丛林;泉的附近是一片短短的、天鹅绒似的绿草地;阳光几乎从来照不到它的清凉的、银色的水面。我走近泉水旁边。草地上有一个桦树皮制的勺子,这是过路的农人为了大家方便而留下来的。我喝够了泉水,躺在阴处,向四周观察。这泉水流入河中时汇聚成了一个水湾,因此那地方以前是一片涟漪。在这水湾旁边,坐着两个老头儿,背对着我。其中一位体格非常结实,身材高大,穿一件墨绿色的、整洁的上衣,头上一顶绒毛便帽,在那里钓鱼;另一个人身体瘦小,一件打补丁的波纹绸外衣,没有戴帽子,抱着一罐头鱼饵放在膝上,不时用手抚摸自己已白发苍苍的头,好像是不让它晒到太阳。我更认真地向他看,这人是舒米希诺的斯交布希卡。请同意我把这个人介绍给读者。

距我的村庄几俄里远的地方,有一个舒米希诺大村,在那里有一座为圣科齐马和圣达米安建造的石制礼拜堂。这礼拜堂的对面,以前有一所宏大的地主邸宅在这里显赫一时,这邸宅附近有各种附属建筑物、杂物坊、作坊、马厩、地下室、马车库、澡堂、临时厨房、客房和管理员住的厢房、温室、平民用的秋千,和其他零散有用的建筑物。在这邸宅里以前住着一家豪富的地主,一直过着平静的日子,突然有这么一天,这些财产全部被烧毁了。主人们迁居到别处去了,这房子就荒废了。广大的焦土变成了菜园,处处放着砖头。他们用仅剩的圆木胡乱地钉了一间小屋,用十年前为了要造哥特式亭台而买来的船板当屋顶,就让园丁米特罗方带着他的妻子阿克西尼亚和七个小孩住在这屋子里。主人吩咐米特罗方把青菜野蔬拿给150俄里外的主人家食用;让阿克西尼亚看管一头提罗尔种的母牛,这头母牛是用高价从莫斯科买来的,可就是不能再生育了,因此自从买来以后,没有产过牛奶;还有一只烟色的冠毛雄鸭——惟一的“老爷家的”家禽——也交给她照看;孩子们因为年纪还小,没有给他们任何任务,可是这使得他们都变成了懒惰人。我曾经有两次在这园丁家宿夜。路过的时候我经常向他买黄瓜,这些黄瓜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夏天就已经长得很大,淡而无味,皮厚而黄。我就是在他家里第一次见到斯交布希卡的。只有米特罗方一家和借此寄住在兵士的独眼妻子的小屋里的、年老耳聋的教会长老盖拉西姆居住,没有一个家仆住在舒米希诺,因此我所要介绍给读者的斯交布希卡,不能把他看作普通的人,特别是不能把他看作家仆。

只要是人,在社会上有什么样的地位,就会有怎样的关系;只要是家仆,即使没有工钱,至少也会得到所谓的“口粮”。斯交布希卡却从来没有得到任何补助,他没有一个亲戚,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存在。他几乎没有来历,没有人谈起他,户口调查中大概也没有他这个人。有一种不确定的传闻,说他曾经在某时当过某人的仆从;但是他是谁,什么地方的人,谁的儿子,如何会做了舒米希诺的居民,怎样得到那件波纹绸的、自古以来就穿在身上的外套,他住在哪里,以什么生活……对于这些,绝对没有人知道一点儿,而且,说实话,谁也不想知道这些问题。就知道一切家仆的四代家谱的特罗费梅奇老公公有一次说,他记得已去世的老爷阿历克塞·罗马内奇旅长出征回来时用辎重车带回的土耳其女子,和斯交布希卡是亲戚。在节日,按俄罗斯旧俗,用荞麦馅饼和绿酒普遍的布施并款待众人的日子——就算在这些日子里,斯交布希卡也不到摆设好的桌子和酒桶前面来,不行礼,不靠近老爷去吻他的手,不在老爷眼前为了祝老爷健康而喝一干二净管家的胖手倒满的一杯酒;直到有好心肠的人走过他旁边,把不要的馅饼分送给他。在复活节的日子,他也参与接吻礼,可是他不卷起油污的衣袖,不从后面的口袋里拿出他的红蛋,不喘着气,眨着眼睛,把这蛋敬献给少爷们或者敬献给太太。他夏天住在鸡埘后面的储藏室里,冬天睡在澡堂的更衣室里;最冷的时候,他在干草棚里过夜。人们经常看到他,有时甚至踢他一脚,但是没人同他说话;而他自己,也好像从来不曾开过口似的。火灾之后,他就栖身在——就像奥廖尔人所说,“耽搁”在——园丁米特罗方家里了。园丁不管他,不对他说“你住在我家里吧”,可是也不赶他出去。斯交布希卡其实也不是住在园丁的屋子里,他住在菜园里。他不发出一点声音;他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害怕似的用手挡住嘴巴;他总是像蚂蚁一样悄悄地张罗奔忙。而一切都是为了糊口,仅是为了糊口。

的确,如果他不是这样从早到晚为自己的食物忙碌,斯交布希卡肯定饿死了。辛苦的是每天都不知道吃什么!斯交布希卡有时坐在围墙下啃咬萝卜,或者蹲着剥着一棵肮脏的白菜;有时呼哧呼哧地提着一桶水到别处去;有时在一只砂锅底下点火,从怀里取拿几块黑乎乎的东西放进锅里去;有时在自己的储藏室里用一块木头来敲打,钉上钉子,做出一个放面包的架子。他做这一切事都小心翼翼,仿佛是秘密的,你一看他,他就隐藏起来。有的时候,他忽然离开了两三天,当然没人注意到这一点……很快,他又出现了,又在围墙旁边偷偷地把劈柴放到铁架子底下去了。他的脸很小,眼睛发黄,头发一直垂到眉毛,尖鼻子,耳朵很大而且透明,就像蝙蝠的耳朵,胡子似乎是两星期以前剃掉的,一直保持这个长度。我在伊斯塔河岸上遇到的,就是他和另一个老头儿在一起。

我走到他们眼前,向他们打招呼,然后同他们并排坐了。斯交布希卡的同伴居然我也认识的,这是彼得·伊里奇伯爵家的已经自由的农奴米海洛·萨维里叶夫,处号叫做“雾”。他投宿在一个患肺病的波尔霍夫小市民——我经常投宿的旅店的老板——那里。途经奥廖尔的大道上的年轻官吏和别的闲人(埋在条纹羽毛褥子里的商人看不到这些),到现在依然可以看见距离特罗伊茨基大村不远的地方有一所彻底荒废了的、屋顶倒塌而窗子封死了的二层木造大楼房突出在路边。在阳光明媚的中午,比这废墟更凄凉的东西是想像不出来的。在这里,以前住过以好客著名的、旧世纪的富有的达官贵人彼得·伊里奇伯爵。有时通常全省的人都聚集到他家里来,他们在家庭自备乐队的震耳欲聋的音乐中、在花炮和焰火的噼啪声中跳舞,尽情地享乐;到现在,路过这荒废了的贵族邸宅而叹息并回忆过去的时光和过去的青春的老妇人,也许不止一人。伯爵长期地举行宴会,长时间地在许多献媚的宾客中间往来周旋,亲切地微笑。可是他的产业不够他挥霍一生。他彻底破产之后,到彼得堡去给自己找职位,没有得到任何解决,就死在旅馆里了。“雾”是他的管家,在伯爵生前就已经取得解放证。这人大概有70岁光景,相貌端正而令人愉悦。他总是微笑着,现在也许只有叶卡捷琳娜时代的人能这样微笑:亲和而庄严,说话的时候嘴唇慢慢地突起,慢慢地缩回,和蔼地眯着眼睛,说话略有鼻音。他擤鼻涕、嗅鼻烟,也都沉着从容,好像做一件大事情。

“喂,怎么样,米海洛·萨维里叶夫,”我说,“钓了很多鱼吧?”

“喏,请往鱼笼里看着:已经钓着了两条鲈鱼,还有大头,应该是五条吧……斯交布希卡,拿来看看。”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黄金之声

    黄金之声

    进入新疆的第一站,就是哈密。王洛宾和哈密,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四九年,王洛宾随着王震部队进入新疆,在哈密的一个小巷子中,一个女人推开门朝路上泼水,溅在了他的毡靴上。女人羞得没有道歉,慌慌张张关上了门。这一场景激发了王洛宾的创作冲动。
  •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薛忆沩对话薛忆沩:“异类”的文学之路

    薛忆沩对话薛忆沩:“异类”的文学之路

    这本全新的随笔集,以独特的方式将作者写作生涯里各种访谈文字、经历一一展现出来。这些“作品”不仅是薛忆沩个人文学道路上的坐标,也为一代人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精神追求提供了见证。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热门推荐
  • 时空学校

    时空学校

    末法大劫,鸿蒙玉碟和落宝金钱融合而成了教化金钱,那么一个刚入职的大学老师捡到之后的故事。杨洋说我的兴趣:开一家位立万千位面的魔法学校,我的爱好:引导人类屹立在万域之巅,我的愿望:所有人类都可以人人如龙!
  •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为什么领导已经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企业的发展还是缓慢?为什么下属只想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地拿到成果?为什么你的激励措施有很多,可下属就是不买账?如何避免以上问题,让企业快速拿到成果,是每个企业领导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绝对有效的解决之道——研读本书,您将知晓其中的一切!
  • 关东大侠

    关东大侠

    寒冬腊月,一户小小的贫苦人家。小户人家姓王,娘儿俩过日子,住在长白山麓一个隐蔽的山坳里。妈妈五十挂零,两鬓斑白,满脸皱纹。儿子名叫王宝,身材魁梧,膀大腰圆,方脸厚唇,剑眉虎目,潇洒英俊,憨直刚毅。二十三岁了,因为住在憋死牛的山沟里,还没找到合适的媳妇。年关将近,他烧了一锅热水,动手宰年猪。小门小户,养不起大猪,只有一口百十斤的小肥猪,是妈妈满山撸草籽,把它养大的。那一天,窗外卷着白毛雪,刮着老北风,风狂雪啸,潮水成冰。
  • 端州风物

    端州风物

    端州是广东肇庆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是肇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本书稿以记述了端州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风物人情,图文并茂,语言生动,趣味良多,充分展示了端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是了解和解读端州历史文化的一幅生动画卷。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精选于《三言二拍》中的爱情题材作品17篇,其内容大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已有定评、已为广大读者喜欢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像《刘小官雌雄兄弟》《吴保安弃家赎友》等。
  • 每天读点金融史3

    每天读点金融史3

    《每天读点金融史3: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为系列丛书的第三册,主要讲述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
  • 美人无间

    美人无间

    一纸赐婚,晏容公主成为藩国质子之妻。她以为,从此挣脱皇宫禁锢,却不想未曾谋面的丈夫竟挟她假死出逃。再见,他是神秘莫测的凤游宫宫主,她化身为孪生哥哥信郡王。她与他的每次相遇,都暗潮汹涌,亦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一场天下之争。在这场权力角逐中,她隐身份、入乱局,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若即若离的挂名丈夫、青梅竹马的冷峻帮主,谁才是值得依赖的人?而当一切尘埃落定,她又将情归何处?
  • 绝响1942

    绝响1942

    在切断了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唯一渠道后,为了进一步从侧翼包围重庆政府,1942年,随着中国远征军的败退,日军利用在腊戌火车站缴获的美国汽车沿滇缅公路快速往昆明推进:5月2日从畹町进入中国境内,随即便以日行200多公里的速度直逼怒江上唯一的大桥、滇缅公路的咽喉——惠通桥。我方在明、敌方在暗,且实力悬殊。
  • 合锦回文传

    合锦回文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狠妃撩人

    狠妃撩人

    她寄人篱下,却不知收留她的人竟是当年连同朝中大臣逼死她娘亲的人。寄人篱下所受屈辱,挤兑,陷害,到最后竟要置她于死地。忍无可忍时无需再忍,只是每每听到他轻柔唤她名字时,总沦陷的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