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4200000006

第6章

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奥松与云丹也为争夺王室相互斗争,奥松之子贝考赞为奴隶起义军所杀,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三个大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

17世纪中,古格王朝发生内乱,国王之弟请拉达克军队攻打王宫,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后,并入拉达克(今克什米尔)一段时间,后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城札不让位于现扎达县城西18千米的象泉河南岸。札不让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

古格王朝的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学经,翻译佛经108部,得佛教之益,王朝历经数百年不衰。

1042年,印度高僧阿底峡到阿里地区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上路弘法”。

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为天子“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

故宫也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院内陈列我国各个朝代的艺术珍品,是中国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的宝库。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凡尔赛宫、白金汉宫、白宫、克里姆林宫),并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紫禁城。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宫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宁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心,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殿,其后即为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午门故宫的正门,游人可由天安门向北进入午门。古以北为子,南为午,午门正处于故宫中轴线之南的向阳位置,故称“午门”。午门平面呈凹形,正楼面阔九间,重檐庑殿式,东西两观对峙,这种形制的门有天子才可以用,所以它是皇帝宫殿的标志。当然这种建筑也有利于防卫,因为它组成了一个交叉火力网。午门是皇帝每年冬至颁发来年历书的地方,如遇有战争获胜,则要在此举行凯旋“献俘”仪式。因古时奏凯献俘首先要祭庙社,而午门去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及社稷坛(今中山公园)最近。此外,午门前广场院也是受廷杖的地方,官员如触犯“龙颜”将在此受廷杖之刑。1519年武宗朱厚照要去江南选美,由于众大臣劝阻,惹恼了武宗,结果竟有130名官员在午门受廷杖,一次就打死了11人。太和殿也叫“金銮殿”,故宫中最巍峨、最壮丽的建筑,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式,黄色琉璃瓦,耸立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高35.05米)之上。大殿面积2377平方米,是我国现存、也是世界现有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

太和殿内外摆有大量特殊的陈设,殿前月台上摆的铜鼎、铜龟、铜鹤是大典时用来焚香的,它含有江山水固之意。月台上摆的日晷和嘉量,用来象征皇权。三层汉白玉台基每个栏杆下都设有排水的龙头,暴雨时可形成千龙喷水壮观景象,用来显示皇威。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其珠为吉祥如意珠,双龙之中,一个代表天帝,另一个代表帝王,帝王受天之命,合天之意,务使国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双龙下面的山海图案乃象征江山水永固。殿内金色的九龙宝座和屏风安置在高约2米的金色台基之上,并置于六根盘龙金柱之间,以突出帝王唯我独尊之地位。藻井正中的蟠龙口中倒垂下一个大圆球,谓之“轩辕镜”,此乃辟邪之物,也寓有明镜高悬的含意。

中和殿这是皇帝临太和殿大典前休息和接受官员信行礼的地方。

保和殿保和殿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九间,是举行册立皇后、皇太子等大典时皇帝更衣的地方,清乾隆以后,殿试也改在保和殿举行。清朝时,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皇帝常在此殿宴请各少数民簇王公和大臣。

游人在游三大殿时,可看到很多御路石,其中以保和殿后面的一块为最大、最宏伟,它用整块艾叶青雕成,长16.07米,宽3.07米,厚1.70米,重达200吨,九龙飞腾在大海和流云之中,象征着真命天子一统山河。

乾清门是帝后寝宫以及嫔妃、皇子等居住生活区域的正门。清代御门听政即在乾清门进行。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顺治、康熙年间也兼作听政、召见大臣之处。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阳、冬至、万寿等节日,皇帝在这里举行朝礼和赐宴。

交泰殿在清代,交泰殿是皇后在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节日接受大臣朝贺的地方,后来又在这里存放皇帝行使权力的25方宝玺。此外,这里还有铜壶滴漏装置和清代造的自鸣钟。

坤宁宫在明清,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满族的习俗,将其改为祭神的场所,把东暧阁作为皇帝大婚的洞房。

御花园出坤宁宫北行就是御花园,它有门与东西六宫相通。园东西长130米,南北宽90米,主要建筑钦安殿正处在中轴线上,明时这里供秋季大享及祭祀玄武大帝之用,清代改为寺庙。园之东北部叠石堆秀山,是帝后嫔妃“重阳登高”之处。御花园是一座以建筑为主体的宫廷花园,亭台楼阁结构精巧,山石树木安排有序,奇花异木怪石竞奇争艳,五色石子甬道四通八达,游人都愿在此尽情观赏,拍照留影。

东西六宫这是嫔妃居住的地方,俗称“三宫六院”。现在东六宫大都改为古代艺术品陈列馆,其中有明清工艺美术馆、陶瓷馆、青铜器馆、钟表馆、绘画馆、珍宝馆。以参观珍宝馆和钟表馆的人数最多,钟表馆设在奉先殿,珍宝馆设在故宫东北角的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这在座堂里。玩具陈列馆设在坤宁宫以东的联房叫东板房里。西六宫基本上未动,仍按原来面貌布置。

养心殿乾清门内的养心殿,从雍正清末近200年间,清朝皇帝大多住在这里。在同治、光绪两朝,养心殿东暧阁是慈禧与慈安“垂帘听政”之地。

天山天池

雄阔的天山山脉全长2500公里,横亘亚洲腹地,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天池处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距乌鲁木齐约110公里,平面海拔1928米,素为有名的游览胜地。1982年,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风景名胜区。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古称“瑶池”,据说神话中西王母宴群仙的蟠桃盛会便设在此处。“天池”一名来自清代,取“天镜,神池”之意,极言此地风光之美。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

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

湖水系高山溶雪汇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纯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最为明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天池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一处以高山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观为特色的国内著名避暑旅游胜地。198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联合国设立的“博格达《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把天山天池风景区纳入了保护区的范围。

游天池可从乌鲁木齐乘汽车前往,上山时山路蜿蜒曲折,伴随一条奔腾的溪流,这是来自天池的水,清澈的溪水冲击岩石时激起雪白的浪花,使人感到一股清新气息。

浙西大峡谷

浙西大峡谷位于浙皖接壤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地处浙江西北部而名“浙西”。峡谷境内山高水急,山为黄山延伸的余脉水为钱塘江水系的源流。峡谷旅游区为线型环带状,全长80公里,共分三个景段。

第一景段自龙岗地塔起至鱼跳八仙潭止,俗称“龙井峡”为巨溪流经的坞谷,长约18公里。龙井峡内奇峰秀瀑,危岩多峭,有“白马岩中出,黄牛壁上耕”之誉。第二景段自鱼跳华光桥起至上溪太子尖止,称之“上溪峡”,长约26公里,峡谷地势高峻,水流湍急,山石奇趣,又是国宝鸡血石的唯一产区;第三景段称“浙门峡”,自太子尖起至马啸狮石垅村止,全长近30公里,峡谷内山瀑叠生,石岚争俏拥有大小石门等知名度极高的奇观妙景。

浙西大峡谷一经发现,就得到旅游界的首肯,浙江省旅游局的专家称之为“华东第一旅游峡谷”。具有五个之最的优势:即在华东地区内,浙西大峡谷是“峡谷最长;植被保护最好;山水风光最佳;峡谷区内居住人口最少和离开沪杭大都市距离最近”。

目前已建成开放,接待游客的仅是第一景段“龙井峡”。主要景点是:鸬鹚潭、吊水岩、柘林瀑、剑门关、嬉水滩、社门湾、老碓溪、狮象湾、白马崖等。

西塘

西塘古名斜塘、平川,是江浙沪交界处著名的水乡古镇,也是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九里湾头放棹行,绿柳红杏带啼莺”,正呈现了西塘这个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塘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处,故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在元代就已沿河建屋,依水成市,九条河流在镇内交汇,镇区各部分由众多桥梁连成一体,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明清时代西塘发展为江南的手工业、商业重镇。

游西塘,“清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一百零四座桥,古厚淳朴风韵各异。游西塘,“门前街道屋后河,深长弄堂百条多”:一百二十二条弄,深幽奇妙,弯曲自如。游西塘,“雨天不湿鞋,照样走人家”,千米廊棚可使您在此体味绵延了若干个世纪的朴实,恬静。游西塘,“流光溢彩杜鹃美,花中西施天女舞”;数百年的种植史,培育一百三十余种杜鹃,苍劲挺拔,繁花似锦。游西塘,泼墨挥毫,品酒吟诗,聆赏田歌,拍摄影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不朽的文化。翰墨书香,诗词金石,缔造了西塘浓郁、宽广的文化氛围。在明清四百余年里,有进士十九名,举人三十一名。民国时期,近代著名诗人刘亚子,常来西塘吟诗会友,十八西塘文人参加刘亚子创办的南社。

古镇布局依水而缘,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园,家家临水,户户舟楫,桃红柳绿,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水乡风光。西塘的水,巧妙地将河桥、街路、宅园融汇成景。镇上街河并行,桥路相接,通幽有径,有“绿意红情,春风夜月;小桥流水,琴韵书声”的意境。

同类推荐
  • 长寿的钥匙下(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长寿的钥匙下(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亘古永恒的宇宙时空,时时在演绎着如歌如梦的天地玄妙,处处伏掩着似真似幻的远古谜团,是谁创造了如此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是谁赐予了人类宝贵的生命?人类又怎样才能找到长寿的钥匙?本书将为您提示长寿的奥秘。
  • 野人:野人领地的考察(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野人:野人领地的考察(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介绍了巨猿与野人有何关系、野人可能是僵尸吗、是野人还是棕熊、长着翅膀的怪物飞人、鸟人是卵生人吗、畸形人是杂交野人吗、超级巨人真的存在吗、笔直的动物脚印之谜、雪人的不解之谜、海底怪物来自哪儿、神出鬼没的多毛怪物等内容。
  • 狂饮大时代:来自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最新报告

    狂饮大时代:来自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最新报告

    作品从航天领域中国通信卫星的发射、“长征火箭”系列介入世界商业的坎坷历程,到海洋探索领域“6000米水下机器人”的研制,从通信网络领域中国制造的世界最先进的04程控交换机,到生物领域“两系法”育出的杂交水稻……作品为您展现了中国高科技发展惊心动魄、瑰丽悲壮的历史风云!
  • 纳米研究

    纳米研究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人类对月球的开发

    人类对月球的开发

    阿姆斯特朗代表所有的“地球人”向月球迈出第一步时说道:“这一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这一步标志着人类对于月球已不在处于单纯的幻想阶段了,科学家们对于月球的科学探索,一步步地揭示出月球的本来面目。在对月球的开发中,人类也开始在各项航天事业中积极谋求国际上的合作。
热门推荐
  • 甲壳狂潮

    甲壳狂潮

    一夕之间虫灾天降,身为没有无敌异能、没有超凡的功法的普通人,面对鲜血和死亡,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又该何去何从?(新书《喋血深空之我是空降兵》已上传,求收藏推荐支援!)
  •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3—24计)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3—24计)

    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人人者渴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顺遂。但想要在官场、商场、家庭和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与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三十六计是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 佛教正能量:中观大师论文集

    佛教正能量:中观大师论文集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在得知母亲胰腺癌晚期后,威尔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并自然地跟母亲沟通。偶然的一天,他们开始阅读同样的书,为了在母亲之后的化疗中两人可以一起探讨这本书。两个人的读书会就这么开始了。在固定进行的读书会期间,他们开始了一段阅读广度和人生深度的对话之旅。从热门惊悚小说到经典畅销书,从诗歌到悬疑故事,从异想天开到精神层次探讨……穿插着作者对儿时的回忆、母亲的不平凡经历、各自的人生际遇,借阅读,他们探讨了勇气、信仰、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分享着各自对文字和生命的态度和观点。最终,他们可以真诚地交换彼此对死亡的观点了。
  • 塘医话 馤塘医话

    塘医话 馤塘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猫事件

    黑猫事件

    沈默站在门外,怀里抱着一大团漆黑的绒毛,目光殷切地注视着挡在门口的我,这使我想起一年前他向我求婚的那一刻。作为妻子,我尽力婉转地请求我的丈夫:别让这只猫进家门好不好?送回去吧,现在就送回去!刚说完这句话,沈默怀里的黑色毛团就蠕动起来,像一堆揩过太多油腻而颇有光泽的黑抹布正被一双无形的手揉搓着。我仿佛闻到抹布里散发出的腥膻味,下意识地伸手捂住了鼻子。就在那瞬间,黑毛团里忽然射出两道阴狠的幽绿光芒,像两把寒凛凛的匕首无声地飞射而来,直插我穿着丝质睡裙的身躯。
  • 静地乐土

    静地乐土

    这是一方古老的土地,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西汉置县取名汾阳,隋改静乐称用至今。这是一方英雄的土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000多名烈士为国捐躯。这是一方希望的土地,每一眼不屈的老窑洞,每一块苍凉的梯田,都见证着生生不息的岁月轮回。
  • 传法正宗定祖图

    传法正宗定祖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巴蜀图语Ⅰ:古羌圣山

    巴蜀图语Ⅰ:古羌圣山

    一桩离奇的车祸,7个游客的消失又再现,7个铭刻在眉骨的神秘字符,每一个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表面平庸的记者,性格冲动的女警,身份神秘的华裔混血美女,名声显赫的考古师徒,冷酷的雇佣兵,老狐狸般的犹太商人,7个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陌生人,却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被羌族释比传唱了千年的“羌戈大战”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由氐羌建立的古蜀文明,又与华夏文明有着怎样的传承?以“纵目”为尊的蚕丛王朝,与中东的闪族人是否有过交往?而远在美洲的玛雅文化,又是否与消失的古蜀有着某种特定联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为什么创造了灿烂青铜文化的古蜀文明到了美洲却又找不到金属的痕迹?
  •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本书是一本综合各方面知识的文化百科图书。它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涵盖了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包括政治军事、地理名胜、山川湖泊、天文历法、节日节气、民俗礼仪、科学技术、文化传媒、文学常识、教育常识、体育常识、称呼趣谈、俗语俚语、医疗卫生、交通通信、邮政储蓄、经济贸易、生物奇观、影视曲艺等19个方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作了简明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