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8100000004

第4章 自命天龙下凡(3)

官府的公差为何要找寻辛文悦?原因是,辛文悦的那位江湖好汉朋友其实是一位专门从事剪径(拦路打劫)行当的大盗。因武艺超群,他每每得手,而得手后的财物,大半藏匿于辛文悦处。换句话说,辛文悦以教书的身份做掩护,专门替那位江湖朋友窝藏赃物。所谓常在河边走,不能不湿足。辛文悦的那位江湖朋友终于在一次行劫时出事了,被官府逮着了。虽然那位江湖朋友被关进牢后不久就自杀身亡,但辛文悦闻之,也不敢大意,为安全起见,还是裹起细软溜之大吉。果然,没有多长时间,官府就根据蛛丝马迹追查到了辛文悦的头上,只是辛文悦的家里早已经空空如也了。

赵弘殷就是在官府开始追查辛文悦的时候才得知此事的。他不无感慨地对杜氏道:“真没有想到啊,那辛文悦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又饱读诗书,却竟然与强盗为伍,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杜氏却十分平静地言道:“世道混乱,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什么样的事情也都会发生。”

赵匡胤得知辛文悦失踪的真相后,虽然不无惊异,但在内心深处,却也是对辛文悦充满感激的。没有辛文悦,他那种强烈的学武愿望就无法得到满足。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激,赵匡胤一直珍藏着。直到做了皇帝之后,赵匡胤又见着辛文悦了,这种感激也没有消退多少,以至于,他因此还与自己的宰相彻底闹翻了脸,并因此为自己的猝死埋下了祸根。当然,这是后话。

辛文悦失踪了,赵匡胤无学可上了,赵弘殷便又想着为儿子重新物色一位先生。赵匡胤知道后,高低不同意。他情知跟父亲说没什么用,便缠着母亲道:“娘,您对孩儿说过,等孩儿长大了,就叫爹教孩儿练武。现在,孩儿已经长大了,娘不能说话不算数的……”

赵匡胤虽然只有十二岁,但因为个头高身体壮,一眼看过去,也像个小大人了。杜氏见儿子已经下定决心不想再读书,于是就劝丈夫道:“世道不太平,就让胤儿跟你学几招功夫防身吧。不然,一个将军的儿子连一点武功都不会,别人也会笑话的。”

赵弘殷觉得妻子所言不无道理,也就暂时打消了让儿子继续读书的念头。更何况,练习武艺,应从小做起,等儿子真正长大了再想教他武艺,恐怕就迟了。殊不知,赵匡胤当时一身的武艺,已经不在乃父之下,只是尚欠几分火候而已。

赵弘殷问儿子希望学练何种武艺。赵匡胤回答:想学练骑在马上耍剑。

骑在马上仗剑劈刺,是赵弘殷武艺中的强项,又是那位江湖大盗的弱项。故而,赵匡胤自然就想把父亲的高招学到手。

因为驭马的技术较高超,所以赵匡胤学练马上剑术就没有多少困难。在父亲精心指导之下,只两个月左右时间,赵匡胤在马背上舞剑就很像模像样了。

赵弘殷在杜氏的面前夸赞道:“胤儿这小子就是聪明,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若是他再大上几岁,我在马背上恐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如果赵匡胤在父亲的面前卖弄骑马射箭之术,恐赵弘殷就要更加地自愧不如了。好在赵匡胤虽年少,却也颇有城府,连着好几年,赵弘殷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会有那么出众的箭术。

就在这一年(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的年底,赵匡胤结识了一帮年龄相仿的朋友。这帮朋友对他日后的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朋友自然是在社会上结识的。一开始,赵弘殷不允许儿子随便外出。在赵弘殷看来,儿子年少,又懂了些武艺,若是常在外面走动的话,说不定就会惹出什么事端来。然而赵弘殷不可能整天都呆在家里看着儿子。他好歹也是后晋的一个指挥使,虽然并没有得到当朝皇上石敬瑭多么的器重,却也需要常常到朝中去公干。这样一来,赵弘殷就总有不在家的时候。赵匡胤就是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得以外出玩耍的。

杜氏本也不想让儿子到外面走动的,可架不住儿子的软磨硬缠,最终只得同意。不过,杜氏虽然同意了,却又总是派一个仆人跟着赵匡胤。杜氏还这么对儿子道:“你若是在外面惹出事来,那你以后就甭想再踏出家门一步了!”好在赵匡胤很听话,并未给父母招惹什么麻烦。这样一来,不仅杜氏放心了,连赵弘殷也放心让儿子外出了。到后来,赵匡胤再外出玩耍的时候,身后已经没有了仆人。

赵匡胤是在一所破庙的门口结识那帮朋友的。汴梁虽是后晋的都城,但那样的破庙却无人修治,从此便可以想出当时的朝代和社会是怎么一副光景了。

那是一个下午,赵匡胤出了家门在大街道上闲逛着,一边闲逛一边东张西望。之所以东张西望,是因为大街上的行人和景致他已经看够了,也看厌了。他想看到一些新鲜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这么着,他看到了那所破庙。

是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将赵匡胤吸引到破庙附近的。破庙门口,有一帮小孩正在吵闹。也不是什么吵闹,是有两个小孩正搂抱在一起摔跤,其他的小孩在旁边鼓掌叫喊,十分地热闹。赵匡胤耐不住了,“噔噔噔”地就跑了过去。

正在摔跤的两个小孩,一个个头稍矮身体稍胖,另一个则个头略高身体略瘦。俩人许是已经摔了一段时间了,都没什么力气了,只互相搂抱着喘气,并无什么摔打动作,模样看上去十分滑稽。

围观的七八个小孩不乐意了。几个小孩冲着那稍矮稍胖的小孩打气道:“石守信,加把劲,把王审琦撂倒!”

另几个小孩则给那略高略瘦的小孩鼓劲:“王审琦,快摔啊,石守信已经不行了!”可不论围观的小孩怎么打气、怎么鼓劲,搂抱在一起的石守信和王审琦也提不起精神来了。石守信问王审琦道:“你还想摔下去吗?”王审琦无力地摇了摇头道:“我不想再摔了,我没有力气!”

石守信言道:“我也不想再摔了,我也没有力气了。”石守信和王审琦同时松手,又同时跌坐在地上,还同时“哎哟”一声。围观的小孩一时都很失望。赵匡胤忍不住地跨到石守信和王审琦的身边言道:“你们这算是哪门子摔跤?还没分出个胜负来就罢手了,也太不中用了!”

没人认识赵匡胤,也没人看见赵匡胤过来,所以赵匡胤冷不丁这么一说话,众小孩都大为吃惊。吃惊之后,一小孩指着赵匡胤言道:“你是谁?你算老几?你怎么敢瞧不起石守信和王审琦?告诉你,石守信是我们的大哥,王审琦是我们的二哥,你不能这样说他们!”

赵匡胤“哈哈”一笑道:“什么大哥二哥的,我赵匡胤既然来了,那我赵匡胤就是这里的老大!”

赵匡胤敢自充老大,那还了得?石守信一指赵匡胤,冲着那帮孩子叫道:“揍他!”

王审琦还补充道:“把他揍扁!”七八个孩子“呼”地一声就朝着赵匡胤冲了过去。

赵匡胤没有应战,而是转身向破庙里跑。石守信硬撑着站起来叫道:“快追!不要让那小子逃了!”

石守信这话是多余的。赵匡胤如果真想逃,就不会朝庙里跑了。他之所以跑向庙里,是因为他怕在庙外争执被别人看见会告诉他的父母。可见,与同龄孩子相比,赵匡胤应该算是个有心机的人。

赵匡胤跑进庙里,众小孩也追进庙里。赵匡胤突地转身喊道:“站住!”众小孩还真的都站在了原地。

赵匡胤要干什么?只见他,先是稳稳地扎了个马步,然后身子一挫,一只手一只脚同时击出,且隐隐地挟着风声。他在众小孩的面前施展起拳脚来。

一路拳脚打完,赵匡胤面不红、气不喘地收住了身。收住身之后,他瞪着众小孩问道:“你们谁敢上来与我较量一番?”

众小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仅不敢上前,反而一步步地向后退。要知道,赵匡胤刚才卖弄的那路拳脚,就是成年人看了,也会心存怯意的。

石守信和王审琦虽然是最后进庙的,但也看见了赵匡胤的身手。石守信问道:“王审琦,你能打过这家伙吗?”

王审琦摇头:“我打不过。你能打过吗?”石守信也摇头:“我也打不过这家伙。”于是,石守信和王审琦双双走过去,走到了赵匡胤的面前。赵匡胤警觉地一顿道:“你们是不是不服气想跟我动手?”

石守信慌忙道:“不,不,我们服气……”王审琦向赵匡胤解释道:“你厉害,所以我们想叫你做我们的大哥……”见石守信和王审琦如此说,其他的小孩便七嘴八舌地冲着赵匡胤叫起“大哥”来。赵匡胤忽地大声言道:“等一等!”

众小孩一愣,以为赵匡胤不愿意做他们的大哥。却见赵匡胤转身指着庙里的一尊满布蛛网的塑像问道:“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石守信和王审琦摇头,众小孩也都说:“不知道。”于是赵匡胤便又开始卖弄起肚里的那点知识来。

“我来告诉你们,你们都竖起耳朵听好了!”赵匡胤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这个人姓关,名羽,人称关公关老爷。有一回,他同另外两个人,一个叫刘备,一个叫张飞,在一个叫桃园的地方结为异姓兄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后来,那个叫刘备的做了皇帝,这个关老爷和那个张飞都做了大将军。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都听清楚了!”众小孩乱哄哄地叫着。在他们的心里,赵匡胤简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不仅身手不凡,还知道庙里这个关老爷的故事。

石守信突然问众小孩道:“我们现在就与这位大哥在关老爷的面前结为异姓兄弟,你们同意不同意?”

众小孩还未及张口呢,王审琦紧跟着言道:“谁要是不同意,我就揍谁!”

即使真有哪个小孩本不想同意的,恐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思了。众小孩一起喊道:“同意!同意!”

再看赵匡胤,不无得意地瞟了众小孩一眼,然后面对着关公的塑像双膝跪地,且口中言道:“请关老爷作证:我赵匡胤今日与众位朋友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也学着赵匡胤的样,一边跪倒一边嚷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跪得不甚整齐,嚷得也不甚整齐,情形多少有些混乱。

赵匡胤率先爬起来,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赶紧跟着爬起来。赵匡胤扯开嗓门叫道:“从现在起,我就是你们的大哥了,你们就是我的好兄弟了!”

众小孩一阵“大哥”、“大哥”的乱叫。石守信凑到赵匡胤的身边问道:“大哥,如果你以后当了皇帝,我们是不是都可以当上大将军?”

“那是自然。”赵匡胤一本正经地言道,“我是皇帝,你们都是大将军!我们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都手舞足蹈起来。仿佛,赵匡胤现在就是皇帝了,而他们现在已经是大将军了。包括赵匡胤在内,他们一共是十个人。套用“桃园三结义”的说法,赵匡胤和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当可称之为“破庙十结义”。

从此,赵匡胤的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了。他每天都要定时地朝那所破庙里走一趟,而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又肯定会在破庙里等候着他。赵匡胤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武艺传授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也确实学习得十分认真、刻苦,且进步也非常快。时间一长,赵匡胤和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关系便越发地亲密,其大哥的地位也随之越发地巩固了。

后晋皇帝石敬瑭要把一批准备好的粮食和布匹送到契丹去,而且是送到契丹国的都城上京(当时叫临潢府,今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巴林左旗东南),从汴梁到临潢,路途何止千里。石敬瑭不敢大意,谕令赵弘殷担任这次北上贡献的钦差。说是钦差,其实就是护送粮食和布匹到契丹去的保镖,充其量是一个所谓的“镖头”。

聆听了石敬瑭的一番教诲之后,赵弘殷就回家收拾收拾准备北上了。杜氏对丈夫的这次差使很不满意,可又无奈。端的是后晋朝的碗,就得受后晋皇帝的管。

杜氏嘱咐丈夫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赵弘殷笑道:“夫人放心,不会出什么意外的,只是路程稍远些罢了。”

赵匡胤闻之,非要跟父亲一道北上。赵弘殷瞪着儿子道:“小孩子家不懂事,你以为这是回洛阳啊?这是去临潢,来回不停地走,也要走上一两个月!”

赵匡胤又闹着去缠母亲。杜氏想了想,对丈夫言道:“胤儿也不小了!长这么大,他还没有真正地出过远门。不如趁这个机会,就让他跟你去见见世面。再说了,有胤儿伴你身边,你路途上也会少些寂寞。”

赵弘殷总是会听妻子话的,何况妻子所言也句句在理。因事关重大,赵弘殷不敢擅自带儿子同行,于是就入宫禀明皇上。还好,石敬瑭同意了。

赵匡胤心中的那个高兴啊,恨不得马上就飞到北方去。临行前,母亲叮嘱了许多话,他几乎一个字也没听清。

在赵匡胤看来,此次北上一定会充满乐趣。而实际上,路途中的生活是单调而乏味的,且充满苦累,无外乎是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毫无乐趣可言。甚至,有时一整天,赵匡胤想同父亲说上几句话也很困难。几十大车粮食,又几十大车布匹,赵弘殷哪敢掉以轻心地去陪儿子唠叨?

离开汴梁的头几天,赵匡胤还有一些新鲜感,可新鲜感过去之后,他便有些后悔了。整天地骑在马上不停地赶路,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留在汴梁到破庙里与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一起玩。

只不过,赵匡胤虽然很后悔,但却没有把这种后悔向父亲透露。本来嘛,是自己提出要随父亲一道北上的,如果又向父亲提出返回汴梁,那岂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这样的蠢事,他赵匡胤才不会干呢。不仅如此,赵弘殷怕儿子整天地骑马累坏了身体,劝儿子坐在马车上去,赵匡胤也没有同意。要知道,赵匡胤当时只有十三岁,能坚持不懈地骑在马背上颠簸,也着实不易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

    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

    《图说世界名人: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传奇的一生。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的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投身慈善事业,致力于消除贫困、疾病,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皇后隐历史

    皇后隐历史

    本书即由风月讲历史,以其生动厚实的文笔,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中国古代16位皇后、后妃复杂而混乱的感情生活和多舛的命运际遇。正是因为这种爱恨情仇,有着江山作衬景,也便有了更多的曲折、更深的悲剧性。帝王、美人与江山之间的凄婉、哀伤的悲情故事,自古以来,总会提起人们寻轶探秘的兴趣,成为关注的焦点,议论的话题。本书即透过重重的礼教帷幕,引领我们全景式的浏览到了在极尽华美的背后,那深深隐藏着的一个极度陌生、空虚、神秘的世界,一个极度冷漠、荒唐而又恐怖的世界;了解到帝王之家所有的宫闱秘闻和深宫皇后的隐私往事。这里没有爱情、亲情和幸福,只有嫉妒、荒淫、情欲、乱伦以及权诈和刺鼻的血腥味。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九州俏佳人

    九州俏佳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千古一帝之武则天、楚汉二媖之吕雉、楚汉二媖之虞姬、喻世三婧之赵京娘、喻世三婧之秋香、喻世三婧之白娘子、醒世四姣之三巧儿、醒世四姣之弄珠儿等。
热门推荐
  • 娃哈哈攻略

    娃哈哈攻略

    1.娃哈哈宗旨:娃哈哈 健康你我他 欢乐千万家2.娃哈哈精神: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自强不息3.娃哈哈经营哲学:凝聚小家 发展大家 报效国家4.娃哈哈座右铭:先将诚信施于人 才能取信于人5.娃哈哈工作要求:认真 严格 主动 高效6.娃哈哈行为准则:忠诚 创新 负责 亲情7.娃哈哈工作作风:拉得出 打得响 过得硬8.娃哈哈人才观:唯德唯才 有用即才 人皆为才9.娃哈哈团队意识:道相同 心相通 力相聚 情相融10.娃哈哈核心价值观:敬业爱岗 能上能下 崇尚科学 精益求精
  • 梦回隋唐之我是程咬金

    梦回隋唐之我是程咬金

    男儿热血久未平,欲回乱世成英雄。哪知古今皆同世,无功难成功与名。叹隋唐,惋惜程,身临其境始方明。沧桑历尽享太平,急流勇退知性情。知性情,轻功名,千年一梦今朝醒。阴霾散,身体轻,云卷舒,心自轻。逍遥自在。才是我心倾。
  • 网王之余生里的温柔

    网王之余生里的温柔

    网王穿越文、游戏竞技文,一对一非NP,女主低调却不可欺,本以为可以白色不染尘埃,可却如墨一般隐藏。
  •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2012年岁末,受台湾中央研究院谢国兴先生之邀,我第三次来中研院进行学术访问。此次访问除参加由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举办的“十字路口的明清研究”座谈会为“规定动作”外,其余时间均属“自选动作”了。“朝读易一卦,时钞史数行”,如此闲适的学术之旅不仅使人感到摆脱喧嚣日常后的放松,而且似乎体味到了那种信马由缰思绪飞扬的内中自由。随谢先生一起去台南考察民俗、到位于台北市中心的诚品书店购书、再去台湾大学及台大周围数不清的小书店看看,再就是在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近代史所图书馆和档案馆查资料看书了。
  • 邪恶小米虫:九岁庶女

    邪恶小米虫:九岁庶女

    特此声明:女主腹黑,逐渐往全能方向发展,坚决不虐女主,女主无敌。****身为庶女,处处不受待见,连丫头婆子都敢给她脸色看!身为庶女,爹忽略娘不在,大娘欺负姐姐踹!身为庶女,被放狗咬被推入河,生死垂危还不给药!身为庶女——凭什么啊!才九岁,容易么!睁开眼,商墨真替身体的主人打抱不平。既然穿来了,不好意思,祸害遗千年,是时候风水轮流转。她向来活得很邪恶,拽得很低调。老戏码是吧,她配合着演啊!陷害是吧,她熟啊!设圈套是吧,她擅长啊!下毒是吧,握手握手,有研究啊!商府上下吓得瞠目结舌,懦弱温顺的七小姐何时变得如此深藏不露了?***********yy文分割线************【一句话语录】商墨:“我的理想是做一只米虫,如果有时候太拽太邪恶太锋芒毕露了,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丫的把姑娘我惹毛了!”孟陵狂:“这个世界很大,总有一个你看不到的地方,我就在那看着你。”明祁寒:“竟敢偷到帝王殿来了,小淫贼,莫非你已想通,只有朕才养得起你这只大米虫?”【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厚颜无耻的奶娃娃踩倒别人和扑倒别人的故事。风流潇洒恶毒耍乍,要从娃娃抓起。----------新文推荐----------《藩王的宠妃》
  • 寺塔记

    寺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之壁垒

    空之壁垒

    掠夺,是人类的本质。有的人服从它,从而得到想得到的一切。有的人反抗它,用掠夺战胜掠夺。而我,将走在他们的前面,探寻一切事物之本质,掌控一切事物之演变。你好,我就是林希。始于轮回,超脱轮回。
  • 风雅毛泽东

    风雅毛泽东

    本书《风雅毛泽东》全书分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人文情怀、风雨人生四大部分。作者撷取若干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和细节,生动记述了一代伟人的工作、生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的领袖魅力和风采。书稿中诸多篇章为毛泽东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内涵。
  •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如果你说:“老王,我想和老李认识一下,我的公司正需要他的软件公司那样的合作者,我公司在这方面有强大的优势……”老王就成为一个能人,一个能够“促成好事”的、让双方都感谢的人。本书教你在一些关键点上,面对关键的人,做对关键的事。
  • 全职猎人之梦想之光

    全职猎人之梦想之光

    光?他们是我的光。而我,又能成为谁的光?命运,真是个有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