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8400000014

第14章 太子之薨(1)

一春末,皇太子朱标的病情突然加重起来。此前的一些日子,他尚能支撑着参加必要的朝会,或在文华殿里勉强坐一会儿,处理比较重要的国事。现在他已完全离不开床榻了。御医们一拨拨进来,又一拨拨退出。他从御医们那永远充满着信心的脸上读出了“绝望”。

王公大臣们得知消息,纷纷前来慰问。他们有的或许也随身带来某府州县的名医,有的或许也在袖筒里装几粒某山某族世传的秘方药丸。但名医也好秘方也好,在别人身上皆有神效,在太子这里却毫无作用。折腾来折腾去,病人也烦了,不仅讳疾忌医了,甚或杯弓蛇影了。

前不久秦王从西安千里迢迢打发来一位医生,说最擅内科和疮疡的。便由太医院这两科的医官陪着,来至榻前。那医生调息至数先切脉,切脉之后问病历。此时一直在榻前服侍的世子允炆想代父亲陈述,但医生却微笑着请太子自己来说。太子马上就发现了医生目光里含着的狡黠,像是要探询他的隐私似的。他怒火儿猛地上来,不仅拒绝回答,还差点将医生撵了出去。嗣后不久燕王又派来几位。其中有一位并非正经的医生,倒是庆寿寺的和尚,法号道衍,也自称是杏林世家。长一副三角眼,黑黄面皮,自身就是有病的样子,竟还要给太子问疾!太子碍着是燕王派来的人,也勉强让他给切了脉。然后令医官和世子允炆陪着另屋喝茶。喝茶工夫,允炆发现这自称懂医道的和尚,不但面相丑恶,且极不洁雅。他在开药方的同时,那不提笔的手没来由地在腿上搓来搓去,搓出一团团灰泥,倒像是药丸,随手就丢于地下。却又用这搓过灰泥的手,再去端那只青花缠枝玉色茶碗。朱允炆看了,腌臜得要命,几乎就要呕吐。当然,和尚开出的药方也就不会被医官们采用了。

道衍等人走后,太子不由地烦恼起来。此时蓝玉说过的几句话便又在耳边回响……那是上个月中,凉国公蓝玉受命出征罕东,陛辞之前来东宫告别,曾经向他俯身低言,透露燕王在北平的行为不太正常,提醒他注意一点。太子问蓝玉,燕王如何行为不太正常?蓝玉说:“臣曾于北征还军时,到北平见过燕王。臣见燕王的宫式器物很有僭越之嫌,其车舆仪仗,几乎与皇上一般无二。如他的象辂,装饰的也完全是皇上金辂的模样。这且不讲。臣又听说燕王府常聚些不三不四的人,其行动极是诡秘。又有望气者说‘燕王有天子气’,‘燕王府上空时有紫云出现’。臣提醒殿下预先防备,免致后患呀!”太子对蓝玉的这番忠告并不很在意。因为太子生性仁慈,尤其对自家弟兄向无疑忌。况且他也知道,蓝玉曾向燕王献马遭拒而心生嫌隙,他从这番话里也听出了挟嫌攻讦的味道。他记得当时曾这样回答蓝玉:“谢谢你的好意!但燕王待我甚是恭谨,我想他绝不会有异谋的。我刚把秦王的事情按下,千万莫再出个别的什么王的案子了!”这话倒说得蓝玉面红耳赤。蓝玉赶忙辩白说:“臣蒙殿下优待,故而密陈利害。但愿臣言不验,而不愿臣言幸中,如此才是殿下和社稷之福啊!”说罢低着头退了出去。

跟蓝玉的对话这才几天啊?那时候身体还撑得住,心境还算平和,觉得国家社稷还能在自己的把握之中。所以那时候也看出了蓝玉的话不怀好意,因之给他个“没脸儿”。然而今天,当他被疾病折腾几近绝望的时候,再回味蓝玉的话,就觉得这是“忠言”了。或许燕王真的心怀叵测呢?防着点没错儿!

太子的心境是越来越坏了。他讨厌人们议论他的病。他也不相信自己从此会垮下去。他还不到四十岁,正预备从父皇手里接过传国玉玺呢,怎么会一败涂地了呢?

人到了这种时候,会觉得时光异常金贵,而作为父亲的责任感也会特别强烈。他希望世子朱允炆始终守在他的身边,须臾不可分离。恰好朱允炆是大孝子,甘心陪伴他的父亲,就在父亲的病榻边安了一张小床,干脆将侍膳、侍药乃至捧痰盂端便盆的活儿也接了过来。父亲则利用这愈来愈金贵的时光,告诉儿子以后哪些事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应该信任怎样的人,小心怎样的人,利用怎样的人,惩罚怎样的人……儿子听得心不在焉,一再劝他歇息,而他仍旧滔滔不绝。

人到了这种时候,神经会异常的敏感,头脑竟异常的清醒,对一些本无所谓的事情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做出非凡的判断。他在告诫允炆小心燕王、晋王等几个虎视眈眈的叔叔的同时,特别关注这些王爷跟朝廷重臣们新近有无联络。他甚至亲手为允炆拟定了一个他认为可以倚重的“股肱”大臣的名单。把这些人请来,求他们关照他的世子、将来的皇太孙。后来,想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赶紧亡羊补牢。那便是要允炆代表他,拜访了某几位备皇上顾问,在皇上面前说话有点儿分量的翰林院大学士,把他的希望交到了他们的手里。这些大学士中,刘三吾便是他拜托的一个。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位七十多岁花白胡子的老头儿,在关键时刻还真是起到了极大作用。

人到了这种时候,感情会特别的细腻,心肠会出奇的善良。对世界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充满了慈爱。譬如那一天,因天气还好,春风和煦,宫女在打开纱窗流通空气的时候放进了一只苍蝇。那时候他正昏睡,允炆也趴在他床前打盹儿。那只苍蝇嗡嗡着一直盘旋在他的面上。他醒来了。他和盘旋着的苍蝇互相注视着。他仔细辨听着那苍蝇究竟在讲述些什么。这时候允炆也醒来了,惶惶地招呼宫女捕打苍蝇。但是他坚决不让。后来那只苍蝇在他温柔的注视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的房间。

当然,人到了这种时候,也会变得怪戾而粗暴,如凶神恶魔,极其残忍。而这与他仁慈宽厚的本性是背道而驰的。下面的这个事例就足以证明朱标完全是另一个人了。

那一天,他感觉精神好些,便挣扎着坐起。令内侍为他梳头、穿衣、伺候车舆。慌得允炆不知怎么好。此时吕妃受到惊动,也从另外一间房子里跑来了(太子患病期间他们是分居的)。他惊恐地问他:“你要做什么?”

“我要去奉天殿。”今天是朔日,他想去参加例行的朝会。那时候窗纱还黑着,房内烛台也多数熄着。允炆惊怔怔地从他榻边爬起来时,腮上还挂着诞水。大家听了听,才刚刚四更一刻。

吕妃说:“你这身子,能上朝吗?”他不理她。又吩咐内侍们过来伺候。内侍们分工极细。当蜡烛全部点燃的那一刻,管袍服的把冠服佩绶捧过来了,管盥洗梳理的也把梳子铜镜水盆之类摆放好了。但是太子却又咳嗽起来。这当儿吕妃又不合时宜地咕哝一句:“都这样儿了,还上什么朝呢!”

太子怒冲顶门,他在一阵剧烈的咳嗽且吐出两口带血的痰涎之后,朝她吼道:

“都什么样儿了?我还死不了呢!”吕妃吓得不敢再说什么,忙闪到一边。内侍们也惶惶地但是不敢有任何疏失地伺候他。但他仍要咳嗽,而且越来越剧烈。他在痛苦地抽搐了一阵之后,终于支持不住,歪倒在内侍的怀里。

于是,所有的人,内侍,包括吕妃和允炆,都向他跪下了。

“你们,你们为何不过来伺候?”他怒喝道。众人不理会他的愤怒咆哮,只是叩头、流泪。“你们,你们都想死吗?”他更愤怒地咆哮。这时候千不该万不该,负责梳头的那位内侍,让他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像——那还是人吗?分明是披头散发的鬼!这鬼凶狠地、胆怯地瞪着他,像要把他一口吞掉,又像是怕被他一口吞掉。

他忽然疯狂了。“啊——”一声,把铜镜猛地一摔。铜镜打翻了一支蜡烛,又落到一位内侍的头上。

“天啊!快叫我死去吧!”他绝望地嘶叫。他这嘶叫声真令人撕心裂肺。于是,他十五岁多一点的大孝子朱允炆受不了刺激,猛地抱住父亲嚎啕大哭。一面哭,一面向苍天哀告:

“天啊,你不能叫我的父亲去呀,就叫我朱允炆代替父亲去死吧!”

此举倒把太子给镇住了。他傻愣有顷,喊一声:“我的儿啊!”父子俩拥抱在一起。

于是东宫里一片嘘唏。好不容易人们才劝得太子重新躺下。此时,曾陪同吕妃去紫虚观烧香的黄太监,哽咽着,望着太子,想说什么却又嗫嚅。

朱允炆便鼓励他:“你想说什么?你觉得在这儿说不方便吗?”

黄太监说:“不、不,其实,也没什么的。”太子听见了,少气无力地说:“你想说什么就说吧。”黄太监便跪奏道:“按说这不是奴才说的话,奴才只是心疼殿下,才斗胆想出一个主意……”“什么主意?”允炆说,“不要吞吞吐吐的!”但是黄太监仍然吞吞吐吐。他要求太子先赦他无罪他才敢说。这倒弄得大家很感蹊跷。其实他要说的话里,仅仅有一个字很犯忌讳,没有太子发话他可不敢张嘴。惹得太子不耐烦了,叹口气说:“唉!就恕你无罪。什么忌讳不忌讳,刚才我死都死过一回了呢!”

“哎,奴才正是不敢说这个字儿!”黄太监忙接上话茬儿,“奴才想,阎王爷那儿不就是要条命吗?太子殿下是明儿的皇上,你不能去……那个,小王爷是再后一代的皇上,也不能去……那个。所以奴才想,现今恰有一个顶合适的人,就叫他去阎王爷那儿代替殿下……”

黄太监啰里啰嗦。话未讲完,好多人早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太子的脑筋此时反应极快,他当即就想到了紫虚观里他的那位“替身”。既然是“替身”,就应该替他去死。这似乎顺理成章。但是,怎么去替他死呢?怎么样跟天神也好阎王爷也好去交涉呢?最重要的是,这样做,能从古人那里找出根据而因循吗?还不错,太子很快从《史记》中找出了“故事”:周公旦曾因武王有疾久治不愈,便设坛而“戴璧秉圭”,祷告于太王、王季、文王之灵,以身为质,发誓要代替武王赴死,而求得武王之生……但后来他们谁也没死。

“好吧!”太子的眼里顿时迸射出一线光芒,“就叫紫虚观的那个道士,我的‘替身’作我‘人质’去吧!”

朱允炆听父亲讲述了周公旦替武王作“人质”的故事,也认为可以因循。只是周公旦的那套办法如今不可能完全照搬,而仅可供参考。具体应怎么去办呢?

这时候黄公公跪向太子请示:“殿下若信得过,此事可否由奴才去办?”

“好,就由你去办!”太子说。太子与黄公公交换了目光,那是杀人刀剑的寒光。

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样一来大家都很高兴。屋里也明亮起来。朱允炆发现他母亲的脸上有泪光在闪动。他知道那是希望的泪光。

黄太监说的办法,是令陈正莆设坛斋醮。让他在斋醮过程中,以“进表”的方式,向上苍祈愿,将陈正莆当作人质,代朱标升天伺候神仙,借以延长朱标的阳寿。

斋醮是道士们常做的法事。人们用斋醮来悼亡、追荐、延寿、解厄、解过、祈福、祈嗣、净宅、醮墓、祈雨雪、止雨雪、断瘟、灭蝗,不一而足。道士们是专吃这碗饭的。

黄太监安排的是以“延寿”为主题的斋醮。斋醮分为“三录”,即三种规格。日金篆斋、玉篆斋、黄篆斋。其中以“金篆斋”规格最高,“惟帝王用之”,次为“玉篆斋”,“惟宫妃臣僚用之”;最低规格的“黄篆斋”,百姓皆可用之。太子用的是“金篆斋”。

黄太监奉太子旨意,找到陈正莆,把设金篆斋的事一说,陈正莆喜得合不拢嘴。这可是既挣钱又风光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以往宫里也常做道场,但都是由神乐观、朝天宫他们来办,轮不到他这个小山门儿头上。这回还不又是沾了太子“替身”的光吗?当下便高高兴兴拟定了做道场的方案。

陈正莆嘬着牙花子,掰着手指头,大体划算了一下:设一玄坛,广三丈。坛上又立重坛,广两丈,设置围栏,安装十门,重坛的中央安一长灯,长九尺,每尺一灯。围坛四周安装色灯,计三十六盏。坛外则视其场地,或地上,或树上,参参差差层层叠叠,燃千百只彩灯。再说祭案。以五案放五方金龙(纯金做成)五枚,枚重一两(二两、五两自然更好)。盛五方天文,文用五色,纹缯随方,匹数合三十六之数……陈正莆刚说开个头儿,黄太监就不太耐烦了。实在说他也听不太懂。他说你就把花钱的用项开列明白,咱家禀过太子殿下,内务府支钱便是。要紧的是快,抓紧下手吧!说罢回宫复命去了。

陈正莆立即着手筹备。紫虚观的人手、法器当然不够,他却不向朝天宫、神乐观去借(他与他们钟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是遍发柬帖,邀集四方朋友。朋友们闻讯大喜,蜂拥而至。这其中有的是在道录司备案的道士,有的是在家修行的道徒,也有的是江湖方士。后来还来了一位和尚,就是道衍法师。道士们见和尚也来凑热闹,都笑得前仰后合。但是道衍并没有长住。他只是跟陈正莆会过一面,在山上转了一圈,人影儿便再不见了。

紫虚观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大节日。陈正莆陶醉在这种节日的氛围里。他设想着利用这百年不遇的机会,享受一下万人瞻仰的幸福,闪现自身的辉煌。陈正莆或许并不知道,他这个斋醮与当年周公旦的“戴璧秉圭”、“自以为质”有所不同。人家那是用龟甲占卜。那种占卜的仪式虽也紧张可怕,但毕竟没人死去。陈正莆做的这个道场,那可是要用活鲜鲜的血肉之躯去天上作“人质”呢!

同类推荐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刘邦的红颜劫

    刘邦的红颜劫

    小光棍时来运转大美女示爱献身“人走时气马走膘。兔子走运枪都打不着。”这句话用在刘邦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刘邦的老家在沛县安丰乡下,祖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老爹名叫刘执嘉,老妈姓王名含始。老爹为人忠厚、友善,很受邻里尊重。都称他为刘太公,老妈也沾光被称为刘媪。老两口生下两个儿子,老大名伯,老二名仲。等到两个哥哥都已娶妻成家,才又生下刘邦,按排行老三为叔,老四为季,可能是刘太公没文化,认为季是老末,就把刘邦叫成了刘季。刘邦这个名字是他打下了天下后才改的,邦就是国的意思。
  •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抗日英雄名将的传奇故事。
  •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图说世界名人: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介绍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欲望如歌

    欲望如歌

    《欲望如歌》和《欲望都市》好似姊妹篇,而且王松还正写着一部关于欲望的故事。王松不愿称其为“欲望三部曲”,他说应该是关于欲望主题的几种思考。当下社会,欲望是个比较大的主题,它把今天的社会统治起来,人们被种种‘欲望’驱使着,已然不是‘期望’、‘渴望’、‘盼望’所能涵盖的。普通大众生活在欲望潮流中,作家不可以,这项职业本身就决定了你不能充当弄潮儿,这种社会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站在‘岸边’的作家去思考的。
  • 哼本小姐有病你能咋滴

    哼本小姐有病你能咋滴

    女主为了别人灵魂分为了七部分,七个灵魂分别转世为:圣女夏雨欣、战神秦思语、狐帝之女唐伊浅、海神林晨雨、妖族公主叶琴瑶、魔族公主陶雪晴、精灵公主宁允儿。(事先说明一下:这个小说里的世界思想封建,科技发达十分奇葩。)
  • 一学就会做粗粮

    一学就会做粗粮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
  • 不死女神

    不死女神

    穿越到最喜欢的玄幻小说有木有!只是男主家一个小丫鬟木有任何斗气有木有!啥?她的穿越是有来头的?要一路当炮灰,为男主抵挡一切致命一击!然后就这么反反复复的为男主抵挡致命一击->假死->重生->再为男主抵挡致命一击->再假死->再重生…那行啊,想她白小小一届二十一世纪小混混能造就一个超级男人也不错啊…可是,可是,尼玛坑爹啊,在以实力为尊、强者为王的玄幻大陆,俺要斗气木斗气,要炼丹木炼丹,退而求次,要本命兽?丫丫的倒是有一个,可它别的特殊技能没有,只有在俺“奄奄一息”时将俺吞进肚里等俺“重生”了在吐出来…八过,木有斗气没关系,俺有万能的智能体,零零三!俺有神秘的功法,不死邪功!俺有超强的精神吞噬!虾米,你没听过智能体?那可是了解玄幻大陆的一切,在玄幻大陆站在最顶峰存在,最重要的是,他可是俺的接引使!!!虾米,你没有听过不死邪功?那可是只有穿越者能修炼的功法,那可是不需要丹药、只需要不断的挨打、受虐就能进阶的功法!!!虾米,你甚至没有听过精神吞噬?那可是不需要修炼精神力只要强行夺走他人的就可以增加自身的精神力的神奇精神吞噬!!!玄幻大陆,斗气纵横,东有天荒禁区,西有命兽森林,南有死亡沙漠,北有迷失之海…叶天纵,阳城夜家有名的废柴少爷,因追查母亲离奇失踪之事而奋发图强,刺激其本命兽觉醒,一场轰轰烈烈少男救母行动开始…白小小,阳城叶家大少身边的废柴丫鬟,因相貌清秀而被叶家二少垂涎已久,但现在的此小小非彼小小…
  • 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八教大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酷总裁霸道爱

    冷酷总裁霸道爱

    她是一个被所有人抛弃的人,她的母亲,她的父亲,以及她最爱的人,于是在众人厌恶的眼光中她黯然绝望的离开。五年后的她是一个成功的职场女子,艳丽的外表是她复仇的工具,她要让所有伤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本以为这辈子她就会生活在仇恨里,可是上天却偏偏让她遇见他。那个如冰的男人,那个俊美的男人,一个R.W公司的大总裁却偏偏在第一次的邂逅里只认定了她。意外的一夜情后她失踪在他的的掌控中,他疯狂的寻找却毫无消息,在他要绝望的以为这只是一场梦的时候,她出现了,在那场豪华的宴会上。。。。。。亲亲们,如果喜欢的话多多收藏推荐哦,香凝尽量每天更新。多多留言,好与不好香凝都会虚心的接受,至少让我知道我不是孤军奋战哦!!如果喜欢文文的就加香凝刚申请的群QQ1,2,7,0,8,2,3,6,3吧,更新状况我会告诉你们的。
  •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狼烟

    狼烟

    《狼烟》以冻土狼烟中,四兄弟的感情纠葛为线索,一段充满诡异的独特故事,离奇的土匪绑架;罕见的胡子传奇,赌徒的隐秘世界;演绎了形形色色中下层人物的百态人生……刺刀下,更多的生命穿越滚滚狼烟接受血与火的考验……
  • 邪王追妻忙:纨绔王妃太难撩

    邪王追妻忙:纨绔王妃太难撩

    某天出门的白七七发现自己穿越了?没关系,不就是穿越么。不仅穿越了还嫁人了不仅嫁人了对象还是个傻子?不要紧,虽然说是傻子不过跟小孩没有什么差别吧,她对带小孩颇有经验的,小孩子嘛,哄哄就好。只是某天晚上,某只傻子爬上床:“娘子……困觉觉……”这才知道被骗了,困你个大头鬼啊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