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8400000009

第9章 生母之谜(2)

三道衍和尚当然不是到燕王这儿找饭吃的。道衍何许人也?道衍和尚俗姓姚,名天禧,后改广孝。他祖籍汴梁,出生的时候其家已在长洲(今属苏州市)。祖上贫无寸土,靠行医谋生,使他不可能读书做官。家里原想让他继承祖业,钻研医术。殊不知他却讨厌“杏林”,他倒是想去“丛林”里找一份和尚的衣钵。

他这由头是因了某一天,他在苏州街上闲逛。行人忽然骚动,纷纷躲闪。道衍避在人丛里,举目看时,街上前呼后拥过来一行人马。他原以为那被簇拥着的是知府或者县令,想不到却是秃头的和尚。“咦?和尚亦能如此威风吗?”他觉得奇怪。也暗自存了羡慕。决心仿效人家,走一条出人头地的捷径。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姚广孝十四岁时,正式剃度于妙智庵中。恰是这一年,凤阳皇觉寺的和尚朱元璋还俗,投奔了濠州的郭子兴义军。走了一个,又来一个,和尚的总数无增无减。新投佛门的姚广孝虽比不过朱元璋能做皇帝,却也是大明朝叱咤风云的人物呢!

姚广孝天资聪颖,兴趣广泛,胸怀大志,城府高深。他虽有向禅之心,却并未成为“槛外人”。平日里不仅念经诵佛,也钻研经史,又工诗,又通儒,犹嫌不足。他听说灵应宫新来了一位叫作席应真的道士,是个博学的专家,既通黄老之术,又兼读儒书,精通《易经》,熟悉阴阳数术,甚至还研习兵法。道衍闻讯大喜,立即跑去灵应宫拜师。席应真打量他一眼,说:“和尚,你自有师,何必再来找我?”道衍当即赋诗一首答曰:“我本浮屠自有师,畴肯崆峒来问道。欲将耳目广见闻,要信心胸尽倾倒。虽然未暇学长生,暂许从游上蓬岛……”席道士拈须大笑。自忖这小和尚人也聪慧,心也诚恳,我就收其为徒,想必日后他能有所造就,我亦跟着沾光呢!果真将胸中所学悉心传授。那年头儿,朱元璋灭元建明,恰是用人之际。道衍昔时好友如高启、杨基、徐贲、张羽者流早已耐不得寂寞,都通过种种门路入朝为官去了。而道衍却不为所动。他想另辟蹊径,暂栖佛门,等待机缘。

只说有一天,道衍出游来到嵩山,在寺庙中结识了一个叫袁珙的相士。袁珙朝他上上下下瞅了一遍,突然惊异地大叫:“噫唏!这是何处的怪僧?三角眼,形如病虎,生性必定嗜杀!准是刘秉忠之流的人物呢!”

道衍的模样的确令人不敢恭维,三角眼不说,只那张黄黄面皮也叫人讨厌。但是称他为“病虎”,这说法儿新鲜,似贬而实褒,听了叫人熨帖。至于性格“嗜杀”,与佛家的“善哉”背道而驰,道衍应当恼怒才对,但他却异常高兴:

“哈哈!”道衍说:“我倒要看你眼力如何,看我是不是刘秉忠!”

“错不了!”袁珙说。刘秉忠何许人也?道衍为何乐于接受“刘秉忠之流”的比喻?

刘秉忠系元朝开国功臣,少年时出家为僧,元世祖忽必烈为亲王时,将他召入王府,后来他辅佐忽必烈即位,设官定都,建立了大兀王朝。

道衍即以袁珙这话作为动力,发誓要做个掀天揭地的大人物。遂与袁珙结为朋友,并即兴题诗一首相赠:岸帻风流闪电眸,相形何似相心忧?凌烟阁上丹青里,未必人人尽虎头。从其诗中可以看出,道衍睥睨天下,“凌烟阁”的那班大臣,他是很瞧不上眼儿了。然而命运多舛。洪武四年朝廷下诏征取高僧入京,道衍本欲应诏前往,不料一场大病错过了机会。这之后他的旧友高启因牵涉一起冤案被处以腰斩,使他大受刺激,便更认真地思考出路。翌年,他以“通儒”被召至京师天界寺,开阔了眼界,却未能授官。之后便潜居于苏州海云院,一住又是四年。这四年里,他时常拿出当年高启所赠的诗,边吟边叹:

衍师本儒生,眉骨甚疏峭。轩然出人群,快若击霜鹞。早尝垂长绅,挟册调周邵。欲陈兴坏端,往迎乞言诏。朝纲会中颓,四海起攘剽。

……披缁别家人,欲挽首屡掉,超哉休远徙,高躅愿追绍,初来北城刹,驻锡问宗要。相逢共宵哦,篝火树间照。

篇成出叩钵,锋疾惊楚僄。我或功之冠,不答但长笑。

……

“唉!叩钵吟诗,于篝火边各抒胸臆的日子,怕不会有了!”道衍对自己说。他又反复念着“我或功之冠,不答但长笑”。高启宛在眼前,问他:“衍师长笑而不答,究竟在想些什么?”这话直令他汗颜!

道衍渐渐感到了自己的衰老。他四十七岁生日的那天,师弟送一根紫竹杖以贺。这使他既是震惊,又是沮丧:“难道我行将就木了?非要靠拄杖才能行走了吗?”……恰心灰意冷之际,不想一个极偶然的机会,道衍的眼前又露出曙光一片。

原来这时候适逢马皇后崩逝,驻藩的几位亲王回京奔丧。为表示孝心,他们请示皇上择选高僧,由他们带回王府,继续为孝慈高皇后诵经。洪武皇帝深受孩子们的孝心所感动,当即令僧录司选人。其时僧录司左善司乃宗泐,恰好是道衍的朋友,随手就写上了道衍的名字。

要说宗泐对道衍的了解,那还是洪武八年的事情。他与道衍由京师返回吴中途径镇江北固山时,两人赋诗唱和以排遣无聊。当时道衍发思古幽情,叹怀才不遇,曾经吟诗一首曰:

谯掳年来战血乾,烟花犹自半凋残。五洲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当时宗泐听了,咂嘴笑道:“这哪里是出家人的诗呢?”道衍笑而不答。宗泐也不再问,只是频频点头。而今宗泐忆及往事,不忘旧情,便将道衍引荐给燕王。

燕王初见道衍,只觉得其人相貌怪异,目光犀利,其他的印象也并不是太深。不想道衍瞅瞅没人的时候,扯一扯燕王衣袖说:

“大王若能允我随您赴燕地,我当奉一顶白帽子给大王戴。”

燕王一时没弄清他说的什么。再问,道衍则笑道:“天机不可泄漏。”

其实燕王已经听清了:“王”字上头戴一顶“白”帽,恰是“皇”字。这道衍和尚是要奉承燕王为皇帝呢!两人心照不宣。燕王故作糊涂,也便不再探问。单冲这话的吉利,他也得收留道衍了。

从此后道衍住进了北平的大庆寿寺,成为寺内的主持。

大庆寿寺位于北平西郊。寺中不但殿宇宏丽,且历代主持皆是名僧。寺内两座砖塔,其中的一座便是刘秉忠的师父海云国师。道衍每每抚摸砖塔,便心驰而神往。他预感到机遇即将降临,便又赋诗抒怀:

良骥色同群,至人迹混俗。知己苟不遇,终世不愿言。伟哉藏春公,箪瓢乐岩谷。一朝风云会,君臣自心腹。大业计已成,勋名照简牍。

……

道衍将这诗稿常怀袖中。某一日,在王府做完法事之后,与燕王闲谈之时,似无意间将袍袖一甩,便有一片纸翩然落地。燕王好奇,便令内侍拣起。内侍奉于燕王。燕王读罢,连呼:“好诗!”又问:“这诗可是法师所作?”道衍故意摇头说:“非也。此诗乃前朝刘秉忠所作。”燕王笑道:“这诗我倒是未曾读过。待我留下,细细玩味,如何?”道衍也笑道:“善哉!王爷自请尊便。”

这当然是道衍的一首“自荐诗”。诗应隽永含蓄,而此诗的意思却是赤裸裸一览无余;等于是一封自荐信,却又比写信显得风雅。燕王遂将这诗稿折起,藏于袖中,尔后再不提及此事。但彼此心迹已可意会。他们是在等待风云际会,是蓄势待发,构思着那“勋名照简牍”的“大业”呢!

此后他们果真成为了“知己”。不是你去寺院,就是他来王府。经天纬地,讲古论今,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燕王虽有亲王之尊,但结交僧、道也可看作时尚,并不奇怪。比如他的父皇朱元璋就有好多僧、道朋友,且朱元璋的御制诗中亦有大量与和尚、道士谈禅论道的唱酬之作。所以道衍时常出入王府,与燕王说话时状极亲昵,甚至窃窃私语,也未必引人疑忌。

但是这道衍竟循着燕王踪迹,找到中山王府,也多少让人纳罕。若不是他手里有燕王亲书“准进”的字片,并盖有王爷的印,大门也怕是进不来的。

燕王进入花厅,他又是一个纳罕。原来这和尚并未穿僧衣芒鞋,却是一身玉色绸衫,打扮得生员模样。最有意思的是头上戴了巾帻,而巾帻又着意加以修饰,竟看不出是秃的头顶。天本不热,他却持一把折扇,一看便是酸叽叽的腐儒。燕王尚未搭话,“噗”地先就笑了出来。

道衍向燕王施过俗家礼,分宾主坐定。寒暄过后,燕王问及来京师何干。道衍说:“无非是为度牒的事。自打去年朝廷令清理释、道两教,限僧三年一度经考试发给度牒,僧录司这边就该走走。”燕王打量着道衍,摇头说:“那又何必穿得这般模样?”

道衍说:“为的是行事方便。”燕王说:“行何事方便?”道衍说:“行方便事方便。”

燕王说:“何谓行方便事方便?”道衍说:“自己方便,与人方便。”

燕王又忍不住要笑。刚要骂一句“我把你这个贼秃”,一看陪坐的尚有中山王府的人,把话又咽了回去。他觉得“方便”这词委实不雅。其实还有比这更“不雅”的呢——道衍就曾告诉过他,高僧们是时常将“屎橛儿”挂在了嘴上的。

燕王说:“我不跟你谈禅,你且说,找我究竟何事?”道衍说:“今夜风也细细,月也光光。王爷何必闷在家里,到外边逛逛岂不是好?”燕王说:“外边有什么逛头儿?”

道衍说:“乌衣巷、朱雀桥的花灯今儿是最后一天。秦淮河上呢也还有些看头儿。”

燕王稍作沉吟。想想也是:多年未回京师,也真应该出去走走呢。

此时陪侍的燕王府长史葛诚看眼目行事,就要预备舆马。燕王却说:“不必。我也与道衍法师一样的吧。”

随即也换了儒士巾服,只是没有拿什么折扇。又令几个王府护卫也换了便装——俱是青衫,戴四方平定巾。然后他们便踏着月光,步出中山王府。

应天城乃六朝古都。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就曾在秦淮河两岸筑土城以御楚国之敌。现在的这座城池,基本上是在南唐都城和南宋建康府城的基础上扩建的。筑新城时,朱元璋曾下令将全国两万户豪富迁到应天。这些富户为建新城也的确立下汗马功劳。只浙江吴兴的一个沈万三,便捐献自己的赀财,负责了整个城墙的三分之一。结果引得朱元璋写诗自叹曰:“不如江南富足翁”。皇帝的这一声慨叹,又吓死了包括沈万三在内的数位富翁。

中山王府坐落于城南夫子庙西。燕王等人一出门,果然就见街衢两边花灯万盏,五彩缤纷。各家店铺都巧用灯光,将自己的门楣照得堂堂皇皇。各种各样的叫卖声和唱曲声不绝于耳,而盐水鸭、豆腐涝、牛肉馄饨、千层糕等风味小吃的香味,也随着水蒸气在弥漫,在缠绕。

街上人头攒动。不时有新衣新帽的小孩子从他们腿边胯下嘻嘻哈哈地窜过去。也不时有人抱怨着被踩掉了鞋,挤掉了帽。间或没来由地响一个炮仗,更把人吓一跳,再惹一阵笑。这浓浓的节日氛围,与燕王十四年前离开应天时的凄冷相比,真是变化太大了。由此便不得不赞叹父皇的文治武功。他们信步走着。拐过一个街口,灯光稍显暗了些,但是街面倒宽阔起来。忽然轰轰隆隆地开过来数辆马车,车上载着满满盈盈的器物,桌、椅、条几、屏风、水瓮、米筐之类。打头一辆的车夫,操着中原口音,向他们问路。原来这又是新迁来的富户。就在去年秋天,朝廷又发布了“徙富民实京城”的命令。看来这一批富户又将会如沈万三似的,将他们身上的油脂浇灌到应天城里。说来这也确是繁荣京城的一条捷径呢。

同类推荐
  • 列女传

    列女传

    中国古代妇女史,也是一部指导女性言行的书。《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拥抱太阳的月亮》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

    名人传记丛书——哈代——于前人,他是继承和发展;于后世,他是创新和典范:“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陈果夫全传(下)

    陈果夫全传(下)

    陈果夫是国民党历史上主持组织与人事管理工作时间最长的人。在国民党党务和用人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蒋介石的重要亲信。陈果夫和弟弟陈立夫先后交替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部长多年,从蒋介石崛起开始,陈果夫与陈立夫兄弟就一直是他的心腹和左右手。二陈为蒋氏出谋划策,规划中统局清除反对势力,终致开创出蒋家天下陈家党的局面。
  • 寂寞大佬任正非

    寂寞大佬任正非

    《寂寞大佬任正非》是一本关于通信大佬任正非的传记,也是华为帝国的成长史。他从寒门学子转变为大佬,从军人转变为商人,将“山寨公司”转变为了“华为帝国”。他是一只“土狼”,没有可以大肆挥霍的资本,没有显赫的背景,便带领着华为队伍,亮相中国民营企业族群,挑战跨国巨头,仅用时23年闯入世界500强。他创造了华为“床垫文化”,发布了《华为基本法》,他的“冬天论”成为了中国企业危机最为公认的代名词。有人说,中国百年企业有几个?但如果是任正非及团队生存100年,那么华为就能生存超过100年。本书介绍的就是如此神秘的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帝国。
  • 陆孝彭传

    陆孝彭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陆孝彭传》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回忆和采访记录为基础,展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孝彭立志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航空工业,壮国胆,扬国威而奋斗的一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陆孝彭传》内容丰富,史料翔实。适合于航空从业人员和广大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和发展社会公众阅读。
热门推荐
  • 总裁乖乖接旨

    总裁乖乖接旨

    她,堂堂的古代公主,本是一个穿越女,当重返属于她的21世纪年代,却偶遇到昔日的恋人,发现他早已和另外一名女子结婚生子。她虽然返回了现代,但是却一直和古代的亲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她却把感情,永远的封闭在了古代。在一次偶然,她遇到了他,一个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古代公主,一个是万千少女心目中的偶像,他们在一次次的相遇中,会撞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
  • 宠妃当道:皇上,该吃药了!

    宠妃当道:皇上,该吃药了!

    见过穿越的,没见过因为心情不好而穿越的。身为军校高材生的她,被一辆法拉利撞了,穿越成为王妃。what?可是为什么王爷那么帅?好想睡……“啪!”某人揭开被子,一拍她的屁股,看着还在天马行空的她问道:“想什么呢?起床了!”“王爷,我们来睡觉好不好?”“咳咳,本王今日身体不适。”“没事,我有药,嘿嘿……”某人怒,欺身压住她,邪笑问道:“你看本王像要吃药的人吗?”“刚才你不是才说身体不适嘛……”【男主第一次】
  • 生意人的活法

    生意人的活法

    松下幸之助是一个善于冥思的智者,在他深邃的眼神中,我们可以探求其对于人生的诸多观点,比如:“物质的力量再大,也不能真正俘获人的‘心’。”“只知责备别人的人固然愚蠢、妄自尊大,但是自命不凡的人更令人不齿。”“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不能再用前人的观念与方式生活,应当互相尊重和关怀。”“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满怀希望,就不会觉得劳累与辛苦。”本书作者在对松下幸之助的生平、思想和著作进行深入研究后汇编此书,期待大家能够真正领悟大师的智慧。面对这样一位经营之神的成功心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阅读和领悟一番呢!
  • 快穿佛系小仙女

    快穿佛系小仙女

    (1v1双洁,男主都是同一个)“你要永远在我身边,哪都不许去!”“你教我数学,我教你……”“我有病,你是药!”“她是老子的女人!”……
  • 惊蛰

    惊蛰

    张漠死了。他是跳楼死的。下午放学后,有人在男生宿舍旁的小花园里发现了他。他面朝下,两条胳臂别在身后,头上有个拳头大小的窟窿。当时,那窟窿还在汩汩地往外冒血,周围地上红的白的一片狼藉。张漠的死像一记炸雷打破了死寂的校园。学校里认识与不认识的、知情与不知情的人,奔走相告,个个说得煞有介事,如亲见一般。那两个发现尸体的女生,在短暂的惊恐之后,马上以第一目击证人的身份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发布着最权威的陈述。
  • 嫡色生香

    嫡色生香

    黄粱一梦,终究有醒时。再睁开眼,她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辱的侍郎府嫡出大小姐。前尘旧事纷至沓来,很好,当年的心怀叵测之人,今生定让你们自食恶果!只是没想到,随着重生,一个最大变数也悄然出现……
  •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一篇长篇的论文集,它确立了其人道主义的思想基调。在《艺术与生活》中,周作人此次以思想家的立场,讨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其关注的角度不再局限于文学本身的思考,还涉及妇女、儿童、异国的民间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 末世之宠物为王

    末世之宠物为王

    开局只有一把刀和一条狗的末世你经历过没有?陈锋不但经历过,而且又经历了一次……没错,这是一个重生的故事。只不过,这一次故事的开局似乎有所不同。“神奇动物养成系统?这是什么东西?”陈锋看着眼前出现的全息屏幕,目瞪口呆。——————看到那天上那头雷鸟了吗?其实它原本是一只麻雀。你说那头火焰巨龙?其实是一只蜥蜴变得。别说我没告诉你,为我挖掘地下遗迹的巨型沙虫,其实最初只是一条小蚯蚓而已。别人的末世,我的天堂。你问我为什么?因为我有一家宠物店。……新书:《德鲁伊为所欲为》已发,欢迎大家阅读
  • 捡了一只鬼

    捡了一只鬼

    程意以为自己的生活是从室友捡了一只鬼回家后开始混乱的,殊不知命运的转盘早就旋转开来。他们所有人,都被困在其中。逃,如何逃?上天入地,遍布枷锁,她要如何才能逃脱他的手掌心……
  • 良田锦绣之药香小农女

    良田锦绣之药香小农女

    【推荐新书《农家娇女福满多》】穿越贫苦农家,遇到一家子的极品!苏锦夏表示心很累,但为了生存下去,她只好边致富边吊打极品,还不忘把她神农世家的医术发扬光大。可万万没想到就因为她这一身医术,给她引来一大堆麻烦不说,还引来一个妖孽。“小丫头,你给爷听好了,从今往后,你就得对爷负责,”某妖孽板着一张俊脸,嚣张命令。某女颇为不屑,“身为医者,这辈子我看过的人多了去了,难道还要我一个个的负责吗?”“那不如,我对你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