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会向别人提要求的人,在别人提出某个要求时,也容易点头答应。由于长期处于这种脆弱的状态,所以,就算别人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往往也难以启齿去拒绝。既然了解了这种心理,也明白这属于成长的印痕,那我们就要学会突破。
不突破,我们很难真正长大;突破了,我们就过了一道难关,并有可能成长为更优秀的人。
该拒绝别人的时候,请勇敢地说“不”。
不要被对方的“咄咄逼人”唬住
当一个人正兴致勃勃高谈阔论时,如果被人突然打断,那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高兴起来。如果被你打断谈话的是你的上司,你就得小心饭碗;如果是一位长辈,你就得小心挨骂。可是,难道任由对方咄咄逼人吗?太被动了吧?
有时候,我们身边会有一些整天唠唠叨叨的人,不停地说些废话,让我们无法专心地做事。其实,想中断这种无聊的话并不难,我们可以借由上厕所、打电话等小事暂时回避,几分钟后再回来,那时对方自然就没有兴致了。
假如面对的是健谈的男士,我们可以用沉默来对付。如果不巧是位太太或小姐,我们就得多费一些心思了。除了上述那种方法外,我们也可以故意和她抬杠,找她语言中的错误,甚至故意痛骂与对方毫不相关的人、事,这些都可以减弱对方说话的兴致,最后让其自讨没趣地离开。
谁都是一样,偶尔一两次还无所谓,如果连续被不识相的人将谈话腰折,一准会被气炸。留意一下自己的周围,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很多。在别人谈兴正浓时泼一盆冷水,插上一句“按你这么说……”然后,就是驴唇不对马嘴的谈话。别人讲故事或聊新闻,他都要抢着将自己想象的结局讲出来,给人极不识相的感觉。这就像我们正在为电影里男主角的处境担心时,突然有人说:“有什么好担心的,那人最后不但没死,还当上了将军。”你还有看下去的兴致吗?
虽然这种说话方法不讨人喜欢,但只要我们懂得活用,就会造成另一种效果,使对方不知不觉走进你的圈套,进而结束他之前的咄咄逼人。一位太太说她有一个对付推销员的好办法:当对方拿出样品,正打算详细解说时,她不失时机地说:“对不起,我的汤煮好了!”然后转身就奔厨房。
大多数推销员都会离去,碰上比较有耐心的推销员,她就会不停地重复使用这些方法,让对方始终无法连续地讲完一件事,这样的方法,使她成功地摆脱了很多推销员对自己生活的干扰。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碰上想说说不得的无奈情景,而有些情况我们又无法用正常方法去解决。比如,你根本不想冒犯任何人,但偏偏有人对你提出过分的要求;你想跟上司聊聊工作,但上司一直在讲他的奋斗史;……这时,是否掌握一个好的对话技巧显得很重要。
心理学家发现,别人说的话会使我们产生某种情绪,当开心时,我们就会流露出愉悦的表情;当气愤时,自然产生怒容。更神奇的是,如果我们先说让对方高兴的话,随后马上说几句使他生气的话,对方即便很生气,但也不会在一瞬间将笑容换上怒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事先已经使对方感到愉快,就算随后出言不逊,对方的表情也不会很快有所变化。
尤其是文化艺术界,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指导别人的作品时,会先称赞优点,然后指明缺点。这时,就算言辞过激,对方也大多一笑置之。
有一名乐师打算到某夜总会工作,结果却遇到一个善于讨价还价的老板。经过几番交涉,乐师觉得薪水太低,因此打算回绝。
然而,由于他这次是经由一位好朋友推荐而来,怕断然拒绝面子上过不去,于是心生一计。他先讲了一些笑话,随后一本正经地对老板说:
“假如我的加入能使你的生意更兴隆,就算要我献出性命也在所不惜。”一听到这句话,老板马上笑逐颜开。乐师赶紧抓住机会,扭曲老板的意思说:“我是说真的!你却嘲笑我的诚意?我知道你瞧不起我的专业技能,不尊重我,否则你怎么可能给我这么低的薪资?既然如此,我们还有必要合作吗?”
他假装十分气愤,话一说完转身就离开了。尽管那位老板后悔一开始不该给他那么低的薪资,但为时已晚。
事实上,乐师是故意利用跟老板之间的不愉快,使协定告吹。
让对方的子弹转个弯
假如你不小心被人指出错误,而你的身份和地位又不容许你出现这种错误,此时,你最好立刻将对方的注意力引开,或者巧妙地将问题推回给发问者。主题模糊了,自然没人找你的碴了。
当对话双方的敌对情绪已经到最高点,就要一触即发时,如果突然出现一个共同的敌人,双方常常会化干戈为玉帛,一致对外。
真正的说话高手,都懂得适时假设一个共同的敌人,以降低双方的对立感和敌意,因为一旦涉及双方的利益,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方必然会暂时维持合作关系。
有一名英文老师语言偏激,经常对犯错的学生冷嘲热讽,使那些自尊心强的学生非常难堪。所以,在他执教的学校里,他被评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不巧的是,某天他讲授英文时,在语法上不小心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并当场被一名以前被他嘲讽过而耿耿于怀的学生发觉。这名学生立刻逮住报复的机会,丝毫不客气地指出错误,此时全部的学生都安静不语,想瞧瞧平时嚣张跋扈的老师会怎样应付。
面对这个窘境,这名教师一阵面红耳赤,但他毕竟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略懂得一些语言技巧上的进退策略。过了一会儿,冷静下来的老师说:“噢,看你平时上课心不在焉,没想到居然这么细心,连如此不起眼的毛病都被你发现了,其他同学是怎么回事?怎么都疏忽了这个错误呢?”
这位学生原本是以报复的心态向老师展开攻击,谁知竟得到一贯偏激的老师当众赞扬,一种自豪的满足感一下子溢满胸怀,立刻觉得这位老师其实也有可取之处,不像以前那么人见人嫌了。
这上面的例子中,这位老师发挥了自己的语言长处,给那个企图让他难堪的学生戴了一顶高帽子,堵塞了对方急欲让自己当众出丑的嘴巴。最后,老师又补充说:“像这种不起眼的小毛病,一定要仔细认真才不会发生,假如不加以改正,时间长了就会犯下更大的错误,所以大家要记住今天这个教训。”
这位老师绝对算得上说话高手,他不仅接住了别人射来的利箭,而且还反掷回去,并做到丝毫不带杀气。从他的这番谈话来看,只会让人认为他在赞扬某个发现小错误的学生,而并没有承认自己失误,在告诫学生谨慎勿犯的同时,他也在无形中将自己的失误淡化了。这种令对方改变初衷的说话技巧,就像让飞向自己的子弹转了一个弯,在模糊主题方面非常有效。
通常,大多数人受到指责后,都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假如是德高望重或高高在上之人,甚至会利用暴躁的气势压住对方。假如这位老师没有这种随机应变的说话技巧,那他便不能从容应付,或者恼羞成怒地大加斥责,或者竭尽所能地欲盖弥彰,结果会怎样呢?这种火上浇油的动作,只会使学生的不满情绪更加强烈,造成自己下不了台的局面。
当长者或上司被语言攻击后,他们往往会无视真正的问题,而将这件事升级为私人的尊严问题,甚至扩大到道德规范,这样一来,双方很容易形成对峙的局面,不利于今后双方的再次沟通。而聪明的说话高手或善知人性心理者,在面对此种局面时,一定会故意让对方在语言逻辑上转个弯,以便削减怒气、遏止事态的扩大。
你跑题了吗
在对话的过程中,有的人担心对方感到无聊,一直不停地转换着话题,结果,聊得是很投机,但忘了自己最初的对话目的了。
转换话题就不会无聊吗
在广告学领域内,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画面切换的理论。其内容为:在电视商业广告中,如果频繁地更换画面,相比之下就不会让观众产生厌倦感,具体的情况应约两秒切换一次画面。
的确,在对话中存在着因担心对方无聊而频繁转换话题的情况,但是,这样的对话策略果真有效吗?
乔姆兹·马库拉克兰是林斯勒工艺专科学校研究所的研究员,为了证实这一理论是否真实,他做了一组实验。
实验者先收集了641个电视商业广告,然后研究广告画面的变换次数,跟这种品牌的挑选度以及商业广告的回想度之间的关联性。
调查结果表明,这种画面切换的理论跟事实完全相反,广告画面变换的次数越少,品牌的挑选度和商业广告的回想度反而越高。
所以说,在广告学中已成定论的这种说法,不过是没有根据的纸上谈兵。对话不能跑题作为说话者本身,可能是基于不让听话人感到无聊的目的而转换话题,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只会令听话人更加厌倦,因为他完全搞不清楚说话者的意图。
与这种方式相比,将有根据的材料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更好。假如你身为一名推销员,试图在这一行业里有所作为,那你讲话一定要有理有据。比如,你正对客户介绍某样商品,但对方却说:“这东西太贵了,其他几种跟它效果差不多的商品,却便宜很多。”
此时,你可点头说道:“你说得很对。”
先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然后运用语言的逻辑,让对方全面了解你的产品,并产生认同感。你可以这么对他说:“你的担心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你要了解,我们的产品省油省电,又是高性能。而且,在同类产品中,只有我们的售后服务是最先进、最有保障的。”
由于你先赞同他的观点,所以客户不会在心理上排斥你。听了你的介绍后,他自然会认真地跟其他商品作一番比较。就算不买你的商品,也会对你的商品和你的服务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的单口相声演员,表演时就像机关枪扫射似的不断变换话题,这样的人称得上是天才,他们是凭语言赚钱的顶级专家。如果平常人要模仿他们的话,也只能是东施效颦。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能有条不紊地说出有理有据的事实,就足以令人信服了。
找对话题,驱走陌生感
跟陌生人第一次对话,最好选择对方关心的事件为话题,这样能驱走浓重的陌生感。对方对你的话题很感兴趣,自然会说个不停,兴奋之余也会看好你这个人。
跟陌生人对话,先提一些问题,等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往往能谈得更为自如,这如同向河水中投块石子,先探明水的深浅然后再前进,就可以有把握地过河。比如在聚会上,身旁坐着一位陌生的人,便可先询问:“你和主人是老乡还是同学?”不管对方怎么回答,都可顺利交谈下去;假如问得都不对,对方的答案是“同事”,那也能谈下去。
假如对方有兴趣爱好,循趣发问也能顺利地进入话题。当探知对方喜爱象棋后,便可以此为话题,聊下棋的情趣及车、马、炮的运用,等等。假如你对下棋也略通一二,那肯定谈得更为投机。就算你对下棋不太了解,静心倾听,适时提问,也能增强好感。
有位笔友在报上发表文章,讲了他的一次经历。
一天,我和朋友去拜访一位教授,那个教授为人严肃,平时不苟言笑。坐了半天,除了开头说了几句应酬话,剩下的只是让人尴尬的沉默。
忽然,朋友看到他家养的热带鱼,其中几条色彩斑斓,游起来让人眼花缭乱。我知道这鱼叫“地图”,自己也养了几条,还很得意地为这位朋友介绍过。见他目不转睛地看,心里纳闷,他又不是没见过,怎么这样?教授见朋友神情专注,就笑着问:“还可以吧?才买的,见过吗?”我刚想开口:“见过,我家也养着几条呢!”朋友却抢先说:“还真没见过。叫什么名字?明儿我也打算养几条呢!”我不解地看看他,心想:“装什么糊涂,不是上星期才到我家看过吗?”教授一听,来了兴致,神采飞扬,大谈了一通养鱼经,朋友听得频频点头。那位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说说笑笑,如数家珍地给他讲每条鱼的来历、名称、特征,又拉着他到书房看他收集的各类名贵热带鱼的照片,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们本来打算坐坐就走,不料教授一再挽留,直到晚饭后才放我们走。临走时硬塞给朋友几尾小鱼,一直把我们从七楼送到楼下。
所以说,跟陌生人交流或者求助于办事时,一定要在缩短距离上下工夫,争取在短时间内了解得多些,缩短彼此的距离,以便在感情上融洽起来。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说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谈得来。有成语叫“一见如故”。如果想跟陌生人谈得投机,那就要在“故”字上做文章,驱走双方之间的陌生感,变成“故人”。
例如,去拜访一位陌生人,看见对方手里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你就可以问:“你对这个也有兴趣?看来你在这方面一定是个行家。正好我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对别人的一切表现出浓厚兴趣,借助媒介物引发他们表露自我,对话自然会顺利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