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其所好,摆明立场
我们都知道,跟抱着戒备心的人不容易交流,因为对方心里有这样的想法:“那个人和我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这时,我们应该投其所好,搭建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对方知道你和他是同一立场的。
一千五百年前,唐朝围棋名手王积薪曾创立“围棋十诀”,其中有一诀叫做“势孤取和”,意思就是在自己力量不够,不足以和对方抗衡的情况下,最好先跟对方和解或先顺对方的意,在避免和对方正面起冲突的前提下,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对话或谈判时也是这样,假如对方的势力比你强,或者对方十分坚持自己的立场,情势上不允许你强出头,你最好不要正面反驳对方。这时,你该明白一点,对方就像是一面墙、一把剑,如果正面冲过去,免不了会受皮肉之伤,甚至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即对方拒绝和你进行沟通或者彼此形成敌对的态势。
这时,你不妨运用“投其所好”的策略,先不急着否定或反对对方的主张,先和他站在同一立场,然后再根据他的看法,加上你自己的建议,如此一来,对方便会心甘情愿地把剑收回去,把墙挪开。
举例来说,当对方对你说:“尽管我们公司很想买升级电脑,但最重要的是费用上的考量。”你就可以如此回复:“我了解贵公司有费用方面的考量,所以我才会提这样的建议,让贵公司使用升级电脑,不仅处理速度快,还可以搭配更多应用软件,使人事费用和其他业务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从长期看,贵公司反而可以省下更多经费呢。”
结果,对方也发现原来可以省更多费用,很可能马上答应签约。这个案例非常典型。推销员采取了让对方出乎意料、意想不到的策略,他竟然会同意客户的看法,而且居然跟客户站在同一边。因此,客户往往很难拒绝跟他合作。这是一种很常用的说话技巧。
同样的技巧,我们也可以运用在公司内部;每个公司少不了几个比较顽固或激进的员工,这时,身为上司的你完全可以跟下属这样说:
“你的建议我非常赞成,我也很愿意支持你去做,但是,只要出现任何差错,我这个支持者就会失去立场,甚至要担起责任,到那时,可能没人敢再支持你了。”
这样一来,激进的下属考虑到可能会连累你,应该会静下心来反省自己;或者,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下属,在实施这个你全力支持的任务时,会非常小心,以免失去你这个重要的支持者。
在理性回应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用心理学技巧来应对,那样对对话效果会有很多助益。
假如你发现对方的情绪有点不稳时,或者答非所问、鸡同鸭讲的话,你可以暂时偏离主题,姑且聊聊另一个不同的话题,先缓和一下紧张的情势,以免对方的情绪野火越烧越旺,等火势稍减,再找机会返回正题。
从语意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时你最好多用一些中性的、比较不刺激的转介词,这对降低对方的敌意和情绪化反应非常有利。像话虽如此、果真如此、确实如此等语词,都具有这样的作用。
“我们是同一战线的”,只要对方有了这一认知,他便不会再拒绝你。
内行的推销员去拜访客户时,一进门就会先寻找和这家主妇共同的话题——就算是极小的东西,也能作为谈话的开端。比如看见花瓶中的玫瑰花,便脱口而出说:“这玫瑰花好漂亮,我最喜欢花……”仅仅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让客户感到双方是站在同一边的。
巧用问句,占据主动
仔细想想我们说过的话,大部分都是陈述句。在跟别人对话的时候,如果能适当地使用疑问句,那效果会更好。
逛商场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
(一家名牌女装店,一位男士走了进来。)店员:“欢迎光临。”顾客:“这套女装多少钱?”店员:“800元。”
顾客:“哦。”店员:“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顾客:“价格还能优惠一些吗?”店员:“本店衣物一律不打折。”顾客:“好的,我再去别的地方逛逛。”
你是否发现问题所在了呢?店员使用的所有句型都是陈述句,她根本没有主动了解客户的需求。在整个过程中,销售员都处在被动的位置,顾客提一个问题,她就机械地回答一个问题。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提问的重要性,谁是被屡屡提问的一方,谁就会处在被动的位置。这时,我们应该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变被动为主动。
同样是上面的这个案例,情境可以这样演绎。店员:“欢迎光临。”顾客:“这套女装多少钱?”店员:“您买衣服是准备送人吗?”顾客:“是的。”
店员:“哦,这套不错,很适合送人,但价位偏高。”顾客:“多少钱呢?”店员:“800元一套。送人来说,价格很适中。”顾客:“能优惠一些吗?”
店员:“对不起,先生!因为本店女装都是高品质的女装,所以价格上无法优惠,只要大家一看这个牌子,就知道这是一款不打折、有品质的女装。”职场同样如此,在执行一项工作之初,我们也要多问几个问题,等详细了解后再展开行动,这样就不会在具体操作时有障碍了。领导最怕的员工是那种机械做事情的人,领导怎么说他就怎么干,一条道走到黑,不懂变通,不懂提问。他们对工作本身的意义一知半解,也不愿意主动去了解、思考,一旦出了问题的时候,就振振有词地说:“这都是你让我做的呀?”
其实,领导的指令通常只是方向性的,具体怎么操作、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则需要你自己去琢磨。仅仅知其然不行,你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不懂得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看似按照命令行事,但得到的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
在生活中,不仅要多用疑问句,我们还要经常使用反问句。反问句用得好了,会给生活增添些许有趣的故事。
片场正在拍摄电影,其中有一个喝茅台酒的情节。茅台酒的价格还是很昂贵的,所以不在预算之内。只能以其他品牌代替。于是,演员不高兴了,跑去找导演理论。演员:“导演,既然是喝酒,能否用真的茅台酒呀?”导演:“茅台太贵,买不起。”演员:“您老说演戏得逼真,不喝真茅台如何能逼真呢?”
导演:“是呀,是得逼真。可是,戏中还有一个喝了三碗水的场景,你是不是真的得喝上三大碗水呢?”
演员自然是张口结舌。
在这段对话中,一个反问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解释。再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见小李走进办公室,小王赶紧问:“听说你昨天在公司打私人电话被老板逮了个正着,你现在感觉怎样?”此时,就算小李一口否认曾有“被发现”的事发生,也会不知不觉地陷入“自己是否在公司打私人电话”的场景中,十分被动地被小王牵着鼻子走。
如果反问来回答,就可以迅速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比如,小李可以回答:“你确定没搞错吧?我听说是你被发现了。”
你急?我不急
事实证明,缓解紧张的气氛主要在一个“慢”字,在此基础上发挥一定的语言优势,借助对方的某个观点,使其陷入两难的境地,你也就牢牢抓住了话语主动权。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有谁打电话拨110或119,肯定是发生一些大事,如凶杀案、火灾等。那些接电话的警员和消防队员往往都镇静地用平和的口吻和打电话的人交谈,这是由于他们受过专业训练,比普通人的抗压力要强一些。当人们慌慌张张地拨电话时,大部分人会因为紧张或害怕而变得结结巴巴,说话也没有了条理。但是,如果对方用从容不迫的口气询问,通报者也会跟着慢慢平静下来。尽管不少打电话报案或通知火警地点的人,都不太满意接线员的口吻,但这仅仅是一种语言策略。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冷静自然会影响到通报者的情绪,使对方能够表达清楚。假如不这样,可能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消防队员说:“什么!失火啦!在哪里?真糟糕,还在燃烧吗?好的好的,我立刻报告!电话号码!喔!不不,把地点告诉我!”要是以这样的口气通话,通报者也许会急得连地点都说不清楚,这样势必会耽误很多时间,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日常沟通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因此,在对方激烈地提出抗议时,最要紧的是先想办法让对方紧张的情绪缓和下来。
由于对方已经失去了理智,就算你所说的观点再正确,对方也听不进去。这时,非常有必要设置一个“瓮”,请对方慢慢钻进去。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相声演员上台表演时,大多都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他们先慢条斯理地走上台,然后向四周张望一下,最后才慢条斯理地开口。虽然他们“浪费”了很长的时间,但由于大家急于想看他们表演,所以自然就不怪他们了。
在接下来的表演中,听众会专注地聆听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所以说,遇到情绪激动的人时,最好先不要急于反对他们的意见,最好先为他们点支香烟,或倒杯茶,以便表现得更从容一些。这样,就算对方是满怀怒气而来,也会暂时熄灭心头之火。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一方面,你的态度使他不好意思发作;另一方面,你的步调又与他不相配合,让他感觉十分泄气。于是,他的情绪也慢慢冷静了下来。
这就像有人上门跟你打架,假如你立刻跳出来,双方无疑会大打出手。
相反地,如果你给对方搬张凳子,或递上一支烟,对方也就无法再坚持敌对状态。而且,你不过善尽主人之道,言语上又没有低声求饶,自然算不得丢了颜面。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有必要采取这种话语技巧。
假如能先让对方情绪平静下来,你的说服差不多也就成功了一半。
该说“不”的时候别犹豫
暂且不谈“故意拒绝”的妙处,只要一说起“拒绝”这两个字,不少人都会感叹“拒绝别人很困难!”为什么一定要让人牵着鼻子走呢?为什么说“不”这么难呢?
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拒绝也是一项必要的对话内容。因为不懂得拒绝的人,会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
已故的国宝级大师启功先生,也是不得已才拒绝别人。启功先生是我国知名的书法家,所以向他求学、求教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先生住处终日脚步声和敲门声不断,启功先生曾自嘲:“我真成了动物园里供人参观的大熊猫了。”
有一次,启功先生患了重感冒,连床也起不来了。担心有人敲门,他就在门外贴了一张白纸,上面写了两句话:“熊猫病了,谢绝参观;如敲门窗,罚款一元。”尽管病卧在床,但先生仍不失幽默。
后来,此事被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知道了。华先生专门画了一幅漫画,并题云:“启功先生,书法大家。人称国宝,都来找他。请出索画,累得躺下。大门外面,免战高挂。上写四字,熊猫病了。”
后来,启功先生的挚友黄苗子也听说了这件事。为了保护自己的老朋友,黄先生便用“黄公忘”的笔名写了一首《保护稀有活人歌》,呼吁大家应该关爱老年知识分子的健康。后来,这首歌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其末段的内容如下:“大熊猫,白鳍豚,稀有动物严护珍。但愿稀有活人亦如此,不动之物不活之人从何保护起,作此长歌献君子。”从这件事就能看出,不论你处在生活的哪个位置,拒绝都是必要的生活内容。
翻阅古今典籍,会看到很多呼吁大家坚持原则的内容,提倡该说“不”的时候一定要说“不”。然而,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此难以启齿呢?
这里面有一些深层的心理因素,多数人觉得拒绝别人时,自己心里会产生压力,担心跟对方从此心怀芥蒂。结果,那些轻易不敢拒绝别人的人常常委曲求全,以致因为莫名小事而怒发冲冠,成了“从来不发火,发火就杀人”的人。
为什么不敢向别人提出要求,同时又对别人提出的要求无法拒绝呢?我们的心底深处在怕什么?这来源于儿时的成长经历。
小时候,很多孩子跟父母之间都有过这样的对话。孩子:“我想让你陪我去动物园。”妈妈:“不可以。”孩子:“哦。我的同学都去过那里。”
妈妈:“看我都这么累了,你就不能让我休息一会儿。”每个大人都有无法满足孩子的时候,当然,他们自己也会因此而在心理上感到不舒服。为了避免自己产生这种感觉,拒绝孩子的时候,他们就会附加一些理由,让拒绝看上去很合理。
这对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影响呢?提了一个要求之后,不仅没有被满足,还被大人批评为不能理解别人,得到一个负面的评价。
长大之后,孩子就会慢慢地不敢再向别人提要求,并认为提要求遭遇拒绝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一个不会向别人提要求的人,他的内心大多是敏感的,看待事情的态度也是悲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