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1200000027

第27章 季风(1)

1

《海客谈瀛洲》正在一份重要杂志上分期刊出。终究是这样一部古航海研究著作摆在了面前:学术与思想的深邃,质地缜密坚实。关于季风与洋流、历史上最重要的几次东部远航,都显示了崭新的见解。风格稍稍特异,立论严谨别致,文字精敛且隐隐溢出一股悍锐之气。这意味着多年的沉潜,巨大的精力耗损,以及一个学者于窒息般的环境中奔突而出的心志与决心。一如惯例,它面世后照例是沉默与清寂,仿佛这千般求索、这青灯黄卷的日日夜夜,仅仅是为了回应邈邈星空中的那个“遥远的我”……自然,现实的喧哗和叹赏往往留给了庸常,杰出的心灵不必渴求荣誉。除了老所长顾侃灵先生激动不已再三感慨之外,再没听到其他任何议论。最后一期刊出不久我正好遇见了王如一,这次有些意外的是,总愿冲动在先品头论足的他却闭上了嘴巴。我故意把话题转到这上边,他立刻说:“哦嗬,听说是写季风和洋流的,不少地方涉及了徐福东渡,回头一定拜读——还是先让我那口子读吧,这娘们儿眼尖。”说完撇撇嘴,快步走开了。

经过一场辛苦漫长的劳作,纪及该好好休息一下了,谁知他却陷入了新的痛苦。这是我未曾预料的——他叹气,指着那本杂志说:“看过了吗?”我看的是打印稿,杂志还未细翻。他抚摸着打开的纸页,颤颤的十指像触及一个新生婴儿,“他们根本不在乎作者说什么,我反复提醒甚至抗议,可直到最后还是删除了这么多文字!他们割掉的都是重要的部分啊!而且不加任何说明!奇怪的愈是让人心疼让人爱惜的部分,就越是遭到阉割!我真不忍心打开它们,不敢再看……你对照一下打印稿就知道了,它给删得惨不忍睹……”

也许是错觉,我好像看到了这会儿的纪及眼中有泪花闪烁。当我再次注视时,才发现这双眼睛是焦干的。我在文稿发表前不止一次看过,若草草翻一下杂志当然发现不了什么。可我完全能够理解他的沮丧和愤怒——对这样一部字字精敲细凿的心血作,任何伤害都显得残忍……可我知道,此刻所有的安慰都显得轻飘了。

桌上同时摆放的还有一本簇新的繁体字书,那是与杂志差不多同时面世的海外单行本。“它没有删节。”纪及指指它,但情绪仍然不高。当然,对他来说关键还是杂志的刊出,因为它不仅有广泛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更为切实的意义是所有学界同仁几乎都要订阅,这其实是一场期待已久的倾谈与对话……“海外本印数极有限,没有多少人能够读到……”

“那就早些出版它的简体字本吧,这是最好的补救方法……”

纪及摇头苦笑:“没那么简单。没有哪家出版社爽快答应这件事……”

“为什么?”

他没有吭声。这有点奇怪。难道比海外本还难出吗?我不信。

从纪及那儿离开,我一出门就给吓蒙了!老天爷,只不过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啊,天和地都变了,这只是上午十点多钟的时候,该是一天里最明亮的辰光,可是上下浑浑的都变成了黄中泛黑的颜色,可见度只有几十米!一个不祥的词儿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世界末日?前后左右一片昏黑,又没有发生日食。没有什么显著的声音,如雷鸣电闪之类;但用心去听,可以感到邈邈天幕之外正传来撕裂般的响动,这声响只是隐隐的,却让人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我对眼前这一切毫无思想准备,不知道是宇宙中的什么力量在发威,于猝不及防间遮蔽了天地……我回忆最初是怎样的——踏上街头,只觉得尖尖的风夹着尘粒直灌到衣领里,扑了面脸;然后一抬头,就是这样的天象;有微微的风吼,低沉而强悍;再看地上,已经蒙了厚厚一层沙尘。这会儿仰脸,可以看见压低的浊气仍旧从一个方向往这儿移动……是的,我想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有沙尘袭来,它由更远处,从一个大陆的纵深掠过半岛,吹向海洋。

按照纪及的说法,公元前210年发生的东渡(逃离)事件,其船队就是借助了一股季风——它比这个时间稍晚——跨越渤海海峡,沿海岛链之弧进入西朝鲜湾,继而穿过对马海峡。然而对于这座远离半岛的内陆城市来说,这场季风却越来越有些变味儿,它变成了上拄天下拄地的黑煞,让这里变成了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季节——这样说毫不夸张,因为关于这场延续持久的猛烈的西风、它的可怕故事,近年来人们一口气会说出很多。午夜里一听到尖厉的风声,老城居民都在心里念着:“来了!又来了!”一边想着会有什么倒霉事突然降临:阵风会掀翻屋顶,击碎窗户;更不可思议的是伴随邪风而来的黑幕,天地无光,沙尘盖地,人们不敢上街不敢出门,许多人得了莫名其妙的疾患:医院会在一夜之间塞满病人……大风十有八九要带来瘟疫和不祥,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所以我一直以为季风之后的那一段日子,它与徐福逃离的时间相吻合,并非完全是因为海洋动力学的原因,它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单纯,而是有着更为深层的奥秘:恐惧。当然,这样的预测在纪及来说是荒诞不经的,他甚至不屑于瞥过去一眼。

马光打来一个电话,催促我一定要早些到办公室来。我顶着正在变大的、阵阵尖啸的风急匆匆往前,冒着被迎面撞来的汽车碾上的危险,踉踉跄跄奔走,眼里不止一次吹进了沙尘,一路在想:他那里一定有什么重要事情吧。

进屋后娄萌还没有到,看来他就是为了赶在娄萌前边告诉我一点什么。办公室里只有我们两人,马光解着围脖,骂着,把嘴里的沙尘吐出来,从兜里掏出一份复印材料:

“老宁,看看吧……有人出手可真快啊!”

我把复印材料摊开。原来这是一份文摘复印件,一段一段全都摘自纪及在海外发表的那部书稿,并且将国内报刊删除的部分加以注明,形成了一个对照本。搞文摘的人显然花了不少脑筋才把那些片断选出来,而且做了一种奇怪的连缀和剪辑。这样从头读下来,行文显得有些刺目和怪异。“这、这是怎么回事儿?”我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

“听说只印了十几份。科学院的正副头儿每人一份,主要是送给上边的要人。”

我心上一阵发冷:“什么时候了!怎么还这样啊!这不是害人吗?这让人想起了……”

“我一点都不吃惊。大概是霍老不高兴了——你说呢?”

我忍住了一声不吭。我一瞬间想起了什么。这当然指前一段所谓的诽谤霍老的“谣言”。我说:“如果霍老有胸怀的话,就该找纪及谈谈,这样不就清楚了吗?纪及认认真真准备那部传记,对一些情况有不同看法,也属于正常!霍老……总不至于吧?”

马光的嘴唇翘起来:“你的心太好了。霍老可不会像你这样想问题。”

一会儿传来了脚步声,马光使个眼色,我赶紧把复印件收起来。娄萌踏进办公室,满头都用大围巾包了起来,摘掉围巾,我立刻看出她的脸色不太好:她当然会更早地知道一切。

果真,还没等我开口,娄萌就把皮包一扔说:“你的那个朋友真给我们家老于干了一件大好事啊!”

“怎么了?”我故意问。

“上边已经让老于去谈话了,老于都紧张了。”

“不就是一部学术著作吗?有人还编了内部文摘,真是无聊、可耻!”

她先是愣愣地看我,后来又端着杯子出神:“他啊……竟在海外出版了删节的那些部分!这就不是学术问题了……”

“那是同时出版的,并非故意加上了删节部分——而删节才是错误的……”

娄萌伸出一根手指:“先别这么说。事情一涉及到海外就复杂了……你等着看吧,这事不会就这么了结的,上边——听说吕南老去南方参加一个会议,闲下来翻过这本书,有话呢。”

“吕南老”三个字让我惊了一下。我愣愣地看着她。都知道那是个一言九鼎的大人物,他会这么快见到书?

“我真后悔没跟你们讲清楚……”娄萌的声音低下来。

“吕南老……”我自语着,还在琢磨。

“如果原稿先交给东部城市,他们会报送有关部门,然后再……如今一切都晚了……”

“提前审查?这太过分了吧?”

“因为这不是一般的个人选题,而是领导交办的一个重大文化项目——区别就在这里,再说本来就有许多人盯着……”

老天,如果她一开始就这样讲,我和纪及都不会应承下来的。现在真后悔没有将它和那个传记一起推掉。算我们倒霉。

马光一直盯着窗外摇动的树梢,这会儿转过脸吐吐舌头:“以后咱编刊物也要谨小慎微了。”

娄萌转脸看他,有了一丝笑容:“真要谨小慎微倒也好了,你们这些人就是天不怕地不怕。你们的胆子比我们这一代人不知要大多少。”

我想说咱们是同一代人。而我与纪及的年龄差距更大。奇怪的是娄萌很自觉地把自己和丈夫于节、甚至是霍老他们划成了“一代”,而我这个年届四十的人却要和她女儿于甜划成一代。当然了,马光也属于她女儿这一代。这种划分究竟是荒唐可笑,还是依据了某种更科学的心理指标?

下班出门,夹杂着尘粒的西风更大了。天色黑中竟透着紫,就像黑夜,却没有一丝星光。我裹紧了衣服去找纪及。进门后正遇到顾所长,老先生气呼呼地说着:“这太卑劣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这一套……”

我告诉了娄萌与我的谈话。顾说:“刚才我们正说这事。看来有人早就动手了,他们行动得可真快。有人就是习惯于搞这一套,轻车熟路!”

2

同类推荐
  • 行大道

    行大道

    《行大道》描述了基层干部元仪頫五光十色的人生轨迹和曲折坎坷的职业经历。小说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后半叶,不同时期社会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反差与碰撞,生动展示了那些年代诚实与虚伪、革新与守旧、廉洁与势利之间的对决与博弈,弘扬了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干净做人,公道办事的干部职业理念。
  • 天豹图

    天豹图

    《天豹图》十二卷四十回,有清代刊本,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书中写英雄除暴安良,又加上朝廷中忠奸斗争和英雄美女间的故事,颇能吸引读者。
  • 苦难的还原

    苦难的还原

    我与阎连科虽是同乡却不熟,仅记得1999年暮秋,在河南新乡小冀召开的“中原论坛”讨论会上见过一面。我们当时是作为河南省籍在省外工作的作家回去参加这次会议。北方的深秋,寒意已经十分明显。迎面走来的阎连科,中等个头,面相老成,身架墩实。他穿得厚厚囊囊,不甚利落,整个给人很沉的感觉。他的表情,也不机敏,显得沉郁和拙笨。当他站定那里时,透过树隙,花花搭搭的光线照着他。他厚沉得有些像岩石,但不那么尖硬、冷冽。沉默中,他的身后,是苍凉而古老的中原乡村。白天的天空依旧湛蓝,却是可以感觉到当阳光隐去以后,残缺的夜色,移动的影子,晃动的是难眠的悲哀。
  • 过河卒子

    过河卒子

    1929年秋天从欧洲回来后,陈光甫的日记里就很少看到那些叱咤风云的军政要员们了。他是一个持身谨严的人,明白一个人的历史是由在世时的业绩写就,亦是由文字所塑就,因此不管有多忙碌,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对一日里所经、所遇、所思予以记录。这些日记有的写在装订成册的本子上,有的就随手涂抹在银行信笺纸上。意态从容时,用毛笔,事多心杂时,就用自来水笔潦草记之。但跟1928年之前不同的是,此后他的日记里虽少了天下大局,却多了交游、读书、行务处置、修身束德等日常记录。他好像是刻意要把政客、将军这些大人物全都驱除出他的世界,而只是埋头一心一意地打造他的金融王国。
  • 日本推理小说界人气作家作品精选(套装10册)

    日本推理小说界人气作家作品精选(套装10册)

    日本推理小说界人气作家作品精选,套装10册:《白金数据》、《沉睡的人鱼之家》、《拉普拉斯的魔女》、《睡在豌豆上》、《远野物语拾遗》、《寻找回忆的人》、《超能者》、《强蚁》、《D坂杀人案》、《两钱铜币》。10册小说内容取材广泛,构思独特,情节扑朔迷离,悬念迭起。推理逻辑严谨,结局出人意料,不读到最后一刻,永远不会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热门推荐
  • Hero Tales From American History

    Hero Tales From American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打赌你喜欢我

    我打赌你喜欢我

    青春爆笑!高甜!和男朋友分手四年现在要去领证了怎么办?娱乐圈话题流量小天后木桐和知名影帝利泽野相识十余年,相恋三年,分手四年,却因为各自的私心对外隐瞒了他们已经分手的真相。于是——娱乐圈羡煞旁人的模范情侣“木野夫妇”被全世界催着结婚啦!木桐:“都怪你……结婚了怎么办?”利泽野:“先上完节目再说。”然而结婚后,麻烦接踵而至;两人已经分手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震惊娱乐圈。对此,粉丝表示:“分手了?不可能!木桐演技这么差,要是没感情了,他们俩之间怎么会满心满眼都是爱意呢?”木桐:“我?演技差?装作跟利泽野情浓蜜意可是我这辈子最擅长的事情!”利泽野:“这难道不是你的本色出演吗?”木桐:“你说什么?”利泽野:“咳……因为我也是。”
  • Captain Stormfield's Visit to Heaven

    Captain Stormfield's Visit to Heav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

    本书分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临近景观等四部分,全方位地描述了长江风貌,赞美了长江的壮丽景色。
  • 步步成妖之极品腹黑后

    步步成妖之极品腹黑后

    【当腹黑铆上腹黑,强者遇上强者,会碰撞出怎样的激情与火花】她来自21世纪的金牌杀手,什么都记得偏偏忘了怎么死的。穿到冷宫灵力为零的废材皇后身上,即将成为一颗弃子…“你卑鄙,你无耻,你冷血,你残忍…”有人骂她。夏梦无奈的看着这琼瑶剧里跑来的人,“那些都是我的优点没错,但我觉得不择手段更贴切一些。”【他】青郁国武者逆天的存在,绝世风华的腹黑王爷,懂她宠她,“若为她,颠覆了这天下又有何防。”【呆呆小萌龙】“快看快看,有美男,我去捉来给主银暖床。”不等她回答,已经被人提起,“你若敢,我今晚就吃龙肉。”“哇…主银,他欺负龙。”【半妖小鬼】“哼,大爷一界魔王之子,怎会臣服尔等渺小的人类,结了血之祭又如何,我要亲手杀了你。”夏梦眼皮子都不抬,“饿饭三天,零食没收。”“死女人,你就这么心狠?”“外加晚上守大门。”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 殷小萱大闹三王爷

    殷小萱大闹三王爷

    party过后深睡,不料竟然穿越,不知何年何月何地,既来之则安之,但是宫廷之中满是算计,真的能安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第一女主宰

    末世第一女主宰

    (锦华章第七世,末世甜宠文,1V1,身心俱干净)末世来临,丧尸横行,因为自卑而远离心中真爱,却害得他横死。重生五年前,这一次她绝不重蹈覆辙。“老大,嫂子又冲到丧尸堆里了!”“我靠,老大人呢?”“老大冲到嫂子前面了!”月冥焰上辈子,这辈子,下辈子,最最最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吃人不吐骨头的末世,将焱槿宠得无法无天。晚烟晓寒;读者群:56881865;敲门砖:男主角色名
  •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第一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剔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缜密完整的一部传记。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
  •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师职业素养阅读丛书:教育政策与法规》中穿插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及延伸性思考和阅读,对于教师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