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4600000012

第12章 街景(5)

直隶图书馆是一幢两层楼房,一大部分是藏书库,建馆初期藏书达二十万卷(册)。天津的书香世家严修(范孙)的五弟严台荪出任图书馆馆长,在他的主持下,图书馆广募中外新书、杂志,馆藏日益丰厚,成为长江以北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有一件往事从细节上说明了直隶图书馆的藏书之巨。1921年4月,胡适的学生顾颉刚从天津给他写信,告诉老师自己在直隶图书馆找到了《曹栋亭全集》。曹栋亭是曹雪芹的祖父。正在研究《红楼梦》的胡适,接信后立即起身乘火车赶到天津。他先是专程拜访了严范孙先生,谈他到津访书,考证曹家历史之事,临走时把自己写的《红楼梦考证》底稿留给严先生,望给予指正。随后他来到直隶图书馆,仔细翻阅《曹栋亭全集》,从下午2点一直看到将近晚上6点。

与直隶图书馆相邻的另一处文化地标——天津美术馆筹建于1929年冬。这是一幢颇具艺术气韵的两层带地下室楼房,楼上是展览室,楼梯曲折回旋,馆内馆外给人以深沉素雅的印象。馆内设立了国画陈列室、石刻陈列室、建筑陈列室、雕塑陈列室、西画陈列室,以及画室、课堂教室等。天津美术馆同时担负起了博物馆的功能,建立之初便征集古今名作,筹设陈列室。1930年初冬,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被盗,遗失珍贵石刻近百件,这批文物被盗贼偷运到塘沽,正准备走私出境时被天津海关截获,当即扣留,保存于天津美术馆内。天津美术馆的倡导者及首任馆长,是严范孙的公子严智开。美术馆除定期展览古今美术作品外,还特别开办了绘画传习班,招收青年美术爱好者学画。

大经路笔直开阔,两侧种植着松树林带,整条大路幽静整洁。道路周边先后设立了直隶洋务局、天津建造局、直隶学务所、天津高等审判分厅、直隶禁烟局、顺直咨议局、直隶劝业道署、直隶交涉署等政府机构;也有北洋造币厂、京奉津浦铁路局、达仁堂、北洋女师、天津师范学堂、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直隶省图书馆、美术馆、中华武士会等经济、教育、文化机构。

红学家周汝昌1932年考入大经路北端的觉民中学(今天津二中)读书,他在一段回忆文字中描述大经路当年的景象:

这条街,不但中央车道宽阔,两侧人行道也是舒展的,两旁商店、街道,都是小门脸儿,那是宋、辽、金、元时代商店的典型建筑。书店,则是我最常光顾的去处。

大经路上车马不多,平静而不喧嚣;有时有外乡来卖胡琴的走过,给你耳边送来令人心醉的乐音——他穿的是半截大褂和布袜青鞋,肩上背一个褡裢,插着几把胡琴,他自己手中一把,边走边拉,从容不迫,那乐音非常清脆悠扬,就是一名高手琴师,引你萌动也买一把来拉拉的愿望。

随着各国租界地的条件日益提升,富豪商贾、官员军阀若来天津置地建房,他们需要做出选择,是究竟把房子建在英租界,还是德租界,或是意租界,但不会考虑河北新区。这样一来,纵使规划得再符合潮流,河北新区里住的也仍大多是平民百姓。行政的力量只能使新区成为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的资本都在租界,仅凭一纸规划无法改变城市的格局,城市发展的大势已无法逆转。

令人无比遗憾的是,大经路的大部分建筑都在1937年毁于战火。1937年7月27日,日军大举进攻天津,先是每天出动六十余架飞机对老城厢、南开大学周边、大经路等地不分目标进行地毯式轰炸,后又由地面部队实施了密集的炮击和扫射。当时天津的行政中心区都在大经路上,所以这里被炸毁得最为惨烈,包括图书馆、美术馆、商品陈列馆、顺直咨议局在内的几乎所有公共建筑均被炸毁,临街的商店房屋均被炸烂。大经路像是被开挖出一条宽阔的鸿沟,四周围一片狼藉,惨不忍睹。袁世凯精心规划设计的河北新区,自此元气大伤。

如今,大经路早已改名为中山路。南端路口不太显眼的地方,有一座青灰色平房,门楣上方刻着“造币总厂”四个大字。从保留下来的老照片上仍可以分辨出,这间平房所在的位置,正是原来造币总厂的门楼旧址。

当年为安全运输货币,造币总厂先后修建了两条地道,一条通到大经路对面的银圆局(今河北区铁路小学);另一条通往中山公园,也就是当年的劝业会场。多年以后,造币总厂所在地被一家集体所有制工厂占用,年轻的工人们出于好奇经常钻进地道“探险”。前些年,有计划在造币总厂原址建立地下博物馆,就是想利用这两条地道的空间。

曾经占地一百三十亩的造币总厂,如今只剩下门楼后面一片不算太大的平房区。当年袁世凯雄心勃勃打造的河北新区,也和他幻想中的王朝一样,被风吹散,重新聚拢,变成了另一副模样。

世界不再令人着迷。

天纬路×地纬路│天津美术原生地

◎记忆地标:天津美术学院

20世纪初,大经路上集中了直隶学务所、北洋女师、天津师范学堂、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直隶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艺术、教育机构。

如今天纬路上的天津美院校园所在地,最初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公立女子师范学校——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的校址,美院食堂的外墙上,还刻着“女子师范学院师范中学部”的字样。

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由教育家傅增湘创办于1906年,校址最初设在三马路三才里,1910年迁到了天纬路。邓颖超、刘清扬、许广平等近代名人都曾在此就读。

北洋女师初创时,课程中便设有图画课和手工劳作课,开启了美术教育的先河。1926年中国城市艺术活动广泛兴起,学校开始设立美术科,教授西画、国画、图案画。1929年,学校又在家政系中开设了图画副系,几年后改为独立的科系,课程设有国画、西画、图案和技能理论等。

除了早期的美术教育,这个校园里还有深厚的人文历史。1930年李霁野在此教授英文时翻译了名著《简·爱》,1935年曹禺在这里任教期间创作完成了《日出》。

天津美术学院的前门是天纬路,后墙是地纬路。

地纬路过去是一条破破烂烂的小街道,夹杂着不少美术书店、美术用品商店。这里又被美院的学子们称为“美院后街”,虽然很窄,但文化味儿很浓。过去的天津工艺美院也在地纬路上,工艺美院又叫“后院”,也出了很多好画家。每年艺术类院校招生考试期间,上万名学生聚集天纬路、地纬路,美院周围的民房变成了“艺术村”。

过去几十年,靠近地纬路一侧有一座四层红砖楼,美术圈都习惯称之为“后红楼”。天津美院很多有名的教授都在后红楼里有自己的画室。后红楼并不美,但它因为承载了几代天美毕业生的记忆,而变得坚实厚重。如今后红楼已被拆除,重新规划的地纬路改造成了一条古色古香的步行街,开设了画廊和经营绘画工具、美术图书的店铺,咖啡茶座等休闲空间。

新的街道在改造,过去的记忆在拆除,几家卖美术用品的小店仍在营业,只有走进店内,看着满屋满眼的画笔、颜料、画板、石膏像,才能依稀找回那种久远的人文气息。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西方艺术思潮开始渐渐影响到年轻人,天津美院几乎每天晚上都有艺术讲座,大大小小,无所不包。刚刚经历过地震,老建筑已有些残破,空气里总是飘来阵阵墨香。那时的天津美院师资力量很强,除了孙其峰、萧朗、秦征这样的大师,还有一大批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中青年画家,老师多于学生,平均四个老师一个学生,一个班里最多的也就七八个学生,老师和同学的衣着也都显得很时髦、摩登。

早已进入主流艺术市场的画家李津1979年考入了天津美院中国画系,在他的记忆里,在天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儿,“有那么一段儿,大部分时间不是画画,只是吃喝玩乐,为了玩儿来用尽各种心思。整天跟几个哥们儿一起,一般就是泡歌厅,基本泡到晚上三四点钟,夜不归宿,而且什么样的歌厅都去,没钱时去最便宜的,有钱去好的。有时候就因为一瓶啤酒,没钱了,就差那一瓶,怎么办?就把防寒服脱下来赁了,高兴啊,等于是拿下一个大活儿。”这种玩儿其实更是一种对于生活的体验和对于艺术的消化,直到今天他还是要感谢那段日子的积累。

在中国“八大美院”中,天津美院总是显得特别低调。天美的一位老师说过,对于某个艺术潮流,天美的画家在这方面可以说很迟钝,也可以说很消极、很不屑,这与天津这座城市本身的性格也有类似的地方。但天津的艺术家又多有跨界创作,比如邓国源的油画又有水墨的感觉,祁海平在画油画的同时也写书法,李孝萱在画水墨画的时候也在画油画,李津也在画油画、丙烯画,这些又都体现出天津人的兼容性。这种气质,恰好又与美院校园所处的百年前河北新区那种东西方交融的风格互相影响,在岁月中洗礼磨砺,呈现在这个时代的面前。

今日天津美院,校园很小,主楼前花园广场上几组相隔不远的雕塑——倒塌的罗马柱、围成一圈高高低低的陶俑石像——东方与西方的艺术观念碰撞,在阳光下给人平和纯净的感觉。登上高高的台阶进到主楼,迎面是一个圆形天井式大厅。教室分布在楼梯两侧,走道上堆放着学生的作品和半成品。尽管是周日,但随便推开一间教室的门,都可以看到正在画画的学生。

美院里有一种神奇的氛围,也许是在这块地盘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淀的艺术气场,让人不由自主地被这种魔力吸引,内心的色彩也变得明快了。

老城厢│中国第一个没有城墙的城市

◎记忆地标:老城厢历史文化街区

古代中国的国土上,耸立着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城郭。“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墙,最基本的功能是保护城内居民,防御外敌侵略。

天津的城墙最早修筑于1404年,那是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只是夯土造墙,若干年后土城墙风雨飘摇。到1491年,官方将土城增高加厚,用砖包砌,四门上重建城楼,分别命名为镇东、定南、安西、拱北。这一格局延续了五百年。

天津城市的兴起要早于天津城的修筑。天津筑城之前已形成了两处商贸中心,一处是靠近南运河三岔河口,包括估衣街、锅店街、针市街等;另一处是靠近海河的宫南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一带。这两处繁华地带,后来都被阻隔于城墙之外。

由于天津卫城主要作为军事守卫,规划中便没把经济活动区包容进来,而是在海河和南运河两处商贸区域之间,修筑了一座东西宽、南北窄的长方形城郭,俗称“算盘城”。

《津门保甲图》中的“清代天津卫故城”,是天津城最早的手绘地图。从图上可以看到,老城主干道是联通东西南北四门的十字街,城内被十字街切分为均等的四块区域,每块都建满了密集的胡同里巷,街道横平竖直,方方正正。沿十字街向外,可通达四乡大道。十字街的中心交会点是钟鼓楼,为了不影响交通,钟鼓楼的基座又是通道,可以穿堂而过。

城墙以内是天津的政治中心和居住区,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的生意和生活,都要走出城门才能完成。明清时期天津水灾严重,高大坚固的城墙成了一道屏障,把两米多高的大水阻于城墙之外。或许,这就是天津城墙五百年间最大的功绩。但真正需要用它来抵御外辱时,它却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1860年,守卫天津的僧格林沁向朝廷上奏折:“天津城内居民喝水都要到城外去取,如果天津城被围困,城内所有衙府指挥就要失灵了,北京也会因此遭受厄运!”因此,僧格林沁下令挖土为壕,垒土为墙,在天津老城东、东南和南面三个方向,修建了一道全长十八公里的高墙,墙外深挖壕沟,设营门十二座,各垛口排列抬枪、炮车等军事装备,作为天津城外围的军事防线。

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认为天津城区日渐扩大,居民增多,依赖围墙抵抗突发事件是个不错的办法。他决定重新加固围墙,深挖壕沟,重修围墙之间的大门。现在天津的大营门、小营门、南营门、北营门、西营门等地名就是由此而来。围墙外的护城河规模不断扩大,宽度为八米,从小西关南运河,一直过了紫竹林流入海河。

无论护城河还是旧城墙,都挡不住八国联军的炮火。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攻占天津,迅即成立殖民军政府,对天津进行市政和行政管理。天津从此进入长达两年的“都统衙门”时期。或许是因为攻打天津时城墙的确碍了洋人的事儿,四个月后召开的都统衙门第七十四次会议,提出了拆除城墙的议题:“基于军事目的和卫生原因,本委员会决定报告联军各国司令官,请求下令拆除天津城墙。并请瓦德西伯爵阁下在以后中国与列强进行协商谈判时,加入下令今后永不再修建城墙的条款。”

都统衙门责令属下的公共工程局上报拆墙方案。1900年12月31日,20世纪第一年的最后一天,工程局从西侧动工开始拆除城墙,首先试拆二十米,以便搞清城墙结构,随后工程招标,开始全面拆除城墙。

同类推荐
  • 世界历史博览4

    世界历史博览4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大唐御医

    大唐御医

    一个外科医生(男)搭着一个内科医生(女)一起穿越了!这样的一对黄金组合来到了贞观九年的大唐,他们的穿越,能改变大唐的什么?如果长孙皇后不死,太子承乾还会造反吗?李治还能做皇帝吗?武则天还能站上历史舞台吗?
  • 抗日援朝1592(下)

    抗日援朝1592(下)

    史上最彪悍的抗日战争,大明帝国最后的绝唱!这是决定东亚三百年格局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人赢得最漂亮的抗日战争。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实际统治者太阁丰臣秀吉,挟统一日本之威,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李昖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血战,在朝鲜半岛拉开了帷幕……本书再现的正是这一段尘封已久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日本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历经艰辛奠定的基业,在这场战争中分崩离析,最终落入德川家康之手,书中写出了两位枭雄的明争暗斗、权术阴谋。
  •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是郑振铎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本书为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沥血巨作,从1848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写到抗战的结束,举凡近代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社会制度、世态风貌无不细致入微,丝丝入扣,是历史爱好者和史学研究者了解和剖析中国近代史的最佳范例作品。
热门推荐
  • 男神与我皆微甜

    男神与我皆微甜

    【写完一个位面一起发,已进入收尾阶段,不弃坑】#我家宿主有毒怎么办,在线等!急!#打从开始做第一个任务,系统的心情就一直很复杂。别人家的宿主刷个好感度都千难万难,怎么到了它家宿主这里好感度就蹭蹭的往上涨?折苏觉得她好像get到了一个新的点。“系统系统,你家大人总想撩我怎么办?”“宿主不要怂啊,勇敢的撩回去,我相信你终有一日会成功的!”[入坑请先排雷,全文1v1,甜宠苏苏苏]
  • 超神学院之彦伦

    超神学院之彦伦

    我叫葛小伦,是一个屌丝,直到我被两个黑衣人坑进了一个什么破学校。他们说要给我神力!还给我取了个吊炸天的名字……银河之力……直到我遇见了她,我才知道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群号:648067997有兴趣的加一下呗
  • 逃婚弃妃

    逃婚弃妃

    “我死了吧!”当慕容雨再次争开眼睛的时候,不禁对自己说:“这里是天堂?还是地狱?”犹豫了一下,苦笑道:像我这种自动放弃生命的人,死后应该是会下地狱的吧,并且是十八层的阿鼻地狱吧。一想到待会有可能要忍受“上刀山、下油锅”的痛苦,慕容雨不禁直打寒战,心里暗自懊悔。如果,如果可以重来,她决不会走这一步。回想从前,她是多么的热爱生命,即便从小就生活在悲伤中,她也从没动过……
  • 我的妞妞

    我的妞妞

    一个人,一只狗,一辆三轮车就此踏上了寻亲之路。路上的千姿百态让主人公看尽了事世的沧桑。最终的结果如何请跟我一起走进主人公的生活,跟着他一起尝尽世间百态。等着你哦!
  • 渡江

    渡江

    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起,至6月2日解放上海崇明岛止,历时42天,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继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之战后,第四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也是史上的奇迹。
  • 老残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老残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老残游记》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 你被写在我的爱情里

    你被写在我的爱情里

    被心怀不轨的姐姐设计,我成了众人眼里的神经病,她是众人眼里变态的神经病,是害了白家小姐的凶手。只有他,白家小姐的未婚夫,她的二叔顾司成,淡淡的说了一句。“那不重要。”于是,稀里糊涂的,徐青蔓就从寄人篱下的陪嫁女摇身一变成了顾二夫人。没有祝福,没有婚礼,只有一个众人眼里无权无势的草包顾二爷。
  •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如果说战争推动并造就了历史,那么兵器就推动并造就了战争。崔佳编著的《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将人类兵器发展的历史用故事的形式加以讲述,再现了人类兵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件,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图文并茂,是一本不多见的讲述兵器发展历史的图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本书的精彩内容,一起进入人类兵器历史发展的隧道,去开始一场精彩刺激的旅程吧。
  •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特别是女孩,由于 对很多事物缺乏必要的认知和训练,常常会跋涉在心 灵的黑暗深处,耽于幻想、意志薄弱、心理素质差… …难免因此而让自己伤痕累累、痛苦不堪。此时,女 孩子最渴望得到正确的指引,从而让自己成熟起来, 不断地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呵护自己。西西密码编写的这本《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 信)》中,既有简洁优美的心灵美文,也有耐人寻味 的人生感悟;通过999篇感人的心灵美文,如一罐罐 香浓暖心的鸡汤、一股股清凉解渴的山泉、一块块填 补胃肠的面包,温暖人生风雨中那些孤独的、受伤的 心灵,为无数女孩打开一条通向春天的小径,一扇扇 通往明媚的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