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邨位于马场道、桂林路与睦南道之间,共有三幢楼房,呈“品”字形布局,由意大利建筑师保罗·鲍乃弟设计,1933年建成。沿马场道一侧一般被称为“横八所”,四层砖木结构,八个楼门,每个楼门有房屋九间,楼前楼后各有独立的院落。睦南道这一侧的安乐邨是两栋南北对称的三层联排住宅楼,每幢楼各有十个楼门,分成十个独立的小院落。
有两位鼎鼎大名的艺术家曾经住在安乐邨,一位是鼓王骆玉笙,另一位是京剧名旦杨荣环。骆玉笙本来住在老西开教堂后明德里2号,后来换房搬到安乐邨9号余门。她的老友吴素秋、张君秋、关素霜、方荣翔、谢添等等都曾来此拜访。京剧名旦杨荣环是骆玉笙的邻居。杨先生师从尚小云,又拜梅兰芳为师,经梅大师亲授《宇宙锋》《霸王别姬》等剧,成为兼宗梅、尚两派的旦角名家。后来出任天津市戏曲学校副校长,一直留在天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睦南道南半段,过去别墅洋房较少的地带,建起了一批苏联式的公寓小区,包括团圆里、河北大学宿舍、友谊里、友好里、全胜里、利增里、睦南里等。尽管这些公寓楼与小洋楼风格迥异,但整条睦南道并未因此被割裂,而是仍给人一种整体的和谐感,因为道路、围墙、院落、建筑井然有序,厚重的木门,路边的绿树,一切仍是恰到好处。
新楼房建成以后,工作人员拿着一大串钥匙,带着分配到住房的干部去新楼开单元门,哪个门能打开,就先让人住进去,随后再登记。家具都是统一分配的,上面钉着一个红色的小牌子,写着“人民政府”四个字。住户每个月除了要交房租之外,还要交家具费。
即使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睦南道的生活,也能代表一种品质。
当时以马场道为界,马场道以东是普通人家的居住地,包括大片的开洼和苇子地;马场道以西是进城干部的家属宿舍。住在睦南道的孩子们多在天津市实验小学上学,中学则集中在耀华中学和天津女一中、男一中。这是一个不同于普通市民的生活圈子,他们有机会跟着父辈去看内部电影,也可以阔绰地拿出零花钱,到小白楼起士林买一根夹着菠萝的奶油冰棍。学校里,老师教的是普通话,学生说的也是普通话。有些人甚至到长大以后,才第一次听到天津话。
20世纪80年代末盛行换房,说着纯正天津话的人们住进了睦南道的洋楼和公寓。再后来,一些公司、私人会馆、酒店、茶楼也搬了进来。在五大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开始越来越多元化。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贵族别墅紧邻着平民化的单元房,城市的一切生活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那种闲逸宁静的生活情调在这里自成一体。每个小院和大院都宁静得一如从前,偶尔有居民出入,脚步声也是轻轻悄悄。睦南公园的小亭子里,有大爷大妈放着录音机,齐声合唱《原野牧歌》,终究也与天津其他地方老年人扎堆儿唱京剧、跳广场舞的场景有些差别。
时间在旋风中逝去,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为一体。偶尔有骑着自行车或乘坐马车的外地游客从睦南道上经过,他们穿越历史,体会到一种属于天津的韵味——但这种韵味已经完全是一种混搭风格。
庆王府│五大道上最奢华的私人宅邸
◎记忆地标:重庆道庆王府
在洋味儿十足的五大道上,位于重庆道的庆王府是唯一一幢以中式风格为主、中西合璧的深宅大院。高高的围墙里面,院落极为开阔,主楼是二层围合式建筑,墙体由青砖砌筑,外立面用爱奥尼克柱造型围成柱廊。踏上霸气十足的台阶进入主楼,迎面是金碧辉煌的中庭,一、二两层大厅周围有列柱式回廊,四周为居室。后院有一个大花园,假山、石桥、凉亭一应俱全,院中栽种七株北美黄金树,以北斗七星的布局排列,树龄都已近百年。
这处宅院最初的主人是太监总管小德张。
清王朝倒台后,小德张也来到天津寓居,他先是住在英租界盛茂道(今河北路)。1922年,他亲手设计,在英租界墙外推广界剑桥道(今重庆道)上建起了这幢超级建筑。
太监还懂建筑设计?很多人会对此产生疑问,但小德张的确有此才能。小德张十五岁进宫做杂役太监,一年后被派入宫内南府升平署戏班学京剧武生,因为技艺精湛,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在三十三岁那年,他受慈禧太后老佛爷的恩宠晋升太监总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多才多艺。
他一直喜欢画图,尤其擅长手绘房屋建筑图。到过故宫的人一定对宫内一座没完工的建筑印象深刻——那是故宫里唯一一座西洋式建筑,名为延禧宫,大家都习惯叫它水晶宫。这座水晶宫就是小德张的构思,宫殿以铜作栋,玻璃为墙,墙之夹层中置水养鱼,底层地板亦为玻璃制成,池中游鱼一一可数。遗憾的是,还没等水晶宫修好,辛亥革命就爆发了,工程只好半途而废。
在天津,小德张想为自己建一幢西式楼房。别人盖楼都请西洋建筑师,唯有小德张自己设计。他盖房子不考虑成本,什么材料好用什么。门檐窗户都是紫檀的,窗户上镶嵌着从意大利进口的彩色磨砂玻璃,上面绘有山水花草,笔法细腻纯熟。过厅和客厅的木隔断上刻着精美的雕花,天花板四角有鹤形、蝙蝠形的石头雕饰,中央悬挂着从德国进口的葡萄吊灯。房间内的装饰风格,既有东方的大方稳重,又有西洋的富丽堂皇。壁炉一侧有一架钢琴和一台留声机,另一侧是一个特别大的玻璃柜子,里面摆满玉器和象牙雕刻的工艺品。
这幢房子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进入院门后,有高高的宝塔台阶通向主楼正门。皇家九五之尊,皇上甚喜“九”,九、十八皆为皇帝御用。小德张曾权倾朝野,清廷虽已倒台,他仍不能逾越皇权,于是动了点儿脑筋,将入户台阶建为十七级半。看似十八阶,实则矮了半分。
1923年,小德张全家迁入新居时,正赶上他的母亲唐老太太八十寿辰,小德张为母亲庆寿,在大厅里装上小舞台,邀请京剧名伶李吉瑞、薛凤池、程永龙、小兰英等人粉墨登场,好不热闹。
1924年,清室第四代庆亲王载振到天津定居。
载振是庆亲王奕劻的长子,乾隆皇帝的玄孙。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派任出使英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并到法、比、美、日四国访问,写有《英轺日记》一书。回国后积极参与新政,奏请成立商部,后任商部尚书。前程似锦之时,发生在天津的一件风流韵事却断送了他的仕途。
他去吉林督办学务途经天津,袁世凯命段芝贵接待。天津有一女伶叫杨翠喜,色艺俱佳,载振一见大为动心。段芝贵见状,便把杨翠喜买来献给载振。载振回京后,在父王奕劻面前大大夸赞段芝贵,段由候补道跃升为黑龙江巡抚。当时刚刚创刊的《京报》载文披露此事,轰动京城。御史赵启霖奏劾段芝贵,于是,慈禧太后诏命醇亲王载沣、大学士孙家鼐彻查。载振闻讯,马上把杨翠喜送回了天津。载沣、孙家鼐为保全皇室体面,复命“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赵启霖反以“奏劾不实”被革职,舆论更加哗然。最终,清廷撤了段芝贵的黑龙江巡抚,无奈的载振亦请辞农工商部大臣职,自此结束官场生涯。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杨翠喜案”。庆亲王奕劻病逝时已是民国年间,大总统黎元洪颁布命令,由载振承袭庆亲王爵位。也就是说,载振仍是国家承认的庆亲王。
庆亲王欣赏小德张的才华,对他设计的建筑更是赞不绝口。他太喜欢小德张的这所宅院了,想用自己在天津老城厢北马路的门脸房十余所和英租界墙外推广界都柏林道(今郑州道)上的十余亩空地作为交换,从小德张手中买下这所宅院。
小德张不缺钱,更不想把自己殚精竭虑设计的房子拱手相让,又没办法违背庆亲王的意愿。虽然此时大清朝已经结束,但说难听了,旧时的主子毕竟还是主子,旧时的奴才也只能还是奴才;说好听了,是彼此念旧情,有恩义。思前想后,城府颇深的小德张最终痛痛快快地把自己的宅邸转给了庆亲王。
买下这所宅邸后,载振也效法小德张当了一回设计师——他在原建筑楼顶上加盖了一层,随后携全家正式定居天津,这幢房子成了新的庆王府。
天津庆王府仍保持了王府旧制。遗老旧臣章一山、严修、华世奎、张鸣岐、小德张以及大总统徐世昌等人都是王府的座上客。虽然与京城定府大街的那座庆王府实不能比,但这里也是奴婢成群,厨房里连厨师带伙计也有十七八个,每天备下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达五十多种。
载振用巨额财富经商,和天津买办高星桥合办“新业公司”,又投资三十万元和高星桥合股在法租界杜总领事路兴建了劝业场、交通饭店、渤海大楼三幢大楼。
20世纪60年代,载振的三子溥铨写了一篇题为《我的父亲载振》的文章,其中谈到他在天津庆王府的生活:
我父最喜观赏京剧,尤其爱听尚小云、谭富英的戏。当时尚小云、谭富英来津多是在春和大戏院演出。尚小云每次来津,都到府里拜见我父,他见到我父总是请跪安,我父让他坐,他才就座。我父有时送给他一些礼物,如玉器、牙雕、古玩等,有时也给钱,用信封装,数目多少我不清楚。尚、谭来津演出,我们全家几乎每晚都去看戏。中国大戏院落成后,每逢有名演员来津演出,我家固定订下头、二级包厢各一个。我父也很喜欢看李少春的戏,认为他是难得的文武全才。李来津演出,经常到府里拜望我父。我父很喜欢同他交谈,还和他一起照过相。李少春常住惠中饭店,我父总是让厨师做几样精致的宫廷菜肴和小食品送到饭店。由于李少春来津常与我父见面,外间传闻李是我父的干儿子,实际并无此事。抗战胜利后,我父年事日高,再加上时局动荡不安,就不去看戏了。当时府内有一间客厅,四壁挂满了这些著名演员赠送的剧照,有不少是报刊未刊出过或外面看不到的。
到1947年11月2日去世,载振在天津剑桥道生活了二十一年。他的晚年愈发落寞。皇族子弟们最喜欢的麻将他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平日里生活的主题就是听戏、养蝈蝈、养鸟。家里也很少有宾客来访,唯一经常与他走动的是当过清廷总理衙门大臣的那桐。
1949年以后,庆王府成为京津卫戍区司令部驻地,又有中苏友好协会天津分会、天津市对外友好协会、外经贸委、商务委和外事办相继在此办公。前些年,在经过修旧如故的改变后,庆王府对外开放,定位为高端商务会所。昔日的王府大院,在时隔几十年之后,成了时尚的新地标。
民园西里│旧街区重生
◎记忆地标:常德道民园西里
曾在天津设计过百余幢建筑的沈理源大师,在设计民园西里联排别墅时肯定不会想到,这里会在若干年以后,变身为五大道上年轻人扎堆儿的时尚创意街区。
前些年,一家本地公司对常德道上这片原本已略显破旧的老房子进行了精心复原,先后邀集许多家画廊、咖啡馆、香道馆、古琴馆、精品酒店在改造后的民园西里落户。幽静的里弄变成了艺术与潮流的聚落。凝聚城市信念与力量的系列公益活动“我对天津有信心”,也以民园西里为根据地开始延伸。
民园西里时尚创意街区开街那年,住在6号的“土著”王燕华老人,去隔壁8号的POPUP画廊看法国艺术家的展览。不久之前,这所房子里还住着她熟悉的邻居,而后,古怪的玻璃罩子扣在小院子里灯光闪烁,空荡荡的房间里摆着用砖头、筷子等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堆砌成的装置艺术作品。画廊的人告诉她,这是后现代风格,听得老人一怔,随之报以淡然微笑。她这辈子经历了太多的事,早已不知道“大惊小怪”是何种感觉了。
1939年,民园西里初建成,那时候常德道叫作科伦坡道,又叫英租界35号路。这精致小巧的住宅区由两栋联排英国里弄式二层小楼合围而成,一共包括十七个门栋,住着很多户衣食无忧的中产阶层家庭。
抗战胜利那年,二十岁的王燕华与天津大陆银行的总稽核马长民结婚,一家人搬到民园西里6号。这处居所分上下两层,带前后小院。马长民以四百块大洋与房地产公司签订了租售合同,交了这笔钱,产权虽然不算自己家的,但可以永久居住,也不用再另交房租。
民园西里的房子每幢自成院落,又彼此连成一体。走进前院小门,入口有一间小过厅直通室内。一层是起居室、餐厅、厨房、用人房和储煤间。厨房与餐厅之间有一个推拉窗口,家庭厨师做好饭菜,就从这个窗口送进餐厅。住在这里的每家每户都有用人、厨师,只不过有的家里用人多一些,有的少一些。有的家庭买了汽车,路口也总停着黄包车。冬天烧暖气,院子里有一个小锅炉,一个冬天要烧七八吨煤。夏天,每天会有人送来两尺长、一尺宽、半尺厚的人造冰块,放在老式冰柜里为自家提供冷饮。
那些时候,住在民园西里的日子是富裕而悠闲的。王燕华是个“宅人”,没什么娱乐活动,她不喜欢逛街购物,不喜欢拘束太多的社交,也不喜欢在家打麻将。大理道和睦南道都还有很多空地尚未开发建房,站在她家二楼的窗口,可以看到远处的马场道上最高的工商学院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