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5200000005

第5章 咂摸滋味(1)

清明话品茶

喝茶绝对是北京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不是只在清明节话品茶应个景儿。一到清明时节,茶叶市场都要火爆一把,甭管是不是明前、雨前,反正都敢打这个旗号,几千、几万一斤的茶叶倒也见怪不怪了。

北京其实历来不缺好茶叶,老字号的茶庄在北京一抓一大把,那里经营的茶叶肯定档次齐全,但是最让北京人魂牵梦绕的,还得说是那口儿茉莉花茶。

提及北京人为什么爱喝茉莉花茶,听到的一种说法我觉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因为北京的水以苦水居多,而茉莉花茶带有的香气可以去除水的苦涩。所以您看皇上住在北京城,但是他得喝京西玉泉山的水。

关于北京苦水井多的原因,还有一段在市井流传的故事。据说朱棣定都北京,要设计修建北京城,请来刘伯温和姚广孝二人,让他们俩在大殿之上当着朱棣的面,背对着背各画一张北京城的设计图,如果二人画的一样便破土动工,如若二人画的有所出入那就再议方案。

结果刘伯温、姚广孝俩人画好城图,拿来一比,居然是分毫不差,画的都是八臂哪吒城。但是这个城图可惹恼了北京地界儿的老龙王。龙王于是决定要和龙婆一起幻化成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婆儿,推着水车,装上北京城的苦水和甜水离开,要渴死全城的百姓,水车上装水的水篓就是小龙变成的。

刘伯温号称是半仙之体、能掐会算,他就算到了龙王的心思,于是派出小将高亮出西直门追赶龙王。现如今西直门外有个地名叫车道沟,据说就是当年龙王推着水车撵的一道沟。过了车道沟,高亮赶上了龙公龙婆,用银枪挑破了一个水篓,霎时间大水袭来,而另一个水篓化作一道彩虹飞进了玉泉山里。被刺破的水篓装的是苦水,而飞进玉泉山的是甜水,所以打这起,北京城里苦水多,玉泉山里甜水多。后来高亮被大水追赶,在西直门外被水卷走,为了纪念高亮赶水,便在西直门外修了一座高亮桥,便是今天的高粱桥。

正是因为北京城里的苦水井多,所以要是能有一口甜水井恨不得地名都得带出来,比如王府井北京饭店后身有大甜水井胡同,大栅栏附近有甘井胡同等等。

也是因为甜水少,所以老北京那会儿基本每家都有俩水缸,大缸盛苦水,洗脸、洗衣服;小缸盛甜水,沏茶、做饭用。当时北京还专门有井窝子,推着水车负责往家里送水,但这是收费的。侯宝林先生小时候就帮人推过水车,在《一户侯说》里就写道:“我还帮人拉过水车,那是下雨天。下雨天要饭没法要,下雨天我上哪儿去要饭呢?那时兴华寺街西口有个水井,一个山东人开了个井窝子,把水打上来,倒在大槽子里,然后雇个人推着水车,挨门挨户往各家送水。一到下雨天,道上坑坑洼洼的,车不好推,推水车的就找个小孩在前边帮着拉一把,给两个大铜板,拉两趟给四个大铜板。我那时个子小,力气也小,拉水车没多大劲儿。但推水车的人没斥责我,只是说:使点儿劲儿!使点儿劲儿!他只要我帮着他把水车拉过路上的水沟,把水平安地送到各家,然后帮着他把水车送到井窝子,就算完事了。有时送回水车,正赶上他们吃饭,那个推水车的大爷还偷偷地掰半拉窝头塞给我,这事儿还不能让开水井掌柜的看见。那时候,穷人和穷人确实心连着心哪!这是一点儿也不假的。”

刚才说了,因为水质的原因,所以北京人对茉莉花茶是情有独钟,但是这茉莉花茶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这就有个传说故事了。

话说在很早以前,咱北京有个叫陈古秋的茶商。有一年冬天,他请来一位品茶大师一块儿研究一下北京人爱喝什么茶,这也算是开发新产品。正在品茶这当儿,陈古秋突然就想起了一件事,家里藏着点儿几年前一位南方姑娘送给他的茶叶,于是找出来和这位品茶大师一起尝尝。

茶叶冲泡好了,谁知这怪事也来了,只见碗盖一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蒸腾的氤氲雾气中出现了一位美貌姑娘,双手捧着一束茉莉花,陈古秋再一眨眼,姑娘不见了,又是一团雾气。

陈古秋百思不得其解,便问大师,大师笑道:“陈贤弟,你做下好事啦!这乃茶中绝品报恩仙,过去只听说过,今日才亲眼所见,这茶是谁送你的?”

陈古秋一五一十地说了。有一年他去南方进茶叶,住店的时候遇见一位孤苦伶仃的少女,那姑娘说她父亲死了,没钱安葬,直到现在还搁在家里呢!陈古秋也是一个善人,二话没说掏银子给了那位姑娘。一晃三年过去,这年春天陈古秋又去南方进茶叶,住的还是那家客店,店老板转交给他一小包茶叶,说是那位姑娘给的。陈古秋当时并没有喝,今天想起来,拿出和大师一品,竟然得知这是珍品,而且还是绝品,因为陈古秋当时也问过店老板,老板说那姑娘已死去一年多了。

听完这个故事大师沉吟片刻忽然说:“为什么她单就捧着茉莉花呢?”于是俩人又冲泡了一杯,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出现了。陈古秋一边品茶一边琢磨:“莫非这是在提示我,茉莉花可以入茶?”陈古秋便将茉莉花加到茶中,果然制出了芬芳诱人的茉莉花茶,而且深受北京人喜爱,从此北京人便离不了它了。这毕竟是一个传说故事,具体是谁家第一个发明出了茉莉花茶不太好说,但是现如今留下的茶叶铺老字号依然火爆。

您像吴裕泰,开业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如今走过百年,人家不光还在经营茶叶,而且夏天还卖起了绿茶冰激凌,用料实在倍受欢迎,这也是老字号的成功出新。

正兴德茶庄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原本是天津的老字号,1898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又在北京开了分店,这是一家传统的清真茶叶铺。

张一元的传说是最有意思的,老人们都在盛传,张一元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创始人姓张,花了一元钱买了黄河彩票中了大奖才开了茶叶铺,所以叫张一元。但其实黄河彩票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了赈济黄河水灾才发行的,而张一元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就开业了,人家取名张一元的真正含义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北京人喜欢喝茶从一起床就能体现出来,平民百姓家起床,先要闷上一壶茶,现做开水来不及,就用水汆儿先烧一点水沏茶。

穷人喝不起好茶叶,所以茶叶铺里单有卖高碎的,其实就是高档茶叶的碎末,因为是好茶叶的下脚料,价格又便宜,所以很受老百姓欢迎,至今很多老北京人还有喝高碎的习惯。因为都是茶叶末,所以用水沏的时候茶叶末在水里要翻腾半天,老百姓管这叫“满天星”,喝茶的时候为了防止喝一嘴茶叶末子,还要使劲地吹,所以也管它叫“吹茶”,这倒是也体现了北京人自嘲的特性。

有点儿钱的人则讲究去茶馆喝茶。有的是早晨遛鸟,之后去茶馆连喝茶外带吃早点。北京的茶馆种类也多,有清茶馆、棋茶馆、书茶馆、野茶馆之分。老北京天桥一带就有不少的书茶馆,一般这种茶馆上午卖清茶,下午开始就有说书的了。茶馆的柱子上挂一块牌子,上写“开书不卖清茶”,就是告诉您,一开书就不光得给茶钱了,听书也得单收钱,每说完一段书都有小伙计拿着小笸箩下来收钱,这种书茶馆能从下午一直说到晚上,下午那叫“说白天”,晚上说书叫“说灯晚儿”。直到现在,园子里品茶听书也是不少北京人休闲的首选。

现如今喝茶似乎越来越讲究,高档茶楼、南方的茶道,外带头几年的普洱热,但是当一切热潮冷却了之后,发现在茶庄里来买茶的老北京人还是那句“您给来半斤花茶”,街边下象棋的老爷子手边放的还是大把儿缸子沏的酽茶,这也许不昂贵也不算讲究,但这就是生活。

中轴线上的大茶馆

老北京的大茶馆其实我未曾经历过,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总有那么一股子茶馆的情节。

对于老北京茶馆启蒙的认识,还是源自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而今天决定写写我未曾逛过的大茶馆,也是缘起于前一阵子采访了在话剧《茶馆》里扮演常四爷的老艺术家郑榕先生。老先生说当年老舍先生完成了《茶馆》的创作之后,拿着剧本来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演员们念剧本,老舍先生虽然身为作家,但是念起剧本来是声情并茂,把演员们都带进了情境。当大家听到茶馆里有提笼架鸟、养虫下棋的时候都兴奋不已,觉得这东西太好玩了,但是老舍先生却很严肃地跟大家说:“你们不要觉得这个东西就是好玩,这都是文化!”这句话让郑榕先生时隔多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依然记得。

旧京的茶馆其实不等同于如今的咖啡厅或者茶艺楼。在老北京的茶馆里“喝茶”好像倒在其次,那里是一个交流中心,有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交流。首先,老北京不像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恨不得刚发生的事情就已经通过微博直播了。那个时候也就是有那么几家报馆和私人电台广播,而且以当时从业者的责任心来说也不见得消息都是真的,所以大家更愿意来茶馆里互通有无,一来可以增进感情,二来还能串串闲话儿,要不说老北京“人情味”十足呢!其次就是文化的交流。清末的北京文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旗人文化。八旗子弟吃着铁杆的庄稼,而且朝廷又规定旗人不能经商,有钱有闲的旗人必然把精力都投进了玩里。这一玩还就玩出了文化,无论是花鸟鱼虫、飞鹰走狗都有讲究、有规矩。以当时那种社会背景,必然催生出了北京城茶馆遍地。

同类推荐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有很多,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尔在聚会间,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高谈阔论,这有多好,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 识事之见

    识事之见

    本书是作者姜忠彦根据自身的学习和对生活的体验而写成的一本识事之见。世界的根本问题,永恒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是问题的发起者,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这一切都源自人们的思想,源自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认识是行动之始,行动是认识的延伸或表现。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认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其行动正确与否的前提条件。全书围绕着认识决定行动这个主题来探寻现实生活中的识本求正,行是止非之道。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词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 闭幕式上的讲话孝道文化面面观——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等。
  • 古都与城市

    古都与城市

    本书围绕中国古代古都和城市,系统阐述了古都及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并介绍了城市的经济、交通及对外交流等诸多问题,语言自然流畅,内容大气厚重。能够帮助读者学习和了解古代城市的相关知识,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又可以“古为今用”,为现代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相当的借鉴,进而对建设“和谐城市”、实现“和谐居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剑道之王

    剑道之王

    【“剑灵”游戏官方定制小说。】“我的剑,就是你的剑。”“用你的剑,让我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剑道之王!”响应灵族大长老献祭生命的召唤,王炼自异界降临而至!原本,他是想完成灵族长老嘱托,荡平魔界,灭杀魔皇,但……人族上下内忧外患,任重道远。不得已,他只能持剑,试天下诸宗,斩妖邪神魔,目的……只是为了安安静静做一个救世主。………《乘风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猎杀诸神之人

    猎杀诸神之人

    本书又名系统以为我是龙傲天。“滴!发现超级大佬龙傲天,系统启动强制绑定,强制绑定成功!检测宿主信息!”“宿主姓名:龙啸天!”“种族:人类!”“权…龙…龙…龙啸天?系统启动强制解除绑定,解除失败!系统自闭中!”22世纪,神话降临,一个一心想抱大腿的文盲系统绑定了一个毫无上进心的人类,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军火狂后

    军火狂后

    沈如歌,一朝穿越,遇神杀神,遇魔杀魔,谁人欺她一分,她便还以十分颜色。夜无忧,皇城翻云覆雨的黑暗之王,传说,他喜怒无常,残暴不仁,嗜血成魔,她,惹上了他,她让他街头秀春宫,他欲拿她犒赏三军,
  • 路人甲的弃神之路

    路人甲的弃神之路

    本文又名不知不觉勾搭大神的故事,没毅力,好幻想的主人公秋天在某网站当着一名透明的写手,一边深夜里在大神的文下面疯狂盖楼,各种痴汉的表情轮番上阵,直炸的大神面瘫脸撕裂……日常轻松向,无虐
  • 乘欢殿

    乘欢殿

    【连载中】她是万人尊崇的九天神女,她知道,她不曾负过九州四海、六界生灵,唯一负的,便是那个沉稳俊朗的男子,“曦儿,忘了我吧!”“不,不要——!”春风泣血,鱼木愠怒,天翻地覆。千百年后,只剩诛神境那一抹孤单冷傲的倩影……“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啊……”“孩子,你真的愿意忘了他?”“既已二心不同,难归一意,何不两清?”她苦涩苍白一笑,那白裙翻飞,灼痛了谁的眼眸?那年冬,飞雪满天,他与她执手,在乘欢殿中许愿,永不分离。同是冬天,那个触目惊心的冬天,他却拿着剑,插在她胸膛,鲜血淋漓,染红了檐雪,再次醒来,仙峰之上,乗欢神殿,尘封的记忆索然被解开,她,明白了自己的一切……
  • 明伦汇编皇极典圣学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圣学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军歌

    军歌

    哨子响了,尖厉的喧叫把静寂的暗夜撕个粉碎。战俘们诈尸般地从铺上爬起,屁股碰着屁股,脑瓜顶着脑瓜,手忙脚乱地穿衣服、靸鞋子。六号大屋没有灯,可并不黑,南墙电网的长明灯和岗楼上的探照灯,穿过装着铁栅的门窗,把柔黄的光和雪白的光铮铮有声地抛人了屋里。铁栅门“哗啦”打个大开,战俘们挨在地铺跟前,脸冲铁门笔直立好,仿佛两排枯树桩。六十军五八六旅一。九三团炮营营长孟新泽立在最头里,探照灯的灯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还在偶像剧的泡沫里幻想着灰姑娘的异彩人生吗?你可知道,社会不会等着你成长;陈腐的观念还在蒙蔽你的眼睛吗?你可知道,狭窄的思路会影响你的出路。新思路让女人在社交、职场、婚姻、家庭等各种圈子都能游刃有余,因为思路明晰,便知道属于自己的精彩出路在哪里。你的思路是否该更新了呢?
  • 非烟传

    非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布衣公主(终结篇)

    布衣公主(终结篇)

    大宁国最小的公主君玉绾逃离皇宫,遇见江南极富盛名的三大世家的公子,任逍遥、沈丹青、玉临风开始,她的命运被一步步改变。卷入富商失窃案、身种剧毒卷入无影门事件、被任逍遥挟持,被自小覆面具的男子授予她琴棋书画,被教习武艺的公子水兰舟解救,由皇叔君清墨带回皇宫。再次回宫后,被陷害后由丞相沈茗赋搭救;在太后寿诞献舞后被西月国七皇子呼延烈相中并求亲,家国利益面前,远嫁西域。第二次逃离皇宫,以为自己能获得自由,却在远嫁途中,遭遇大漠刑官截杀、贪狼国国王设计陷害欲霸占做王妃,一路被水兰舟暗中保护并一次次搭救。在途中发现,西域用大宁的名义加收贡税,似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