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正逐步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和知识化将是这一时代的两个主要特点。日本全国科技政策研究所关于“2000年的科技预测”报告曾指出:从1993~2003年的10年内,人类知识将翻一番;从2004~2010年的7年内,人类知识将有“爆炸性”突破。从2011~2020年的10年内,人类的知识将比现在增加3~4倍。这项预测是由3000多名专家,就1149项科技突破的预测统计出来的。
还有一组数字:通常全世界一年有80多万种不同的书籍面世,如果每天读一本书,你得花2000多年才能读完这些书。求学者如何对付这无穷无尽的书籍将是个大问题。
主持人需要的是一颗上进的永远年轻的心。
二 学习培养健康的身心
主持人要学会调节自己,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平时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1建立良好的学习心理机制
学习心理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映、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与调动人的学习积极性及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有关的心理学问题。人类的任何一种智慧活动,包括学习在内,都有多种心理因素参与。这些心理因素一般分为两个系统,一是认知性心理机能,即人们常说的智力因素;二是非认知性心理机能,即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情商与智商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重要性体现如下:
1成功需要有较高情商
情商这个词现在十分火爆,在学习心理中,对于非智力因素的科学认识,在西方心理学界是从其对智力测验成绩的影响开始的,而在我国非智力因素的提出,是在教育实践中,在单纯“开发智力”遇到困难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有人开始专题研究非智力因素与成才、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主持人是一个注重学习的职业,有人以为学习仅仅是一种智力行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只与智力水平相关,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在包括学习在内的智慧活动中,除了智力因素以外,非智力因素起着动力、导向、调控、因果的作用,是认识活动的心理倾向性,是智慧活动的推动者和调控者。
在智慧活动中,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干不能干,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干不肯干,至于干得好不好则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对于一般人来讲,主要由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对学习不感兴趣,又缺少刻苦、勤奋学习精神的人,他的智力水平再高,学习也不会取得好成绩。
大量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影响学习效果。在智力水平相等的学生中,非智力因素优秀的学生,其学业成绩都高于非智力因素不良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中等,但非智力因素优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会超过智力水平较高、但非智力因素不良的学生。
有的研究还表明,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之间,学习成绩的差异与智力因素水平关系较大,而与非智力因素几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因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的非智力水平一般都比较高。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之间,学习成绩的差异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有显著关系,而与智力水平关系较小。也就是说,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差的原因,主要不是智力差异,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即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和学习毅力。这些都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这么重要,那么非智力因素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目前在学术界对非智力因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对非智力因素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而言。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气质、性格)等,其中个性是核心。在心理学研究中所讲的非智力因素,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也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它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任务。非智力因素对认识过程的直接制约表现在它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上。
学习能力是为创新而服务的,非智力因素不仅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心理学家曾对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或发明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具有恒心、韧劲,甚至在看来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底。他们从童年时代起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鲜明的独立倾向性和独创精神,凡事有主见,雄心勃勃,肯努力,不甘虚度一生,他们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显然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其创造发明活动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伟大的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幼年时的智商并不能预言他是科学天才,他的成功离不开他所具有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这些充分证明了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同样,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就是一个有个性的,有创造力的人,非智力因素对主持人创造力影响相当大。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不同,在智慧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的诸多基本因素各自发挥其作用,某一基本因素水平的高低不一定影响其他基本因素的水平。而且在非智力因素中,只要其中某一种或几种基本因素有突出发展,就可以在智慧活动中取得非凡的成功。此外,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所以优化非智力因素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主持人要想使自己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优秀人才,就要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影响同等重要。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中具有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处理各种内外信息等具体操作的机能。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非智力因素,对智慧活动起着动力、调控、维持、强化、导向等作用。主持人的创新同样来源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2学习要不断开发和提高智力
当我们说别人聪明时,常说智力水平高,通俗地讲,智力就是指一个人是否聪明,脑筋灵不灵。“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智力是学习的潜能”、“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是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智力是偏于认识方面的个性特点”,等等。不管哪种观点,都不否认智力是一种以脑的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识方面的潜在能力。
开发智力都要持之以恒,人的智力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主导作用下,通过人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所以智力水平的高低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开发的因素。先天的因素决定一个人的智力潜能有多大,而后天的因素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充分开发自己的智力潜能,达到自己智力潜能的上限。一个智力潜能较高的人,如果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开发不够,他的智力水平不一定很高,所以后天的智力潜能开发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
锻炼智力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在智慧活动中,智力因素中的基本因素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发挥作用的。一名智力优异者,其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都应该是优异的。如果只是某一方面优越(如记忆力),而其他方面都较差,那么他在智慧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将是极其有限的,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中,不会有什么出众的智慧行为。
而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这些素质和能力对一个主持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名主持人应该全方位地锻炼智力。
2建立高效的学习生理机制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需要主持人有更强的学习能力,首先主持人要有健康的身心。
学习生理机制的研究,是现代学习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课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学习的神经联系机制、学习的电生理学机制和学习的生化机制。
学习最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提高效率,效率的生理基础是兴奋和抑制。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就是兴奋与抑制。所谓兴奋是指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所谓抑制是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状态。控制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会产生相应的兴奋或抑制状态。神经细胞之中的兴奋与抑制不是停滞不动的,它将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播,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当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这种扩散与集中,取决于神经过程的强度,强度过大或过小易于扩散;强度适中时易于集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例,有些学生很容易把所学的类似内容混淆起来,很多概念混乱不清。这实际上就是扩散规律在起作用。
然而经过若干次反复练习后,概念会越来越清楚,这就是集中的结果。兴奋和抑制过程是相互诱导的。由于兴奋过程引起的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反之,抑制过程引起的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如学生专心听讲,对周围事物的干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干扰就是负诱导,反之,就是正诱导。如果诱导过程同时发生,称为同时诱导。如学生上课时,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而某种诱导继续发生,称为继时诱导。如一个学生在进行一段紧张的数学学习之后,立即去学物理,往往效果不佳,这是由于继时诱导的影响,使大脑在紧张学习引起兴奋以后,转入了抑制状态的结果。所以,掌握高级神经活动规律,有益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要学会主动的“抑制”和“诱导”。
三 松弛有效,文武之道
“学习的革命”主要说的是学习方法的革命,面对知识和信息的大爆炸,主持人要根据行业特点,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1自我调节的重要性
记忆力是主持人的第一能力。一些优秀人才的较高智能,是与他们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分不开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记忆上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积极化解。
1)科学使用头脑
①保持大脑的适当营养。
②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③克服两种抑制的干扰。在记忆中常会出现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对记忆的干扰。前摄抑制,即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产生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即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所记材料产生干扰作用。
④掌握最佳记忆时间。每个人的用脑时间是不同的,有的人早上学习效率较高,有的人晚上学习效率较高。为提高记忆效果,每个人应当注意观察自身的特点,掌握了解自己最佳用脑时间,然后把重要的学习内容安排到最佳时间去学习。
2)记忆有规律
记住东西不是一下子的事,记忆的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识记即感知、接受外界刺激;保持,是将识记的东西较长时间保持在脑中;再认和回忆,是重新回忆识记的内容。遗忘即是不能回忆起识记的内容。
记忆与遗忘总是相对出现的。在记忆的同时,遗忘就开始发生。要保持最佳记忆,就必须克服遗忘。一位德国心理学家专门对遗忘现象作了大量系统的研究,从而得出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即在被识记后的一个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遗忘量最大;一个小时后遗忘速度减慢,到48小时后,就几乎不再遗忘,记忆量保持在20%左右。
3)记忆有方法
每个普通人都拥有强大的记忆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目前,人的记忆力一般只发挥了全部脑机能的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如果重视记忆,经常锻炼记忆又掌握记忆规律与科学记忆方法,人的记忆就会放射出奇异的光彩。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记忆方法:
①只记住有用的。为了记忆有效,个体还应对记忆材料有一定的选择,去粗取精,有重点有选择地记忆,这样才能扩大自己大脑的记忆容量。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过,一本书要能够读得它变薄,也要能由薄变厚。这里的变薄,就是指要选择重点识记,取其精华;至于变厚,则指运用知识时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因此,遗忘那些不需要的材料是一种积极的提高识记效率的方法。
②让记忆有韵律。歌诀记忆就是将有些记忆材料编成顺口溜,这样琅琅上口,易读易记。
此外,还有规律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等,如把π:314159……编成山巅一寺一壶酒……。无论哪种方法通常都要多次反复,即定期复习,方能记忆牢固。主持人需要经常记诵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