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3600000011

第11章 先秦天道观之进展(2)

这位帝俊是日月的父亲,不用说是天帝,而同时又是一些圣贤的父亲,又好像是人王。特别如像“妻娥皇”和帝舜的传说是一致的。因此《山海经》的注者晋时的郭璞便以为帝俊即帝舜,只有在“帝俊生后稷”的条下说是“俊宜为喾”。近时王国维更证明了帝俊均当是帝喾。(一)《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皇甫谧说“帝喾名夋”,《初学记》九引《帝王世纪》言“帝喾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俊”。王氏云即夋。(二)《左传》文十八年言“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王氏谓“帝俊有八子”,即此才子的八人,其中中容便是仲熊,季厘便是季狸。(三)《帝王世纪》说“帝喾次妃诹訾氏女曰常仪”,王氏谓常仪即常羲,羲和与娥皇均一音之转。(四)卜辞卜祭其先祖有名夒者,有时又称为高祖,如云“于夒高祖(祓)”(《殷契佚存》第六四五片)。夒字原文与夋字形极相近,而夒音与喾音亦复相近。盖帝喾本即是夒,因形讹而为夋若俊,更由音变而为喾若俈。王氏根据这些论证断定帝俊即是帝喾,亦即是卜辞上的“高祖夒”,而同时否认帝俊之为帝舜[6]。王氏的考证自然较郭璞更进一境,但在我看来,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实是一人。《山海经》中帝俊传说与帝舜传说相似之处可无庸论,此外如《国语》和《礼记》便各有一条足以证明舜即是喾。

商人褅舜而祖契。(《国语·鲁语》)

殷人褅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礼记·祭法》)

舜与喾分明是一人。还有《楚辞》的《天问篇》也有一个绝好的证据。在那儿舜的传说是序在夏桀之后、殷的先公先王之前的。从前的人不明这个真相总以为是文字上的错误,或简编的错乱,其实断没有错得这样凑巧的。总之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卜辞中的“帝”便是“高祖夒”,夒因音变而为喾为俈,又因形误而为夋为俊,夋俊又由音变而为舜,后世儒者根据古代传说伪造古史,遂误帝俊、帝舜、帝喾为三人,这是明白地可以断言的。

第二是二子传说。二子传说见《左传》昭元年,此外在《史记·郑世家》中也有纪录,两者相差甚微。今根据《左传》的文字录之如次: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左传》本是有问题的书,但是二子传说既同见于《史记》,可知当是真的《左氏春秋》的原文,不会是刘歆的窜入。并且除《史记》而外还有准古物上的证据,便是卜辞有无数的干支表,所用的十二辰文字第一位的子作,是《说文》“籀文子”的省略,第六位的已却作子。这个事实一被发现,解决了在金文上的一个问题。金文上常见“辛子”“癸子”“乙子”“丁子”等的日辰,为六十干支中所无,自宋以来便不得其解的,有了卡辞的出现才涣然冰释了。但是一个问题解决了,却另有一个问题发生了出来,便是十二辰中古有二子。这个新的问题根据作者的研究也算是解决了的,详细论证请看拙著《甲骨文字研究》的《释支干篇》,在这儿只能道其大略:便是十二辰本来是黄道周天的十二宫,是由古代巴比伦传来的。子当于房心尾,即是商星,已当于参宿,参商为高辛氏之二子,故十二辰中有二子。

又《左传》襄九年还有一段关于阏伯的说话,便是:

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这以阏伯为陶唐氏的火正,参照昭元年传文,可知陶唐氏即是后帝。高辛氏帝喾据上述帝俊传说知即帝舜,帝舜在儒家的经典上是受了陶唐氏禅让而为人王的,但照传说上看来,这禅让的一幕史剧是应该演在天上的。这是极有趣的一个问题,但在这儿不想作更进一步的展开。

第三是玄鸟传说。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玄鸟》)

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嘉?(《楚辞·天问》)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同上《九章·思美人》)

这传说是说殷人的祖先最初的王母简狄在春分的时候到河边上去沐浴,看见玄鸟遗卵,便取来吞了,因而怀孕,生下了契来。玄鸟是天遣下来的,故尔契依然是上帝的儿子。这个传说比较前两个传说要迟一点。因为前两个传说,殷人是在天上的,到了这传说来,天和人有了区别,其中是以玄鸟为媒介。玄鸟旧说以为燕子,但是我想和《山海经》的“惟帝俊下友”的“五彩之鸟”是同一的东西。在《离骚》中可以找到一个证据,便是“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凤凰既受(授)诒(贻)兮,恐高辛之先我。”这分明说的是简狄的故事,“凤凰受诒”便是“玄鸟致贻”,可见玄鸟就是凤凰。玄是神玄之意,不当解成黑色。“五彩之鸟”大约就是卜辞中的凤。晚期的卜辞有祭凤的纪录,称凤为“帝使”。

于帝史(使)凤,二犬。(《卜》三九八)

甲戌贞其宁凤,三羊三犬三豕。(《室殷契征文》典礼一六)

大约是凤或“五彩之鸟”在传说的演进中化为了玄鸟或燕子的。但无论是凤或燕子,我相信这传说是生殖器的象征,鸟直到现在都是生殖器的别名,卵是睾丸的别名。

由以上三种传说,可以知道殷人的帝就是帝喾,是以至上神而兼宗祖神。

但还有可注意的是“帝”的称号的产生。

帝字在甲骨文字是作,周代的金文大抵和这相类。这是花蒂的象形文,像有花萼、有子房、有残余的雌雄蕊,故尔可以断言帝字就是蒂字的初文。那么以至上神而兼宗祖神的尊贵者为什么用了花蒂的帝字来命名呢?要说果实从蒂出,由果实中又能绵延出无穷的生命,借此以表彰神之生生不息的属性也可以说得过去。但蒂有成果实的,有不成果实的,与其拿蒂来象征神,何不就假借果实或根元一类文字呢?这儿的确是一个问题。

外国的学者例如波尔,主张帝字是由巴比伦的字而来。因为巴比伦的这个字,字形与帝字相似,有din-gir,digir,dim-mer等的发音,首音与帝音相近,而又和帝字一样兼有天神和人王二义[7]。这个见解在帝的字源未被揭发以前,的确是一个很有见地的提示。但中国的帝字本是花蒂的初文并非外来,而巴比伦的字是星形的转化,两者在字源上是全不相干的。不过波尔的见解也还不好便立被抛弃,就近年安得生对彩色陶器的推断以及卜辞中的十二辰的起源上看来,巴比伦和中国在古代的确是有过交通的痕迹,则帝的观念来自巴比伦是很有可能的。我现在对于波尔氏说要提出一番修正,便是巴比伦的的观念在殷商时代输入了中国,殷人故意用了字形和字音相近的帝字来翻译了它,因而帝字便以花蒂一跃而兼有天神和人王的称号。

但是巴比伦的字是天上的一切神祇的通称,而殷人的帝字在初却是至上神所专有的称号,在这儿我看是有殷人的一段发明潜藏着的。殷人的帝就是“高祖夒”,在上面是已经证明了的。但是夒字本来是动物的名称。《说文》说:“夒贪兽也,一曰母猴,似人。”母猴一称弥猴,又一称沐猴,大约就是猩猩(orang utan)。殷人称这种动物为他们的“高祖”,可见得这种动物在初还会是殷人的图腾。殷人待与巴比伦文化相接触,得到了的观念,他们用帝字来对译了之后,让它成“高祖夒”的专称,把自己的图腾动物移到天上去,成为了天上的至上神。故尔他们的至上神“帝”同时又是他们的宗祖。至上神的这样的产生我敢断定是殷人的独自的发明。

《礼记》的《表记》上有几句话: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

这所说的“夏道”是没有根据的,但所说的殷人和周人则颇近乎事实。殷人尊神的态度在上章中已经说得很详细,到了周人在关于天的思想上却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

周人本是后起的民族,在古公即太王的时代都还在穴居野处,经过王季和文王的两代便突然兴盛了起来,仅仅五六十年间终至把殷朝灭了。在这民族的递禅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便是殷末的经营东南。文王的父亲,根据《古本竹书纪年》是被殷王文丁所杀了的,大约文丁是看见了周人的兴盛,所以对于他们加过了一番惩膺。但到了帝乙和帝辛的时代,这两位帝王都尽力在东南方面,把西北方面的敌人忽视了。《后汉书》的《东夷传》有下列的记述:

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殷汤革命,伐而定之。至于仲丁,蓝夷作寇。自是或服或畔,三百余年。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

这所说的“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在卜辞中是有实证的。卜辞中记载帝乙征伐夷方和盂方的纪录很多,夷方即是东夷,盂方即是于夷。征伐所经的地方有齐有雇(即“韦顾既伐”的顾),都是在山东方面,有淮有灊都是在安徽北部的淮河流域。征伐的时期是在帝乙十年前后,又在二十年也有长期的南征。大约终帝乙之世,东夷都是或叛或服的,直到帝辛的时代才彻底把东南征服了。

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左传》昭四年)

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同上昭十一年)

纣之百克而卒无后。(同上宣十二年)

殷纣之征略一定是大规模的,因为古本《泰誓》说:“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左传》昭二十四年所引)。这亿兆的夷人是他得来的俘虏,俘虏有亿兆之多,可见殷的士卒之损耗也必定是很大的。原有的兵力受了创伤,用归附的民众来填补,等他一和周武王接触时,便发生了有名的“前徒倒戈”的故事,那便是俘虏兵的掉头了。

就在这帝乙和帝辛的两代没有余暇顾到西北的时侯,周人便乘着机会把自己的民族振兴了起来而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周人的祖先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在现今所有周代的青铜器传世的很多,但在武王以前的器皿一个也还没有出现,而自武王以后则勃然兴盛起来。这分明是表示着周人是因袭了殷人的文化。

关于天的思想周人也是因袭了殷人的。周初的彝铭《大丰簋》和《大盂鼎》,和《周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等十一篇,以及《周颂》的前几章都是很明显的证据。

王祀于天室降,天亡尤王[8]。衣(殷)祀于王不显考文王,事喜上帝。文王监在上。(《大丰簋》)

不显文王,受天有(佑)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辟厥匿,匍(抚)有四方,畯正厥民。……故天冀[9]临子,法保先王(成王)×有四方。(《大盂鼎》)

这两项彝铭可以说是第一等的证据,因为在铭词中自己表明了自己的年代,便是前者是武王时代的,后者是康王时代的。我们根据着这两个证据,同时可以安心着信赖《周书》中的十几篇和《周颂》,虽然免不了是有些讹变和脱佚,但大体上是周初的文章,因为它们的文笔和思想都相同。我们权且从《周书》中引用些资料来吧。

于(粤)天降威,用文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天休于文王兴我小邦周,文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天明畏,弼我丕丕基。(《大诰》)

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与)厥邦厥民。(《康诰》)

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酒诰》)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与)厥疆土于先王。(《梓材》)

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召诰》)

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有)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今惟我周王,丕灵承帝事,有命,曰(爰)割殷,告敕于帝。(《多士》)

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天惟式教我,用休。简畀殷命,尹尔多方。(《多方》)

这些例证所有关于上帝的属性以及说话者对于上帝的态度是和殷人完全一致的。但是把眼光掉向另一方面看的时候,周人和殷人的态度却又大有不同。

天棐(非)忱,尔时罔敢易法。(《大诰》)

天畏(威)棐(非)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惟命不于常。(《康诰》)

天不可信。(《君奭》)

所谓“天棐忱”或“天畏裴忱”便是《大雅·大明》的“天难忱斯,不易惟王”,也就是“天不可信”的意思。棐都是非字(孙诒让说),旧时的注家都训为辅,弄得大错。“惟命不于常”和《大雅·文王》的“天命靡常”也是同义语。

同类推荐
  • 郁达夫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刀走偏锋

    刀走偏锋

    本书围绕一九五五年四月“万隆会议”期间,国共情报机构展开的针对中共代表团暗杀与反暗杀的较量。主人公林川是中共情报机构培养的新一代情报人员,在敌我双方的又一轮博弈中被上级派往印度尼西亚。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孤身打入国民党情报机构驻雅加达特别行动队,代号“铁血军”的组织,面对一道道扑簌迷离的凶险考验,他赢得了敌特头子“蝰蛇”的信任,并在关键时刻中流砥柱,和他的战友们挫败了“蝰蛇”刺杀周恩来的阴谋。他是一个孤胆英雄,谋略与胆量使他将历史的偶然转换成历史的必然。
  •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②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②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收录了王火的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分别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世界反法西斯书系中的一部力作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核心人物童霜威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 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

    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

    十几个生命故事,写尽了回忆与故乡、理想与现实、思考与彷徨。孤独迷茫的青春,面对社会偏见的彷徨,那些无声又无助的眼泪,那些理想遭遇现实的挣扎……有些人选择向现实妥协,变成“普通人”,然而他们真的幸福吗?有些人不愿意妥协又无力抗争,于是选择逃避甚至作茧自缚。在这个理想碎成一地的现实当中,你是否还拥有灵魂?“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他们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唯唯诺诺,不按部就班,他们既不看月光也不捡六便士,他们从不疲倦,他们醇酒美妇求速死。他们用巨大的力量扑向某种天真的事情。”是什么让我们在深夜的荒凉中嘶吼?握紧拳头,是否就不会被生活破坏?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箭魔

    箭魔

    这是一个属于弓箭手的传奇,不朽王座史上唯一的弓箭手意外陨落,降临九州,开启一条前所未有的箭道之路。世人眼中箭为小技,难成大道?我不信!我的箭可破日月铸通天之路,因为我就是箭魔!
  • 凡花蚀锦

    凡花蚀锦

    丧母,流浪,复仇。阮祺萱的童年经历注定了她不会是凡尘中碌碌无为之辈。拜师,寻亲,入宫。恩人不代表观念相同,血亲不表示一脉相承。遇险,遭叛,濒死。究竟世间谁人可信,谁人可靠?过尽千帆,她是会浴火重生,还是看破凡尘,常伴青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脱掉高跟鞋,活出女人的精彩

    脱掉高跟鞋,活出女人的精彩

    完美的定义,是禁锢在每个女人头上的一顶紧箍咒,它让我们都失去了肯定自我的信心和追求自我的自由,从这一刻开始,你应该站起身来,找回勇气与力量去挣脱关于完美的束缚。每个女人心中有个完美的自己,但那真是你想要的吗?你已经在别人的目光中度过了多少岁月?你觉得累了吗?脱下高跟鞋,轻松自在享用生活。爱上自己,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才是女人一生最美好的恋爱。
  • 重生之步步星光

    重生之步步星光

    陈歆,一个帝都电影学院表演系系毕业的学生,别人都说她能够考进表演学校,是因为考官高度近视眼?这个看脸的时代,她居然能够从一票的靓妹子当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一个幸运儿,纯属是走了狗屎运……因为她,长相普通,性格没特点,她的人生除了普通,就没有其他的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都可怜她,天上掉下一个重生的机会,正好砸了在她的身上。
  • 穿越之独宠傲娇懒妻

    穿越之独宠傲娇懒妻

    家族阴谋中丧生火海的神秘大佬,一朝穿越为战王千金,本欲仗着战王爹爹与美女娘亲的名气搅乱皇宫,却祸不单行
  • 邪王宠冥妻

    邪王宠冥妻

    能穿越一次决对是件幸事,那可是比中彩票的机率都要小啊!可是,谁能告诉她那位妖孽男子究竟吃那一套啊!好,既然你软硬不吃那我只能用强了!
  • 埃及祭司vs大秦皇子

    埃及祭司vs大秦皇子

    罗小橖是一名失业女青年,为了躲前男友的债主跑到了老家,恰逢老家房屋拆迁得了一把匕首,偶然间放出一只千年鬼神,并被引诱着参加了鬼宴,为了活命她不得不与鬼神打赌,赌注竟然是成为鬼后……正当她思考着如何送走这只带着千年怨恨的鬼神时却又在无意间唤醒了一具木乃伊!一个是埃及祭司,一个是大秦皇子,她该如何在夹缝中如何求生……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曙光之光复兴纪元

    曙光之光复兴纪元

    阿芙乐尔水晶的发现让人类进入了宇宙时代。但它不仅仅带来了星舰和机甲,还让魔法于仙术成为现实。但和平并不长久,宇宙各族勾心斗角,虚空之中危机重重。当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当宇宙面临灭顶之灾,身为学生的罗未改何去何从?曾经的皇帝是否会再度归来?帝国的复兴能否实现?且看星球上,枪弹魔法齐飞,银河间,巨舰禁咒同射。
  • 芦村客

    芦村客

    你突然张开双臂,开始像小时候一样奔跑,尽管已不再像从前那样迅捷灵巧,但你仍然感到了久违的飞翔的感觉。你像一只鸟扑向天空一样自由兴奋,像一只野兔奔跑在田野里一样放肆无忌。你在北地田野的小路上跑着,好像感到自己年轻了许多,很多往事如大风卷起落叶般扑面而来,你觉得猝不及防,却又感到命中注定。你没察觉到自己的眼泪早已淌下来,直到流到嘴角,你尝到了咸涩味,才用手掌抹了一把今晨没洗的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