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4700000008

第8章 姜是老的辣

王永坤

众所周知,李莲英得宠于慈禧几十年,一向呼风唤雨,得意至极。但岁月不饶人,李莲英日渐年老,腿脚迟缓。喜新厌旧的慈禧渐生“换马”之心,先是提了个刘荣禄,被李莲英使了个暗绊子除掉了;接着慈禧又重用了个崔玉贵,又被李莲英找了个错茬赶出了皇宫;没想到按下葫芦浮起瓢,宫中最后又冒出了个小德张!

这小德张不仅年轻,而且聪明伶俐,在慈禧面前极会来事儿。小德张会做几道别有民间风味的小菜,如烩鸡条、炒干豆腐、爆炒羊肉等,大合慈禧胃口。渐渐地,他成了慈禧形影不离的重要人物、仅次于李莲英的二总管,专门服侍慈禧“用膳”。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如今的李莲英除了每天早上还能给老佛爷梳梳头之外,其余的时间只能独坐宫中,好不寂寞。跟随李莲英的贴身小太监名叫小九子,以前李莲英得势时,他狐假虎威,既得财又风光,现在李莲英背了时,他也成了无人搭理的小瘪三。因此,小九子颇为李莲英抱不平,常常在李莲英面前撺掇:“没想到去了两只狗,反招来了一只狼。这小德张是什么东西,竟敢目无李爷!李爷何不显个手段,叫他知道姜是老的辣?”李莲英眯着眼,好半天才拉长腔道:“小九子,眼睛给我盯紧点,耳朵给我支棱点!”小九子连连点头。

小德张越来越得宠,也越来越张狂,渐渐地把慈禧这个老太婆也有点不放在眼里了——为贪财,他竟把主意打到了慈禧的饭桌上。

慈禧每天早晚两膳,全是满汉全席一百零八个菜。当然这些菜慈禧怎么也吃不完,每回只不过挑拣她爱吃的十来样品尝,如小德张做的烩鸡条等。这十几样菜每次都摆在慈禧的面前,若再想吃别的菜,自有小德张看她的眼色给她夹。一来二去,小德张发现有不少菜慈禧根本看都不看一眼,更别说吃了,如那油汪汪的扣肉、肥嘟嘟的火腿、腻歪歪的烧鹅等,只是在桌上摆个样子而已,可按宫中御膳之规,却每膳必须有,膳后则全倒掉了。小德张动了心,便暗中串通御厨,将那些火腿、扣肉、烧鹅、丸子等油腻的御菜全用油纸、黄蜡糊制成“样品菜”,每膳依样儿端上去,离慈禧远远的,最后又依样儿撤下来。这样省下来的银钱大都进了小德张的腰包。

这可是天大的秘密,但终于还是让眼尖耳长的小九子探听到了实情,屁颠颠地报告给了李莲英。李莲英听了,轻轻一笑。小九子心里顿时比六月天喝了雪水还爽:这下有好戏看了,小德张的脑袋长不住了!因为众所周知,不怕李莲英怒,就怕李莲英暗中笑,只要他对谁暗中笑,那就意味着他已想好了对付谁的法子,谁就要倒大霉了!

这年春三月,阳光明媚、风和日暖的一天,慈禧兴致极高,要乘龙舟游颐和园里的昆明湖。李莲英是大总管,自然这一切还要由他来安排。在湖边的龙王庙里祭拜了龙王爷,众太监们在李莲英的指挥下赛龙舟、唱大戏、玩杂耍……逗引得老慈禧“咯咯”笑个不停,晚膳都开得有些晚了。

不料开膳前,却不知从哪儿游来一群红顶子鹅,在湖边“呱呱”大叫,争相扇着翅膀对慈禧不断地“叩头”,极像朝臣们三叩九拜的样子。慈禧大奇,连忙问李莲英这是怎么回事。李莲英谄笑道:“今日老佛爷游湖,草木鸟兽皆沐皇恩,这群鹅儿定是在感戴老佛爷的恩德呢!”其他的太监听了,也连忙跟屁虫似的发出一片赞叹声。

其实,这全是李莲英和小九子玩的把戏——小九子事先在湖边水里吊了不少盛了鱼苗的纱布袋,待饿了两天的鹅一放开,当然要争先恐后来抢食,可隔着纱布袋,鹅儿们难以吃到嘴,只得一次又一次地“叩头”。这个小把戏却把慈禧高兴得满脸核桃皱纹都舒展开了,当即要重赏李莲英。

李莲英忙跪下道:“老佛爷,奴才无功受禄,担当不起这福!老佛爷要赏赐,就赏赐鹅儿罢!”

慈禧问道:“赏赐鹅儿?这鹅儿怎么个赏法?”

李莲英一笑道:“过一会儿开膳时,老佛爷不妨将‘口福’赏赐给鹅儿!”

慈禧不觉更乐:“好,好,我今天就破例赏给鹅儿个‘口福’!”

不一会儿,一道一道的宫膳端上来了。慈禧一眼就看见了那道脖子挺得老高的烧鹅,李莲英急忙煞有介事地对小德张高声道:“小德张,将鹅儿端上来,老佛爷要赏鹅儿个‘口福’了!”这一喊不要紧,把小德张吓了个够呛:这盘子里哪是什么烧鹅,分明是个黄蜡做的鹅,老佛爷从不曾动过筷子的!

好在他反应快,马上换了个笑脸道:“老佛爷,这烧……烧鹅凉了,奴才……奴才让膳房里热……热一下再送过来!”慈禧道:“不要紧,我今天胃有点热,正想吃点凉肉呢!”小德张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李莲英催促道:“小德张,还愣着干吗?快给老佛爷把烧鹅端上来!”

小德张无法可想,只得硬着头皮端上来。慈禧用叉叉了两下没叉动,好不诧异。回过神来的小德张连忙煞有介事地道:“老佛爷,奴才说凉了不是?就让膳房里热一热吧。”说着顺势抽下盘子,递给了身后的小九子,并回过脸儿一个劲冲小九子使眼色,哀求他帮下忙,拉兄弟一把,那脸上的热汗直顺着鼻尖淌!

小九子才不理会他呢,动也不动,只把眼看着李莲英。李莲英拍拍小德张的肩头,喝令小九子道:“臭小子,还不快按张总管说的办,老佛爷等着用膳呢!”小德张闻言,不由向李莲英投来感激的目光。

然而慈禧可不是那么好骗的。她不动声色地继续用膳,待小九子把热气腾腾的烧鹅端上来,她却看也没看,银箸一甩:“饱了!”小德张长出了一口气,一挥拂尘,几个太监和宫女走上前正要撤席,慈禧却拉长嗓音道:“慢——平时有的菜我连看也没看一眼,今天我要把所有的菜都看一遍。就是不吃,也要饱一饱眼福呢!”

这么一看,可就热闹了:硬纸做的板鸭、松鸡,黄蜡做的火腿、扣肉,碎布团揉成的萨其马……全他娘的露了馅,满汉全席一百零八道菜竟有近一半是假的!慈禧的一张老脸拉得比丝瓜还长。小德张“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佛爷饶命,老佛爷饶命!”

李莲英却笑了,抄起袖子对慈禧连连拱手道:“恭喜老佛爷,老佛爷吉祥!”

慈禧气得凤冠直颤:“有何喜可恭?吉祥何来?如今竟有这样大逆不道、欺骗主子的奴才,这可是大清朝皇宫中三百年没有过的事儿。今儿个哀家要动家法!”

李莲英“嘿嘿”一笑:“老佛爷休动怒!今天这事儿怪不得小德张,错全在奴才身上!”说着,也跪在了小德张一旁。

“什么?没想到你小李子也敢欺蒙哀家!”慈禧嘴唇直哆嗦。

“奴才哪敢欺蒙老佛爷?这些纸板鸭、黄蜡鹅什么的,全是龙王爷孝敬您老人家的呢!”李莲英道。

“怎么回事?你倒给我说说看!”一向信神信鬼的慈禧脸色不觉缓和了些。

“老佛爷您忘了?今天您游昆明湖,又要在湖边用膳,便让奴才先去对岸的龙王庙祭奠龙王爷,向他老人家打个招呼。奴才看到龙王爷的供桌上尽是纸和蜡做的供品,那是当年道光皇爷留下的规矩……”李莲英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一顿。

“嗯,不错,我想起来了。”慈禧道。当年,道光帝也曾游过昆明湖,在湖中老远就闻到一股子臭肉味,寻根究源,原来是来自龙王庙祭台上的祭品,道光一向节俭,便命太监用纸和蜡做的供品换下原来的祭品,以免暴殄天物。

“奴才祭奠龙王爷时,说来也怪,一阵清风吹来,抬头看去,只见龙王爷的塑像美须飘飘,眉眼转动,奴才大吃一惊,又听得耳边有蚊子叫般的细声:‘借花献佛,借花献佛……’奴才这才大悟,原来龙王爷是要把他供桌上的祭品献给老佛爷,以尽地主之谊!因此,奴才斗胆让小德张将这些祭品端上来了!还望老佛爷能领龙王爷这一番美意。”

一番鬼话冠冕堂皇,说得慈禧转阴为晴,回嗔作喜,真的成了慈眉善目的“老佛爷”,况且她本来就不想吃什么烧鹅,只是一时的兴之所至罢了,便连忙赐两人“平身”。一旁的小九子迷瞪不已,如坠云里雾中:李公公这是怎么了!怎么放着除去小德张的大好时机不做,反为小德张解起围来了?

回来后,小九子服侍李莲英上了床,又送上大烟灯,待李莲英舒服地喷了个烟圈,这才说出了自己闷在心中的疑惑。李莲英一声长叹:“灭了一个刘荣禄,来了一个崔玉贵;灭了崔玉贵,又来了一个小德张。如今若是灭了小德张,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小德张!说不定还要惹得老佛爷起疑心,怪我老李不能容人!倒不如把小德张收拾得服服帖帖,让他永远不敢同我作对。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你等着,要不了多大会儿,小德张就会来叩头谢恩的,以后他再也不敢小觑我老李了——他的把柄在我手里攥着呢!”

小九子恍然大悟。果然一灯烟没燎完,门外响起了小德张颤抖的公鸭嗓子:“李爷,您老吉祥,小德张……小德张给您老请安来了!”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8年1月上)

    故事会(2018年1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快乐故事

    快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餐桌故事

    餐桌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8年3月下)

    故事会(2018年3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16岁故事

    16岁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喜劫良缘,摄政王的小娇妃

    喜劫良缘,摄政王的小娇妃

    穿越三好,吃好喝好睡好。穿越三早,早嫁人早生子早死。有此秘笈,回现代有望。想她傅家小姐谨记上面几条人生格言,正职看书绣花聊家常,偶尔兼职当公主太傅,已然小心翼翼,自求多福,没空招惹变态。娶妻三能,能下饭能陪喝能暖床。娶妻三有,有胆识有心计有他。得此女子,娶妻有望。想他当朝摄政王爷心有标尺碍于无人,正职养虎为猖陷害忠良,偶尔兼职扰乱民生,无敌是他最大的痛,若是有人引了他的兴致,自然是没理由放弃啊。某女受虐多次狂怒,“你是不是有病,遛狗一样一收一放!”某男依然不动声色,“姑娘如此自贬,本王自然不敢反驳,其实,都是玩物,可本王是把你当风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疡科纲要

    疡科纲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门贵妻:总裁借个娃

    名门贵妻:总裁借个娃

    为了重病的爷爷,她去到他的求子会场,与他开始了这一生的牵绊,她与他签订合约,成为他的女人。“你为什么帮我?”“因为想。”“那为什么……吻我。”“因为,甜。”他从不掩饰自己欲望与野心,想要握在手里的东西,就一定不会放过。而她,就是这场游戏中最诱人的奖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半月天使

    半月天使

    他是暗夜,她是白昼;他是三途彼岸盛放的曼珠沙华,她是澄澈天空陨落的白羽。犹如黎明与暗夜的交接,一场神秘爆炸将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从此命运紧紧纠缠。沐浴在晨曦之光下的天使之城,雪白羽翼焕发金光,光明的背后阴谋却悄然浮现。她微笑着仰望星空,看那金发的天使白羽轻扬;他默然看着熟悉的背影越走越远,殷红瞳眸黯然神伤。“若是重来,我宁愿从未救过你,从未遇见你。”“翎,如果是你要我的命,我无话可说。”
  • 破灭的骑士道

    破灭的骑士道

    艾里希斯的英雄莱杰尔已经殒落十六年了。艾里希斯北块大陆的和平只是短暂的,莱杰尔的儿子吉修,他不知道父亲怎么死去的。他想追上一生的宿敌阿尔斯,为了考上最高职阶的神官骑士,离开骑士村,旅途上遇到许多的强敌,当然还有强力的同伴,一段冒险即将开始。
  • 神奇植物大揭秘

    神奇植物大揭秘

    植物世界奇花异草,多有神秘面纱,有许许多多的奇异植物,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它们的神秘,让青少年朋友感到兴趣盎然,又迷惑不解。为了满足青少年朋友的需要,本书特此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青少年朋友深入理解,使青少年朋友在阅读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探索植物的奥秘。
  • 僖公

    僖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装

    剑装

    不老的世界,等级制度森严,每个人的生命上限早已经注定,爵位越高才能活的越久,所有人都唯有斩杀不死族,提升爵位获得生命刻度,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不老不死。 性格坚韧不拔,拥有卓越天赋,但是却因为出生在世界最底层,连武技都接触不到的少年,突然收到了一份来自死人的遗物和遗嘱。 “那个人一定是疯了,留给我一支连剑都没有的空剑匣,竟然就要我去打败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白苍东一脸古怪的看着那支并不怎么起眼的剑匣。 PS:写作热血篇,读作福利篇。
  • 探案小说

    探案小说

    隐藏在内心的秘密,在阳光的阴影里滋养每个人自由的只能在绝对枷锁下实现凝视深渊中的恶龙,只能与之相伴
  • 开场

    开场

    故事刚开始,其实有些偶然。这一年,正阳县门宣乡八代沟的小姑娘陈望姣,高考落榜了。时间是2012年6月初,夏天。那时,麦子已出齐了穗,豌豆的豆荚胀得鼓鼓的,放眼望去,山上到处都是深深浅浅的绿色。村里杏树上的果子结得一骨嘟儿一骨嘟儿的。母亲说,“麦子眼看就要黄了。等麦子收完再走不行吗?”但陈望姣却一天也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