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7400000007

第7章 在风雨中寻找无悔的青春(3)

虽然李嘉诚已经成为塑胶厂的总经理,但是他从不居高临下地支使人。他仍然像最初来到塑胶厂时那样谦虚好学。他很少西装革履地端坐在总经理的办公室里,他总是身着工装,与其他员工一起来到车间,一起干活。每一道工序,他都会亲自动手尝试;每一个生产环节,他都要弄清楚。李嘉诚从不觉得车间里的工作又苦又累,反而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兴奋地研究每一个步骤,把这里的工作当成一种享受。

一次,李嘉诚在操作台上割塑胶腰带,不小心割伤了手指,鲜血直流,而周围的工人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人发现这个情况。李嘉诚迅速地在手指上缠上胶布,继续操作。直至伤口发炎,李嘉诚去诊所看医生,大家才知晓这件事。许多年后,一名记者向李嘉诚提起这件事情,打趣道:“你当时的经验,是用鲜血换来的。”李嘉诚微微一笑,答道:“其实不应该这么说,这些都是我愿意做的事情,只要是自己心甘情愿地做某件事情,是不会在乎其他东西的。”

此时的李嘉诚已经成为塑胶厂里的核心人物,他是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只有20岁,就被提升到了打工族的最高位置上,他的事业已经小有成就。而此时,李嘉诚却又一次不安分起来,他像以前那样选择了辞职,让自己又一次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他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新一轮的挑战。

4.成立塑胶厂,开始第一次创业

渴望自己创业的李嘉诚又一次向塑胶厂老板提出辞职,他要另立门户,创立自己的事业。老板自然舍不得放走李嘉诚这个人才,于是盛情挽留。老板了解李嘉诚,他生性好强,素质良好,在任何职业上都会做出骄人的成绩。

老板见李嘉诚去意已决,知道自己再劝无用,于是不再强留。相反,他还在酒楼为他设宴饯行,这使李嘉诚非常感动。在酒宴上,李嘉诚对老板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离开这里之后,我会开一家自己的塑胶厂,我难免会用到从你这里学来的技术,前期也许会生产一些类似的产品。”老板清楚,李嘉诚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很有能力,如果李嘉诚自己开设一家塑胶厂,很有可能会成为自己最有力的竞争对手,自己就会流失一部分客户。李嘉诚看懂了老板的心思,接着说:“但是,我决不会把客户带走,因为这样相当于我用你的销售网去销售自己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自己的销售路线。”听到这番话,老板更是对李嘉诚另眼相看,他了解李嘉诚,知道这个年轻人一向以诚为本,说得出就做得到。他相信,李嘉诚一定会发展自己的销售网络,绝对不会抢走自己的客户。

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李嘉诚离开了熟悉的塑胶厂,离开了熟悉的同事。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迈出这一步,这是他建立自己事业的必经之路。与以前的工作相比,他的创业之路将更艰难。此时正值1950年。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诞生不久。从解放战争后期开始,大量躲避战乱的人通过陆路、水路拥向香港,导致香港的人口急剧增加。1951年时,香港的人口已经突破200万。在香港,这批逃难过来的内地人被称为“战争难民”,不过,正是“战争难民”的大量拥入,才使香港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都得到了大量的增加,同时,香港的市场容量也扩大了许多。

新中国成立后,原本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开设的外国工厂和银行,都纷纷撤离内地,迁入香港,这无疑给香港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同时,这些工厂、银行的撤离和内地政策的改变,使中国沿海城市的对外贸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香港的转口贸易和自由港的地位变得越发重要。

但是,香港不知从何时起大规模地流传起“共产党要解放香港”的谣言。李嘉诚也一直关注着内地的形势。他发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10月17日抵达深圳河后,并无进一步的行动。结合共产党发表的各种声明,李嘉诚知道,共产党希望看到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稳定的香港,肯定不会在此时“解放香港”,因此他对香港的形势抱有很大的信心。此时,世界经济也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并繁荣稳定地发展着。

正是因为看准了大形势,更看准了香港良好的发展前景,李嘉诚才毅然决定辞职创业的,他良好的时代背景可以给他提供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李嘉诚已经学会了塑胶厂的所有技术,由生产到加工、由订单到销售,对他来说都是轻车熟路。李嘉诚后来在回忆塑胶厂的那段经历时,感慨地说:“在塑胶厂里,我得到了最好的人生锻炼,尤其是在做推销员的时候,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明白了很多事理。这些,是我今天无论付出多么大的酬劳都无法得到的。”

在当时动荡的形势下,李嘉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提到创业,首先得有足够的启动资金。李嘉诚从12岁起开始打工,但是薪水一直不高,较大的收入便是近几年推销产品的提成。据曾经和他一起做过推销的同事回忆,李嘉诚从没有享受过奢侈的生活,他在外吃饭时总是吃大众餐,所穿的衣服也没有高档品牌的。但是,李嘉诚从不认为自己的创业资金是他自己节省的结果。他常常对别人说:“我可以拿出一笔钱来创业,这要全部归功于我的母亲,她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每次我赚到的钱,除了留下日常开销的费用,剩下的全交由母亲保管。是母亲持家有方,才使我有条件创业。首先,要感谢母亲,其次,还要感谢那些帮助我的人。”

从母亲那里拿到积蓄后,李嘉诚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李嘉诚诚实守信,而且能力非凡,深得大家的信任,即使在没有人担保的情况下,他也能从别人那里借到钱。当时李嘉诚筹集到了大约五万元的启动资金。

筹集到启动资金后,李嘉诚又面临着许多其他的问题,其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为塑胶厂取名字,一个好的名字,代表着一个好的开始,而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从辞职的那一天起,李嘉诚就在绞尽脑汁为自己的塑胶厂取名,他先后想了几十个厂名,最后定名为“长江”。其中的寓意是:“长江不择细流,故而浩荡万里。在其源头,仅有涓涓细流,东流而逝,容纳无数细流,竟成汪洋之势。”他期望在以后的发展中,长江塑胶厂也会像长江那样,不断壮大。

多年以后,当有人问起“长江”这一名字的寓意时,李嘉诚总是说:“长江的名字响亮啊,我便借过来用了。”实际上,最初起名字时,李嘉诚就把自己的宏伟心愿寄托到了里面,时刻激励着自己。

当时的香港,由于拥入了数十万的“战争难民”,导致香港的房屋资源陷入了紧张的局面。为了找到合适的厂房,李嘉诚几乎跑遍了香港的每一个角落。因为资金不足,所以李嘉诚必须尽量节省,将开销压缩到最低。从香港岛到九龙,李嘉诚跑了一个多月,最后才在香港岛东北角找到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廉租厂房。厂房位于香港岛的偏僻地段,工厂紧挨着山谷小溪。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休假的好地方。但是,办工厂与休假不同,交通便利的市区边缘对工厂的发展更有好处,然而正因为它偏僻,所以租金才低。后来,经过讨价还价,李嘉诚租下了这个破旧的厂房。

厂房的面积只有100多平方米,并且是一间破得不能再破的房子,不是没有窗框,就是碎了玻璃,没有一间是完好无损的。房顶布满了裂缝,可以透进束束阳光。香港的气候是春夏多雨,每逢外面下起大雨,厂房里就下着小雨。所以,李嘉诚不得不花一笔钱来修缮厂房。

厂房里的设备更是破旧,显得比厂房还要苍老。压塑机陈旧不堪,是欧美国家淘汰下来的陈旧设备,这是李嘉诚从一个香港旧货商手中买下的。在当时的香港,有很多新开的塑胶厂,基本都是小本经营,所以有人专做旧机器的买卖。后来,李嘉诚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感叹颇多:“最辛苦的时候就是做穷生意的时候。”在当时要从硬件上寻找一件“长江塑胶厂”的新东西,那就是挂在门口的那块崭新的“长江塑胶厂”的厂牌,这标志着“长江塑胶厂”正式成立,李嘉诚正踌躇满志地开创他的新事业。

1950年的5月1日,没有鲜花,没有鞭炮,也没有来宾的祝贺,“长江塑胶厂”就在这个简陋的工厂里开张了。这时的李嘉诚还未满22岁,年轻的厂长气宇轩昂地对着20多名员工演讲,宣布“长江塑胶厂”正式成立。他对员工们说:“我们厂子虽然小,但是我懂得塑胶行业,人家懂的,我们懂得更多;而我们懂的,人家却未必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厂就会做大,大家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多。”

当时,香港的塑胶厂成千上万,而长江塑胶厂只是很不起眼的一家,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地方。李嘉诚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但是,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事业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呢?李嘉诚天天思考着这个问题。

虽然身为厂长,但是李嘉诚还是和做推销员时一样,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知道,只有自己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使自己的“长江塑胶厂”真正成为大浪滔天的“长江”。不善言辞的李嘉诚在默默地实现着自己的抱负。李嘉诚认为,自己不是世界上罕见的“天才”,自己要追求成功,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勤奋。所以,李嘉诚不敢放松自己,因为他知道在商海中游走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了使自己的塑胶事业取得成功,李嘉诚不得不更珍惜时间。他通常会在每个月的月初为自己制订一个月的计划,每周进行一次总结。每天,他都会在临睡前总结一天的工作,然后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在“长江塑胶厂”成立初期,李嘉诚的工作表是这样安排的: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外出推销或者采购,而且要在别人恰好上班的时候抵达预定的地点。为了节省本不充足的资金,李嘉诚从不乘坐出租车。如果距离较远,就选择公交车;如果距离近,就步行。李嘉诚虽是温和沉稳、不骄不躁的人,但是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因为他时刻都在抢时间。既要节省资金,又要讲求效率,那么他只能提高走路的速度,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后来,疾步行走成了李嘉诚的一个习惯,他在60岁的时候仍然坚持这一习惯。据汕头大学的师生回忆,李嘉诚在视察他出资兴建的汕头大学时,疾步行走在校园中,步履矫健,陪同他的年轻教师都气喘吁吁,感觉颇为吃力。

到了中午,李嘉诚就马不停蹄地赶回破旧的工厂,检查工人们上午的工作情况,然后与工人们在一起吃简单的工作餐。刚刚成立的塑胶厂很穷,没有餐桌供大家使用,大家只能蹲在地上,或者七零八落地散坐在四周。看到这个情况,李嘉诚内心很不安。他不是依靠剥削工人而获取利益的老板,相反,他不愿亏待别人。而且他更清楚,如果员工们没有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是不可能安心工作的。于是,他向大家保证,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他一定会尽快想办法,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不久,李嘉诚就兑现了诺言:在长江塑胶厂刚刚取得一点利润的时候,他就拿出一部分钱,用于改善员工们的伙食和就餐条件,这个举措起到了稳定员工队伍的作用。他曾经对一个塑胶行业的同行说过这样的话:“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这样说,不是没有理由的。长江塑胶厂在创建初期的条件异常艰苦,厂房破败不堪,工人们使用的机器也总出现问题,但是,很少有工人离开这里。

到了晚上,劳累一天的李嘉诚也不会早早休息,他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完成:记录工厂一天的收支情况,并制成账本;记录推销的情况,使自己对产品的销量心中有数;规划产品市场和区域;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好明天的生产任务。即使在这种繁忙的工作状态下,李嘉诚也没有放弃自学。在李嘉诚的眼中,塑胶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新原料、新设备、新款式都在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假如自己停留在已有的业绩上高枕无忧地睡觉,那么很快就会落伍。更何况,香港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新塑胶厂,而那些老厂子很多都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同类推荐
  •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 夏洛蒂·勃朗特传(下)

    夏洛蒂·勃朗特传(下)

    这部传记早已被公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传记之一,而且也属英国最有成就的小说家之一盖斯凯尔夫人的最佳作品。夏洛蒂·勃朗特以一部《简·爱》轰动文坛,但她从职业和性格上讲都是一个隐者,她对不求闻达的追求近乎疯狂: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人们对其知之甚少。但就在她去世几个星期后,在她父亲的请求下,盖斯凯尔夫人就着手这本“正本”传记的写作了。
  • 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

    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

    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她的写作,还是她的生活,都可谓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太多的人,沉醉于她笔下的故事中,却忽略了那些故事的背后,她若隐若现的寂寞身影。本书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张爱玲的众多作品,追溯了张爱玲似若传奇的一生,并挖掘出了诸多关于张爱玲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年少恐怖的遭遇、结实炎樱、成年后与胡兰成的爱情、五光十色的成名经历、大洋彼岸与赖雅相识相恋、老年孤老他乡……比期现有的对张爱玲的各种记述,本书更为完整、详细、清晰,呈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张爱玲。作者用凄美的文字还原了那个民国第一奇女子的一生,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将独属于她的时光,刻成一段新的传奇。
  • 梁漱溟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梁漱溟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梁漱溟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为基本线索,着重叙述了其学术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揭示了作为国学大师的梁氏对20世纪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发挥和独特的贡献。
  •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碑轴线;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农业大学金陵研究院;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扩建工程…… 建筑大师齐康的设计善于运用中西方建筑传统手法,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建筑理念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建筑设计中重视空间的处理,就是要“留出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强调转化与创新。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是齐康先生的传记。本书生动叙述了平民建筑师齐康的人生经历和如何成为建筑大师的经过。
热门推荐
  • 世味余年(全集)

    世味余年(全集)

    好不容易决定弃画从厨,回家继承百年家业的毕罗,还没有迈出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就被偷了祖传菜谱。在无数饿狼虎视眈眈之下,毕罗慌不择路地扑倒其中一只。“合作共赢考虑下?”某人迅速答应,事后忙前忙后,殷勤万分。等到赚钱分红时,毕罗将黑卡一拍:“五五分!”某人不动声色地将卡推回去,“你要钱,我要人,这才叫合作,共赢。”
  • 虚源剑道

    虚源剑道

    傍晚的普陵城城门口,说书人的木摊前聚集了不少稚童,他们都听着年老的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说着故事。“......最后,那位仙人因为重伤不治,身死道消......”说完,说书人将手边茶杯里的茶水一饮而尽,满足地砸砸嘴。“其实,我们普陵城中亦有修道者。八年前,弘府少爷天赋异禀,孤身负剑出州闯荡,他才是你们这群小毛孩子的目标呐!”说书人却不知,在听书人群最后,一位负剑少年玄衣飘飘,嘴角噙着淡淡的微笑。“过誉了......”少年喃喃,丢下两枚银钱,转身步入撒满夕阳的普陵城中......这世界,有妖,有魔,有神,有人......修道者万万千,成神者,有几何?
  •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向军队学执行

    向军队学执行

    这个世界上培养更多高级别管理人才的,不是MBA商学院,而是军队与军校,如美国的西点军校,自“二战”后美国500强企业卓越的管理者大多出自于此。军队是这个世界上极有效率、执行力超强的组织!军校也培养出这个世界上更多更高级别的管理精英,但毫无疑问,纯粹的军事化管理并不完全适合现代的企业,就连美国部队都是将商业化与军事化进行融合,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成本。百万管理畅销书《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作者赵伟,经十年研究,将MBA商学院管理精华与军事化管理精华完美融合。
  • 山下人家

    山下人家

    小山村里发生了一件大新闻,听说苏家的苏紫被退婚之后不忍屈辱一气之下上吊了,就在山边的歪脖子树上,幸亏被村里唯一的猎户给救了。但是侥幸不死的苏紫却因被外男碰了身子只能嫁给猎户李青山。村里其他人暗自惋惜的有之,幸灾乐祸的亦有之,都说李青山生来命硬。刚一出生就克死了他娘,等长到八岁又克死了他爹,所以到了二十五岁了还未娶亲。山村的人们都在猜测,小苏紫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
  • 绝色魔女:邪君宠入骨

    绝色魔女:邪君宠入骨

    【超级爽文】她,神域至尊魔女,统领亿万生灵,一朝被挚爱背叛,魂飞魄散。五百年后,君莫舞醒转过来,魂穿成一位废材大小姐。苍海沧田,昔日挚爱已是至尊神帝,号令八荒,君临天下。“你欠我的,终究会以命来还!”君莫舞以绝世之姿,浴火涅槃,神凰血脉,独步九重天!这辈子,幸得命运垂怜,武道巅峰,她不再是孓然一身。邪君相伴,仗剑江湖,龙凰共舞,惬意逍遥!
  •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本书收录了他零散发表的长短篇散文六十多篇,分七辑,大致依作品面世年代为序排列。老舍的作品以幽默朴素、语言口语化见长,从这些散文里,读者可以再次领略老舍先生民间语言大师的风范。
  • 太上消灭地狱升陟天堂忏

    太上消灭地狱升陟天堂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替嫁王妃很凶猛

    替嫁王妃很凶猛

    她代替妹妹嫁给瑞王,新婚夜便被那美貌瑞王诬陷失贞,她声称梦游将阴险瑞王踢下床,顺便将他一众美妾赶出王府。“你根本就不是洛水国的公主!甚至你还想要杀本王最爱的女人!本王要将你碎尸万段!”“我既然嫁给你,你便是我的东西,别人休想染指。想要杀我?好,尽管放马过来!”
  • 大叔别吻我

    大叔别吻我

    “要结婚可以,你只能嫁给我!”婚礼前夕,那个曾说过绝对不会结婚的男人拿着求婚戒站在了她面前。肖洛洛觉得,她跟这个男人有N多的不适合、不可能:他大她十几岁!他的家人很难缠!他的旧情人可以装满一辆火车……可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她却义务反顾的冲进了大火里,只为救他出来。他说:“只要我爱你,我们就很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