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9400000004

第4章 电报员:职业生涯的转折点(1)

1.技不压身,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分外事”改变了我

早上打扫操作室也是信差的任务,作为报酬,如果操作员还没来,信差们可以练习操作电报机。这是一个新的机会。我很快就学会了操作按键,并尝试着与其他有相同爱好的信差交流。

一天早上,有个信号不停地呼叫匹兹堡,意味着有人迫切需要与这边联系。我大胆地让纸带走动,原来是费城希望尽快发送“一条死讯”到匹兹堡,问我是否能接收。我回答说如果对方能稍微慢一些,我可以试试。我成功地拿到那条讯息,焦急地等待着格拉斯先生,如实相告并请求原谅。幸运的是,他没有指责我的轻率鲁莽,反而称赞并感谢我;又提醒我要认真对待,不犯错误。没过多久,我就被告知,如果操作员不在,我可以负责电报机,就这样我学会了收发电报。

我正好碰到了一个懒惰的操作员,他十分乐意让我替他工作。那时,操作员要把纸带上接收的信息读给抄写员,这就需要两个人同时工作。但我听说,在西部有人单靠耳朵,通过电报机发出的声音,就能完成一条信息。恰好办公室的操作员麦克莱恩先生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就经常向他求教,我才发现该方法很容易掌握。一天,操作员不在,而有一条信息亟须记录,可那位老抄写员不满我的推断,并拒绝为一个信差打下手。我就拔掉纸带,拿起纸笔,靠耳朵记录下整条信息。我把纸笔归还给他时,他惊奇的表情我永远也忘不了。自那以后,我和这位可爱的老抄写员考特尼·休斯之间再没有隔阂,成了忘年交。

此后没多久,距离匹兹堡30英里的格林斯堡的操作员约瑟夫·泰勒要请两周的假,布鲁克斯先生问我是否能胜任这项工作,这一次我肯定地答复了他。

“那好,”他说,“我们就安排你到那里实习。”

我就搭乘邮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那是1852年,我第一次离开父母远行,第一次在外住宿,第一次在外用餐。

那时格林斯堡正在挖深沟、筑路堤,为修建宾夕法尼亚铁路做准备,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很快成为其中的一员。在格林斯堡,重要的工作使我处处想要表现自己,但一道闪电几乎要了我的命。那是个暴风雨的深夜,我坐在电报机旁边,准备随时接收信息。那道闪电将我从凳子上击了下来。尽管如此,我仍圆满地完成了在格林斯堡的任务,回到匹兹堡,仿佛被光环包围着。上司很是满意,我感到有提升的机会。当时电报公司需要一名操作员,布鲁克斯先生就发电报给公司总裁詹姆斯·D.瑞德——苏格兰人的又一榜样,我后来的好友——希望他能推荐我,瑞德先生回电表示非常乐意。就这样我成了一名电报员,每月工资高达25美元,几乎每天1美元。那年我17岁,摆脱了学徒的身份,开始履行成年人的职责。

2.电报公司是个“黄埔军校”,把每一次机会变成机遇

对我来说,电报公司的操作室是一所优秀的学校。在那里,我对英国和欧洲的一些了解很快就派上了用场。知识总是有用的,它总会告诉你些什么。当时我们要利用莱斯角的电报线路,连续接收“汽船新闻”,及时了解国外信息,那是我们最荣耀的工作之一,我也最喜爱这项任务,不久这项任务便分派给了我。

那时的电报线路并不稳定,一遇到暴风雨,就可能导致单词接收不全。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表现出惊人的猜测能力,把单词补充完整。对国外新闻来说,这没什么,操作员时常都会因为粗心而弄错一两个单词,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我对国际事务的了解逐渐丰富起来,特别是英国的事情,哪怕只有开头一两个单词,我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当时有个惯例,匹兹堡的每家报纸都会派出一名记者,到电报公司去采集新闻进行报道。后来,所有的报纸共同委派一个人,此人便请我把接收的每条新闻都做5个副本,报酬是每周1美元。这是我为新闻界做的第一份工作,说实话是冲着那微薄的报酬去的。此时,我的月薪达到30美元,家里的情况也好转起来。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我和同事成为了“韦伯斯特文学会”的会员。在此之前,我们同事之间就已经有固定的聚会了,这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的聚会类似于辩论,经常会为某一个问题讨论许久,比如“法官是否应由人民选举产生”?韦伯斯特文学会比我们的小圈子有名气多了,再没有比加入这样一个俱乐部更能使年轻人受益的了。成为韦伯斯特的成员后,我发现过去的阅读对我参与辩论大有裨益,它们使我想法明确、思路清晰。在韦伯斯特文学会积累的这些经验,使我在公众面前演讲时能够沉着冷静。我对自己的演讲有两条原则:面对听众不要过于拘谨,自然地与他们交流,而不是说教;按照自己的方式交流,非到必要时绝不“滔滔不绝”。

言归正传,我成为了一名听声音就能作业的电报员,这让我变得引人注目,人们总想到电报公司一饱眼福。恰逢一场洪水摧毁了斯托本维尔与惠灵之间长达25英里的电报线路,我便被派往受灾前线,小镇斯托本维尔,负责东西部信息的传递。差不多每隔两个小时,我就派出小船把消息发往惠灵,小船返回时又带来大量信息。靠这种方式,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东西部经由匹兹堡的电报通信得以维持。

在斯托本维尔,我听说父亲要前往惠灵和辛辛那提兜售桌布,便等着父亲。到了半夜,我才等到父亲,才知道他为了省钱,一直待在甲板上,此时又不让我重新买船票。我感到悲伤,但随即安慰父亲道:“好,爸爸,我不买,但你和妈妈很快就有自己的马车了。”

父亲是典型的苏格兰人,腼腆、内向、敏感,很少表扬孩子,怕孩子会骄傲;而一旦受到感动,却又难以控制自己。正如此时,父亲抓住我的手,看着我,喃喃地说道:“安德鲁,我为你骄傲!”

父亲的声音颤抖着,仿佛自己说得太多。他擦去眼中的泪水,看着我,说了声“晚安”,要我回自己的办公室去。多年以来,父亲的话始终在我耳边回响,温暖着我的心。这位寡言的苏格兰人啊,他感情那么丰富却不善于表达。但此时无声胜有声,父亲的内心深处神圣无比,任何言语的表达都是一种亵渎与侵犯。父亲是我见过最博爱的人,他信奉宗教,但对任何宗教派别都毫无偏见。是的,他是世上众多平凡的人之一,只是,唉,子欲养而亲不待,从西部回去后不久,他就去世了!而我已经有能力给他一个休闲舒适的生活了。

斯托本维尔的工作使我声名大噪,回匹兹堡不久,我就结识了托马斯·A.斯科特。他是宾夕法尼亚铁路的总监,因为身在匹兹堡,又要与他的上级——阿尔图那地区总裁罗姆巴特先生联系频繁,所以时常到电报公司来。我先是认识了他的助理,一天晚上,助理告诉我,斯科特先生曾经提起我是否能担任他的专职电报操作员。助理还告诉了我他的回答:“恐怕不可能了,他已经是一个操作员了。”

听到这里,我立刻说道:“还没有,他还可以聘用我,我想要办公室的生活,请回去这样转告他。”

最终,在1853年元旦那天,我成了斯科特先生的专职电报操作员,月薪35美元。月薪从25美元涨到35美元,是我所知道的最大涨幅了。公用电报线被临时接进了斯科特先生的办公室,直到他们在建的电报线路完工。

离开电报公司是我生命中的又一次转变,但一开始并不那么让人愉快。我刚过完18岁生日,也知道人不可能靠幻想来生活,但我敢说,直到那时我都不曾说过或听过一个脏字。我对所有不道德的、卑劣的事一无所知。

可现在我陡然掉进一个满是粗人的世界,办公室是临时搭建的,机车长、扳道工以及消防员的指挥部都设在这里,包括斯科特先生在内,我们要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这种巨大的环境反差,让我很不适应。自然而然,我在这里第一次尝到善恶树的果子。不过,家里的环境依然甜蜜温馨,没有粗俗与危险侵入;此外,我的同伴年轻有为,在为提升自身素质、早日受人尊重而奋斗不息。但与粗人交往也有些益处,即让我对抽烟、诅咒或说粗话感到反感,这激励我一生洁身自好。

当然,我不是说那些人本性不堪、丑陋堕落,只是那时骂人、讲粗话、抽烟以及抽鼻涕太普遍,人们往往无意中就做了。但他们中也有尽职尽责的年轻人,备受别人尊重。他们都对我非常好,有些人至今健在,这使我心中充满感恩。一段时间后,我和斯科特先生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公室。

不久,斯科特先生派我前往阿尔图那去取当月的工资单和支票。当时穿过阿勒格尼山的铁路尚未竣工,我不得不翻过一座座山坡,因而印象特别深刻。那时的阿尔图那只有公司建的几座房子,连商店都没有,看不到一点大城市的样子。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铁路界的大人物,公司总裁罗姆巴特先生。他的秘书是罗伯特·皮特凯恩,是我把他举荐过去的,因此“戴维”、“鲍勃”和“安迪”又在一起共事——我们都离开了为铁路公司服务的电报公司。

罗姆巴特先生与斯科特先生不同,不善交际,但为人直率。公事谈完后,他说道:“今晚你必须来和我们一道喝茶。”我支支吾吾地答应了,不安地等待着。那次邀请让我颇觉荣幸。罗姆巴特太太非常友善,罗姆巴特先生向她介绍我时说:“这是斯科特先生的安迪。”把我看成斯科特先生的部下,确实让我感到自豪。

但回程却发生了一件足以断送我前程的事情。在赶回匹兹堡的路上,因为口袋太小,我就把工资单和支票放到怀里,坐上了前往霍里德斯堡的火车。一路上火车头颠簸得厉害,半路上我忽然摸不到装工资单的袋子了:袋子丢了!

我不敢想太多,但毫无疑问这会把我毁了!我本应当小心翼翼、紧紧护持的!我请求司机原路返回,或许能够找回袋子,但不知道司机会怎么说。这位好心人,他答应了。我就留心铁轨周围,在离一条小溪只有几英尺的岸边,我看到了那个袋子。我几乎惊喜地叫了起来,赶忙下车把它抓住。它完好无缺。接下来的行程,我一刻都不敢松开袋子,直到安全抵达匹兹堡。这件事只有那位司机和一个消防员知道,他们都承诺不会说出去。

我也是很久之后才有勇气说出这件事。假如那个袋子落得再远些,或许就被冲走了,那我得踏踏实实工作多少年才能弥补那个过失啊!再严重些,我恐怕不会再赢得上司的信任,恐怕会自此失去自信心,恐怕不会再取得任何成功。自那以后,偶有年轻人犯了一两个致命的错误,我也从不过分苛责。我曾试图想象过其他的可能性结果,那场虚惊确实教会了我很多事情。直到今天,我仍能准确地走到那个地点,而后庆幸找回了那只躺在溪边的浅棕色袋子。它仿佛在召唤我:“不用担心,我的孩子!好运与你同在,但下不为例啊!”

没多久,铁路公司就有了自己的电报线路,电报业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快到我们无法及时提供相关服务。更多的电报局急需建立。1859年3月11日,戴维·麦卡戈担任电报公司的主管,我们就尝试在铁路运营行业雇一些女孩担任电报操作员。她们在接受培训后,按所需安排到不同的办公区。第一批女学员中有我的表妹玛丽娅·霍根,匹兹堡货运站台的操作员。她后来也陆续带了许多徒弟,自己的办公室几乎成了一所学校。由此,女性开始占据所有新职业,但在电报操作员之外,我不知道还有哪些职位适合她们。

斯科特先生是众人交口称赞的好领导,我发自内心地敬仰他。在他的影响下,我逐渐履行一些严格来说不属于我的职责。因此,我又得到一次决定性的提升。

3.勇敢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

当时还是单轨铁路,电报指令对火车的运行显得非常必要,除了主管,谁都无权向宾夕法尼亚铁路系统里的任何火车发布指令。那时候,发布电报指令是有风险的权宜之计,因为整个系统的铁路管理尚未成熟,人们还没有受过相关的培训。为此,斯科特先生经常夜复一夜地出去,确保电报线路的畅通。这样,他早上时常无法到办公室。

一天早晨,我到办公室后,发现东部地区出现了一次严重的事故,导致一辆专快列车无法西行;向东行驶的列车则在旗手的指挥下一点一点移动;两个方向上的货运列车也都停在轨道上,可到处都找不到斯科特先生,最终我决定发布“运行命令”。但我的心里颇不平静:成功还好;要是失败,自己将面临被开除的危险,说不定还会受到行政处罚;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应当给那些疲倦的货运员发指令,他们已经在那里待了一整夜。实际上,我时常帮斯科特先生撰写指令,知道该如何做。我以斯科特先生的名义发出了指令,等一切都正常运行时,他才来到办公室。他听说了此事,开口就问:“嗯,情况怎么样?”

说着他快步走到我身旁,准备写指令。我怯怯地说:“斯科特先生,我早上到处找不到您,所以就以您的名义发出了这些指令。”

“那一切都运行良好?东部的专快列车在哪儿?”

我指出各列车在铁路上的位置,又拿出所有列车长的答复,并报告不同列车通过站台的最新情况。一切都准确无误。可我几乎不敢看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仔细地看了看发生的所有事,一言不发,片刻之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事情就这么结束了。我知道他不想认可我的行为,却也没有批评我。如果最终一切顺利,那一切都好;如果出了差错,那责任在我,因此莫过于沉默。

同类推荐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大才子丰子恺

    大才子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和美学教育家。初名润,后改为仁,乳名慈玉,别署缘缘堂主人,晚年号缘缘堂老人。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九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现桐乡市)石门湾。他的漫画,萧疏淡远,酣姿活泼,出神入化,不求工巧却工巧之极。他写散文,清明玄妙,与画相通,又能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他对音乐这种自古以来就被说成是极深奥神秘的“天地之道”,也作了通俗的讲解:“用研究西洋音阶的方法来研究中国音律时,所谓五音十二律,并不见得何等困难、何等深奥了,也不过是用别种格式组成的一个‘音阶’罢了。”他的书法,可说是秀韵天成,没有丝毫做作气。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热门推荐
  •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与文化

    在古代的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居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心。不仅农耕绐济水平世界一流,政治制度趋于精密完善,文化创造力旺盛,而且还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广泛的儒家文化圈。在经历艰难的近代变革之后,时至今日,中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发长足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在这里,中国人数千年的精彩画卷将为您展开!
  • 小子,我看上你了

    小子,我看上你了

    是谁说女孩子就要矜持,就要淑女,最好要羞答答的,脸动不动就要羞红?我林菁就站出来说“NO”!小子,我已经看上你了,我就一定会死死地把你抓住,即使挡在我面前的是神,我也会从他的尸体上踏过去,追求我卡娃伊的爱情!呜拉呜拉……
  • 鳖有洞天

    鳖有洞天

    怎样才能获得自由?“我”提出疑问。即将毕业,身处异乡,经历过两段与纯粹自由者的爱情后,“我”却发现自己与自由渐行渐远。一直以来都成长在别人的目光中,并在独木桥上努力奔跑,当“我”接触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后,发现自己竟然失去了获得自由的能力。“我”游走于边界之上,在理想与规则中间苦闷地挣扎。穿插于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我”被人引领着发现,原来这样的挣扎并非“我”一个人在经历。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我”发现自己竟从未曾孤独过。这样的发现令“我”感动,也让“我”明白如何能够通向自由。我们不是敌人,而是只是一个阵队中向前迈步的人群。因此我们不需要让目光成为枷锁,我们不用畏惧,我们从不孤独。怎样才能获得自由?爱别人吧。什么是爱?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身上,就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爱。
  • 时光冉冉我们依旧

    时光冉冉我们依旧

    毕业以后,黎梦以为他已经不重要了,但在一次梦醒后,才懂得原来他就是她的神明啊!可是她好像再也得不到他了……殊不知,这一切都是他早已布好的局……
  • 南迦巴瓦的雪

    南迦巴瓦的雪

    “因为在远古,它们本来就是海。”太阳已经升起,纳木错蔚蓝如天空。而天空万里无云。我向纳木错走去。走向千万年前的海洋,走向心中的海。忆冰说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冰冷的水覆盖了我,慢慢的我又感到温暖。
  • 无限始源

    无限始源

    九转金丹,超凡入圣的仙侠宇宙。病毒肆虐,丧尸横行的末日宇宙。跨越虫洞,探索真理的科技宇宙。无尽的轮回,无穷的宇宙。生与死的挣扎,这里,是充满无限恐怖的...轮回之地。
  • 大省长安

    大省长安

    天大地大不如百姓大。看吕大省(xǐng)如何将长安八大门派聚拢在顺义盟旗下,与明军,与清军,与流寇,与各路明末英豪斗智斗勇,换得一方太平。杜鹃啼血不过三寸柔肠,桃李芳菲皆是一腔爱恨,柳念心、康柳儿、古飞凤、左盈月……到底谁才是一生挚爱?
  • 烛火染蝶苏医仙

    烛火染蝶苏医仙

    “主子,小姐又跑了!”“姓牧的!你觉得你的人拦得住本小姐么!”“小蝶他们拦不住还有我啊。”一世毒人无数却败在了一个杀手手里,这让她怎么面对师父。他的仇得报,而得罪了她的人下场又好到过哪里去。
  • 总裁:你的仙妻掉了

    总裁:你的仙妻掉了

    顾酒歌睁开眼,发现自己从元婴老祖变成了一个二十岁的小姑娘……面对陌生的环境,顾酒歌努力修炼,想要打破虚空回到熟悉的地方,却阴差阳错一脚踏进娱乐圈。娱乐圈众人:一个一只手能锤碎大石的人为什么要来和我们抢饭碗!粉丝们:啊啊啊我们酒歌男友力爆表根本不需要男朋友!男朋友:万年不能见光真的好心塞……
  • 捉妖俏丫头:殿下放过我

    捉妖俏丫头:殿下放过我

    正义的斩妖除魔二人组,不要在我这种小沙砾上浪费宝贵的生命,请为了拯救这蔚蓝色星球,去和邪恶势力殊死搏斗!出发吧,红色神鹰!”我嘴里喊着乱七八糟的口号,飞快逃离了某人囧囧有神的视线。“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但我会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视为废话。”他立刻满血原地复活:“嗯!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