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1900000003

第3章 千古双雄——项羽与刘邦

风云和雷的激荡,沧海与桑田的变迁,时间在飞快地向前奔跑。

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已经不记得项梁是谁了,但一定记得项羽是谁。在中国的历史丰碑上,项羽这个名字格外耀眼,即使我们对项羽那卷人生的传奇已经读到厌倦,也依然阻止不了我们的耳朵经常能听到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

根据《史记》记载,项羽名籍,字羽,生于楚幽王熊悍五年(前233)。项羽的出生地在楚国东北部的下相,即现在的江苏宿迁市郊。历史总是在不经意的时间里出现不可思议的巧合,项羽在孩童时代并不知道,距离下相西北方向不远的沛县,有一个男人名叫刘邦;距离下相东南方向不远的淮阴,有一个男人名叫韩信。而这三个改变历史的伟大男人,都是楚国人,保持着同一种生活习惯,说着同一种语言。

不过和刘邦这个“冒牌楚人”相比,项羽是货真价实的楚人,楚国情结是萦绕在项羽心中难以解开的感情之一,另一个难以割舍的情结是他最爱的女人虞姬。项羽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荣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不可分割,因为,项羽的祖父是楚国的超级名将项燕!

作为名将项燕的孙子,项羽的一生注定不会平凡。

不过在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中,都没有交代项羽的父亲是谁。既然项羽是项燕的孙子,项梁是项羽的季父,那么只能从项燕其他儿子中寻找答案。据《项氏族谱》记载,项燕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做项超,老二叫做项梁,老三叫做项襄。

既然项梁是项羽的叔父,而不是伯父,就可以排除老三项襄,而且《资治通鉴》卷七也明确记载:“项梁者,楚将项燕子也,尝杀人,与兄子籍避仇吴中。”所以基本可以肯定项羽的父亲是项超。

当项羽只有九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楚,在蕲南(今安徽宿州南)大破楚师,杀楚将军项燕。公元前223年,王翦破寿春,俘虏了楚王熊负刍。

项羽是季父项梁抚养长大的,项梁很喜欢这个侄子。项羽懂事后,项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项羽。项梁先教项羽读书,可项羽天生不是块读书的料,学了几天就赖着不肯学。项梁又教侄儿学剑,项羽勉强学了几天剑,又放弃了。

项羽东不成西不就,项梁非常恼火。项羽却豪情满怀地说道:“读书识字,能练好签名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学剑嘛,学得再好,也不过是防身所用,都不是我所需要的。好男儿大丈夫,当学万人敌!”

项梁吃惊地看着项羽,没想到侄儿有如此志向,对项羽刮目相待,便教起项羽兵法。项羽大喜,开始苦学兵书,可惜项羽是个猴子性格,大略知道了兵书用法后,又开始耍起无赖,不学了。项梁拿他也没什么办法,由他去吧。

后来项梁因事杀了人,害怕仇家报复,带着项羽逃到吴中避祸。项梁是个八面玲珑的角色,在吴中混得不错,成为当地的头面人物,遇有官府徭役或谁家出了白事,都是项梁主持。

此时的项羽已经二十多岁了,身高八尺二寸。秦朝的尺寸标准,一尺合23.1厘米,将近一米九的彪形大汉,加上项羽力大过人,能举起大鼎,面不更容气不喘,吴中少年都知道这位项少爷的本事,又畏又服,在项羽身边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圈子,就像刘邦身边也同样形成一个喝酒吃肉的小圈子一样。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的十一月,嬴政巡游天下,来到会稽,转了一圈后准备回咸阳。在渡浙江的时候,万民围观,项梁和项羽也无事,便来凑个热闹,想看看这位威震千古的大皇帝长什么样子。项羽踮起脚伸头瞧了一回,满脸不屑地说:“无甚稀奇,彼可取而代也!”

不清楚项梁是否知道七年前秦始皇在博浪沙时差点被一个韩国贵族子孙用大铁椎砸死的故事,这个“韩国人”名叫张良。万一嬴政长了一双顺风耳,听到了项羽的话,那还了得?项梁忙用手捂住项羽的大嘴,轻声骂侄子:“你昨晚灌了几碗黄汤,敢说这种话?小心灭族!”不过从此项梁也看出来项羽志向非等闲人可比,越发喜欢这个侄子。

项梁其实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作为项燕的儿子,对秦国强烈的亡国仇恨几乎让项梁不能自持,在他有生之年,他一定要实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伟大预言。项梁不比项羽这个愣头青,他知道嬴政虽然残暴,但此时尚不是反秦的最佳时机,等到嬴政挂掉,嬴胡亥继位之后,天下土崩,陈胜举起了反秦大旗,项梁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秦二世皇帝元年(前209)九月,也就是陈胜斩木起义的两个月后,时任会稽郡守的殷通已经判定秦朝大势将去,不如趁机搭上陈胜这条破船,顺便捞几把可口的鱼虾。

殷通知道要想做成大事,身边没几个强人是不行的,因为项梁是当地大老,文武两道都能吃得开,所以殷通就想拉项梁入伙。殷通告诉项梁:“秦朝看来气数将尽了,我等何苦为二世卖命?不如反他娘的,我打算让你和桓楚做将军。”

项梁早就等着这一天了,但要让项梁跟着殷通这等不三不四的人物混,岂非笑话?殷通手上有地有粮有兵,是做大事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项梁对殷通的态度一直是“羡慕忌妒恨”,想杀掉殷通,用殷通的面粉做蛋糕。

项梁心生一计,他嘴角露出了诡异的笑容。项梁很诚恳地告诉殷通:“桓楚是良将,不过他现在正在逃亡,没有人知道他窝在哪里。我侄子项籍倒知道桓楚的去处。”

浑身冒傻气的殷郡守便让项梁把项羽叫进来问话,项梁趋出,交代了项羽一番,然后带着项羽入内。

还没等殷通说话,项梁递给项羽一个眼色:“你现在可以告诉郡守,桓楚在哪里了!”项羽拔剑趋前,还没等殷通惊叫出声,殷郡守的人头就像西瓜一样在地上滚来滚去。

鲜血溅满了项羽英俊的面庞,项羽面无表情地站着。

项梁把印绶佩在身上,手中拎着殷通血淋淋的人头,告诉在场众人:殷通已死,项梁尚在,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大了!一府中人见状皆惊骇,项羽不容得他们,跳起击杀近百人,血流成河,余下的官们都害怕被项羽杀掉,纷纷伏拜。项梁乃自为会稽郡守,让项羽做将军,准备北上寻找秦国的仇人,一了亡国之恨。

项梁随即在吴郡举兵,收吴郡精兵八千人,这就是后来跟随项羽横冲天下,几乎杀遍各路大神的八千江东子弟。八千人马在当时并不算很多,秦国灭楚一战就能发动六十万军队,但这可是项羽带出来的铁血雄师,项羽的传奇人生,和这支让人心潮澎湃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密不可分。

这一年,项羽二十四岁。

项羽的家世先介绍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了解一下刘邦的身世。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的出身:“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公元前256年,也就是周赧王姬延的最后一年,刘邦出生于丰邑(今江苏丰县),成长于沛县(江苏沛县),都属于秦始皇统一之后新设的泗水郡,辖区大致为今江苏东北部和安徽北部。

刘邦在家中兄弟排行第三,所以正史称刘邦为刘季,“季”的意思其实就是排行第三。而刘邦的父亲没有留下名字,《史记》上称为“刘太公”,母亲称为“刘媪”,也就是乡下老头老太的意思,没什么特殊含义。不过刘邦的家庭背景还不像朱元璋那样赤贫,家里至少还有几亩地,如果勤劳肯干,尽管大富贵没有,吃饱饭是没问题的。

如果要举出历史上最著名的懒汉,想必非刘邦莫属。刘邦是出了名的好吃懒做,一头傲气,浑身懒病,不肯参加农业生产。

刘邦的骄傲,来源于他特殊的长相。项羽长相也与众不同,项羽有重瞳,就是眼睛里有两个眼仁,而刘邦则异在长着一个高鼻梁,再加上一副漂亮的胡须,是当时十里八村公认的美男子。

也许正是出于这种长相的自信,刘邦对干农活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能躲就躲,老爹刘太公拿这个懒儿子一点办法也没有。在刘邦的潜意识里,他并非轻视体力劳动,而是觉得自己天生就不应该拴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他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

刘邦比较懒散,成年后极少去地里干活,有这闲工夫不如找狐朋狗友喝酒侃大山去了。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刘邦面前,兜里没钱,拿什么花天酒地?所以刘邦不愿意在土地上捞饭吃,那就要谋一份能拿薪水的差使。

不知道是通过什么途径,刘邦谋得了一份泗水亭长的差使,好歹有份收入了。亭长是秦朝政府机构中最基层的职务,秦制每十里为一亭,亭长主要负责地方上的治安,同时还要负责招待各地方的官员住宿,官邮的发送,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镇派出所。

作为亭长,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迎来送往,要求会察言观色,口吐莲花,而且做事要有魅力。就秦末这些反王来看,最合适做亭长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项梁,一个是刘邦。

刘邦和项梁的相似之处,在于做人都比较圆滑,四面玲珑、八面透风,这是项羽和韩信所不具备的特长。刘邦在做亭长之后,果然发挥了自己善于交际的特长,和地方的基层官吏处得火热,经常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狎侮”二字用得极妙!刘邦身上的痞子气被活脱脱展现出来。刘邦做人从来没个正形,不正衣冠,吊儿郎当,今天调戏这个,明天调戏那个,公堂之上,鸡毛乱飞。被刘邦所“狎侮”的县吏中,有两位后来四百年大汉王朝的开国宰相:头一个,萧何!后一个,曹参!

除了萧曹之外,刘邦身边聚集着许多“社会闲散人员”,比如杀狗卖狗的樊哙、吹喇叭的周勃、县衙里养马的夏侯婴,以及刘邦的把兄弟王陵、卢绾等人。在这些狐朋狗友中,刘邦和卢绾的私交最好。刘、卢两家是世交,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在同一个村子,从小就一起光着屁股玩泥巴长大,长大后一起读书。

朋友多了是好事,常言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但话又回来:“身无分文,不敢横行。”朋友,有时也是用钱砸出来的,光棍一条,谁和你交朋友?比如光棍韩信就一个朋友也没有。刘邦也遇到这个严肃而又无奈的问题,刘邦虽然吃了公家饭,但亭长的薪水很低,刘邦兜里没几个钱,如何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

别人兜里没钱,就只能蹲在破屋子里喝西北风,哀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刘邦不一样,亭长大人虽然也穷得八面透风,但照样经常招呼猫三狗四的朋友去邻近的酒店喝酒,不管兜里有钱没有,先过了嘴瘾再说。

刘邦最经常光顾的是王老太和武负的两家酒店,因为混得熟了,刘邦便经常赊账,欠条塞满了一抽屉。王老太和武负愿意让刘邦赊账,原因恐怕不是《史记》所说的她们曾经看到刘邦在酒店里睡觉时身见大龙,而是刘邦作为亭长,手上还有点权力。

如果两位老板娘敢问刘邦要酒钱,小心刘邦给她们背后捅刀子。不过二位大娘也觉得刘邦不似常人,做生意的哪个不精明?刘邦再有本事也不能把她们吃穷了,所以也不在乎那俩酒钱,把刘邦欠的酒钱都一笔勾销了。

刘邦经常这样吃白食,最经典的一次,是单父县的财主吕公迁居沛县后,大设宴席,请沛县的头面人物来做客。主持这次堂会的是沛县主吏掾萧何,萧何很会办事,规定以掏出红包的多少来确定座次,贺一千钱以上,坐上座,一千钱以下的,都坐在最外面。

刘邦不知从哪听到了风声,流着口水,哼着小曲,两只手卷在袖筒里,空手白条地来到吕宅,高声唱诺:“刘季贺万钱!”吕公见沛地居然有如此阔绰的财主,加上刘邦面相不俗,忙延请刘邦上坐。

萧何和刘邦是多年的朋友,他知道刘邦身上最多时能装上几个钱,知道他又犯了嘴馋的毛病,蹭白食来了。萧何笑着告诉吕公:“刘三嘴里经常跑驴车,别听他的,他哪来的一万钱?”吕公已经被刘邦的异相给迷住了,不但没有责怪刘邦,反而将他最心爱的女儿许给了刘邦。这个貌美如花的太公女儿,就是后来心狠手辣的一代传奇雌虎吕雉。

虽然刘邦现在只是个小亭长,但当年姜太公穷酸落魄时,连饭都吃不上,结果不也飞黄腾达?不要轻视“草根”,草根中藏龙卧虎。假设一下,如果让吕公在刘邦和项羽之中选择一个女婿,吕公依然会看上刘邦。原因无他:刘邦的这种性格和为人处世风格,更适合在官场中生存。

刘邦和项羽,这一对历史上的绝代双璧,有着几乎完全相反的性格特征,或者说他们就站在人性的两极,各自向历史证明着自己这一种人存在的价值。在两千二百多年的中原大地上,出现了这一对绝代双璧,再加上一代战神韩信,这是历史的莫大幸运。

也许当年意气风发的始皇帝嬴政并没有想到,当自己横扫六合时,大秦帝国的埋葬者就已经出生,甚至刘邦和项羽就曾经站在他面前,只是当时始皇帝并没有在意这两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存在。

说来也是巧合,后来合力灭秦的项羽和刘邦都有缘见过始皇帝,他们目睹了始皇帝的无上威仪,这使得他们的野心得到了极大的膨胀:嬴政也是人,他能成功,我们凭什么不能!

和项羽在家门口欣赏嬴政摆谱不同的是,刘邦是因公去咸阳办差时,正赶上始皇帝驾出巡,刘邦也挤在人群中傻看,看罢长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如果项羽和刘邦的感慨都被秦始皇帝听到的话,那么嬴政也只会治项羽的罪,想取代朕?大逆不道,当族诛之!而刘邦要是运气好的话,还能被始皇帝召见,勉励他一番:“好好给朕干,将来少不了你的官做。”

项羽要取代秦始皇,而刘邦则是在夸赞秦始皇,所以从二人的话中也能看出二人的性格差异。项羽喜欢走极端,做人做事都很绝对。他的世界观非黑即白,不存在灰色过渡地带。刘邦则笑容可掬,长袖翩翩,踩着鸡蛋起舞,为人处世圆滑老练。项羽像一个菱形,四边有角,攻击性很强,但过刚易折。而刘邦更像是一个圆形。

项羽最终的失败和他的这种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往小了说是做人的失败,往大了说则是战略眼光的短浅。不过话又说回来,项羽之所以是项羽,就因为他最终失败了,而且死得极为悲壮:项羽最心爱的女人自刎在他面前,项羽高唱完人生绝响,倒在了故乡的对岸。

命运,让人无法琢磨。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图说世界名人: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介绍了,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巴菲特传

    巴菲特传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和人生历程历来受到众多投资者关注。在这部传记中,作者以巴菲特独有的投资风格和管理方式为焦点,对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投资策略、人生哲学和管理智慧等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描述和分析,并运用大量翔实的材料重现了巴菲特如何由一个奥马哈报童成长为一个投资大亨,如何在他所崇拜的导师格雷厄姆的影响下寻找一只只被低估的股票,从而积累财富,以及如何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塑造成美国排行前列集团企业的奥秘……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斯大林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斯大林

    一个立誓成为教父的鞋匠家庭的儿子,最终却走上了布尔什维克的政治道路,并成为苏联政权的最高统帅;一个在没有一点革命意识的家庭中长大的人,却在俄国和世界政治舞台上显赫扬威。这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道路,而他更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就是20世纪初叶世界风云人物——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书中客观记述了斯大林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轨迹,展现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使青少年读者更好地走近伟人,树立学习的榜样。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
热门推荐
  • 花都牧歌

    花都牧歌

    一个看似平凡的北漂,却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世,他肩负使命,历尽千辛,寻找遗失的圣物……
  • 双鱼

    双鱼

    肖萌生命中仅有的幸福都记录在他珍藏的油画《双鱼》中,这幸福在他九岁那年戛然而止。九年后,肖萌与画中人不期而遇,随即被卷入一场惊人的案件。冥冥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细细密密地罗织出一张巨网,将彼此的命运诡异地联系在一起。吓坏200万读者的悬疑推理小说,发生在身边的中国版《白夜行》,媲美东野圭吾的青春推理之作。
  • 金刚童子持念经

    金刚童子持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大全集)

    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大全集)

    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智慧、揭示幽默的技巧.告诉大家: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本书从人们日常使用的成语中精选出300多个普及型较高的。这些故事的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可以帮助读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文化修养。
  • 青年心理健康十五讲

    青年心理健康十五讲

    《青年心理健康十五讲》内容涉及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心理健康标准纵横谈、塑造健康的自我形象、情商与情绪管理、情商与情绪管理等。大学是一个能够实现人梦想的地方。四年时光虽然短暂,但对人一生的发展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大学阶段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个人自我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两大任务并驾齐驱、缺一不可。自我发展涉及的领域很宽,包括自我评价、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科学思维、团队合作、婚恋态度、潜能开发、求职择业等,重视的是个人全面、健康而均衡的发展。而心理健康则是这一切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 灵珠传奇

    灵珠传奇

    碧宇万万没有想到,家传的灵珠会给碧家带来灭顶之灾,死里逃生的他承蒙好心人收留,学得一身绝世武功,奈何人外有人,武功再高也不敌老丈人……鬼门关游走之间,来到世外桃源,是休整?是崛起?还是最后挣扎?……且看碧宇如何改天命,斩恩仇,谱写灵珠传奇……
  • 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你一生年少

    与你一生年少

    学霸与学渣相识的故事。年少与你相识,只为与你相伴到老
  • 2012修仙传

    2012修仙传

    四周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我这是在哪里?”他的意识虽然还有点模糊,但总算是慢慢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