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300000013

第13章 霸业初兴(7)

新权贵田乞首先把矛头对准了把持国政的老贵族国氏、高氏,这是齐国两大望族,历史源远流长。是到了新旧交替的时候了,作为新贵的田氏要从老贵族手中抢得更多的政治话语权。凭借着田氏家族在齐国民众中崇高的声望,田乞振臂一呼,国人响应,驱逐执政的国夏和高张,立齐悼公,由田乞出任宰相,独揽大权。

田乞在权力场上高歌猛进,却不能掩饰对外战争的羸弱。

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大举伐齐,惊慌失措的田乞竟然谋杀齐悼公以谢吴师,君主成为权臣手中可随时撕毁的纸牌。然而妥协并非制胜之道,在第二年的艾陵之役中,齐国人仍然一败涂地。唯一让田乞感到幸运的,是勾践在南方发动攻吴战争,不经意之间拯救了齐国。田乞死后,他的儿子田常(又称田恒)子承父业,继续当齐国的无冕之王。被田氏一手扶上台的齐简公偏偏不识时务,宠幸大臣阚止以压制田常。齐简公自以为聪明,其实他忘了自己只是田常手中的木偶罢了。怒气冲冲的田常重演了父亲弑君的“壮举”,齐简公成了田氏家族篡权路上的又一牺牲品。连续两任君主都死于田氏家族之手,弑君游戏的流行,显然暗示着权力悄悄地转移了。当田常弑君的消息传到鲁国时,孔子认为鲁国翻身的机会到了,便三次面见鲁哀公,请求立即出兵进攻齐国。鲁哀公对此建议几乎不屑一顾,他没好气地说:“鲁国被齐国欺负很久了,请问夫子,你要怎么攻打齐国呢?”孔子答道:“田常弑君,有一半的老百姓对此是有意见的。以鲁国的兵力,加上齐国一半百姓的支持,是可以打败田常的。”鲁哀公不听。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出田氏家族在齐国确实难以撼动了,弑君这么大的事情,按孔子的说法,也才只有一半民众反对,换句话说,有一半民众还是支持的,这可不得了。犯下弑君大罪,还有50%的民意支持率,田常不简单啊。

齐简公被杀后,他的弟弟姜骜被立为国君,是为齐平公。不消说,齐平公就是一个大傀儡。田常对他说:“施人恩惠的事情,你来做;刑罚处置的事情,我来做。”表面上说得好听,好事留给君主,坏人我来当,实际上就是把生杀大权牢牢握在手中。

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田常大开杀戒,为所欲为。齐国望族鲍氏(曾经与田无宇并肩作战的鲍国一族),晏氏(名相晏子家族)以及公族中的强者都遭到清洗,国家大权完全被田氏所控制。此时田氏家族的封地,从安平(山东临淄东)到琅邪(山东胶南南),面积超过齐国公室。至此,田氏代齐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田常的所作所为,在孔子等人看来,是大逆不道、恶行累累。弑杀君主、清洗政治异己,这种人怎么还能获得民心呢?可是事实上是,田氏家族在获取民心上,确有非常手段。田常继承了田无宇、田乞的惠民政策,以大斗贷出粮食给百姓,以小斗回收,减轻剥削,争取民众。你想想,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手头宽裕了,能不感谢田常吗?所以即便田常在政治上所做的事是出格的,仍然得到普通民众的拥护,这从当时一首民谣可以看出:“妪乎采?归乎田成子!”田常不仅控制着权力,而且还赢得人心。从这点看,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

齐国的军事力量,在田常时代也得到改善。公元前468年,晋国执政知瑶率领大军围攻郑国,郑国紧急向齐国求援,身为齐国执政,田常义不容辞地亲自率军驰援郑国。齐国军队军纪严明,所过之处,秋毫不犯,这秉承了田氏家族一直以来奉行的“爱民”传统。在行军中遇大雨,河水暴涨,田常身先士卒,亲自指挥齐军雨中渡河,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完成救援郑国的使命。

目空一切的知瑶对田常有这么一段评论:“吾闻田恒(即田常)新得国而爱其民,内同其财,外同其勤劳,治军若此,此其得众也,不可待也。”宋代儒者吕祖谦曾经说过:“田常军政之明,师律之严,拊循士卒之厚,岂所谓盗亦有道与?”按照儒学的看法,田常弑君窃国,实为国之大盗,可是这个大盗却能得人心,能治理好国家,怎么解释呢?只能说“盗亦有道”了。

田常是田氏篡齐进程中最重要的一人,从他开始,齐国实际上已落入田氏之手。在执政二十九年后,田常去世,他的儿子田盘被立为掌门人,同样担任齐国宰相。

虽然还没有明目张胆地篡权,但田盘早已视齐国为自家地盘,而齐国的最大威胁,便是来自晋国。如何处理与晋国的关系,是对田盘外交智慧的一大考验。公元前453年,晋国三卿共灭知瑶的消息传到齐国后,田盘十分敏锐地意识到,晋国的分裂时代已经到来。他十分明智地派出使者,分别出使赵、魏、韩,以诸侯之礼对待三家掌门人,言下之意便是承认赵、魏、韩是三个新兴国家。

这一外交十分成功,田盘积极与三晋建立友好关系,为齐国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到他去世之前,齐国与三晋没有发生任何战争。田盘把精力完全投放在国内,他不断地把田氏族人安插到齐国的每一座城邑,直到所有城邑的长官全部出自田氏为止。这样,田氏家族的势力从中央政府一直到地方政府,触须伸到了齐国的各个角落。

谁也不会怀疑,田氏很快就将成为齐国的新主人了。

然而,事有意外。田盘去世后,他的儿子田白(田庄子)却一反父亲制订的外交政策,对外穷兵黩武,连年用兵,四处树敌,最终把齐国拖进危险的边缘。在温室中长大的田白,显然低估了三晋的力量,以至于错误地认为可以逐个击破。要知道在齐国漫长的历史中,几乎没有一次打败晋国的记录,这是多么令人沮丧啊。如今晋国一分为三,这不是天赐良机给齐国吗?田白缺乏父亲深邃的战略眼光,他太急于求成,太急于称王称霸了。

公元前413年,田白撕毁了与三晋的和平外交协定,悍然出兵攻打魏国,摧毁黄城,包围阳狐,这一战打得酣畅淋漓。然而这一战的胜利实有侥幸的因素,因为此时魏文侯魏斯正在西线与秦国苦战,并最终大败秦军,无暇东顾。得寸进尺的田白被胜利冲晕了头脑,他又陆续发动了侵鲁、侵赵战争。对于田白来说,他在事业的巅峰时突然去世,倒不失为一种好的死法,毕竟他死的时候还回味着壮志凌云的滋味。

田白的继承者田悼子并没有及时悬崖勒马,而是变本加厉。他在公元前408年发动对鲁国的战争,夺取郕城;次年讨伐卫国,夺取贯丘。

就在齐国享受着四处出击的快感时,魏文侯魏斯却从容地排兵布阵,为闪击齐国做最后的准备。公元前405年,执政五年的田悼子去世,他的死引发了齐国的权力斗争,并最终爆发内战。魏、赵、韩果断地卷入战争,并在廪丘一役中大败齐军,是役齐国损失两千辆兵车与两万人,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优势在手的三晋军队得寸进尺,痛打落水狗,突进齐国境内,又一次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

对于新掌门田和来说,这是他一生中最为蒙羞的时刻,刚刚上台却接连遭到惨败,在国人面前也抬不起头。可是他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勇气,既然技不如人,就苦练内功吧。于是齐国的外交政策又一次发生逆转,重新回到田盘的老路上,小心翼翼地搞好与三晋的关系,对鲁、卫这些邻邦,也多点客气,少点杀伐了。田和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在之后十三年时间里,齐国基本上没有遭遇战争。

其实,田氏代齐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地步,只差掀去最后的遮羞布罢了。

公元前391年,即田和执政的第十四年,他把国君的遮羞布也摘下来了。齐康公如同被剥光衣服,一丝不挂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偌大的齐国不再是姓姜的了,他一无所有了。田和的“仁慈”仅仅是在海边给齐康公搭了一个住所,让他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好祭祀齐国先祖姜太公。只是姜太公的在天神灵看到自己的子孙如此不济,不知当作何感想呢?

从田无宇崛起于齐国,到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前后六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使田氏家族完成了颠覆姜姓齐国的大业。可是对田和来说,革命尚未成功,还差最后一步,就是要得到周王室的承认,需要傀儡周天子的册封。

只有得到周天子的册封,才算是合法的诸侯。要怎么样才能得到册封呢?

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当属魏国,显然,只要魏国出面,这件事就好办了。此时魏文侯魏斯已经去世,接替他的是魏武侯,田和倡议召开一个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四个国家:齐国、魏国、楚国、卫国。田和与魏武侯暗地里做成一笔买卖:由齐国出面,做中间人,拉拢魏国与楚国的关系;作为回报,魏武侯则向周天子及其他诸侯提议,立田和为诸侯。

你想想,周天子完全是看三晋的脸色,三晋老大魏国说话了,周天子能拒绝吗?这样,继赵、魏、韩三家封侯后,田和也赶上末班车,从卿大夫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诸侯。尽管国名还是叫“齐国”,但此齐非彼齐了。在田和篡权之前,称为“姜齐”,在田和篡权之后,称为“田齐”。这是继“三家分晋”后又一重大历史事件,周朝旧的政治大厦土崩瓦解,春秋时代以“尊王攘夷”旗帜为口号捍卫周天子的重量级诸侯晋国与齐国全部易主,周王室进一步被边缘化。

公元前379年,被田和流放到海上的齐康公病死,他没有子嗣,姜姓齐国的历史至此终结。

从姜太公开国到齐康公亡国,姜姓齐国立国共计744年,从存活的时间上看,也算是十分长命了。只是天下万物,有生即有灭,国家亦然。姜姓齐国在历史上曾经叱咤风云,名君齐桓公在名相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无可奈何花落去,当故事曲终收拨之时,昔日的辉煌如烟云散去,徒令人感叹历史变迁的沧桑与凄凉。

六吴起之死

在田和篡齐时,魏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名将吴起遭人陷害,被迫逃离魏国,投奔楚国。吴起出走,结束了魏国的全盛时代。魏文侯时代,魏国西挫强秦,东抑齐国,北并中山,南击楚国,几无敌于天下。当是时,魏国名将如云,吴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李悝、翟璜等人的推荐下,魏文侯起用吴起为西河郡守,镇守河西。此后,吴起为魏国的扩张立下赫赫战功,据《吴子》所记:“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必须要先发制人才能夺得战略主动权,故而战争频繁。在吴起参加指挥的七十六次战斗中,有六十四次全胜,十二次打了个平手,无一败绩。这样的战绩可谓令人瞠目结舌。

吴起在魏国如鱼得水,这得益于魏文侯的慧眼识英雄。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让吴起单挑大梁、独当一面,这才使得名将能把一身本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故而吴起之成就,实为魏文侯之成就也。公元前396年,执政五十年之久的魏文侯去世,他是战国初期最伟大的君主,正是他的出现,使得并不起眼的魏国异军突起,不仅领袖三晋,甚至称雄天下。魏文侯死后,他的儿子魏击继位,是为魏武侯。

魏武侯尚能延续父亲既定的国策,但他的智慧与才识均不及其父,魏国之所以还能保持一段时间的强盛,主要是依赖父亲遗留下来的大批人才。

公元前395年,刚上台不久的魏武侯视察西河郡,并与吴起泛舟西河(即黄河之一段),两人搭一条小舟,从上游漂流而下。到了中流时,魏武侯望着险峻的群山、宽广的大河,不由得转过头对吴起说:“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言下之意,有这么一道天险在这里,魏国的西线无忧也。

吴起听完了眉头皱了一下,内行人只消听一句话,便可以测量出一个人内心的高度,显然,魏武侯内心的高度远远不及魏文侯。于是他便答道:“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这是对魏武侯当头棒喝,山河之险是靠不住的,倘若没有道义,就算是身边的人都可能是敌人,你如何依赖山河之险呢?

从吴起的这句话中,自然可以看出他的胸襟与气度,绝非常人所及,对于史书上说的他“贪财好色”的说法,我总是十分怀疑,既没有证据,也不像他的为人。魏武侯被吴起这么一说,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赞了一字:“善。”这说明这位新君主也算是明君,并非糊涂蛋。

在吴起时代,战国七雄的格局已初定,诸侯国中以七国面积最大、实力最强,此七国便是秦、楚、魏、赵、韩、齐、燕。从地缘政治来看,秦、齐、楚、燕、赵比较有地利优势,这五个国家都不存在四面受敌的情况,而魏、韩两国位置最糟糕,特别是魏国,周围被五大强国包围,要以一敌五,谈何容易。

魏武侯上台后,看到四周强国张牙舞爪,他心里十分担忧,便召吴起前来谈心,他对吴起说:“如今秦国威胁我们西面,楚国阻挡我们南面,赵国正对着我们北面,齐国紧挨着我们东面,韩国盘踞在我们跟前,燕国在后方虎视眈眈。从天下形势看,我们被六国所包围,四面都得防守,非常不利啊。我为此忧心忡忡,您有什么办法呢?”

吴起回答说:“关键是要备战,只要准备充分,就不会有大的灾祸。”那么如何备战呢?首先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洞察敌军的优势与弱点所在,才能有破敌的方案。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军队,要有区别对待,吴起剖析了六大诸侯国军队的优劣所在,可谓是洞若观火,明察秋毫。我们来看看吴起的分析:

同类推荐
  • 大明文士

    大明文士

    在平行世界的大明弘治年间,作为现代人的林云轩穿越而来。啥米?这个平行世界竟然没有史上的那些文人墨客。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等唐诗宋词的佼佼者统统没有,这下发达了咱也做一回风流才子。修身,咱这唐诗宋词随便抄;齐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治国,嬉笑怒骂笑傲朝堂;平天下,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书友交流QQ群:947634446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中):文明爆炸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中):文明爆炸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是长篇史诗性力作《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最新史论作品。首次提出中国原生文明的概念,重新书写中国前3000文明史,细致梳理了秦帝国之前中国历史的七大历史性跨越,总结出中国民族五大生存经验。
  • 微历史:民国就是如此有趣

    微历史:民国就是如此有趣

    清末到民国这段历史被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本书便是记录了这样一个特殊年代的人和事,通过这一个个的历史小故事,一段段的人物小传奇,引领读者走进时光隧道,使读者能见微知著,管窥民国,去回味,去思索。
  •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吴信训创作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讲述了松赞干布子承父业,以雄才大略,力挽狂澜,成为了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国国王。为巩固吐蕃基业,松赞干布向往大唐文明强盛及文成公主美名,借鉴其他部落国经验,谋求与大唐联姻。经过一系列艰难曲折、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在松赞干布及其一班忠贞将臣的辅佐下,唐太宗英明的治国理政方略和民族政策决策下以及文成公主深明大义的襟怀及情义高远的践行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喜结良缘,并由此促进和形成了藏汉民族千古不移的血缘亲情以及大唐文明与雪域高原文明广阔而深度地融合。
热门推荐
  • 御天武帝

    御天武帝

    大道无形,大道无情。少年楚岩,怀一颗赤子之心,为心中所梦不惜踏破山河,破灭三千世界,终成一代御天武帝。
  • 北齐书

    北齐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罗·破天之城

    修罗·破天之城

    三万年轮回道中的黑暗之幕,遮不住滔天的烈焰。温暖的容颜消融过冰封的心,如果思念还在!如果生命还在,唱颂者的歌声一直不会止息。背负着仁爱的大旗在尘世间行走,悲剧的舞台,演绎了多少梦想者的壮烈情怀。他焚烧了天,星辰诞生!他撞开了地,春天萌发!旋转命运玄机的门扉,将在谁的心中打开?修罗族的男子跨上了雪狮王,夜叉族的男子抽出了夜魔刀!当冰风中盛开了火莲花,众神的天空一片荒芜。
  • 绝世大尊

    绝世大尊

    数百年前,天地大劫,也让所有人记住了那个在危急关头拯救了大陆的英雄,他的传奇故事,永久流传。数百年后,一个普通少年,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若干年后,他和那个大英雄,同被称为圣尊。
  • The Wrong Box

    The Wrong Bo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的价值观:高中年级读本

    我们的价值观:高中年级读本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滋养;一个公民的成长,离不开价值的引导。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华民族,不仅要在经济建设上奋起直追,更要在精神文化上焕发出自己的精气神。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党的十八大顺应世情民意,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用24个字提炼出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夺嫡之格格吉祥

    夺嫡之格格吉祥

    她是弘历的生母,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有传言她奇丑无比,亦有人说她出身卑微。历史的种种传说,更让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她到底是怎样的女人,有着怎样的情感纠葛...
  • 逆天女王穿越废柴太女

    逆天女王穿越废柴太女

    最逆天的大佬一朝穿越,穿到了以女为尊朝代的废柴太女身上。身为太女,却性格懦弱,连下人都敢惹。让我出丑?开玩笑,啪啪打脸。坑我钱?开玩笑,不知道我扣。本想低调做人,结果外朝和亲,点名要嫁给我?不娶,谁知一哭二闹三上吊,进门后。洛末终于受不了咆哮“到底谁娶谁啊”某男邪魅一笑“夫君,来,我来服侍你睡觉”第二天早上,洛末揉着腰,欲哭无泪,我要休了你
  • 昱倾歌

    昱倾歌

    第一次见面,她是山间的小野猫,一伸手就差点捏爆他家小弟弟,当时,她虽羞赧却依然理直气壮地开口,“这……这个只是个意外,你给我安分点……别动!”,真是恨不得掐死这个可恶的小女人,然而火山还未爆发,自己就华丽丽地晕了过去……再次见面,她是无家可归的可怜虫,看着她水汪汪的大眼睛,一时心软收留她,却不想一留成瘾,再也不想放手……
  • 羽宙之主

    羽宙之主

    偶获阴阳珠,内蕴空间,竟然能将储物袋带进去,是洞天还是世界?不管怎么样,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空间问题了。颠倒阴阳大法,又称葵花真经,欲炼此功,必先自宫,古仙慈航道人修炼的功法。世间竟然还有如此邪门功法,血魔经在其面前,都只能算是正道功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