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400000008

第8章 偏向虎山行(2)

先遣支队带了一部电台,以便与上级联系,谁知半途电台灯泡烧坏了,反而成了累赘。那时候的电台金贵得很,舍了多少条命也不能丢一部电台,为了便于行动,粟裕索性派一个连护送电台回去,自带3个连继续急进。

1938年6月15日拂晓,经过3个雨夜的连续急行军,先遣支队终于到达了句容至下蜀镇公路以东的徐家边。

经过侦察,发现下蜀镇共有二十几个日军,晚上移驻离下蜀镇以西约两里路的火车站内,周边构筑有堑壕、铁丝网等防御工事。

由于要全力投入武汉会战以及即将展开的惠广战役(又称广州战役),留守苏南的日军兵力严重不足,交通线上相距五六十里才会有一个据点,这样的据点通常情况下只有三四个日本兵,二十几个是最多的了。

如果到一个兵都没有的铁路线上去破路,任务是完成了,风险也会降到最低,可那有什么意思,鬼子连挠痒痒的感觉都没有,还能叫袭扰和牵制吗?

粟裕当即决定,就在下蜀干它一票。

晚上10点,粟裕进行了兵力分配,以一个连向下蜀车站方向警戒,掩护破路,其余部队全部投入破路作业。

新四军没有破坏铁路的经验,随身带来的只有一些铁棍和木棍,大家花了很多时间和力气,仍然难以将铁轨撬下来。

粟裕想了想,派人去铁路附近找来了老百姓,一问,才知道破路有破路的窍门,光硬撬没用,最好的办法是去掉道钉,然后移动铁轨位置。

接下来就顺利了。经过4个半小时的作业,一共破坏了40多米的铁路。见任务完成,粟裕一面命令警戒连向下蜀车站之敌发起佯攻,一面在散发传单标语后,组织部队迅速撤离。

黎明之前,先遣支队安全转移到了下蜀西南的一座小山上。在山上,粟裕可以对铁路线上的动静进行观察。

1938年6月16日上午8点,一列从上海方向开来的火车在下蜀出轨,京沪铁路交通为此中断达数个小时。

苏南交通相对发达,相对发达的交通也为日军快速调集兵力带来了便利。下蜀镇为师团部驻于镇江的第三师团所辖的范围,第三师团随后便派来了整整7卡车的日本兵,其中就含有铁道辎重兵,铁路很快便被修复。

先遣支队移驻的小山坡上有一座村庄,周围是茂密的竹林,官兵都进入村庄休整,准备撤离,但是粟裕却并没有就此罢手的意思。

根据侦察员带回的情报,因为铁路被破坏,各据点的日军驻兵都得到相应增加,而且各据点还将联合起来,于17日,也就是第二天出来进行“搜剿”。

摆脱“搜剿”,对粟裕来说早就是家常便饭,算不上什么难题,他真正在意的不是这个。

由于缺乏爆破器材,路破得快还不如人家修得快,这很让人沮丧——固然给军部和三战区的战报可以吹得漂亮一些,可这从来就不是一个以打仗为本分的军人的风格。

破路就像玩家家,要玩不如玩大点儿,比如痛快淋漓地打上一仗。

兵多不如兵精

到达苏南后,粟裕朝思暮想的就是要先打上一仗,以改变当地军民低落的士气,侦察员带来的另一个情报正好与此对路。

据侦察员说,在镇江到句容的公路上,运输相当繁忙,每天通过的日军汽车多达五六十辆,通行时间多在上午8点到9点,以及下午4点前后。

几天前,粟裕曾亲自到那一带公路沿线进行过侦察,并且当时就对一处地形情有独钟。

被粟裕青睐的地方叫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处,属于丘陵山地,南北各有两座近百米高的连绵山冈,公路就像一条狭长的带子,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弯弯曲曲,夹于其间。

粟裕仔细观察了一下,尽管山上树木稀疏,但有许多高低不平的小土丘,可用于隐蔽埋伏,以他多年从事游击战的经验和眼光来看,这是一个打伏击战的绝佳地形。

到韦岗去伏击日军车队,不仅可以避开日军的“搜剿”,还能借此打开江南抗战的局面,何乐而不为?

粟裕立即召集各连干部到竹林开会。他告诉众人:“根据日军车队活动的规律,战斗可能在明天拂晓前后打响……”

粟裕已记不清自己打过多少次伏击,汽车也打过,但通常没有押运兵,只有司机,跑得快的就溜了,反应慢的看到红军便瑟瑟发抖,不用费什么手脚,他自己就会把车停下来。

打日军的军用汽车,这还是第一次。对于粟裕来说,另一个他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由于电台损坏,已经来不及将作战方案向上级报告,也就是说,这一战必须完全由他自己策划、自己指挥,当然也要由自己承担后果,无论是好是坏。

在对韦岗伏击战进行部署时,粟裕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把日军的车队截住,否则我们今后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困难会很大!”

会议结束,粟裕的视线才离开了地图。

从一支队抽到先遣支队的那个连的连长叫童炎生,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湘赣边打游击,此前与粟裕从未谋面,但他和许多新四军老兵一样,对粟裕慕名已久。就在这次会后,他难得地与“粟司令”唠起了嗑儿。

粟裕说的是先遣队,不过不是现在这支,是4年前的那支:“4年前,在***同志领导的抗日先遣队里,我被任命为参谋长,但那支先遣队的使命没有能完成,我们在怀玉山上被围困了……”

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但是粟裕的声音随后便转向激越:“4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搞出一个先遣队,并胜利挺进到苏南,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形势。”

粟裕手握着竹枝,目光停留在青青的竹叶上,低吟起了***在狱中留下了的一首绝句:“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形势好,不等于就能打得好。4年前的抗日先遣队,说败,也就是败在伏击战上,那场伏击战没打好,从此一路败下去,直至覆亡。

又要打伏击战了,还是先遣支队出师江南后的处女作,对粟裕来说,它的规模也许不大,但是意义不小。最重要的是,他在这场战斗中决不能败,只能胜。

随着夜幕降临,在粟裕的率领下,先遣支队从下蜀后山出发,插向韦岗。

天正下着大雨,每个人的头上都像罩着一口大铁锅,到处是黑乎乎的一片,能见度极差,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些树木、草棚和土冈,这使行军变得非常困难。人们的汗水跟雨水混在一起流淌,还没跑多少路,就个个浑身湿透。

从奉命执行任务开始,先遣支队就这样天天泡在雨水里,加上破击铁路时通宵苦干,官兵越来越疲劳,生病的人增加到10多人,队伍也逐渐拉开了距离。

这当然不是一个好的兆头,粟裕很快意识到这一点。行至中途,他传令停止行军,重新编组部队。

粟裕从各连挑选出精干人员,也就是那些身上还有一股虎劲的官兵,共组成6个步枪班、1个机枪班和1个短枪班,各班均配备了手榴弹投掷手。

兵多不如兵精,他要用这支精兵来打伏击战,以确保以一当十,得心应手。

凌晨两点,编组后的先遣支队分路而行。不参加战斗的人员携带病员和行李,到预定地点集结待命,参战部队则继续往韦岗前进。

在到达距韦岗约8里地的一处小芦苇荡后,粟裕再次下令休息,除分配作战任务外,对伏击战做最后一次准备。

机枪班共有两挺轻机枪,这是先遣支队唯一的重火力,毫无疑问,机枪手将在战斗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机枪手也因此被反复叮嘱:“你可要沉着,打得要准,要猛,但不能浪费子弹!”

机枪手是老兵,一拍胸脯:“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话音刚落,就有人抛出了难题:“你先别吹牛,你知道打汽车该打哪里呀?”

先遣支队面临着很多第一次,“打汽车究竟打哪儿”是一个,其他还有“向鬼子喊话怎么个喊法”等等,但是最后的焦点都集中在了打汽车上。

从粟裕到童炎生等连班级指挥员,都没有准备标准答案,他们临时给士兵们开了个“诸葛亮会”,让大家一起想办法。

有人说:“把开车子的打死了,汽车不就僵了。”

这个办法马上就遭到反对:“光打死开车的,说不定再冒出个活的来把汽车开走呢……”

“那你说怎么个打法呢?”

反对的人自有主意:“我说应该打轮胎,把轮胎打漏气了,车不就跑不动了!”

“打轮胎”得到一致同意,部队在完成准备后,即向韦岗猛扑过去。

千钧一发

因为路上多费了一番周折,当先遣支队赶到目的地时,天已经亮了。

1938年6月17日,上午8点,粟裕远远地看到从句容方向开来一辆卡车,但因部队刚到山脚下,还未能进入伏击阵地,只能眼睁睁地让这条鱼给溜了。

8点10分,在粟裕的指挥下,先遣支队展开队形,占领了公路两侧及山口南北两头的有利地形。粟裕自己领了一个机枪手,扼守山口之间的公路。

兵力和火器尚未布置完毕,他突然发现从镇江方向开来一辆卡车,逼近设伏区域。

时间定格在8点20分。粟裕举起左轮手枪,挺身而立,高喊一声:“开火!”

机枪手原本将枪口对准句容方向,此时赶快转身迎敌。一切都太仓促了,根本来不及想究竟是“打轮胎”还是“打开车的”,一梭子机枪子弹就飞了过去,把卡车打得啪啪直响。

子弹既没打着轮胎,也没碰到人,但是击穿了车头的汽缸。日军驾驶员像挨了棍棒的疯狗一样,继续拼了命地往前开。

粟裕事先安排了手榴弹投掷手,可惜投掷手的技术普遍不过硬,手榴弹投过去,离卡车还有十几米远,根本炸不着。

在汽缸被击穿的情况下,卡车也没法正常行驶,在摇摇晃晃地冲出一里路后,一头歪倒在路旁。

当支队追过去时,日军已经弃车而逃,车上也没什么好东西,只有一车的邮件,不过这么一打,把大家的信心打出来了。

伏击圈处于两山凹部,没有村落居民,加之天雨有雾,路上也不见行人,枪声不会远传。行动之前,粟裕最为担心的是镇江和句容的日军会迅速闻声赶来,对先遣支队进行夹击,现在看来,至少短时间内日军大部队难以做出反应。

镇江是第三师的团师团部所在地,粟裕判断,从镇江出来的很可能是一支车队,也就是说,在第一辆被击毁的卡车后面,还会跟着第二辆、第三辆。

进入伏击圈的将不只是一条单个的鱼,而是整整一个鱼群,他得拿大网兜住。

粟裕立即穿过公路,登上山坡,通过制高点来监视公路上的敌情。他命令在加强对句容方向警戒的同时,将主要火力全部对准镇江方向。

果然,没多久,第二辆汽车来了。这是一辆黑色包车,一看就知道车上坐的是军官。机枪手一阵猛射,包车被打得周身是火,驾驶员也负了伤。车子先是碰到一块土埂上,又退回来,最终失控翻入公路西侧的水沟。

支队上前搜检,发现已有两名日军中弹死在车底下。粟裕也来到黑色包车旁检查,但就在他即将靠近车辆的瞬间,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险情出现了。

一名中弹负伤的日军军官躲在水沟里,这时蓦地跳出,并且端起刺刀向粟裕刺来。

千钧一发之际,周围官兵急忙举枪射击,将这名日军军官撂倒在地,其中致命的一枪来自于粟裕身后的警卫员。不幸的是,由于现场过于慌乱,混乱射击中,一名战士也被流弹误击身亡,成为伏击战中先遣支队唯一的战死者。

后经查证,先前被打死的两名鬼子,一个为驾驶员,一个为土井少佐,而偷袭粟裕的是整个车队仅次于土井的军官——梅泽武四郎大尉。

这辆包车里油水不少,除土井的手枪、军刀外,先遣支队还缴获保险箱1只,内有日钞7000元。

很显然,两名日军军官是这支车队的核心,后面的鱼还得继续跳上岸来。

实际情况正是这样。仅隔5分钟,第三、第四、第五辆卡车接踵而至,车上总共载有日本兵约30多人。

打掉包车后,官兵作战情绪明显高涨,机枪手已能从容不迫地瞄准轮胎开火,打得轮胎上全是洞眼。在先遣支队的猛烈射击下,山谷震响,硝烟弥漫,第三辆和第四辆车先后被击中,一个停于山间公路的中段;另一个停于路口。

大家很快发现,卡车比包车要难打得多。日本人的军用卡车只有踏板,没有拦板,一听到枪声,除驾驶员外,其他人可以全部跳到车下,不会遭到大的杀伤,因此并不能马上将这两辆卡车的日本兵予以全歼。

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第五辆车上。

3辆车挨得都很近,第五辆车的驾驶员发现不妙,一个急刹车停在了路口以北。此处在机枪的射程之外,火力够不到,车上的日本兵马上跳下车,潜伏在公路两侧的草丛中,与先遣支队展开对射。

粟裕在韦岗伏击的日军车队,属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该旅团参加过淞沪会战,官兵的军事素养很高,射击技术非常精准,只要在200米范围内,均能命中目标,这使得先遣支队不敢轻易往前冲。

另一方面,先遣支队虽是从新四军内选出来的精兵,如童炎生等老兵也是从正规战中摸爬滚打过来的,但三年游击战争的经历,让他们或多或少对正规战的技术已然有些生疏,加上又没有时间在皖南整训,仓促投入实战,马上陷入了手榴弹投不远、步枪也打不准的窘境。

情况非常危急。

就像叉条小鱼一样

参加这场伏击战的童炎生等人,战后都对粟裕钦佩不已。这种感觉已不光是原先的慕名,而是真正“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式的佩服。

危急时刻,粟裕把支队的另一名机枪手调到路口以北的制高点,对日军进行俯瞰射击。

棋子一动,局面大变,哪怕那可能只是一只小卒。

日军一下子被击溃,无法再发起反击,只能将几个伤兵的尸体拖上车,然后开着车逃之夭夭。

粟裕本来在路口还布置了一个穿便衣的短枪班,但短枪班使用的都是驳壳枪,射击距离有限,无法阻止日军的后撤。

同类推荐
  • 影坛骄子:谢晋传

    影坛骄子:谢晋传

    谢晋,中国最杰出的导演,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影片均出自他的手,这些电影印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说明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中国文化也可能出现以生命历程组接成的大手笔,下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正可由此开启。我们在阅读谢晋的生平时,有如也一起阅读了一部中国电影史。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女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海伦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中,她却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经常四处演讲,奔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还克服千难万苦,出版了我的一生中流等14部著作,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为人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生命之歌。
  •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精选了爱因斯坦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热门推荐
  •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

    国内首部以乡村振兴、土地“三权分置”为主线故事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三个人物,一个是开展“三权分置”工作的村支书赵夏莲,一个是在城市从事黄酒酿造工作的李进前,一个是在农村搞土地流转的种田大户张天远。通过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三人各自的爱恨情仇、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来表现“三权分置”工作从农民们开始不接受,到接受再到欢迎最后积极参与的过程。故事的结局,是在赵夏莲“三权分置”工作的组合下,李进前和张天远合作起来,走上了一条工农业联合发展的道路。
  • 名侦探的守则

    名侦探的守则

    推理小说的核心在于解谜,解谜的真髓在于逻辑,逻辑的对象则在于诡计。迄今涌现的无数大师终其一生都在想一个问题:如何写出千古奇绝的诡计?密室之谜、不在场证明、叙述性诡计、童谣杀人、死亡密码、暴风雪山庄、消失的凶器……所有推理模式都已被人写尽,推理世界还剩下什么?当真一定要扑朔迷离、峰回路转、异想天开,才能令人感到刺激有趣?一部由东野圭吾系统“研究”诡计的作品,一部开拓推理小说疆域的作品,整理种种可能,道出种种不能,涉及诡计之广、意外之深,无不令人瞠目。
  • 中国历史博览3

    中国历史博览3

    《中国历史博览3》主要内容分为“隋唐”、“五代十国”、“宋”三个章节。
  • 屋子里长出一棵香椿树

    屋子里长出一棵香椿树

    周海亮,《读者》、《意林》、《思维与智慧》等杂志社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专家,国内“最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畅销书作家,国内多家报刊开有个人专栏。已在国内外各类期刊上发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等800余万字。作品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台湾日报》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等,有多篇作品荣登中国年度小说排行榜,出版有《帘卷西风》等20余部,获2009年冰心儿童图书奖。
  • 做核心员工,不做候补队员

    做核心员工,不做候补队员

    什么样的员工是企业永远需要的核心员工?什么样的员工老板不会炒掉?怎样才能在失业的大潮中保留属于自己的饭碗?如何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获得升职与加薪的机会?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从从四个方面为职场人士剖析最新的工作理念,讲述了如何正确地做事、快乐地做事,打造高效的工作能力;强调了职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老板、同事、下属和谐相处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成为一名让老板离不开的核心员工。
  • 木叶之怪人千面

    木叶之怪人千面

    世界上有两种水,一种会顺流而下汇入海洋,另一种则会逆流而上,沿着树干爬向树梢,就算是化作水蒸气也要站在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书友扣群:327941657
  • 明星也修仙

    明星也修仙

    秦凡说:我是个明星,可我也是个修真者。所以..胆敢犯我龙神帝国龙威者,虽远必诛..而接着..随着秦凡高举的右手落下。一条雷龙从天而降!于是...那一刻...雷龙震世、万国齐喑!
  • 至尊女帝称霸娱乐圈攻略

    至尊女帝称霸娱乐圈攻略

    虞修然真倒霉,身为末世中将的她,带领一群异能者对抗丧尸不小心被丧尸王喷了一身毒液,以为自己完蛋了,却穿越到了远古时代。好吧,大不了再来一次,这一次好不容易称霸的她皇位还没坐稳又被一条大蛇咬了,看着毒液她觉得自己可能会回到原来的时代吧,结果一睁眼,一个机械的声音传过来:宿主,恭喜你上一个任务完美成功,这次任务是称霸娱乐圈!
  • 极道骑士

    极道骑士

    肖恩:你好,我对你的仰望如滔滔江水,额,能握个手吗?某天才疑惑地与肖恩握了握手。肖恩转身,心中狂笑:嘿嘿,顶级骑士天赋到手。骑士粉丝群835732045,有兴趣的可以加加。
  • 龙帝破天决

    龙帝破天决

    背负使命,兄妹背井离乡。年少不轻狂,一路杀向九天。红尘中刀光剑影,乱世中唯我独尊。得红颜,取天下笑傲苍穹。这里,少年励志,红粉佳人,血雨腥风,你的血液永远是滚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