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400000009

第9章 偏向虎山行(3)

与此同时,对第三、四辆车上的日军的围击也行将结束。只是这批鬼子会游泳,没负伤的大多借助公路旁的水沟逃走了,战场上只剩下几个受伤未死的家伙还在挣扎。他们从草丛里跳出来,一边疯狂叫喊,一边挺着刺刀歇斯底里地向新四军官兵冲了过来。

战斗过于紧张,虽然“向鬼子喊话怎么个喊法”已经解决,日语口号也早就练过几遍,但从始至终都没人记得喊过。现在看这拼命的架势,似乎也用不着再喊了,他就算是能听懂,你的好心也会被当作驴肝肺。新四军仗着人数优势,一群人叉一个,就像叉条小鱼一样,给几个日军残兵全给解决了。

检点战果,击毁四辆汽车,打死13名鬼子,加上日军抢运的伤者,总计有20多人死伤,此外还缴获三八式步枪10余支。己方除误击身亡1人外,还有数人负伤。

卡车上装着食物、被服等军需用品,因为人手少,还要抬伤员,只能取走一部分,其他与车辆一起予以焚烧。

伏击战前后大约经历了半个小时,粟裕估计镇江之敌应该已得到消息,对方有公路运输的手段,机动增援的速度将会很快,因此在匆匆打扫战场后,即下令迅速撤离。

也是过了半个小时,驻镇江的第三师团增派的援兵赶到,共有17辆运兵车和1辆装甲车到达韦岗,不过现场除了残骸,已空无一人。

1938年6月18日,第三师团再次对韦岗一带“搜剿”,韦岗的民房几乎全部被烧毁,不少当地民众遭到枪杀,但日军仍未能发现先遣支队的踪迹,甚至于也搞不清楚这支奇兵的来历。

当天,南京“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接到第三师团传来的报告:“一支番号不明的中国军队,对由镇江至句容的车队进行了伏击。”

“华中派遣军”司令部随即向韦岗派去3架飞机,进行低空盘旋搜索,自然也是一无所获。

找得到才是怪事,先遣支队此时已转移至宝埝,宝埝在韦岗以东30多里外。听说新四军击毁汽车,打死日本兵,又看到他们缴获的武器,宝埝人欢欣鼓舞,纷纷走出来欢迎这支凯旋之师。

童炎生说,自进入苏南,他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热闹场面,韦岗一战,一下子就把新四军在当地的形象给树了起来。

自南京失陷,苏南民众已有半年多没有见到一支像样的中国军队,更不用说还能打胜仗了。在苏南各个地方,三五个日本兵,甚至是徒手士兵,都可以到远离据点十里八里的村庄横行,老百姓毫无抵抗的能力,敢怒不敢言。

新四军恰如横空出世,逐渐成为敌后群众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依靠。

粟裕为自己,也为先遣支队和新四军开了个好头,韦岗战斗的意义和价值自然非破路可比。陈毅得知后高兴地说:“江南处女战打得很好。”他擅长写诗,随即吟诗庆贺:“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从新四军军部到三战区,级级上报,国民政府军委会给新四军军部发来嘉奖令:“所属粟部,殊堪嘉尚。”

1938年6月中旬,第二支队从皖南出发,到达南京至芜湖铁路以东。经新四军军部指定,第二支队主力由粟裕指挥,完成了先遣任务的粟裕重回二支队。

穷人当家

韦岗伏击战前后,“华中派遣军”的前锋部队已攻占安庆,直抵马当要塞。

1938年6月23日,新四军军部向挺进苏南敌后的各部队发出最新指示,要求继续以游击战的形式,对武汉保卫战进行配合。

这个指示的前提,是新四军能在苏南打游击并取胜,然而事实上,究竟能不能,谁心里都没底。

韦岗伏击战虽然首战告捷,但通过这一战也可以看出来,日军在苏南占有多大优势——被伏击的并不是正规的野战兵,打他们都那么费劲,更别说第三师团等极富作战经验的老师团了,而且江南相对发达的交通,稠密的人口,无险可据的丘陵平原,均跟山地游击战的特点完全不符。

茅山是苏南为数不多的山脉,被新四军确定为游击基地。陈毅没去之前,他想象中的茅山,应该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哪知道真到了茅山,才发现山上不仅无树无花,连茅草也不多不厚,既藏不下单人独马,也隐蔽不了大部队。这一情景,曾让陈毅大失所望。

如果劣势无法改变,那就寻找优势。陈毅、粟裕都不约而同地看到了这个优势,那就是“华中派遣军”的兵力集中在武汉和广州,即使在韦岗吃了点儿亏,对新四军还是持轻视态度。

打游击最好的时机,就是当对方轻视你的时候,这时候他异常骄傲,异常疏忽,毫无防备,若再不趁机上去占点儿便宜,那就不是他的错,而是你的错。

优势能克服劣势,有的优势还得顺延,粟裕接下来要打的仍然是伏击战,而且又是拿日军运兵车开涮。

打仗经验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所有经验和教训都不能白白浪费,他对韦岗伏击战进行了“复盘”,从地形选择、火力配备等十个方面,一个个细节抠,抠到手榴弹投掷量应提前多少米,都做了分析。

1938年7月,在粟裕的指挥下,第二支队伏击了当涂至芜湖之间的火车,结果再次获得成功:击毁日军军车1列,缴获大批军用品。

粟裕对江南抗战有自己的观点。

刚刚出山的新四军“家徒四壁”,不仅人少,武器差,而且普遍缺乏正规作战的经验。穷人嘛,更得学会当家,日子要一天天过,一年年过,新四军如果一开始就与日军大打运动战,没多长时间就会被打个精光,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但要是能够积小胜为大胜,就会越来越好过。

粟裕甚至认为,哪怕战斗中只打死一个敌人,只缴一支枪都是赚了。

第二支队就这样反复“蹭”日军的便宜,他们经常打胜仗,当然这样的胜仗规模都非常小,真的是打死1个鬼子或缴1支三八大盖的那种。

“小小胜”越来越多,直到破天荒地俘虏了日军士兵。

进入7月中旬以后,第三师团等老师团已接到进攻武汉和广州的预先号令,宁沪杭地区的守备将逐渐交由从日本国内调来的新编师团担任,但也正因为处于交接期,“华中派遣军”更不希望院子里老是莫名其妙地飞来各种小石头、小瓦片,多烦人哪。

1938年8月22日,“华中派遣军”从第三师团抽调了4000余人,骑兵500余人,兵分八路,水陆并进,对正在小丹阳地区活动的第二支队展开合围。

能从三年游击战中活下来,粟裕最不怕的就是这种仗势压人的大合围,他祭出了在那些年屡试不爽的法宝:敌进我进。

第二支队主力在小丹阳以西隐蔽,一部与日军相对而进,直接奔袭南京近郊。

当日军到达小丹阳时,没有找到新四军踪影,但却连连接到后方告急电报,说是不用找了,新四军的军旗已经插上了雨花台的制高点。

日军指挥官从没有见识过这种游击战的打法,也不知道粟裕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撤退回防。

日军一收,粟裕马上把主力抽出来,兜在背后打鬼子的尾巴,前后共毙伤日军50余人,己方无一伤亡。

这样兴师动众的大合围,不是一拍巴掌就能组织得起来,对合围的失败,日军也无可奈何。

1938年9月,武汉会战进入关键时期,“华中派遣军”所属6个师团全部调出参加作战,接防守备任务的为4个新编师团。

这4个新编师团必须占领和警备苏、浙、皖三省,其实也就只能控制一些主要城市和交通线,别说抽出机动兵力了,就连必要的警备兵力都不足。

趁此良机,新四军得到迅速发展,对地形民情也慢慢地熟悉起来。

陈毅眼中的茅山,不再是一无是处,在山里待的时间一长,他发现茅山果然是“名实相符”:山上的茅草不仅多,而且厚,多数的山窝曲折处,远了看不到,近了才能看出玄妙,起码在里面藏几支小型游击队不成问题。

1938年10月25日,武汉会战结束,“华中派遣军”攻陷武汉,但中国政府并未因此投降,那些抽出去的老师团只能继续留在正面战场作战。

这个时候,“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已经开始真正把新四军当回事了,曾经的单纯防御也逐渐转向攻势防御,然而兵力不足仍然是日军难以解决的老问题,即便在部分使用伪军后,仍然显得捉襟见肘,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尝试改变策略。

鹰抓兔子

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和学习的民族。新四军擅长打游击战,他们就翻抗战前中国的内战史,看国民党部队如何对付游击战。

蒋介石“围剿”苏区用的是碉堡战术,日本人照搬过来,对新四军采用“梅花桩战术”。

“梅花桩”是形象的说法,其实就是指碉堡据点。日军先以交通网为基础构建封锁线,再依据封锁线,在其内部设立“梅花桩”,从而以这样一个个棋盘式的小块来压缩新四军的活动范围。

同是“围剿”,日本人比当年的国民党军队可狡猾毒辣多了,要战胜这样的对手,只有一个办法:

你比他更聪明、更威猛!

第二支队司令部设在小丹阳,日军就在周边拉起封锁线,对第二支队实行压迫和围困。这条封锁线上有一个“大梅花桩”,它在日军盘踞的战略基点芜湖附近,是一座古镇,叫官陡门。

从根据地前往官陡门,必须经过100余里的河网地带,中间各条河沟纵横交叉,深不可涉。在这百余里的河网地带,还有星罗棋布的其他“小梅花桩”,能威胁或截断进攻部队的归路。

官陡门是整个封锁线的中心,纵然新四军能逼近官陡门,日军也能立刻予以援救:半个小时之内,各个“小梅花桩”的增援部队可完全到达官陡门;不用两分钟,飞机便能飞到官陡门上空,对地面部队进行低空轰炸和扫射;官陡门未超出芜湖日军炮兵的射程,只要接到呼救信号,炮兵就可实施火力支援。

正因为如此,官陡门被日军认为是安全系数最高、完全可以高枕无忧的据点。

对手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正是军事上可以出奇制胜的所在,在对敌情和地形进行侦察后,粟裕果断决定拔除这根“大梅花桩”。

官陡门的硬件似乎不差,它的不足在于守兵不济。

从新四军的实际情况出发,粟裕非常强调打弱敌,这也是他自红军时期就形成的一个经验。他还为此打了一个比方:假如敌人是一只螃蟹,弱敌就是螃蟹的软肚皮,打螃蟹要先捅这个。

日军难打,从一般士兵的技术动作,再到军官的指挥,都具备较高水准,同时日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防御时十分顽强,死不缴枪。

如果驻扎官陡门的全是鬼子,粟裕就要三思而后行了,但守在那里的是300多伪军,则另当别论。

伪军战斗力不强,易于崩溃,被新四军戏称为“豆腐军”。只要进袭过程中不被发现,能够确保速战速决,用粟裕的话来说,就是“鹰抓兔子”,手到擒来。

粟裕铺开战争图卷,他写下的第一个字是“奇”。

自1939年1月中旬起,粟裕便在二支队展开了夜间动作训练,大练白刃战、河川战和街市战,不过为了起到奇袭效果,对具体要攻哪里并未透露。

大家只能私底下打哑谜。这个说:“究竟打什么地方啊?”

那个问:“打的到底是哪个呢?”还有人已经在担心:“只怕伪军预先逃走了,那才可惜……”

同类推荐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和心路成长的历程。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拿破仑传》是一部探究伟人心路历程的命运史诗。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从平凡人到救世主:“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吴敬琏传

    吴敬琏传

    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书中,吴敬琏娓娓道来,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般展开。
热门推荐
  • 化书

    化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山农场

    天山农场

    从小就有牛仔梦的卢俊义为了圆梦瞒着父母扎根边疆天山。但是你以为在西北的牧场养上牛羊,然后骑上马,戴上牛仔帽。你就可以圆牛仔梦啦?哼哼!还是太年轻!“喂喂,刘团长,你别走啊!等等啊!这里没水没电唉……” 群聊号码:891321077
  • THE TALISMAN

    THE TALIS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二百零七根骨头

    第二百零七根骨头

    透过《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第二百零七根骨头》,我们看到了一个承载着坚韧、清洁、挺拔与希望的博大、宽厚的精神载体,看到了记录时代、紧贴大地、挖掘普通人内心世界的民间情怀,此乃源于回族作家对生活的丰厚积累和深刻洞察。这些作品,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因为昨天的文化自觉,回族作家开始了对自我的审视与书写;因为今天这些作品的呈现,使我们对未来的回族文学充满更多的文化自信与美学期待。
  •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信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特别是女孩,由于 对很多事物缺乏必要的认知和训练,常常会跋涉在心 灵的黑暗深处,耽于幻想、意志薄弱、心理素质差… …难免因此而让自己伤痕累累、痛苦不堪。此时,女 孩子最渴望得到正确的指引,从而让自己成熟起来, 不断地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呵护自己。西西密码编写的这本《致女孩(最走心的999条微 信)》中,既有简洁优美的心灵美文,也有耐人寻味 的人生感悟;通过999篇感人的心灵美文,如一罐罐 香浓暖心的鸡汤、一股股清凉解渴的山泉、一块块填 补胃肠的面包,温暖人生风雨中那些孤独的、受伤的 心灵,为无数女孩打开一条通向春天的小径,一扇扇 通往明媚的心窗。
  • 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

    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

    人才未必都有好的口才,但拥有良好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能说会道、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具备的才能。在当今社会,我们都离不开人际沟通,而具备良好的口才则是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从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出发,根据作者多年教学实践以及广泛的人生阅历,以实用为原则,系统地为读者探索出了一条拥有良好口才和较强沟通能力的路径。《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遵循口才技能提升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地从基础技能训练篇开始,到专业性的提高篇结束。
  • 梵语千字文(并序附刻)

    梵语千字文(并序附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华山人诗说

    白华山人诗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职场口才宝典

    职场口才宝典

    说话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话说得好,小则可以讨人欢喜,大则可以明哲保身。远有苏秦、张仪游说诸侯,战国格局为之改变;诸葛亮说服孙权,三国鼎立之势成形;近有周恩来出色外交,四两拨千斤。人人都想追求事业成功,人人都梦想职场理想实现,而事业成功、职场理想实现都离不开《职场口才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