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5000000005

第5章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综述(1)

第一节现代汉语递进复句研究概况

递进复句的研究从《马氏文通》开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递进复句作为一种复句类型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已经有了稳固的地位,对它的研究已经相当地深入了。“但是在各种类型的复句中,递进复句仍然是范围比较模糊,研究者们语感差异较大,因而分歧也较多的一种复句。”(王维贤1994)因此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我们来对它进行梳理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关于递进复句的研究史

1.1草创时期(1898—1936)在草创时期的《马氏文通》和《新著国语文法》,就涉及到了递进复句,对递进有所论述。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虚字卷的《推拓连字》里论及递进复句。他指出:“推拓连字者,所以推开上文而展拓他意也。”他分的四类连字中的“用以较量者”[(2)类]和“用以递进者”[(4)类]中讲的就是复句的两种类型。“用以较量者”,举的例子是“困兽犹斗,况国相乎!”马氏解释说“‘犹’字低一层比,‘况’字跌入有势。”“用以递进者”分两类:一类是询商之辞,例如“抑”、“将”、“宁”等;一类是撇转之辞,例如:“非惟”、“不惟”、“亦”、“抑”、“復”等。举例为“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马建忠,1898,1983:316-322)他的研究特点是以连字为纲来研究复句,并没有把复句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等立复句-连词细目(上)》(1924,1992:198)里设立了复句系统,并且单独设立了“进层的复句”,归入等立复句中平列复句的一个次类。但是他的递进复句的范围比较窄,把典型的复句例如单用“而且”等连结的递进复句归入平列复句的另一个次类——“等价的复句”里。另外,把兼表并列的“既…,又…”连结的复句又归入了进层的复句,认为“又”有进层的意味,他的进层的复句还包括由“固然…,更…”连接的复句。

此时期的研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

1、完成以虚词为纲来谈复句到建立复句类型系统的转变过程。

2、注重从句法格式上探讨递进的意义类型。

3、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复句句型系统。

1.2探索时期(1936—1949)探索时期的研究主要是以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和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1948,1992)为代表。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范畴论》中设递进句,属于离合关系里的一个小类。说“两件事情的加合,可以是平列的,也可以有轻重之别。要是分轻重,大率是先轻后重,就是一层进一层,我们称之为‘递进’。是平列还是递进,往往看说话和听话的心理如何,同一方式可以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前面用[既…,又…]的句子,就有一些可以作为前轻后重看。单用[又]或[而又]的句子也有确表递进的。”(吕叔湘,1982:329)他认为典型的递进句包含以下两种:

(1)但是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

(2)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尔得了闲暇……

而把“尚且…,何况…”和“不仅…,连-也…”这两类归入让步关系,并称后面的一类为“衬托句”,是“前后小句一浅一深”,“由浅入深,用浅的衬托深的”。例如:

(3)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都会如此。

把前面一类称为逼进句,认为逼进句“不是由浅入深,而是以深证浅。”例如:

(4)连他都没考上,别人更不用说了。

吕先生还把递进句分为“累积性递进”(用“又”“还”“且”)和“比较性递进”(用“也”)两类。认为累积性递进中用“还”字的“不但”句可以改为“排除句式”(…不算,还);比较性递进中用“也”字的“不但”句可以是“连…,也…”连用(“也”可以换用“都”)。(吕叔湘,1982:329-333)

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把复合句分两类: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把“前后小句的意义是一层比一层加强的”归入主从复合句的一类。举的例子如“我做的事永远正大光明,不但不怕叫大家知道,而且愿意教大家知道!(老舍)”又说这种复合句所用的承接词,还有“不只…,还…、“不只A,而且B”、“岂止A,而且B”、“岂但…,还…”、“岂但A,而且B”等等。这种认识和以后的看法就比较接近。(高名凯,1948,1992:229-235)

此时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从意义入手建立递进的范畴系统。

2、归纳了语言中表达递进的句式系统。

3、体现了从重视形式到重视意义研究转变的倾向。此时期从深层语义关系上对递进进行界定。尤其是吕叔湘的解释更科学,更深入。全面地从语义入手来进行探讨。

1.3描写时期(1949-1976)描写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是《语法和语法教学》(《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张志公,1956)和《汉语知识》(张志公,1959,1979)以及大学汉语教材,就把递进复句归入联合关系的复句,和并列关系、选择关系平列成三种类型。(张志公,1959,1979:211)认为递进关系的两个小句之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

黎锦熙、刘世儒的《汉语语法教材·第三编·复式句和篇章结构》认为进层复式句是等立复句里的一个小类。他们认为:“等立小句的雁行式,也可以从‘一字形’变成‘人字形’,这就是进层复句。它是递进的关系:或后句比前句在语意上更进一层。或前句先来个预示,或两句递转而进。”因此再分为三式:

1、突进式“后句从前句正推而进”。如:

(5)后面有人签名,而且人数很多。

2、比进式在突进式的前一小句“添上个‘推宕连词’(或其它相应的词),预示还有对比着进一层的下文,以加强后句的语势。比进式又分两种类型:两面衬托的和前后反逼的。两面衬托的例子如:

(6)今年不仅粮食够吃,而且全社还余下粮食近一万斤。

前后反逼类的例子如:

(7)猪狗尚且要斗,何况人!

3、转进式语意上前句像后句的“条件”,但“递相转进”不能把前句作为从句。本式指由“越…越…”构成的复句,例如:

(8)沙皇政府的压迫越重,革命的爆发越快。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也是把递进关系归入到联合复句中来,认为联合复句中小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地连接起来,小句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结构上可以扩展,并延长关系的复句。和并列关系、连贯关系、选择关系平列为四种。认为递进复句,“后一小句比前一小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所谓“更进一层”,可以表现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以及其它方面。递进复句包括上面举到的各种类型的例子。(胡裕树,1962,1979:355)

此时期的研究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描写得比较深入,并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系统。

2、首次明确地提出了递进复句的意义类型系统,科学性增强了。

3、体现教学语法的特点,基本上稳定了复句的类型系统,确定了递进复句的合法地位。

1.4新时期(1976——)新时期除了大学教材以外,主要以王维贤和邢福义两位先生的论著为代表。他们都有专门论述递进的文章,并且都论述得相当深入。

王维贤的《现代汉语复句新解》中也用了大量的篇幅专门论述递进复句。他从句法和语义特征入手对递进复句主要类型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他认为从句法上,递进复句由基点小句和进层小句两部分组成,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小句构成,两个以上构成的叫多级递进。更主要的是他对语义上的特征的分析,不同于以往的看法。他对“一层进一层”的解释比较独到,是从逻辑的角度做了解释。他认为递进复句中A和B之间的语义关系应该分三层,一是从说话人的角度讲,A和B是合取关系,即都是真的,而且它们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二是A大多是旧信息,是说话人认为是他同听话人所共知的,而B则是新信息,是说话人想传达的信息的重点。三是说话人还认为B不仅是新信息,而且同A相比在某一方面是更进一层的。并且认为第三层意思是最基本的意义。这个观点比较有解释力。他分析的递进复句类型有三类:(1)“不但A而且B”和“A而且B”;(2)“不但A反而B”;(3)“尚且A何况B”。并且指出了递进复句也有意合的,但是要依赖语言环境。(王维贤,1994:245-254)

邢福义的递进复句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句与关系词语》(1985:103-128)和《汉语复句研究》(2001:220-241)两本有关复句的专著里,主要运用的是小三角理论。他把递进复句作为并列复句里的一个小类,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递进句:顺递句、反递句、反逼递进句等。认为顺递句是以一层意思为基点向另一层意思顺递推进的复句,例如:

(9)不但应该使每个车间主任、生产队长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而且一定要使每个工人农民都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

(邢福义,2001:221)反递句是以一个否定的意思为基点,向一个肯定的意思反递推进的,例如:

(10)我不但不嫉妒,反而更高兴。

(邢福义,2001:396)反逼递进句是以一层意思为基点向相比之下不值一提的另一层意思反逼递进的,例如:

(11)这浑浊的空气,好人都受不了,何况肺病患者。

(邢福义,2001:232)此时期的研究特点可概括为:

1、注意从三个层面来分析观察问题。王维贤叫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理论;邢福义叫语表、语里、语值小三角理论。

2、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逻辑学、信息论等观点来进行研究,拓宽了研究的领域。

3、注重对各种递进句式进行研究。

此后,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递进复句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更加深入,理论方法也更加多样化了,出现了一种后出转精,日趋成熟的趋势,下面分几个专题来进行集中总结。

二、关于递进复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2.1递进复句的归属问题关于递进复句的归属有三种观点:一是放在联合复句里,代表人物是黎锦熙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汉语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和黎锦熙、刘世儒的《汉语语法教材》(1957,1959,1962)和等。他们认为递进复句可以多项出现,从结构上看,其关系可以延长。二是放在偏正复句(也叫主从复合句)里,代表人物是高名凯《汉语语法论》,他认为递进复句的前后小句之间的意义有轻有重,后小句是意义的重心所在,这与一般的联合复句的定义不大相称,所以应该放在偏正复句里。三是取消联合和偏正之分,平行列出8种关系,代表观点是《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和邵敬敏主编的高校21世纪新教材《现代汉语通论》。由于递进复句从意义上看,的确是后一小句比前一小句进了一层,显然小句间并不是平起平坐的关系,但从结构上看,其关系可以延长,所以它有其特殊性。所以不管是放在联合还是偏正复句里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另外,有些递进现象在具体归为偏正还是联合时很难作出选择,再加上在具体分析句子及改病句时用不着大类,所以还是主张取消。但是取消也只是一种逃避的态度,无论是归入偏正也好还是归入联合也好,都要找出它们不同于这些大类的具体特点来,这才是最主要的。

2.2关于递进复句的定义从《马氏文通》到21世纪的新教材,对递进复句定义普遍一致的看法是具有“一层进一层”的意思。但是对“一层进一层”各人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论及递进,把它放入“离合·向背”关系里的一个小类。认为“两件事情的加合,可以是平列的,也可以有轻重之别。要是分轻重,大率是先轻后重,就是一层进一层,我们称之为‘递进’。”

王维贤《语法学词典》把递进复句定义为“递进是小句间关系的一种。指小句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常用关联词语‘不但……而且’等来连接。”(王维贤,1992:72-73)

到了21世纪的新教材,对“一层进一层”解释更加具体,例如邵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中说“前行小句提出一种情况,后续小句以此为基准,在数量、程度、范围、时间、功能或者其他方面更推进一层”。把“一层进一层”具体化了,但是还是没有穷尽。所以这里的“更进一层”仍然是一个开放性的范围较宽的定义。(邵敬敏,2001:251)

2.3递进复句特征的研究关于递进复句特征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也比较全面。就一般的情况而言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形式和意义。有的从形式入手分析“递进”的意义;有的则从“递进”的意义入手,寻求其形式如“不但A,而且B”等。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有的研究还相当深入。以下是几个代表观点。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将市、区县侨联法顾委(团)、法律工作者在实践中搜集的第一手素材,以生动的案例以及对案例详细的分析来解决归侨侨眷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诸如合同纠纷、物权纠纷、继承纠纷、家庭纠纷等法律问题。《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中的所有案例均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借鉴性。
  •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1920年,罗素来到中国作了一年的讲学,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他当时在中国各地的演讲以及回国后不久就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作(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受到我国进步人士的热情欢迎和赞赏。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罗素对未来中国的走向作了许多天才的预言。本书从这一角度摘选了罗素的众多言论以及同时代中国名家对其的评价。
热门推荐
  • 万法之刃

    万法之刃

    骑士之国,不起眼的见习骑士、地球之上,泯然众人的学子一员,又或者,在万千世界是挣扎求存的神选之子,哪一个,才是乔森的真正身份?于华丽的魔法中寻找智慧之精义,于板铠大剑中追求力量之极限,于自然与平衡中追迹神灵不经意留下的线索,直到……成为一世至尊。呵,这条路,每一步,大概都埋葬着无数的尸骨,即使有神灵的眷顾,青少年哟,你真的想踏上这条路,迈出一往无回的第一步吗?
  • 黄帝阴符经注夹颂解注

    黄帝阴符经注夹颂解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朝有事

    唐朝有事

    天生帝王贵胄,却偏出生于两个时代的夹缝,他想呃住命运的喉咙,却一步一步的被命运无情的嘲弄。他是李恪,唐王李世民和前隋公主的血脉,他是皇子,更是孤独的鹰,身世的桎梏,命途的多舛,深深刻在他的掌心里。她是烧窑工,更是宰相之女,阴错阳差只是为了和他遇见,不为荣华富贵,不为绝色倾城,红尘一遭,穿越过流年浓浓的雾霭,于历史尘封的卷轴里,舞红袖谱一曲旷世骊歌。
  • 武道神荒

    武道神荒

    万千武域,强者为尊。天骄并起,万世争霸,聆听着自己的葬歌。是时代的泯灭,还是强者的归来?一切尽在武域之中。
  • 嫡妃重生

    嫡妃重生

    前世她母仪天下掩尽妩媚却落魄而终,魂眼看家国败,民不寮生,她心痛不已!今生她势将那绝世风华转为利箭,扶贤王,选明君,却不料让那个最不起眼的小王爷打乱了。重生回到十年前,同为赐婚前夜一场看似意外的醉酒,这次,她不再反抗。最终落得个惨败之名,却还有人愿意娶她?那个极少有人目睹真容,传说中身有残障的七王爷,那个前世向她求婚被拒的男子,竟然要娶她这个残花败柳!残王淫妃——天下皆是耻笑声!大婚当夜,所有的传说一一应验,他身坐轮椅,她媚眼如妖!云水袖,红纱衣,极尽风情,使尽妩媚!一句:王爷,奴家要,让俊美的七爷当场昏厥.又传言:洞房花烛夜,王妃太勇猛,把王爷给xxoo晕了.片段:敛财篇:管家抺着汗跑来:王爷,不好了,王妃让冬韵阁几位小主回娘家索要嫁妆了。王爷闻言一摇折扇:哦,要的是什么?管家一一道来:福香楼,绣水坊,茶韵居,其它人要带回万两白银.王爷手中的茶杯险些落地:她要这些做何?管家不怕死的说:王妃说,王爷身染重疾,需要这些来治病!王爷手中的茶杯这次真的落了地,咬牙切齿:云千洛,你打着本王的旗号揽尽钱财,看本王不收拾你!抢皇位篇:王爷看着那一堆堆的银票不解的问王妃:“你敛这多钱财做何?”云千洛白了某王爷一眼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这些是国之根本。”王爷很郁闷,他的王妃说要辅佐他抢皇位,但他实在对那皇位不屑一顾呀!他要的只不过是她那一眸一笑,一生一世一双人而已!他的妃难道不懂吗?追情篇:六王:洛儿,你若随了本王,本王此生只立你一人为妃,绝不纳妾!云洛:无聊,你爱纳多少妾,管奴家何事?太子:洛儿,如你愿意,这后位非你莫属。云洛:太子,你还是将后位留给别人吧,同时在心里冷哼,这个皇位你怕是坐不上了!小王爷:慕容云洛你敢和他们走试试看!云千洛小手一使劲,把小王爷摁倒在床上,怒骂道:王爷,你这都病如膏肓了,好生歇着吧。某小王一怔,顿时脸色犯白,深咳数下,一点也没了先前的生气!这是一对腹黑男女,扮猪吃老虎,最终开创盛世家园的有爱故事.
  • 我的系统全靠编

    我的系统全靠编

    简介:【开局一个系统,剩下全靠编。】地球剧变,虫类巨化,异兽横行,进入灾变时代。主角得到一个空(zhi)白(zhang)系统,什么功能都没有。“我的系统什么都不会,怎么办?在线等,急……”【新书《开局一座系统商城》求支持。】
  • 游戏梦想新世界

    游戏梦想新世界

    陈风获得梦想新世界后,在各个梦想世界里畅游。武功法术?要学!绝世美女?带走!奇珍异宝?打包!一草一木也不放过!美女香消玉殒?绝不允许,逆天改命!打包回家!
  • 争嫡

    争嫡

    风执鸢死了!可一觉醒来,窗外狂风大作,屋内惨烛摇曳,她竟莫名重生在风家祠堂。传言风家二小姐知书达理貌美如花,皇上偏将出生边疆丑陋不堪的大小姐,赐婚给了赫赫有名的战神凛王……
  • 我若为仙

    我若为仙

    我有大定力,当抵狐媚惑!我有大智慧,当断世间乱!我有大勇气,当斩万千魔!我有大悟性,当成永生仙!我若为仙,定诛邪魔保平安;我若为仙,定叫公平临人间;我若为仙,定让乾坤换新颜;我若为仙,定把仙道重筑建!若生为鲲鹏,则海不能容;若生为凤凰,则烈焰新生。混乱大世界出生的易剑南,真心求道,勇猛精进,但凭手中玉如意,荡尽险难终得道!
  • 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国际关系等范畴。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中,雷颐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晚清绅商的生存状况,结合当时的政治、外交,交代绅商的发展高潮与困境,窥探绅商的转型阵痛。你想知道的现代商业史,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