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情节戏剧化
栏目剧毕竟是“剧”,因此,应突出“剧”的特征,应以戏剧冲突的方式展现生活,要以“悬念”为卖点,力求节目一开始就将悬疑推到观众面前,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吸引观众紧随剧情一步步探究谜底。另外,细节的刻画、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不能少。《我行我秀栏目剧》的编导总是依据戏剧规律,通过不断增加兴趣元素,使用快节奏的叙事转换,使矛盾冲突集中化、故事人物传奇化、表演性格化,以此吸引观众毫不勉强地看下去。其中有一期节目《贩卖人贩子》就极具戏剧性。该节目讲述的是一个没考上大学的女孩儿,在火车站钱包被抢又被人贩子骗走,在危急时刻那女孩儿沉着冷静,最后不仅没被人贩子拐卖,反而把人贩子给“卖”了。这期节目没有仅仅流连于市井的杂谈趣事或八卦笑闻,而是顺应观众“善恶有报”、“抑恶扬善”的心理,在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剧情中,巧妙地展现出剧中小主人公的聪明智慧,以实用、关怀的心态给人们以警示和启迪。
3.立场鲜明
栏目剧每一集都应有鲜明的观点和立场,强调每个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提升真实故事背后正面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我行我秀栏目剧》从契合这个时代的受众心理出发选材定题,在人性真善美的张扬和人文关怀方面努力挖掘,让观众看后或感动或感触或感激,发挥节目的社会功能。
有人说,如果给电视节目形态绘制一棵“进化树”,那么从民生新闻和电视剧的两个枝丫之间又长出了一个叫做“栏目剧”的枝条。这一节目形态兼具新闻的真实性和电视剧的喜剧冲突,非常有生命力。从我们的具体实践来看,栏目剧的故事情节紧凑、节奏明快、制作周期短、运作灵活、成本低,正在成为传统电视内容里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希望栏目剧在自己的运行轨道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浅谈地方电视节目如何发挥地缘优势
杨朝杰
毋庸置疑,央视与地方卫视不断蚕食地市台和区县台的收视领地,其影响力、收视份额与创收也在高速增长。反观地市台和区县台,无论从收视份额还是从收入的绝对值、增长速度及影响力来说,都已处于劣势,凸现出强烈的生存与发展危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地市台和区县台在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电视剧,抛弃或者没有很好地发掘、发挥地缘优势,缺乏品牌节目创设与创新能力,导致在节目竞争中的话语权逐渐沦丧,从而削弱了核心竞争力。
地缘优势,一个从地理到政治、经济进而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的一个词,它在传播学上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地市台和区县台在地域覆盖上与传播对象的接近性、交融性而形成的优势。这种优势包含了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传统、历史积淀、生活习俗认同、社会历史背景、语言宗教延续、经济文化传承的人群所共处的区位与区域优势,也可以说地缘优势就是广泛意义上的“大文化”的优势。它所涵盖的种种元素都是构成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电视节目的重要内容。同上。在电视节目的实际运作中,地缘优势是变有限覆盖的劣势为贴近传播的优势。本人认为地缘优势拥有如下特征:
第一,就覆盖范围而言,地市台和区县台远不及央视和地方卫视覆盖的广度;就节目类型与节目资源的丰富性而言,地市台和区县台也与后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经济实力所支撑的节目购买、制作能力更是不在同一平台。这是城市台的劣势所在。
第二,地缘优势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如同矿石不经开采和加工,不会成为具有价值的产品或商品一样,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利用地缘优势,地缘优势对一个台而言也只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清晰地了解并掌握本台覆盖区域中核心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走向,洞悉本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实现对本土电视可传播性资源的掌控和利用。
地缘优势如何才能转换成地市台和区县台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众多地方电视媒体一个共同的诉求点,就中国四级办电视的体制来讲,地市台、区县台应该切实做到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地方台发展之弊端上面已有所阐述,而其“扬长”的举措在国内也鲜有成功的典范,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地缘优势,在创建和强化新闻品牌上做文章
要有效发挥地缘优势,首先必须做强新闻。地市台和区县台实力有限,不可能在节目类型上贪大求全或追求面面俱到,而应该攥紧拳头,做强新闻节目,创建自己的品牌并不断予以强化。从电视节目的特征来看,任何类型的节目都能克隆或模仿,唯有新闻性节目只能学习形式,不能抄袭内容。地方性新闻是最具地缘特质、最具不可复制性的,其对媒体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塑造作用是最强的,同时也是提升地市台、区县台收视率、实施差异竞争的关键。相对而言,一些城市台正是通过强化新闻节目,打破了被多种频道围追堵截的窘境。
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拉呱》以本土化为主打策略,立足于为本地观众服务,传播本地信息,反映本地文化,做本地观众爱看的节目,从2005年10月份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维持在24%左右,深受当地百姓欢迎。究其根源,《拉呱》节目不仅充分挖掘本地的新闻,在时效上做到了第一发现、第一到达现场、第一时间报道;而且从内容、形式到语言风格上都突出了本地人文特点,其报道角度和报道手法更符合当地观众的口味;主持人更是用曲艺的形式代替了比较严肃的播报形式,其平易近人的形象拉近了媒体和百姓的关系,更像是在街头巷尾拉家常一样,彻底抓住了大众的眼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900播报》、兰州电视台的《兰州零距离》等新闻性节目也都在本地节目竞争格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远的不说,大兴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女子别动队》自2007年推出后得到当地观众喜爱,这类节目的共同特点是突破了传统的传播理念和播报模式,具有本土特色,关注民生,不仅百姓关注度高,就连政府官员也十分关注,成为当地的强势品牌。这些栏目的开办和提升,使区域外频道的收视份额有较大幅度下降。
二、围绕地缘优势,在节目布局设置上做文章
电视是传播信息与文化的平台。为观众提供具体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电视也在使用、生产和传播文化。汤恩比的“挑战——应战”论认为,地理环境向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生存物质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而文化(文明)就是人类应战的结果。因此,人类文化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性特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市台、区县台在节目生产和传播中如能从本土文化中汲取充足的养分,使观众有一种本土文化的普遍认同感,从中找到精神的支撑和归宿,有利于使地缘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除了抓住新闻这一拳头产品,地市台、区县台应在节目设置和布局上努力寻求与观众的有效契合点,即抓本土地域内容,形成原创核心资源,使节目布局的定位和出发点都应落脚于此。这是央视和地方卫视对一个地区全覆盖下内容层面必然的空缺,也是城市台、区县台发挥自身作用的一个优势。同上。
以大兴电视台节目编排为例,早在几年前,大兴电视台节目设置还是以陈旧的方式进行,在晚上7点半之前基本没有自己的节目,只是按部就班地转播《北京新闻》、《新闻联播》,转播之后才开始播出大兴自己的节目。但此时,《焦点访谈》和相应的连续剧会占据很大的收视份额,《大兴新闻》作为本地电视媒体的收视份额则少得可怜,实际收看的人群以乡村收视群体为主。为了改变因节目编排造成的收视影响,大兴电视台做出改版的决定,在下午6点之前开始播出本台节目,推出了以电视剧电影联播、展播为主的节目编排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形成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节目时段占有率,收视群体有了很大的扩大。
三、围绕地缘优势,进一步提高深加工能力
对节目的地域性表现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要摆脱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资讯的初级加工和通过掌控经营渠道来获得价值支撑点的做法,善于对丰富而无序的资讯进行梳理,从事实群中抽取价值链,从价值链中提取价值支撑点,并像凤凰卫视那样,提供基于事实的有个性的解读和评论。虽然节目强调地域性,题材是本地的,视角和眼光却要放到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上,要紧扣时代主旋律,与时俱进,使本土题材在大的背景下折射出时代和理性的光芒,强化公信力和权威性,努力使自己成为地方舆论和资讯的龙头。由连云港电视台创作、曾在四川电视节上获组委会奖的《山林不再遥远》,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带着老伴和女儿在远离人烟的荒山进行绿化的真实故事,连云港电视台先是组织社教部拍专题片,侧重点在表现老人的绿化情结、缘由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节目播出后引起市、县、乡政府关注,当地政府帮其解决了供电问题,在省、市有关方面的支持下,老人的女儿进入苏州农学院学习。所有这些后续情况观众都通过连云港电视台相关新闻报道了解到。专题与新闻相互补充,延伸了对资源的使用,并且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这就是对同一题材的“一鱼多吃”,进行深加工的典型。有时在新闻报道中则需要将有价值的线索点放大,形成线,形成面,使题材的价值尽可能充分地显现出来,并有效弥补栏目线索的问题。
总而言之,地缘优势正如老子所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地市台和区县台在覆盖上的短处恰恰成就了其地缘上的优势。从传播距离来说,它与传播对象同处一地,因而与传播对象能形成天然的联系;从传播的文化含义来说,它与传播对象处于共同的亚文化圈,能够通过长期的“传播——接收——反馈——互动”过程,在媒体与观众间培养起亲密而持久的感情,形成忠实的观众群。这使得城市台在内容的选择、传播时机和传播方式上能够占得天时地利人和,推动优劣转换,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同上。
浅谈电视节目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贾悦
近几年比较流行一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足以表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整个社会掀起了一阵传统文化的复兴浪潮。在不经意间人们发现,街头巷尾形形色色的“起名馆”多了起来,曾被误读的《易经》又重新得到了关注与推崇;中医药文化这个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瑰宝又重新获得大家的青睐,甚至很多国外学子为了学习中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作为能够快速反映生活的电视媒体,也自然受到这股潮流的影响。观众看电视最本能、最原始的需求,无非就是两类:第一是获取信息;第二就是得到放松和娱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整个社会的市场化转型,大众文化思潮异军突起。中国的电视文化也经历着从宣教文化向娱乐文化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电视从业者盲目追求娱乐化,脱离了传统文化这块肥沃土地的滋养,去照搬照抄国外的同类节目,从而造成了“水土不服”的现象。不过,渐渐地我们发现,这样的节目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有着本土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的节目,并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传统文化的元素在电视节目中频频出现,借助电视媒体这一平台,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一、电视节目中传统文化运用的范例。
1.相声等传统曲艺元素更好地融入电视节目
近些年,“相声”这种曲艺形式渐渐走出了小品的阴影,重新变得红火。剧场相声、茶馆儿相声又受到人们追捧,仿佛把观众带回了过去的那个年代。其实,相声出现在电视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以前电视节目中播出的相声都是将相声段子原原本本地放在节目中,有的只是将顺序进行调整。而北京电视台推出的《星夜故事秀》就不一样了。该节目请到的主持人是这几年红透了大江南北的“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两位爱徒何云伟、李菁。他们在节目当中穿插风趣幽默的语言,虽然不是穿着大褂儿一本正经说相声,但相声的捧、逗等元素始终渗透在整个节目过程中,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郭德纲的德云社的火爆程度可谓是一票难求,通过电视媒体,他和德云社得到了大力宣传,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而且通过电视媒体的播放,也使很多买不到相声票的人收获了满足感。
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节目在“新闻节目”中运用了曲艺的元素,创出了一种“曲艺式新闻”。主持人小么哥就是相声演员出身。他的语言机智诙谐,特别是与搭词人一唱一和,仿佛就是在说一场相声脱口秀。新闻中悬念的揭开也像是在抖一个个相声包袱,让新闻变得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