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000000002

第2章 写经济可不可以不端着(1)

距离产生美,端着显得权威。经世济民这种大事儿,聊起来经常一不小心就自个把自个儿感动了,一股莫名豪气从丹田蹭蹭上窜,不由自主腰板就挺了起来,心潮就澎湃了起来,眼神就犀利了起来。所以说,端着,是经济学家的职业本能和生存技能,对经济学家是一件很经济的事儿,只不过,对普罗大众而言,却未必如此。而这,恰是我愿意在这本书里“好好说话”的原因,因为在我看来,只有打破经济学的专业壁垒,把真实的经济世界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展示给非专业人士,这个时代才会变得更加透明,经济世界才能真正获得“你好我好大家更好”的“帕累托改进”。写经济,当然可以不端着,只不过,希望你能明白,这貌似不严肃的事儿背后,有多么严肃的动机和期许。

这一部分收录的文章,有些是我在某些报刊新开“盛世微言”专栏时的开篇自白,有些是我对做研究和写文章的一些突发奇想。我想传递的主题是: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迷信权威、笃信共识、跟随主流往往是危险的,经济世界很疯狂,任何你看不懂却相信了的经济理念,都有可能某一天变成你利益受损的根源。真正理解经济,你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份闲趣、多一丝警醒、多一些自信。多听故事,少嚼结论,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你就会发现,世界很开放,经济很性感。

盛世何来微言?

盛世五味,微言品评,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聊起。

这年头,不起个有味道的专栏名字,都不好意思出来写东西,特别是给年轻朋友们写专栏,更要与时俱进一些。舌尖上的好专栏,卖相和口味一个都不能少,不仅要朗朗上口,更需回味悠长。本文就和读者一起来品品:盛世何来微言?

其味之一为苦,微言也是“危言”。盛世危言,前一半是幸运,后一半是不幸,但都是事实。放眼长期,发达国家“二战”后的经济增长黄金时代、新兴市场随后的高调起飞、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神话融合在一起,共同成就了盛世繁荣;但聚焦短期,当下世界又处在次贷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轮番肆虐的风险关口,前途所向尚未可知。希腊退出欧元区和中国经济“硬着陆”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让经济世界充满危险。微言也是危言,言险只为识险和避险。

其味之二为辣,微言浓缩“远见”。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属于经济学家和意见领袖的经济世界,远见卓识就像iPhone一样满大街都是。尴尬的是,经济学是一门在烦恼中成长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家的争议更是多于共识,特别是对股市的认识和对预测的把握,经济学家的表现甚至远不如章鱼保罗;而意见领袖们的经济观点,本身就诞生于以另类标榜个性、以猎奇吸引眼球的水泥森林。微言浓缩“远见”,只想浓缩掉学术死结和舆论虚荣,给普通大众留下理论和现实碰撞后的微小火花。

其味之三为咸,微言凝成“理念”。身处当下这个风云诡谲的经济世界和乱象纷呈的信息世界,生存取决于思考,成长取决于历练。形色各异的经济数据、五花八门的经济事件都是死的、平淡的,而过滤繁杂信息、把握宏观逻辑、读懂经济故事、独立经济判断的方法却是活的、有味的。微言凝成“理念”,一孔可窥天下,透过对每一天宏观世界的简练梳理和重点提示,我试图向读者传递的,不是信息和判断,不是臆断和猜想,而是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并顺势而为的理念和方法。

盛世杂味,微言品评。舌尖上的经济故事,我写,你品。

愤青的经济代价

做任何有个性的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愤世嫉俗更是如此。

“年轻的时候,我总是渴望成为任何一个别人,除了我自己。”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玛丽和马克斯》(Mary and Max)中的一段经典台词,也是回忆青葱岁月时最好的旁白。在耳边还没有白发的那些日子里,我总是处于一种矛盾之中:每每相信自己是不平凡的,但内心又总有一个声音在絮叨着我的平凡。而这种矛盾的外在表现却非常统一,为了证明和展示自己的不平凡,也为了对抗不愿面对的平凡,我总是渴望表达不平凡的见解和观点。

诚实地说,年轻时候的我是一个愤青。其实,对此我丝毫没有羞愧,反而非常怀念那时的叛逆、自由和天马行空。但现在的我也更加明白,带着无知的无畏和无虑的轻率去看世界、去做选择,并不是个性的展现,更像是盲目的探险。事实上,现在的80后、90后比我这样的70后更有冒险精神,这也是我无比欣赏、羡慕的一点。但年轻朋友们可能没意识到,做愤青是有代价的,特别是经济代价。

举个例子,对于危机后的经济世界而言,希腊大选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之一,整个金融市场都在等待着希腊人民的选择,这个选择决定着欧元区的命运、债务危机的走向、政策当局的反应和全球经济的表现。和身边的年轻人交流,我发现很多人都带着看热闹的心态期盼着希腊的退出、欧元的崩溃。这种猎奇心态就像期盼欧洲杯上荷兰出局、罗本出丑一样。

是的,年轻朋友们总是期待着对传统的颠覆,因为颠覆会带来激情和快感。但如果就此认为每一个颠覆都与己无关,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中国年轻朋友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简单猜想一下,工作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找,因为中国经济也会在金融危机中继续减速;奖金可能会越来越少,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将越来越缺少企业成长的机遇;出国游学的成本可能会越来越高,因为美元会普遍性地非典型升值;买房也许会越来越难,因为再趋宽松的政策环境可能会成为房市东山再起的温床。

所以说,愤青式地认为希腊退出是个好事,就像认为中国应该清空美国国债一样,不是个性的彰显,而是无知的表现。

那么,如何理性地看待身边的经济世界?我的建议是:尊重时间的沉淀,从历史中寻找规律;领悟周期的力量,相信任何经济变量都有涨有跌;感受均衡的魅力,过滤掉短期异动的干扰;体味观察的快乐,带着简单、平凡的心境,用经济学的视角去闲心品味经济世界的风云变幻。

讲故事的学人

只有讲故事的学人多了,经济故事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自称为“讲故事的人”的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文学而言,这具有怎样的意义?在我看来,故事还原了文学的本色,尊重时代,尊重生活,尊重人性,才会被时代铭记,才会被世人尊重。文学如此,经济学何尝不是这样?还是先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经济学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于理性预期理论有创造性贡献,这位大学者1989年和妻子离了婚,在离婚协议里,其妻提出,如若前夫在1995年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需将奖金分给她一半。理性预期之父预期自己不会那么快得奖,就爽然签了协议。结果,理性预期大师在预期上栽了跟头,1995年获得诺奖,其前妻凭借更完美的理性预期获得了30万美元。这位经济学家叫卢卡斯。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美国公司,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于2000年高居全球500强第16位,这家企业的CFO(首席财务官)在业内也是声名卓著,每次重要会议,此人先不发一言,信步走到信息板前,迅速写下一大串数理模型,然后才开口说其会议观点,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只有频频点头的份。一年之后,该公司由于财务欺诈而声名狼藉,最终走向破产。破产后有人问起该CFO,之前信息板上经常出现的那些公式究竟意在何处,此人坦言:“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们更不知道。”这个公司叫安然。

为什么讲这两个故事?其实想说,经济学世界和经济世界有很多故事,故事都源自生活。经济学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曲,宏观经济也不是高深玄妙的事物,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在稀缺性约束下的选择,所有人的选择则构成了宏观经济的血肉。象牙塔内的学术交流自然必须严谨规范,但在面对普通大众的时候,如果经济学人不是讲故事,而是卖关子、抖包袱、炫术语,甚至编故事,那么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孤芳自赏、自说自话;二是学艺不精、浅入深出;三是用心叵测、意在忽悠。

当大多数经济学人都不讲故事时,经济世界就会被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层,极少数专业人士左右着经济、金融的大势走向和关键选择,而绝大多数普通人只能被动接受。于是,最令人扼腕的一幕出现了,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经济故事的主角,反而心甘情愿地在专业人士编写的剧本里跑龙套。一旦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对称的格局构成,虽说我们相信人性本善,但欺诈和寻租总是难以避免。而这,不正是次贷危机和债务危机的根源所在吗?

无论文学还是经济学,理论是冷冰冰的,只有在人性光辉的照耀下,理论才会散发温暖。债务危机还在继续,现在迫切需要的,不仅是象牙塔内理论的更新,还有面向大众的常识普及。

我很喜欢英文的一句话:Fact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现实比虚构更加离奇)。经济世界,故事很多,我相信,只要讲故事的学人多了,经济故事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换个发型说共识?

经济很严肃,正因为如此,用严肃的专业壁垒将大众置于共识接受者的位置才是真正危险和不负责任的事情。

读者都很可爱,有一位在我博客里留言说:“你文章写得好,但发型太乱了,和你的气质和文章风格不太一致,经济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建议你换个发型。”说实话,我很尊重读者的视觉感受,但不会接受这个建议。在我看来,经济的严肃性在于其影响着所有人的利益,如果只有少数正襟危坐的人把控着经济世界的话语权和决策权,那么很可能会导致这少数人的权力寻租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受损。只有普通大众都不再仰视经济,经济世界才会变得更加透明、简单和高效。衣冠楚楚、仪态威严也许能让大众更容易相信专业观点和经济共识,但这些共识,很多时候更像是陷阱。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现实世界经常和流行的经济共识背道而驰。

有的共识是共同的错误认识。例如,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经济衰败论”很是流行,许多专业人士一边唏嘘着危机百年难遇,一边痛斥着美国经济的透支模式和吸血本质,并就此预言美国经济将走下神坛、日薄西山。事实却是,美国经济表现得非常强势,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公布的权威报告里,毫不避讳地宣称全球经济从“双速复苏”进入“三速复苏”,即除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外,美国经济也重新回到了复苏领头羊的位置。

有的共识是空虚的愿景认识。例如,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也被人津津乐道,美元的霸权没落似乎已是板上钉钉。但事实表明,多元化更像是海市蜃楼般的愿景,而非众志成城的必行之路。在日元英镑竞相贬值、比特币标价暴涨暴跌、黄金价格一落千丈的货币战氛围里,美元的货币地位未见下降,反而经历了一波强势升值。

同类推荐
  • 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

    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历史上那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商业尝试,以及那些最终失败的商人。
  •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100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的伟大变化,都同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系的。
  •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实物分红,既要缴增值税及附加税,又要缴企业所得税;收取违约金,也有征税成本;代扣个税返手续费也要缴税;股权转让、卖资产,一不小心多缴税……很多企业在做战略决策、设计架构、研发产品时很少会把税务的因素考虑进去,并购重组、投资融资结束以后一算账,发现原来预计的收益中需要挖掉一大块去缴税,就快到嘴里的肉,眼睁睁地被分掉。做好税务管理刻不容缓,而且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给企业的红包,不要,没人会表扬,当然也没人会耻笑,但不懂税,一定多缴税。这是一个懂税就能创造生产力的时代,把每一份利润都放进口袋里吧!
  •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过去30年,"中国制造"靠的是便宜的资源、便宜的劳动力和便宜的价格,创新的动力不足,如今,中国身处一个新的时代,低成本优势渐渐难以维持,且企业面对的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那么,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引擎是什么?这本书将以相当大的篇幅探讨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 货币

    货币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对于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我们究竟真正知道些什么?翻开钱包,为什么卡越来越多,而钱越来越少?本想在股市里大赚一把,岂料开着“宝马”进去,却骑着“毛驴”出来?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当下,为什么穷人忙存钱,而富人忙贷款?有了钱,我们真的就会幸福吗?马骁、李秀婷、陈文魁编著的《货币》将用金融学知识为您讲述货币的“细节”和“道理”,解答您日常生活中热切关注或非常困扰的关于“货币”的疑惑。
热门推荐
  • 最寂寞的美好

    最寂寞的美好

    没有爱情是寂寞的,爱情把你缠住的时候又是美好的。最寂寞的美好就是在缘起缘火、缘浓缘淡的千回百转中最极致的伤痛与幸福。痛并快乐的时候,你知道爱情来了:又寂寞又美好的时候,你知道爱情有一天会走,而长大的岁月一样有新鲜的美好。
  • 神探王妃:王爷独宠小萌妃

    神探王妃:王爷独宠小萌妃

    [神探大小姐vs腹黑世子爷,宠文,悬疑,1v1]某日,沐依然心血来潮问某人:“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那在你眼里我其实是不是没有你说的那么糟糕?”某人:“嗯,如果没有那么贪吃,孩子气,矮,时不时的智商不在线的话。”沐依然“......”我忍,眨巴着眼睛看着,“那你猜我眼里出什么啊?”某人认真的盯着沐依然的眼睛看了会儿:“眼屎。”某女累觉不爱......
  •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 神族帝姬跋扈妃

    神族帝姬跋扈妃

    她本是神族唯一帝姬,有神帝爹爹宠她,霸道天尊纵她,温柔帝兄护她,亦是百万神兽之主。只因一场降魔大战,力法力尽失,不得已下凡寻找恢复法力的方法,只是,能不能告诉她,跟在她身后屁颠屁颠的天尊是怎么回事,是她法力尽失,他下来干嘛?某殇:本尊只是无聊而已...某珞:....(本文绝不弃文,但什么时候更文就不造了~(?>?<?),1V1宠文,不喜勿喷)
  • 鬼话

    鬼话

    警笛声打破了这个依河而建的小村庄的宁静。紧靠河堤的一座砖包皮的四间老房前,聚集了这个三百多口人的小侯村中的一半人。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小子也该死!赌博不算,还经常把媳妇打得死去活来,只可怜他那受罪的媳妇竟和他一起去了。”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小声说。声音虽小,但却引起在场不少人的共鸣,纷纷点头:“还有那可怜的孩子,平常就可怜兮兮的,现在才十二岁就成了孤儿。” “哎!苏二叔,你可是苏田不远的兄弟,以后,他的孩子就全依靠你了。”
  • 重生东汉之君临四海

    重生东汉之君临四海

    某音简介:大家好,我是刘协,今天天气真好,一不小心我穿越了,来到了东汉,还做了皇帝,哈皮那什么带兔诱,真好!正式简介:收天下志士,纳乱世红颜,逆天改命,成就最强帝王霸业!(QQ粉丝群:561781537)
  •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讲述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洒脱大方、温文尔雅的女人,会给人以阳光灿然之美;雍容大度、通情达理、内心安然、淡泊名利的女人。会给人以成熟大气之美;明理豁达、宽宏大量、先人后己、乐于助人的女人,会给人以安详、善良之美。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女人,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全心全意地经营自己的人生吧!走好每一步,不让自己的心灵在计较中千涸,你的人生就会每天充满阳光!一起来翻阅《聪明的女人不生气》吧!
  • 延春堂

    延春堂

    陈志宏的短篇小说《延春堂》讲述的是一个已婚男人的“婚外情”,主人公林志所要面对的是道德的压力和对妻子的愧疚,然而却在冥冥之中,鬼斧神差般的踏向了这条不归路,当他最终下定决心摆脱一切的一切,奔向他的真爱的时候,却发现事情远没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 男神的腹黑小娇妻

    男神的腹黑小娇妻

    前世母亲跟着人跑路,父亲自杀,抛下年纪八岁的顾云芷和弟弟两人。重生回到八岁,她要好好活,至于报仇什么,恶人自有更恶的人去收拾。某恶人,我欠你的吗?要帮你收拾那些垃圾顾云芷回眸一笑:你说呢?(这是一本扮猪吃虎,养成的甜宠文!女主有毒前方高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