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情发生了改变,在1985年4月,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的投诉信,投诉海尔冰箱的质量问题。于是,张瑞敏到工厂仓库里去,把400多台冰箱,全部做了检查之后,发现有76台冰箱不合格。为此,恼火的张瑞敏找到检查部问道,你们看看这批冰箱怎么处理?他们说既然已经这样,就内部处理了算了。因为以前出现这种情况都是这么办的,加之当时大多员工家里边都没有冰箱,即使有一些质量上的问题也不是不能用呀。张瑞敏说,如果这样的话,就是说还允许以后再生产这样的不合格冰箱。就这么办吧,你们检查部门搞一个劣质工作、劣质产品展览会。于是,他们就搞了两个大展室,在展室里面摆放上那些劣质零部件和劣质的76台冰箱,通知全厂职工都来参观。员工们参观完以后,张瑞敏把生产这些冰箱的责任者和中层领导留下,就问他们,你们看怎么办?结果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都是说最后处理了算了。
但是,张瑞敏却坚持说:这些冰箱必须就地销毁。他顺手拿了一把大锤,照着一只冰箱,咣咣就砸了过去,把这台冰箱砸得稀巴烂,然后把大锤交给了责任者,转眼之间,把76台冰箱全都销毁了。
当时,在场的人一个一个都流泪了。虽然一台冰箱当时才800多元钱,但是,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才40多块钱,一台冰箱就是他们两年的工资!
可是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员工们树立起了一种观念,谁生产了不合格的产品,谁就是不合格的员工。一旦树立这种观念,员工们的生产责任心迅速增强,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不敢马虎了,精心操作,“精细化,零缺陷”变成全体员工发自内心的心愿和行动,从而使企业奠定了扎实的质量管理基础。
又经过4年的时间,也就是1988年12月的时候,海尔就获得了中国电冰箱市场的第一枚国内金牌,把冰箱做到了全国第一。
如果当年海尔人都攥着眼前的利益不放,不肯砸烂那些不合格的冰箱,那么就不会有海尔集团日后的崛起,更不会有如今的声誉。可见,只有肯舍弃的人,才可能获得更多。那些紧紧攥着手里的东西不放的人,也只能是故步自封,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不舍弃鲜花的绚丽,就得不到果实的香甜
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诱惑随之增多,很多人在诱惑面前停下了自己的脚步。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很多人忘记了自己的方向,在旋涡中纠缠不止、平庸一生。
其实,人生的“口袋”只能装载一定的重量,人的前进行程就是一个不断舍弃的过程。没有舍弃,你就可能被包袱压“死”在前进的途中。
拉斐尔11岁那年,一有机会便去湖心岛钓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渔线一次次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忽然钓竿的另一头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渔线。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它是一条鲈鱼。
月光下,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打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十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母亲说。
“妈妈!”孩子哭了。
“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再没有这么大的鱼了。”孩子伤感不已。
他环视了四周,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的人,但他从母亲坚决的脸上知道无可更改。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了。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拉斐尔成为纽约市著名的建筑师了。他确实没再钓到那么大的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因为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曾有人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不舍弃鲜花的绚丽,就得不到果实的香甜;
不舍弃黑夜的温馨,就得不到朝日的明艳。
自然界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在几十年的漫漫旅途中,有山有水,有风有雨,有舍弃“绚丽”和“温馨”的烦恼,也有获得“香甜”和“明艳”喜悦,人生就是在舍弃和获得的交替中得到升华,从而到达高层次的大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获得很美丽,舍弃也很美丽。
人是有思维会说话的“万物之灵”,理所当然地要比河狸更懂得生活中舍弃与获得的道理,必要的舍弃是为了更好地获得。“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这些话只是一种外交辞令,朋友间自欺欺人的祝贺用语,一厢情愿的心理满足罢了。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有人说,人生之难胜过逆水行舟,此话不假。人生在世界上,不如意的事情占十之八九,获得和舍弃的矛盾时刻困扰着我们,明白了舍弃之道和获得之法,并运用于生活,我们就能从无尽的繁难中解脱出来,在人生的道路上进退自如,豁达大度。
不知是哪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最远的距离是“知”和“行”。有舍弃才有获得,道理谁都懂得,可是要照着去做,那可就不容易。不容易在哪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舍弃很痛苦。精彩的世界里充满着诱惑,要舍弃的事情有时很美丽,不知道哪些是该获得的,哪些是该舍弃的。
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们,有一个可怕的心理,就是“终朝只恨聚无多”,干什么都想赢,舍弃谈何容易?纵观社会,横看人生,有撑死的,也有饿死的;有穷死的,也有富死的;有能死的,也有窝囊死的;有因祸得福的,也有因福得祸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何时该获得,何时该舍弃,真是很困难,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有根据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去综合考虑。
存心舍弃,会有加倍的获得
《百喻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只猩猩,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猩猩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一颗豆子的踪影。
最后猩猩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回头准备去取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谁知不仅那颗掉落的豆子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却全都被路旁的鸡鸭吃得一颗也不剩了。
想想你现在的追求,是否也是放弃了手中的一切,仅仅为了掉落的那一颗豆子?
有人喜欢对于别人的财富抓住不放,也有人明知道是自己的财富却选择了舍弃。贪图别人财富的人,必将在获得的同时付出更多的代价,而主动舍弃的人,却可能得到上苍加倍的馈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时,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们几经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家才发现,竟没有建办公大楼的土地。听到这一消息后,美国著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经商议,便马上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将它无条件地赠送给联合国。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亦将毗连这块地皮的大面积地皮全部买下。
这条消息传出后,美国许多财团主和地产商都纷纷嘲笑说,洛克菲勒家族简直是把钱当成一文不值的白纸白送。但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毗邻它四周的地价便立刻飙升起来,相当于捐赠款数十倍、近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财团。这让当初那些嘲笑他们的人追悔莫及。
放弃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是一种量力而行的睿智,更是一种顾全大局的果敢。它不盲目、不狭隘,它对心灵来说是一种宽松、一种滋润,它清扫了心房。
放弃并不完全代表着失败和气馁,明智的放弃是为了得到。有时,选择了放弃,便选择了成功和获得。
生活里,经常会遇到让我们选择的时候。如果我们单单想到获得,而不想舍弃,那么我们可能失去的更多。有时候,我们主动去舍弃,反而会得到更多。
幸福往往就在一拿一放之间
人生中,左右为难的情形会时常出现:比如面对两份同具诱惑力的工作,两个同具诱惑力的追求者。为了得到其中“一半”,你必须放弃另外“一半”。若过多地权衡,患得患失,到头来将两手空空,一无所得。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悲伤,能抓住人生“一半”的美好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两个朋友一同去参观动物园。动物园非常大,他们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参观到所有动物。他们便约定:不走回头路,每到一处路口,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前进。
第一个路口出现在眼前时,路标上写着一侧通往狮子园,一侧通往老虎山。他们琢磨了一下,选择了狮子园,因为狮子是“草原之王”。又到一处路口,分别通向熊猫馆和孔雀馆,他们选择了熊猫馆,熊猫是“国宝”嘛……
他们一边走,一边选择。每选择一次,就放弃一次,遗憾一次。因为时间不等人,如不这样做他们遗憾将更多。只有迅速做出选择,才能减少遗憾,得到更多的收获。
选择和取舍时必须要有理性、睿智和远见卓识,不可鼠目寸光,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选择不是一锤子的买卖,不能因为一粒芝麻丢了西瓜;不能因为留恋一棵小树而失去整片的森林。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选择这个的时候,却害怕错过那个,于是拿起来又放下,到最后一刻还在犹豫,这个会有这样的缺点,那个会有那样的不足,所以总迟迟下不了决心,或者选择之后,又来回地更改,在这样患得患失间耽搁了不少时间,浪费了不少精力。世界上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东西让你选择,每一样东西都会有它自身的弱点,所以,当你选择之后就大胆地往前走,而不是走一步三回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前进的进程。
而那些事业有成之士,总会在抉择之后一直走下去。
释迦牟尼在宗教事业和王位之间,选择了创立佛学;鲁迅在拯救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之间选择成为一代文豪;迈克尔·乔丹放弃了棒球运动员的梦想,成为世界篮坛上最耀眼的“飞人”球星;帕瓦罗蒂放弃了教师职业,成为名扬世界的歌坛巨星。
有些选项看似诱人,但如果不适合自己,那就要果断舍弃。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要视自身条件和具体情况而定,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无论我们怎样审慎地选择,终归都不会是尽善尽美,总会留有缺憾。但缺憾本身也是一种美。
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和生存方式的编导兼演员。只有学会正确地进行选择,果敢地做出舍弃,才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