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对这类高危人群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容易导致儿童智力衰退,免疫力降低,发育迟缓,严重者还会诱发儿童哮喘和智力降低的病症。
第二类:孕龄妇女和孕妇
我国每年的新出生儿童中,高达80~120万儿童出现先天畸形或残疾,医学专家认为,孕妇的精神压力和装修污染时造成儿童先天残障、畸形的“罪魁祸首”。
空气污染容易使孕妇流产,使胎儿出现畸形、脑部发育受损、先天性心脏病等问题。如果孕妇长期处于高污染环境中,也容易出现头晕、失眠及中枢神经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第三类: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
老年人步入老年后,身体免疫力和机体功能会下降,如果老年人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容易诱发脑中风、心肌梗死等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容易诱发哮喘、支气管炎和肺病等呼吸道疾病。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空气污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形容空气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一个统称,其实,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气候环境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所不同,而不同的污染物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
1.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造成的主要影响是形成工业烟雾,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容易使人呼吸困难;当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层之后,会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硫酸,在云层中形成酸雨,对森林、湖泊和土壤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二氧化硫容易形成悬浮颗粒物,随着呼吸进入人体的肺部,对肺部有直接的损伤作用。
2.悬浮颗粒物:对人体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悬浮颗粒物容易随着我们的呼吸进入肺部,并且在肺部沉积,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由于颗粒物上附有多种有害物质,有的化学物质会伴有致癌性,所以容易导致肺部疾病,甚至诱发肺癌。
3.氮氧化物:主要危害是直接刺激人体的眼睛、鼻腔、咽喉和肺部,从而增加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容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还会形成城市烟雾,影响能见度。
4.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它非常容易和血液中运载氧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速度比氧气快250倍。在一氧化碳浓度低的时候,人体容易出现缺氧,产生晕眩、头疼等症状,如果浓度高,容易使人体的脑部细胞出现永久性损害,甚至窒息死亡。对心脏病、呼吸道疾病和贫血患者的伤害非常大。
小贴士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臭,碳或者含碳物质燃烧不充分的时候,都会产生一氧化碳。如果遭遇一氧化碳中毒,就应及时开窗通风,并尽快就医。
5.光化学氧化物:光化学氧化物,例如低空臭氧,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能够和所有生物产生化学反应,浓度低的时候会损坏油漆、橡胶等材料,如果臭氧含量多,容易杀死植物的叶片组织,导致植物死亡,对人体也有直接的损伤作用,伤害眼睛和呼吸系统,加重哮喘和过敏病症。
6.重金属:重金属的微粒会随着呼吸进入人体,如铅,会伤害人体神经系统,降低儿童的学习能力,而镉会影响人体的骨骼发育。
当然,除了上述主要污染物之外,空气污染中所存在的污染物还有不少,对我们人体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尤其是外源性化学物质微粒,进入呼吸道后容易附着在肺部和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疾病。所以说,对待空气污染,我们要采取预防和预后双管齐下的措施。多应用食疗和生活化防护措施,定期为身体消毒,清除伺机潜入身体的各种污染物。
什么叫逆温?
逆温是一种大气现象。正常情况下,大气的温度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原理就像高山山顶的温度总是比山脚的温度高一点儿一样。在大气层数千米以下,低层大气的温度会比高层大气温度要高,这种头重脚轻的现象是正常的。
在这种正常情况下,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产生对流运动,一旦对流运动产生,那么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就有机会借助对流运动,向高空乃至远方输送,这样就可以让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相对减轻,缓解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不过,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逆温。在某些特定的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出现了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非正常现象,这样会导致大气层结稳定,出现逆温现象,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被称为“逆温层”。
逆温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影响有哪些?
雾霾是我们近几年非常熟悉的一种天气,北京、天津等地近年长期受到雾霾天气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逆温的影响。表面上看来,大气层的温度似乎和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不过,逆温现象的出现影响了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流动,进而使沉积大量污染物的城市近地面大气层循环困难,使污染严重的城市越发污染严重。
逆温的出现,会使大量细微尘粒、烟尘浮游在城市上空,无法对外扩散,这些尘粒遇到大雾,就会和水汽凝结,悬浮在颗粒污染物上,从而形成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雾霾天气。有时候,天空甚至会有白色粉末掉落到地面。
逆温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和阻留了烟尘、水汽凝结物和污染物的对外扩散,使得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厚的逆温层像一张巨大的、厚重的棉被那样,笼罩在城市的上空。一旦有了逆温层这床厚重的被子,近地面的污染物就变得无处可逃,只好待在原地,停留在城市上空,越积越厚,使空气污染加重。
烟尘、污染物的堆积,加深了城市雾霾天气的形成,使得雾霾挥之不散。而且,雾霾看似温和,可是潜伏期很长,对人体的伤害也比较大,因为雾霾含有酸、碱、盐、尘埃、化学物质等多种有害物质,而它的含量比普通大气水滴的含量要高几十倍,人们长期生活在雾霾严重的环境下,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容易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
如果城市连续好几天出现逆温,雾霾加重,空气污染物大量积累,就很可能引发空气污染中毒事件。1948年10月,美国工业小镇多诺拉,连续4天出现逆温,导致工厂所产生的硫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停留在小镇居民区近地面上空,从而使这个只有14000多人口的小镇,在4天内足有近6000人患病,近20人死亡。
同样,1952年,伦敦也发生过大型的烟雾事件,也是逆温造成的。当时伦敦工厂区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由于连续几天出现的逆温现象而无法外排,使得4天内有5000人死亡。
可见,逆温现象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非常大,对于雾霾的加剧更是影响深远,是必须得到重视的一种非常态现象。
PM2.5与PM10相比,对健康的危害有什么不同
随着雾霾天气频发,“PM2.5”开始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往,我们更加关注PM10和其他悬浮颗粒物,不过,PM2.5的杀伤力更为强大。
PM10是指那些在空气动力学中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它们一般不能单纯靠自身的重力降落到地面,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把它们俗称为“飘尘”,意思是飘浮在空中的微尘。飘尘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们可以在空气中漂浮几天,甚至好几年。
和其他的悬浮颗粒物一样,飘尘会随着空气的扩散和漂移,传播到不同的地方,随着空气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飘尘虽然能进入我们的上呼吸道,但是部分飘尘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痰液、鼻涕等排出体外,还有一大部分飘尘可以被我们鼻腔内部的绒毛所阻挡,因此,对我们人体的伤害还算是小的。
和PM10飘尘相比,PM2.5的影响更大,因为,PM2.5是指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由于体积更加微细,所以PM2.5更不易被阻挡,像一般的鼻腔绒毛,就无法阻挡这些微细颗粒。当PM2.5被吸入身体后会直接进入我们的支气管,感染肺部气体交换,从而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更可怕的是,PM2.5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由于PM2.5会包含部分有害气体和重金属等,这些有害气体和重金属元素溶解在我们的血液中,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这样说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早在2012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就公布了《北京PM2.5中重金属浓度检测研究》报告,通过采集和监测的样本进行分析发现,PM2.5颗粒中含有铅、锰、镉、锑、锶、砷、镍、硫酸盐、多环芳烃等多种有害物。这些金属元素是大气颗粒物中对人们健康危害最大的元素,而PM2.5携带重金属的能力比PM10要强十倍以上,因此,PM2.5有更大的机会携带更多的重金属元素。换言之,如果我们长期吸入PM2.5,很可能会透过呼吸将有害重金属元素吸入体内。比如PM2.5常见的重金属砷,摄入大量的砷元素容易使人们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心血管疾病以及尿道癌。而通过皮肤接触吸入砷元素,也容易导致皮肤癌。除此之外,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重金属铅,大量吸入含有铅的PM2.5对造血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不良影响。
悬浮颗粒物是什么?
悬浮颗粒物是一个我们相对比较熟悉的概念,它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液体颗粒物。不过,悬浮颗粒物只是一个总称,由于它们的来源不同、形成不同,形状、密度、颗粒大小等都不一样,因此,从光、电、磁等物理性质上来分析,不同的悬浮颗粒物所产生的影响也大不一样。
悬浮颗粒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天然来源,比如土壤、土地所产生的烟尘,火山灰,深林火灾引发的烟尘等,而另一个则是人为来源,这主要和我们人为地排放化学染料燃烧所产生的煤烟,建筑行业所产生的粉尘,工业行为所产生的金属尘、水泥尘有关;而且,我们的交通废气排放也严重加剧了悬浮颗粒物的形成,比如汽车尾气、飞机排气等。
一般而言,悬浮颗粒物可以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指由排放源直接排入大气中的液态或固态颗粒物,由于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及气候条件,它们在大气中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称为一次颗粒物。而二次颗粒物则是由排放源排放的气体污染物,由于它们在适当的条件下与周围的物质产生了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从而转化为液态或固态的颗粒物,因而被称为二次颗粒物。
二次颗粒物的影响很多时候比一次颗粒物要强,常见的二次颗粒物有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铵盐和有机气溶胶等。它们一般是由一次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和氯气、氨、有机气体等经化学反应形成的,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更加严重。
颗粒小到10微米以下的悬浮颗粒物中可以随着人们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侵入人体后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心脏病、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气肿等疾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悬浮颗粒物的多少是空气质量日报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在我们选择出行,或者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之前,我们要注意留意空气报道中有关悬浮颗粒物的相关指标,尽量避免在悬浮颗粒物含量多的天气外出,或者长时间处在室外环境中进行活动。
可吸入颗粒物包括什么?
可吸入颗粒物是悬浮颗粒物的一个分支,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正如上面所说的,它也被称为PM10,或者飘尘。
需要注意的是,颗粒物的直径越小,它被我们吸入的可能性就越高,能够进入呼吸道的部位也越深。医学研究发现,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细支气管和肺泡。
而且,可吸入颗粒物在空气中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因此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也比较大。很多可吸入颗粒物是污染源直接排放所造成的,例如工业烟囱、燃煤烟囱和汽车尾气,比如,没有铺设沥青、水泥的路面,在上面行驶机动车,沙泥不断被碾磨,从而扬起的尘土。还有一部分可吸入颗粒物是由于空气中的硫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物理性质和组成容易随着地域、气候和不同的季节产生比较大的变化。
通过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产生,我们可以明白,想要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产生,其实我们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加速城市道路硬底化建设,完善城市绿化规划等,都有助于降低生活中直接产生和挥发的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影响有哪些?
可吸入颗粒物和普通悬浮颗粒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可吸入”,意味着它们的颗粒直径比较小,很容易越过我们呼吸道的屏障,黏附在支气管壁或者肺泡壁上。它们会各施各法,以扩散、碰撞、沉积等不同方式,滞留在我们呼吸道的不同部位。
而就像上面所提及的那样,不同的颗粒物粒径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质也不同,因此,不可以小看这些微小的颗粒,它们不同的特性使得它们在人的呼吸系统沉积的部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