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100000003

第3章 引导孩子亲近阅读(1)

怎样培养并增强孩子的阅读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对孩子早期识读的训练,给孩子讲床前故事,带孩子逛书店……这都是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一个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他智力开发、知识积累的过程,和孩子一起读书吧!

让孩子先有足够的识字量

对孩子来说,五岁到八岁是识字的关键期,并且是培养他自主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只有孩子拥有了足够的识字量,才能为他的阅读和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记得儿子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咨询儿子的老师,该不该让孩子提前学习拼音。我以为只有儿子认识拼音了,才能读一些带拼音的小故事,而且我身边有些家长也利用寒暑假把孩子送进一些私人办的拼音补习班去学习拼音。

记得儿子的老师当时笑嘻嘻地告诉我,没有这个必要。一来不论是让孩子在外面学习拼音,还是家长自己教孩子,都有可能由于老师或家长的发音不准确而误导了孩子。二来提前让孩子学习拼音,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困扰,因为如果孩子提前学会了拼音,等他入学了再学拼音的时候,孩子感觉什么都会了,就容易养成他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爱做小动作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听了儿子老师的话,我思索了好长时间。再看看周围,儿子很多同龄人个个都早早学会了拼音,我很纠结。后来,我又通过咨询一些教育专家,最终下定决心,没有让儿子提前学习拼音。但我谨记老师让儿子增大识字量的建议,只要让孩子的识字量上去了,孩子就能简单地读一些书,而读书多了,他的识字量也会上去,这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从那以后,我经常与儿子一起做卡片游戏。我买来一些识字卡片,随机从中拿出一些简单的字卡,与儿子边做游戏边学习。这样一天天坚持着,让儿子学习着。

儿子学过一些简单的字后,我自己创造性地制作了一些比较有个性,比如心形、圆形的卡片,在上面写上儿子学过的字词。先由我读出一个词,然后让儿子从中找出来,或者我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让儿子读,就这样让儿子进一步加强练习。

平时,我和儿子走在大街上,四顾街边商铺门头上的字,我也会让儿子大声地读出来。如果儿子读不出来,我则立即变身老师教会他。就这样,儿子上小学前,他已经掌握了不小的识字量,起码有六七百字吧,他自己能读一些绘本了。

我也带儿子去书店,给他买来一些他喜欢的绘本故事,让他读。记得儿子当时最喜欢的一本绘本故事是《嘟嘟熊》。一本《嘟嘟熊》,儿子指指点点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他能生动地给我讲述。对此,我很欣慰。

自此,我再也没给儿子读过故事,每当他碰到不认识的字问我的时候,我总是让他根据前后的句子,“顺顺”看,猜猜看。儿子猜对了,我就鼓励他一番。猜不对,我也不批评他,而是让他把字典拿来,让他自己查,向“字典”这个老师请教。后来,儿子再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

儿子的绘本读了很多,到一年级下学期,他已经不满足于那些只有大量图片和简单几句话的绘本故事书了。于是,我让儿子开始读青少年版本的故事书,比如简单的名著缩写本。在阅读这样的故事书时,儿子的识字量也渐渐多了起来。

实践证明,儿子通过大量的阅读,的确可以有效地促进他识字量的增长。当然,儿子也会有张冠李戴的时候,把一个字的读音读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与我们同住一个小区的同事有次在路上碰到我,问我:“你儿子的数学题,他自己能读懂吗?”我说能啊。张女士说自己的儿子只能囫囵吞枣,因为里面有很多字不认识,所以不明白题意,做起题来正确率不高,很费劲。

我于是建议她给孩子补上“增大识字量”这一课,她这才意识到多识字的方法很有讲究。后来,同事也变着法地教孩子去多识字,孩子在学习上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儿子掌握了不小的识字量后,给他的学习带来了很多的好处,这不仅仅在于让他能读很多书。在数学的学习上,儿子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也略胜同龄人一筹。而之前我没有让儿子提前学习拼音的决定,事实证明也是正确的。儿子班里有几个学习过拼音的同学,开学后的前两个月,他们虽然学得轻松,但也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养成了上课做小动作的坏习惯。

儿子有一个同学提前学习了拼音,开始每次测试都是满分,令儿子好是羡慕了一阵子。但是,那阵子过后,儿子的同学再也没了“老本”可啃,成绩不但不再突出,学习习惯也很是愁人。不久,儿子又与他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儿子的学习也渐入佳境。

当然,对一些自制力强,而感觉拼音是个很大难题的孩子来说,提前让他学习一下拼音,也不一定是坏事。当然,家长拔苗助长也不行,顺其自然最好。在让孩子增大了识字量之后,下一步我就开始注重培养他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了。

动个心眼让孩子发现读书的妙处

用“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改变孩子。父母应该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特点,用暗示的情景和暗示的语言,来诱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朋友的女儿娇娇,小儿子一岁。每到晚上,她就让妈妈给自己讲故事,她则悠哉地躺在床上享受。要说娇娇如果是三四岁或者四五岁的小娃娃,我们倒是见怪不怪了。但是娇娇此时已经七岁了。朋友说,没办法啊,她就是自己不读书。一说让她自己读,她就哭,就闹,说自己不认识字,读不懂。每次见女儿这样,朋友说自己只好“举手投降”了。

还有一个朋友的儿子晓晓,平时很少读书,虽然已经上四年级了,但他书桌上的课外书少得可怜。书读得少,肚子里的墨水少,晓晓写作文时,自然没的可写。即使他搜肠刮肚,写出的句子还是很干巴,每句都是大白话,很不吸引人。临考试前,晓晓都是临时抱佛脚——背诵作文样稿,每次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是娇娇和晓晓没有读书的细胞吗?不是,关键是他们没有享受和体会到读书带来的乐趣与妙处,他们没有真正地走入阅读的“大门”。

对娇娇,妈妈应该首先懂得放手,在女儿让她代读的时候,彻底和她摊牌:“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读书了。”然后妈妈在娇娇“被动”读书的时候,多鼓励孩子,与孩子分享阅读的乐趣,问问孩子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而对晓晓,家长应该多带他去书店逛逛,然后试着和孩子一起阅读,并一直坚持下去。

用“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改变孩子。父母应该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特点,用暗示的情景和暗示的语言,来诱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我儿子小时候,似乎更喜欢读一些漫画书。儿子经常都拿着漫画书看得不亦乐乎。经常有同事夸他说:“看他读书读得多入迷。”

我则略带谦虚地说:“什么啊,他看的都是不中用的漫画书。”

“漫画书怎么了?这么小的孩子,你还想让他看什么高深的书呢?”

送走了同事,我陷入了沉思,是的,开卷有益,漫画书也有漫画书的好处,漫画书幽默搞笑、故事性强,有更强的带入感。只要把握好度,在儿子读漫画书的时候,有意地引导他也读故事书就是了。

后来,在给儿子买漫画书的同时,我总是有个附带条件:“买一本漫画书,必须捎带一本故事书,且故事书买回去后,至少保证要读一遍。”儿子一看原来一直反对他读漫画书的我这么痛快地给他买漫画书,他果真很珍惜买书的机会。每当我给他买回漫画书和故事书时,他总是特别有劲头地读完,而我则常向他提问几个问题,看他是否是认真地读了。儿子一般都回答得很好,看儿子表现良好,我下次带他逛书店的时候,则任他选书、购书。

儿子读了书,习惯喜滋滋地走到我跟前,要与我分享:“妈妈,你不知道,我读了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我讲给你听。”我就饶有兴趣的听他神侃,儿子读书的成就感也越来越强了。

有一段时间,儿子对电视上热播的一些动画片特别热衷,他盯着电视,一看就是很长时间。

我知道这样不好,于是我与儿子交流:“很多动画片都是根据书本改编的,看书收获会更大。再说看电视时间长了,对眼睛也不好。可不可以缩短看电视的时间呢?”

儿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后来慢慢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虽然其间也有反复,但我总是适时地提醒他,看电视的时间到了。终于,我与电视机争夺儿子的大战以我的胜利而告终,儿子的心又回归到了书本上,与书为友了。

儿子很崇拜他爸爸,总是说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更多的时候,儿子总是问他爸爸,为何知道那么多?

我笑笑,替先生回答:“当然是爱读书了,书读多了,知道的东西自然就多了。”儿子佩服地点点头。

我与先生早就达成一致,在家要营造好读书的氛围,平时没事,都多读读书。果然,儿子看我和先生都捧一本书读的时候,他也会拿本喜欢的书,坐在我们身边静静地读。

为了激励儿子,我们给儿子或买或借了很多的书。书读多了,儿子能回答一些别的同学不会的问题,他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儿子也常被小朋友围着,听他讲故事。这对儿子无疑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他常喜滋滋地对我说:“妈妈,看来书读多了,是真好啊!我还是得多读书。”

有一段时间,儿子读青少版的图书《三国演义》,很痴迷,读了一遍又一遍。看儿子读《三国演义》如此痴迷,我动起了“心眼”,我知道原著更有原著的魅力。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儿子,《三国演义》原著看起来那才叫过瘾呢,那语言、那情节!儿子听得一愣一愣的,接着就吵着要看。

于是我拿出家里珍藏的那本《三国演义》,果然,儿子一看,就再也不肯放下,读起来那个劲头,简直是废寝忘食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可否认,儿子有了兴趣,的确,他的阅读量也上去了,这为以后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用儿子的话来说,没有书自己是睡不着觉的。每次睡前,他都会读半个多小时的书。正因为书读多了,儿子的知识面广了,在小朋友圈里,他是见多识广的榜样。每次他站在人群里侃侃而谈,心里总是美滋滋的。真是良性循环,儿子更加爱读书了,并乐此不疲。

买书加“蹭书”,不怕没书读

买书与“蹭书”并存,这是我和儿子亲近阅读的两种方式。家里的书到处都是,但是我们家少有“闲书”,我们图的是方便阅读,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喜欢的书读。

儿子爱上读书后,书源成了问题。一本一百多页的书,儿子攻一个晚上,第二天就眼巴巴望着我,“可怜兮兮”地对我说:“妈妈,没有书可读了。”

“买!”我咬咬牙,作出很痛快的样子,“大不了,妈妈少买几件新衣服、几双新鞋子。”儿子听了,很高兴。我搞点心理战术,用行动告诉儿子,“买书可以,但是买来可得好好读!妈妈可是有所放弃,有所付出的。”

周末,我们全家会去比较大的书店去逛逛,然后抱回一摞的书。享受在书店读书、购书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在网上购书,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当当网、卓越网,我们常去光顾。

在网上购书的折扣更低、更实惠,唯一的不足是,不能对书的印刷质量什么的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是看看内容简介、看看别人的评论,也能对书了解个八九不离十。

刚开始,儿子趴在电脑桌旁,挑啊选啊。后来,我教会儿子网上买书的步骤,就放手让儿子自己去买书了。当然最后我会帮他把把关,给他拍板。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去年一年,我和儿子在当当网的购书总额达到了两千多元。呵呵,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对买书,我偶尔表现出心疼,先生则大方地说:“这是正当消费,买书你心疼什么?没有什么比买书这笔投资来得更值得。”

凭借自己在学校工作的优势,我也常到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为儿子借书。有时候我会让儿子列个书目,有时候我会即兴为儿子借书。

不用儿子提醒,我会为儿子借来他喜欢的诸如《漫画大王》《快乐日记》《幽默与笑话》《故事大王》等读物,让他一睹为快。

当然,儿子也有时间紧的时候,偶尔我借来的书都放好几天了,他还没有翻看。这时我会督促他、告诉他,书不是我们自己的,得还。儿子会央求我再宽限他几天,他会马上读,说不读就太可惜了。

有人说买书不如借书,其实我觉得各有各的好处,借书可是让我们涉猎更广,毕竟我们不可能什么书都买回家。买书呢,买回的书就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想什么时候拿出来读就什么时候拿出来读,不受限制。

至于寒暑假,我和儿子经常在市内最大的书店里逛,精心选几本自己爱读的书,然后搬个马扎,坐下来,静静地读。一个上午,儿子能读好几本书,我读地慢一些,但也能读一两本。临走的时候,我们都会感觉一上午的收获很大,不虚此行。

买书与“蹭书”并存,这是我和儿子亲近阅读的两种方式。家里的书到处都是,我们图的就是方便阅读,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喜欢的书读。所以说,我们家少有“闲书”,不管是买来的书还是“蹭”来的书,我和儿子都会及时地翻阅。

书有价,“书香”无价

读书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让孩子越早养成越好。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强化读书的乐趣,不能在日常生活的重复中,养成习惯,孩子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喜欢上读书。

同类推荐
  • 新父母学校:刘良华家庭教育讲演录

    新父母学校:刘良华家庭教育讲演录

    《新父母学校:刘良华家庭教育讲演录(第2版)》在大量有关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第一,“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成为“三好孩子”(身体好、性格好、习惯好),那么,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身体、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能干,他们都很难改变孩子。
  • 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商业发达,物质丰富。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孩子们从小就有很多向往,他们想拥有钢琴,想拥有画板,想报特长班,想出去旅游……然而,生活是很实际的。这些向往的实现都离不开钱。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想尽办法,甚至省吃俭用满足孩子的愿望。那么,等孩子大了呢?他能靠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欲望吗?给孩子金钱,不如培养孩子赚钱的思维和能力。培养孩子的金钱思维并不是教给孩子具体的赚钱技能,而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学习能力、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和理财能力等等。本书揭示了华尔街精英的成功秘诀,帮父母共同打造高财商、了不起的孩子。
  • 只给女孩看的青春秘密书

    只给女孩看的青春秘密书

    青春期是女孩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女孩会发出很多的困惑:满脸的粉刺如何解决掉?皮肤为什么会变得红润?腋下的小黑毛可以剔除吗?身上怎么会有一种体味?内裤上为什么会出现白色的东西……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女孩都会觉得苦恼不已?不知道应该问谁、应该去跟谁讲?快来翻开这本书,每个女孩都在读的青春秘密书。
  •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本书打破以往教育类书籍的枯燥说教方式,运用丰富详实的案例,提出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和意见,充分调动家长、孩子、学校三方的积极互动性,在短时间内就可培养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如何使您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他”和“她”?相信您一定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 亲子性格的力量:听小嘉老师讲亲子性格色彩

    亲子性格的力量:听小嘉老师讲亲子性格色彩

    性格色彩因材施教,就是用简单、直观的方法教会家长了解孩子的性格,领会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用适合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家长首先解放了自己,与孩子形成相对独立的关系,摆脱过去既束缚孩子又难以脱身的身心疲惫的局面。同时,孩子的天性也得到释放和尊重,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潜能。达到皆大欢喜的目的。读懂亲子性格色彩,孩子以天生性格成长,才会长成“茁壮的树”。
热门推荐
  • 死囚分析师

    死囚分析师

    为死囚而开发的软件。突破所有坚墙厚盾的程序。只为寻找谎言的技术。人之将死,其言真的必善?呼救的头颅、流血的公厕、双头怪、白斩人肉……一桩桩血案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情,一件件隐藏于心,黑暗至极的秘密。死囚,究竟隐瞒了什么?将带入地狱的秘密,又有多可怕?
  • 试飞英雄

    试飞英雄

    人类航空史过去了100多年,然而,今天我们在科研试飞中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一点都不比100多年前少。试飞员就如同驯服烈马的驯马员,他们面对的通常是一架对其习性尚无所知的全新战机,而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实际驾驶中探索战机的品质和性能,敏锐地感知其机动能力和驾驶感,熟悉其武器系统和操控环节,然后帮助设计者和工程师完成对战机的改进、调试直至最后定型。中国试飞研究院总工程师周自全说过这样一句话:好飞机是飞出来的,是试飞出来的。
  • 一只绣花鞋II

    一只绣花鞋II

    这部手抄本写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秘密成立了梅花党,使命是打入中共内部,伺机配合反攻大陆。梅花党人的党规是单线联系,每个梅花党人身上都有梅花标志,用药水才能显现,一只绣花鞋是梅花党人接头的信物。“五朵梅花”是5个如花似玉手段高强的冷血佳人。我党地下工作者龙飞与梅花党主席白敬斋的二女儿白薇同窗相恋,以后知道她的身份,于是潜入南京紫金山梅花党总部,企图偷取记载梅花党人名单的梅花图,失败以后逃遁;从此,梅花图音信杳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蒋介石叫嚷反攻大陆,潜伏在大陆的梅花党蠢蠢欲动。虹市潜艇设计图纸外泄,老虎滩出现一个伪装的女奸尸;火葬场“闹鬼”,看门老头的假腿里发现发报机。
  • The Carnival of Lost Souls
  • 紫藤萝

    紫藤萝

    一个可以指挥千军万马的部队首长,却指挥不了一个叛逆的儿子;一颗负罪心灵的自我救赎,却摆脱不了残酷命运的捉弄;一个敢恨敢爱、一心想走出樊篱的女人,最终却走向毁灭;一个美丽清纯的少女,却走向爱恨交织的深渊……这一切,谁之过?这是一部令人深恶、令人回味的作品。
  • 标准论概论

    标准论概论

    本书是阐述作者上世纪80年代草创的标准论的。书中指出,标准不可或缺,标准在人们的思维中几乎处处都存在的衡量上起着决定作用;说到了作者已解决了人们一直未解决好的标准是什么问题,从而给出了标准的定义;阐明了可与力学三大定律相比拟的标准论的三个定律:“标准由人确定定律”、“标准决定定律”和“权威统一标准定律”;说到了标准论定律的具体应用;还说到了标准论的方法论方面的事。
  • 至尊召唤师

    至尊召唤师

    林枫一个从小无父无母的孤儿无意间穿越到一片召唤的大陆上。傲森道:我是混沌之王,希望你助我恢复肉身,回到混沌中去。林枫道:没好处二百五才为你办事。傲森道:你这臭小子毛还没长大就敢跟我谈条件,你若助我恢复肉身,我便让你成为至高无上的召唤师。林枫一乐,道:成交。林枫为提高自己的实力,寻召唤之奥义,破生死之轮回,只为成为大陆上巅峰的召唤师。召唤师按从低到高分为:植物召唤师,动物召唤师,死灵召唤师,圣灵召唤师,混沌召唤师,召唤皇,六个等级。
  • 30岁生存竞争力:你一定要懂的人际交往心理控制术

    30岁生存竞争力:你一定要懂的人际交往心理控制术

    本书是通俗易懂而不失精炼、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本书针对不同的人际关系情境,提供了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通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
  • 龙族Ⅲ:黑月之潮(上)

    龙族Ⅲ:黑月之潮(上)

    西伯利亚无名港,邦达列夫上校带来了前苏联解体的消息,他与赫尔佐格博士打成协议,将资助博士继续龙族基因方面的研究。临走前突发异变,邦达列夫枪击赫尔佐格,无名港下数千年的冰层里冰冻的龙尸忽然振翅,它的主人零号站在高空中迎击前苏联战机中队,而零号的女孩雷娜塔正躺在下方的冰面上。他们躲过了这次灾难,逃往中国……
  • 台长大人,对你爱爱爱不完!

    台长大人,对你爱爱爱不完!

    余果第N次被台长大人欺负了——唐致深,我要跟你生猴子,呸,孩子!于是,漫漫征途中,余果不仅要升级自己的记者生涯,还得打怪唐致深身边的各种妖艳女人。直到有一天,她移情别恋,摸着鼓起的肚子,眼瞅着台长大人,说:报告台长大人,能否让我带球跑?唐致深:你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