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100000004

第4章 引导孩子亲近阅读(2)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终生的伴侣和最诚挚的朋友。”捧起书本,静心阅读,与书为伴,享受墨香,唯此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读书带来的愉悦、收获和幸福。读书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让孩子越早养成越好。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强化读书的乐趣,不能在日常生活的重复中,养成习惯,孩子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喜欢上读书。

捧起书本,充实自己。寂静的夜晚,早早就关掉电视的我,会让儿子做完作业后,拿本自己喜欢的书读上一会儿。读完一本书后,儿子通常会缠着我,分享他的感受。我也提醒儿子,读完一本书之后,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常常写写心得体会,勤练笔。让他留心记下阅读中的感悟、灵感,让它们顺着笔尖流淌出来,然后再让儿子如同修剪花草一般,一遍遍地修改与润色。久而久之,儿子得到了回报,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字,欣喜他更加坚定了阅读和写作的决心。

捧起书本,渲染氛围。经常有同事开玩笑:“好啊,挺爱看书的,听说还有收获?继续坚持啊!”我听了后笑笑,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他,读书确实有好处,得多读书呀!同时不忘炫耀一下自己的“收获”,让他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常有好朋友被我“拉下水”,喜欢上读书。

对别人尤如此,对家人的影响更大。儿子对书很痴迷,开始却只是爱读,而懒于动笔。开始的时候,每当儿子看到我的文字变成铅字,他就羡慕,看上去比我还兴奋。

于是我趁机鼓励儿子,说:“老妈的收获是坚持的结果,你只要去写,也一定会有收获。”在我不断地“鼓动”下,儿子也开始了写作。儿子不时地会把一些心得写出来,念给我听,并央求我帮他在电脑上打出来!

我们的生活里常常有这样一个画面,儿子在一旁抑扬顿挫地读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满脸洋溢着幸福的我在电脑上帮他敲敲打打。同时,我还尝试着把儿子的文章投到一些刊物上,当然我也给儿子先打好“预防针”,告诉他说:“要想发表作品也许很难,但只要勤写多练,一定会成功。”现在,儿子写作地积极性高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所以我说,在读书与写作上的路上,家长的引导作用不可小看,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与师者,书香氛围的营造,对孩子来说,受益终生。

捧起书本,氛围无价。先生也是爱书之人,家里很多藏书都是他买来的。寂静的夜晚,我们一家人常常会各捧一本书,进入书的世界。读到精彩处,常有一人放下书,嬉笑着与另外两个人交流观点,分享心得、体会。

有时候,我们一家人外出溜达,我们会谈论儿子感兴趣的某人某事,那种自由的、天南海北地神侃,无形中让儿子收获了很多。

有时候,我身边的朋友会很无奈地表示,孩子不爱读书。

我问他,有书吗?书有啊,很多,但是孩子就是不读。

我再问,平时你做什么?看看电视,打几圈扑克,或出去跳跳广场舞。

再问,你看书吗?他惊讶极了,说自己还需要看什么书,因为自己学的那点知识早就扔到爪哇岛去了。

还有一个同事,军人出身,总是感叹,还是你们有文凭、有学历好啊,看我,想读书都读不懂。

高深的书读不了,小故事、小散文之类的启迪类的读物应该能读懂吧?我想告诉他们,对读懂书,要求不是那么高,关键是要有一颗想读书的心。

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大人在看电视、在打牌,那孩子定会受到干扰,或者会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加入进去,为什么总要自己学习。

有的朋友很爱看电视剧,美剧、韩剧等,看完一部又一部,看完一集又一集,天天守在电视旁,按时按点的看。这样家庭的孩子多半也被培养成了小电视迷,甚至其痴迷劲早就超过了父母,成了一个标准的小电视迷。

我常告诫自己的学生,要多利用零碎时间读书。所以除了做作业和吃饭的时间,再减去儿子看动物世界等科普电视节目的时间,我儿子都在读书,家长有意识地合理安排孩子的零碎时间读书,非常重要。

捧起书本,充实自己,渲染氛围,书香无价!与孩子一起做精神上的富翁吧!

让孩子能“守时”,懂“惜时”,巧“挤时”

无论是阅读的启蒙,还是社交能力的培养,无论是挫折教育,还是孩子各个关键期的捕捉,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让时间成为“优质时间”。

那天,妹妹无奈地对我说:“我让女儿气死了,她就知道玩儿,怎么也不肯做作业,没有一点时间观念。无论我如何催促,她都无动于衷。看她哥哥一有时间,不是做作业,就是看书,我就更为女儿着急了,她怎么就不跟她哥哥学学呢?”听了妹妹的话,我在安慰她的同时,也对她讲了我是如何培养儿子的时间观念的。

按时休息,监督儿子“守时”。我知道,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没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是很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于是,我跟先生商定,晚上九点准时关掉电视机。开始,到了关电视的时间后,儿子怎么也不情愿走,就是赖在那里看电视。

“该关电视机了!”我提醒儿子。

“等等,马上啊!”儿子头也不抬地回答。

过了几分钟,我又催道:“关电视!”

“好的,马上,马上。”儿子虽然嘴里答应,但就是不行动。

见此情况,我就采取行动,抢过遥控器,“啪”的一声关掉了电视机。儿子则很不痛快地去睡觉,有时甚至还顶几句嘴。

直到一次周末,儿子看电视看到很晚,我催促了几次,但不起作用,我决定让“后果”来说话。那天儿子睡得很晚,结果第二天早晨怎么也起不来。我多次叫他,他才醒了。

“祝贺你啊!宝贝,多看了那么长时间的电视剧,‘收获’真大啊!”我在一旁刻意笑道。

他一看时间已经很晚了,就问我:“怎么不早点叫我呢!”

“看你睡得那么香,我怎么叫都不起,干脆就不叫你了。这要是周日就好了,你就不用去上学了。”

“那怎么行,别挖苦我了。”儿子不好意思地说。

“没有,周末就该‘放纵’自己,你说呢?”

儿子听我反话不断,苦笑着起床了。

我问儿子:“累不累?”

“还好,就是感觉头疼。”

“你知道为什么吗?”

“昨天睡得太晚了。”

见儿子说到了重点,我趁机告诉他,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和生活,到时间了,就得停止娱乐活动,而且电视看久了对眼睛不好,更要适可而止。

儿子说:“我觉得多看一会儿也没事啊!”

“每天都多看一会儿,日子一长,看的时间累加起来就很多了,而且时间长了就容易进入亢奋状态,不利于调整作息规律。再说,这是我们全家人的作息规律,爸爸妈妈为了第二天的工作早早就结束了看电视,所以你也应该为了第二天的学习跟我们保持一致的作息习惯,对吗?”

听了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分析,儿子使劲儿地点点头。

从那以后,不管当天的电视节目有多好看,儿子到点之后都不看了。现在,早睡早起已经成了儿子的习惯,并且很守时。

热爱读书,督促儿子“惜时”。儿子有时晚上做完作业后,就彻底放松了,他会打开三国杀之类的桌游自顾自地玩儿。这时,我会跟儿子说:“不能天天玩这些,况且自己玩儿也没有意思,到了周末可以去找同学玩儿。你这个时候能做的事最好是读书,特别在这样的零碎时间。”儿子虽然喜欢读书,但他无所谓地说:“这么一点时间,自己刚拿起书,没看多少,就该时间休息了,这点时间不值得利用。”我反驳儿子:“这样的零碎时间也不可小看,早晨早起后,读一阵书,中午吃饭前,读一会儿书,这样见缝插针地读书,既珍惜了时间,又把零碎时间充分利用,一举两得。时间长了,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大。”

有次,我读欧阳修的作品,了解到他的“三上”读书法,立即把这个典故告诉了儿子。儿子很感兴趣,说自己也要在枕头上、课桌上、厕所上读书。我听了认真地点点头,肯定了儿子。

出门的时候,我会提醒儿子带本书,儿子问:“有时间读吗?”我说:“当然有了,即使读几分钟也是收获。”大多数时候,我从学校图书室借来读物,我都会催促儿子,“书不是我们自己的,所以要尽快地读,因为别人还要读呢!”等到了还书的时间,如果儿子还没读完,我会斩钉截铁地告诉儿子,“对不起,借的书到时间了,我必须还了。”即使儿子说没看完,我也会还上。这样以来儿子就有了紧迫感,以后借来新书,他才会抓紧读。

坚持写作,引导儿子“挤时”。儿子上六年级后,课外时间明显得少了。一到家,儿子就会开始嚷嚷:“烦死人了,今天的作业又很多。”儿子每天总是说这些,弄得他自己也非常烦恼。我便开导儿子:“你抱怨也是做,不抱怨也是做,还不如积极主动地去做,这样做起来效率还高。”儿子很不高兴地点点头。我知道,一直以来儿子一周写三四篇文章是常态,也发表了很多文章,这是他很大的学习动力与激励。而我跟他谈写作的内容时,儿子又提出了不满:“作业这么多,哪有时间写作文啊!”

“如果你现在不练笔,一是你不会收到更多的样刊,二是自己的写作就有可能停滞不前。你来看看妈妈,我善于利用零碎时间,看书学习写东西,发表的作品不是越来越多了吗?忙不是借口,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但你没有那么多的作业啊!”儿子还在发泄情绪。

“妈妈无形的‘作业’你能看得到吗?”我接着说,“我每天工作也很忙,回家后还要做饭、收拾卫生、打理你的生活,这些都是我的‘作业’啊!”

听了我的话,儿子考虑了很久,最后终于认可了。

看儿子写作业还是有点磨蹭,于是我对儿子说:“你写作业的时候,吃点零食、喝点饮料,不知不觉中就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做作业要专心致志。”儿子听了不服气:“我饿了还不能吃点吗?渴了还不能喝点吗?”“吃要吃,喝也要喝,但是最好是做作业前做好准备,等吃完饭的时候再吃东西,你说呢?”听了我的话,儿子撅着嘴,但没吱声,我知道他听进去了。

慢慢的,我发现儿子写作业速度加快了,期间也不抱怨了。有时候写完作业,他会构思一些写作思路。尤其当他发表文章的时候,儿子写作的劲头就更足了,常主动让我给他找图书或杂志的约稿函。

无论是阅读的启蒙,还是社交能力的培养,无论是挫折教育,还是孩子各个关键期的捕捉,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让时间成为“优质时间”。

有个懂得“守时、惜时、挤时”的儿子,我很欣慰。每个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关键看家长怎样去引导。做有心的、用心的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成长,用科学的方法来激励孩子、赞扬孩子、培养孩子,孩子一定能懂得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好孩子的时间观念,会让他受益终生。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一般在小学便形成了,所以小学阶段是养成学习好习惯的关键时机,家长应该重视起来。如果孩子从小的不良学习习惯积累多了,时间一长,则积重难返,以后要求孩子改正必定要大费周折。

我表妹家的孩子,快开学的时候着了急,因为她的作文作业都还没写呢,她求救于我:“小姨,怎么写作文啊?”我很惊诧,写了几年的作文了,作文还不会写吗?表妹着急地说:“你教教她,她真的不会。”我无奈地开始教她写作技巧,逐句逐句地给她分析讲解她写的作文,整整用了两天的时间。

表妹对孩子的管教是那种放羊式的,一到周末,她把孩子扔给老人,自己乐个逍遥。平时,等到晚上快睡觉的时候,她和孩子才都记来,当天的作业还没做呢!表妹的孩子学习习惯一直不是很好,做作业拖拖拉拉,有时候为逃避作业,她还对表妹说谎。现在表妹知道着急了,可是又感觉无从下手。

假期里,有的老师经常会布置写读书笔记,比如一天一篇,可是有的孩子根本不按老师说的做。看到马上就要开学了,他会披星戴月地赶啊赶,争取在开学的前一晚上搞定一个假期的作业,这种学习习惯要不得,家长要时刻监督孩子有计划的完成作业,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另外,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特别是数学,平常也就是勉强及格的水平。朋友很着急,于是开始督促孩子学数学,但是效果不大好。后来,朋友想出了一个帮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那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学习。陪读一段时间后,朋友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始让孩子自己学,可孩子却又恢复了老样子。

朋友很懊恼,说孩子太能磨叽了,看孩子摊开课本好像是在学习,其实心思还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呢!朋友说,自己很后悔在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没能适时管教,那是养成好习惯的很关键的阶段,只是自己当时没有意识到。那时候,朋友的孩子总是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玩。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边玩边写作业,边写作业边玩的坏习惯。

上面的两个例子,都是因为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导致后来的学习非常吃力。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注重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平时在我家,儿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里如果打开了电视,我会尽量调低音量。做完作业,儿子会捧书在另一个房间里读。空闲时间,我不是读书,就是在电脑前写东西。我写东西的时候,儿子偶尔进来看看,然后继续读书。我们也会谈谈书里的故事,说说笑笑。但是玩的时候,儿子会痛快地玩,绝不会在看书的时候想着玩。

同类推荐
  • 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故事是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作为孩子的家长,必须要知道:故事是不可以乱讲的,因为故事是有魔力的。它就像一颗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本书从隐喻故事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谈起,探讨家长如何用故事治疗孩子的心理,引导孩子的行为,启迪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本书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家长对隐喻故事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使家长在作文辅导、编讲故事导等方面,成为真正的作文和故事高手。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本书全面指导家长如何与男孩顺利高效地沟通,如何疏导男孩的极端负面情绪,如何做好男孩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向导,如何培养男孩具备杰出男子汉的品质等。
  • 让孩子自由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作者力求突破目前许多家长的“制约式”、“强硬式”、“填鸭式”教育方法,期望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同时,也给教育一个恰当的定位。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是天然的存在,这是人的本能,是自然的意志,而不属于家长意识的一部分。教育的目的、蓝图、对人的期待,应当符合人的天性,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做人处事的细节入手,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50件事,论述了做人处事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
热门推荐
  • 步步惊心(刘诗诗 吴奇隆主演)

    步步惊心(刘诗诗 吴奇隆主演)

    桐华2020年的全新经典修订版,新增全新序言。讲述平行时空中,故事背后的故事。张晓独立自主,聪明醒目,一次意外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身份也变成了一名满族贵族少女——马尔泰·若曦。时为康熙四十三年,正是天下已定,举世太平的时节。然而繁荣的表象下暗潮涌动,杀机四伏,宫斗、浪漫、残酷……若曦带着对清史的洞悉卷入这场九王夺嫡的争斗中,不断地与命运抗争或妥协。她知道历史的走向,也知道所有人的命运,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就像一场游园惊梦,不得不步步惊心,如履薄冰。这一路,遇见了谁?爱上了谁?又终于难忘了谁?
  • 重生之独宠商业女王

    重生之独宠商业女王

    她——凤悠然,小学八年毕业,初中四年,高中足足上了五年,最后才好死不活的考上了一个民办本科的兽医专业,当之无愧的家族耻辱,让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书香世家情何以堪。作为嫡系的女儿,还好她上面还有个姐姐,否则凤家几辈子人真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了。风悠然至死才明白,她一直崇拜敬重的姐姐才是她所有不幸的根源,自己暗恋了二十年的男人成为了她的姐夫,父母以她为傲,家族以她为荣,她剥夺了她所有的一切,包括她一点点的尊严。一场阴谋让她重新回到了小时候,暗香袭人,媚骨迷人眼,这次她再也不是那个柔弱可欺的可怜虫,她要强大,她要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且看女主直指苍穹,挥写精魄传奇!
  • 海洋护卫:海上武器

    海洋护卫:海上武器

    海上武器是蓝色领海的保卫者,它们随着科技进步而日益改变了各国海军的面貌。为了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海上武器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知识,我们特别编写了《海洋护卫——海上武器》这本书。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聪明而智慧”的现代海上武器,包括护卫舰、驱逐舰、航空母舰和其他战舰,语言浅显易懂。另外,为了使青少年对海上武器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直观的感受,本书特意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另外,在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后,我们还附加了一些知识链接或扩展阅读,添加了与知识点相关或相对应的小知识,让青少年在享受趣味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探寻到更多有关现代海上武器的秘密。
  • 凤凌天下

    凤凌天下

    前世,她是最尊贵的赤炎国皇后,妹妹心黑?爱人狠毒?直到,亲眼目睹了自己妹妹和最爱的夫君,病重的儿子被夫君亲手摔死,自己被做成人彘,葬身火海尸骨无存。今生,死而复生,她才幡然醒悟,一场背叛,她失去了所有,尊严被践踏,带着怨恨死去。一朝重生,凤凰浴火,涅磐重生。誓要敌人百倍偿还。
  • 执天掌道

    执天掌道

    如果时间是记忆的错觉,那么记忆便是时间的碎片。世间的一切都是记忆组成,而这个大千世界,也只是一个人的记忆罢了。先民怒吼,诸神离殇!谁为棋手,谁是棋子?看万道争锋,吾执天掌道!
  • 爱,好难好难

    爱,好难好难

    “救命啊,放开我,呜呜……求求你……不要,求你……不要,不……”一个雷雨轰隆的夜晚,除了黑暗就是恐惧,一个年约四五十岁的男人,面目狰狞的撕扯着女孩的衣服……叶欣儿猛的睁开双眼,发现枕头已被泪水打湿,这样一个噩梦叶欣儿已经不是第一次梦到,如果是梦,为什么那么真实!为什么要频繁的出现在自己的梦境中,纠缠恐吓着自己。自从两年前的车祸,叶欣儿失忆了,从那以后,就会经常被这样一个噩梦……
  • 声律启蒙(国学启蒙书系列)

    声律启蒙(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为“国学启蒙书系列”其中一册,丛书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声律就是诗词韵律,《国学启蒙书系列:声律启蒙》是一部关于诗韵的启蒙著作,是儿童学诗的入门读物,由清朝车万育编撰而成。
  • 普通高中教育的精气神

    普通高中教育的精气神

    本书主要内容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甘肃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近百年历史沿革进行了检索性回顾和梳理;第二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甘肃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第三部分对甘肃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过程和主要做法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选择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原兰州炼油厂第一中学)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校园文化建设范例,全面介绍了该校“校园文化建设手册”基本框架和内容体系;第五部分集中介绍了47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需要声明的是,办学理念、校训等排列顺序重新进行了逻辑规范;第六部分对甘肃教育强县——会宁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北大公开课

    北大公开课

    百年北大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结合的阵地,这里聚集了最优秀的学者和各类学科的大师,这里有中国大学中最受听众欢迎的公开课,一堂堂最具历史深度、时代科学性和人文艺术性的精彩课程,将你带入人文艺术的殿堂,奔腾在学术思想的天空,助你登上个人发展的舞台。本书汇集了北大公开课关于历史、国学、文学、鉴赏、哲学、逻辑等方面知识,以一种全新的高度和广度,拓展广大读者的视界,尽享思想文化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