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2700000001

第1章 前言(1)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印记,唐诗、宋词曾完美地诠释了唐朝、宋朝绚丽多彩的文化,为我们展现了那些朝代的人文历史,在我们为之惊叹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另一个时代的另一种文化表达,那就是战国时代的楚辞。

战国曾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而楚辞也成了那个“轴心时代”的文化背景符号,从这个文化背景符号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领略着那个时代的人文思想、学术文化。那么,这种浓缩了几千年文化背景的符号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位凝聚着中国文人精神的世界文化伟人——屈原。因为正是屈原,才让楚辞成为了文人墨客们沉醉于其中的文体——楚辞体。

楚辞体又名“骚体”或“骚”,因屈原的作品《离骚》而得名,故“后人或谓之骚”。《离骚》的“骚体”和《国风》的“风体”分别被大家认为是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鼻祖。因而,世人常以“风骚”来代指诗歌;而用“骚人”代指诗人、文人。

下面详细说说楚辞的由来。

楚辞又称“楚词”,首创于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后经他的弟子宋玉等人完善而形成一种诗体。楚辞灵活地运用了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着楚地的山川江河、人物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楚辞最早出现在汉代,刘向把屈原的首创作品以及宋玉等人的“承袭屈赋”编辑成集,最终取名《楚辞》。

楚辞代表的是在痛苦和挣扎中对高洁情操和崇高理想坚持不懈的屈原精神,它的出现,成了继《诗经》以后又一部对我国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楚辞发展到西汉初期的时候,已经不单单是指刘向所编辑的《楚辞》了,还包括其他一些楚地作品,楚辞也就成了一种代表着楚地特色文化的作品统称。

有以下历史资料为证:

《汉书·朱买臣传》:“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辞,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

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由于汉代皇帝是楚地人,所以才有人以楚地文辞作品来取悦他,屈原的作品多是悲愁之言,汉代皇帝应该不可能只看屈原和宋玉等人的作品。

“楚辞”中的“楚”,是指楚地,有着地方色彩;“辞”,则是先秦和汉代流传了很久的一种连篇属文泛称。所以黄伯思在《东观余论·校定楚辞序》中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当然,“辞”在先秦还只是一个泛称,并没有成为一种文体,只是指楚地特色的文学作品而已。直到南北朝,萧统选编《文选》的时候,排了一个目录,进而形成了一种文体雏形。到了西汉,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整理出来,集结成集,为了让大家便于记住,就想贴一个熟悉的标签,便题名《楚辞》。

从此,“楚辞”便由一个泛称逐渐演变成为以“屈骚”作品为核心的专称。

目前,我们虽然是将“楚辞”等同于“骚体”来看的,但实际上“楚辞”比“骚体”的范畴要广得多。由于汉人将屈原和宋玉等人的作品称之为赋,有些人又将其称为“屈赋”,所以“楚辞”“骚体”和“屈赋”就让很多人弄不清了。

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楚辞”是清晰地说明楚地言辞的作品,所以它包括“骚体”;“骚体”,是对“楚辞”在体式和精神性质上的一种定位,也就是以屈原的《离骚》为模本;而“屈赋”则是汉人对“楚辞”在文体上的一种界定。

弄清楚了“楚辞”这种文体后,我们再来看看《楚辞》的作者。

前面说了,《楚辞》的作者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一群人。

《楚辞》的灵魂人物,也是《楚辞》的创造者——屈原。除了大名鼎鼎的屈原外,还有几位楚辞作者也在文学史上很有名,他们是: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湖北襄樊)人,相传是屈原的学生,曾在楚国顷襄王、楚庄王时做过官,喜好辞赋;贾谊,雒阳(今河南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淮南小山,此人生平不详,据说是淮南王刘安的门客;东方朔,本姓张,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人,西汉著名词赋家,在政治方面颇有天赋,但汉武帝始终将他当仆人看待,不被重用;刘向,字子政,本名刘更生,楚元王的后代,沛县(今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王褒,字子渊,西汉蜀郡(今四川)人,文学家;严忌,会稽吴(今江苏苏州)人,本姓庄,东汉时因避明帝刘庄的忌讳,改为严,西汉初期辞赋家;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人,东汉著名文学家,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以下重点说说《楚辞》的原创者屈原。

屈原,芈(mǐ)姓,后姓熊氏,名平,字原,约生于公元前353年或335年,死于公元前283年或前269年,楚国贵族。他的祖先是传说中的远古五帝之一——颛顼祝融氏,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据说,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到楚地,到了熊绎的时候,因为有功受封,居住在了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里也是屈原的故乡。

春秋初期,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随之取名为屈瑕,他的后代也就成了屈氏。

屈氏人才辈出,而且大多担任要职,比如屈瑕、屈重、屈完、屈寇、屈到、屈建、屈申等都曾担任莫敖一职,处理楚国的一些内政和外交,甚至有些还率军作战,可以说是楚国有名的将相人家。因此,屈原显赫的家世也就可见一斑了。

屈原的名字还是有一番来历的。从《史记》以及《离骚》中可以看出,他出生的日期非常特殊——寅年寅月寅日,据说在寅时出生的人命运非凡,所以他的父亲伯庸便为他取名“平”,正则的意思,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个公正有法则的正直之人;取字“原”,灵均的意思。“灵”与天相合;“均”与地相合。意思是希望屈原能成为一个上可安天、下可安地的非凡人才。

父亲的期望没有落空,屈原显赫的家世使他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史记·屈原列传》中曾用“博闻强志,明天治乱,娴于辞令”来形容他的出色。

知识渊博、记忆力超群的屈原,并非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深明治国之道。心怀大志的他,时常指出楚国政治上的一些弊端,并希望楚王能锐意改革。不仅如此,他还能言善辩,在外交辞令上很有一套。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具有非凡的文采。

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屈原,使他在后来失意时写出《离骚》这样伟大的诗篇来。

贵族的身世,杰出的才能,这一切都让年轻时的屈原意气风发。楚怀王期间,屈原出任左徒(仅次于楚国最高行政官员令尹)一职。

《史记·屈原列传》中曾说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可见当时他多么深得怀王信任,多么风光无限。

当时,全国正处于诸侯争霸阶段,有三个国家实力最强,那就是位于东方的齐、西北的秦和江南的楚。在这三个大国中,齐是礼仪大国,秦和楚则被视为蛮夷之邦。在三个大国的较量中,秦国励精图治,很快就从这三个大国中显露出来。

面对强秦的崛起,齐和楚不得不结为盟国,承诺互相救援。秦国为了能够称霸天下,决定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各个击破,让齐楚两国解除结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秦惠王派能言善辩的张仪出使楚国,张仪对怀王说:“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意思是说,如果楚国能够和齐国解除盟约,我们秦国就把商於六百里给你们。

楚王惊喜万分,因为商於原本是楚国的发源地,最后被秦国占领,收回商於是楚国一直梦寐以求的事。于是,楚王迫不及待地答应了张仪的要求。然而,等到楚国和齐国解除盟约,楚王派人去要那商於的六百里土地时,张仪却说:“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

楚王这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感到受了奇耻大辱的楚怀王,马上发动丹阳之战,想夺取商於。然而,楚军不仅没有夺回商於,反而连汉中的六百里地也被秦侵占了。

楚怀王大怒,继续发兵攻秦,结果是屡战屡败,狼狈不堪。秦国见和楚国耗下去也不是个事,便说愿意把最后占去的汉中六百里地还给楚国,并和楚国讲和。意气用事的楚怀王只想着报复受了张仪蒙骗的奇耻大辱,情愿不要商於,也要让秦国把张仪交给他。

张仪早知楚怀王耳根软喜欢听好听话,便买通了楚怀王周围的近臣和宠妃帮自己说话,然后大摇大摆地去了楚国。楚怀王果然听近臣说了张仪的好话后,放张仪回去了。任凭屈原如何劝楚怀王不能听信奸臣之言,楚怀王都不听,甚至开始排斥他。

此后,秦国越来越强大,楚国却是衰落不振。公元前299年,秦再次发兵攻楚,不仅占领了楚国的八座城池,还胁迫怀王到武关赴约。忠诚正直的屈原竭力劝阻楚怀王不要去,但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奸佞之人却怕不答应秦国又会攻城,怂恿怀王去赴约。

楚怀王不仅不听屈原的劝告,还将他流放到了汉北,然后去武关赴约了,结果被秦国扣押。楚怀王几次想要逃跑,都被抓住,三年后惨死在秦国。

楚怀王死后,新国君顷襄王依然如此,甚至还任用弟弟子兰为令尹,继续听信佞臣的话。子兰原本就将屈原看成了眼中钉,做了令尹后,继续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便将屈原流放到了更远的江南。

楚国被佞臣和软弱无能的国君把持,越加衰败,疆土也是一失再失。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国将领白起攻破了郢都,楚国败亡。悲愤绝望的屈原,跳入了汨罗河……屈原的遭遇无疑是悲惨的,而除他之外的那些楚辞作者,也有着和他共同的特点:内心正直、才华横溢却不被重用。这些人要么仕途不顺,要么人生坎坷。比如宋玉、东方朔、严忌、王褒,空有绝世奇才,却只能做地位低下的文学侍从。不过,正是因为有着和屈原相同的遭遇,才让他们从屈原的身上和作品中感受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伤,使他们创作出了一篇篇独特文体——“楚辞体”“骚体”,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屈骚精神有了延续。

那么,这些《楚辞》又有什么样的文学内涵呢?

《楚辞》里,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屈原的作品。屈原所有的作品中,《离骚》最具有代表性,而且可以说是楚辞的灵魂诗篇。因为从《离骚》里,读者可以领悟到深刻的文学内涵,以及其“屈骚”精神。

《离骚》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而且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整首诗从家世出身、政治抱负开始写起,写到了忠诚却不被重用的痛苦,以及坚持理想的执着精神,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和对世事的愤懑之情。

《离骚》叙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屈原一心忠君爱国,一心要振兴楚国,却屡遭小人谗言陷害。即使如此,他还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每时每刻都想着国家的兴亡和安危。即使被流放到偏远的地方,他还是心系楚国,关心着楚国的战事,为国家的衰败而落泪、痛心,以至于形容枯槁,虽然无人理解,却从不改初衷。

所以首先,《离骚》的精神内涵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它体现了一种令世人震撼和动容,令世人景仰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屈原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精神同样值得我们赞颂。

不管是怀王还是顷襄王,都不是明君,他们听不进屈原的直言相谏,反而去听谗佞的奉承之语。结果不仅导致怀王送了命,还让国土一失再失。更严重的是,君王的昏庸,让朝中官员纷纷向公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奸佞之人看齐,将其看成升官之道,与之结党营私、同流合污。

屈原成了被这些所谓主流嘲笑的对象。面对这种情况,屈原没有同流,反而让自己更清醒,真正做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浊清”。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就是屈原的精神,也是“屈骚”带给我们坚守心中信念、独立不迁的精神。

另一方面,屈原还有着不断进修内美的高洁品质。

注重自身修行,保持内心良好的品质,不管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都不被肮脏的东西腐蚀,所以在《离骚》中,屈原以种植各种香草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以此来“修美”。比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等等。即使这样,他还在不断地反省自己,生怕自己“修美”不够:“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修美”是辛苦的,但屈原却不以苦为苦,自得其乐,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崇敬。

除此之外,就是《离骚》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勇于上下求索以及不固守旧俗、锐意改革的精神了。

不畏艰险、上下求索的精神,屈原在《离骚》中是通过不断地求女来表现的。比如为了求得品貌双修的女子,他“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去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女子,却依然没有找到合心意的。即使这样,他还是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鼓励自己。在他看来,不管多难,他都要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道路,毫无畏惧地走下去。

在看到楚国的政治上有着种种弊端的时候,他深感忧虑,向楚王提出“举贤才而授能”的改革建议。而此种建议,正是秦国后来因广纳各国人才,最终吞并六国的重要策略。他提出的“富国而兵强”,也正是秦国战胜其他六国的法宝。

同类推荐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四书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四书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五经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有白话文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黄庭坚集

    黄庭坚集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曾任集贤校理、国史编修官、鄂州太守。在新旧党争中两度受谪,最后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终年六十一岁。有《山谷集》,一名《豫章集》。
热门推荐
  • 莫在青云端

    莫在青云端

    那年,他第一次见到她,他十五,她十二。他是摄政王义子,她被许婚当朝太子。本以为就这样岁月静好。却因她身后的权势成为皇帝为幼子布下的最后一枚棋。再入宫,已是后宫妃。别人斗宫妃,夺帝恩。她偏就要养皇帝、斗太后、斗外戚,最后还要斗自己一手教出来的皇帝。为了天下,为了情义,她甘之如饴。原来所谓一代明君,所谓无愧天地,无愧万民。却终究愧了她漠氏……他浴血而归,一路摒除外戚,兵镇外邦,匡扶天下,为了恩义,为了苍生,也为了她……
  • 将军传:暴君的狂妃

    将军传:暴君的狂妃

    她是远近闻名的女将军,一朝心死,重换身份回到他身边,只为找出真相!从前战场对峙的敌人,却成了亲密无间的战友。这一场为爱的角斗,谁赢谁输?为国?为家?还是为了自己?她爱的?爱她的?此战一起,非爱不能停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如何和老板谈加薪(财蜜eMook)

    如何和老板谈加薪(财蜜eMook)

    人在职场飘,钱多少是道绕不开的槛。跟老板谈加薪,往正规了说叫个人价值诉求,往随意了说就是需要个认可,本质上就是“谈判”。既然是谈判,就由你和对方手中的筹码来决定结果。所以呢,别担心,想加薪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加薪也不必甩脸走人。温馨提示:所有的跳槽都是源于更好的机会而不是赌气。本期会有“工资班”的资深财蜜帮你弄明白自己的工资单构成;也会有妹纸指路如何摸清薪酬水平好谈判;更有多位加薪狂人分享她们正常的、疯狂的和歪打正着的加薪经验。 你和老板都在相互试探,寻找雇佣关系的最佳模式。所以,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你身后有着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百态千姿的职场女斗士走过的路……
  • 稀里糊涂修了个仙

    稀里糊涂修了个仙

    白宛和一个不小心出了车祸,喜的是,她穿了;悲的是,她好死不死穿成了孤儿。好容易被收养,白宛和一个不小心摔下山崖,喜的是,她没死;悲的是,她莫名其妙走上了修仙路。从此,拜了个师父,结果是鸡肋。拜了个师兄,大约也是鸡肋。收了个徒弟,终究还是鸡肋。后来,跟阎君攀上了交情,她白宛和却变成了鸡肋!白宛和:仙门不靠谱,远离鸡肋修仙日程。新坑《仙生漫漫》正在连载中,欢迎吐槽。新坑《桃花笺上录》开始连载了,欢迎吐槽。短篇小故事合集,无毒,可放心食用哦。
  •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界转乾坤

    三界转乾坤

    魔王临世初破晓,古远伊始现灵士;万古不朽化修罗,天上人间御神剑;源灵神光破邪魔,血魔秘典斩万魂;三世寂寥隐苍穹,纵横三界转乾坤。他生于大陆最强势力,却因为家族的灭顶之灾,从小离家。离家的他,总在被欺负中度过,甚至,唯一的亲人也惨死在了他的眼前......打击之下,他决心修炼,立志成为大陆上的强者,终有一天,他要回到家族之中,亲手杀了那个夺走他的爷爷生命的人!少年的目标很简单,少年的心却是执着的......
  •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奥托·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逝世于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图说世界名人: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记叙了俾斯麦为个人事业和国家前途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事迹,让读者看到一部不一样的、真实的“铁血宰相”奋斗史。
  • 很牛叉的穿越:百花国的美男们

    很牛叉的穿越:百花国的美男们

    她看到了老板苟且之事而失业,亲眼看到男友劈腿而失恋,心情不爽与千年大树哭诉,一激动朝天大骂了几句被雷,劈回了古代的百花国,从天而降的她破坏了太子的同房花烛,差点被砍头。莫名成为宰相之女,哥哥说要娶她,国师之子说是她相公,太子要纳她为妃,突然出现一大堆的美男都与她有牵连,让她无所适从只想逃离……
  • 魔幻城堡之地球保卫战

    魔幻城堡之地球保卫战

    外星人来攻打地球了!他们的科技远超地球人!不过不要担心,我们有另外一群外星人外援,他们比侵略者更加聪明!为了让这场正义的地球保卫战得到见证,友好的外星人物色了两个地球上的人类孩子作为“守护者”,还做飞碟飞到月球背面的外星人基地参加战斗!人类孩子聪明而勇敢,他们为这场战斗贡献了出人意料的智慧和勇气!想知道详细的经过吗?请听儿童科幻系列故事:魔幻城堡之地球保卫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魔帝驾到

    重生之魔帝驾到

    “说,我这次穿越到底是意外还是人为?”某女虎着脸质问身旁的某帝!某帝单手从此女腰间一捞,揽入怀里,低头吻了吻怀中女子的额头!眼神中还带有尚未湮灭的欲望:“你这刚把我吃干抹净,就问这么犀利的问题,合适吗?”说着拿起身边的糕点喂进女子嘴里······某帝轻轻的掠起女子额间的碎发,看着她脸上还未消退的红晕!“如今,有我时刻陪在你的身边。那个问题对于你还那么重要吗?”女子仰头看着身边俊美无疆,风光霁月的男子,似乎那个问题真的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