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5000000002

第2章 大道上

大道無形,稱器有名。名也者,正形者也。形正由名,則名不可差。故仲尼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也。大道不稱,衆有必名。生於不稱,則羣形自得其方圓;名生於方圓,則衆名得其所稱也。大道治者,則名、法、儒、墨自廢;以名、法、儒、墨治者,則不得離道。老子曰: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寶。是道治者謂之善人,藉名、法、儒、墨者謂之不善人。善人之與不善人,名分扶問切。日離,不待審察而得也。道不足以治則用法,法不足以治則用術,衛不足以治則用權,權不足以治則用勢。勢用則反權,權用則反衛,術用則反法,法用則反道,道用則無為而自治。故窮則徼吉吊切。終,徼終則反始,始終相襲,無窮極也。有形者必有名,有名者未必有形。形而不名,未必失其方圓白黑之實;名而不可,不尋名以檢其差。故亦有名以檢形,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檢名。察其所以然,則形名之與事物,無所隱其理矣。名有三科,法有四呈。一曰命物之名,方圓白黑是也;二曰毀譽之名,善惡貴賤是也;三曰况謂之名,賢愚愛憎是也。一曰不變之法,君臣上下是也;二曰齊俗之法,能鄙同異是也;三曰治衆之法,慶賞刑罰是也;四曰平准之法,律度權量是也。術者,人君之所密用,羣下不可妄窺。勢者,制法之利器,羣下不可妄為。人君有術而使羣下得窺,非術之奧者;有勢使羣下得為,非勢之重者。大要在乎先正名分;使不相侵雜,然後術可秘、勢可專。名者,名形者也。形者,應名者也。然形非正名也,名非正形也,則形之與名居然別矣;不可相亂,亦不可相無。無名,故大道無稱;有名,故名以正形。今萬物具存,不以名正之則亂;萬名具列,不以形應之則乖。故形名者,不可不正也。善名命善,惡名命惡,故善有善名,惡有惡名。聖賢仁智,命善者也;頑噐魚巾切。凶愚,命惡者也。今即聖賢仁智之名以求聖賢仁智之實,未之或盡也;即頑器凶愚之名以求頑噐凶愚之實,亦未或盡也。使善惡之盡然有分,雖未能盡物之實,猶不患其差也,故曰名不可不辯也。名稱者,別彼此而檢虛實者也。自古至今,莫不用此而得,用彼而失。失者由名分混,得者由名分察。今親賢而疏不肖,賞善而罰惡,賢不肖、善惡之名宜在彼,親疏、賞罰之稱宜屬我,我之與彼,又復一名,名之察者也;名賢不肖為親疏,名善惡為賞罰,合彼我之一稱而不別之,名之混者也。故曰:名稱者,不可不察也。語曰:好虛到切。牛。又曰:不可不察也。好則物之通稱,牛則物之定形,以通稱隨定形,不可窮極者也。設復言好馬,則復連於馬矣,則好所通無方也。設復言好人,則彼屬於人也,則好非人、人非好也,則好牛、好馬、好人之名自離矣。故曰:名分不可相亂也。五色、五聲、五臭、五味凡四類,自然存焉天地之間,而不期為人用。人必用之,終身各有好惡,而不能辯其名分。名宜屬彼,分宜屬我。我愛白而憎黑,韻商而舍音捨。徵,好膻而惡焦,嗜甘而逆苦。白、黑、商、徵、膻、焦、甘、苦,彼之名也;愛、憎、韻、舍、好、惡、嗜、逆,我之分也。定此名分,則萬事不亂也。故人以度審長短,以量受少多,以衡平輕重,以律均清濁,以名稽虛實,以法定治亂,以簡制煩惑,以易御險難,以萬事皆歸於一,百度皆準於法。歸一者簡之至,準法者易之極,如此,頑噐聾瞽可以察慧聰明同其治也。天下萬事不可備能,責其備能於一人,則賢聖其猶病諸。設一人能備天下之事能,左右前後之宜,遠近遲疾之問。必有不兼者焉;苟有不兼,於治闕矣。全治而無闕者,大小多少各當丁浪切。其分,農商工仕不易其業。老農長商、習工舊仕莫不存焉,則處上者何事哉?故有理而無益於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無益於事者,君子弗為。君子非樂有言,有益於治,不得不言;君子非樂有為,有益於事,不得不為。故所言者不出於名法權衛,所為者不出於農稼軍陣,周務而已。故明主不為治外之理,小人必言事外之能。小人亦知言損於治,而不能不言;小人亦知能損於事,而不能不為。故所言者極於儒墨是非之辯,所為者極於堅偽偏抗口浪切。之行,求名而已,故明主誅之。古語曰:不知無害於君子,知之無損於小人。工匠不能,無害於巧;君子不知,無害於治,此信矣。為善使人不能得從,此獨善也;為巧使人不能得從,此獨巧也,未盡善巧之理。為善與衆行之,為巧與衆能之,此善之善者、巧之巧者也。所貴聖人之治,不貴其獨治,貴其能與衆共治也;貴工捶音垂。之巧。不貴其獨巧,貴其能與衆共巧也。今世之人,行欲獨賢,事欲獨能,辯欲出掌,勇欲絕衆。獨行之賢,不足以成化;獨能之事,不足以周務;出羣之辯,不可為戶說;絕衆之勇,不可與征陣。凡此四者,亂之所由生。是以聖人任道以夷其險,立法以理其差,使賢愚不相棄,能鄙不相遺。能鄙不相遺,則能鄙齊功;賢愚不相棄,則賢愚等慮,此至治之衛也。名定則物不競,分扶問切。明則私不行。物不競非無心,由名定故無所措其心;私不行非無欲,由分明故無所措其欲。然財心欲人人有之,而得同於無心無欲者,制之有道也。田駢蒲眠切。曰:天下之士,莫肯處其門庭,臣其妻子,必遊宦諸侯之朝者,利引之也。遊於諸侯之朝,皆志為卿大夫而不擬於諸侯者,名限之也。彭蒙曰:雉兔在野,衆人逐之,分未定也0;雞豕滿市,莫有志者,分定故也。物奢則仁智相屈,分定則貪鄙不爭。圓者之轉,非能轉而轉,不得不轉也;方者之止,非能止而止,不得不止也。因圓之自轉,使不得止;因方之自止,使不得轉,何苦物之失分。故因賢者之有用,使不得不用,因愚者之無用,使不得用;用與不用,皆非我用,因彼所用與不可用而自得其用,奚患物之亂乎?物皆不能自能,不知自知。智非能智而智,愚非能愚而愚,好非能好而好,醜非能醜而醜。夫不能自能,不知自知,則智好何所貴,愚醜何所賤?則智不能得夸愚,好不能得嗤醜,此為得之道也。道行於世則貧賤者不怨,富貴者不驕,愚弱者不懾,質涉切。智勇者不陵,定於分也。法行於世則貧賤者不敗怨富貴,富貴者不敢陵貧賤,愚弱者不敢冀智勇,智勇者不敢鄙愚弱,此法之不及道也。世之所貴,同而貴之謂之俗;世之所用,同而用之謂之物。苟違於人,俗所不與;苟忮攴義切。於衆,俗所共去。故心皆殊而為行若一,所好各異而資用必同,此俗之所齊、物之所飾。故所齊不可不慎,所飾不可不擇。昔齊桓好許浩切。衣紫,闔境不齋異彩;楚莊愛細腰,一國皆有饑色。上之所以率下,乃治亂之所由也。故俗苟沴,必為法以嬌之;物苟溢,必立制以檢之。累力偽切。於俗、飾於物者,不可與為治矣。昔晉國苦奢,文公以儉嬌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無幾時,人皆大布之衣,脫粟之飯。越王勾踐謀報吳,欲人之勇,路逢怒蛙而軾之;比及數年,民無長幼,臨敵雖湯火不避。居上者之難,如此之驗。聖王知民情之易動,故作樂以和之,制禮以節之。在下者不得用其私,故禮樂獨行;禮樂獨行,則私欲寢廢;私欲寢廢,則遭賢之與遭愚均矣。若使遭賢則治、遭愚則亂,是治亂續於賢愚,不係於禮樂,是聖人之術與聖主而俱沒,治世之法逮易世而莫用,則亂多而治寡。亂多而治寡,則賢無所貴、愚無所賤矣。處名位,雖不肖下愚,物不疏音踈己。親踈係乎勢利,不係乎不肖與仁賢,吾亦不敢據以為天理,以為地勢之自然者爾。今天地之間,不肖實衆,仁賢實寡。趨利之情,不肖特厚;廉恥之情,仁賢偏多。今以禮義招仁賢,所得仁賢者萬不一焉;以名利招不肖,所得不肖者觸地是焉。故曰:禮義成君子,君子未必須禮義;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無名利。慶賞刑罰,君事也;守職效能,臣業也。君科功黜陸,故有慶賞刑罰;臣各慎所任,故有守職效能。君不可與臣業,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與,謂之名正,名正而法順也。接萬物使分,別海內使不雜,見侮不辱,見推不矜,禁暴息兵,救世之闘,此仁君之德,可以為主矣。守職分使不亂,慎所任而無私,饑飽一心,毀譽同慮,賞亦不忘,罰亦不怨,此居下之節,可為人臣矣。世有因名以得實,亦有因名以失實。宣王好射,說音悅人之謂己能用強也,其實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試之,中闕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悅之。然則宣王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九石。三石,實也;九石,名也。宣王悅其名而喪其實。齊有黃公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色。以其美也,常謙辭毀之,以為醜惡。醜惡之名遠布,年過而一國無聘者。衛有鰥夫時冒娶之,果國色。然後曰:黃公好謙,故毀其子不姝美。於是爭禮之,亦國色也。國色,實也;醜惡,名也。此違名而得實矣。楚人檐山雉者,路人問:何烏也?檐雉者欺之,曰:鳳凰也。路人曰:我聞有鳳凰,今直見之,汝販之乎?曰:然。則十金弗與,請加倍,乃與之。將欲獻楚王,經宿而烏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獻楚王。國人傳之,咸以為真鳳凰,貴欲以獻之。遂聞楚王,感其欲獻於己,召而厚賜之,過於買烏之金十倍。魏田父有耕於野者,得寶玉徑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鄰人。鄰人陰欲圖之,謂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復之。田父雖疑,猶録以歸,置於廡音侮。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稱家大怖,音故切。復以告鄰人。曰:此怪之徵,遄市專切。棄,殃可銷。於是遽而棄於遠野。鄰人無何盜之,以獻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玉工望之,再拜而立,敢賀王:王得此天下之寶,臣未嘗見。王問其價,玉工曰:此無價以當之。五城之都,僅可一觀。魏王立賜獻玉者千金,長食上大夫禄。凡天下萬里,皆有是非,吾所不敢誣。是者常是,非者常非,亦吾所信。然是雖常是,有時而不用;非雖常非,有時而必行,故用是而失有矣,行非而得有矣。是非之理不同而更興廢翻為,我用則是非焉在哉?觀堯、舜、湯、武之成,或順或逆,得時則昌;桀、紂、幽、厲之敗,或是或非,失時則亡。五伯之主亦然。宋公與楚人戰於泓,烏宏切。公子目夷曰:楚衆我寡,請其未悉濟而擊之。宋公曰:不可。吾聞不鼓不成列;寡人雖亡國之餘,不敢行也。戰敗,楚人執宋公。齊人弒襄公,立公孫無知;召忽、夷吾奉公子紏奔魯,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既而無知被殺,二公子爭國。紏,宜立者也;小白先入,故齊人立之。既而使魯人殺紏;召忽死之,徵夷吾以為相。晋文公為驪姬之譖,出亡十九年。惠公卒,賂秦以求反國,殺懷公子而自立。彼一君正,而不免於執;二君不正,霸業遂焉。已是而舉世非之,則不知己之是;己非而舉世是之,亦不知己所非。然則是非隨衆賈而為正,非己所獨了,則犯衆者為非,順衆者為是。故人君處權乘勢,處所是之地,則人所不得非也。居則物尊之,動則物從之,言則物誠之,行則物則之,所以居物上御羣下也。國亂有三事:年飢民散,無食以聚之則亂;治國無法則亂;有法而不能用則亂。有食以聚民,0有法而能行,國不治未之有也。

同类推荐
  • 维摩经义疏

    维摩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寄许炼师

    寄许炼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永定县志-康熙本

    永定县志-康熙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達海叢書·附錄

    達海叢書·附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赞法界颂

    赞法界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四大名石故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有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故事。
  • 星际之厨神她可盐可甜

    星际之厨神她可盐可甜

    穿到星际时代,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开飞船?穿机甲?收小弟?征服星辰大海?身为御厨传人的简言,颠了颠手中特制的大勺,一声冷笑。to样to森破。面对令人烦不胜烦,繁殖力旺盛的虫族,还有风吹生又生,剪不断理又乱的各种动植物。简言一脚踩碎地上的营养液瓶:“说吧,你们想把它们吃成几级保护?”帝国人民连连摇头:“不不不,太恶心了,打死我们也不会吃的!”后来,帝国人民吸溜着口水大喊:“真香。”脸也被打得好疼!围观大型打脸现场的陆瑾修,“···”很好,他家媳妇儿的风采无人能敌!
  • 邪魅首席溺爱暖妻成瘾

    邪魅首席溺爱暖妻成瘾

    他是国际第一大集团的CEO,他多金的身份和邪魅俊美的外表,让他成为女人心中向往的情人,可是,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女子可以成功地接近他的身,走进他的世界。传闻他其实是喜欢男人,也有传闻说他其实多年以前就已经深深爱上一个女子,他已经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那个女人,所以才不会再接触其他女人,也有传闻说.....当这些传闻传到安墨寒的耳朵里时,只得到了他的一记冷笑。与此同时,当这些传闻传到还在M国的安以陌耳朵里时,得到的是如同安墨寒一样的冷笑。本文男主身心干净,结局一对一,无虐到底
  • 我,皮卡丘,英灵

    我,皮卡丘,英灵

    主角叶寒被系统搞死之后带着几个英灵来到幻想乡开启了异界版的圣杯战争。叶寒:第一次把我变成皮卡丘也就算了,这次你怎么说。系统:宿主淡定,你不感觉这样很高大上吗。叶寒:高大你个头啊!别的英灵都是在地上被召唤出来的,而我却是在天上,你绝对是故意的吧。
  • Tfboys之最美爱情

    Tfboys之最美爱情

    原以为和自己定亲的人,是个纨绔子弟可没成想,竟然是王俊凯!是她小时候的玩伴,那个酷酷的小男孩。既使是多年的分别,可一切早已注定……
  • 伊索寓言(中)

    伊索寓言(中)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终成现在流传的故事形式。从该作品的内容来看,其时间跨度很大,内容多是来自民间的传说。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所反映的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及其智慧。
  • 王心斋语

    王心斋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修仙强者

    超级修仙强者

    【火爆新书,值得追读】落魄少年姜锋,无意中获得菩提仙岛的至宝《天河九书》,从此踏上修炼之路。ps:新书《极品妖孽混花都》发布,欢迎大家多多支持。
  • 天墟演

    天墟演

    倘若黑夜降临此间,是否伴随寒冷永固,或是血流喷涨,河成江海如果在善与恶之间抉择,命运在他手里,究竟是万灵新生的希望,还是死亡的开始当罪恶袭涌世间,他脚踏万丈荒山,手持黑色铁链,撕裂大地,破海乘空,为所爱之人,御道归来!
  • 2014年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

    2014年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

    本书遴选了2014年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及作家博客上的优秀短篇小说,全面展现了2014年的短篇小说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把富有生活情趣或具有思想哲理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