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周襄王逃出王城,虽然把希望寄托在郑国而前往,心中却不知郑公是否欢迎。来到了汜地,这里又叫竹川,竹子很多,却没有公馆。襄王向当地百姓询问,知道这里已经是郑国的疆土,就命令停车,到一个姓封的农民家草堂中借宿。封氏问:“先生官居何职?”襄王说:“我是周天子。因为国中有难,逃到此处。”封氏大惊失色,连忙叩头谢罪说:“我们家二郎昨夜梦见红日照在草堂,今天果然有贵客降临。”忙让二郎杀鸡做饭。襄王问:“二郎是什么人?”回答说:“是我后母所生的弟弟。和我一同居住,一起种田为生,侍奉后母。”襄王感叹说:“你们农家兄弟,如此和睦;我贵为天子,却遭到母弟的迫害,我和你比差多了!”说完,伤心地流下眼泪。大夫左鄢父劝道:“周公是大圣人,还有骨肉之亲的变故。君王不必伤心,要尽快把灾难通知各诸侯,料想他们不会坐视不救。”襄王亲笔写信,派人分别通知齐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信中大略说:我不善无德,得罪了母亲宠爱的儿子我的弟弟带,逃到郑国的汜地,特此告知。
简师父又进言说:“现在诸侯各国中有当霸主志向的,只有秦国和晋国。秦国有蹇叔、百里奚、公孙枝数位贤臣执政,晋国有赵衰、狐偃、胥臣众位执政,他们一定会劝自己的君侯来勤王,其他国家恐怕都不能指望。”襄王就命简师父去晋国,左鄢父去秦国。且说郑文公听说襄王住在汜地,笑着说:“天子今天才知道翟国不如郑国啊!”当天就派工匠到汜地去建造宫舍,自己也亲自去那里省视器具和起居的地方,一切供应,都不敢草率。襄王见了郑文公,面有愧色。鲁国、宋国等等,也都派使臣前来问安,都贡献了礼品。
只有卫文公无动于衷。鲁国大夫臧孙辰字文仲,听到后叹息道:“卫侯快死了!诸侯有周天子,就像树木有根,河水有源一样。树木无根,一定会枯干,河水无源一定会枯竭,卫侯怎么会不死呢?”这是周襄王十八年冬天十月发生的事情。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卫文公死了。世子郑继位,这就是卫成公。
果然应验了臧文仲的话。这是以后的事情,不必细说。
再说简师父奉周王之命来到晋国。晋文公向狐偃问该怎么办,狐偃回答:“从前齐桓公之所以能匡合诸侯,就是因为尊奉周王。何况晋国几次改换君主,老百姓都习以为常,不知道有君臣的礼仪。主公何不接纳周王而征讨太叔的罪行,使百姓知道国无二君的道理?继承文侯辅佐周王的功勋,光大武公分封晋国的业绩,都在此一举。如果晋国不接纳周王,秦国一定会接纳,那时霸业就单独让给秦国了。”文公让太史郭偃占卜。郭偃说:“大吉大利!这是黄帝在阪泉作战的前兆。”文公说:“我怎么敢当这样的重任!”郭偃回答:“周王室虽然衰微,但天命并没有改变。现在的王,就是古时候的帝,战胜叔带是必然的事情。”文公说:“再为我算一卦。”得到的是《乾》下《离》上《大有》之卦,第三爻动,变为《兑》下《离》上《睽》卦。郭偃解释说:“《大有》九三说:‘公用享于天子。’战胜太叔周王享有天下,没有比这更吉利的了!《乾》是天,《离》是太阳。天上阳光明媚,是光明的象征。《乾》变化成《兑》,《兑》就是《泽》,《泽》在下面,承受《离》日的光辉这是天子的恩泽降临晋国,还有什么怀疑的呢?”文公十分高兴,检阅部队,分成左右两军,命赵衰率领左军,魏犨为副将;郤溱率领右军,颠颉为副将。文公自己带着狐偃、栾枝等人,左右接应。临出发时,接到河东守臣的报告:“秦伯亲自统帅大军勤王,已在河上,很快就要渡河了。”狐偃献计说:“秦伯志在勤王,所以驻兵河上,是因为东面的道路不通的原因。像草中的戎国,丽土的狄国,都是车马必经之路,秦国一向不与他们往来,恐怕道路不顺,所以犹疑不进。君主可以送给戎、狄二国一些礼物,向他们说明借道勤王的意思,他们一定会答应。再派人去感谢秦君,说晋国军队已经出发了,那样秦兵一定会退回。”文公听信他的话。一面派狐偃的儿子狐射姑,带着金银布帛等礼物去戎、狄二国行贿赂,一面派胥臣去河上辞谢秦君。胥臣拜见秦穆公,转达晋侯的话:“天子有难,流落在外,您所担心的,也正是我们主公所担心的。我们君侯已集结军队,准备迎接天子,代替您前去,不麻烦您的大军长途跋涉了。”秦穆公说:“我担心您的国君刚刚即位,军队还没有训练好,所以赶到这里,解救天子的危难。既然晋君大义勤王,我理该静听佳音。”蹇叔、百里奚都说:“晋侯想要独占大义救王的功劳,使诸侯敬服,怕主公分享他的功业,所以派人来劝阻我们。不如我们乘势而行,一同迎接天子,难道不是更好吗?”穆公说:“我不是不知道勤王是好事,但恐怕戎、狄两国从中作梗,东行的道路不通。晋侯刚刚执政,没有大功怎能安定国家,不如让他去做这件好事。”便派公子絷随左鄢父到汜地,向周襄王问安,自己带着大军班师回国。
却说胥臣把秦国退兵的话报告给晋文公,晋军便进军阳樊,守将苍葛亲自到郊外慰劳晋军。文公派右军将军郤溱等人包围温地,左军将军赵衰带人去汜地迎接襄王。周襄王在四月丁巳日又回到王城,周、召二公迎入朝中。
温地之人听说周王复位,众人聚集起来,一起攻打颓叔、桃子二人,并把他们杀死,大开城门,迎接晋军入城。太叔见此,忙带着隗后上车,想冲出城门,逃往翟国。谁知守门士兵紧关大门,不让他走。太叔挥剑砍倒数人。正在这时魏犨赶到,大声喝道:“叛逆之贼,往哪里逃?”太叔乞求说:“你放我出城,以后一定厚厚报答你。”魏犨回答:“如果天子肯放你,我就做个顺水人情。”太叔大怒,挺剑刺来,魏犨一跃跳上他的车,一刀砍死。士兵们把隗氏捉来,魏犨说:“这样的淫妇,还留着她干什么!”命令众人乱箭射死。可怜如花美女,只与太叔欢乐半年,今天死在万箭之下。胡曾先生有一首咏史诗写道:逐兄盗嫂据南阳,半载欢娱并罹殃。淫逆倘然无速报,世间不复有纲常。
魏犨带着两具尸体去见郤溱,郤溱问:“为何不抓住送给天子,公开斩首,以正刑法?”魏犨回答:“天子避杀弟的声名,既借晋国之手除掉他们,不如早些杀死痛快!”郤溱不住地叹息,命令手下把他们埋在神农涧的旁边。
一方面安抚温地的居民,一面派人去阳樊报捷。
晋文公得知太叔和隗氏都被杀死,便亲自赶到王城,朝见襄王报捷。襄王设酒宴招待,又拿出大批金银布帛赠送。文公再三拜谢,推辞说:“重耳不敢接受君王的赏赐。但死后能用王的礼仪安葬,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君王的大恩。”襄王回答:“先王制定礼法,是为了区别上下,因此才有这样生死的礼仪,我不敢因为我自己感激你的原因而乱改国家的大典。叔父的功劳,我是不敢忘记的。”便把王畿之内的温、原、阳樊、攒茅四个城邑赐给晋侯,增加他的封地。文公谢恩后告辞。老百姓扶老携幼,挤满了街道,都来观看晋侯,并感叹说:“齐桓公现在又重新出现了!”晋文公下令左右两军班师。大军驻扎在太行山的南边,派魏犨去接管阳樊,颠颉接管攒茅,栾枝接管温邑,晋侯自己率领赵衰接管原邑。为什么原邑要文公亲自去呢!原来那里是周王的卿士原伯贯的封地,因为他兵败无功,襄王便把原邑夺过来给晋侯。伯贯如今正在原城,恐怕他不服,所以文公要亲自去接管。颠颉到了攒茅,栾枝到了温邑,守臣都带着酒食出城迎接。
却说魏犨到了阳樊,守臣苍葛对他的属下说:“周王室放弃了岐丰,剩下的土地已经不多了!晋国怎么还能要四邑呢?我与晋侯都是周王的臣子,难道能屈服他吗!”便带领百姓拿着武器上城守卫。魏犨见此,怒火万丈,带兵包围城邑,大叫:“早早投降,万事都无!如果攻破城池,就会全都杀光!”苍葛在城上回答:“我听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这里是王畿内的土地,其中的百姓,不是周王的宗族,就是周王的亲戚。晋侯也是周王的臣子,忍心仗着兵威强占吗!”魏犨被他的话感动,派人飞马报告文公。
文公写信给苍葛,大意说:四邑的土地,是天子赏赐的,我不敢违背王命。将军如果考虑天子的亲戚,率领他们回国,我也听从你的意见。
并命令魏犨不要进攻,候阳樊的居民搬走。苍葛看了晋侯的信,对城中的百姓说:“愿意归还周国的跟我走,愿意跟随晋国的留下。”百姓愿意走的有一大半,苍葛带他们迁移到轵村。魏犨入城,定好疆界后返回。
再说文公和赵衰等人到了原邑,原伯贯欺骗他的下属说:“晋兵围住阳樊,把百姓都杀了。”原邑的百姓害怕,都发誓宁死也要守城,晋兵包围了原城。赵衰说:“百姓之所以不服晋,是不相信的原因。君侯向他们表示信义,就会不攻而下。”文公问:“怎样表示?”赵衰回答:“请您下令,士兵们都带三天的粮食,如果三天攻不下城,就解除包围退军。”文公依照他的话做了。到了第三天,军吏来报告:“军中只有今天的粮食了。”文公并不回答。当天半夜,有些原城百姓缒城而下。说:“城中已探听到阳樊的百姓并没有遭到屠杀,大家约定明天晚上打开城门。”文公说:“我原先约定以三天为期限,三天还攻不下就撤军。现在三天已到了,我明天早晨退军。
你们尽心守城,不要又有二心。”军吏问道:“原城百姓约定明晚献城,主公为什么不暂且停留一天,占了城后再回去!即使粮食没了,阳樊离这里不远,可以飞马去取。”文公回答:“信义,是国家的法宝,是百姓们所依凭的准则。三天的期限,谁不知道?如果再停留一天,就是失信了!得到原城而失去信义,百姓们还怎么会相信我呢?”天亮后,就解除了原城的围军。
原城的百姓互相说:“晋侯宁可失掉一城,也不失掉信义,这是有道之君!”争先恐后在城楼上坚起降旗,缒下城追赶晋文公军队的人也层出不穷。原伯贯不能禁止,只好开门出来投降。髯仙有一首诗说:口血犹含起战戈,谁将片语作山河?去原毕竟原来服,谲诈何如信义多!晋军走了三十里,原地的百姓赶上来,原伯贯的降书也到了。文公命令车马原地驻扎,自己单车直入原城,百姓们鼓舞庆贺。原伯贯求见,文公用王朝卿士的礼仪相待,把他的家迁到河北。文公在选择四邑的守臣时说:“从前子余带着一壶饭跟我到卫国,忍着饥饿,把饭留给我,这是有信义之人。我以信义得到原城,还要用信义来守卫。”命赵衰为原邑大夫,兼管阳樊。又对郤溱说:“你不偏袒同族,率先与栾枝等向我通告消息,我不敢忘记你的功劳。”便派他为温邑大夫,兼守攒茅。分别留下两千军队守卫后,返回晋国。后人评论文公勤王显示忠义,伐原表示信义,是争取霸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