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8700000005

第5章 为了“出人头地”,走上不归之路(5)

到了南京,李士群的日子可就更不好过了,中统总部机要科长顾建中、情报科长徐兆麟,轮番对李士群进行堂审。随后,由中统南京站侦察股股长马啸天负责将李士群带至走马巷侦察股办事处看押。这一次,李士群是真的惨了,马啸天毫不留情,皮鞭、老虎凳、电椅、辣椒水轮番用上,可为了活命,李士群还是选择了矢口否认。

这一次,还是多亏了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否则,李士群恐怕就真的没救了,因为除了叶吉卿,还真没人敢豁出命去救他。

李士群被捕的时候,叶吉卿已经怀孕九个多月了,眼看肚子里的孩子即将呱呱坠地,叶吉卿既不能奔波又不能忙碌,只能眼睁睁地坐在家里干着急。她托人四处打听,只知道李士群被国民党的特务给抓了去,还被押解到了南京。

面对如此变故,叶吉卿一个行动不便的待产孕妇,即使有什么办法,也施展不了,她只好挺着大肚子找到了胡绣枫,毕竟丈夫曾经帮过胡绣枫一家,两家关系一直都很好,所以叶吉卿希望胡绣枫两口子能想个办法把丈夫救出来。

胡绣枫、李剑华,倒也是有恩必报之人,虽然能力有限,无从营救李士群出狱,却尽己所能,给了叶吉卿最大的帮助。胡绣枫不仅常常来照顾待产的叶吉卿,胡绣枫两口子还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给了叶吉卿,让她赶紧找人想办法营救李士群。

没多久,叶吉卿顺利生下了孩子,孩子还没满月,叶吉卿就开始四处跑动,寻找突破口营救李士群。这个时候,一直垂涎叶吉卿美貌的中统上海站侦察股副股长张逸之,主动向叶吉卿暗示,自己能帮叶吉卿营救李士群。

当然,张逸之也是无利不起早之人,他之所以主动向叶吉卿暗示自己可以帮助营救李士群,也不过是贪财贪色之心在作怪罢了。不过李士群一案案情重大,张逸之也不敢轻易打包票,只是,他的的确确和中统南京站的侦察股股长马啸天、行动股股长苏成德有些交情,如果筹码合适,他也不介意陪自己垂涎已久的叶吉卿去走动走动。

当然,这筹码财色兼有。

张逸之说话倒是算数,收了叶吉卿的金银财宝,见到了叶吉卿的媚眼后,就让叶吉卿赶紧带上贵重礼物,去南京找马啸天和苏成德了。这个苏成德,我们前文说过,就是李士群当年在苏联认识的同学,他和李士群走了同样的道路,早早就投降国民党了。张逸之还特别叮嘱叶吉卿,李士群的事情,也不是马啸天和苏成德说了算的,真要李士群走出监狱,还得中统的一把手——徐恩曾开口应允。至于如何让徐恩曾开这个口,那就得看你叶吉卿的本事和造化了。

实话实说,李士群真的好命,要是别的女人,见营救丈夫无望,想着家里还有老有小要吃要喝,恐怕就守着家里那点金银财宝,远走他乡另嫁他人了。可叶吉卿却宁可倾家荡产也要把丈夫李士群救回来。娶了叶吉卿,算是他李士群一生最正确的选择吧。

至于为什么后来,张逸之愿意陪着叶吉卿去南京疏通关系,并且亲自引荐叶吉卿见了马啸天和苏成德,原因不得而知。总之,叶吉卿顺利地抵达了南京,并且成功地将一大堆的金银财宝送到了马啸天和苏成德的手里。

马啸天和苏成德,也是贪财之人,他们收了叶吉卿送来的厚礼,自然答应不会再为难狱中的李士群,不过这两人也非常认真地对叶吉卿说明了李士群案件的紧迫性,既然中统局局长徐恩曾发话一个月内破案,如今李士群就算死不承认,未来也生死难卜,当务之急是要设法去见徐恩曾,只要徐恩曾开口说“放人”,李士群的性命才算真的有了保障。

当然,要见徐恩曾,那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于是,在马啸天和苏成德的引荐下,叶吉卿又给中统总部机要科长顾建中、情报科长徐兆麟送了一堆更为贵重的礼物。

最后,顾建中和徐兆麟答应,由顾建中设法帮叶吉卿约见徐恩曾。

叶吉卿在狱外马不停蹄地奔波,狱内的李士群虽不得而知,却也能洞悉到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马啸天不再拷打他了,饭菜也能吃饱了。后来,叶吉卿还托人送进口信,让李士群该吃吃该喝喝,相信不久,就能救他出狱。

半个月后,顾建中终于告知了叶吉卿面见徐恩曾的时间和地点,叶吉卿在长出一口气的同时,再一次感受到了肩头的压力,成败,就在这最后一关了。

如果说叶吉卿营救李士群,是在爬一座她几乎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峰的话,当下的叶吉卿,已经算是成功地爬到了8800米,剩下的几十米,看起来很短,实际上,还很遥远很遥远,遥远到她叶吉卿要付出很多很多,才可能跨过。

赔了夫人舍了财

去见徐恩曾之前,叶吉卿精心把自己打扮了一番。虽然她刚生过孩子,但是却风韵犹存,还算漂亮女人一个。

当叶吉卿见到徐恩曾时,还以为自己真的交了好运了,因为眼前的这位中年人,竟然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叶吉卿敲门进来后,徐恩曾不仅对她笑脸相迎,还给她让座,让侍从为她上茶,这让叶吉卿的心里徒生了许多亲切和感动。

至于叶吉卿送来的礼物,徐恩曾也并没有过多地推脱,他对叶吉卿前来拜访的目的,自然心知肚明。不过不管叶吉卿怎么说,徐恩曾始终乐呵呵地看着她,直到叶吉卿说到自己的丈夫李士群对国民党忠心耿耿、誓死报效、兢兢业业之后,徐恩曾才接了话茬儿。

说到李士群,徐恩曾严肃起来,他板起面孔,说已经得到了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李士群是共产党的“卧底”。叶吉卿这才傻了眼,无言以对,最后,只好拿起女人的“法宝”,在徐恩曾的办公室里啜泣起来。

至于后来,叶吉卿究竟是如何打动徐恩曾的,使得徐恩曾终于同意释放李士群,那就不得而知了。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当天,徐恩曾带叶吉卿离开了很久,再回来的时候,就同意释放李士群了。

于是,马绍武的案子就这样渐渐平息,最后不了了之了。

和叶吉卿同为复旦同学的马世淦,在他所撰写的《76号霸主李士群》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李士群在投靠了日本人,当了汉奸后,曾经这样对马世淦说:“钱最可恶也最可爱,没有钱我就活不了。有了钱,我就能有一切。过去为了营救谢云巢(李士群的妹夫),一件皮袍子想当15元,跑进跑出,跑了多少当铺,说了多少好话,结果还是当了12元。现在我开口借200万,就没有敢少我半只角子。我叫他们从极司菲尔路口爬到76号,没有一个人敢站起来走。这就是力量。”也就是说,在李士群眼里,钱是营救他出狱的最大力量。事实上,在金钱背后,肯定还有别的,比如女色。

李士群被释放后,叶吉卿和李士群便身无分文了,无家可归的叶吉卿和李士群投奔了胡绣枫和李剑华夫妇。

幸亏有这对夫妇的接纳和照应,叶吉卿和李士群才在胡绣枫家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当然,其间李士群要求过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组织,然而无论是当时的上海地下党组织,还是已经调离的、之前的上海地下党组织的领导潘汉年,都拒绝李士群重新入党。李士群终于明白,上海地下党组织,已经对他失去了信任。

“骑墙派”李士群,终于落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中统是回不去了,共产党也不要他了,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叛变的下场总是好不到哪里去,谁会相信一个骑在叛变的墙头的人呢?

尽管,李士群在胡绣枫家曾经这样对着李剑华大喊:“我向老天爷发誓,我没出卖同志!我李士群真他妈倒霉!我这是第二次被国民党中统抓了,共产党为什么不信任我!”

最后,还是李士群的老同学苏成德帮了他一个小忙,叶吉卿送给马啸天和苏成德的金银珠宝,继续发挥了点效力,苏成德安排李士群在马啸天手下做了一名小小的调查员。

1933年,李士群被调到留俄学生招待所,担任副主任兼“留俄同学会”理事。这个位置看起来挺唬人,其实就是个什么权力都没有的闲职。闲职有闲职的好处,那就是几乎没有人会在意李士群的存在了,他也终于开始和叶吉卿一起过平凡又平静的日子了。

如果日本人没有全面侵华,也许李士群会一直这样平静地过下去。

同类推荐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批评对立面的确立

    批评对立面的确立

    诗歌的批评,也许就存在于对批评的“对立面”确立的过程之中,这是人们对诗歌批评“独特性”的一种常见的理解。孙绍振当时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对权威和传统挑战甚至亵渎的勇气,思想解放就是一句奢侈性的空话。在当艺术革新潮流开始的时候,传统、群众和革新者往往有一个互相摩擦、甚至互相折磨的阶段。”
  • 旌水流连

    旌水流连

    亭江畔,亭江畔,十载风依旧,草声花语随人变。白沙旧为景,鹅石今成患,愁坏了白鹭点点,急懵了杂鹜片片。暮色笼江岸,嶙峋参差,却是旧时芳甸。道模问我:美景何见?有夜渔归舟,笛声唱晚:官道清清,桃红李白,莺燕自现。
  • 李束为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李束为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李束为是山药蛋派人物之一。此次由山西省作家协会编选的“山药蛋派”经典文库,精选其中优秀的文学经典,力求打造成为彰显山西文化形象的一张名片。
  • 闲情漫寄

    闲情漫寄

    收录了作者自1988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300多首诗词,都是古体诗。有古风,有近体;或展现社会生活,或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思,包罗万象,感情丰沛。
热门推荐
  • 未云谣

    未云谣

    仙君带着他心爱的徒弟闯荡江湖,第一日他们住了霸王店被迫打工,第三日他们在街边卖艺。徒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师父:我乐意徒弟:我不乐意啊啊啊!
  • 富同学穷同学

    富同学穷同学

    10年前,穷同学、富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10年后,他们一个穷得叮当响,一个风风光光的,为什么?穷同学有一堆靠不上的朋友,富同学不断整合人脉。穷同学总是很倒霉,富同学总有好运气。穷同学上班=养活自己,富同学上班=投资自己。穷同学将课本还给老师,富同学不断学习提升。危机时,穷同学怨天尤人,富同学趁势赚钱。穷同学朝不保夕,不敢退休,富同学35岁年轻退休。该书涉及理财的方方面面,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例,展示了清晰的财富路线图。如果,读者对未来还有期待,就请翻开本书,从现在开始,一切都来的及!
  •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浑元剑经

    浑元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半玉玦

    半玉玦

    神秘宫女入宫查案,身份成谜。在险象环生的深宫之中,她步步为营。相爱的人亦敌亦友难辨真假。一件谜案,牵涉众多。当真相一步步被揭开之时,究竟是保持沉默,还是让真相浮出水面?一干人等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古独尊

    万古独尊

    掌方天神鼎,御九阳仙气,练就神魔地狱,横扫九天仙佛!将挑衅我的,全部打入尘埃;将背叛我的,统统扫入地狱!至尊重生,将会引起一场怎样的血雨腥风?
  • 每天一颗棉花糖

    每天一颗棉花糖

    池小萌“一不小心”惹上了恶魔少爷凌书言,从此开始了大少爷、小女佣的生活。少爷累了,捶背。少爷饿了,做饭。这是一个小绵羊误入狼窝,被生吃的故事。(甜宠文,无虐。)
  •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策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毛泽东会见了他,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它改变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对立与隔绝,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本书充分利用已经解密的中美两国最新档案和多渠道获取的珍贵照片,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历史。翔实深度地再现了毛主席战胜重病以惊人毅力会见尼克松、基辛格从巴基斯坦密访北京、中美密建巴黎渠道、敌对势力图谋击落尼克松访华专机、周恩来智斗基辛格等起伏跌宕的历史细节。既有上层决策的罕见内幕,又有斗智斗勇的交锋较量,视野开阔,内蕴丰厚,丰富可读,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沙琪玛

    沙琪玛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