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8900000012

第12章 华工血染十月红旗(6)

整整90年过去了,2009年在北京85岁的刘仁家中,笔者有幸亲眼看到了这份当年苏维埃外交部发给刘泽荣的证明书。笔者虽然看不懂俄文,但是看到列宁的亲笔批示不禁激动不已。当年为捍卫十月革命胜利的旗帜,在苏俄红军中,有许多华工出生入死奋勇杀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两万人。刘泽荣回忆录曾写道:“由于中国籍的红军战士作战非常勇敢坚强,极其凶恶的白党匪帮对他们特别的恨,竟然移恨于一般华侨,在内战地区某些城市,白匪进城时看见中国人就杀,杀了不少华侨。”

为此,以刘泽荣为会长的旅俄华工联合会包括各地分会组织,也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做了不少保护华工的工作。

1920年11月中旬,以张斯麐中将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准备回国。因为刘泽荣为此团在俄期间做了许多协调工作,彼此关系很融洽。而刘泽荣因为过于劳累,身体欠佳,希望返回祖国。刘泽荣提出携家眷随代表团的专列回国的请求,得到了代表团的同意。

刘泽荣找到了旅俄华工联合会的副会长张永奎和其他同志们,大家看到刘泽荣的身体不是很好,需要好好休养,便同意刘泽荣辞去已担任了近四年的首届华工联合会会长职务。

回国前,刘泽荣写了长信给列宁主席向他告别,并表示衷心感谢他对华工联合会的关照和对刘泽荣个人的厚意。

因为铁路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刘泽荣等人从莫斯科坐火车前往西伯利亚大铁路,到达中国边境满洲里,已是12月中旬,一路花费很长时间。在满洲里火车站等候中东铁路火车时,以《北京晨报》和上海《世事新报》特邀记者身份赴俄采访的瞿秋白,遇到了刘泽荣。人海茫茫,他们二人相遇没有擦肩而过,可谓是一种缘分。正值寒冬,冰封雪裹,当时的满洲里在风雪迷茫中,更透出几分荒凉。两人素不相识却谈兴正浓,长谈不止,彼此还有相逢恨晚的感觉。

21岁的瞿秋白急于想了解苏俄方方面面的情况,28岁的刘泽荣已在俄国生活了23年,对瞿秋白提问的内容了如指掌,他便如数家珍般道出来,使从未去过俄国的瞿秋白兴趣盎然。瞿秋白是毕业于北京俄文专修馆的高才生,为了避免周围人对他们谈论的苏俄革命问题产生疑问,他们使用俄语进行交流。28岁的刘泽荣不会想到小他7岁的瞿秋白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也不会想到他们匆匆的一面之交被瞿秋白写入书中,成为历史的永恒见证。

瞿秋白在他著名的散文《饿乡纪程》一书中写道:“和张斯麐中将同回国的还有一位旅俄华工联合会的会长刘绍周,他是在俄留学生最出色的一个人才,他曾对我说许多华侨的事情,还有关于共产主义的……”刘泽荣本来想走中东铁路一直回到北京,可是满洲里的地方当局对他很注意,认为他是“红党”,有意对他采取措施。幸好张斯麐中将替他说了不少的好话,并坚决担保他不是“红党”,才使他平安过境。火车到达哈尔滨后,张斯麐中将劝刘泽荣在哈尔滨留下,因为沈阳一带军阀张作霖是迫害“红党”的,这一关很难过。于是,他们在哈尔滨告别。因此,在俄国生活了23年的刘泽荣回国后的落脚点是哈尔滨。

也许,冥冥之中注定命运的安排。弥漫着欧式风情,充满着俄式化生活格调的哈尔滨,让长期在俄国生活的刘泽荣在生活习惯和氛围上如鱼得水。他改变了临时落脚的想法,对这座原来陌生的城市萌发了亲切感,他和家人在这里生活了整整11年。

2013年,笔者寻访到了刘泽荣的住处,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跃景街附近的一座二楼小洋房,这座造型典雅别致的俄式楼房,直到今天仍旧保持着原貌原样。只是楼依旧,人非昨。

刘泽荣最开始的工作是在中东铁路局做翻译,后来成为中东铁路公司监事会会长。刘泽荣精通俄语,为人正直,工作能力超常。正因如此,他被推选为哈尔滨市公议会议员。当时市公议会多数议员都是沙俄时代的俄国人,只有少量的中国人,市公议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都是由沙俄人来把持。刘泽荣没有做一只媚态的猫,随波逐流、依附权势、随声附和,而是秉持公道,该说就说。

刘泽荣曾说:“议员受市民委托,职责重要,倘再屈服于旧俄殖民时代委托代管制度下,而不是坚决严正之表示,所谓代表市民自治,拥护国家市政,前提之何谓?”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又是个经历过风雨考验、见过世面、涉外经验丰富的人。正直不阿、铮铮铁骨的刘泽荣联络其他的中国议员,坚持不懈地为维护哈尔滨市民的权益,改善市民的生活提出议案。1926年3月,市公议会召开第78次例会。刘泽荣再次联合其他中国议员,在会议上提出在公议会改用中文汉语的议案。刘泽荣在议案中写道:“市公议会沿用俄国语言文字,前后经历过十年之久,市民感受到的痛苦既深且重……今竟在本国土内不能使用本国语言文字,世界各国无此恶例……”

此议案维护中国人的尊严,在中国土地上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是最起码、最合理的要求和诉求。无奈外国议员持众专横,使该议案被无理否决。以刘泽荣为首的中国议员激于义愤,毅然退会,并联名具呈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市政管理局,坚决要求改组市公议会。

刘泽荣等华籍议员坚持收回市政,维护国家主权所进行的斗争,表达了人民的意愿,是匡扶正义的鼓与呼,成为哈尔滨收回市政之发端与缘起。随之全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收回市政运动。在市民的强烈要求下,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发布公告,宣布解散俄国人把持的市政公议会,成立哈尔滨市临时委员会。1926年4月,市自治临时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同时成立了监察委员会,刘泽荣担任了首届监察委员会委员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刘泽荣离开了生活和工作整整11年的哈尔滨。1945年,刘泽荣担任了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驻新疆特派员。1949年9月,刘泽荣积极支持和动员国民党将领陶峙岳将军举行起义,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

2012年10月,笔者在巍峨矗立的新疆和平解放纪念碑前,伫立凝望,广场上花红似锦,群鸽在花丛中盘旋起飞。笔者在新疆自治区政协采访,政协文史委主任对笔者说:“刘泽荣在新疆和平解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当时的核心人物之一,做过巨大贡献。”

解放后,从1954年起,刘泽荣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64岁的刘泽荣老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刘泽荣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关切地询问了刘泽荣在苏俄的情况,刘泽荣向毛主席汇报了列宁三次接见他的情景。

之后,刘泽荣长期担任了中国外交部的顾问。期间他还应邀到北京外交学院用俄文演讲他曾三次受到列宁接见的情形。1970年7月,78岁的刘泽荣因病在北京逝世。1979年11月21日下午,刘泽荣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礼堂举行。李先念、邓颖超、王震、耿飚等送了花圈,王震、姬鹏飞、包尔汉等数百人参加了追悼会。

所有的中国旅俄华工都是从哈尔滨坐火车走中东铁路迈出国门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苏联红军战士,去保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保卫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从某种角度讲,他们血染的风采和壮举已经为他们走过的中东铁路拉开了“红色之路”的序幕。笔者站在黑河市郊区山坡最高处——某部队的岗哨楼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壮美和一江之隔两岸中俄城市旖旎多姿的风光,尽收眼底。透过望远镜,甚至可以清晰地眺望到隔岸俄罗斯沿江某城市的市容和人文景象,笔者颇生感慨。

是啊,水悠悠,情悠悠,中俄两国人民建立的深厚友谊将会源远流长。

同类推荐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一个人流浪

    一个人流浪

    20世纪90年代,那是诗歌盛行的年代,诗歌的重要性似乎和金钱差不多比肩齐高。年轻人爱诗,越朦胧越好。年轻人甚至把诗歌看成是感情丰富细腻的替身。一首好诗成就多少美好姻缘,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
  •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张海君主编的《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收纳整理的诸多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情境再现让我们感受善良的力量,进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的意愿。不谈因果循环,单单就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带给大家小小感动的同时,也能够唤醒大家心中那一股最原始的、小小的善念!
  • 有水曰白

    有水曰白

    这是一次青春迟暮的重逢,也是一次多年友情的回归。人生是一个残缺而孤独的苍凉之旅,假如一段文字的叙说可以构建一个宁静温暖的港湾,这次以文会友的联谊活动也算是一回不虚此行的努力了。
热门推荐
  • 仙剑问情5

    仙剑问情5

    冰冻罗浮,无边浩劫。纵然身为刍狗,遭此耻辱,也要誓死逆天!张醒言、上清宫联合四渎龙族、人界妖灵,浩荡杀奔南海!在那里,他们将遇到强大百倍的仇敌。巨猿神将无支祁、熔岩凶妖火焰蛛母、天界凤凰神女绚,无一不是傲视六界的威绝妖神。张醒言和伙伴们能完成几乎不可能的复仇愿望吗?神秘的南海埋葬了无数英雄的雄心。而追随张醒言的鬼王宵朚,似乎在南海深处的烛幽鬼方,察觉出本已永恒忘却的身份。南海鏖战正酣,讨伐恶龙的大战如火如荼。原本雄心万丈为所欲为的南海恶侯孟章,竟发现自己被张醒言的各族联军逼到了绝路。
  • 伤寒审证表

    伤寒审证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轻狂之腹黑大小姐

    嫡女轻狂之腹黑大小姐

    慕晓晓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就是穿到自己的小说里却没有主动权,她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大陆上生存下去吗?
  • 凤颜惊华:嚣张黑帝公主

    凤颜惊华:嚣张黑帝公主

    她被迫穿越,异世嚣张横行。嘿,这个世界真好玩,有趣的事,有趣的人排排队一篓筐~这个妖孽小白脸惊才绝艳,那个黑脸将军冷峻内敛,还有帅得掉渣的皇子霸气凌厉……前面的那位帅哥,说你呢,请留步!本文是魔妃系列三部曲中最后一部,前两部已完结,欢迎阅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繁华将尽

    繁华将尽

    1936年1月5日,曾任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的地质学家丁文江,在湖南谭家山煤矿考察时,因煤气中毒引发肺部感染去世,这一天,离他四十九岁生日还有三个月。丁文江是中国地质学的创始人之一,这次西行考察,是为了探明粤汉铁路沿线煤炭存量,以为长久抗日计。这个工作狂人竟然在不到五十的壮龄意外去世,消息传开,举国学界为之震惊。十年前,丁文江辞去淞沪商埠总办、离开孙传芳后,第一站去的是北京。北洋即将倒台,南方革命军发布的通缉名单上,丁文江和章太炎、陈陶遗、张君劢等人赫然在列。后来打听到通缉令并未真的施行,他也就放下了心来。
  • 宸璃梦:公主倒追记

    宸璃梦:公主倒追记

    吝星璃,她是拂菻国唯一的公主,简单而不单纯,坚强却也害怕受伤,热情起来仿佛是灼灼地烈火,冷漠起来似寒冷的冰。她就是这样一个洒脱、倔强的女子。因为一系列与皇甫宸相关的梦境——他们前世的一些刻苦铭心的经历。而恋上那个让她醉心的男子。遇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欣喜的,从尘埃里开出了花。
  • 锦绣嫡女:毒医三小姐

    锦绣嫡女:毒医三小姐

    前世乃上古神秘之族嫡长女族长,长老陷害,自爆身亡,今世相府毒女,出生毒死亲娘,毒残奶娘的嫡三小姐,性子看着怯懦温软,谁能知道隐藏在体内真实的她觉醒会如何?!她安晏要做就做京都最锦绣的小姐,替嫁入侯府,一双毒手享誉天下!风云变,往昔,究竟谁对她好谁才是最坏的人?还有那个那个,面皮比城墙还厚的男人,没想到他的身份层层剥开后竟是那般让人惊愕.....“夫人,可否赐予为夫一毒,以毒天下?”“不给。”....“那为夫只能以身试毒了!”“滚!”
  • 那时花开谁人知

    那时花开谁人知

    三年前,她遇见她的男神,以为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谁知却是一场令人伤心的骗局。三年后,他遇见她,莫名觉得自己的身体熟悉她。还有谁来告诉他,他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女儿是个什么鬼?千辛万苦找回记忆,才发现自己三年前做下的人神共愤的事……后半生怎么办?只能开始宠妻无度……争取宠得人神共愤……
  •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素味平生的两人,因为幼时的婚约,相知相识,一桩桩似乎有所指向的案件,孙世宁犹如被卷入漩涡,屡次险遭没顶之灾。幸而,沈念一数次出手相助,两个人的感情也在破案过程中有了不一样的牵绊。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