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9200000013

第13章 儿童传播的主体研究(6)

(2)合作的关系:妈妈给孩子讲故事,故事书这一信源为妈妈提供故事的蓝本,是妈妈故事信息的来源。所以,妈妈传播主体和故事书信源是合作的关系。

(3)同化的关系:妈妈在讲故事的时候,部分信息已经同化成妈妈自身的知识,再用妈妈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两者是同化的关系。

二、成人在传播中的作用

(一)发挥引导作用

之前我们分析过成人在传播中应持有引导的态度,由此在这里我们强调成人的引导作用。那么,引导作用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借鉴一下学者们关于成人作用的研究。比如社会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维果茨基在阐述成人作用时,曾提出一个非常有名的概念——“脚手架”。当儿童对于活动如何进行下去毫无主意时,成人运用直接的指导,把任务分解成可处理的单元,唤起儿童对特殊性质的注意。当儿童的能力提高后,按照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成功的暗示,运用有效的“脚手架式”指导逐渐地和有意识地撤去支持,将责任转向儿童。另外,维果茨基认为,对话是实现“脚手架方法”的有效工具,儿童拥有丰富的想法,但是这些自发的想法缺乏系统性,没有章法,而技能娴熟的帮助者更为系统、逻辑且理性的想法正好弥补这一点。儿童与技能娴熟的帮助者之间对话的结果是,该儿童的想法变得更为系统、更加合乎逻辑和理性。

戴安娜·鲍姆林德等提出了成人在对儿童教养上的4种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放任自流型和漠不关心型,其中权威型是大多数人认同的儿童教养方式。权威型父母为了孩子成熟地发展,向他们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并要求他们遵守。同时,他们对孩子表现出热忱和爱心,耐心倾听孩子的观点,鼓励他们参与家庭的决策。

美国儿童精神心理学学会主席Dr.SteveHughes曾在一次讲座中问在座的听众,你们认为在养育孩子时,父母应该是权威型还是温情型?结果在座大多数听众对温情型表示认同。而Steve教授认为应该要做权威型的父母,用他的话说,要做孩子的老板。

对于教师和儿童的关系如何,教师应发挥什么作用?我国学者姜勇等将我国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师生关系划分为以下4种主要类型:严厉型:这一类型的教师在师生交往的目的、发现意识、交往方式方面得分较高,但在交往的宽容性方面得分比其他3类要低很多,交往的情感性方面得分中等。表现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缺少对幼儿的情感支持,通常比较冷漠,而批评和惩罚较多。灌输型:此类型的教师除了宽容性略高于严厉型之外,其他几项得分都很低,特别是在师生交往的目的、情感性上与其他类型差异很大。表现为重知识传授,很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活动,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总是说得多,使儿童的自主探究很少。开放学习型:此类型的教师在师生交往的方式、宽容性、发现意识、情感性等方面的得分也很高,特别是在宽容性和情感性上得分是4种中最高的,在交往的目的性上以知识为中心,表现为非常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得,并鼓励幼儿自主探究、自我发现。民主型:此类型的教师在各方面的得分都较高,特别是在师生交往的目的(非知识中心)性、发现意识方面处于最高水平,表现为更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并能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二)当好“意见领袖”

传播学中有个理论是两级传播理论,是指在大众传播中,消息和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接着,意见领袖将其所见闻传递给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这一过程被称作两级流动传播,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第二个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这一理论让人们认识到大众传播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获取信息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

在儿童传播中,成人是否充当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对于早期儿童而言,成人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窗口,孩子们的提问“这是什么”、“我应该怎么做”,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都是成人告诉他们的,年幼的儿童对此一般是毫无疑问地接受,就像是两级传播理论中的意见追随着,而且是忠实的追随着。

成人作为意见领袖影响着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孩子对社会对生活的意见,小到某一个活动中的意见传递。比如,成人在给孩子讲故事里的书,图书里的信息并不是直接传达给儿童,而是经过成人这个意见领袖的角色,对信息进行理解加工,然后再传达给儿童,儿童对于图书信息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成人的影响。由此,我们成人是否意识到,自己作为孩子们的意见领袖,既拥有着权利,也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三)做好“把关人”

把关人,或称“守门人”,是指在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影响着对信息的理解,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以及如何通过的人或机构。把关人概念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最先提出。把关人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收到的信息和送出去的信息并不是对等的,其差异程度取决于把关人的需要。美国传播学者大卫·怀特改进了勒温的把关人理论,他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了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和筛选的。为此,他提出了公式: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N1、N4就是被把关过滤的信息。

在儿童传播活动中,老师、家长便是“把关人”这一角色的扮演者。一个好的“把关人”能够给孩子点燃一盏明灯,照亮夜行的路,带领他们走向黎明。刚才我们讲到意见领袖,成人如何扮演意见领袖,具体的一个方面,就是做好对意见的把关,审查筛选并及时传递。

(四)进行“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麦克斯韦·E.麦克姆斯和唐纳德·肖在1972年提出。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媒介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以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是通过一种反复、强化来影响环境,使得人们在这种环境认知过程中接受影响。它往往考察的是一个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效果。这一理论不只是在大众传播中运用,它同样适用于人际传播范畴。

笔者认为,在儿童传播中也可以运用“议程设置”的方法。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在孩子发展的某一个时期或时刻,安排某个“议程”,然后加以强化,经过一段时间运作,你可能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正遵循着你的议程设置在成长。比如,我希望孩子学一些科学的知识,于是我给他买了很多科学书籍,摆在醒目的位置,让他能够经常地接触到,同时我将其他玩具之类的,或者其他书籍收起来。那么一段时间后,我可能就会发现我的孩子对科学有了一些感觉,至少不像以前那样讨厌科学了。

笔者认为议程设置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成人的引导作用。我并不喜欢说是控制,因为我觉得成人应该利用议程设置来发挥引导而不是控制作用;二是议程对儿童的影响。年幼的儿童很多方面都有赖于成人的帮助,成人的议程对于孩子而言作用很大,所以议程设置的启动是要谨慎的,其实也就是说成人你要做什么,说什么,对孩子是会有影响的,可能一次影响微弱,但长时间下来,这种议程设置的影响就会很明显。

(五)搭好传播“框架”

在新闻传播学中,框架是指新闻媒介倾向于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构建议题,即采取一种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和精心处理等方式为新闻内容提供背景,并提出中心议题。框架可以由当权者定义,然后被大众媒介选中,并加以传播;也可以由大众传媒借助人们心中已经有的话题,用构造新闻的方法更好地抓住受众。构建框架的方法包括一些特定的编排设计,如使用大标题、导语、引人注目的引语、核心段落,聚焦于与背景无关的零星事件,提出限制选项范围的问题(以将那些没有被提出的可能性排除在人们的视线之外)等。

这一框架理论同样适用于儿童传播。“框架”理论告诉我们从一个更微观的视角来分析传播对儿童的影响。从儿童阅读传播来看,比如我们作为成人可以根据一定的框架,为孩子们安排好他的书架,通过书架上书本的摆放,告诉孩子:这是第一本应该看的书,这是第二本应该看的书,这是第三本书,这是第四本书……事实上,书本的摆放是不容易的,因为你得充分考虑好孩子的视觉规律,以及他的成长特点,有些时候这个时刻他的成长特点,使他的视觉中心最先接触到中间的那本书,但很可能1个月后,他的视觉中心在变化,可能是因为他长高了一点,他的视觉中心上升了,这时你就需要及时地注意到他的视觉中心的变化,然后调整书本的摆放位置。另外,在摆放书本时,还需要考虑到摆放的位置是否有利于孩子取书,有些书的位置孩子最容易看到,但不见得在这个位置最容易拿下来,所以这又是一个问题。总之,要想做好框架,并让框架对孩子产生影响,对孩子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深入地了解,满足孩子的需求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六)做好“编码”与“解码”

前面我们讲到传播主体与信源的关系,了解到两者有时候不是同化的关系,不是同一体的关系。这时我们作为传播主体,往往需要对信源的内容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编码。编码就是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渠道可以传递的符号的过程,是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像是妈妈给孩子讲故事,妈妈给孩子讲故事时,就要对原来的故事进行编码,编成适合孩子的符号,进行传递。而孩子在接收到信息后会有反馈,这时,妈妈又需要能够把孩子的信息进行解码。解码是什么呢?它又称译码,是编码的反向过程,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它是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编码和解码环节对一个传播过程非常重要。

在编解码中我们会发现,影响编解码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体是否有“共同经验范围”。施拉姆所提出的传播模式中所强调的观念是,只有在信源与信宿的经验范围内的共同领域,即编码者和解码者对符号的意义的共同的理解,才是实际上传播的部分,因为只有在那一部分,信号才是信源与信宿共同拥有的。

这一模式告诉我们作为成人要了解孩子,了解两者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经验等,掌握承载两个生活圈信息的符号,懂得符号的转换规律或技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达到共同的经验范围是困难的。鉴于此,我们经常会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是因为妈妈往往比老师更容易了解自己孩子的经验范围。对于老师,卢梭甚至提出比较理想化的对策:我希望孩子在出生以前就应当有一位教师,而他永远只教这一个学生[4]。而且他希望一个孩子的教师应该是年轻的、聪慧的,最好他本身就具有孩子般的特质,要成为学生的伙伴,分享他的欢乐,赢得他的信任。

注释

[1]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2]David.M.White,“The‘Gate Keeper’: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in Journalism Quarterly 27,1950,p383-390.

[3](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4](法)卢梭:《爱弥儿》,方卿编译,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同类推荐
  • 一定要把老师“搞掂”

    一定要把老师“搞掂”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创造新思维(科学知识大课堂)

    创造新思维(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FBI侦探推理游戏经典300例(最新升级版)

    FBI侦探推理游戏经典300例(最新升级版)

    本书汲取大量FBI推理精华,精选300个扣人心弦、趣味十足的推理案例,对读者展开10个步骤的思考训练。
  • 名人背后的悬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名人背后的悬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人们不断窥探着名人,也窥探着他们背后的历史。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身上发生的种种传奇的故事,继而开启整个历史文明的大门。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若干年前的未解谜团、故事背后的故事将指引着我们不断探求历史的真相。《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名人背后的悬案》分别从帝王元首、将相名流、艺苑文界、逸事传说、遗迹寻觅五个视角,阐述名人背后未解的谜题。探索未知,寻求历史的真相。只要我们秉承着不断探索的信念,那么层层历史的面纱将被揭开。还原历史,解读历史真实人物的是非曲折,从《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名人背后的悬案》开始……
  • 小学生枕边书6:科学家们小时候的100个学习故事

    小学生枕边书6:科学家们小时候的100个学习故事

    本书搜集整理了47位著名科学家小时候的学习故事,摒弃了教条理论,直接从学习实例入手,教给小学生们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知道学习原来也可以这样简单有趣!这些科学家都有着各自的特点:爱因斯坦小时候被认为是个“笨蛋”,老师甚至认为他小学毕业都成问题;霍金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动,只能躺在轮椅上思考世界;没有任何资历的列文虎克,居然成为了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
热门推荐
  • 白色流淌一片

    白色流淌一片

    在剧烈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小说人物跨越了漫长的30年。以主人公许佳明为视角,从希望、告别、成长、信仰、占有欲与梦想六个主题延生出六个人生阶段的故事,既相互牵连,又独立成篇,从一个个侧面展现了从八十年代至今的时代镜像。许佳明的一生不仅是一代人心灵图景的变迁史,更是让你读懂近30年来中国的入口。
  • 我的美女上司姐姐

    我的美女上司姐姐

    出身贫寒的小员工顾乐在公司里被女上司狠虐,正打算辞职,结果公司组织去巴厘岛旅游,美女上司酒后误入顾乐的房间……
  • 黄土地:我的“大学”

    黄土地:我的“大学”

    我是1969届初中毕业生,适逢“文革”浩劫,实际只接受过6年的小学正规教育,初中时光多是在“大革命”、“大批判”中度过的。此后插队、回城、工作,直到改革开放,由于种种原因,始终与大学无缘,是为我人生憾事。 所幸的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在后来几十年的人生路上,我始终努力前行。前行需要知识,我的知识积累,实际上是从插队黄土地起步的,黄土地就是我的“大学”,影响乃至决定了我的一生。 黄土地“大学”是独特的,是有“三记”为证。
  • 魔尊嗜宠:逆天三小姐

    魔尊嗜宠:逆天三小姐

    她,现代十阶冰系异能者,一觉醒来,身处异世,世人皆笑她是灵武废材,废材吗?那就且看她这个废材是如何逆天改命!他,尊天门的一尊之主,受世人敬仰,却不知他其实是魔界的魔尊。当她与他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片段一:魔焱霸气的望着穆云霓:“小野猫,你是本尊的!”穆云霓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将手中的小猫放到他怀中,郑重的点了点头:“嗯,它是你的!”魔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108分钟改变世界

    108分钟改变世界

    本书为2011年4月,俄罗斯为尤里·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108分钟”50周年而出版的纪念图书。全书共分7章。分别介绍火箭的故事;苏联航天器发射场的创建;控制系统和飞船的研制过程;宇航员的选拔;加加林飞行的整个经过;飞行成功后全世界的庆祝盛况。书后还附有关于加加林飞行的最新解密官方文件资料。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钢琴别恋

    钢琴别恋

    薛智明以从小学起的钢琴为业,在同学开的艺术培训班教课,除这,还兼着一份职,中午在一家餐厅弹琴,一周去五天。去餐厅弹琴是朋友介绍的,朋友去那家餐厅吃饭,看到门口摆着招聘琴师的展架,就推荐给了她。她那时没有谈恋爱,正闲着,除每天晚上去培训班上课,白天时间充裕,就去了。职业是钢琴,天天弹,己无喜爱与探索之心,但她还没有厌烦,就还不错。有的同学毕业之后也教钢琴,后来再联系上就己改行干别的去了。那时,他们一帮钢琴系毕业的同学除了往上深造,多是走这条职业路。
  • 你的世界我从未来过

    你的世界我从未来过

    或许是偶然,或许是必然,他的温柔以待使他渐渐走进她的心里住在她的世界,当她陷入他亲手编制的梦网里他却将梦敲碎,告诉她,他的世界她从未来过。
  • 青年作家(2016年第1期)

    青年作家(2016年第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高中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高中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本书装帧精美、制作新颖、内容丰富、功能齐全、是一本经济而实用的优秀作文书,学生“一册在手,作文不愁”。本书既有具体而实用的写用指导,也有优秀的范文点评,还有典型的病文的分析,在书后,独具创意地设有“作文速成宝典”,为临者的同提供写作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