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9200000004

第4章 儿童传播的本体研究(2)

(一)共性

1.时空遍布性

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指出:“我们是传播的动物;传播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它是形成人类关系的材料。”[19]按照这种泛传播的观点,传播对于儿童而言,是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现象。的确,儿童在人类孕育的最初——胎儿期就开始了传播,“第2个月,1英尺长、1/7盎司重的胎儿已能感觉到它的世界。特别是其嘴部区域和脚趾能对触觉有所反应。它已能移动,但因其运动太微弱,母体还不能感觉到。13~14周,母体可以感到胎动。24周内对声音有反应,眼睛对光有敏感。25周时,胎儿能通过身体运动对其附近的声音作出反应”[20]。胎儿不仅能够进行这种和母体的跨空间传播,还有研究表明,胎儿能进行跨时间的传播,“在孕晚期,胎儿会对其母亲的声音作出倾向。在一项设计精巧的研究上,让孕妇对她们腹中还有6周才出生的胎儿大声朗读苏斯博士所著的那本轻快而充满力量的书《呆在帽子里的猫》。在分娩后,让她们的婴儿吮吸橡皮奶头。结果发现,这些婴儿在听《呆在帽子里的猫》中那些他们在胎中就已听到过的声音时,他们会以最大的努力吸奶”[21]。

2.行为伴随性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说法是否太绝对了?难道吃饭、穿衣、住房、走路等行为,也是传播?不错,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衣食住行”也是“传播”。一是这些行为的进行和完成,都离不开传播;二是这些行为本身就是传播,即总是携带、发散(也就是传播)着某种信息。传播有“有意”和“无意”的区分,这种无意的传播,是一种泛传播,“言传身教”中的“身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美国传播理论家瓦茨拉维奇曾经说道:“我也不得不同意,存在着心理分析学家所说的‘心力内投’这类传播。这种传播是无法利用、度量或者调查的。”[22]所谓心力内投是把外部对象或自己所赏识的某些人物的特点结合到自己的行为和信仰中去的一种防御机制。这种“心力内投”就是一种泛传播。所以,成人要重视传播的行为伴随性,尤其要注意这种行为伴随性中的传播无意特征,意思就是说,成人的日常行为会在无意间携带着信息进行传播,在孩子身上产生一定的传播效果。

3.极端重要性

传播在人类发展、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传播一词(communication)与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社会学家查尔斯·科利在70年前写的一篇文章中称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是一切智能的象征和通过空间传达它们和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手段”[23]。还有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萨皮尔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一版)中精辟地写道:虽然我们谈起社会时往往好像它是一个由传统所限定的静止的结构,但是,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说,根本不是这样,而是各种大小和复杂程度不同的有组织的单位的成员之间部分的或完全的了解所组成的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网状系统[24]。从以上学者的见解中,我们能够认识到人类关系的存在、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或则明晰或则含糊地涉及传播。

另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播的最基本体现——交流与沟通,是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须臾不可或缺的一种活动。“一个人每天除了睡觉,3/4的时间都在从事传播与沟通活动。人们常说‘衣、食、住、行’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基本需求。其实这种说法还不全面。应该说,衣、食、住、行、传是人类生活中必需的内容。这里的‘传’是人们的一种天生具有的信息交流行为”[25]。笔者想起2014年春节,许多媒体着重就“家规家训家教”进行探讨和报道,相关报道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的行为无非是想告诉我们成人,在儿童日常生活中,除了管好孩子的吃穿住行,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开展相关知识的教育传播。

(二)特性

1.基础性

儿童传播是人类传播的基础。人自呱呱坠地向外界啼哭开始,或者说从娘胎中隐隐胎动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传播。曾经有位作者记录了他小外甥出生时的情景:“第一个动作是哭,既不是愤怒的……也不是欢呼,……而是急促的、带着声音在抽鼻子,然后是长而细小的啊—啊的声音,没有眼泪,带着苏格兰风笛的音色。伴着单调而凄厉的哭音,婴孩露出她红色的、皱巴巴的娇嫩的肌肤……”在笔者看来,这位作者不仅描绘了人类出生时的情景,如果按前面讲到的泛传播来看,他同时也描绘了人类在出生时是如何传播的。人类就是这样不断地通过内在或者外在的,有意或者无意的传播,从而慢慢地认识世界、把握世界,为生命找到了最终的意义。而在这漫长的人类传播旅程中,儿童传播是重要的,因为它是基础。心理学家曾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始”;“3岁看大,7岁看老”。这些都喻示着一个道理:儿童期是人类最初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尽管有时候,成人因其在人类传播中所具有的绝对话语权而完全忘却了传播发生的历史,更完全忘却了自身是“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这一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回避儿童传播在人类传播中的基础性问题。

2.发展性

儿童传播随着儿童的发展而发展。“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其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化。这一发展变化从生命形成到成熟大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身心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身心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三是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五是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文化人的发展。儿童发展既不像成年人那样平稳地进入“高原状态”,更不会像老年人那样进入衰退状态,儿童发展是一种快速的、递进性的发展状态。儿童传播作为儿童发展的一个部分,也是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中不断发展。在人类传播中,它相对于成人传播,具有更加明显的发展轨迹。

3.互促性

儿童发展与儿童传播发展相互促进。也就是说,儿童的发展促进了儿童传播的发展;反过来,儿童传播的发展促进了儿童的发展。笔者想起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组织,这种组织就是以儿童的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这一学科结构随着年龄的提升,不断强化,学科结构与儿童年龄同步呈螺旋式上升。儿童传播与儿童发展也是如此,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儿童发展离不开传播,传播发展也离不开儿童发展。发生认识论创始人让·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其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也认为,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发育是遗传与环境间一系列复杂性交换互应的结果。而在学者们所指的“环境”中,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思考

在儿童发展领域,存在着大量持有各种不同观点的理论,它们探讨儿童本身以及他们如何发展等问题,我们不难从中归纳出研究儿童发展的4个基本命题:①发展的进程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②所有儿童发展是否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模式,还是有许多其他可能的模式?③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哪一个因素在发展中起着更重要的决定作用?④个体儿童是否在早年就建立起稳定的终身行为模式,还是不断地发生变化?

儿童传播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我们之前讲过,儿童传播是指儿童与人、与社会,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之间的一种传播。从含义上看,儿童传播涉及较多层面的东西,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从其中一个方面——儿童传播力的发展,来分析上述4个问题。儿童传播力是指儿童在传播时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属于儿童发展的一个能力,那么它是否也会面临前面所述的儿童发展中的问题呢?第一,儿童传播力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比如婴儿在出生时就有了传播能力——啼哭,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之后成长中的哭泣与出生时的啼哭什么关系?两者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第二,儿童传播力的发展是否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模式,有几种模式?第三,儿童传播力的发展中,什么因素在发展中起着更重要的决定作用?儿童传播力是否是本能反应,是个体发展占主导,还是个体之外的原因占主导呢?第四,儿童传播力是否一直稳定不变,还是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幼儿期的传播力和婴儿期的传播力有什么变化?儿童传播力和成人传播力有什么不同?等等。

注释

[1](美)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2]赵晓春:《农业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吴凡主编:《传播学概论》,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4]吴凡主编:《传播学概论》,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5]吴凡主编:《传播学概论》,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6]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7]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9](美)沃纳丁等:《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陈韵昭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10](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11](美)沃纳丁等:《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陈韵昭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12]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13](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14](美)沃纳丁等:《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陈韵昭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15](日)山田实:《大众传播研究入门》(日文版),芦书房1988年版,第6页。

[16]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17]申凡主编:《传播学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18](美)华生:《行为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页。

[19](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20](美)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21](美)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22](法)阿芒·马特拉等:《传播学简史》,孙五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23]Cooley,C.H.Social Organization: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01;reprinted.,New York:Schocken Books,Inc.,1962,p61.

[24]李大玖著:《海外华文网络媒体:跨文化语境》,新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25]王德海编著:《传播与沟通教程》,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第二节 儿童传播的要素与过程

一、儿童传播要素

(一)传播要素

传播要素是指任何一次完整的传播活动都必须包含的因素。以下我们着重介绍“5W”传播要素和“7W”传播要素。

1.“5W”传播要素

在传播学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传播要素的是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D.拉斯韦尔。1948年,拉斯韦尔在他的著作《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5种基本要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播5要素或者“5W”要素,即Who、Say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对应中文的翻译就是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

(1)谁,即传播主体。又称传者、传播者、信源等,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是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传播主体又可以称为“信源”,他是信息的来源,以发出信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传播主体通常是主动的,信息正是由他传播出去的。

同类推荐
  • 中国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本书将人道理融入故事之中,它能教会你如何识别好人与坏人,它能告诉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它能让你多侧面、多角度地去认识社会,把社会中的真、善、美、丑、一一辨认出来。总而言之,它能让你更聪明、更优秀。这些选编的故事中运用大量的夸张手法来描摹事物,抒发感情,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更深刻地把人物的喜怒哀乐、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了。这些故事会伴你走过美好的童年,让你感到生活的每一天都很新鲜,希望你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获取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路,以便在日新月异的新世纪中,实现你的梦想。
  • 淘气包比比扬历险记

    淘气包比比扬历险记

    一个淘气顽劣的小男孩,他不爱学习,不听父母和老师的教导,离开家和学校四处流浪。流浪期间他结识了长角的小魔鬼,结果被魔鬼陷害,换上了没有思想的泥巴脑袋,又误入魔鬼王国。在魔鬼王国中,他的智慧和善良慢慢苏醒了。《淘气包比比扬历险记》是埃林·彼林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描写一个顽劣的、不听教导的男孩,干了许多坏事,最后在小魔鬼咳克的诱惑下,被换掉了脑袋,骗入魔鬼王国。在魔鬼王国中,他的智慧和善良慢慢苏醒了,终于战胜了恶魔米里莱莱,冲出了魔鬼王国并换回了自己的脑袋,成了一个好孩子。
  • 奇趣昆虫王国(我的动物朋友)

    奇趣昆虫王国(我的动物朋友)

    昆虫是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动物,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但昆虫也可能对人类产生威胁,如蝗虫和白蚁。而有一些昆虫,例如蚊子,还是疾病的传播者。
  • 小公主

    小公主

    伦敦的贵族学校里,有一位享有“公主”待遇的明星学生——萨拉。在她十一岁的生日宴会上,突然传来一个噩耗:父亲投资钻石矿失败,破产去世。这让势利的女校长气愤不已,不仅剥夺了萨拉的特殊待遇,还让她打工偿还学费。萨拉一夜之间从令人羡慕的“小公主”变成了可怜的女佣。她每天要干各种杂活,还得挨饿受冻。但莎拉始终乐观地面对困境,跟洗碗女仆、印度绅士,甚至阁楼的老鼠交上了朋友。她幻想出一幕幕阁楼奇遇安慰自己。没想到,有一天醒来,美梦居然成真了……
  • 宇宙的秘密

    宇宙的秘密

    宇宙是怎样产生的?宇宙有多大?宇宙的中心在哪里?茫茫宇宙中是否存在着人类以外的智慧生命?人们对宇宙奥秘揭示得越多,人们就越发现宇宙的神秘与深不可测。无论浩瀚的宇宙多么壮阔,我们会渐渐了解它的奥秘,而不是迷失在它的广袤莫测之中。我们还必须回到地球——那在宇宙中渺小如一粒微尘,却又得天独厚的行星,以及它周围的世界——太阳系。了解人类的摇篮——地球,以及人类的家乡——太阳系,是我们最迫切的需要,也是我们探索宇宙奥秘,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开始。
热门推荐
  • 师傅在上

    师傅在上

    叶姑娘的追夫之路,永远不要和师徒开玩笑,他们只会让你们永远笑不出来。无虐,宠文
  • 侦探手札之校园疑云

    侦探手札之校园疑云

    八旬老太为何罗死街头?宿舍内的宠物狗为何半夜频频惨叫?女生宿舍为何屡遭黑手?老尼姑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数百小母狗身亡的背后有隐藏着什么?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这一切…………………………………………………………………………………………和本书没有半毛钱关系。
  • 托马斯·沃尔夫系列(套装共5册)(天使望故乡+上帝的孤独者+网与石+时间与河流+无处还乡)

    托马斯·沃尔夫系列(套装共5册)(天使望故乡+上帝的孤独者+网与石+时间与河流+无处还乡)

    本套装包括:《天使望故乡》、《上帝的孤独者》、《网与石》、《时间与河流》、《无处还乡》共5本。大萧条时代的美国名利场,天才陨落后的璀璨回光;寻找人性沼泽里的救赎之路,一部悲喜交融的长篇遗作!托马斯·沃尔夫的小说充满活力,可以毫无愧色地和我们的完美作品媲美。沃尔夫不仅对自然世界十分关注,而且还经常将人物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加渲染。沃尔夫对完美的小说艺术形式绝非漠然,但他深信浓烈的感情会生成与之相匹配的艺术形式。这种完全自我的表达方式,最终会自然成为完整的,充分的艺术表现手段。
  • 抱着氧气奔跑

    抱着氧气奔跑

    直到这一刻,他半跪在病床前,怔怔地盯着母亲的面庞,听病人们间断发出的难抑的呻吟,才意识到什么是养育之恩。在这深夜闷热的病房中,过去那张生动活泼、满目慈爱、动不动吓唬他、说教他的容颜,如今在一尺开外,被巨大的孱弱和极度的痛苦所笼罩,灰土土的看不到一丝光亮不说,还在细细白白绿绿红红的医用塑料管裹挟下,紧缩着眉头,散乱了头发。虽然八九天没吃饭了,她的额头比生病前显得要宽大,不过,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那是虚的,是脸颊过于瘦削衬托的,不饱满,不实成,是医用液体催起来的。
  • 慈禧的雪梨花玉枕

    慈禧的雪梨花玉枕

    咸丰十一年夏。娄月仰带了他的“皮黄”班子“仰月班”在恭亲王奕沂的府里出堂会,是为了奕沂跟英法联军签定条约的事情做准备。皮黄就是现在的京剧,当时叫京调或者皮黄。他领手下住在恭王府里的一个小院;子里准备节目。咸丰皇帝前些日子突然在热河驾崩。娄月仰想恐怕唱戏的事情就要蒋空了,就叫手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可是一直没等到王府管家让他们走的话,到了这天晚上,恭亲王让他去见他。
  • 不屑凰王宠:庶女要升仙

    不屑凰王宠:庶女要升仙

    被家族流放,本以为这一生注定凄苦潦倒、冷情冷性!孰料时来运转,她从废柴变天才,惊艳大陆,风华天下,引无数宗门贵少、英雄俊杰竞折腰!她生性冷情,从不识情为何物,被世人斥责冷血无情,无心无肺,直到她遇上他,一个称霸天下的王,一个将天才踩在脚底,如仙、如妖,深情不悔的男子……“我不知道,下一辈子能否再遇见你,所以我今生才会这么努力,只希望追上你的脚步,与你同行。”她逃,他追,她是废材,他就是烈火,势要把她给融入骨头里,“此生,我定要执你之手,将你拖走。”他为她,倾尽天下、白衣染血,只愿唤醒她两世冰封的心!
  • 你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生

    你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生

    “从故乡童年,到至亲往事,从草木月光,到终须告别,从城市里的孤独,到和自己妥善共处。从眷念执着到放下,从念念不忘到回响……”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他一路走来的内心独白,真实的人生、悲喜的经历以及一路走来*清晰的感受。这一次,他不谈励志,只想与你分享生活哲学。
  • 哈佛游戏全书

    哈佛游戏全书

    如果你平时不喜欢做逻辑游戏。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爱上它;如果你是个逻辑游戏迷,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觉得有新意;如果你觉得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上的题太简单,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出师了!逻辑思维是人的一种潜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则是智商高的表现。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藏,只要我们愿意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培养和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提高
  • 腹黑蛇女不厚道:误娶猥琐妃

    腹黑蛇女不厚道:误娶猥琐妃

    “你叫什么名字?”男人看着她吓得惨白的小脸,出声问道,嗓音低沉而厚重,不冷不热。他便是龙泽,本体是少有的五爪金龙,龙族的新任龙皇!眼前这小女孩,他从未见过,有着如清泉一般的眼,如远山之黛的眉,更有一对鲜嫩异常的红唇,小小年纪便可一窥她今后的绝世美貌。她近距离看到了他的脸,突地绽放出一个天真可爱的笑容,忍不住伸出嫩嫩胖胖的小手,在他的脸上,自额头到鼻翼,再到嘴唇,勾出一个性感俊逸的弧线,那嫩嫩的小手传来的触感,让他的心莫名的软了。
  • 成就一生的好性格

    成就一生的好性格

    本书从中庸型性格、果敢型性格、理智型性格、创新型性格、坚强型性格、谨慎型性格、社交型性格、开朗型性格、宽容型性格、低调型性格等成功人士必备的10种性格出发,用精辟的语言对这些性格进行精确的论述与剖析,通过经典事例与理论点评,向读者展现了性格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让读者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学习成功者身上所具备的优良性格,从而使自己的性格更加完善。一个人拥有好性格,必然会收获好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