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6400000005

第5章 不尊重使教育打折(4)

一个会“顶嘴、辩解”的孩子,头脑中往往已经开始建立是非、善恶的标准,因此,才显示了不唯命是从、求实明理的思想特质。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还要用高压政策要求孩子与自己的观点一致,就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唯唯诺诺的性格。

事实上,对于某一个问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部分观点必定会与父母的思维有差异,这并不是坏事。相反,正因为孩子的观点与父母不同,才显示出孩子思想的独立性,证明了孩子的思想正走向成熟。而在“教官式”父母教育下的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非常容易受到诱惑。因为在他们小时候,从来不被允许做任何决定,而是被训练成为听从命令的人。因此,等这些孩子长大了,指导他们的思想行为的模式没有变,他们仍然习惯听命于自己以外的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成为可悲的盲从者。

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孩子,不要总是命令孩子遵从你,也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想法赋予孩子,让孩子去做他不感兴趣的甚至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只要他们不犯很大的错误,就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

善用“对不起”的艺术

一般来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习惯通过正面行为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引导孩子走正确的道路。然而,家长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做对事情,有时也会犯错误,尤其是面对孩子时,往往会有一些错怪孩子的行为。这个时候就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家长应不应该向孩子道歉?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家长都没有放在心上,他们认为孩子很快就会忘记曾经的伤害,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儿童对于管教他们的人的错处,感觉像猫一样灵敏,他们非常清楚别人是爱他们还是勉强容忍他们。”

有调查显示,孩子们最讨厌家长的“罪状”就是做错事却不肯认错!这恰恰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多数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有的家长认为:“我是长辈,就是不对也没什么。”

有的家长对孩子既没有悔意,也没有歉意;有的家长顾虑重重,认为向子女承认错误会失去做家长的尊严和权威。说到底是家长没有摆正自己和孩子的位置,忽略了对他们的尊重。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如果从不向孩子承认自己的缺点、过失,孩子就会产生“父母实际上总是出错”的观念,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家长充满怀疑;相反,如果家长能郑重地向孩子道歉,孩子就会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不仅可以提高其分辨是非的能力,还能让他体会到被别人原谅的感觉。

所以,当父母的行为伤害了孩子,让孩子内心感到难过时,父母一定要勇于向孩子说“对不起”,以抚平他们不满的情绪,让他们得到尊重。

著名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有一次因为心烦,出手打了小女儿。这一幕恰好被在外屋的次子立雕看见了,他一下子就跑到了闻一多与小妹之间,拦住了爸爸的手。

这个小男孩义正词严地批评父亲的野蛮行为,说:“爸爸,你自己是搞民主运动的,天天讲民主,在家里怎么就动手打人呢?”

闻一多听后,先是一愣,接着就安静地坐了下来。

他沉思了一会儿,走到儿子立雕面前,严肃认真地说:“我错了,不该打小妹。我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管教我的,所以我也这样对待你们。但我希望你们记住,将来不要用这样的方法对待你们的孩子。”

这样的道歉无疑使父亲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显得特别高大,并能让孩子学会道歉、明辨是非,从而真正地理解尊重的内涵,进而引导孩子更好地走自己的路。

西班牙有一个叫卡哈的男孩,他小时候非常调皮。13岁那年,他运用所学的物理与化学知识造了一尊大炮。他决定试着发射一下,没想到那尊大炮真的响了,还把邻居家的孩子打伤了。这个祸闯得太大了,卡哈因此被罚款和拘留。

身为外科医生的父亲对于卡哈的行为十分震惊,等卡哈从拘留所出来时,他的怒气还没有消。

父亲先是狠狠地训斥了卡哈一顿,并对他做出了严酷的惩罚——责令他停止学业,学补鞋子。

这样的惩罚等于把卡哈的前途与人生全部毁掉了,对于卡哈来说,这比失去生命还要痛苦。

后来,父亲也越来越觉得这个处罚过于严厉。孩子闯了祸是要管教,但也不能因此而断送他的一生。

父亲思虑再三,终于决定从补鞋铺接回卡哈。

当他看到穿着破鞋、全身脏兮兮的儿子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他一把搂住卡哈深情地说:“我做得不对,我向你道歉。我不该因为你闯了一次祸而中断你的学业。从现在起,你就继续学习吧,你会有出息的!”

卡哈听了父亲的话,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卡哈变得谨慎认真起来,他潜心学习骨骼学,并成为举世瞩目的神经组织学家,荣获了诺贝尔奖。这个闯下大祸、最终被父亲原谅的男孩后来被称为“西班牙王国上空的一颗光辉灿烂的巨星”,他的全名就是拉蒙·依·卡哈。

千万不要忽视一句“对不起”的作用。道歉、认错是诚实的体现,而诚实又是成长进步的第一阶梯。要使孩子健康成长,家长犯错误时就要勇于向孩子说“对不起”。

当然,认错并不是随随便便说一声“对不起”,尤其是对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孩道歉时,态度更应温和、委婉,要用接纳、关怀的眼神面对孩子,坦诚地和他们沟通,可以温柔地摸摸他们的头或给他们拥抱。

当然,每个小孩接受道歉的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你发自内心的善意和关爱。

总之,当父母发现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过分严厉时,或者从孩子的言行中明显感觉到他的自尊心受伤时,你不妨放下架子,向孩子认个错。

勿入男孩的私人空间

男孩进入青春期后,许多父母发现孩子渐渐“远离”了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与父母倾心交谈。为此,不少父母疑神疑鬼,总认为孩子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心中始终不踏实,其实,这是不必要的。

随着孩子逐渐走向成熟,他也会交朋友,也会有自己的兴趣、秘密,会渴望有一个自由的空间,这是一种正常的需要。当你的孩子开始懂得隐藏自己的心事,就表明他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这个时候,他内心里最渴望的不是家长的干涉,而是家长对自己成长的认可与尊重。

但是,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明白这个道理,也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够做到开明地教孩子。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怕孩子走错路,因此常常自作主张,对孩子的个人空间肆意侵扰、横加干涉,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每当孩子回家,有些家长就质问孩子,比如在学校发生了哪些事情,老师布置了多少作业;和哪个同学一起回家,一起玩耍;甚至和同学通个电话也要问清楚对方的名字,说了什么话,是什么关系等。对此,孩子不胜其烦,他们认为家长不信任他们,不尊重他们的“隐私权”,于是开始躲避家长,许多事情都对家长保密。面对孩子刻意的躲避行为,家长反而更加迫切地想要了解孩子的一切,于是采取许多“侦破”手段。

有一天早晨,亮亮背起书包赶去上学,刚刚走出家门,忽然想起作业本没有放进书包里,于是,他转身往家跑。

当亮亮掏出钥匙打开门,看见妈妈正从自己的房间里走出来,脸上显出不自然的神色。

他并没有太在意,便走进房间去拿作业本。一推开门他愣住了,只见自己书桌的几个抽屉都敞开着,日记本、玩具、同学们送的生日礼物都堆在桌子上。

亮亮一下子明白了,肯定是妈妈干的。

他跑出房间,生气地问妈妈:“你为什么翻我的抽屉?”

没想到,妈妈比他还生气:“怎么了?我看看儿子的东西还有错吗?”

“可是,你没有经过我的允许,这是不尊重我!”亮亮听了,更加气愤了。

“小小年纪懂什么尊重啊,别忘了我是你妈妈,还要你来允许?快去上学吧!”妈妈毫不在乎地说。

亮亮听后,一声不吭地背起书包上学去了。等到下午放学,他便买了一把锁,回到家后,亮亮就把书桌的抽屉上了锁。事后好一阵子,亮亮都闷闷不乐。自此以后,他即便心里有事,也很少和妈妈交流了。

实际上,有些家长往往存在心理偏差,他们片面地认为只有将孩子放在自己严密的监督之下才放心,一是怕孩子不听话有什么越轨行为,二是怕孩子遇到什么危险,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可是,他们没想过,孩子也有自己的秘密与隐私,也渴望有自己的空间,没有谁会希望自己的生活总是被干涉。优秀的家长会与孩子交流而不是干涉,会给孩子帮助但不会企图控制他们,会为孩子预留空间但不会完全放手。

孩子们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有自尊,有自己的人格,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而家长只是孩子的顾问,不是代理人,更不是操纵者。

不要嘲笑男孩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理想,只不过有的人理想比较渺小,而有的人理想比较远大。可是,无论如何,每个人的理想都应该得到尊重,因为尊重他人的理想就等于在延续他人的希望。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有些家长偏偏对孩子的理想大肆嘲笑,甚至横加打击,根本就没有把孩子的理想放在心上;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理想不切实际、荒诞不经。其实孩子们对自己的理想往往是非常执著的,即便长大以后,经历了许多风雨,回过头来,他还会记得自己当初的理想。

有个小男孩,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奖给他一本《世界地图》。他非常高兴,放学跑回家后就开始研究这本《世界地图》。

他一边为家人烧洗澡水,一边在炉边看地图,当他看到埃及地图时,心中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到埃及去。

他的头脑中浮现出埃及的一切:金字塔、埃及艳后、尼罗河、法老王,还有很多神秘的东西……

他沉浸于浮想联翩之中,一时间忘记了添柴。

他正入神的时候,突然一个人影从浴室里闪了出来,并大声对他喊道:“你在干什么?”

他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他说:“我在看地图!”

爸爸很生气,说:“炉火都熄了,还看什么地图!”

小男孩说:“我在看埃及的地图。”

爸爸跑过来打了他两个耳光,大声说道:“赶快去生火!看地图有什么用!”

小男孩忍痛倔强地说:“我要去埃及!”

爸爸一愣,但随即回过神来,把他踢到了火炉旁边,然后用很严肃的表情跟他讲:“我向你保证,你这辈子也不可能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赶快生火。”

看着爸爸严峻的脸,小男孩呆住了,心想:“爸爸怎么给我这么奇怪的保证?我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吗?”

不,长大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埃及!小男孩下定了决心。

20年后,当年的小男孩已经长大了,成为一个大老板。他第一次出国就去了埃及,朋友问他:“埃及还没有开放观光,那里的生活条件也不好,你为什么要去那里?”

他郑重其事地说:“因为我的生命不要被保证。”

当他站在埃及的土地上,看到那一座座金字塔时,他想起了20年前的地图和父亲的训斥,便买了张明信片写信给爸爸。

他在明信片中写道:“亲爱的爸爸,我现在在埃及,这封信就是在金字塔前面写的。记得小时候,你打我两个耳光,踢我一脚,保证我不可能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可是,我现在就坐在这里给你写信。”

一个人的理想不需要别人的保证,没有人能够提前预知自己是不是一个伟人,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个人最初的梦想,其力量是巨大的。千万不要小看孩子小时候作出的决定,即便在当时看起来是那么不切实际,如果你能够尊重孩子的理想,并给予鼓励与支持,那么孩子最终会因理想爆发非同寻常的力量。

在很小的时候,乔丹就有了自己的篮球梦。一天,他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母亲,母亲听了小乔丹的理想,并没有讥笑他,而是对他大加赞赏,为他有了自己的梦想向他祝贺,鼓励他向篮球明星学习。

不仅如此,自此以后,母亲还经常抽出时间和小乔丹一起欣赏报刊上篮球队员们驰骋球场、飞身灌篮的矫健身影和飒爽英姿。同时,她建议小乔丹把那些花花绿绿的图片剪下来,贴到房间的墙上去,这样,小乔丹就可以与偶像们朝夕相伴了。

孩子的梦想是世界上最具价值的珍宝,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巨大的牵引和激励作用。家长不要对孩子的梦想不屑一顾,甚至大泼冷水。记住,一个没有梦想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因此,请尊重孩子的理想,并时刻呵护孩子的理想。

同类推荐
  • 不娇不惯教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教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一一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她们的任性要求,她们就可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 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给孩子一个赞赏的微笑,就像阳光照耀含苞欲放的花蕾: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语。就像甘露浇灌干涸开裂的土地。父母们要意识到“教育不等于教训”后者只能成为前者的障碍。事实上,全世界最优秀的孩子都是被“鼓励”出来的,鼓励教育是第一家庭教育,它能使孩子获得勇气、自信自主性和上进心这是成功的重要基石。
  • 成就一生好习惯

    成就一生好习惯

    本书作者杨冰为注明家庭教育研究专家,出版家庭教育类图书十余种,发行量超过300万册,本书是其代表作品,发行量达100万册。本书由著名教育研究专家孙云晓作序推荐,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畅销书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连续荣登全国46家大型书店书城图书销售排行榜,并被多所中、小学列为必读数目。本书详细讲述了培养孩子好习惯108法,针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一一提出了解决之法,理论和案例相结合,具有十分强的实操性,深受读者和媒体好评。
  •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失败的、无效的,就是因为他们运用的方式是消极的,他们习惯用命令、教训、呵斥、指责、责骂的方式去沟通。今后一定要彻底改掉以前那种家长作风式的无效沟通方式,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充分考虑到与孩子思想观念的差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 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本书从孩子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入手,用实例再现情景,因而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特点,使年轻的父母们一读便能轻松的和自己的孩子对上号,进而掌握孩子每时每刻的想法,以满足孩子的真正需要,让其健康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美人请上轿

    美人请上轿

    青梅竹马,果然是被用来破坏的,不是你不够强大,而是你不是最强大;委屈远嫁,果然是被用来炒作的,不是我不够美丽,而是你看中的是权力;兜兜转转,才忽然发现,原来那人,早在灯火阑珊处,只是你不曾向前,我不曾抬眼。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 惑星光世纪

    惑星光世纪

    一场乌龙的地球保卫战,一次看似轻松的南海假期,在可鲁瓦岛上,几名来自夏威夷大学的年轻人却莫名其妙陷入一场可怕的疫疠中,身体逐渐溶化的死于非命,然而,从死尸中重生的,却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强的种族——“昆虫”。
  • 天香

    天香

    这是一个男人缺席而由女性立户持家的故事,究竟三代女人具备何种功夫,使香火得以延续?天香园中的“好男好女”各自经历怎样的曲折,方顿悟出生命自在花开花落的平凡幸福?
  • 我当知青那几年

    我当知青那几年

    知青下乡几年的体会。想跟同辈人交流思想,想跟同辈人在万千回忆中,带着笑意,共度现在的美好时光。
  • 飞虾带剑舞

    飞虾带剑舞

    一个夏日的早上,暴雨初晴。富家河镇的集市上,来了一个中年妇女,她头戴一顶雪白的大草帽,肩挑一对小木桶,身后跟着一个小女孩儿。这是母女俩。母亲中等个子,身材不胖不瘦,面相十分俊俏。她前面的木桶里装着银龙小虾,后面的木桶里装着金龙大虾。她迈着均匀的大步进入市场后,把木桶轻轻放在街口一个酱油铺的墙下,女孩儿从背着的褡裢里拿出一个乌黑的圆牌,一边“当当当”地拍打,一边大声叫喊着:“活银龙小虾,活金龙大虾,卖银龙小虾,卖金龙大虾……”
  • 胭脂醉:我不是小太监

    胭脂醉:我不是小太监

    胤朝皇宫,七月半的夜晚,倾盆大雨中,冷宫王才人所在的偏房总管太监何福死于意外,养女何妙妙发现养父丧生,在与王才人商讨之后,考虑到身处冷宫,为了免去风波,也为了讨这一口饭吃,何妙妙毅然决定埋葬养父,女扮男装,从此走上了一条假扮小太监的不归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咸也好,淡也好

    咸也好,淡也好

    本书以“小故事”(或精品美文或寓言说理)+“咸淡指数”+“咸言淡语”的形式,演绎生活中的咸与淡,而在这咸与淡中你还可以品尝出种种不同的滋味,它们就是每天与我们常见却往往又擦肩而过的种种生活哲理。它们始终高扬着人性的温情,同时又带给我们最为睿智的思考。
  • 有匪4:挽山河

    有匪4:挽山河

    周翡这一行人过淮水,入楚地,于江陵一代寻到齐门禁地所在。 一块自己把玩的闲章、一把装剑的“盒子”、一个不值钱的银锁、一个女童的镯子,还有一根秃毛拂尘……李晟凭着禁地中零落的线索,逐渐拼凑出“海天一色”的真相。 与此同时,千岁忧所书的《白骨传》于一夕之间传遍金陵的街头巷尾,唱得赵渊寝食难安。 祭祖大典临近,多方势力纷纷上路,辔头指向同一处——南都金陵。 这祥和的金陵城,还能安稳几时?
  • 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全集)

    明代大智者王阳明的一生,是追求人生大智慧的一生,是成功运用人生大智慧的一生,是学做圣贤的一生,是成就圣贤的一生,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长篇历史传记小说《王阳明》全书约108万字,分《学做圣贤》、《龙场悟道》和《我心良知》三部,从王阳明在浙江余姚出生写起,以其五十八岁在江西大余青龙铺逝世为终。全书依据王阳明亲传弟子钱德洪等人编排的王阳明年谱,依照《王阳明全集》所提供的诗赋、奏疏、文章等资料,参照多种史籍以及各种研究资料,结合作者的儒学和佛学修行实践,以求学人生大智慧和运用人生大智慧为核心,力图描述作为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的王阳明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