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6500000004

第4章 “护犊”式教育有害无益三

刚开始妈妈天天提醒,可是小敏嫌妈妈唠叨,特别抵触,有时即使小敏记得洗澡后要将衣服放进洗衣机里也会故意不放,还将衣服扔得到处都是。后来妈妈改变了策略,让小敏用本子记下每天都要做什么以及洗澡后该做什么事,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从此以后,小敏再也没有忘记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里。想想你的女儿是不是平时比较懒惰,不喜欢做家务,有些父母对这种情况虽然恼火,却也习以为常了。但父母并不知道,女孩的这种坏习惯正是自己平时对她们过于宠爱造成的。父母认为她们的任务是学习,除了学习之外什么都不重要。如果孩子想帮父母做些事,父母总以怕他们碍事或耽误学习而制止,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不负责任和依赖的习惯,从来不让女儿自己走路的父母只有一直抱着女儿走下去了。从小不做家务的孩子除了依赖心理强,没有自理能力外,多半还有自私的毛病。许多有女儿的父母反映,孩子的头脑很聪明,却融入不到人群中去,人缘往往不是很好。其实父母在抱怨女儿的时候,忽略了她们的一个缺点——自私,而且女孩的这个缺点也是和父母有关的,因为那些备受父母宠爱的女孩遇到事情总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父母则是放纵女儿自私的人。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处理能力,帮助孩子走出自私的心理,杜绝孩子自私性格的形成,就要放弃对女儿的溺爱,先让她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帮助你做一些事。当然,父母在让女儿做一些劳动时,也可尽量把劳动游戏化,这样能让女儿更有兴趣参加。教女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美国人戴维利用假期带着他的孩子到一位中国朋友家去做客,他的孩子中有一个叫珍妮的小女孩,这是他最小的孩子,刚刚8岁。这位中国朋友对这个小女孩印象最深,因为这个女孩背着一个显然和她年龄不大相称的旅行包。有一次,两家人决定出去旅游,小女孩依然背上这个大旅行包。这时中国朋友有些看不过去了,他对珍妮说:“这包太重了,我来帮你背吧!”珍妮听完此话,睁大双眼疑惑地看了看中国朋友,然后很有礼貌地说:“谢谢你,不过我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拿。”其实珍妮的父亲当时就在她身边,而且他的背包和女儿的差不了多少,要帮女儿拿包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时中国朋友问珍妮:“你每次出去旅游都是自己拿东西吗?”珍妮笑笑说:“当然。”虽然那天珍妮背的包很重,可是她玩得依然很开心。这让中国朋友不由得想起自己看到过的一个和珍妮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在一个下了很大雪的早晨,一个看上去八九岁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表情很焦急,她对着马路边正在为她叫出租车的妈妈喊:“你能不能快一点,再拦不到车,我就迟到了!”而妈妈正一手抱着孩子的书包,另一只手向过往的出租车招手,她也急得满头大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一种有责任感的体现,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一定不会让父母代劳该自己做的事。他会自己整理玩具、书籍、书包等物品,也会自己收拾房间,这样的孩子最常说的话就是:“没关系,我自己来!”他们还会主动要求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扫地、洗碗等,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帮助家里做些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体现,作为父母没有义务和责任替他们包办一切。如果女孩总是习惯把一些该自己做的事交由父母代劳的话,父母就需要反省自己了。在教女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让女孩尝试接触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为了避免培养出不能对自己负责的女孩,父母应该让女孩在小时候就尝试接触各种事物,培养她们的独立能力。也许在刚开始的时候,她们会给你添不少麻烦,或偶尔犯一些错误,即使这样也要让她们坚持自己做。这是教育女孩有责任心的第一步。2父母要多鼓励女孩父母要善于抓住女孩的心理特点:女孩需要鼓励。当她们取得进步时,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女孩掌握知识和发展人格的过程就像一个人从镜子里看自己,女孩会把别人对她们的评价当做一面镜子,然后按照这面镜子里的自己去计划人生。如果父母总是说她们做得不够好,她们就会放弃努力,而父母的鼓励则会让女孩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并在这种鼓励下逐渐形成自信的性格。3让女孩学着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教育女孩是一门艺术,父母要培养女孩的责任心就需要自己有耐心让女孩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不要对她们期望过高。如果对女孩的要求过高,她们会因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苦恼,父母也会因为女孩没有进步而失望。不要放任女孩的小毛病现在的家庭中,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由于父母的宠爱,即使在女孩身上有一些小毛病,父母也会放任不管,而父母对女孩过度的关心和迁就更强化了女孩的这些小毛病。要知道,不管是哪种坏习惯,一旦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便可能会改变人的生活,所以每个爱孩子的父母都不应该放任孩子的毛病。小晴每天放学回家后总是习惯性地把外衣一扔就出去玩,而每天早晨上学的时候,她不是因为衣服被压得皱巴巴的不开心,就是为了寻找衣服浪费时间,她甚至还曾因为找衣服迟到过几次。所以,爸爸给她定了一条规矩:回家后把衣服脱下来放到专门的地方,不然她乱扔的衣服就只能被家长收起来,过两周后小晴才能再穿那件衣服。有一天,妈妈给小晴买了一件新衣服,爱漂亮的小晴很高兴地穿着它去学校了,看到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小晴更是对这件衣服爱不释手。可是她放学回到家后却忘了爸爸给她定的规则,又随便把衣服扔到了客厅的角落。第二天起床吃过早饭,小晴把东西都收拾好后却发现衣服找不到了,于是她问妈妈:“妈妈,我的新衣服呢?”妈妈问:“你放学后把衣服放哪了?”“大概是放在客厅里了吧……”“抱歉,孩子,按照你爸爸订下的规则,那件衣服你恐怕要等到两周后再穿了。现在你最好去衣橱里找一件别的衣服穿,否则你又要迟到了。”看到妈妈认真的表情,小晴也只好穿着旧衣服去学校了,不过从那以后,她就改掉了乱扔衣服的习惯。女孩的小毛病其实就是家庭惯出来的。有些父母为了女孩费尽心血,什么事情都帮她们包办了,女孩有什么需求也随时能得到满足,而在一次次地被满足之后,就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而放任孩子的毛病又是许多父母的通病,他们往往认为孩子还小,以后就会慢慢改掉这些毛病。其实放任孩子的毛病不仅不会让孩子慢慢变好,而且还可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要纠正女孩的毛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父母,要让女孩明白小毛病不改就会变成大毛病的道理,耐心地从多方面做工作。比如,和女孩约法三章,并让她们坚持去做,这样的确可以让她们改掉许多坏习惯;女孩在8~12岁时是形成一些习惯的最佳阶段,但是由于此时的女孩辨别能力有限,所以很容易分不清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该改掉的坏毛病,所以父母有必要给女孩订下明确的规定,让女孩明白遵守承诺的重要性;也要有相应的奖惩制度,这样才能让女孩有动力去改正小毛病,养成好习惯。培养女孩的耐挫能力一个能够承受挫折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有一种坚韧的力量,这让他们敢于面对生活。现代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从一出生就注定会受到父母加倍的宠爱,然而正是这种宠爱让孩子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一旦经历失败,他们往往会变得过分自卑或者产生其他心理疾病。经常有新闻报告,孩子因为被父母批评而离家出走或者因为忍受不了学习压力而变得行为失常,有些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些现象都让父母们感到困惑,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差?其实只要父母教育得当,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多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就能避免这种情况,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茁壮成长。对女孩耐挫能力的培养更是势在必行。如果一个女孩耐挫能力强的话,她在挫折面前就不会过分紧张,同时能够乐观、积极地找到应对挫折的方法,而耐挫能力较差的女孩则会因为遇到挫折变得对生活丧失信心,这对她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一个自信的女孩一定是有很强的耐挫能力的,所以只有让女孩充满自信,她们对生活中的打击才能不那么敏感。而女孩的自信又来自于父母的肯定和自身的成就感,所以父母应该学会在生活的小细节中培养女孩的自信,肯定她们的成绩,并激励她们挑战挫折。父母不妨从日常生活入手,适时、适宜地提出女孩力所能及的要求,给予她们独立锻炼的机会,让女孩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女孩的自信心提升了,耐挫能力也能很快提升。妮妮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在考上重点初中以后,妮妮的情绪明显低落,学习成绩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爸爸发现了这个情况,就问妮妮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心事。妮妮没有回答,而是反问爸爸:“爸爸,你说我是不是很笨呀?”爸爸说:“你不笨呀,怎么这样说呢?”“我们刚入学的时候,每个人都做了一套智商测试题,结果同学们的分数都很高,只有我的是最低的。”爸爸说:“可是考学的时候不是按智商来分,而是按成绩来分的。而且智商和能力并不相等,聪明和笨并不能用智商来评价。”“可是我总觉得自己是最笨的人,连在老师提问的时候我都不敢举手。而且我和同学们一样学习,一样复习,自己的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爸爸说:“这主要是你在心里为自己施加了压力,你总觉得自己笨,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从现在开始,你试着把自己心里的包袱放下来,你的成绩就能提上去。”妮妮虽然对此半信半疑,但仍然照着爸爸的方法做了。渐渐地,妮妮又恢复了朝气。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妮妮的学习成绩排到了全校前5名。只有能够承受挫折的女孩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直面压力,所以父母为了孩子的将来,应该在她们小的时候就培养她们的耐挫能力,让她们树立起信心。教女孩学会自强女孩似乎天生胆子就比较小,她们害怕小虫子;会因为怕黑而不敢自己在房间里睡觉;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好像女孩天生就是懦弱和胆小的代名词。其实女孩并非天生懦弱,女孩的性格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有些父母在女孩还小的时候,她们一哭就会恐吓她们,而女孩又很容易就对父母的话信以为真,并对此产生很深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延伸到她们的生活中,让她们慢慢地变得怯懦起来。除此之外,还有些父母对女孩过分溺爱,当她们想自己做些事情时,溺爱孩子的父母会说“不要自己削苹果,刀子会伤到手,我来帮你削”、“别拿碗,小心烫着”……在父母的过分溺爱下,女孩通常会变得娇纵和怯懦,对于一些未亲身体验过的事情,她们会有畏惧心理,而且一旦面对失败,她们通常会变得自卑或焦虑,这对女孩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所以父母应该放弃对女孩“护犊”式的教育,让女孩变得勇敢一些,坚强一些。采儿上小学三年级了,她长得不算漂亮,可以说在五官上她几乎继承了父母的所有缺点:塌鼻梁和黑皮肤像爸爸,小眼睛像妈妈。父母有许多朋友当着采儿的面儿就对她父母说:“你说这么漂亮的妈妈怎么会生出个黑女儿来?”每当有朋友这么说的时候,采儿的父母都会笑着回答:“采儿随她太祖父,他是个立过战功的英雄,是全家人的骄傲。采儿身上就有太祖父的影子,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孩。”的确如此,采儿是个独立性强、思维活跃、胆大又有主见的女孩,而且她还很善于团结其他小朋友。有一次,学校举行了一场拔河比赛,是抽签分组的,每两个同学一组。跟采儿抽到一组的是一个很瘦小的男同学,这个男孩因为没有掌握拔河的动作要领,再加上身体素质不好,最后他们虽然都很努力,但还是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了。当然,被淘汰的还有其他几组队员。说到底,三年级的孩子还小,那些被淘汰的同学都因为不能继续比赛而哭了起来,尤其是和采儿做搭档的小男孩哭得最厉害。这时采儿不但没哭,反而跑过去安慰那个男孩:“我们以后好好练习,等过些天再参加比赛就能赢了,所以,输一次没关系的。”经过他们两个星期的努力,在学校再次组织接力比赛的时候,采儿主动找体质很弱的这个小男孩做搭档。他们配合默契,而且加上他们身小灵巧的优势,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拿到了第二名。这次,男孩表现得兴高采烈,而采儿却比他显得沉稳多了,她只是拿着奖杯向爸爸妈妈远远地示意。除了帮助同学,采儿还是老师的好帮手,她会快快乐乐地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也会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这让教过采儿的老师很喜欢她,都说采儿心理素质好,是个不简单的小姑娘。采儿之所以这么小就显露出自信的气质和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他们灌输给采儿的精神,才让采儿对自己的好印象多于人们的负面评价。采儿的父母对女儿灌输“长得平凡没关系,胜不骄、败不馁的自信比漂亮更宝贵”的理念,一句“像太祖父”,结果他们的女儿就真成了太祖父式的“小英雄”。让女孩“吃得苦中苦”许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见不得孩子受一点苦。于是有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父母的溺爱让孩子缺乏吃苦和独立的精神。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足够了,他们除了对女孩的学习坚决不肯妥协之外,其余的事都持“好商量”的态度。其结果是女孩空有好成绩,却缺乏做事的能力。这让她们在生活中处处碰壁,慢慢地失去自信,不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就连让父母感到最骄傲的学习成绩也会跟着下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说:“想要成为幸福的人,首先就要学会吃苦。”当然,孩子毕竟还小,在没有经过锻炼的情况下,他们不习惯吃苦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家长还是应该灌输给孩子“吃得苦中苦”的精神,不应该因为心疼孩子就不让他们吃苦,要知道,吃苦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幸福。一天,明明的妈妈去同事家串门,刚好同事6岁的女儿也在家中。明明的妈妈看到同事的女儿正在自己洗袜子。她问同事:“孩子这么小,怎么让她自己洗?”同事回答:“因为她不会,所以让她学着洗。”明明的妈妈说:“可是她也洗不干净呀。”同事笑笑说:“这没什么,多洗两次就可以了,总有一天她会洗干净的。”明明的妈妈开玩笑地对同事说:“你不会是拿锻炼孩子的幌子偷懒吧?这么做的妈妈真少见。”同事又笑笑,说:“上次我去你们家,你儿子想帮忙收拾屋子,你怎么不让他收拾?”“我是怕他给我捣乱,他不会做,只会给我添麻烦,而且他现在的学习压力也大,所以我就没让他做。”同事说:“孩子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学会做事呢,他们总要有一个学习和亲自体验的过程。孩子现在多摔几个跟头,以后的生活才会更顺利,如果等到长大再摔跟头,恐怕就不好了。也许开始的时候他们做不好,会气馁,但在你的鼓励下,慢慢地就会做好的。你想一下,孩子刚学习走路的时候是不是摇摇晃晃的,可是你也没有因为他会摔跤就不让他走路……孩子不可能一下就做得很好,但我们不能放弃让他们尝试,他们正是在父母的激励下才学会了走路和说话。所以培养孩子就要让他们多做些事,不怕他们做不好,只要做就可以了。”女孩的柔弱和乖巧总让父母舍不得让她们吃苦,结果却往往让她们的人生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父母只能替她们遮挡一时,却不能替她们遮挡永远,在需要独立面对生活的时候,她们往往变得不知所措了。事实一再证明,要想取得成功,只有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独立、坚韧、自制等良好的性格。所以父母应该改变自己以往的做法,多让女孩做些事,多让她们吃些苦,以磨炼她们的意志和品格。让优越的女孩不娇纵女孩大多数比男孩更依赖父母,而且很多父母也喜欢让女孩依赖。而依赖是娇纵的前提,即使再优秀的女孩如果沾染上娇纵的习惯,也很难在生活中走得顺利。理智的父母应该明白:生活与性别无关,女孩也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生活,独立是她们的必然选择,所以父母应该教育自己的女孩不娇纵。在萌萌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培养她的自理能力。萌萌在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经常摔跤,但父母不会过去扶她,只是对她说:“女儿乖,你肯定能自己站起来。”在萌萌站起来后,爸爸妈妈又会说:“萌萌真棒。”在萌萌刚3岁,一家人出去旅游的时候,萌萌也要背上装着自己的奶瓶和其他东西的小书包。有一次,萌萌和父母去朋友家做客。过了很长时间,在他们准备离开去客厅换鞋的时候,发现朋友家的小狗不知把萌萌的鞋带叼到哪里去了。朋友对他们说:“萌萌穿多大的鞋?我女儿有双鞋还没穿……”萌萌的父母听完朋友的话说:“没关系,这是萌萌自己的事,让她自己处理吧。”这时,只有5岁的萌萌先是想了一下,然后动手解下头上的长皮筋,对着鞋比量了一下,正好合适做鞋带,这样她的鞋又能穿了。在培养女孩的时候,父母的爱有时会成为美丽的陷阱。许多父母觉得女孩天生脆弱、胆小,所以要给她们更多的呵护,让女孩免于受苦。父母的确该给女孩关爱,但有一个前提——不要把女孩看成“弱者”,只有理性地爱孩子,她们才能更快、更健康地成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女孩大多是在父母非理性的爱中被培养出来的。父母对女孩过度地呵护无意中给了她们一种信息:女孩是需要保护的,是天生的弱者,没有父母,她们什么也做不好。而这种暗示最终使女孩真的不再努力做自己“不能”做的事,体会不到失败和挫折,就不能吸取经验和教训,所以她们理所当然地要依赖父母。父母必须明白,女孩自己能做什么,不仅取决于她们的聪明程度,而且取决于她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所以父母不妨让女孩做她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父母也不能让女孩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置于新情景之内,突然让她们试着自立,只会让女孩因受到突然的挫折而失去信心。父母应该让女孩尝试自己做事,即使犯错误也要放手让她们自己去想、去做。不能对女孩百依百顺如今许多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宠爱,父母对他们也是有求必应。父母的爱是为了让孩子过得幸福,但最终的结果却往往让父母的期望落空。一位妈妈用自己毕生的心血把女儿培养成人,女儿上了大学,后来也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女儿对妈妈的态度却和妈妈对她的态度正好相反,一点也不顾及妈妈的想法,做什么事都我行我素,甚至把妈妈看成是个陌生人一样。妈妈被女儿这样的行为伤透了心,她认为女儿的心理有问题,于是决定为女儿找一个心理医生。找到心理医生后,心理医生问这位妈妈:“当你的女儿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扣子扣错了,你是不是会让女儿改穿带拉链的衣服?”这位妈妈点头称是。心理医生又问:“当你的女儿第一次帮你打扫房间时,把衣服弄脏了,你是不是再也不让她接触家务了?”这位妈妈有点诧异心理医生的料事如神。心理医生接着说:“当你的女儿第一次自己用2个钟头整理房间时,你是不是嫌女儿的动作很慢,就不让女儿整理了?”这位妈妈更加诧异地盯着心理医生。“当你的女儿在大学毕业后,你是不是没让女儿自己找工作,而是动用了自己所能调动的所有关系给女儿找了一份衣食无忧的工作?”这位妈妈惊愕地从椅子上站起来,问:“这些您是怎么知道的?可是,即使我对女儿这样付出,却落得现在的结局,这是为什么呢?我以后又该怎么做呢?”心理医生说:“我是从那件带拉链的衣服上才知道后来的事的。至于你以后该怎么做,你只能在她生病的时候带她去医院;当她准备结婚的时候,你把房子给她准备好;当她没钱花的时候,你要尽快把钱送到她手里……这些是你今后该做的事,其他的我也无能为力了。”美国家庭心理研究者认为,对于孩子提出的物质要求,只要满足1/4就可以了,过多地满足孩子则是一种溺爱。对她们百依百顺不是爱的方式,而是毁掉她们前程的毒药。在父母百依百顺的养育下长大的女孩往往接受不了生活中的种种“钉子”,一旦遭遇挫折,她们的身心就会受到影响,变得很难适应社会。父母应该明白,孩子毕竟还小,思想很容易走极端。如果父母不加分辨就顺从她们的意愿,很可能让女孩形成偏执、极端的性格。无疑,这对女孩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作为父母,不必对她们百依百顺,而应该做到严爱结合。严爱结合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这既能教育她们,又不会伤害她们的自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女孩严格要求,不放过她们犯的小错误,但应记住在严格教育之后要安抚女孩的情绪,让她们感受到父母是爱自己的。这样,女孩既受到了教育,也不会对父母有抵触心理。多给孩子一些“逆向”关怀有一所大型动物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园内鹿的健康状况堪忧,后来几乎到了濒临绝种的地步。政府不得不花巨资抢救这些野生鹿,但是花了许多资金也没有取得一点效果,这让园长很发愁。后来,有一位聪明的游人向动物园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有些荒谬的建议,但当他把其中的原因说出来时,动物园管理者将信将疑地照做了——几只凶残的狮子被放进了鹿的领地。这样一来,很多老弱病残的鹿都被狮子吃掉了,而那些未被狮子吃掉的鹿为了逃避狮子的追捕拼命地奔跑起来,这些留下来的鹿群身体日益强壮了。原来这些鹿因为没有天敌,又不用为觅食担心,所以繁殖很快。虽然这曾让鹿群一度兴旺,可是因为缺乏锻炼,它们中的病残者也渐渐增多。这个聪明人的建议其实正是对鹿群的“保护”,这种保护方式也被称为“逆向关怀”。动物是这样,人也是一样的,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应如此。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家有女孩便望女成凤,希望她们在社会上能够有所作为。可是很多父母不顾客观情况,对女孩处处溺爱,甚至有求必应,使女孩成了养尊处优的“小公主”。这种爱女的方式极易造成女孩依赖、消极、脆弱等不良心理,对她们的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挫折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的东西,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不会有任何预兆和提示,所以人们对挫折都有一种恐惧感。其实挫折能让女孩变得更成熟,这也是她们人生中的一笔重要财富,只看女孩会不会利用它。应对挫折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它并战胜它,并在挫折中发现希望。如果仅仅让女孩接受挫折教育,却不灌输给女孩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也只能让女孩白白地吃苦而已。所以父母在教育女孩时要学会硬起心肠,把一半的爱藏起来,也要学会用一些“逆向关怀”的方法。1让女孩吃一些该吃的苦,受一些该受的累家长要让女孩理解一切拥有的东西都来之不易,否则,她们就很难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东西,以至于变得身在福中不知福。2让女孩多碰一些钉子家长总是把女孩的生活安排得天衣无缝,但这却让女孩失去了很多了解生活的机会。而且父母的保护可能让女孩在未来碰更大的钉子,所以父母不如现在就放手让女孩碰一些该碰的钉子,以锻炼她们的能力。3让女孩多动脑子女孩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父母应该多给她们一些空间,这样可以让她们懂得什么是生活,还可以锻炼她们的应变能力。4有时候要让女孩走些弯路如果只有成功而没有挫折,就像平白无故地给了女孩一个毫无意义的冠军,而且父母提供的捷径女孩未必买账。即使她们真的按照父母的想法走上捷径,也不一定能走得顺心,所以让女孩走些弯路也是必要的。

同类推荐
  • 培养男子汉

    培养男子汉

    《培养男子汉》主要内容:男孩天生具有竞争和冒险精神,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行为。然而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全世界的男孩正表现得日渐柔弱。《培养男子汉》的目的是培养男孩子明显的阳刚气质、强烈的好奇心、勇敢、礼貌、坚忍克己、尝试各种挑战、永不服输等完美男性品质。
  • 十招让儿子成为男子汉

    十招让儿子成为男子汉

    本书由赵华夏编著。有位家长在给儿子写信时提到:如果在阴柔之风盛行的时代,你依然保持阳刚之气;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如果你在成功之中不得意忘形,而在灾难之后勇于咀嚼苦果;如果你遭遇人生的风雨,却能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灵;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不卑不亢,不仰人鼻息,不阿谀逢迎……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了!《十招让儿子成为男子汉》为家长提供十种能让儿子成为男子汉的“招数”,只要你能够按照这些方法培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儿子就是一个令全家人自豪的男子汉。
  •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6岁前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的品行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在这一阶段。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师,也是该年龄段孩子的母亲,针对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帮助家长分析了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性格塑造、性教育、学习兴趣、潜能开发、品行习惯等方面问题,就像一个朋友在你身边娓娓道来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与孩子有关的成长心理故事,很温馨,也很暖心。
  •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作者带着资深正面管教讲师和亲子作家的双重身份,结合正面管教家长课堂上的案例以及自身教养孩子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解读了52个正面管教个工具,将原本零散的正面管教工具重新进行分类,并将每个工具贯穿于真实的案例当中,打破广大家长只知道正面管教理论、不知道如何应用的僵局,让52个正面管教工具真正落地、可行,帮助家长更加有效地管教孩子。
  • 来自全世界的育儿经

    来自全世界的育儿经

    国际畅销书《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作者马克·伍兹全新力作!“幽默、诙谐、全球视角……一本典型的大不列颠式育儿经典!”为什么法国的孩子不挑食?当孩子哭闹时,美国父母会怎么办?史蒂夫·乔布斯会让自己的孩子玩iPad吗?美国的妈妈们是如何表扬孩子的?为什么芬兰和韩国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却都能教出优秀的孩子?……本书将告诉你世界各地流传已久的育儿秘招!关于如何养育孩子,世界各地的父母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大致相同,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处理方式却可能完全不同。
热门推荐
  • 总裁情深心月当空

    总裁情深心月当空

    南心月一生可以说是一路开挂,两岁时才与母亲回到了南氏,成为云城第一名媛。15岁就认命为南氏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总裁,身价千亿,还拥有着公主的身份!手撕祖母,姑姑堂姐,绝美倾世容颜,头脑聪慧,颇有手段。未婚夫更是人中之龙,M国亲王,为人冷血,手段更是残忍却只宠爱她一人,经过一路过关斩将才将南心月娶回,却没有想到婚礼当天瞬间变成了葬礼!只听到天空一声巨响……直到有一天......
  • 火影之渊根

    火影之渊根

    鸣人兄弟文,主线很简单,就只是跟着剧情走。
  • 年头岁尾

    年头岁尾

    第二天,吕宝香掂了一兜鸡蛋去了大旺家,封梅听到门口的狗叫,从灶屋里出来一看是吕宝香,故意摆大,不理,又重新走进屋子。吕宝香强赔着笑说,恁婶子,还真生气啦!封梅还是不理。这时大旺走出来,很亲热地招呼吕宝香,吕宝香看他那神情像是昨天的事没发生过,这种亲热和大度反而使吕宝香感到很不正常。吕宝香朝灶屋里看看,只见封梅正沉着脸干坐着,心想,这两口子还真会配合,一阴一阳,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大旺见吕宝香手里掂着的一兜鸡蛋,刚才过分亲热的脸上又变成了过分的歉和,还略略带些责怪的味儿,你看看你,来了就好,还拿什么东西。
  • 赠我深爱如长风

    赠我深爱如长风

    早起,她淡淡开口:“不用担心,我已经做过措施了,不会留下后顾之忧。”“吃过药,就不要浪费药效了,”他嘴唇微勾,“不用担心会惹出麻烦。是吧?我-亲-爱-的-老-婆。”结婚三年,顾青青的目标有三:和冷斯城离婚,和冷斯城离婚,和冷斯城离婚。冷斯城的目标有三:和顾青青生孩子,和顾青青生孩子,和顾青青生很多很多很多的孩子。直到有一天……
  •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7卷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7卷

    由杨志学和唐诗两位博士诗人主编的〈中国年度优秀诗歌〉已经由我社连续出版了6年,取得了较大影响,已渐成品牌.本书遴选本年度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的优秀诗歌300余篇,收入约200位新老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深入挖掘人类的情感,在表达手法上也力求创新.所表达的情感都符合正能量的原则,有益于读者陶冶身心.从中可看到本年度诗歌发展风貌,也为相关专家研究中国新诗提供样本.
  • 天降人鱼:总裁大人,请接招

    天降人鱼:总裁大人,请接招

    他不知道她是他要找的她,她也不知道他是她要找的他,这样的两个人,竟然因为一张协议生活在了同一个屋檐下!“风律明,你要陪我去动物园,不然我掉进去被老虎咬死怎么办?”“风律明,你要陪我去吃饭,不然我被噎死了谁负责?”“风律明,你要陪我去爬山,不然我掉下来摔死怎么办?”……“沐小心,你三岁吗?!”书桌后的人冷着一张脸。沐小心眉眼弯弯:“不是啊,但是我现在是未成年嘛,这不都是你做为监护人的义务吗?”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 江上遗闻

    江上遗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驻外记者手记

    驻外记者手记

    点击从世界各地发来的书稿,阅读着一篇篇从火热的实践中诞生,蕴涵着真知灼见的文字,编者时时感受到作者们投身国际新闻事业的激情和勇气,也处处领略到他们智慧和汗水的闪光。在他们笔下,描绘出一个色彩斑谰的世界,也诠释了关于和平、合作、友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他们的身影,也成为其中令人瞩目的亮点。
  • “野心”比信心更重要

    “野心”比信心更重要

    做人要有点野性、野心来自信心、敢想才能有所为、追求最高的目标、感谢每一次挫折、用野心激发潜能、管好自己的情绪、做生活中的强者、人生立业要趁早、精神力量无限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