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6700000004

第4章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3)

在中年男子返身往回走时,只见一个小男孩弯腰在拣那些鱼,并把鱼一把一把地往海水里扔。中年男子很感动地问:“这么多鱼,你能扔完吗?”男孩不停地扔鱼,没听见中年男子的问话。这时,中年男子又对那个男孩说:“救不救这些鱼,谁也不知道,谁也不在乎。”男孩却说:“小鱼在乎,小鱼知道我救了它们的命。”中年男子一下子怔住了,他望着眼前这个男孩,又高兴又激动地重复着:“小鱼知道,小鱼在乎。”孩子凭着自己的执着,尽可能地挽救了一条条小鱼的生命,而大人之所以会麻木,是因为大人理智了,他们认为有许多事情是没有必要去傻做的。

孩子凭着对事物的敏感以及接受能力的优势,获得对成年人进行反向影响的能力。

孩子对成人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成年人看来是不成熟的社会性,如孩子的童真,即原生命形态中尚未受到污染的美好品质;二是孩子正在发展的社会性,特别是那些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性。

毕淑敏的儿子在家里乱翻母亲的杂志,还对母亲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突发奇想,毕淑敏没有理他。

他说:“你为什么不发表看法?难道不觉得我很有勇气吗?”

毕淑敏说:“是啊,很勇敢,可是世界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的。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本市将要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可以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个海外刊物递给毕淑敏。

毕淑敏看也不看,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竞争!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儿子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上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还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立体地感受宗教,也可以播放佛教音乐,您从少林寺带回来的药师菩萨曲,听的时候就可以让人感到很宁静……”

儿子仍然在絮絮叨叨地讲着自己的创意,但毕淑敏和多数母亲一样,对儿子的创意并不感兴趣,而且,她和多数成年人一样,对这些大胆的创意没有信心,她更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对于儿子的疯狂举动,她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很长时间过去了,当毕淑敏淡忘了这件事的时候,她的儿子收到了一封请柬,邀请他去参加海外颁奖仪式。他竟然获得了创意银牌奖!这与不成熟的社会性相对,孩子们能更好地融入现今的社会,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主体性强,平等意识和批判精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公民意识较强,兴趣爱好广泛,这些都是为人父母者应该学习的。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他们的接触面非常广,善于接受新事物,父母只有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悟出该向孩子学习什么。

(1)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是向孩子学习的首要条件。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如何看孩子的优缺点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优秀的父母总是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而及时、热情地欣赏孩子的优点,这也是比较有效的教子之方。

(2)向孩子学习,请拿出你的真诚。欣赏孩子不可以无中生有,而要中肯,让他们恰如其分地了解自己,将自信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反之,无中生有地表扬孩子,也许会被孩子视为虚伪和廉价,自然起不到激励作用,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3)努力做孩子的好伙伴应成为父母的追求。教育效果与感情深浅关系极大,因此,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一起活动,做平等的、受欢迎的一员,与孩子建立真挚深厚的感情,这样,他们会主动告诉你自己学到的新东西。

(4)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我们倡导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互为师生。运用这种模式,成年人可以通过自己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影响未成年人的情感品质,在情感的理解力、情绪的控制和表达等方面给未成年人以帮助。也可以在高新技能、灵活的信息、开放宽容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向未成年人学习,有效地实现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目标。

敢于向孩子认错

父母们一直存在自己高于孩子的心态,即使自己做错,也不会轻易承认错误,认为这种做法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其实,只要敢于向孩子认错,不但不会降低威信,反而会提升,因为孩子觉得和你是平等的,你是可以信任的人,这样和孩子的关系自然会亲近许多,大多数事情都会合理平等地解决。

其实,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如果是父母的不对,那就应该诚心诚意地向孩子做检讨。孩子不会因为父母承认了错误就怀疑父母,相反,他会觉得这是父母拿自己当大人,是对自己的尊重。

一天晚上,上小学的乐乐开始画画,说是课堂上没有留作业。妈妈觉得现在是学习语文、数学的时候,怎么能画画呢?她根本不听乐乐的解释,认为他在说谎,一气之下,还动手撕碎了图画本,乐乐伤心地哭了。在证明乐乐没有说谎后,妈妈很后悔,认为自己太冲动,但一想到身为父母,就应该保持父母的威信,因此一直没有承认错误。长期如此,孩子与妈妈的感情疏远了,他不会轻易与父母沟通,因为他会觉得父母是不讲理、不值得信任的。

作为父母,在自己做错事情,或是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对孩子说声“对不起”,向孩子道歉,会在赢得孩子尊重的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平等意识,这是父母与孩子建立朋友式亲子关系的基础。作为父母,只有和他们做朋友,才能引导他们向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王先生下班刚回到家,8岁的儿子就迎了上来:“爸爸,我们班李凯昨天拿了一个他爸爸给他买的彩色铅笔盒,很漂亮,我们班同学都很喜欢。爸爸,你也给我买一个吧。”只要儿子的要求合理,李先生向来是有求必应,于是李先生答应这个周末就去买。

第二天下班,李先生一家人正在看电视,李凯的妈妈来了,她说李凯前天买的那只彩色铅笔盒不见了,和他们一起玩的小孩子看见是王先生儿子拿了。听了这话,气急败坏的王先生一把抓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儿子吼道:“你到底拿了没有?”“没拿!”儿子倔强地申辩着,眼里噙满了泪水。见儿子不肯承认,王先生又气又急,扬起了巴掌,狠狠地打了儿子一个耳光。儿子被王先生打疼了,心里满是委屈,“哇”的一声哭了。

几天后,李凯的妈妈又来到了王先生家,抱歉地说她儿子的彩色铅笔盒在另一个同学的书包里找到了。那段时间,王先生在儿子面前感觉很难堪,不管王先生为他做什么说什么,他总是不理王先生。

两周后,是儿子8周岁生日。那天,王先生特意买了一个漂亮的铅笔盒,放在了他的睡床上,王先生还在铅笔盒里留了一张纸条:“儿子,爸爸那天错怪你了,爸爸错了,原谅爸爸好吗?”

第二天,王先生下班进家门,只见门口早已放好了拖鞋,里面有一张纸:“爸爸,我原谅你了!”儿子假装在客厅里看电视,不时用眼角偷偷地看王先生。那一晚,王先生感动得抱着儿子说了一晚的悄悄话。

赵敏的女儿今年9岁了,上三年级。虽然年纪小,但已经能对遇到的事情明辨是非了,有时她还会像个小大人一样和赵敏争论。由于女儿自小就很固执,所以平时即便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不肯说对不起。赵敏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她,在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做错了事或者做得不够好,赵敏会主动向她道歉,并在事后跟她讲道理,分析是谁的错。起初她只接受道歉,自己却不肯开口,只是在表情上有所表示。但经过几次之后,现在她已经会开口说对不起。

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也应该带头去做,认真做好。当父母违背了自己说过的事后,若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做检讨,孩子就会感到父母的话真实可信,不是居高临下的骗人把戏,就会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按父母的要求去做,自己也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如果孩子看到父母向自己认错,就会产生一种“平等”的心理,感到父母把自己当成大人看待而激发出“自我约束,自我限制”的自觉性,就会觉得父母不仅可敬,而且可爱可亲。这样,孩子自然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有事自然愿意跟父母讲。

父母的意见要一致

父母不让孩子饭前喝饮料,睡前吃巧克力,但是孩子的奶奶允许;妈妈认为孩子应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但是孩子的爸爸却认为孩子做家务就应得到奖励……

以上的矛盾和冲突经常会在生活中上演,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所以很多人无法与周围的亲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保持一致,这样就会难为孩子,让他们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中。

姗姗每个周末都会去奶奶家,然后周日晚上回到自己家以便周一上学。一次姗姗从奶奶家回来之后,又蹦又跳的,看起来异常兴奋。妈妈看到后,就随口问了一句:“在奶奶家吃的什么,这么高兴呀?”姗姗笑着回答道:“一块大蛋糕和一包巧克力。”听了这话,妈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因为孩子正处于换牙时期,多吃甜食对牙齿的生长很不利。但是孩子只有在周末时才会去奶奶家住,姗姗的妈妈并没有要求孩子的奶奶与自己的教育方式保持一致,所以孩子在奶奶家时,就会把父母定的规矩忘到脑后,等到孩子回来以后,家长就会习惯性地“召回”那些规矩。

当孩子面对大人们不一致的规矩和要求时,就会感觉困惑,不知道谁制定的规矩最重要,慢慢地就会对所有的规矩和要求持一种不予理睬的态度。所以无论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是老师,对于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始终站在统一战线上。为了保持一致性,成长专家对于以下几种情况做了分析以帮助父母找到最好的应对措施。

同类推荐
  •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

    乳品中的三聚氰胺、猪肉火腿中的瘦肉精、饮料中的塑化剂……这些危害宝宝健康的食物如何才能避免?《美食天下·第2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教妈妈认识和远离食物不安全因素,给孩子最安全的呵护。
  •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让孩子切身体验生活、感知世界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让孩子亲身经历的50件事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品质是受大家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被大家所讨厌的……每一次的经历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这些自身经历沉淀出的经验都将陪伴孩子一生,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但是宝宝的健康、聪明与否,首先在于先天遗传是否优良;其次是后天培育是否得当。只有科学的孕育、优生才能保证宝宝出生后无生理缺陷,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知识女性,主动掌握科学的孕育知识,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培养不服输男孩儿的方法

    培养不服输男孩儿的方法

    《培养不服输男孩儿的方法》一书中引用了大量名言警句,作为父母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一个参考。这对于提高和增强孩子的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分析力、反应力和模仿力,都有很好的作用。这些教育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还可以让孩子获得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从而生活得更幸福。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的未来重于一切、高于一切,所以,从现在起,做一个充满智慧的家长,用您的头脑和双手,为培养一个聪明、高智商的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让孩子拥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热门推荐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
  • 夜不能寐

    夜不能寐

    风趣幽默的言语,引人入胜的情节。一场交通事故引发的故事。“小疙瘩”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捡来”的手机,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 胎教早教大百科

    胎教早教大百科

    《胎教早教大百科》无论是怀孕还是育儿,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想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需要准父母及新手父母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如果没有科学的孕育知识、正确的育儿观念,你们的付出就不一定有回报。正因为如此,我们组织了国内多名权威早教专家,就超前教育(即胎教与早教)进行了全面科学地阐述,以使所有的准父母和新手父母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胎教早教大百科》从怀孕伊始到宝宝3岁,以时间为顺序,用简洁的文字、紧凑的结构,就胎教与早教方法给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奉献了一份爱心大餐。
  • 感想与风景

    感想与风景

    《感想与风景》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横光利一的游记随笔集。所选作品多以奇异的修辞和绚丽的词藻直观地暴露内在的感性,极富感染力,精致周到而委婉,又不乏深度。
  • 我的无限道侣

    我的无限道侣

    《阴阳诀》修炼必须双修奈何小村中条件有限,主角只能退而求其次“没有美人,山川、河流、日月、鬼怪精灵,皆可。”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生物天地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生物天地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黑洞另一端

    黑洞另一端

    他望着眼前的一切,那些记忆在眼前跳着舞。就算救了这片天空,也远不及你的一笑。
  • 拜占庭60年

    拜占庭60年

    本作品不定期更新,因为民族大迁移时期的历史史料十分缺乏,只能通过民间传说和野史,进行叙述,本书不按历史故事进行描写,而是改编,希望大家支持,喜欢我,可以顶我哦。
  • 学霸学渣向前冲

    学霸学渣向前冲

    本书试图以幽默风趣却又不失温情的笔触,来写一段段直抒胸臆的趣事。试图通过几个性格各异的中学生学霸学渣和颇有特点的班主任陶然及其他老师相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来表现现在孩子们思维活跃,喜欢别具一格的特点,虽身处应试教育的横流,却仍旧渴望真正素质教育的陶冶;追求个性张扬却仍然不失乐于助人的品行;喜欢有风格的老师,渴望师生之间搭建心桥。本书希望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能看完后会心一笑的同时有所思索。学霸是可以让人敬佩的,也是可以令人发笑的,更有的是不可思议的……而学渣呢,有时候是令你望尘莫及的……中考就要来了,学霸学渣们,向前冲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