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3200000005

第5章 不要害怕得罪人

当你发现有些员工并非最优秀的人才而不得不开除他们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这就是我的工作——开除一些不合格的人,我一直都很讨厌以仁慈的方式做这件事情。

——乔布斯

不近人情的管理者

乔布斯属于那种“了不起的震慑者”。而“了不起的震慑者”这一词,是出自于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德里克·克拉默,这个词是对那些让人感到恐惧的企业领导人的形容。克拉默觉得,了不起的震慑者是以恐惧与威胁来激发员工的潜力,但是,这又不是单纯地只依靠简单的威吓,他们更多是具有严父的形象。

绝大多数管理者在长时间以来,觉得管理应该在感情的投入上进行集中。管理方面的书只是鼓励通过亲和力与理解来构建团队的合作,介绍如何通过恐吓员工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材料,却少之又少。然而,乔布斯用的却是另外一种手段,在他看来,要使人们做出恐惧的反应,而不是爱,至于这一点,学校里并未教过,但事实上的确如此。

乔布斯同其他了不起的震慑人士一样,也十分有力。在催促员工时,他的态度通常是十分强硬的。他十分无情,一点面子都不留。他偏好通过“硬权力”来达到目标的实现。这种领导风格在公司转型的危急关口,急需有人掌权并带来彻底变革时,是最有效的;恰好像乔布斯在将产品飞迅推向市场的这一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领导风格,也同样十分有效。克拉默发现,对于这种力量,众多的企业领导人都渴望得到,他们在对待员工时充满了同情,也许员工对他们十分喜欢,但是,员工们却更希望经常有人能够痛骂自己一顿,以便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痛骂员工,对乔布斯来说是家常便饭,而且,甚至有时还会做得特别过分,在他年轻的时候,这一点很突出。苹果公司的前首席科学家拉里·泰斯勒是这样说的:“乔布斯通过恐吓与尊重并用,来对员工进行管理。”在1985年,乔布斯要从苹果公司离开时,对于这件事情,公司员工的感受十分复杂。泰斯勒说:“一方面,曾经人人都遭受过乔布斯的威胁,所以‘恐怖分子’即将要离他们而去,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产生了解脱的感觉。而另一方面,这些人对乔布斯同时也是十分尊敬的。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非常担心,公司离开了这位富有远见的领导,离开了这位公司创始人,离开了他的魅力,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对一些恐吓而言,有时只是单纯地表演罢了。一般情况下,乔布斯当众严厉斥责下属,目的是为了对其他员工起到一个敲山震虎的作用。在以前,巴顿将军对着镜子,经常演练自己的“将军风貌”;企业家雷吉·刘易斯,也承认自己曾对着镜子演练过强硬谈判中所用的蹙眉。在那些政治家的身上,精心设计的愤怒是很常见的。

曾经,有一位《太阳报》的高级人力资源执行官讲述了她的应聘经历。乔布斯正好是当时的面试官。她在接受乔布斯的面试之前就已经通过了长达两个多月的面试。在当时,乔布斯让她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他说我的背景对该职位并不适合。《太阳报》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不过,‘《太阳报》同苹果公司却不同’。他说他从一开始就已经将我从候选人的名单中删除了。”

乔布斯问这位前来面试的人还有无问题,于是,她就向乔布斯询问了公司的战略。而乔布斯对于这个问题却拒绝回答,他说:“在你没必要知道的情况下,我们是绝对不会透露公司战略的。”然后,她又向乔布斯询问,公司为何想要找一名人力资源执行官。这确实是一个天大的错误。乔布斯立刻回答说:“我向来就没有遇见过像你这样如此糟糕的人。也没有想到,从事人力资源的人,心理状态竟然如此的不专业。”接着,他打了一个电话,这场面试则以失败而告终。乔布斯在这很短的面试过程中,很快就发现这位女士对该职位不合适。乔布斯的面试手段或许十分残忍,可是,它的确有效。假如这位前来面试的人积极地为自己据理力争,那么,她的面试表现也许就不会那么糟糕。

苹果公司的员工为维护自己而据理力争的事时有发生。例如,有一位女销售员,在公司的某次年度销售大会上,被乔布斯当众训斥。苹果公司的几百名销售代表每年都会聚在一起,地点则设在苹果公司位于库珀蒂诺的总部。2000年,有将近一百八十名左右的销售代表坐在苹果公司的礼堂里等待领导讲话。在当时,苹果公司刚宣布三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亏损,乔布斯便威胁员工,说要将整个销售团队炒鱿鱼。而且是每个人!在他60分钟的讲话过程中,他的这种说法至少重复了4次。他还从中选出了一名女销售员,她是负责皮克斯动画公司业务的,他当着全部人的面对她说:“你的工作做得不合格!”他的另一家公司,也就是皮克斯动画公司,同苹果公司的竞争对手惠普公司刚签订完价值200万美元的销售合同。对于该合同,苹果公司的销售代表始终在竞争,可是没有成功。乔布斯让这名女销售员站到大家的面前。可是,这位女销售员却主动地站了起来,开始朝着乔布斯,高声的为自己据理力争地辩论起来。她当时为自己辩护的时候特别生气,可是,乔布斯没有听完她的辩解就让她坐下了。这位女销售员至今还在苹果公司,而且,她的工作十分出色。

事实上,乔布斯的真正目的是:通过侮辱这位不幸的销售代表,从而使其他销售代表对他产生恐惧。他清楚地将“苹果公司的任何人都应该负起个人责任”这样一条信息传递了出去。乔布斯在两年后的年度销售大会上表现得十分愉快,而且特别有礼貌。他对全部销售代表的出色工作十分感谢,对代表所提出的问题,他用了30分钟的时间进行回答。他表现得非常真诚,将自己最友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跟别的震慑者一样,在需要时,乔布斯同样能够表现得特具魅力。这也足可以说明,了不起的震慑者是同样也能懂得讨好他人的大师。

乔布斯因他的“现实扭曲场”而著称。所谓“现实扭曲场”就是指有一种魅力十分强烈,在这种强烈魅力的影响下能够扭曲现实。安迪·赫茨菲尔德加入麦金塔开发小组后不久,就遇到了此种情况:“‘现实扭曲场’是极富有不屈服的毅力、魅力的口才和让所有事物都屈服的强烈愿望的组合。假如某一组论据未说服他人的话,那么,他则会采取另外的一组论据。他有时也会突然选择你的立场,从而让你失去平衡。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就算人们能够强烈地感觉到此种现实扭曲场的存在,它仍然十分有效,不过,在乔布斯离开后,此效果则慢慢地消失。曾经有众多的员工想要尝试着仿照形成这种状态的潜在技巧,但是,没过多长时间,绝大多数人都没保留了,而是将它作为一种自然力接受了。”

艾伦·多伊奇曼是乔布斯的传记作者,她在同乔布斯的首次会面中就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魅力。“他常常直呼你的姓名。他用犀利的目光直视着你的双眼,他的眼睛具有神奇的催眠效果。不过,真正吸引别人的却要数他的谈话方式,他的方式就是:说话时非常富有节奏感,他不管谈什么都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该热情特别具有感染力。”对乔布斯采访完之后,艾伦·多伊奇曼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将这个人写成一篇文章,因为我特别希望可以同他有更多的机会打交道,而且跟乔布斯交谈实在是太有趣了!”在乔布斯将魅力表现出来时,他绝对是所向无敌的。

可怕的共事者

很多员工因为乔布斯那恐怖的名声,全都尽可能地躲避他。好几名员工在与乔布斯共事时都要低着头,以至于使自己不在他的雷达范围之内,那样就能尽可能地避免触怒他。就算是公司的高层领导,同样也尽可能避免同他发生正面冲突。戴维·萨伯塔是一位销售总监,他是负责苹果公司联邦政府销售业务的,他曾经就描述过一次亲身经历:有一次,由于简报的事,他去接一位副总裁。接到副总裁之后,对方当时就提议挑选一条不需从乔布斯办公室门口路过的路,这样,就不会与乔布斯碰面,更安全。

而这个时候,乔布斯同公司的普通员工也刻意保持着距离。除了同其他高层在一起外,在苹果公司的生活,他很个人化。这个距离的保持,让员工对他产生了恐惧与妄想的复杂情绪,该情绪使员工们始终处在紧张的气氛当中。苹果公司的众多员工始终都在努力工作,以便取悦乔布斯。

乔布斯经常会对每个不同的部门进行“突袭”,并且会对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询问。因此,想要回避乔布斯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乔布斯对自己的员工会时不时地加以称赞,可是,对于这种做法,他绝对不会太过频繁。他每次都要通过衡量与斟酌之后才会赞许员工,正因为如此,员工得到的这种赞许不多,从而其效果也就得到了加强。“由于乔布斯对人表示赞许实在难得,因此,这种赞许确实会让你感到陶醉。”有位员工说,“他对别人的深层需求,特别善于触碰。”

苹果公司由于有众多员工,都很希望可以引起乔布斯的关注。众多拥有强烈进取心以及颇有抱负的员工希望可以获得他的提拔。因此,并非苹果公司所有人都想要回避乔布斯。

乔布斯往往是员工工作职务变更的决定因素。他所关注的员工很多都得到了提拔。苹果公司的出色表现使他得到了外界好评,但是面对苹果公司做得不好的地方,他也要承担一切责任。员工们很喜欢讨论他的勃然大怒,还有他偶尔出现的怪癖。

乔布斯也具有一些特别的嗜好。以前,苹果公司有一个经理常常要来乔布斯的办公室与他见面。在经理的桌子底下经常摆着一双帆布运动鞋,他每当要去会见乔布斯时都会将皮鞋脱掉,换上这双帆布鞋。为什么呢?他解释说,因为乔布斯是个好斗的素食主义者。

人们在公司内部都简单地喊他“乔布斯”。对其他所有取名叫乔布斯的人,人们都喊他们的全名,因此在苹果公司只有一个乔布斯。

公司当中,还存在“乔布斯之友”,这就是指那些会私底下向乔布斯打小报告的人。员工之间都互相警告对方,说有些人是必须防备的“乔布斯之友”。其实“乔布斯之友”并不全是苹果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意思也就是说,有时,他们是与乔布斯有联系的工程师或程序员。

苹果公司从乔布斯以下就是一个结构扁平的组织,管理层数量不多。乔布斯对这个组织结构非常熟悉,也就是说,什么人在哪里从事何种工作,他都知道。尽管他的管理团队不大,只有10名高管人员,不过,他却认识公司里面的几百个重要的程序员、设计师以及工程师。

乔布斯特别强调的就是精英领导:他对员工的阶层或职位并不关心。在通常情况下,假如他想要做成某件事时,至于该去找谁,他都知道,接着,就直接与对方联系,而不是通过他们的经理去联系。在公司,他是老板,他当然能够那样做,可是,这一点也正说明了他对阶层与形式的蔑视。他只是拿起电话直接与对方通话。布尔·史密斯是麦金塔电脑的主要设计师和硬件天才,而他在刚加入苹果公司时,还只是一个级别很低的产品维修员。

“毫无同情心以及不近人情的反社会者。”这是外界对乔布斯的比喻。为了解释员工与同事对他容忍的原因,评论的人甚至还借用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他的员工就是那些对犯罪的人产生了感情的人质。

乔布斯更多的时候,如同一位难以取悦的严父,他不是单纯地采用恐吓与威胁,员工努力工作也能获得他的赞许。皮克斯动画公司过去的一位员工曾表示,对于乔布斯的失望,他非常害怕,就如同他害怕使自己的父亲失望一样。众多为乔布斯卖命的人最终通常会变得筋疲力尽,可是,对于这一经历,事后他们都很喜欢回味。

社会心理学家克拉默在他的研究中惊奇地发现,同“了不起的震慑者”一起共事的人往往发现,这一经历“特别具有教育意义,以至于具有改造意义”。尽管乔布斯让员工努力工作,而且还持续给他们施压,但是最终,他们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柯戴尔·瑞茨拉夫是一位Macosx的设计者,他说:“我很喜欢与乔布斯共事。那也许是我做过的最棒的工作。它随时充满了挑战,让人感觉兴奋,而且激动不已。当然,这也有特别难的时候,不过,乔布斯拥有挖掘人最优秀潜力的能力。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东西特别多,尽管既有好又有坏,但是,那段经历确实是很宝贵的。”瑞茨拉夫与乔布斯在一起共事了一年半,他说,要想与乔布斯共事的时间更长,对于他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有些人或许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曾经,我亲眼目睹他对两位员工大声训斥,不过,他们对这种吼叫有经受住的能力。有一部分人确实可以与他共事很长时间。他的高级管理员同他共事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乔布斯将这个人开除了:‘就这样吧,你从今以后就不用来这里上班了。’”

在苹果公司,乔布斯工作了9年后,同他关系密切的员工很少。程序员霍迪最终不快地将苹果公司的工作辞去。他辞职的原因并非已经耗尽精力,而是想要获取更多的公司控制权。他对只是服从乔布斯所下达的命令已经厌倦,想在公司计划与产品生产方面拥有的发言权更多。他们大闹了一次,后来,霍迪辞去苹果公司的职务,不过,乔布斯为此而感到十分懊悔,他曾经试图说服霍迪,让霍迪不要离苹果公司而去。乔布斯对霍迪说:“你不会就这么轻易离开的,让我们再好好谈一谈吧。”可是,霍迪对自己的决定依然十分坚持。乔布斯在霍迪离开的前一天,将他叫到了办公室。霍迪说:“乔布斯到最后表现得十分有风度,他说祝我好运。而不是滚蛋。他做的所有事情,当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挑剔选择合作伙伴

对于对外合作,乔布斯也十分挑剔。他与当时的迪斯尼CEO艾斯纳,在洽谈迪斯尼代理皮克斯影片时产生了冲突,从而导致谈判失败,以至于造成了艾斯纳的辞职。在苹果公司与摩托罗拉共同向外发布内嵌苹果:在iTunes软件的Rokr手机发布那天,乔布斯同时推出iPod毫微播放器,也没准备通知摩托罗拉,这使摩托罗拉的经理们觉得这抢了摩托罗拉的风头,他们十分愤怒。尽管乔布斯由于自身的无理与任性得罪了很多人,可是,这对苹果创建它的品牌联盟却一点也不影响,并且使苹果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比如,虽然乔布斯的坏脾气曾将当时迪斯尼的CEO惹火了,从而导致了与迪斯尼的合作不顺,可是,至2005年后,在乔布斯的操作下,苹果最终还是与迪斯尼达成一致的合作意向。迪斯尼公司于2005年1月许诺,以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公司的股票,身兼皮克斯公司董事长及CEO的乔布斯,将加入迪斯尼董事会且成为迪斯尼最大的一位个人股东,毫无疑问,该合作为苹果电脑的品牌联盟,注入了更多的梦幻色彩。

乔布斯恩威并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团队获取非凡成果。他态度强硬,从不让步,且工作标准定得很高。因为他明白,就算问题最棘手,最终也能解决。因此,他有时会对所有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很坚持,对苹果公司前CEO斯卡利来说,乔布斯的说服能力给他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他是这样写的:“乔布斯为员工提出了非凡的激励与高标准,他最大限度地将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以至于连他们本人都不敢相信能获取如此大的成就。他对怎样挖掘员工最优秀的才能十分清楚。他通过承认自身的弱点来哄骗他们;他训斥他们,直到他们最终也具有与他同样毫不妥协的个性;他有时也会如父亲一样亲近,以表扬和自豪来激励他们。”

对于特大事件,乔布斯往往开香槟庆祝,请自己的团队成员去展览馆或博物馆游览,请他们到奢侈的度假胜地度假、狂欢。乔布斯为了庆祝1983年的圣诞节,在旧金山豪华的圣弗兰西斯大酒店的主舞厅举办了一场正式的晚会。全部小组成员在交响乐团演奏的旋律中,整晚都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他当时坚持让所有小组成员在麦金塔电脑机箱的内部都签上自己的名字,就如艺术家在自己作品上签名一样。乔布斯在麦金塔电脑最终完成时,给所有成员每人送上一台带有他们自己签名的电脑。他在这几年来已将这种慷慨作风蔓延至整个公司。苹果公司的全部员工都获得了一台iPod shuffle;2007年,苹果公司的21600名专职员工,每人都获得了一台iPhone。

有许多人都说过,乔布斯曾将员工的报告称作“一堆狗屎”,并且还生气地将它向员工扔去。因此,乔布斯也极为严厉。斯卡利说:“尽管他的批评没错,不过,他的行为却让我十分震惊,员工们在几小时后又会坐到电脑前,重新开始编写所有代码,因为他们明白,在下一次向乔布斯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前,他们也许还要奋战十几天。假如有人跟乔布斯说某件事不能完成,对此,他则会进行反驳,且声称他可以找别的能完成此任务的人来做这件事。他像是一个性格反复无常且易怒的指挥家或是变化无常且令人无法猜测的伟大艺术家。但是,所有人都很尊重他,他们为了获得乔布斯的几句肯定,以至于乐意工作到筋疲力尽。”

强硬的谈判对手

乔布斯再次回归苹果后,并未放弃他之前所经营的那个专门从事电脑动画电影制作的皮克斯公司并未放弃。在1986年,乔布斯用1000万美元将皮克斯买下,而到现在为止,单凭《玩具总动员I》、《玩具总动员Ⅱ》、《虫虫特工队》、《怪物公司》以及《海底总动员》这5部票房冠军带来的收入就高达25亿美元。皮克斯工作室制作的《海底总动员》,获得了动画片一年一度的安妮奖最佳影片奖,可是,对雄心勃勃的乔布斯来说,他瞄准的可不只是这条“小丑鱼”。

当其他行业巨头还在想方设法地想要在媒体业务中为自己留名时,乔布斯在这两个看上去无任何关联的行业中却已经能畅通无阻了。

正当人们为乔布斯的巨大成功而赞叹不已时,谁也没料到,他又犯起了“赌瘾”。迪斯尼的股价在2004年暴跌不止,相关企业恐慌不已,仿佛该娱乐帝国即将灭亡。由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宣布同迪斯尼的续约谈判中止,从而造成了美国动画制作业的“大地震”是这次股灾的缘起。对迪斯尼来说,它可能保不住在动画娱乐业龙头老大的地位;可对皮克斯总裁乔布斯来说,这也许将会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赌博。面对这次下注,乔布斯非常坦然,人们屏住呼吸,对乔布斯此次赌注的输赢拭目以待。

迪斯尼拥有强大的影院与电视发行渠道,同时,它还有许多儿童电台、主题公园以及零售店,它是一个全世界营销的巨无霸发行机器,它在家庭娱乐领域所向无敌。因此,迪斯尼这个小企业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玩得转的。假如皮克斯要将迪斯尼撇开,从而单独为其筹集电影资金,首个作品一旦不成功,它必定会不堪重负。但是,如此严重的后果对乔布斯而言,却好像丝毫也没影响他的“下注”。

离开迪斯尼,就意味着乔布斯再也不用与迪斯尼的CEO埃森纳进行长时间的争辩了。尽管两家分手的最大原因是利益的分配不均,但是,有人却觉得:“皮克斯和迪斯尼的谈判失败,其实是这两家公司个性鲜明的CEO的个人矛盾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两人都属于意志坚强以及自我本位能完美主义的人。相传,在对待皮克斯上,乔布斯觉得埃森纳不够尊重。他们之间的首次“大战”是关于《玩具总动员Ⅲ》,第二次口舌之争是由于埃森纳对苹果宣传带CD刻录的Mac机的“Rip,Mix,Burm”广告策略进行了批评,说他们是在进行盗版宣传,这直接点燃了脾气火暴的乔布斯的心头之火,一场大爆炸即将开始!

皮克斯制作的《海底总动员》在2003年首次获得了票房成功,可这个好消息对埃森纳来说却丝毫高兴不起来。原因是皮克斯同迪斯尼在该影片发行之前就开始了续约谈判,而《海底总动员》取得成功,乔布斯则会提高皮克斯向迪斯尼讨价还价的资本,这对迪斯尼而言则是件大坏事。

可是,埃森纳对乔布斯却并不了解,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心思被乔布斯猜得一清二楚,要价是假的,分手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因此,也就有了乔布斯在谈判中故意提高要价的结果。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对迪斯尼而言,皮克斯提出的条件纯粹就是羞辱,乔布斯看起来是拿定主意要同迪斯尼各奔东西。”即乔布斯在下注前就已经有了一个“这次他赢定了!”的坚定信念。

不过,对华尔街而言,他们关心的不是故事,而是数字。尽管皮克斯的股票在宣布终止合同谈判后,在纳斯达克上升了3.4%,可一些分析师与投资者却觉得:“对皮克斯的股价,市场估计太高。”最大的悬念是“皮克斯是否能续写票房神话,对众多好莱坞的电影工作室而言,遭遇挫折终究只是迟早的事”。不过,迪斯尼的众多对手(包括华纳兄弟、索尼以及20世纪福克斯等好莱坞大制片公司)都已向皮克斯伸出了橄榄枝,以图向动画业进军,分享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尽管他们从乔布斯那里得到的也许是还不到12%的发行费用。其实乔布斯早就预料到了这些,否则,他也不会如此的胸有成竹。

这些好莱坞公司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很简单:皮克斯汇聚了众多的人才,前迪斯尼的漫画家约翰·拉塞特应该算是第一个。而乔布斯同电脑程序员打交道的经验,同时也说明了他明白怎样管理漫画家。在高级管理层中,好像还没有人从皮克斯离开过。在质量的要求上,这家公司是如此痴迷,甚至在制作《玩具总动员Ⅱ》时,因为对首次效果不满意,他们却从草稿从头再来。在好莱坞的大公司里,此种做法都无法实现,可是皮克斯却居然做到了。现在,小小的皮克斯同迪斯尼这个巨头抗衡,尽管乔布斯的此次赌博将是最危险的。此次赌博正迎合了好莱坞“小鱼对抗大鱼”这种最钟爱的题材。

乔布斯在谈判中,居然提出电影收入的分成比例同迪斯各占50%!在那时,众多顶级动画公司同迪斯尼公司的分成比例也仅占15%。乔布斯属于那种态度强硬的谈判对手,在谈判的全过程中,他“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同时也不怕丢脸”,迪斯尼最终做出了让步。人们都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皮克斯既提供了成熟的3D动画技术,又提供了层出不穷的新鲜创意,因此,迪斯尼最终“束手就擒”,用高价将皮克斯收购,乔布斯真的赢了!

通过事实证明了迪斯尼与皮克斯的合作对两方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对迪斯尼而言,皮克斯先进的电脑动画技术与畅销产品,的确是有力地补充了日驱衰老的迪斯尼产品;而对皮克斯而言,迪斯尼的资金、发行以及周边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将会让皮克斯在“总动员系列”的制作上游刃有余,且获取的利润会更高。通过这次合并,迪斯尼将变成全世界最大的数字影音娱乐巨头,而人们全都觉得:“迪斯尼收获最大的不但是获取了皮克斯的业务、市场以及技术实力,更是获取了乔布斯的天才大脑,迪斯尼会因他的进入,从而给这个陷入僵化的老牌企业带来新鲜活力。”

这可能只是表明层次的认识罢了,可是,还有专家认为:“乔布斯促成此次合并的更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让迪斯尼与苹果更深入地合作。”鲍勃·伊格尔是迪斯尼的一位总裁,他曾提起,乔布斯以前曾经与他谈过关于迪斯尼与苹果的合作事宜,而并非皮克斯。他们的合作是,迪斯尼授权苹果的网上音乐商店iTunes出售,且下载《疯狂主妇》等ABC旗下的热门剧集,而人们用来下载这些剧集内容的软件,无疑就是iPod!

的确,作为数字影音播放器的生产商而言,假如影音产品提供得更多,自然也就保证了iPod的销量。可传统的电影、电视以及音乐等娱乐产品,在网络经济时代已不是单纯地只在传统渠道播放流通,新的媒体已经带来了新的消费方式,肯定也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个数字经济时代,硬件供应商要想创造出更大的利益空间,就必须与内容供应商携手合作。现在,迪斯尼已有专门提供iPod下载的影像资料,且今后还会更多。这点很能说明问题,可能乔布斯进行的此次“赌博”很复杂,他还有人们以前没有发觉的以及更深层次的目的。

一位观察家曾说过:“由于价值74亿的皮迪合并的合约还墨迹未干,所以无法推断苹果与迪斯尼的关系会怎样发展。但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好莱坞与数码时代的结合属于必然趋势。而乔布斯则会成为一把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一位构建这座大厦的工程师。”

谁承想,置身IT行业的乔布斯,居然驱使迪斯尼这个巨头全部融入了数码时代,他知道怎样将技术、大型媒体以及流行文化结合到一起。人们现在才恍然大悟:皮克斯与迪斯尼的合并是非常完美的,它们的合并,既勾画出了数码时代的媒体新形象,同时又给好莱坞设计了一个迈进数码时代的路线图。

迪斯尼公司同乔布斯结盟的前景一片大好。乔布斯给苹果电脑与皮克斯这两家公司带来的巨大能量,就足够改变产业的发展格局,并且使它们一步登天。假如他也能给迪斯尼带来相同变化,那么,这个公司则会成为全世界最好的多媒体娱乐实验场。很容易想象,消费者有朝一日会打开苹果电视机,观赏到迪斯尼旗下的美国广播公司所制作的Net-only派生电视节目。消费者还能通过苹果iPhone,欣赏NBA洛杉矶湖人队球星科比·布赖恩特的视频博客,这些图像的传输都由迪斯尼所属的EsPN公司负责。乔布斯说:“我们说到了众多的领域,向未来展望5年,我们将迎来一个让人十分激动的世界。”

同类推荐
  • 经商金言

    经商金言

    《徽商的智慧:经商金言》中,孔令刚试图换一个视角,通过汇集徽商与经商有关的精华言论、睿智语句,进行适当的分类,从经商追求,包括贾名儒行、利缘义取、利人利己;经商精神,包括穷则思变、克勤克俭、愈挫愈坚、有胆有识;经商策略,包括广结良缘、扩大声誉;经商理念,包括知人善任、以众帮众、审时度势、质量为本、诚实无欺,以及经商之道,包括商有商道、知难不难、谋深虑远等5个方面17个角度对徽商智慧进行释读,通过与主题相关的徽商故事展示徽商经商历程,并以感悟和延伸阅读的形式从某个层面反映作者对这个主题的思考。感悟未必深刻,延伸阅读也只是想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以期给读者朋友提供丰富阅读视野的素材。
  • 话语攻心术

    话语攻心术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听着大人们的对话一天天成长;长大成人后,我们又通过对话来工作、谈恋爱、交朋友以及展示自我。由于对话已经跟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所以我们渐渐忽略了对话的重要性。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假如我们突然说不出话来了,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其实,对话并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它还是一种心理支配上的、以人际关系为目的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对话中一问一答的语言形式并不值得关注,更为重要的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上的均衡力量。
  • 20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20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是否想要获得茅塞顿开的感觉呢?时常觉得自己不比人差。到头来却往往落于人后、屈居下风?时常感慨生不逢时。恨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时常嗟叹仕途多舛,不解为何不能一路顺风?不要着急,本书为你揭示了生活、工作、交往中的99条经验。
  • 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你在为谁读书,现在似乎很少有人觉得这会是个问题,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不妨抽时间问一问自己这个问题,本书作者,一位CEO,鉴于自己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的历程,对国内的青少年如何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自己成为卓越者所需要的潜能给出了规划和答案,《你在为谁读书: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2006年出版以来,畅销60万册,深受读者好评,这份送给青少年的礼物,使许多读者的人生发生了转折,也让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重新燃起了希望。
  • 禅里禅外看人生

    禅里禅外看人生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忙碌,加上上进心强,功利价值挂帅,生活上的倒错(把追逐和占有当目标,把生活当手段)等等,致命焦虑和浮燥的情绪增加。本书旨在指引一个人成为一位有觉悟的人。通过自我的认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指引自我,从种种成见、偏见、敌意和偏执中解脱出来,体会自在和宽阔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更清醒、更有觉察力,更加积极地去生活、去理解人生。消解生活中的障碍和烦恼,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自由。
热门推荐
  • 轩辕后世

    轩辕后世

    且看这2000年后的盛世,古武与魔法的结合之地,东方与西方的碰撞,唐飞用那炎之轩辕创出一番华夏盛世。
  • 十九岁宠妃

    十九岁宠妃

    南唐后主李煜被毒杀,小周后被凌侮,窅娘自刎殉情……十九年后,李煜和窅娘之女,十九岁的楚楚肩负着复仇的重任入宫。庭院深深的后宫,在庄重的皇家威严幕后,充塞着腐败荒淫,煎熬挣扎,痛苦血泪,更有机谋权诈,血腥残杀。多情者多难,风流人相残,畸形的岁月,十九岁的楚楚燃尽情焰……
  • The Secret of Rover

    The Secret of Rover

    The Secret of Rover follows the clever and resourceful twins Katie and David as they race across the country in their attempt to outwit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insurgents who hold their parents and baby sister captive in a foreign land. Held hostage because they invented a spy technology called Rover that can locate anyone in the world, Katie and David's parents are in grave danger. Now, it's up to Katie and David to rescue them. But first they must find their reclusive uncle, whom they have never met—the only person they know who can help them. This page-turning story from a debut author with insider knowledge of Washington is fun, suspenseful, and convincingly real.
  • 出秀高招

    出秀高招

    本书介绍了如何在最短时间赢得人们的赞赏,如何给自己创造发展机会,如何获得社交成功的方法。
  • 魔性手游

    魔性手游

    曾经借助“魔性手游”而超脱的元神级大修士赵阳,重生于游戏未开始的年代,借助其先知先觉的能力开启了一条未知的通天仙途。且看他这一世如何叱咤风云,傲立当世!【ps:读者q群号码615.608.154,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
  • 集诸经礼忏仪

    集诸经礼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王爷不和亲

    王爷不和亲

    他自称是九天玄女座下秋月仙子,如今他一朝穿越成了人人喊打的纨绔王爷。本想凭借自己过人的化妆技术,在外易容为女子避开耳目,在家做个闲散王爷与世无争。奈何造化弄人,命运纠缠,秋月与命中注定的十二位公子擦肩而过。哲别,为一桩二十年前的人口失踪案而来,最后线索却断在你十三王府。你秋月不是我要找的人,但你是我不会放手的人。苏顾,为家族兴衰而来。苏家若没有你,生意便做不下去。而我苏顾若没有你,我便活不下去。苏远,为你而来。你这个笨蛋!我比你自己更清楚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 痞子遇见妞

    痞子遇见妞

    一个防狼踢却将自己踢进狼窝……她单纯的认为,以身体为道歉的代价足以让自己远离那头恶狼,但惹上他注定一辈子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他,拥有无害的绝世容颜,却是个又痞又色的腹黑男。她,外表阳光清纯,却是个有点小暴力的疯癫伪纯女。某男:成为我的猎物就得乖乖的!某女:哼!女汉子能屈能伸,想纠缠,滚远点!当腹黑男变身温柔哥,女汉子也hold不住啊!说是远离他,可是……可是奴家真的做不到啊!A:“话说痞子遇见妞,到底是偶然还是久别重逢?”B:“嘿嘿,人家当然是久别重逢啦!”A:“文文到底是搞笑还是苦情?”B:“嘿嘿,你看了不就知道鸟!”A:“说话给爷痛快点!!”B:“本文讲的是一个超级专情傻男人,亲手杀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他自己,还大义凛然的说,没事,这辈子没了,我们还有下辈子……尼玛,来世他们是在一起了!可却也磨难多多、苦情多多。什么被下咒、鬼缠身的一大堆……也不知到底是他欠她的,还是她欠他的,纠纠缠缠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哎呀,人家也说不清啦!爷,您进来看看就知道啦!”PS:本文小搞笑、小狗血、小清新还有一点小灵异……胆小勿进哟!A:“滚回吧!”B:“诺……各位爷们,记得收藏啊!!薄荷爱你们!么么哒!”A:“贱人就是矫情!不过,看她那可怜样,就赏她个收藏吧!
  • 名门挚爱,总裁不二婚

    名门挚爱,总裁不二婚

    唐娩vs厉天擎当男人利刃般的目光,凌迟在她身上的时候。她咬着牙当着众人,宽衣解带,直到剩下贴身衣物“现在,我可以走了吗?”他是凌驾众人之上的大人物,而她只是个辍学的女大生,为了重病的母亲,四处奔波赚取生活费。她从没想过,会再与这个男人有所交集。然而,第二次,当她从他床笫间醒来,身上布满淤痕,男人冰冷的捏起她的下颔,冷笑着说“唐娩,你这个诱饵,我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