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3400000003

第3章 “我怎么了”——正视负面情绪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与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每个人都会产生情绪,情绪就像四季一样会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人们就会表现出愉快、气愤、悲伤、焦虑或失望等各种不同的心情。假如负面情绪长时间连续不断地出现,就可能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我们只有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勇于找出心中郁闷的问题所在,才能轻松走出阴霾,迎接阳光。

情商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自己能否将成功握在手中,智力水平(IQ)起着最关键的作用,觉得自己的智商越高,稳操胜券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是,心理学家们却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在人生的奋斗过程中,情商水平(EQ)的高低也会对成功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有些时候,情商的作用要比智商更大。一个人如果只追求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忽视了情商,任其情绪失控、情感泛滥,那么他的前途必然不会顺利,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荆棘。为何如此?只因现代社会过于复杂,仅有高IQ不足以应对方方面面的问题。扫视四周,不乏有很多机灵异常、极其聪明的年轻人,可惜其中的大多数人情商却平平,无法很好地把控自身的情绪,遇点小事就发脾气,受点挫折心情就跌入谷底,唯我独尊,与他人也不能融洽相处,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诸多不便。

既然情商如此重要,它究竟指什么呢?通俗地说,情商就是情绪智力,主要指个人在情绪、情感、意志、受挫力等方面所具备的品质,它还是测定一个人情感能力的一项指标,通过它可知个人的情绪自控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对于自身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已经通过实验了解到,情商不同于智商,它并非天生注定不能更改,只要掌控了解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激励自己、了解他人、维系融洽人际关系的5种能力,并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就能成为一个拥有高情商的人。所以,现代心理学家普遍提出一个观点:情商与智商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它是个人通往成功之路的关键。

一个月前,小刘因为跟客户闹矛盾而被炒了鱿鱼,他逢人便诉苦,觉得那个客户太小心眼,自己根本没有错,而且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的确,这个客户的脾气并不好,她是个骄横的女强人,是小刘的经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到的,对方同意购买公司积存多年的一些鸡肋产品。公司一直都想处理这些产品,但是往昔的客户出价太低,留着又要出大笔的维修费,公司目前的效益不太好,急需将这些产品处理掉。可以说,这个女客户的出现帮了公司一个大忙。

经过一番洽谈,女客户给出了一个还算合理的价位。经理自然把这个女客户捧上了天,女客户也把自己当成了上帝,以为自己是那家公司的救世主,因而态度更加傲慢。

某日,当这个女客户来到公司找经理谈事时,小刘正好经过她身边,便问她找谁。女客户抬起下巴,骄傲地说:“找你们财务!”

小刘并没有留意到她的态度,就大大咧咧冲着财务办公室喊道:“小田,客人来了,出来接客!”

女客户很敏感,一听到“接客”两个字,肺都快气炸了,认为这个年轻人对自己太不尊敬了。她立刻发怒道:“你这是怎么说话呢!”

小刘没想到这个女客户竟然会横眉怒目像个河东狮一样冲自己大吼大叫,此时他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惹恼了客人,仍旧直白地回敬道:“我就这么说话的,怎么了!”

这下子,女客户已经觉得这个小职员在以下犯上了,当下被气到脸色发青,当场就指着小刘的鼻子骂:“年纪轻轻都不说人话!什么素质!”

小刘年轻气盛,觉得对方很不讲理,居然对自己进行人身攻击,一下子也怒发冲冠,不顾形象地跟客户对吵,也不管对方究竟是什么身份,只图将心中的恶气发泄出来再说。于是,小刘用三寸不烂之舌把女客户气得浑身发抖,他自己在心中直呼过瘾!

二人的争吵惊动了整个公司,经理闻讯赶过来,此事方才得以化解,只是女客户情绪激动,最终这笔买卖成了泡影。经理气到没听小刘一句解释,让他下一秒就卷铺盖走人。

小刘没想到因为自己的无心之过,居然把工作丢了,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了一个词,挑毛拣刺,至于吗?可是朋友在听完他的故事后,却实话告诉他:“你的情商太低了。”这句话给小刘敲了一记闷棍,让他反思了很久。

其实若是在平常,在朋友圈中,小刘惹女客户生气的这句话确实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小刘平时就是用这种近乎开玩笑的语气跟朋友们说话的。然而,公司的氛围和朋友圈毕竟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待客户时的态度不应该这样随便,应该给予客户应有的尊重,可惜小刘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在女客户产生不满时,小刘能情商高一点,他就能很快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实际上,当时只要他对客户道歉,及时刹住情绪的泄洪闸,就有可能避免随后到来的唇枪舌剑。但他却只图一时痛快,不懂得克制情绪,加上遇到了一个内心敏感、情绪化严重的女客户,而双方都不肯做出妥协和让步,战火当然一触即发。

上述例子是为了提醒大家,不要只注意高智商,以为有能力、有才华,便能飞黄腾达。实际上,若情商太低,很可能一辈子碌碌无为。因为情商太低,很容易因为一次冲动、一句不妥当的话、一次不理智的行为而失去了机会,埋没了自己,与成功失之交臂。

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我们的情绪商数呢?

首先,我们应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力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即使遭遇困境,也要不断鼓励自己挫折总会过去,希望的曙光总会再次来临。简单地说,就是坦然应对一切,自信自强。

其次,应卸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自卑、烦躁、胆怯、抑郁等不良情绪,都是影响个人情商的沉重包袱,一旦发现自己被这些包袱压得不堪重负时,就应该及时寻找解压之法,如向密友倾诉,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寻求专业的心理诊疗师,给予自身有效的建议等。

最后,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以待人,就必须拥有一片豁达的胸怀,能体谅他人,接纳他人的缺点和个性;严于律己,则意味着要提升自律能力,遇事理性为先,不让冲动控制自己的思维。

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情商就能大大提高。情商的提高,不仅对自己有益,也能让他人感觉如沐春风。控制你的情绪吧,因为这是提升情商的不二法门。

不要被负面情绪绑架

一般而言,紧张、焦虑、恼怒、沮丧、伤感、痛苦等情绪被人们称为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之所以是负面的,就是因为这些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它们除了会使我们的身体产生不适感,引发身心上的伤害,影响工作与生活的顺利进行,还会传染给周围的人,让别人也处在负面情绪的笼罩之下。

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事实上,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负面情绪。在生活中,很多人没有用合理的方式去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在隐忍中将负面情绪一点点地郁积起来,时间长了,要么出现“内伤”,更加抑郁、内向;要么脾气暴躁,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就能引爆情绪的火药桶。

英国小说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曾与他的舅舅在维尔蒙打过一场轰动一时的官司。

吉卜林迎娶了一个维尔蒙女子之后,便在布拉陀布建造了一所十分漂亮的房子,他想要在那儿安度自己的余生。他的舅舅比提·巴里斯特这时也住在布拉陀布,所以就成了吉卜林最好的朋友,他们俩常常在一起工作、游玩。

不久之后,吉卜林从巴里斯特手中买下了一块地,二人口头约定巴里斯特可以每季度在那块地上割草。可是一天,巴里斯特突然发现吉卜林在那片草地上开出了一个花园,这样他就难以得到预想的一车干草了。因此,他非常生气,暴跳如雷。吉卜林也不甘示弱,两个人吵得难解难分。

几天以后,吉卜林骑自行车出去玩时被车撞倒,而肇事的正是巴里斯特的马车。这位著名的小说家竟然昏了头,一怒之下告到了法院。于是,巴里斯特被抓了起来。然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官司传遍大街小巷,最终吉卜林携妻永远离开了这个曾经美丽的家。而所有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一件很小的事——一车干草!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不注意管理自己的情绪,哪怕是一次极微小的纷争,都有可能带给人恶劣的结果。虽然人们都知道负面情绪不好,然而并非人人都是管理情绪的大师,甚至很多功成名就的人也逃脱不了负面情绪的桎梏。

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吴小莉曾说过:“在小时候,我们很容易就找到快乐,那是因为那时的我们很单纯。长大的我们要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就要求得到心理上的安稳。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要正视你内心里面的真实想法,做你自己,不要让外界来干扰你。”

贝多芬是令人敬仰的音乐大师,然而拥有极高音乐造诣的他却常常沉默寡言,不时地生气,甚至不与人合作。

曾有一次,有个贵妇人很仰慕他,就想向他要一缕头发,没想到他却剪了一山羊胡给了那贵妇,然后又狠狠地羞辱了那个贵妇人一番。

贝多芬的这种糟糕脾气使得他的生活十分不如意,他一辈子虽然爱过很多女人,然而最终仍是孤家寡人。在独自忍受耳聋困扰的同时,他还要抚养一个很不听话又常常给他带来麻烦的侄儿。所以,贝多芬终生都在忍受着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我们只有正视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然后进行行之有效的疏导,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港湾得以平静,才不会陷入贝多芬那种痛苦的境地之中。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自身的负面情绪呢?好心境是由自己创造的,因此我们只有首先改变自己,然后才能让别人重新认识自己。所以说,生活糟糕与否,不是别人的原因,而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情。只要我们能放宽心胸,认真地去做好每一件事,那么美好的生活就唾手可得。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瞬即逝,对很多负面情绪根本用不着过分关注。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因为这个无聊的人与我无关!”

在生活中,我们始终追求的是实现自我价值,是由各种爱、自信与成功组成的幸福。如果我们只专注于烦恼、痛苦等负面情绪,又怎么能够感受到幸福呢?

因此,请记住一点:不要总是跟自己过不去!不跟自己过不去,就要学会欣赏自己。学会自我欣赏,就等于拥有了获得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目中无人,更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让自己多一些信心与动力,给自己多一点愉快。如此,我们才能够拥有潇洒、快乐的人生。

不跟自己过不去,就不要追逐虚无的荣誉。总是追求那些能满足自己欲望的东西,会彻底迷失自我。庸俗的流言飞语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摘斥责会消磨自己的意志,追逐金钱易于泯灭自己的良心,争名夺利则会丧失自己的道德感,媚俗并不能使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增加,反而会成为负面情绪的导火索。

不跟自己过不去,就不要走极端。有些人忧虑过度,使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时常麻木不仁,对所有事情都无动于衷。前一种人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神经衰弱;后一种人却始终不知道悔恨为何物,整天浑浑噩噩地生活。

不跟自己过不去,就不要活得太累。经常有人感叹活得真累。累,是因为精神压力大,也是因为心理负担重。其实,累与不累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要想不累,就必须学会放松,生活贵在张弛有度。心累容易使人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之中,还会使自己无法斗志昂扬地去迎接挑战。

由此可见,摆脱负面情绪并不困难,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生活中不要过于计较,不要盲目攀比,不要总想着过去。如果我们向着幸福看齐,那么幸福自然会来敲开你的门。

极端情绪要不得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经告诫世人:“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就是说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如此做人做事才能无往不利。

有个著名的猴子实验:心理学家把两只健康的猴子关在笼子里,一只猴子被捆住手脚;另一只则可以在笼子里活动。心理学家每隔20秒钟就对猴子进行一次电击。

但是,实验者每次在放电前5秒钟,会提前亮起笼子里的红灯笼。笼子里有一个开关,按下就可逃生。可以自由活动的猴子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开关,它摸清了红灯笼和放电的联系,每次只要灯笼点亮,它就会按动开关逃出笼子,而被捆的猴子却不能动。实验一直在进行,直到有一只猴子先死掉。

结果令人意外,那只能够活动的猴子竟然先死去了。而那只被捆起来的猴子尽管不断遭到电击,却平安无事。

心理学家解剖了死猴的尸体以调查致使它死亡的真正原因,结果发现它竟然死于严重的胃溃疡。原来,那只可以活动的猴子为了不被电击到,需要时时警惕红灯闪动。只要红灯一亮,它就得迅速摁下开关向外逃窜。于是,可活动的猴子每时每刻都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消极情绪下,造成生物有机体严重受损,最终因为过于紧张导致胃壁溃烂,直至死亡。

由此可知,猴子的死和负面情绪有密切关系。

至于那只被捆住的猴子则无计可施,只能听天由命,被迫遭受电击,干脆放弃了时时提防电击、时时准备打开开关的想法。在平静之下,它反而安然无恙。

一只健康的猴子居然因为负面情绪而死亡,这给人们敲了一个警钟。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提高警惕,以防止相似的悲剧发生。

人在社会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手,不得不采用种种手段,其实怎样“做”无可厚非,关键在于保持好的心态。

人都是有情绪的,而情绪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甚至连自己都难以捉摸,但是不管怎样微妙,你都得想办法将它控制在掌心,因为这关系到你能否在社会上舒适地生存。

好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情绪的作用,所以很注重情绪的管理,他们知道情绪不只是一种感情表达,还是心理攻坚战中的必备武器。

如果掌握不住情绪,只管心里舒服,不顾一切地发泄出去,就会把场面弄得十分难堪。在生活中,每个人大概都会碰到这种擦枪走火的情况。然而,智者却有马上将负面情绪收回来的本领。

洛克菲勒是美国石油大亨,他就曾利用极端情绪成功地处理过一起难缠的官司。当时在法庭上,指控他的律师拿出一封信问洛克菲勒:“先生,请问你收到我寄给你的信了吗?而你回信了吗?

洛克菲勒不屑一顾地回答:“当然收到了……没有回信……”

接着,律师又拿出二十几封信,一一询问洛克菲勒,而他都以同样的表情给予相同的回答。律师彻底被洛克菲勒的表情激怒了,竟然暴跳如雷,骂个不停。

与此同时,法官的天平向洛克菲勒倾斜了。最终,法官判洛克菲勒胜诉!那名律师因情绪失控而让自己失掉了一场本该胜利的官司。

你也许会感到不解: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怎么会知道这种手段能取胜呢?其实,就算洛克菲勒不能打赢官司,那个律师也不会赢得痛快,因为他肯定会被烦躁和愤怒的情绪掌控,从而乱了手脚。

我们评价一个人,只以涵养、行事风格为标准,就可知道此人是否是可塑之才,是否具备大将之风。因此你若想出类拔萃,除了具备常识与能力外,能否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情绪处理得当,我们可以将阻力化为助力,在必要时解危化险、安然脱身;情绪若处理得不好,就容易产生一些不理智的言行举止,轻则让自己误事受挫,重则违法乱纪,甚至有性命之忧。

一位粗心的医生弄错了两个病人的诊断报告。没有患癌症的病人感到天塌下来了,立刻陷入极度伤心、痛苦与焦虑的状态之中,而且情绪极不稳定。

没过多久,他在医院的复查中,居然被告知身体中真的有了癌细胞。而那位原本有癌细胞的病人,由于拿到了身体健康的诊断证明,一扫之前的担心,情绪空前高涨,心情轻松雀跃,病情竟然渐渐好转。

情绪就有着如此神奇的力量!其实,它是一把双刃剑,你若与它和睦相处,就会得到优厚回报,若控制不好,它则会让你遍尝苦果。

在职场中,我们也会遭遇同样的问题。只有真正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收获成功与喜悦,否则只能面对越来越多的苦难。

林森与王皓在大学里是好朋友,也是同班同学。毕业之后,两人同时接到一家公司的录用通知书,然后同在市场部工作。两人都非常高兴,下定决心要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奋力进取,创造出优秀的业绩。

然而,毕竟是职场新人,他们都感到有些不太上手,年终大会总结,两人的业绩均不太令人满意。看到自己的业绩在公司排行中始终处于垫底的位置,两人的心里可谓五味杂陈。

但是,林森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与部门经理认真分析了自己在业绩上出现的问题。他觉得一次评估不能代表未来,于是又开始满怀信心,更加努力地工作,在业务上认真钻研,不懂就问,并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个培训班。很快,他就拿出了一份漂亮的业绩单。

而王皓看到业绩单,气不打一处来,立刻将它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从此以后,他精神颓靡,连公司安排的最低工作量都完成不了,一到月底评估时就会紧张、出汗。他的业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持续下滑。林森找他,他也不理,拒绝找出自己在工作上的问题,时间很快过去了,王皓消瘦了许多。更悲惨的是,他最终因难以胜任工作而被公司炒了鱿鱼。

可见,情绪的力量确实是巨大的。我们在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应该学习林森的好心态。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曾做过“气水”的实验:他收集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气水”,然后将人们在悲伤、悔恨、生气和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做对比。

他发现当试验者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在特定的化验水中沉淀时,化验水没有杂质和颜色,是纯净透明的;而悲伤者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呈现白色;悔恨者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呈现出更浑浊的蛋白色。

最糟糕的是,试验者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沉淀后会呈现紫色。爱尔马将这种紫色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没过几分钟,大白鼠就一命呜呼了。

通过实验,专家得出了结论:人们在情绪波动时,产生消极悲观的情感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时,就会对自身的生理机能造成严重影响,最后导致疾病的产生。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例子是:极端情绪不但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盛怒的情绪还能使人暴毙。一种发生在动物界的“野马与吸血蝠现象”就是这一点的真实写照。

吸血蝙蝠是非洲草原上的一种很不起眼的动物。别看它个头很小,却是野马的天敌。它们在袭击野马时,往往会附在马腿上,用锐利的牙齿迅速在野马的皮肤上咬一口,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个性暴躁的野马受到这种攻击以后,会立刻开始乱蹦、狂奔,可惜总是无法摆脱吸血蝙蝠。

蝙蝠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体的各个部分,直到饱餐一顿,才满意地飞去。野马则往往在暴怒、狂奔与流血中走向死亡。动物学家分析后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其实是微不足道的,远达不到让野马死于非命的程度。对野马来说,极端的情绪反应才是导致其死亡的真正元凶。

如此看来,对那些“肝火过旺”、动辄大发雷霆的人而言,“野马的结局”也许是最好的警示。“野马结局”也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是因为一方面情绪是有成本的;另一方面情绪是我们自身选择的产物。外在的一切其实并不能伤害我们,真正伤害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对这些事物的信念和态度。

著名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曾说过两句经典的名言:“人不是被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与信念所引起的,因此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因此,假如我们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将其操控在良性运作的状态下,那么我们就得做好准备,准备迎接因极端情绪导致的巨大代价。这个代价可能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能是健康的身心,甚至可能会是我们的身家性命。

切勿被逆反心理冲昏头脑

古希腊的神话中有一个关于“潘多拉盒子”的传说:

自从天神普罗米修斯盗窃了天上的火种送给人类后,万物之神宙斯恼怒异常,决定让人间经历一场大灾难。于是宙斯命令儿子火神用泥土造了一个名叫潘多拉的美女,并送给潘多拉一个盒子做嫁妆。潘多拉虽然貌美,但是并不怎么聪明,而且她和其他女孩一样好奇心旺盛,加上宙斯警告过她,千万不要打开潘多拉之盒,所以她整天心痒不已,想打开盒子一睹为快。终于,某一天,潘多拉开启了这个神秘的盒子,结果,里面的各种疾病、罪恶、怪兽一起飞向人间,席卷了整个世界。从此,人间就被各式各样的丑恶和灾难覆盖住了,潘多拉因此后悔莫及。

现实生活中总有类似这样的情形发生:越是被社会道德规范所禁忌的事情,人们就越发迫切地想尝试一下;越被禁止的行为,反而越能让人向往,产生亲近的冲动。禁忌促成了人的逆反心理,使得人们想方设法要采取各种方式去打破束缚,获得自由。

在心理学上,“逆反心理”也被称为“逆向心理”“对抗心理”,指人们出于高度的自尊心,而与他人的要求和言行相违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在青少年中尤为常见。

心理学家费尼·贝克和辛德兹关于叛逆心理做过一个相关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大学的洗手间里挂上两块牌子,禁止大家涂鸦。其中一块署名为“大学警察保安部长”,并态度强硬地标注了一句话:“严禁胡乱涂写”。另一块则署名为“大学警察区委员”,并标注了一条带有委婉语气的劝说语:“请不要乱涂乱画”。每隔两个小时,他们就换一次警告牌,然后查看挂着不同牌子的洗手间里涂鸦的数量。

结果他们发现,挂有“严禁胡乱涂写,大学警察保安部长”的洗手间反而被涂得一塌糊涂。这个实验表明,越是严加管束,越是以权威的姿态进行说教,对方产生的逆反心理就越强。

生活中随处可见逆反现象: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母亲恐吓他说:“别把球踢到玻璃上,否则我一定打你的屁股!”结果她刚一转身,就听到了玻璃开裂的响声;一个水电工出门前再三告诫儿子:“别去碰那根未装好的电线!”结果当他返回家中时,却发现儿子倒在了电线下;一个保密的会议,只有公司高层才有资格参加,结果会议刚结束,就有不少员工费尽心思去打听会议的内容。

有时候,人们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也不管结果如何,最终导致自己处于危险地境地,有可能会后悔终生。不知大家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是否还会冲动办事?除了会伤害到自己以外,逆反心理还会造成与他人之间的深刻矛盾。若是和长辈顶撞,还能被说成不懂事,但如果跟同龄人顶撞,没准就会引发唇枪舌剑,甚至拳脚相加;与老板和领导对着干,就等于为自己的事业判了死刑。所以,叛逆心理并不值得炫耀,它除了让你显得凡事不经大脑思考、很幼稚外,并没有其他好处。

叛逆之心人皆有之,但有些高手不仅会化解自己的逆反心理,甚至还懂得反其道而行之,利用人们的逆反心理帮助自己达到目的。

18世纪,法国农学家安瑞·帕尔曼切计划将美洲的土豆引进本国,这本是件好事,没想到竟遭到保守的国民的一致反对。帕尔曼切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一天,帕尔曼切征得了国王的允许,在一块闲置的土地上大片种植了土豆,他还请求国王派兵在白天守卫那块土地,似乎要防止别人来偷窃。很快,他的这种神秘的举动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人们的好奇心实在太过强烈了!后来,一到夜深人静之际,人们一看到卫兵们撤走,就成群结队地过来偷挖土豆,然后栽种到自家的菜园里,细心照料。就这样,不用大费周章,不久之后家家户户都种植上了土豆。帕尔曼切正因为抓住了人们的逆反心理,才成功地让土豆走进法国的千家万户。

在商场上,很多精明的商人也善于发掘顾客的逆反心理,刻意对商品包装一番,比如在店内注明“某商品已售完”,激发消费者追问该商品何时才能再次上架,于是商家就告诉他们还有一小部分存货,交易便很快完成了。

著名的IT公司——苹果就采取了一种“饥饿销售法”,引得人们争先恐后来购买,几乎踏破了商店的门。当苹果刚推出iphone4手机时,公司告诉消费者,手机是限量出售的,如果不买,只怕以后都没有机会买到了。于是,在iphone4初登国内市场之日,商场里买iphone4的消费者便接踵而至,队伍排出几百米,甚至有人一等就是一下午。可以说,这是一个有关逆反心理的成功销售案例。

既然逆反心理是大众心理,又伴随着极端的表现和反应,我们就要懂得,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控制好自己的逆反心理。当我们不由分说不听别人规劝时,就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否为了反对而反对?我和别人对着干有什么意义?如此一来,就能有效地打消逆反心理对我们的影响。同样,如果我们反对别人做某件事情时,就应该采用较为温和的劝诫方式,因为粗暴的禁止口吻可能会激发对方的逆反心理,如此反而收不到让他们反思及改变自己行为的效果。

总之,懂得控制逆反心理的人是成熟的,他知道过分强调自尊心其实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很多时候,保持理智比争一个面子更重要,只有谨慎从事,才能不做后悔之事,才能让自己的心态更平和。

逃避并不能让你快乐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些心理素质低的人便被吓住了,不仅悲观失望,还产生了自生自灭的想法。他们没有看到,生活其实是由各种问题组成的,而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向问题挑战,并战胜它们!

李先生最近一直愁眉苦脸,因为一大堆棘手的问题都摆在他面前——工作上和同事闹纠纷,房贷和车贷的压力与日俱增,孩子不好好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父亲也重病在床……这些问题犹如一块块大石头,让他每天烦躁不安,他开始不停抱怨、精神紧张,和妻子的关系也越发糟糕。

不得已,妻子找来了心理医生为李先生诊疗。李先生并不认为自己的心理有什么问题,因此对待心理医生很无礼,心理医生也没有生气,只是说了句:“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你的心情定将有所改变。”于是,李先生就跟他去了郊外。待到下车时,李先生吃了一惊,原来医生把他带到了一处墓地。

心理医生指着眼前的一块块墓碑对李先生说:“只要活着,谁能没有问题呢?只有这里才是安静的,也只有这里才会免受问题的打扰。”李先生翻然醒悟。后来,他努力地一个个攻克难题,终于走出了困境,而他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阳光,欢乐又重新回到了他的家庭里。

只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天,就难免会与各式各样的问题交锋。年幼时,我们要学会说话、走路;上学后,又要解决读书、写作业、考试的问题;后来开始工作,又变成了解决生存的问题。之后,还有一系列的问题——结婚、生子、购房、买车、看病、失业、养老等。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有问题的生活才是正常的生活,没有问题的生活必然是不正常的。

其实我们不必对生活中的问题心生畏惧,面对问题时持有的态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恼人的问题出现后,我们的反应不应该是抱怨、逃避、抑郁,而应该乐观、积极地面对,力求用合理的途径解决问题,最终让问题烟消云散。遗憾的是,生活中,有相当多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不是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而是找借口逃避,从此一蹶不振,心情跌到谷底。

小艾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且很有气质,条件不错的她在毕业后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谁承想,试用期还没过,她就被炒了鱿鱼。原来,老板发现她总是找借口逃避问题,却未曾动过脑筋去解决问题。

例如有一次,老板派小艾去一所大学送材料,千叮万嘱她要分别送到大学里的4个地方,结果小艾回来时说自己只找到了一个地方。老板惊讶地问她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谁料她回答:“那所大学太大了,我问了好几个人,找了半天才把那个地方找到。”

老板一听就不高兴了:“这4个地方都在大学里面,这就是你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做出的成果?”

小艾却依然振振有词:“我真的想了办法也询问了人,不信您可以去那里问。我对那里的地形又不了解,您还是派个熟悉的人去吧。”

老板听了这番话更生气了:“吩咐你一件事情,难道每次都要我去帮你善后?你说对地形不了解,难道别人就了解?遇到问题不是去想办法如何解决,借口倒是一大堆!”

其他同事见老板发火,赶紧帮小艾出主意,告诉她不妨在学校里多问问老师和同学,或者可以打电话咨询一下要找的那几个地方的工作人员。如果实在无计可施,不妨打电话咨询大学的总机,这样就能找到那几个地方的电话了……

谁知小艾根本就听不进去,反而满腹委屈,气愤不已地说:“这能怪我吗?我都已经尽力了……”

像寄居蟹一样躺在壳里找借口当然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这只会让问题永远停在那里得不到解决,而你的心情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无法舒心和快乐。

美国励志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写过一本叫《思考致富》的书,书里列出了一位个性分析专家编的借口,数目居然有50个之多。希尔对此总结道:“找借口解释失败可谓人类的习惯。不要以为这个习惯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就可以习以为常,而要看到这个习惯对成功是有着致命破坏力的。”

可以想象,当遇到难题时,抱着消极心态的人会这样说:“这是没法完成的。”“我对此一筹莫展。”但是,还没有尝试怎么就知道无路可走呢?只要出现了问题,必然会有解决的方法,而且问题只有一个,方法却是无穷的。即便是看起来充满艰难险阻的问题,只要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愁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的。

尽管寻找解决方法需要劳心劳力,但有一点你要知道,世界上并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方法永远要比问题多,我们需要的不过是花心思去找到方法。为什么有些人不快乐?因为他们一遇到难题就当逃兵,怨天尤人,悲观避世,结果越发地让自己沉溺于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反观那些强者,他们总是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想方设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才能成功。

有了问题,不仅需要解决,还需要我们迅速地解决。千万不要拖延,若是往后拖,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最终酿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场面。而每天生活在困境的阴影下,你的心情难免被问题所羁绊,很难得到真正的快乐。所以,一旦发现了问题,就一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它。只要我们环视一下四周,就会发现,那些成功人士并不见得比其他人聪明多少、强大多少,他们所拥有的不过是在遇到难题时的一份高情商,不让消极的情绪控制自己,而是从不妥协,努力地让自己战胜困难。

了解自己的情绪周期

人的心情就像是天气一样,阴晴不定,因为自身所处的环境时刻在发生着变化,人的情绪自然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起伏不定。

然而,有些人好像总是能保持“平静如水”的心态。原因就在于这些人功力深厚,知道适时控制自己的情绪。

虽然人的情绪有时捉摸不定,然而每个人都有一个“情绪周期”。这就好比女人在行经前的一个星期左右以及行经期间,不仅会在身体上有不舒服的感觉,如腹胀、便秘、腰酸背痛、肌肉关节痛、食欲增加、容易疲倦、长粉刺暗疮、胸部胀痛、头痛等,她们还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时不时就会有沮丧、神经质及容易发脾气等现象。

那么,什么是情绪周期呢?其实,它是指一个人从情绪低潮走向高潮需要经历的一段时间。它能反映出人体内部的周期性张弛规律。这种规律也被称为“情绪生物节律”。

情绪周期的高潮能让人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活力,使人亲和力十足,感情丰富,做事认真负责,容易采纳别人的意见,具有胸襟开阔之感;反之,情绪周期低潮则容易使人急躁、发脾气,产生叛逆情绪,不仅令人喜怒无常,还经常会使人有孤独与寂寞感。

事实上,我们完全不必担心情绪周期的爆发,因为人从一出生就拥有情绪周期。从人出生时起,一般以28天作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在每一个周期中,前一半时间为“高潮期”,后一半时间为“低潮期”。而在高潮和低潮之间,即由高潮向低潮或者由低潮向高潮过渡的时段,则被称为“临界期”,一般会持续2到3天。在临界期,人们的情绪会不稳定,身体机能的协调性差,容易发生事故。

情绪周期是人类情感的定时报警器,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觉得自己情绪突然变坏了就认为是自己的意志不坚定。相反,如果了解了自己的情绪变化规律,我们就能顺利排解那些不良情绪,从而拥有轻松快乐的人生。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可以在笔记本或日历上记下自己的情绪周期,一旦在情绪上出现忧郁、焦躁不安、愤怒难抑的情况,可以马上看看是否出现了情绪周期。

其次,在我们掌握了自身情绪的周期性规律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在情绪高昂时给自己安排一些难度大、较为烦琐的任务,而在情绪低落时不妨多出去散散心,或者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让高度紧张的神经放松一下。同时,有了烦心事,也可以多向亲人、同学、朋友倾诉,让他们全力支持自己,从而让自己安全度过情绪危险期。

若处于临界期,我们该怎么做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意志的控制。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的情绪周期告诉给身边最亲密的人,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他们能提醒你,帮助你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二是可以避免不良情绪给人际交往带来误会。

举个男女之间的例子,就能很好地说明情绪周期。有人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男人和女人的情绪周期是不一样的。他们情绪周期的过程基本上是:亲密——疏远——亲密。

男人的情绪周期好比有弹性的“橡皮筋”,不断地拉伸橡皮筋,只要不超过弹性限度,一松手,皮筋还会反弹回来。

而女人常抱怨的情形是:当初他对你爱意绵绵,你对他信任有加。突然在某一天里,男人显得焦躁不安,态度冷淡。他开始疏远你(此刻,橡皮筋正在被拉伸),他不愿和你聊天,甚至不见踪影。一段时间以后,他又像个没事人一样,再次对你亲热起来。于是,女人觉得男人肯定是在外边拈花惹草,但其实不过是橡皮筋又自动反弹回来了!之前,男人选择逃避,是在潜意识里要满足“独处”与“反省”的需要。然而,过不了多长时间,男人就会强烈地渴望爱,又开始留恋起从前亲密的感觉。

有人说情绪周期这个词不过是在为人们找借口,其实在这里只是想提醒人们要注意心理上的周期性起伏,以帮助自己正确地梳理情绪。要知道,心理低潮的掌控主体依然是我们自己。一个快乐、洒脱的人即便遇到心理低潮期,他也不会因此而痛不欲生。

当然,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去审视我们的情绪低潮。换句话说,一切心理问题都出在对事实的扭曲上。什么事实呢?这主要是指那些能令我们产生痛苦的负面事件。

因为经历过痛苦,我们肯定不愿意再去面对这个负面事件。但是,一旦有过体验,负性事件就会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甚至可能影响我们一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这些事件隐藏到自己的潜意识中,这就是所谓的忘记。

但可惜的是,潜意识对它们似乎也起不到多大的压抑作用,并且,哪怕我们把让自己产生过不快的事实遗忘得再厉害,当时所产生的痛苦却仍然会困扰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悲痛不已,甚至无法抑制。于是,我们又去想办法逃得更远。

事情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两种:要么彻底逃避或麻木自己的感受,对人生中所有重要的负面事实都熟视无睹;要么干脆成为痛苦的奴隶,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看得很严重,弄得很糟糕,既然一切都糟糕透了,那么曾经让自己伤心的那些事件也就变得不太让自己心痛了。

绝大多数吸毒者是因为痛苦的际遇而沾染上毒品的。他们觉得吸毒可以让这些痛苦在麻痹中消失。这就如同将痛苦的事实比作一个魔鬼,人们为了躲避这个魔鬼就躲进阴影里,却没看到阴影里站着一个更大的魔鬼。

除了这种屡见不鲜的错误方法外,人们还发明了无数种或可笑、或可悲的方法去逃避悲痛。弗洛伊德将这些方法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当一个人深陷痛苦时,这些防御机制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不断加强心理防御机制,任由事实扭曲,则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实际上,真正驶向健康彼岸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直面痛苦。当阴影来临时不要逃避,要坚强面对,人才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而这些收获最终也会变成人们的宝贵财富。

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是,别想逃避任何痛苦的事情,因为你永远会处于下风。你只有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才能最终与它和平共处。如果你暂时没有独自应对的能力,可以寻找外援,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向专业人士求救,让那些可以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痛苦,共同渡过难关。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孤独到极点的人,然而当他面对曾经的不快并化解后,他一跃成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有一个酗酒施暴的继父和一个不称职的母亲,但是当他勇敢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宽恕了父母后,他成了治疗家庭问题的专家;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是一位严重的神经症患者,但当他认清了自己的病情后,他最终发明了著名的森田疗法……这些在外人看来最痛苦的事实,最终都变成了这些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总而言之,情绪周期值得所有人去重视,找出自己的情绪规律,并想办法让自己得以解脱,最后我们收获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用理性战胜负面的感性

理性与感性是交织存在的,人类的思想没有完全的理性或感性,只能说有些人理性的思维占多数,而有些人在大多时候更喜欢感性地思考问题。

其实,感性和理性没有好坏的分别,不能说理性的人肯定睿智,而感性的人做事一定不牢靠。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平衡的。理性可以使人公正做事,而感性则能够使人更有人情味,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拥有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生。

但是,有些人一味地沉浸于自我的想法中,不能用公正的眼光看问题,使自己的情绪变化无常,他们可能会出现兴奋过度、情绪低落、一味盲目、无所适从、过于偏激、异常敏感、麻木不仁、狂喜不止、十分暴怒等情况。人的心情假如大起大落,不仅会影响自身的事业、生活与身心的健康,也会令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糟。

小王是个年轻时尚的OL,有才有貌,是办公室里的一枝花,经理对她也是青睐有加。时间长了,她发觉经理在和她交流时言谈中总是流露出一些暧昧之情。起初,她退避三分,觉得影响不好,然而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居然也对经理产生了同样的情愫,并且一发不可收拾。陷入爱情的女人是毫无理性的。从此,小王对待经理的态度与从前有了天壤之别,甚至在公众场合里她也敢对着经理大吼大叫。

有一次,公司要派人出国考察,虽然只有一个名额,但小王觉得自己业绩不错,再说凭借着和经理不一般的关系,这个名额肯定是自己的。谁料,最终公司把名额派给了销售科的小李。平时,小王做事十分严谨、理性,但现在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她丧失了所有理智,立刻冲入经理室与经理大吵大闹。

面对小王的失控情绪,经理皱着眉头说:“公司派谁去是基于对全体员工的综合考察,小李确实业务能力很强,所以才被选中,这是公司的决定,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决断。”小王听完,立刻就愣住了。

从此之后,经理开始疏远小王。小王这才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感情用事,真是后悔莫及。

由此可见,过分地感性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小王才会遭遇那种结果。负面的感性不仅会造成人心理上的创伤,还会影响工作与人际关系。

通常人们用“感情用事”来形容做事太过感性。什么是感情用事?它是指人们在感情强烈冲动的情况下,做出一些缺乏理智的行为。有些感情用事即便没有引起严重的恶果,但也可能伤害到他人的情感,成为不良后果的隐患。

感情用事的人往往处理事件或人际关系很情绪化,他们的言行都笼罩了一层强烈的感情色彩,不按事实说话,做事不考虑实际情况,一相情愿,最终铸成大错。人们感情用事可能是因外界的强烈刺激,任由冲动情绪恣意妄为,但有时也是因为对人抱有偏见,缺乏实事求是的诚意,在交往上一旦有摩擦就会走向极端,或硬拼蛮干。

容易冲动、凭感情办事的人,在性格上往往属于情绪型。情绪型的人言行举止受情绪所左右,情绪不稳定,易于暴躁,时常会在情绪冲动的一刹那失去理智,意志失去了控制。这种人时常因说话、做事不经过大脑而造成友谊的破裂、交往的中断或损伤。也许他们事后冷静下来也深感后悔,觉得不应该那样做,但又怕丢面子,不肯驳回那些胡言乱语,以致自己经常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判断自己是否感情用事呢?

感情用事的人的行为没有理智性。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很大原因就在于人的行为具有理智性。然而,人的情绪化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往往就是缺乏理智——不仅会“跟着感觉走”,而且还会“跟着情绪走”。情绪化的人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做事想做就做,浮于表面,还会轻信他人,甚至对他人过分地依赖。

感情用事的人行为具有冲动性。人的所作所为本应受到意志的控制,在客观情况下进行调节支配。但是,人的情绪化行为却彻底显示出意志控制力的薄弱性,显得冲动,一旦遇到不顺意或不称心的事,就像一只暴怒的刺猬,周身发怒的刺立即竖了起来。情绪化行为乍一看力量很强,然而不能持续多长时间,一旦紧张性释放完毕,冲动性行为就结束了。糟糕的是,这种冲动性行为往往会带来破坏性后果。

感情用事的人行为具有情景性,其显著特点是人总是被生活环境中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刺激所摆布。当满足自身需要的刺激一出现,当事人就显得特别兴奋;一旦发现满足不了,就会失望,乃至暴怒异常。这种行为看上去比较简单、原始,甚至可以说是低级。

感情用事的人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多变性。人的行为总会显示出一定的倾向性,当这种倾向性一经形成,就会显得很稳定。然而,人的情绪化行为却具有善变、不稳定的特点。感情用事的人喜怒无常,捉摸不定,给人一种难以把控的感觉。

感情用事的人行为具有攻击性。这类人不能忍受一丝一毫的挫折,一旦受挫,愤怒情绪就会轻易地爆发出来,甚至会攻击他人。这种攻击多数时候是以语言或表情的方式出现,如指桑骂槐地讽刺、挖苦他人,在脸色上给他人难堪,令他人下不了台等。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具有以上一至两个特点,就要提高警觉,因为这说明我们已经陷入感情用事的泥淖中了。

实际上,负面的感性并不是不可战胜的。首先,我们要承认自己在情绪上的弱点。在每个人的情绪世界里都有自身的优点、弱点和长处、短处。对于这些弱点与短处,我们不能回避,也不能视而不见。

例如,有的人易于激动。这是不好的情绪。对此,我们一定要承认自己有这个毛病,同时在承认的基础上再仔细分析导致自己激动的原因,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情绪激动?然后,我们再找一些方法去克服它。我们还要时刻提醒自己:过于放纵是极其不理智的行为。

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调动理智的头脑来控制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即使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我们也应该强迫自己冷静一点,然后快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去除冲动或合理发泄的方法,尽量使自己不被冲动鲁莽、浮躁草率的行为所控制。

例如,当我们被无聊之人讽刺与嘲笑时,如果怒火中烧,针尖对麦芒,则很可能使双方争执不下,战火越燃越旺,自然于事无补。但如果此刻能提醒自己保持冷静,转而采取理智的应对措施,如用沉默为武器以示抗议,或平静地告诉对方,自己受到了伤害,同时告诉他:“你的做法很无聊”,对方反而会感到尴尬,从而放弃进一步的挑衅。

接着,要通过暗示、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调节情绪。有些事情之所以会令自己生气,一般都是因为损毁了自己的尊严或切身利益,因而暴躁在所难免,所以当我们察觉到自己很激动,濒临爆发的状态时,不妨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进行情绪上的调节,鼓励自己压抑住冲动的言行。可以在言语上暗示自己“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过一会儿再来处理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或立刻着手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又或是待在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中,这些都是有效缓解情绪的方法。

事实上,我们只需要几秒钟、几分钟,就可以让自己平息下来,请相信这一点。但是,如果不及时转移负面情绪,我们的困扰不但得不到排除,反而会更加强烈。比如,忧愁者越是反复念叨自己很忧愁,就会越感到自己好像真有许多值得忧虑的理由;发怒者越是想着令自己恼火的事情,就会越觉得自己的发怒理所当然。

现代生理学研究发现,人在遭遇不满、恼怒或悲伤的事情时,会将不愉快的信息输入大脑,逐渐形成神经系统的暂时性联系,建立起一个“控制室”,而且越陷入负面情绪中,这个“控制室”就越发坚固,而自己的恶劣情绪就会日益加重;假如马上转移负面情绪,想点高兴的事,积极地向大脑传送愉悦的信息,争取让愉快的兴奋中心替代阴暗控制室,就能有效地阻挡并消灭不良情绪。

在遇到冲突、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时,我们不能一味地逃避,必须学会处理和化解矛盾的方法。当我们能够冷静下来后,可以再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要明确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双方产生分歧的关键点。然后,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接着,盘算一下有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难以接受的,再盘算一下又有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最后,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逐渐积累处理情绪的经验。

在生活中,我们还可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借此培养自己的耐性。例如,结合自己的业余爱好,可以选择做几种需要静心、细心和耐心的事情,如书法、绘画、十字绣,或者需要巧思完成的手工艺品等,如此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可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

知足才能常乐

在人生的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都会遭遇不完美的事实。关键在于你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

有个孩子家里很穷,他总是身穿破烂的衣服,因此感觉十分难堪。某天在路上,这个孩子看到一个富翁的儿子穿了一双很漂亮的皮鞋,立刻羡慕不已,从此他满脑子都漂浮着那皮鞋的影子。但是,他没有钱去买那种漂亮的鞋子,他始终都穿着一双到处是补丁的破布鞋。

于是,他感到很自卑,并开始怨恨父母。父母告诫他:“贫穷并不会令人卑微,品格高尚才是一个人的安身之本。”然而他听不进去,和父母争吵起来。一气之下,这个孩子跑到了大街上。他在街上沮丧地走着,那些衣着光鲜的行人不断从他身边走过,更使他无地自容。他低头看看自己布鞋上的破洞,忍不住一把将鞋子扯下来,想要将其扔掉。

就在这一瞬间,他突然惊呆了。因为他看到在自己的前面有一个没有脚的人。他忽然意识到,虽然和富人相比,自己的鞋子很破,然而和那些没有脚的人相比,自己还是很幸福的。

实际上,造物主永远是公平的,他没有将人类打造得完美无缺。因此,人们尽可以正视自己的缺陷,认识到有缺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而过分关注缺陷的人生才真正是有缺憾的。就像那个孩子一样,过分追求完美令自己闷闷不乐,一旦想开了,学会了知足,就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很美好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穷极一生追求完美的事物,结果使自己活得十分劳累,也难以获得快乐。其实,假如我们能接受现实的不完美,学会放低眼光,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也能拥有一个愉悦的人生。

学会放低眼光、降低标准,学会知足,这并不是让我们止步不前,不思进取,而是说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如此才能得到快乐。

在朝鲜有一个神奇的鼓,单敲一下鼓能使人的鼻子变长,连续敲两下就能使人的鼻子缩短。有个人偶然间捡到了这面鼓,并发现了它的神奇功能。后来,他用这面鼓使王爷的女儿得了怪病,然后再自告奋勇去治病,在治愈了王爷的女儿之后入赘到王府,从此拥有了荣华富贵。

到了中秋节,这个人突发奇想,想看看自己的鼻子能否长到天上去。于是,他躺在野外,开始敲鼓,鼻子果然越来越长,入了云端。

这时,天庭的两个工匠正在为少一根柱子而发愁,忽然发现一根来历不明的“柱子”,大喜过望,他们将“柱子”钉了起来。这个人顿时痛不欲生,知道出事了,赶紧敲鼓让鼻子缩短。可是鼻子被钉住了,短不下去,只能让他整个身体向天上升。

眼看着离地面越来越远,他十分害怕。然而,他转念一想,自己这辈子都没去过天上,为什么不去那里看一看呢?马上要到天庭时,工匠听到了奇怪的敲鼓声,发现鼓声正是从柱子下面发出来的。工匠们觉得这根柱子是不祥之物,赶紧把柱子卸下来。结果,那个敲鼓的人就从天上掉在地上摔死了。

上面这个故事的道理看似简单,但却发人深省。我们与其不断寻求填不满的欲望,不如珍惜当下的幸福。向上看,也许有很多人比你强;但向下看,你就发现许多人不如你。因此,在生活中我们的最佳境界就是:生活要向下看,思想要向上看,眼睛要向前看。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让自己洒脱一点呢?

首先,我们要少说话,学会聆听。人们生活在如今繁华的社会中,本就失去了一份宁静致远的优雅。在生活中,我们总会有失言的时候,也难免会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中国有句古话:三思而后行。其实,三思而后言也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在网络这个交流平台上,似乎说得越多,人气越高,但其实多言也会暴露自己的缺陷。学会倾听,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才能建立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在面对不公时,我们不要气愤,不要乱发脾气。因为一来气愤伤身体,二来气愤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林肯曾经说过“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其实这也是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在现实中,有些事情并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我们何不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呢?如果一味地宣泄不满,只会让自己成为跳梁小丑。

同时,我们要学会忍让。理智的人都明白,除了大是大非或者涉及原则的问题不能退让外,在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我们需要尽量听取别人的意见。在面对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时,不固执己见,学会退一步,冷静之后,或许我们就能够解决想到问题的办法,就能让自己紧绷的心态放松下来。

再次,我们要将一切都看淡。名利、金钱、感情,并非人生的全部,上帝在你面前关上了一道门,必然会为你再开一扇窗,你在这方面的损失必然会得到另一方面的弥补。总之,我们总会有机会去进行其他的尝试和选择。经济学里有个机会成本论,事情看得越淡,我们就越是心灵恬静,也就越能体会平凡的幸福。

最后,我们要学会平凡、平淡与平衡。人有棱角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极富创造力和激情,坏处是很容易遭到别人的妒忌与排斥。个性是存在于工作之外的。一个人假如能把个性与行为统一在工作之中,那么我们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身在职场与名利场中,人的个性仅可以存在于自己有权利做决定的范围内。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很平凡,没有什么特殊的色彩。每个人都想要活得精彩,但只有学会在淡然中面对现实,如此我们才会有发展的空间。

知足可以常乐,不妨从小处锻炼自己的这种自我满足的能力。时间久了,我们自然会发现心境逐渐恢复了平静。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看得淡,懂得面对不完美,并接纳其中的缺陷,快乐自然就会向你招手。

同类推荐
  •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

    《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内容简介:乔布斯——一个打败比尔·盖茨的英雄式人物,一个具有完美主义情结的艺术家,一个雕刻生活的狂想家!《不走寻常路:乔布斯成功24法则》踏着乔布斯成功的足迹,认真剖析了他从成功到失败,并再次走向成功历程中的风风雨雨。乔布斯有着自己天才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他对任何事情孜孜以求的苛责态度。
  • 有困难不上交

    有困难不上交

    本书通过有趣的寓言、鲜活的日常故事和典型的企业案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我们工作或生活中一个看似平常但意义深远的发展道理:抛弃依赖,有困难不上交。
  • 外交家成长故事

    外交家成长故事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精选了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谋略家、外交家、发明家、科学家等重要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蕴含着文化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愿孩子们在轻松的阅读旅程中,收获快乐,接受启迪,让健康的心智得到充分的滋养。
  • 羊皮卷

    羊皮卷

    2000多年前,在阿拉伯地区秘密流传着写在10张羊皮上的秘籍,上面记录着经商与致富的秘诀,谁要是得到它,就可以随心所欲拥有想要的财富。相传一位叫海菲的贫苦青年曾在神的指引下得到了这10张羊皮卷,最终成为富可敌国的人。然而,白海菲以后,古老的羊皮卷便从世上神秘失传。
  • 西点军校给男孩最棒的礼物

    西点军校给男孩最棒的礼物

    将西点军人的动人事迹,加上深入浅出的点拨,为今日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人提供了一份提高自身修养,强化心理素质的备忘录和鞭策之书,帮助他们成为一头带领羊群的狮子,成为别人眼中真正的小英雄,小绅士和真正的男子汉,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
热门推荐
  • 那个人

    那个人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这本书并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年轻人在处世方面,在善良、真诚、宽容的基础上,做事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智慧灵活地待人接物。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必定会有所帮助!《每天懂一人情世故》做事之前先“做人”!处世之前先“懂事”!在迷茫失落时,从前人经验中获取前的力量;在无力无助时,从古老的智慧中学习圆通之道。一言一行修炼做人基本功,一一滴积累处世大智慧。
  • 凶猛毒妃不好惹

    凶猛毒妃不好惹

    一次背叛,沐轻音从末世穿越到九洲大陆,成了沐家的废物大小姐,还背了个大黑锅!
  • 崛起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全剖析

    崛起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全剖析

    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倡议是中国在国家层面提出的一项宏大战略。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举国“一带一路”的时代。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的世纪大战略,“一带一路”已成为世界性的话题。“一带一路”战略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2.0版本,它被认为将深刻全面地改变中国的经济面貌以及世界经济格局。“一带一路”战略要干什么?“一带一路”有着怎样的中国式考量?“一带一路”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一带一路”将带给世界什么?世界各国的“新丝路”战略是什么?“一带一路”中国需要练好哪些内功?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本书便是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的全面而深层次的剖析和解读。
  • 画说辽宁文化遗产

    画说辽宁文化遗产

    本书收录了辽宁省全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遗产现状的介绍之外,还插入了大量色彩丰富的图片,以图带文,以文载图,使此书更具特色。
  • 来自非人部落的问候

    来自非人部落的问候

    自幼是孤儿的卡达尔在各平行世界艰难存活的故事
  • 重生:强宠娇妻带球跑

    重生:强宠娇妻带球跑

    任性的名媛莫离安被最爱的人害死,却又重生到自己身世模糊的旁支堂妹莫利安身上。为了夺回家产和欢喜冤家顾之近协议结婚,展开一段复仇的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年是中国近代上极其关键性的一年,也是中外关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清朝和太平天国间的内战达到高潮,先后发生了天京—镇江战役和天京事变两件决定性的大事件。前者以太平天国的完胜告终,而后者则是导致太平天国权力核心崩溃、政治理念和信仰涣散的内讧。两者在短时间内接踵而至,令中国政治轨迹出现戏剧性的“测不准”,双方都有胜利的机会和失败的可能,中国前途走到决定性的十字路口。
  • 逆世雷霆

    逆世雷霆

    厄雷之体,四阶必亡,雷影缭乱,灭魔屠神。看倔强少年如何在魔咒中寻觅求生之路。看璀璨雷霆如何在异世大陆展现锋芒。看平凡少年如何与天争,与命搏,走出逆世的道路。战斗的精彩,更新的设定,质量的新书,完本的保证。
  • 霸道良人

    霸道良人

    赵凌薇为了救自己的家人,只好找有钱人沈泽来帮助自己,拿到一笔钱之后不得不成为了沈泽的女仆。沈泽身边从来不却女人,但是对于赵凌薇的情感却异常暧昧,他一边想得到这个女人,一边又在折磨她。当袁娜说自己怀了沈泽的孩子后,这一切关系都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