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8100000013

第13章 非洲探险:寻找“复活”的恐龙(2)

大约在40年以前,生活在泰利湖附近的居民在湖中捕鱼时经常会受到两三条怪龙的骚扰,于是人们决心阻止怪龙再到湖里来。在泰利湖周围散布着几个类似于泻湖的卫星湖,每一个卫星湖都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与大湖相连,那些怪龙在平时就盘踞在其中一个湖里面,并经常经由水道进入大湖之中。当地人砍下了一些大约10多厘米粗的树木,剪掉树枝并把树干的一端削得尖如梭镖。

一天,当人们确信怪龙们全都返回小湖之后,就用这些粗重的树桩在小湖与大湖相通的水道上筑起一道篱笆,并让树桩的尖端全部朝上。人们希望这道障碍物能阻止怪龙返回大湖。后来,当其中一头怪龙试图冲破篱笆时,人们手持长矛对它发起了猛烈攻击。一阵殊死搏斗之后,怪龙终于命丧黄泉。为了庆祝胜利,人们把怪龙的尸体大卸八块,然后吃了个精光。但据讲故事的人说,没过几天,所有参与这次屠杀和盛宴的人全部一命呜乎。

由于时间关系,麦克尔和鲍威尔没能亲自到泰利湖去核实这个故事。第二年,麦克尔率领着一支规模更大的考察队再次来到埃培纳村。这次,他的同伴中还有一位刚果本地的动物学家。尽管考察队找到了更多的目击者来讲述怪龙的情况,但他们仍然没能亲眼目睹到怪龙,更谈不上带回任何有关这种动物的第一手资料了。不过,这次他们倒是看到了一条据说是怪龙留下来的痕迹。这道痕迹似乎能说明摩克利曼博怪龙的存在并非仅仅是谣传。

在利夸拉—奥克斯—赫伯斯河岸边的德赛克村,当地人告诉考察队员说,在该村上游不远处的地方有一条怪龙留下的痕迹。他们说在大约一年以前,有一头怪龙在那里受到了惊吓,在仓惶逃回河里的时候在岸边留下了这一道很清晰的痕迹。

在一名当地猎人的带领下,考察队前去查看了这处痕迹。他们发现这里的河岸非常坚硬,在距河岸50米以内的地带覆盖着0.9米高的茅草,50米开外就是茂密的丛林。

丛林中“褐果树”长得十分繁茂,结的果实有小柑橘那么大。向导把考察队员们带到了一片散布着几个小水潭的地方,当地人所说的那道由怪龙留下的痕迹就在其中一个水潭的旁边。麦克尔在考察报告中写道:“我们在灌木丛中看到了一连串已经枯萎了的断枝,它们显然是某种巨兽通过时碰断了。从这条痕迹来看,这头巨兽大约有1.5~2米高,体宽大约是身高的一半左右,这与人们所描述的怪龙的体形大体相当,但这也有可能是由体形稍大的丛林野象留下的。那道痕迹是从丛林中开始的,在林中的软土上还留有很大的脚印,每个脚印直径大约有0.3米宽。这条痕迹在树林中的一段清晰可见,可当它进入靠近河岸的草丛中时就模糊不清了,因为一年来长出的新草把它淹没了。”

向导帮麦克尔他们指出了草丛中的一段痕迹,并解释说在怪兽刚刚经过的所有的草都被压平了,当时留下来的痕迹足有1.8米宽。他还说这样一道痕迹不可能是大象留下来的,如果是一头大象,那么这头大象在走到河岸后为什么没有返回呢?这附近并没有其他的痕迹呀!另一种有可能留下这么宽一道痕迹的动物就是一条大鳄鱼,但从地上留下的那些0.3米来宽的脚印看,这也不会是鳄鱼干的。另外,任何一条鳄鱼也不可能有2米之高,高得足以把树上的枝条都碰断。

麦克尔一下子意识到,一年以前,当他与鲍威尔正在埃培纳村附近苦苦追猎的这种怪兽就活动在眼前这个地方——埃培纳村上游。

在两次考察中,麦克尔一共获取了30多条有关这种神秘动物的详细描述,其中一半以上是从目击者口中直接得来的,有些目击者还声称曾不只一次看到过它。

麦克尔等人所作的考察一经媒体公布立刻引起了轰动,更多的探险者来到了非洲中部。从麦克尔和鲍威尔进行首次考察至今,又有11支考察队先后来到利夸拉沼泽,寻找这种有可能是恐龙的神秘动物,几乎平均每年一次。其中包括两支日本考察队和一支由刚果官方组织的考察队。所有的人都无功而返,从来没有谁拍到过这种动物的录像,甚至连一张照片都不曾拍到过。利夸拉沼泽的怪兽之谜至今仍未解开。

由于有组织的科考队和自发的恐龙爱好者接踵而来,利夸拉地区的居民因此找到了生财之道。一位叫雷德蒙·奥汉的作家也曾为寻找摩克利曼博怪龙到利夸拉沼泽作过一次探险,他后来写道:在布哈,一个距泰利湖最近的村落(从那里步行到泰利湖只需走两天),处于村中最显眼位置的一座小草棚上居然刷着这样的大字标语:“布哈能将您引见给恐龙。”

生活在利夸拉沼泽的神秘之物也许不仅仅是摩克利曼博怪龙一种,麦克尔和鲍威尔在这里还听人讲到了另外一些神秘动物,它们中至少有两种很像是其他类型的恐龙。

背上长“锯齿”的怪物

在麦克尔和鲍威尔采集的所有关于神秘动物的故事中,有一个故事听起来最让人感到离奇。这个故事是从一位妇女那里听来的,她在接受两位科学家的采访时一边滔滔不绝地讲有关摩克利曼博怪龙的事,一边翻看他们拿来的一本印有各种恐龙图片的书。当她无意中翻到印有剑龙图片的那一页时,突然笑着说:“我听老辈人讲起过这种东西。有一次我的父母告诉我说丛林中有一种背上长着锯齿的怪物,万一碰到了它你得赶紧躲到树后面去。”这名妇女还告诉两位科学家,这种被他们称为“姆别鲁”的怪物大部分时间是待在水中的,它背上那道锯条状的东西经常挂满了绿绿的水草。这位女人还说她本人也亲眼见过一次“姆别鲁”,那次她虽然没能看到这怪物的全貌,却清楚地看到了它从水中探出那道长在背上的“锯条”。

当麦克尔于1981年到利夸拉地区作第二次考察时,他很想收集到更多的有关“姆别鲁”的情况。他去拜访了当地的一位老者,这位老人当年曾为管辖利夸拉地区的法国人做过事,他把自己听到过的所有关于摩克利曼博怪龙的事件都详细记录了下来,这些记录中提到了15起目击事件,每一起事件发生的地点都讲得很清楚。在麦克尔对他的访问快要结束时,老人也提到了一只背上长有“锯齿”的怪兽,并作了很具体的描述。他说,尽管他本人没能亲眼看到这个家伙,但其他一些人确实见过它。那是在一年旱季,水位处于最低的时候,这头怪兽频频出现于埃培纳村上游不远处的一个地方。它的背上长着一排绿绿的、像仙人掌一样的东西,当怪兽刚从水中浮出身来时,这一部位显得尤为突出。

麦克尔还从其他一些当地人口中听说了另一种与之相类似的怪兽,他们称之为“艾梅拉·恩托卡”,这个词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大象杀手”。人们都说“艾梅拉·恩托卡”同“怪龙”一样,也是水陆两栖的,它也有大象那么粗壮的身躯和四肢,但没有怪龙那样的长脖子,而且它的头上还长着一只尖尖的角。据说这只触角龙喜欢袭击野水牛和大象,能把这两种庞然大物致于死地却从不吃它们的肉。同怪龙一样,它也是素食的。

麦克尔还听许多当地人说曾遇见过另一种奇怪的动物,他们称之为“恩古马·摩内内”。这种动物的头和颈像一条巨蟒,口中常吐出一条中间分叉的长长舌头,而它的身体却像一只硕大无比的晰蜴。“恩古马·摩内内”用四条又短又粗的腿走路,它身上最引人注目的部位就是纵贯后背中央的一条呈锯齿形的脊椎骨。

一位来非洲传教的美国神父也曾亲眼目睹过这种动物。在接受麦克尔教授采访时他谈起了那次经历。神父说,1971年底的一天,他正驾船航行在利夸拉境内一条大河的上游。突然,他发现在前方不远处,一只自己从未见过的动物正在渡河。这只怪物身长大约10米,尤其显眼的是,它的背上长着一溜儿锯齿形的东西。神父说他一发现这头怪兽就关掉马达让船在水上慢慢漂荡,以便自己能静静地观察。最后,怪兽渡过了河并爬上对岸,大摇大摆地消失在丛林中。

另外,在利夸拉地区一带,即使是在人类已经很熟悉的三种动物——鳄鱼、甲鱼和猎鹰——中也发现过体型大得惊人的个体。一位在19世纪来这里探险的比利时人最早提到过一条长达15米的鳄鱼,据说这条鳄鱼还在地下打了一个长的洞穴供自己栖身。还有人在这里见过一只巨鳖,它后背上的壳直径达4~6米,而一只硕大无比的猎鹰其翼展大约有4米,它能活捉猴子并将其吞食。

对于热衷于研究神秘动物的科学家们来说,在非洲中部的利夸拉地区,需要他们去揭开神秘面纱的动物实在是太多了。

同类推荐
  • 文明历程

    文明历程

    本书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字字珠玑的文字,介绍了中国历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丰富,涵盖众多领域。
  • 生物:小生物的大发展

    生物:小生物的大发展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本书介绍了古代生物知识,如甲骨文中的动植物知识、早期动植物地理分布、古代的动植物分类等等。
  • 物理的妙趣

    物理的妙趣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本书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物理世界……
  • 生物:细微之处显神奇

    生物:细微之处显神奇

    也许你不知道,仅仅在你诞生数秒钟后,一些微小的生物就会包围你并侵入你的体内。现在,正有数百万个这样的生物覆盖在你的皮肤上。在你阅读这一页书时,它们正聚集在你的鼻子、喉咙和嘴里。实际上,生活在你嘴中的这类生物的数量比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还多。它们是如此之小,以至于我们无法看到或感觉到它们。当然我们也无法逃离或避开它们,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例如土壤中、岩石上、北极的冰层中、火山及所有生物有机体上。这类生物就是细菌。
  • 种植小窍门

    种植小窍门

    本书讲述了一些家庭种植花草的小窍门。盆花浇水要掌握哪些原则花谚说:"活不活在于水,长不长在于肥。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头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头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心灵的西藏

    穿越心灵的西藏

    西藏归来,头顶的天空盘旋着炎炎酷暑,一个个热浪流连忘返,炙烤着人们的耐心。酷热的天气很容易产生慵懒情绪,想要写的进藏感受便一再被搁置下来。近日,偶尔翻看西藏拍的照片,竟然是一种隔了年份的感觉。我有些恍惚了,一再追问自己:你真的去过西藏吗?若说没去过,一些情景又历历在目,特别是那些干净的色彩和神秘的文化,经常会在我心灵间穿越;若说去过,可我又很难捕捉住它的神髓。对于生长在中原内地的我们来说,西藏是遥远和陌生的,“神秘”是我们心里给那片雪域圣地贴的标签。
  • 白面书生无情手

    白面书生无情手

    邪教魔头魏大通,他凭借高深的邪道功夫,向武林正派组织发出“一战定乾坤”的狅妄战书,这样狅妄叫嚣的战书太目中無人了。如是,在正派组织中,谁去应战?谁敢应战?武林危在旦時。虽然他遭受阴阳教无数次的追杀和暗害,但他没有死,并神奇的活了下来。在生与死的面前,他深爱着她,哪怕失去生命,他带着她,他护着她,没有把她当作累赘。而她,更深刻的体会到,她们那有苦,有甜,有惊,有喜的生死爱情,是天注定的,是牢不可破的。
  • 妖孽太子无良妃

    妖孽太子无良妃

    杨梦儿,花痴护士一名,没想到半夜加班能遇到一枚花美男患者,无奈被医生大姐将她轰了出去,于是借机再去接近花美男,不料刚出医院却飞来横祸——不明不白的穿越了。安陵梦,夏西国大将军的女儿,大将军为了不让皇上处处设防,无奈将女儿和儿子从小送到了深山之中追随得道高人,即为了安陵家少惹事端也为了让两个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不料杨梦儿穿越到了安陵梦的身上,杨梦儿的花痴本性难改——刚刚醒过来,居然有三位美男守候。梦儿身边的男孩都对她的搞笑腹黑痴迷,但这一切都抵不住皇上那一纸诏书,要将她许给太子。为了安陵一家,梦儿无奈的去和那个素未谋面的太子成婚,谁知刚进宫故人相见,分不清是缘分还是仇家。后宫佳丽三千,太子独爱梦儿这一枝。群芳焉能等闲视之?各种尔虞我诈,奸计横行。朝中势力争夺,让梦儿和太子以及一家人经受了离别生死的磨难。种种往事,历历在目,花痴依旧,见了美男,口水照流,可是能走进梦儿心里的,只有他。【女强男弱】“执子之手,将尔拐走,若尔不走,打昏拖走!”安陵梦拉着拼命挣扎的某男。“带到梦儿长发及腰,我来迎娶梦儿。”某男一脸惊慌的解释。【毒压群芳】“我安陵梦从来不与人结仇,一般有仇,当场就报了。”安陵梦一句话刚落地,叶浅予就开始左脸瘙痒了,瞬间那吹弹即破的小脸变得像是古稀之年的婆婆。“太子妃饶命啊,您说怎么赔偿就怎么赔偿?还求您放过我。”某女恐慌万分,磕头如捣蒜。【妇唱夫随】溪水边再也没有人来打扰,安陵梦又拿出了一张画得极其精致的蝴蝶来给太子看,太子惊呆的看着这一副画,“梦儿,为什么你一天只画一张蝴蝶,而且不让我看着画,还有——”“不许看就是不许看,嘿嘿。”安陵梦俏皮的眨了眨眼睛。大早上又到了安陵梦给太子看蝴蝶的时间了,于是乎太子偷偷的尾随其后,只见安陵梦居然将墨汁浸湿裤子,直接一屁股坐在了白纸上,结果一张漂亮逼真的蝴蝶就出现了。太子诡秘的笑了笑,于是乎照做,可是自己却画出来了一只蜻蜓——肚子粗壮的蜻蜓。
  • 大叔,么么哒

    大叔,么么哒

    世界上有比江寄白更不解风情的男朋友吗?机场初遇,他问:“小朋友,难道你练过无影脚?”再度重逢,他说:“你这小姑娘,长得挺漂亮,就是智商有点让人着急。”当影视公司实习生兼精分女的尤念一不小心招惹到了这位毒舌又小气的大叔,这“悲剧”的人生该如何逆袭?尤念觉得,自己惹不起总能躲得起,可为什么他总是在她狼狈的时候出现?在她每次险些出事的时候伸出援手?却又偏偏不肯对她表白?她写着剧中人的悲欢离合,却讲不出自己的故事。也许,真的要到落幕时她才发现,原来,她的“大白”一直都在身边。
  • Marijuanamerica
  • 豪门挚爱:宠妻无度

    豪门挚爱:宠妻无度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哥哥,抱抱”三岁那年,她张开小小的手臂抬头望着眼前灼灼其华的男子,笑的一脸可爱.然而就是这一笑,让如妖孽,如神一般的顾少卿的心为之一动.也让她这一笑,给丢失了一颗心.他爱她,宠她如珍宝,但是这些却只能以一个哥哥的身份去做.看着她一天天的长大,一天一天的变美丽.他的心开始彷徨无助,开始害怕,于是他便展开一切为她颠覆整个世界也要她成为她的妻.这是一个腹黑超强强大的男银如何得到心爱的人故事.
  •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本书收录老舍各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老舍的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 追杀桥梁专家

    追杀桥梁专家

    历时三个月的淞沪战役结束后,占领上海的侵华日军继续向内陆推进,不久又占领了杭州。12月23日,日军一支先头部队准备跨过钱塘江去。关键时刻一声巨响,刚刚建成一个月的钱塘江大桥被及时炸塌。为了迟滞侵略军进攻的步伐,中国人千辛万苦建起来的江上通途,又被自己亲手斩断了。此时,正在上海的日军指挥官松井闻听此讯,暴跳如雷,他拍着桌子,当场下了一道紧急命令……瞎子说:龙伏浅泽,难掩其背1937年的隆冬格外寒冷。强劲的西北风一阵紧一阵,将杭嘉湖地区扫荡得万木萧瑟,天寒地冻。在浙江中部的莫干山下,有一座古镇叫武康,也处在深重的寒意中。
  • 杨力讲低碳养生

    杨力讲低碳养生

    我们在环境中生活,在生活中追求健康,追求养生之道,没有“低碳”的环境,我们就无法健康地生活。而低碳的环境又取决于我们能否“低碳”地生活,“低碳”地开展养生活动。但有了低碳的环境,不代表我们就能健康了。我们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养生方式才能实现健康。